腐败成因、危害和政策的探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腐败成因、后果及治理对策的探析
沈晓权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湖北武汉 430074
摘要:腐败,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已经引起经济学家越来越多的关注,它综合反映了一个国家法律、经济、文化和政治的完善程度。
特别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和政治民主化的进程中,腐败已经成为了一个日趋严重的问题。
本文通过对腐败产生原因和危害的论述,提出针对腐败治理的一系列政策。
关键词:腐败;原因和危害;腐败治理
一、引言
在经济学研究中,腐败被定义为,公共权力被用来以违反规则的方式追求个人利益的行为(Jain,2001)。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和政治民主化的进程中,腐败已经成为了一个日趋严重的问题。
一方面,它阻碍了社会民主化进程,增加了社会的不和谐因素;另一方面,它扭曲了资源配置方式,导致资源配置无效率,给经济增长带来了诸多不确定的因素。
在市场经济下,腐败活动具有一定的资源配置功能[1]。
腐败能够使政府更有效的提供公共商品和服务,同时,也为企业回避无效管制留有余地。
它就像是经济运行机制中的润滑剂,提高了经济运行的效率[2]。
但是,腐败带来更多的还是其负面影响。
首先,腐败活动需要秘密进行,交易成本高,会损耗很多资源。
此外,Mo, Pak Hung通过研究发现,腐败影响经济增长最重要方式就是增加了政治不确定性。
最后,腐败减少了资本积累和私人投资,扭曲了市场竞争,导致经济增长紊乱,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行为。
与此同时,因此,本文通过对腐败产生的原因和影响,提出一系列发腐败的政策。
二、腐败的成因
腐败产生的原因很多,学术界对此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但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腐败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腐败起源于市场经济的不完善
腐败活动是市场不完善条件下由政府特权所导致[1]。
由于缺乏完善的市场取代政府对资源实行配置,政府仍然对经济活动的很多方面保留着一定的管制和干预。
这就为腐败的滋生提供了条件。
如外商投资者在华投资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地方政府的投资政策和行政审批,这增加了作为政策制定者和审批官员接受投资者贿赂的可能。
二、财政过度分权造成财权和事权的不匹配,导致预算外收入的增加
对于经济转型国家而言,由于政治、经济和法律制度的不完善,财政分权导致了腐败的发生。
财政过度分权显著增加了财政资源分配的不平等[3],造成地方政府间财权和事权的不匹配。
主要表现为地方政府过少的财权和过多的事权。
因此,为了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地方政府对上需要贿赂高官,以获得足额的预算资金,对下利用权力寻租,以获得足够的预算外资金。
因此,过度的财政分权,增加了贿赂的需求,滋生出更多腐败行为。
雅克·安德里奥(2002) 在研究腐败和犯罪化进程的案件中得出,经济在地方、部门和机构层级上的逐步社区化,
会导致腐败和犯罪化现象的扩大。
三、政府机构臃肿,增加了权力寻租空间
政府规模与腐败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政府规模的扩大表现为政府雇员的增加和财政收入的上涨。
周黎安通过研究发现,政府规模的扩大会增加地区腐败案件的发生率[4]。
原因如下:首先,政府管制和审批制度给予官员索要和收受贿赂的机会,拥有政治和经济资源的政府部门可能通过设置较多的审批环节来获得更多的管制权力和寻租机会,增大腐败空间[5]。
第二,政府规模的扩大可能增加冗员,加剧官员的官僚作风,而官僚主义是腐败滋生的土壤[6],越是官僚主义的政府越有可能为了索要贿赂而进一步降低工作效率。
最后,政府规模的增加使得各个机构之间关系错综复杂,政府职能受各方牵制,政府部门竞相设租,导致腐败更加严重[5]。
四、低工资降低了腐败的机会成本
Chand和Moene认为,较高的合法工资可以有效的阻止腐败的发生。
相反,较低的工资收入,一方面会降低公务人员贪污腐败的机会成本,增加他们的腐败意愿,从而增加腐败的犯罪几率;另一方面会刺激低收入者有更加强烈的动机从事腐败等非法活动。
五、政府支出结构的不同导致腐败的程度不同
不同政府部门对市场管制和审批的权利不同,其掌握的公共财政支出额也不同,导致部门间腐败程度也不同。
一些掌握开发、建设、投资审批权和税费征收权等行政权力的部门通常会比其他政府部门更受行贿者的青睐。
而相比之下,科教文卫部门的腐败发生率相对较低。
可能的原因是这些部门的财政预算资金占GDP 的规模较少,且监督较严,和投资、经济建设的紧密程度在短期内不大,寻租空间相对较小。
六、教育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对腐败的反向影响。
Glaesser通过研究发现,当一个国家的收入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提高后,对法治和政府效率的要求也随之提高,这些都会减少腐败发生的可能(Glaeser et al , 2004) 。
根据研究,人均收入和教育水平越高的地区居民的政治参与和法治意识更高,也更能够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发现并揭发政府的腐败问题,因而降低当地的腐败水平。
三、腐败的危害
腐败给我们日常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和会生活中,带来了很多不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腐败扭曲了市场竞争,导致了经济增长的紊乱。
市场竞争机制使得那些能以低成本提供高质量商品和服务的生产者脱颖而出,同时也激励企业在竞争中提高他们的商品服务质量和生产技术。
但是,腐败刺激了生产者转向寻租领域的竞争,通过向政府行贿,获得优先发展。
此外,逃避政府管制往往是有利可图的,因此商人纷纷向官员行贿,以达到放松管制或者规避类似管制政策的目的。
结果,投机倒把、商业欺诈、偷税逃税等经济犯罪现象日渐猖獗,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其次,腐败降低了人们从事创新型活动的积极性,阻碍了资本的积累和生产性投资。
和其他行业相比,创新型企业需要政府提供更多的商品和劳务,如市场准入和商品配额等。
由于这些商品弹性低,社会需求大,因此,他们成了腐败的首选目标(Pak Hung Mo)。
此外,创新者往往信用受到限制,他们一时间很难筹集到
资金去行贿(Murphy et al., 1993)。
长期而言,导致私人投资的减少,生产资料投入不足等现象,严重阻碍了资本积累和生产性投资。
最后,腐败对FDI也有着不利的影响:
De Soysa and Oneal (1999) 认为,FDI不仅可以提供资本,而且可以刺激国内投资,进而促进经济增长。
影响FDI的因素主要有稳定的政治制度、成熟的市场体制现和完善的法律体制。
因此,一个公平、稳定、有效的市场,更能够吸引外商的投资[7]。
相反,腐败作为一种地下秘密活动,本身的交易成本就很高,又增加了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导致资本运行的无效率,因此,根据用脚投票理论,外商投资者会回避那些腐败型国家,而选择市场机制比较健全的国家。
事实也表明,跨国公司更加倾向于那些市场比较成熟和法制比较完善的经济体。
四、腐败的治理机制
腐败严重地阻碍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并对社会稳定构成了严重的危害,给社会带来的极大的负面效应。
因此,对腐败的治理,成了新世纪一个亟待解决的挑战。
1.推进市场化进程,降低政府管制。
由于腐败是与政府特权和市场不完善相联系,因此市场的建设和特权的消除本身就是反腐败的重要手段。
通过市场建设可以使市场途径取代腐败活动成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
市场化可以减小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管制,从而减小政府官员受贿的可能[5],最大限度消除政府特权,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2.中央地方的合理分权。
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财权与事权的不匹配,导致地方政府承受着过重的事权和过少的财权,从而滋生了腐败。
因此,中央和地方政府应该合理分权,适当的将财权下放,加大对地方政府的纵向转移支付,减轻地方政府的过重事权;加强地方政府间的横向转移支付,以满足地方发展的资金缺口。
同时,培育地方政府间竞争机制,以达到资源的合理利用,降低腐败。
Bernnan and Buchanan (1980) 认为, 分权化(联邦制) 通过培育区域间竞争机制而减少了腐败官僚对贿赂的需求。
3.高薪养廉。
研究表明,提高政府雇员的效率工资有助于减少腐败。
它增加了腐败的机会成本,降低了公务员的腐败意愿,减少了腐败犯罪的几率,即效率工资的增加会使得公务员更加珍惜现有的职位,减少贪污和腐败,这就是所谓的“高薪养廉”政策。
4.加强法制建设和媒体监督。
首先,政府规模和政府支出结构对腐败有显著影响,因此,要发挥媒体的监督作用,严控政府规模的膨胀,加大地方财政支出的透明度和使用效率。
其次, 法律监督在发展经济、放松政府有管制和减少行政干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不能建立起有效的监督查处机制和信息公开机制,那么市场化和对外开放可能会在反腐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终将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五、总结
腐败并不是某个国家或者某个阶段特有的现象,而是世界各国都不可回避的一个挑战。
在某种意义上说,腐败对经济发展起到了润滑作用,但是,腐败更多的还是增加了社会的不确定性,扰乱了经济的正常运行机制。
于此同时,腐败阻碍了民主化进程,导致了社会的不安定。
因此,反腐不仅要“治官”,也要“教
民”;不仅要提高居民教育水平,发挥媒体的监督作用,也要在完善市场机制的同时,加强法律制度的建设。
总之,反腐是一个长期而而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
因此,如何正确处理好反腐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值得全社会经济学家共同商榷的历史性难题。
参考文献:
[1]孙刚,陆鸣,张吉鹏.反腐败、市场建设与经济增长[J],经济学季刊.2005.(4)
[2] Pak Hung Mo , “Corrup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 2001 , 29 , 66-79.
[3]周业安,章泉.财政分权、经济增长和波动[J],中国宏观经济论坛. 2008,(3).
[4]周黎安,陶婧.政府规模、市场化与地区腐败问题研究[J],
[5] Shleifer , A. and Vishny , R. , “Corruption”,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3 , 108 (3) , 599 —617.
[6] Banerjee , A. , “A Theory of Misgovernanc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7, 112 (4) , 1289 —1332.
[7] Jung-Yeop Woo, Uk Heo, “Corruption a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ttractiveness in Asia”, Asian Politics &Policy,2009 , 223-238
[8] Jain A. K. ,“Corruption: A Review”, Journal of Economic Surveys, 2001 , 15 (1) , 71 —121.
[9]雅克·安德里奥, 分权腐败与犯罪化———从比较分析的角度看中国,当代中国研究[J],2002,4.
[10] Bardhan , P. , and D. Mookherjee ,“Decent ralization , Corruption And Government Accountability : An Overview”, in Rose2Ackerman , S. , ( ed. ) “, Handbook of Economic Corruption. London :Edward Elgar , 2005.
[11]Glaeser ,E. R. La Porta , F. Lopez-de-Silanes and A. Shleifer ., “Do Institutions Cause Growth ? ”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2004, 9 (3) , 271 —303.
[12]De Soysa, I., Oneal, J. R., “Boon or bane? Reassessing the productivity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1999, 64, 766–782.
[13]Brennan , G. , and J . Buchanan , “The Power To Tax : A nal yt ical Foundations of Fiscal Constitution”,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1980.
[14]Murphy, Kevin M., Shleifer, Andrei, and Vishny, Robert W., “Why is Rent-Seeking So Costly to Growth?” Amer. Econ. Rev. 1993, 83(2)409–414.
Analyses towards causes, outcome, and policies of corruption
Shen Xiaoquan
School of Finance and Taxation, 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 Wuhan 430073, China
Abstract:being a special social phenomena, corruption has attracted many economists’ concern. It comprehensively reflected the imperfection of a nation’s legislature, economy and politics. Together with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rade freedom and democracy, corruption has become an increasingly thorny headache. Consequently, this article will come up with a series of policies, in regard of the causes and outcome of corruption.
Key Words:corruption;causes and outcome;policies on corrup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