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心理学讲座-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希庭,2002

人格(Personality)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 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 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 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 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 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
二、人格的基本特性
(一)人格的整体性


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创立, 内容十分庞杂 该学派强调:潜意识、性本能等人格动力的重 要性
研究的主要问题

焦虑、防卫机制、早期经验对日后人格发展的 重要性以及个人发展出来处理内容驱力和外部 刺激的自我适应功能
该学派的研究方法

临床的个案研究 评鉴技术主要采用:梦的分析、自由联想和投 射测验等
人格心理学讲座
一、人格的概念
(一)人格一词的来源
从字源上看


我国古代汉语:没有“人格”这个词,但是有 “人性”、“人品”、“品格”等词 最早讲到“人性”的孔子: “性相近也,习相 远也”(《论语· 阳货》)
中文中

“人格” 术语是现代从日文中引入
日文中

“人格” 来自对英文“personality” 的意译
英语中


“personality”源于拉丁文“persona”,本意 是指面具 面具(mask)是演戏时应剧情的需要所画的脸 谱,它表现剧中人物的角色和身份
面具指义为人格的两层意思


个人在生活舞台上表演出的各种行为,表现于 外给人印象的特点或公开的自我 个人蕴藏于内、外部未露的特点,即被遮蔽起 来的真实的自我
四、人格与健康
(一)人格类型与疾病
1.

A型人格与冠心病
“A型行为模式”是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两位 临床医生弗里德曼(Friedman)和罗森曼 ( Rosenman)在1974提出的概念

他们发现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的传统 危险因素(高脂肪摄入、高血脂、吸烟)不能 完全解释冠心病的发病率
新精神分析论


反对弗洛伊德以泛性论为动力的生物主义和对 人的悲观主义 强调自我的重要性以及社会和文化因素对人类 行为的重大影响
(二)特质论范型
(trait paradigm)



强调人的个别差异和个体的整体功能,以特质 的概念来假定行为的跨情境的一致性和跨时间 的持续性 特质与类型经常有联系,但特质论并不把人格 分为绝对的类型,而通常认为存在一些特质维 度 人们之间的差异,就在于他们在这些特质维度 上表现程度的不同所形成的不同特质构型
Pervin,1980

代表个人或人们的一般特征,说明对情境的反 应何以是持久的模式
Mischel,1986

个人心理特征的统一,这些特征决定人的外显 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它们与别人的行为有稳 定的差异
Phares,1991

一个人区别于别一个人并保持恒定的具有特征 性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模式
(unity of personality)


人格虽有多种成分和特质(能力、气质、性格、 情感、意志、认知、需要、动机、态度、价值 观、行为习惯等),但在真实的人身上它们并 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密切联系,综合成一个 有机组织(organic organization)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精神内部的 分裂,统一性的丧失、精神的内部分裂是此病 的本质

一个人特质的独特模式
Sanford,1963

一个由各个部分或 元素(子系统)组成的有 机的整体(系统),因其内部活动以某种方式 进行而从环境中分离开来
Eysenck,197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个人的性格、气质、智力和体格的相对稳定而 持久的组织,它决定着个人适应环境的独特性
Byrne,1974

能加以测量的个体差异的所有相对持久的维度 的总和
Cattell,1950

对个人在特定情境中的行为的预测
McClelland,1951

某科学家一次能给出的关于个人行为细节的最 适当的理论解释
Bronfenbrenner,1951

对个体环境(包括其自身)的实际方面或感知 方面的体验、分辨或操纵的相对持久的倾向系 统
Guilford,1959
(四)人格的社会性
(sociality of personality)


社会化把人这样的动物变成社会的成员,人格 是社会的人所特有的 社会化(socialization):个人在与他人交往 中掌握社会经验和行为规范,获得自我的过程
三、人格研究范型
(一)精神分析论范型
(psychoanalytic paradigm)
(二)人格的定义

根据发表时间的先后,下面列出一些学者对人 格所下的定义:
Allport,1937



欺骗的假装或模仿 外表的吸引力 社会——刺激价值 个人在所有发展阶段的全部组织 个人谈话、记忆、思维或喜爱的方式 个体内在心理物理系统中的动力组织,它决定 一个人对环境独特的适应方式
(三)学习论范型
(learning paradigm)


强调个体的外部力量而忽视个体的内部动力, 认为个体行为的差异来自或主要来自个体在成 长过程中所面临的学习经验的差异 研究的主要问题:行为是如何习得的
(四)现象学范型
(phenomenological paradigm)



关注人的主观经验、个人对世界的看法,通常 不关心人的动机、特质、强化史或对行为的预 测 包括人本主义的人格理论、存在主义的人格理 论和认知论的人格理论 主张以正常人为研究对象,研究人的经验、自 我、自我实现、生命的意义等重要问题
(二)人格的稳定性
(stability of personality)
表现为两个方面: 人格的跨时间的持续性 人格的跨情境的一致性
(三)人格的独特性
(uniqueness of personality)

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和行为是不相同的,由于人 格结构组合的多样性,使每个人的人格都具有 自己的特点



临床观察发现:冠心病病人的行为特征与正常 健康人有很大差异,即冠心病患者大多有强烈 的成就努力、竞争性强、说话元气旺盛,易动 癖性以及有时间紧迫感等行为特征 这些行为特征被称为A型行为模式或A型人格 (或A型性格) 未发现这些相关行为特征者被称为B型行为模 式或B型人格(或B型性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