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各个时期的土地政策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地革命时期的土地政策
第一个土地法:井冈山土地法,首次肯定了广大农民以革命手段获得土地的权利。
第二个土地法:兴国土地法,将“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
这是一个原则性的改正,保护了中农的利益使之不受侵犯。
政策效果:摧毁了封建剥削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广大贫苦农民在政治上、经济上都得到翻身,从而极大地调动了他们发展生产和参军参战的积极性,为战争的胜利发展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奠定了深厚的群众基础。
抗日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
政策要点:根据地内停止实行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普遍实行减租减息政策。
政策效果:是广大农民减轻负担,提高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同时又照顾地主的利益,保证了解放区的社会稳定。
解放战争时的土地政策
根据《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史称《五四指示》)及之后颁布的《中国土地法大纲》,将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政策,这一政策标志着在解放区的农民土地问题上,开始由抗日战争时期的剥削封建剥削,向变革封建土地关系、废除封建剥削制度的过渡。
政策效果:解放区土地改革的胜利进行,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全国
胜利,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在政治上,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基础;经济上,为解放战争提供了可靠的物质基础;在人力资源上,土地改革为人民解放战争提供了取之不竭的人力资源,奠定了阶级基础。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