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备工程培训教材.pptx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来自百度文库
• 自然界中的物体都在不停的向空间发出热辐射, 同时又不断的吸收其他物体发出的辐射热,不 仅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辐射热能,而且低温物 体向高温物体辐射热能。
(3)
流体被冷却时:
q h(t f t w )
(4)
式中,tw及 t f分别为壁面温度和流体温度,
℃。
❖如果把温差(亦称温压)记为 ,t 并约定永远取
正值,则牛顿冷却公式可表示为
q ht
(5)
Aht (6)
其中 h —比例系数(表面传热系数)
单位 W/ m2 K 。
表面传热系数(对流换热系数)
成的。
3) 根据流动状态分为:层流和湍流。
3、对流换热的特点 ❖ 必须有流体的宏观运动,必须有温差; ❖ 对流换热既有对流,也有导热;对流换热不是基
本的热量传递方式。 ❖ 流体与壁面必须直接接触; ❖ 没有热量形式之间的转化。
4 、对流换热的基本规律 < 牛顿冷却公式 >
流体被加热时:
q h(t w t f )
/m
1、热辐射定义
热辐射:由热运动产生的,以电磁波形式传递能量的现象
辐射换热:辐射与吸收过程的综合作用造成了以辐射方式进行
的物体间的热量传递称辐射换热。
2、特点
➢ 所有温度大于0K的物体都具有发射热辐射的能力,温度越高,
发射热辐射的能力就越强; ➢伴随着能量形式的转换
发射:内热能 吸收:辐射能
辐射能 内热能
4.1.3、热辐射(thermal radiation)
辐射:物体向外发射电磁波的过程
波长,μm
电磁波的数学描述:c =λ×ν
频率,s-1
电磁波传播速率,m/s,真空中:c=3×108m/s
0.1 μm 热辐射 100 μm
射线
紫外线
X射线
可 见
光
红外线
无线电波
0
10-5 10-4 10-3 10-2 10-1 1 10 102 103 104 105
q dt
A dx
(2)
• 4 )导热系数λ • 表征材料导热性能优劣的参数,是一种物
性参数,单位: w/(m·k) 。 • 同材料的导热系数值不同,即使同一种材
料导热系数值与温度等因素有关。金属材 料最高,良导电体,也是良导热体,液体 次之,气体最小。
4.1.2、热对流( thermal convection)
h Φ ( A(tw t )) W (m2 C)
—— 当流体与壁面温度相差1度时、每单位壁面 面积上、单位时间内所传递的热量
•h是表征对流换热过程强弱的物理量
表面传热系数h的影响因素
❖ 1、流体的物性(导热率、粘度、密度、比热容等) ❖ 2、流体流动的形态(层流、湍流) ❖ 3、流动的成因(自然对流、受迫对流) ❖ 4、物体表面的形状、尺寸 ❖ 5、换热时流体有无相变(凝结、沸腾)
2.辐射换热的特点 ➢不需要物体直接接触。可以在真空中传递,而且 在真空中辐射能的传递最有效。 ➢在辐射换热过程中,不仅有能量的转换,而且伴 随有能量形式的转化。 辐射时:辐射体内热能→辐射能; 吸收时,辐射能→受射体内热能。 ➢只要温度大于零就有能量辐射。 ➢物体的辐射能力与其温度性质有关。这是热辐射 区别于导热,对流的基本特点。
➢可以不借助中间媒介,可在真空中传播
高温
低温
➢ 物体间以热辐射进行热量传递是双向的 物体
物体
生活中的例子: a 当你靠近火的时候,会感到面向火的一面比背面热; b 冬天的夜晚,呆在有窗帘的屋子内会感到比没有窗帘时 要舒服; c 太阳能传递到地面; d 冬天,蔬菜大棚内的空气温度在0℃以上,但地面却可能 结冰。
1 、概念 定义:物体各部分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时,
依靠分子、原子及自由电子等微观粒子的热运动 而产生的热量传递称导热。
如:固体与固体之间及固体内部的热量传递。
导热微观机理: ( 1 )气体中:气体分子 不规则热运动时相互碰撞 的结果。 ( 2 )导电固体中:自由电子的运动。 ( 3 )非导电固体中:晶格结构振动。
1、定义
热对流:是指由于流体的宏观运动,从而使流体各部 分之间发生相对位移,冷热流体相互掺混所引起的 热量传递过程。 注意:对流仅发生在流体中,对流的同时必伴随 有导热现象。
对流换热:流体流过一个物体表面时的热量传递过程, 称为对流换热。
对流换热:流体流过一个物体表面时的热量传递 过程,称为对流换热。
2 、对流换热的分类
1)根据对流换热时是否发生相变分 ➢无相变的对流换热 ➢有相变的对流换热 沸腾换热:液体在热表面上沸腾的对流换热。 凝结换热:蒸汽在冷表面上凝结的对流换热。
2)根据引起流动的原因分:自然对流和强制对流。 ❖ 自然对流: 由于流体冷热各部分的密度不同而引起流体的流
动。 如:暖气片表面附近受热空气的向上流动。 ❖ 强制对流: 流体的流动是由于水泵、风机或其他压差作用所造
建筑设备工程
目录
项目一、流体力学基础及室内给排水 项目二、传热基础知识及供暖及燃气供应 项目三、建筑通风,防火排烟及空气调节 项目四、配电设备及室内照明 项目五、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项目六、安全用电及建筑防雷 项目七、常见弱电系统
4.1 传热基础知识
热能传递的基本方式:
导热(热传导)、对流、热辐射
4.1.1、导热(热传导)
根据傅里叶定律,单位时间内通过该层的导热热量 与当地的温度变化率及平板面积A成正比,即
A dt (1)
dx
式中 是比例系数,称为
热导率,又称导热系数,
负号表示热量传递的方向 与温度升高的方向相反。
A dt
2 )热流量
dx
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给定面积的热量称为热流量,
记为 ,单位 w。
3 )热流密度(面积热流量) 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热量称为热流密度, 记为 q ,单位 w/ ㎡。 当物体的温度仅在 x 方向发生变化时,按傅立叶 定律,热流密度的表达式为:
( 4 )液体中:兼有气体和固体导热的机理。
2、导热的特点
❖ 必须有温差 ❖ 物体直接接触 ❖ 依靠分子、原子及自由电子等微观粒子热运动
而传递热量;不发生宏观的相对位移 ❖ 没有能量形式之间的转化
3、导热的基本规律
❖1 )傅立叶定律 ❖ 1822 年,法国物理学家
如图 1-1 所示的两个表面分 别维持均匀恒定温度的平板, 是个一维导热问题。 考察x方向上任意一个厚度为 dx的微元层
• 自然界中的物体都在不停的向空间发出热辐射, 同时又不断的吸收其他物体发出的辐射热,不 仅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辐射热能,而且低温物 体向高温物体辐射热能。
(3)
流体被冷却时:
q h(t f t w )
(4)
式中,tw及 t f分别为壁面温度和流体温度,
℃。
❖如果把温差(亦称温压)记为 ,t 并约定永远取
正值,则牛顿冷却公式可表示为
q ht
(5)
Aht (6)
其中 h —比例系数(表面传热系数)
单位 W/ m2 K 。
表面传热系数(对流换热系数)
成的。
3) 根据流动状态分为:层流和湍流。
3、对流换热的特点 ❖ 必须有流体的宏观运动,必须有温差; ❖ 对流换热既有对流,也有导热;对流换热不是基
本的热量传递方式。 ❖ 流体与壁面必须直接接触; ❖ 没有热量形式之间的转化。
4 、对流换热的基本规律 < 牛顿冷却公式 >
流体被加热时:
q h(t w t f )
/m
1、热辐射定义
热辐射:由热运动产生的,以电磁波形式传递能量的现象
辐射换热:辐射与吸收过程的综合作用造成了以辐射方式进行
的物体间的热量传递称辐射换热。
2、特点
➢ 所有温度大于0K的物体都具有发射热辐射的能力,温度越高,
发射热辐射的能力就越强; ➢伴随着能量形式的转换
发射:内热能 吸收:辐射能
辐射能 内热能
4.1.3、热辐射(thermal radiation)
辐射:物体向外发射电磁波的过程
波长,μm
电磁波的数学描述:c =λ×ν
频率,s-1
电磁波传播速率,m/s,真空中:c=3×108m/s
0.1 μm 热辐射 100 μm
射线
紫外线
X射线
可 见
光
红外线
无线电波
0
10-5 10-4 10-3 10-2 10-1 1 10 102 103 104 105
q dt
A dx
(2)
• 4 )导热系数λ • 表征材料导热性能优劣的参数,是一种物
性参数,单位: w/(m·k) 。 • 同材料的导热系数值不同,即使同一种材
料导热系数值与温度等因素有关。金属材 料最高,良导电体,也是良导热体,液体 次之,气体最小。
4.1.2、热对流( thermal convection)
h Φ ( A(tw t )) W (m2 C)
—— 当流体与壁面温度相差1度时、每单位壁面 面积上、单位时间内所传递的热量
•h是表征对流换热过程强弱的物理量
表面传热系数h的影响因素
❖ 1、流体的物性(导热率、粘度、密度、比热容等) ❖ 2、流体流动的形态(层流、湍流) ❖ 3、流动的成因(自然对流、受迫对流) ❖ 4、物体表面的形状、尺寸 ❖ 5、换热时流体有无相变(凝结、沸腾)
2.辐射换热的特点 ➢不需要物体直接接触。可以在真空中传递,而且 在真空中辐射能的传递最有效。 ➢在辐射换热过程中,不仅有能量的转换,而且伴 随有能量形式的转化。 辐射时:辐射体内热能→辐射能; 吸收时,辐射能→受射体内热能。 ➢只要温度大于零就有能量辐射。 ➢物体的辐射能力与其温度性质有关。这是热辐射 区别于导热,对流的基本特点。
➢可以不借助中间媒介,可在真空中传播
高温
低温
➢ 物体间以热辐射进行热量传递是双向的 物体
物体
生活中的例子: a 当你靠近火的时候,会感到面向火的一面比背面热; b 冬天的夜晚,呆在有窗帘的屋子内会感到比没有窗帘时 要舒服; c 太阳能传递到地面; d 冬天,蔬菜大棚内的空气温度在0℃以上,但地面却可能 结冰。
1 、概念 定义:物体各部分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时,
依靠分子、原子及自由电子等微观粒子的热运动 而产生的热量传递称导热。
如:固体与固体之间及固体内部的热量传递。
导热微观机理: ( 1 )气体中:气体分子 不规则热运动时相互碰撞 的结果。 ( 2 )导电固体中:自由电子的运动。 ( 3 )非导电固体中:晶格结构振动。
1、定义
热对流:是指由于流体的宏观运动,从而使流体各部 分之间发生相对位移,冷热流体相互掺混所引起的 热量传递过程。 注意:对流仅发生在流体中,对流的同时必伴随 有导热现象。
对流换热:流体流过一个物体表面时的热量传递过程, 称为对流换热。
对流换热:流体流过一个物体表面时的热量传递 过程,称为对流换热。
2 、对流换热的分类
1)根据对流换热时是否发生相变分 ➢无相变的对流换热 ➢有相变的对流换热 沸腾换热:液体在热表面上沸腾的对流换热。 凝结换热:蒸汽在冷表面上凝结的对流换热。
2)根据引起流动的原因分:自然对流和强制对流。 ❖ 自然对流: 由于流体冷热各部分的密度不同而引起流体的流
动。 如:暖气片表面附近受热空气的向上流动。 ❖ 强制对流: 流体的流动是由于水泵、风机或其他压差作用所造
建筑设备工程
目录
项目一、流体力学基础及室内给排水 项目二、传热基础知识及供暖及燃气供应 项目三、建筑通风,防火排烟及空气调节 项目四、配电设备及室内照明 项目五、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项目六、安全用电及建筑防雷 项目七、常见弱电系统
4.1 传热基础知识
热能传递的基本方式:
导热(热传导)、对流、热辐射
4.1.1、导热(热传导)
根据傅里叶定律,单位时间内通过该层的导热热量 与当地的温度变化率及平板面积A成正比,即
A dt (1)
dx
式中 是比例系数,称为
热导率,又称导热系数,
负号表示热量传递的方向 与温度升高的方向相反。
A dt
2 )热流量
dx
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给定面积的热量称为热流量,
记为 ,单位 w。
3 )热流密度(面积热流量) 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热量称为热流密度, 记为 q ,单位 w/ ㎡。 当物体的温度仅在 x 方向发生变化时,按傅立叶 定律,热流密度的表达式为:
( 4 )液体中:兼有气体和固体导热的机理。
2、导热的特点
❖ 必须有温差 ❖ 物体直接接触 ❖ 依靠分子、原子及自由电子等微观粒子热运动
而传递热量;不发生宏观的相对位移 ❖ 没有能量形式之间的转化
3、导热的基本规律
❖1 )傅立叶定律 ❖ 1822 年,法国物理学家
如图 1-1 所示的两个表面分 别维持均匀恒定温度的平板, 是个一维导热问题。 考察x方向上任意一个厚度为 dx的微元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