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失眠症的研究
针刺治疗中老年失眠症的临床研究的开题报告
针刺治疗中老年失眠症的临床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压力的增加,失眠症逐渐成为临床常见的睡
眠障碍疾病。
中老年人群是失眠症高发人群之一,而传统的药物治疗存
在睡眠药物依赖、药物副作用等问题。
因此,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
手段,成为当前深入研究的热点之一。
中医针灸以其独特的治疗优势,
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失眠症的治疗中。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针刺治疗中
老年失眠症临床疗效及可能机制。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系统评价针刺治疗中老年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探究其可
能的机制,并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好的参考。
三、研究方法
1. 研究设计:采用随机对照实验的方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针刺
组和对照组。
2. 研究对象:从中老年失眠症患者中筛选2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
法分为针刺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
包括男性和女性,年龄60-80岁,符合失眠症的相关诊断标准。
3. 研究方法:针刺组按照经典针灸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则采
用安慰剂治疗。
每组治疗周期为4周,每周治疗3次,每次治疗30分钟。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失眠指数,抑郁情绪评分,脑电图等相关指标的变化
情况。
四、预期结果
预计通过本研究,可以评价针刺治疗中老年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和可
行性,探究其可能的机制,以期为针刺治疗中老年失眠症提供更好的指
导和治疗思路。
归脾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失眠症临床研究
归脾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失眠症临床研究目的观察归脾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92例失眠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
对照组单纯采用归脾汤治疗,观察组采用归脾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失眠症状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失眠症状积分(7.2±1.36)明显低于对照组;痊愈率(60.87%)、有效率(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归脾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失眠症,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失眠症;归脾汤;针灸睡眠是人体恢复体力、保证日常生活、工作精力的最重要方式,也是人体正常的生理现象。
失眠症是临床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表现为长时间入睡困难、睡眠中容易惊醒、睡眠程度不深,睡眠质量和入睡时间均达不到正常需要,导致患者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和判断力下降,严重者影响患者日常工作和生活。
临床治疗失眠症常采用西药疗法,但长期使用可产生成瘾性和依赖性。
2012年6月,本院采用归脾汤加减联合穴位针灸治疗失眠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为2012年6月~2013年12月,来本院就诊的92例确诊为失眠症的患者。
入选者均有睡眠障碍,符合失眠症的诊断标准。
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男20例,女26例,年龄35~68岁,平均年龄(40.3±1.26)岁;病程8~42d,平均病程(16.3±2.68)d。
对照组(46例)中男18例,女28例,年龄34~70岁,平均年龄(41.5±1.49)岁;病程9~40d,平均病程(17.1±2.35)d.排除精神障碍性疾病患者,两组患者性别构成、年龄结构、病程长短等一般资料经检验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诊断标准西药诊断依据《睡眠障碍国际分类-诊断和编码手册》[1]中关于失眠症的诊断标准,中医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不寐”病[2]。
针灸与中药相结合治疗失眠方法研究
针灸与中药相结合治疗失眠方法研究摘要:失眠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睡眠障碍,大部分慢性疾病均和失眠密切有关,现今失眠问题逐渐成了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也是临床医学研究的热点话题。
怎样选择一些疗效显著、副作用小、安全性高的治疗方案成了临床研究的重中之重。
在中医内科中,失眠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病症,中医很早之前就认识到失眠症。
本文首先对针灸结合中药治疗进行概述,在此基础上就针灸结合中药常见疗法进行探讨,最后针对两种主要类型失眠症给出针灸结合中药治疗的方法和路径。
关键词:针灸;中药;结合;治疗;失眠对失眠而言,针灸治疗无任何副作用,同时不会对患者身体造成坏的影响,临床疗效比较理想。
目前国内外针灸治疗失眠症的研究进一步加深,在国内针灸作为传统医学,治疗失眠症方法较多,体系相对健全。
在国外针灸治疗失眠症方法较少,且大多采用电针进行治疗,总体持保守态度,应用不广泛。
对针灸治疗失眠症给予足够重视,深入了解国内外针灸治疗失眠相关情况,便于健全针灸治疗体系、丰富治疗方法、提高临床疗效。
一、中医治疗失眠概述中医治疗失眠的病理机制是阴阳失交、阳盛阴衰;中药治疗失眠具有养血生津、疏肝解郁等效果,加之针灸治疗,可充分发挥协同作用,改善患者失眠症状,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在常规穴位针刺治疗中,多以安神宁心、调理踽脉为原则;八脉交会穴取申脉穴、照海穴,心经原穴取神门穴、心藏神穴,督脉取百会穴,以此达到安神宁心助眠的效果。
在中医辨证治疗中,多数学者将失眠分为心脾两虚型、阴虚火旺型、肝郁化火型等,可采用清热化痰、滋阴补肾、宁心安神、活血调营、健脾和胃、调和肝脾、消食化积等方法予以治疗,以此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在中医治疗进展中,推拿治疗失眠多以安神、养心为主,通过手法刺激,对体表特定部位予以刺激,进而产生一定的生物信息,具有适用性与安全性的特点,最后将信息传递至相关脏器中,以此达到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睡眠质量与效率。
与此同时,在中药结合针灸治疗失眠的时候,必须根据患者的病因病机变化予以调整,从而有效达到治疗效果。
失眠现代针灸处方的整理及用穴规律研究
失眠现代针灸处方的整理及用穴规律研究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
传统中医针灸治疗失眠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而现代针灸治疗失眠也在不断的探索和创新。
本文将对失眠现代针灸处方进行整理,并对用穴规律进行研究,以期为临床失眠患者提供更有效的针灸治疗方案。
一、失眠现代针灸处方的整理1. 浸泡足三里穴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肌中,当膝盖微屈时,在胫骨结节的下方3寸处。
浸泡足三里穴可以改善心悸、胸闷、失眠等症状。
2. 桑叶穴桑叶穴位于脑后,耳廓下面,鼓膜颞骨下方0.5寸处。
使用桑叶穴进行针灸可以舒缓情绪,缓解紧张和焦虑,有助于改善失眠。
3. 丝竹空穴丝竹空穴位于跟骨前下方,当足背屈时,在跟骨下缘凹陷处。
针灸丝竹空穴可以调节心神,舒缓情绪,有利于入眠。
4. 神阙穴神阙穴位于胸骨下窝,当手指并拢时位于第一个指关节尾端凹陷处。
通过针灸神阙穴可以缓解焦虑、忧虑等情绪,有助于改善失眠。
以上所列处方是现代针灸治疗失眠常用的穴位,通过对穴位的刺激可以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平衡身体的阴阳,达到改善失眠的效果。
二、失眠现代针灸用穴规律研究失眠的针灸治疗在治疗用穴上有其规律可循。
根据《黄帝内经》的经络学说和现代医学的研究成果,现代针灸治疗失眠的用穴规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刺激心脏经穴位心脏经主要负责心血的循环和调节情绪。
在针灸治疗失眠时,常常会刺激心脏经的一些穴位,如心俞、神封、心兪等。
通过刺激心脏经的穴位,可以调节心脏功能,缓解心悸、胸闷等症状,有助于改善失眠。
通过以上对失眠现代针灸用穴规律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在针灸治疗失眠时,常常会刺激与情绪调节和神经系统功能密切相关的经络和穴位。
这也与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失眠的病因与情绪、神经系统密切相关的观点相一致。
在使用针灸治疗失眠时,还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分析,因人而异,因病施针,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希望本文对失眠现代针灸处方的整理及用穴规律研究能够为临床失眠患者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针灸联合耳穴揿针治疗失眠临床疗效观察
针灸联合耳穴揿针治疗失眠临床疗效观察1. 引言1.1 研究背景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传统疗法以及药物治疗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副作用,因此寻找一种效果明显且副作用小的治疗方法对于失眠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观察针灸联合耳穴揿针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为失眠患者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期望能够进一步验证针灸联合耳穴揿针治疗失眠的有效性,并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
1.2 研究目的针灸联合耳穴揿针治疗失眠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治疗方法,但其疗效仍存在争议。
本研究旨在观察针灸联合耳穴揿针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以期为失眠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在本研究中,我们将通过对一定数量的失眠患者进行针灸联合耳穴揿针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并进一步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的睡眠质量和心理状态变化。
通过系统观察和记录,我们希望能够探索针灸联合耳穴揿针治疗失眠的疗效规律和可能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实践提供更为科学的指导,从而提高失眠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1.3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本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研究科学性和可靠性的关键步骤。
本研究采用了多种方法来确保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本研究采用了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进行研究。
将患者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随机分组,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接受针灸联合耳穴揿针治疗,对照组接受传统治疗或安慰剂治疗。
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可以评估针灸联合耳穴揿针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
本研究在治疗过程中采集了详细的患者信息,包括年龄、性别、病史、症状等。
记录了治疗措施的具体方法、频次和持续时间。
在疗效观察阶段,使用统一的评估标准对患者的症状进行评估和记录,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本研究在结果分析和讨论阶段采用了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比如T检验、方差分析等。
通过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可以得出针灸联合耳穴揿针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情况。
针灸治疗失眠的研究概况
痛感为度 。操作者 7 %乙醇棉球消毒操作区 ,用王不 留行籽贴 5 压双侧耳穴 ,并不 断按压穴位 ,注意刺激强度 ,至耳部 发热 、
酸 、胀 、微痛 为宜 。贴压期 间嘱患者每 日自行按揉 2 ~3次 , 每次 1 mi,睡前再按揉 1 mi;每贴压 1次 ,可在耳穴  ̄2 n  ̄2 n 上放置 3 ,每贴压 5次为 1 d 个疗程 ,疗程 问休 息 1 d ~2 ,再进 行下一疗程 ,两耳交替进行。结果本组痊愈 2 4例 ,有 效 6 , 例 无效 1例 ,1 患者 自动放弃,总有效率为 9 %。罗志平等【 例 4 7 】 取耳穴心 、神 门、脑、枕 、肾为主 穴。肝郁化火配肝 区;心胆 气虚配 内分泌 ,轻症 用耳穴压 籽法,中症用锨针法 ,重症用毫 针法 , 左右交 替使 用。 结果 3 7例 中, 6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 9 .%。 3 6
l , 碍 社会功能 , F降 妨 已成 为 全 世 界 最 关 注 的难 治 性 疾 病 之 一 。
在 当今应用镇静催 眠药疗效 尚不 分理想 的情况下 ,针灸疗法 不失为一种无毒 副作 用的有帮助的疗法 ,被称 为 “ 绿色疗法 ” , 逐渐被失眠 患者所接 受。查阅 国内近年来 的中医文献 ,报道针 灸治疗失眠 的文 章有上百篇之多,均有不 同程度的肯定疗效 ,
疗 程 间 休 息 2天 。7 8例 患者 中 , 治 愈 4 8例 , 占 6 . % ;好 转 1 5 2 7例 , 占 3 . 46 %; 无 效 3例 , 占 39 . %。 总 有 效 率 达 9 . 。 61 %
伤肾 ,肾水不能上济 于心 ,心火独 炽,心肾小交;体质虚弱 , 心胆气虚 ;饮食不节 ,宿食停滞 ,胃不和则卧不安 。上述 因素 最终导致邪气扰动心神或 心神失于濡养、温 煦,心神不安 ,而
中医针灸治疗失眠改善睡眠质量
中医针灸治疗失眠改善睡眠质量失眠是指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入睡困难、睡眠时间减少或质量下降的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
中医针灸作为传统中医疗法之一,被广泛运用于治疗失眠,并得到了一定的疗效。
本文将介绍中医针灸治疗失眠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如何通过针灸改善睡眠质量的相关研究。
一、中医针灸治疗失眠的原理中医认为,失眠是由于心神不宁、脏腑功能失调等引起的。
针灸作为中医的特殊疗法,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整人体的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起到治疗和调理的作用。
其中,针刺穴位可以改善患者的睡眠状态,获得放松和舒缓的效果。
二、针灸治疗失眠的方法针灸治疗失眠主要依据中医的诊断方法,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质,选择合适的针灸穴位进行刺激。
常用的针灸穴位包括百会、神庭、心兪、足三里等等。
具体的治疗方法包括:1. 针刺治疗:通过将细针插入特定的穴位,促进气血的运行和调整脏腑功能。
针刺的具体方法因人而异,通常需要在专业中医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2. 艾灸治疗:将艾条点燃后,对患者的特定穴位进行熏灸刺激。
艾灸具有温通经络、调理气血的作用,能够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促进入睡。
3. 按压治疗:通过指压或推拿等手法,刺激身体的特定穴位,以舒缓紧张的神经和肌肉,改善失眠症状。
三、中医针灸治疗失眠的疗效中医针灸治疗失眠已经得到了一定的疗效,很多临床实践和研究成果支持了这一观点。
一项对针灸治疗失眠的系统研究发现,在五个临床试验中,针灸组的睡眠质量明显改善,入睡时间缩短,醒后反应减少,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另外一项随机对照试验也证实了针灸治疗失眠的疗效,并发现其改善效果持续时间较长。
此外,一些研究还发现,针灸治疗失眠不仅可以改善睡眠质量,还可以减轻患者的情绪不良和焦虑症状。
这可能是由于针灸能够调节体内的神经递质和内分泌系统,使人体达到平衡状态,从而提高睡眠质量。
四、针灸改善睡眠质量的相关研究除了中医针灸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还有一些相关的基础研究对针灸改善睡眠质量的机制进行了探讨。
调任通督针法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研究
调任通督针法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研究一、概要失眠症这个让人头疼的问题,似乎已经成为了现代人生活中的一种常态。
每天晚上翻来覆去,辗转反侧总是难以入睡。
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寻求更加简便、快捷的解决方法。
而调任通督针法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却在治疗失眠症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本文将对这一临床研究成果进行详细的阐述,以期为失眠症患者提供更多的帮助。
1. 研究背景和意义失眠症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导致失眠症患者越来越多。
失眠症不仅影响到患者的身体健康,还会影响到患者的心理状态,甚至会导致一些心理疾病的发生。
因此研究一种有效、安全、方便的治疗失眠症的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调任通督针法是一种传统的中医针灸疗法,它通过调节人体经络系统,达到治疗失眠症的目的。
这种方法具有疗效显著、副作用小、操作简便等优点,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
然而目前关于调任通督针法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研究还相对较少,需要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疗效评价等方面的问题。
因此开展这项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 研究目的和方法我们的目标是研究调任通督针法治疗失眠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将采用一种严谨的科学研究方法。
首先我们会收集大量的临床数据,包括病人的基本信息、病史、症状等,然后通过对比分析这些数据,找出失眠症患者中使用调任通督针法治疗的患者与未使用该疗法的患者之间的差异。
此外我们还会对使用调任通督针法治疗的患者进行长期跟踪观察,以评估其疗效和安全性。
3. 研究结果概述经过一段时间的调任通督针法治疗,我们发现失眠症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显著改善。
许多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睡眠质量明显提高,入睡时间缩短,夜间醒来次数减少。
同时他们的精神状态也变得更加稳定,白天精力充沛,工作效率提高。
这些变化使得患者们对治疗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中医针灸治疗失眠症的研究进展
中医针灸治疗失眠症的研究进展近年来,失眠症成为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困扰。
传统的中医针灸治疗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来缓解失眠症状。
本文将探讨中医针灸治疗失眠症的研究进展,从中医角度解读其治疗原理和方法,并分析其临床应用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一、中医理论对失眠症的解释中医认为,失眠症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其中包括情绪不稳定、内脏功能失调、气血不足等。
根据中医理论,人体的内脏和经络系统紧密相连,通过针灸刺激经络,可以调节气血运行,平衡阴阳,从而达到治疗失眠症的目的。
二、中医针灸治疗失眠症的方法1. 穴位治疗:中医针灸治疗失眠症主要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
常用的穴位包括神阙、心俞、神门等,针刺这些穴位可以起到安神、养血、调节心脾等作用。
2. 艾灸疗法:艾灸疗法是中医治疗失眠症的重要方法之一。
艾灸通过燃烧艾草,在患者的特定穴位上进行灸热刺激,以改善失眠症状和促进睡眠。
常用的艾灸穴位包括内关、足三里等。
3. 脉络精油疗法:这是中医结合传统穴位按摩和精油疗法的创新疗法。
通过在特定穴位进行按摩,并结合具有安神、舒缓压力等效果的精油进行治疗,可以改善失眠症状,促进睡眠。
三、中医针灸治疗失眠症的疗效和安全性针灸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已经在治疗失眠症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研究表明,中医针灸能够提高失眠症患者的睡眠质量,缓解焦虑和抑郁,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另外,中医针灸治疗失眠症相对安全,不会引起严重的副作用。
然而,针灸治疗在个体差异方面存在一定的限制,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妊娠妇女)需要谨慎使用。
四、中医针灸治疗失眠症的发展趋势随着针灸治疗的研究不断深入,中医针灸在治疗失眠症方面也在不断发展。
近年来,新的疗法和技术不断涌现,如激光针灸、电针灸等。
这些创新技术提供了更多治疗选择,丰富了中医针灸治疗失眠症的手段。
此外,中医针灸治疗失眠症的研究还与现代医学相结合,采用了随机对照试验和系统评价等研究方法,提高了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失眠针法的研究
02
表4 研究对象既往用药史 (催眠剂及相关药物)
研究对象 例 数 从未使用 偶尔使用 经常使用 必须依赖 阴阳五脏组 59 9 15 27 8 传统针刺组 57 14 10 23 10
“调阴阳五脏”针法包括两个方面:
01
其一是调节昼夜阴阳节律,
02
其二是调理五脏藏五神功能。
03
四、“调阴阳五脏”针法简介
调阴阳,即调节昼夜阴阳节律:
选用大椎、申脉与关元、照海穴,根据患者就诊时间不同,分别施于“补阳泻阴”或“补阴泻阳” 针刺手法,以顺时调节昼夜阴阳节律
四、“调阴阳五脏”针法简介
01
02
表5 研究对象病程分布情况
研究对象 例 数 <1年- 5 年- 10年- 15年- 20年- 25年- 阴阳五脏组 59 9 20 16 7 4 3 传统针刺组 57 11 27 10 5 3 1
02
“调阴阳五脏”针法选穴依据
“调阴阳五脏”针法在调节昼夜阴阳睡眠 节律的同时,调整紊乱的五脏功能,使气血调和,五神各有所藏,从根本上治愈失眠。
01
02
03
04
05
研究对象与选择标准
研究方法
一般资料
研究结果
讨论
临床观察
C
B
A
病例来源
诊断标准
试验病例标准
一、研究对象与选择标准
失眠质量分级标准
“调阴阳五脏”针法简介
调五脏,即调理五脏藏五神功能: 运用五脏俞配膈俞穴,即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肾俞、膈俞六穴以调理紊乱的五脏功能,使气血调和,五神各有所藏。
五、“调阴阳五脏”针法选穴依据
“调阴阳五脏”针法的选穴是在对失眠发病机制全面认识的基础上制定的。
失眠现代针灸处方的整理及用穴规律研究
失眠现代针灸处方的整理及用穴规律研究失眠是指睡眠质量不佳或难以入睡、易醒或早醒等现象。
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加,失眠已成为一种普遍的健康问题。
现代针灸在治疗失眠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就失眠现代针灸处方的整理及用穴规律研究进行探讨。
失眠的病因复杂,常因心理和生理原因交织而成,例如情绪不稳定、焦虑、抑郁、慢性疾病、药物、饮食等等。
现代针灸治疗失眠主要针对各种失眠病因进行针灸处方调整,即经带穴位调理、神穴调理、按摩以及疗程治疗。
根据不同的病因,可给予相应的现代针灸处方。
1. 情志失调型主要症状为入睡困难、多梦或梦游、醒后难以入睡、易醒或早醒等。
常伴有心悸、胁肋胀痛、胃痛、口干燥等。
治疗重点是平复情绪和神志,常选用太乙穴、内关穴、印堂穴等。
2. 胃气不和型主要症状为失眠伴有胸腹胀满、恶心、呕吐、烧心等症状。
治疗重点是调和胃气,常选用足三里穴、关元穴、内关穴等。
3. 肾精亏虚型现代针灸治疗失眠的用穴是一门科学,其中用穴规律也是十分重要的。
1. 根据经络走向选择用穴在中医学中,经络走向是非常重要的。
针灸治疗时选择正确的穴位,可以更好地调节经络,从而更好地改善失眠症状。
例如,治疗情志失调型的失眠,可选择太乙穴、心俞穴、印堂穴等;治疗肾精亏虚型的失眠,可选择足三里穴、命门穴、关元穴等。
2. 神穴的应用经络交叉穴是指在同一经络上,两个穴位相交处的穴位。
在针灸治疗失眠时,可以同时选择两个经络交叉穴进行针灸,以加强调理经气的作用。
例如,治疗气血不足型的失眠,可选择神阙穴和液门穴,这两个穴位是膀胱经和任脉经的交叉穴,能够补益气血,滋养心神,改善失眠症状。
总之,失眠现代针灸处方的整理及用穴规律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为失眠患者的康复带来了新的希望。
失眠现代针灸处方的整理及用穴规律研究
失眠现代针灸处方的整理及用穴规律研究失眠是指无法入睡或保持睡眠的状况,常伴有睡眠质量差、睡眠时间不足等问题。
针灸作为中医传统疗法之一,有着千年历史,对失眠的治疗有着独特的效果。
本文将整理现代针灸治疗失眠的处方,并对其中的穴位选取规律进行研究。
1.标本兼治方方剂:心肾不交方选穴:太冲、三阴交、足三里、关元、督脉督点、心俞、肾俞、百会、印堂。
针刺方法:选择不同针刺方法进行治疗,如激血法、缓刺法、留针法、加热刺法等。
2.镇静安神方方剂:尾状核心方选穴:心兪、心俞、神门、肝俞、太渊、肺俞、百会。
针刺方法:缓刺法为主,适当辅以留针法、加热刺法等。
3.调理气血方4.疏肝理气方1.心俞(BL15)心俞是心经的俞穴,对调养心脏功能有良好的效果,有安神、补心的作用,常在失眠治疗中被选用。
2.神门(HT7)神门是心包经的经穴,具有冲心安神、疏肝理气的作用,有助于改善失眠症状。
3.肾俞(BL23)肾俞是肾经的俞穴,对调理肾脏功能和益精补肾有益,对失眠症状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4.百会(GV20)百会是督脉的会穴,具有宁心安神、养心益智、补脑健神的作用,常用于失眠治疗中。
5.足三里(ST36)通过对现代针灸治疗失眠的处方整理和穴位选取规律的研究,可以发现针灸治疗失眠的效果是通过调节心脏、肾脏、肝脏等脏腑功能,调整气血平衡,改善失眠症状。
针灸治疗失眠的机制与中医的《内经》中所讲的五脏六腑相互联络、气血畅通的理论相吻合。
针刺方法也是根据患者具体症状和反应情况进行选择,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现代针灸治疗失眠的处方整理和穴位选取规律的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参考,但具体治疗方法还需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调整,并结合其他中医疗法进行综合治疗,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近五年针灸治疗原发性失眠症的研究进展
近五年针灸治疗原发性失眠症的研究进展1. 引言1.1 研究背景原发性失眠症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其主要特征包括难以入睡、睡眠质量差和早醒等症状。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原发性失眠症的患病率逐年增加,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带来了严重影响。
传统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和依赖性,因此人们开始寻求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近年来,针灸治疗原发性失眠症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新进展,不仅在临床试验设计上有所创新,还在疗效评估和机制研究方面有所突破。
对于针灸治疗原发性失眠症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性的总结和分析,有助于进一步推动该领域的发展,为患者提供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
1.2 研究目的针灸治疗原发性失眠症的研究目的主要是探究针灸对失眠症的治疗效果和机制,为临床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具体包括研究针灸对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和睡眠结构的影响,以及针灸对失眠症相关信号途径的调控机制。
通过深入研究,我们旨在揭示针灸治疗原发性失眠症的具体作用机制,为进一步推广针灸治疗失眠症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目的还包括探讨针灸治疗失眠症的优势和局限性,为医务人员和患者提供更全面的参考。
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够为针灸治疗原发性失眠症的临床应用提供更多可靠的证据支持,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睡眠健康水平。
1.3 研究意义针灸治疗原发性失眠症的意义在于为患者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替代治疗方案。
相比传统药物治疗,针灸疗法不仅具有较小的副作用和成瘾性,而且可以调节患者的生物节律和神经系统功能,从根本上促进睡眠的恢复和调整。
针灸治疗还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减轻焦虑和抑郁,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和心理健康水平。
深入研究针灸治疗原发性失眠症的机制和临床应用,将有助于进一步完善针灸治疗方案,提高疗效和安全性,为失眠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
针对失眠问题的疗效和机制进行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推广针灸治疗的应用范围,还有望为人们更好地理解失眠症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温针灸五脏俞加膈俞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研究》
《温针灸五脏俞加膈俞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研究》一、引言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其病因复杂多样,其中以心脾两虚型失眠尤为常见。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传统医学的重新认识,针灸疗法在失眠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温针灸作为一种结合了针刺和艾灸的疗法,其疗效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肯定。
本研究旨在探讨温针灸五脏俞加膈俞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二、研究方法1. 研究对象本研究共纳入100例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人。
2. 治疗方法实验组采用温针灸五脏俞加膈俞的治疗方法。
首先,选取五脏俞(心俞、脾俞、肺俞、肝俞、肾俞)及膈俞等穴位,进行常规消毒后,使用温针灸方法进行治疗。
具体操作为:将针刺入穴位,施以温热刺激,并留针30分钟。
每周治疗3次,共治疗4周。
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包括安神补脑液、艾司唑仑等。
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等指标的变化。
三、研究结果1. 睡眠质量改善情况实验组患者在经过温针灸治疗后,睡眠质量得到显著改善,入睡时间缩短,睡眠深度增加,觉醒次数减少。
而对照组患者在药物治疗后,虽然睡眠质量也有所改善,但效果不如实验组明显。
2. 睡眠时间及睡眠效率变化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后,睡眠时间延长,睡眠效率提高。
而对照组患者虽有所改善,但效果不及实验组。
3. 不良反应及安全性实验组患者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任何不适。
对照组患者在药物治疗过程中,部分患者出现头晕、恶心等不良反应。
四、讨论温针灸五脏俞加膈俞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该疗法在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延长睡眠时间、提高睡眠效率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温针灸通过刺激穴位,调和气血,达到治疗失眠的目的。
同时,该疗法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相比之下,药物治疗虽然也能改善患者睡眠质量,但容易出现头晕、恶心等不良反应。
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可以考虑将温针灸作为一种有效的非药物治疗方法,特别是对于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
针灸治疗失眠的机制及临床研究进展
针灸治疗失眠的机制及临床研究进展
针灸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可以通过刺激人体的穴位来调节身体的平衡,常被用于治疗失眠等睡眠问题。
针灸治疗失眠的机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调节神经系统: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穴位来调节中枢神经系统,恢复睡眠机能的正常调控。
临床研究表明,针灸可以影响脑电图的频谱图,改善睡眠质量。
2. 调节内分泌系统:失眠常与内分泌系统的紊乱有关,例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或抑制等。
针灸可以通过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平衡激素分泌,改善失眠症状。
3. 促进血液循环:针灸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改善血液循环,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
良好的血液循环有助于消除疲劳和焦虑,从而改善失眠问题。
4. 缓解心理压力:针灸可以刺激人体内多种物质的释放,如-内啡肽、血清素等,这些物质可以帮助缓解焦虑、紧张和压力等心理问题,从而改善睡眠质量。
临床研究也对针灸治疗失眠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些进展:
1. 针灸对失眠的疗效:一些临床研究表明,针灸可以显著改善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睡眠时间。
针灸可以延长患者的睡眠时间、减少入睡时间和夜间醒来次数等。
2. 针灸与药物治疗的比较:一些研究比较了针灸和药物治疗失眠的疗效,结果显示二者疗效相当,但针灸治疗的副作用较少,安全性较高。
3. 针灸调节脑电图的研究:一些研究使用脑电图 (EEG)技术,观察针灸对失眠患者脑电图的影响。
结果显示,针灸可以改善失眠患者的脑电图频谱图,使其接近于正常睡眠者的脑电图。
4. 针灸治疗失眠的机制研究:一些研究使用动物模型探索针灸治疗失眠的机制。
一些研究发现,针灸可以通过激活内源性阿片肽系统和抗氧化系统来改善失眠症状。
针灸调神结合刺血治疗失眠100例临床研究闫林栋
针灸调神结合刺血治疗失眠100例临床研究闫林栋发布时间:2023-06-07T06:17:48.899Z 来源:《医师在线》2023年5期作者:闫林栋[导读] 针对失眠患者,分析运用针灸调神结合刺血治疗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
柴氏中医康复医院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 041000导读:针对失眠患者,分析运用针灸调神结合刺血治疗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针灸、刺血、调神、失眠失眠又称不寐,古代文献中称为“不得卧”、“不得眠”。
是由于心神失养或不安而引起经常不能安睡为特征的一类病证。
表现为经常难以入眠,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
由于睡眠时间的不足或睡眠不熟,醒后常见神疲乏力,头晕头痛,严重者可见心悸健忘、神情恍惚、心神不宁等。
长此以往易出现高血压,认知功能下降,内分泌失调,心梗,中风等严重病症,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患有失眠的患者应需积极治疗[1]。
方法:本人将我院门诊2021年5月到2022年3月100例失眠患者进行研究,发现针灸调神配合刺血治疗失眠,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排除以下疾病:精神病性失眠,脑器质性疾病,药物依赖及成瘾患者,慢性酒精中毒等,入选者100例。
疗程:十次为一个疗程,治疗最长为三个疗程,最短为五次。
疗效标准:连续半年可正常入睡为治愈;明显提高睡眠质量,延长睡眠时间,不影响第二天的工作生活为显效;睡眠时间延长一到两个小时,或睡眠质量略有改善,勉强可应付第二天的工作为有效;对睡眠质量无改善,睡眠时间无延长为无效。
年龄范围:20到70岁,其中男性32例,女性68例,最大年龄75岁,最小年龄16岁,平均年龄46岁。
治愈者34人;显效者:47人;有效者:19人;无效者0人。
(病因病理)失眠的发生,有因思虑劳倦太过,导致心脾亏损,或心胆虚怯;有因饮食痰浊壅遏中焦,导致胃中不和,有因禀赋不足,房劳过度或久病亏损,导致肾阴亏虚,有因情志不遂,郁而化火,上扰心神等。
其形成总由血气、精神、脏腑功能失调,或邪气扰乱所致。
失眠现代针灸处方的整理及用穴规律研究
失眠现代针灸处方的整理及用穴规律研究失眠是常见的一种睡眠障碍,也是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常见问题之一。
传统针灸治疗失眠长期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广泛青睐,随着现代针灸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针灸在治疗失眠方面也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已成为失眠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旨在总结现代针灸治疗失眠的常用针灸处方及用穴规律,以期为临床针灸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与指导。
一、常见针灸处方1. 气海-心俞穴取穴(气海为主穴,心俞为配穴)气海穴位于脐下三寸,为足三里下2.5寸;心俞穴位于背部心脏处,当脊柱第七颈椎棘突下1.5寸。
针刺方法为取气海穴,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皮肤,右手持针垂直刺入,深度2-3寸;取心俞穴,取仰卧位,针刺方法为用左手拇指定位,右手持针向下偏斜刺入,深度1.5-2寸。
针灸时间为20分钟,每天1次,治疗10次为1个疗程。
百会穴位于头顶中央,当两耳后连线的中点,属于督脉;太溪穴位于小腿胫骨内侧髌突下3寸,属于肝经。
针刺方法为取百会穴,右手持针垂直刺入,深度0.5-1寸;取太溪穴,足尖向上伸直,向上插入,深度1-1.5寸。
针灸时间为20分钟,每天1次,治疗10次为1个疗程。
二、用穴规律1. 穴位的选择应根据失眠的症状及机理来选取,如心神不宁、躁动不安、焦虑多愁可选取神门、心俞、太冲等穴位;易醒、浅睡、多梦可选择百会、涌泉、足三里等穴位;口干、口渴等症状可选择清灵、合谷等穴位;睡眠呼吸障碍可选取肺俞、肾俞等穴位。
2. 配穴应根据主穴的作用及症状来决定,选择配穴能够增强主穴的作用,加强疗效。
如神门配涌泉,能增强神门的镇静、安神作用;气海配心俞,能够增强气海的调节情绪、镇静作用;百会配太溪,能够增强百会的调节睡眠作用。
3. 针刺深度及针灸时间应根据病情及脉象来决定,如气虚血弱者针刺深度浅,针灸时间短;气滞血瘀者针刺深度较深,针灸时间相对较长。
同时应注意,针刺深度不宜过深,以免出现不良反应,针灸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导致疲劳过度。
失眠现代针灸处方的整理及用穴规律研究
失眠现代针灸处方的整理及用穴规律研究对于失眠的针灸治疗,目前常用的处方有很多。
根据不同的证候类型,选择相应的针灸治疗方案。
根据病因分析,失眠可分为心脾两虚型、肝阳上亢型、肝心不交型和痰湿内阻型。
针灸治疗失眠的主要原则是调整睡眠中枢的功能,促进神经系统的平衡。
常用的针灸穴位包括百会、印堂、四神聪、神阙和内关等。
根据临床实践和研究,对现代针灸治疗失眠的处方进行了整理。
以“四金变”为核心的穴位组合是常用的处方之一。
该处方包括印堂、百会、足三里和内关,能够调节脑神经功能,促进睡眠。
以“四舍”为核心的穴位组合也是常用的处方之一。
该处方包括心锁、肝俞、肾俞和委中,能够调节心理紧张和情绪不稳定等因素,改善失眠症状。
使用现代针灸治疗失眠的穴位组合规律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失眠所选用的穴位组合存在一定的规律性。
心脾两虚型失眠常用的穴位组合是足三里、内关和太冲。
肝阳上亢型失眠常用的穴位组合是太冲、内关和风池。
肝心不交型失眠常用的穴位组合是心包、神阙和印堂。
痰湿内阻型失眠常用的穴位组合是合谷、阳陵泉和太溪。
不同类型的失眠可根据其病理特点选择相应的穴位组合进行治疗,提高疗效。
除了穴位的选择外,针刺方法也是影响失眠针灸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
现代针灸治疗失眠常用的针刺方法主要有平衡法、缓慢入针法和痛痒法等。
平衡法指的是同时刺激对侧的穴位,缓慢入针法指的是慢慢插入针刺患者感到酸胀感,痛痒法则是通过痛痒刺激产生镇静效果。
不同的针刺方法可以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质进行选择,提高疗效。
失眠现代针灸处方的整理及用穴规律研究对于提高针灸治疗失眠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选择合适的穴位组合和针刺方法进行针灸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失眠症状,提高睡眠质量,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现代针灸治疗失眠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疗效不稳定、疗程长等,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希望通过对失眠现代针灸处方的规律研究,能够为临床的针灸治疗提供更好的指导和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灸治疗失眠症的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针灸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针灸治疗42例失眠症,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
结果总有效率为95.2%。
结论针灸治疗失眠症有较满意的疗效。
【关键词】针灸;失眠症;治疗方法
失眠已经越来越多的困扰着为数不少的人们,并且具有上升的趋势。
在2012年中国睡眠研究会公布的睡眠调查结果中显示:中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为39.1%,国外发生率在20.1%-42.6%不等。
失眠,是指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疾病。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加,该病的发病率也明显增加。
近年来,笔者在临床上运用针灸治疗失眠症42例,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42例均为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
其中男12例,女30例;年龄30-60岁,平均(46±3.8)岁;病程1-18个月,平均(6.2±4.5)个月。
1.2诊断标准按照who《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临床描述与诊断要点icd-10》相关非器质性失眠症的诊断标准和《中医病症诊疗标准与方剂选用》拟定。
①主诉入睡困难,或难以维持睡眠,或睡眠质量差;②这种睡眠紊乱每周至少发生3次并持续1个月以上;③日夜专注于失眠过分担心失眠的后果;④睡眠量和(或)质的不满意引起明显的苦恼,或影响了社会及职业功能。
1.3纳入标准①凡符合失眠症的诊断标准者或临床表现为难以入眠、维持睡眠困难、过早或间歇醒来而导致睡眠不足的患者;②1周内未服用任何治疗失眠症的药物,且本次发病后至就诊前未经过任何治疗者;③年龄在30-65岁之间,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可按计划坚持治疗的患者。
1.4排除标准①排除有全身性疾病,如疼痛、发热、咳嗽、手术等以及外界环境干扰因素引起者;②年龄在17周岁以下或70周岁以上者;③排除长期服用安定类药物已产生药物依赖的患者(偶尔服用者则需停药7天以上;④合并有肝、肾或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肿瘤患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
1.5治疗方法
1.5.1针灸选穴主穴:神门、百会、内关、四神聪、涌泉。
随证配穴:心脾两虚型加心俞、脾俞;阴虚火旺型加太溪、太冲;心肾不交型加心俞、肾俞;肝郁化火型加行间、太冲;心胆气虚型加心俞、胆俞;痰热内扰型加丰隆、内庭。
1.5.2操作方法针具、穴位常规消毒,选用30号1.5-2寸不锈钢毫针。
手法:心脾两虚型、心胆气虚型针灸并用,补法;阴虚火旺型只针不灸,平补平泻;肝郁化火型、痰热内扰型只针不灸,泻法。
百会、四神聪、涌泉穴采用灸法,每次15min,其余腧穴常规针刺,得气后留针30min。
每天1次,3周为1疗程。
需注意的是:患者处于安静状态下治疗为佳,针灸治疗后不宜进行剧烈运动,尽量避免强烈精神刺激,并可结合语言诱导进行辅助治疗。
1.6疗效观察
1.6.1评分方法采用国际公认的阿森斯失眠量表(athens insomnia scale,ais)对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评定,分别于治疗前以及治疗1个疗程后各评定1次。
1.6.2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症诊疗标准与方剂选用》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失眠疗效标准。
临床治愈:临床症状消失,睡眠时间恢复正常或睡眠时间在6h以上,睡眠深沉,精力充沛;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睡眠时间明显好转,睡眠时间增加3h
以上,睡眠深度增加;有效:症状减轻,睡眠时间增加不足3h;无效:治疗后睡眠时间无明显改善或加重。
2附典型病例
刘某,女,54岁,教师,于2012年12月14日初诊。
患者自述有神经衰弱病史,经常失眠,服西药安眠片已失效。
近来失眠症状加剧,夜晚即提心吊胆,上床后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并伴有头晕目眩,耳鸣腰酸,肢倦乏力,口干心烦,烘热汗出,舌质红,苔少,脉细数。
辨证属阴虚火旺型。
西医诊断:失眠。
中医诊断:不寐(阴虚火旺型)。
按以上针灸治疗方案治疗7天后,失眠症状有所缓解,休息1天后继续治疗,1个疗程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睡眠时间恢复正常,睡眠深沉,精力充沛。
3讨论
本病的病因包括情志所伤、饮食不节、病后、年迈、禀赋不足、心虚胆怯等因素,其病位主要在心,发病与肝郁、胆怯、脾肾亏虚、
胃失和降密切相关,其病机或由心脾两虚,气血不足,心胆气虚,触事易惊,导致心神失养所致;或为肝郁化火,五志化火,痰热内扰,阴虚火旺,引起心神不安所致。
本处方正是据此意而拟,方中神门为心经原穴,内关为心包经络穴,二穴均有宁心安神之功,为治疗失眠之主穴;百会位于巅顶,入络于脑,可清头目宁神志;四神聪虽为奇穴,但居于巅顶、百会穴四周,对于调动太阳经、督脉之经气血上荣脑髓,使阳神得以潜藏入阴具有重要意义;涌泉穴为足少阴肾经的井穴,灸之可滋阴降火、宁心安神,有引火归元之妙。
诸穴合用,养心安神,恰合病机,各穴紧紧围绕失眠症的特点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
临床实践证明针灸治疗失眠症有较满意的疗效,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文建军.失眠症的针灸治疗进展[j].河北中医,2010(06).
[2]罗本华.针刺失眠穴方治疗失眠症56例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8(02).
[3]李龙.失眠症的针灸治疗概况[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