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解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页 上页 下页
(七)法律责任制度
1、不作为的责任。 2、乱作为的法律责任。
处理:由上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 改正;根据情节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 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主页 上页 下页
谢谢大家!
主页 上页 下页
三、重大意义
1、《突发事件应对法》是我国应急管理长期 实践的高度总结。
2、《突发事件应对法》确立了我国应急管理 的基本制度。
3、《突发事件应对法》是规范各方应对突发 事件行为的基本法律。
4、《突发事件应对法》是推动应急体系建设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的强大动力。
主页 上页 下页
四、制定《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基本 思路
商品房小区工地内一幢13层楼房 整体倒覆,造成一人死亡 。
2008年4月28 由北京开往青岛的
T195次旅客列车在运 行至山东境内胶济线 王村至周村东间时突 然脱线颠覆,列车第 9至第17节车厢在弯 道处脱轨。事故造成 72人死亡,400余人 受伤。
2009年7月15日 河南偃师化工厂爆炸,
造成7人死亡,百余人受伤。
发生后可以采取的措施。 2、社会安全事件发生后可以采取的措施。 3、发生突发事件、严重影响国民经济正常
运行时可以采取的措施。
主页 上页 下页
(六)突发事件的事后恢复与重建制度
1、及时停止应急措施,同时采取或者继续实 施防止次生、衍生事件或者重新引发社会安 全事件的必要措施。 2、制定恢复重建计划。 3、上级人民政府提供指导和援助。 4、国务院根据受突发事件影响地区遭受损失 的情况,制定扶持该地区有关行业发展的优 惠政策。
1、重在预防,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从制 度上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及时消除风险隐 患。 2、既授予政府充分的应急权力,又规范其权 力行使。 3、对公民权利的限制和保护相统一。 4、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 级负责、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
主页 上页 下页
五、突发事件的内涵、分类、分级和 分级标准
主页 上页 下页
(三)突发事件的分级 将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四级:
➢Ⅰ级(特别重大):由国务院负责组织处置; ➢Ⅱ级(重大):由省级政府负责组织处置; ➢Ⅲ级(较大):由市级政府负责组织处置; ➢Ⅳ级(一般):由县级政府负责组织处置。
主页 上页 下页
(四)突发事件的分级标准
国务院和国务院确定的部门制定,每一类别突发 事件都具有特殊性,其发展机理都不相同,不可能统 一确定标准,为了确保分级的科学性,必须都根据各 自的特性来确定分级标准。在各个分级标准中,其中 一条共性的、最重要的标准是人员伤亡。
灵突敏 发的 事应 件对 未体 能制 得尚到未有形效成预;防,有的突发事件引起 的社会危害未能及时得到控制; 二是一些行政机关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不够强,危 四机是意社识会不广够泛高参,与依应法对可工以作采的取机的制应还急不处够置健措全施,不公 够众充 的分 自、 救有 与力 互;救能力不够强、危机意识有待提高;
主页 上页 下页
(二)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制度
1、提高全社会危机意识和应急能力的制度。 2、隐患调查和监控制度。 3、应急预案制度。 4、建立应急救援队伍的制度。 5、突发事件应对保障制度。
①物资储备保障制度。 ②经费保障制度。 ③通信保障体系。 6、城乡规划要满足应急需要的制度。
主页 上页 下页
(一)突发事件的内涵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
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 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 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主页 上页 下页
(二)突发事件的分类 对突发事件进行分类,目的是加强有效管理。 按照突发事件的性质、过程和机理的不同进 行区分,分为四类: 一是自然灾害 二是事故灾难 三是公共卫生事件 四是社会安全事件
特别重大——死亡30人以上; 重大——死亡10-30人; 较大——死亡3-10人; 一般——死亡1-3人。
主页 上页 下页
六、主要制度
(一)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制
1、国家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 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 2、县级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突发事件应对工 作负责。 3、县级以上地方政府设立应急指挥机构,统一 领导、协调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4、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警和民兵组织依照相关 法律法规以及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命令,参加突 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
(三)突发事件的监测制度 1、建立统一的突发事件信息系统。 ①信息收集制度。 ②信息的分析、会商和评估制度。 ③上下左右互联互通和信息及时交流制度。
▪ 2、建立健全监测网络。
主页 上页 下页
(四)突发事件的预警制度 (一)预警级别制度 预警级别划分的标准由国务院或者国务 院确定的部门制定。分为一级、二级、三级 和四级,分别用红、橙、黄、蓝色标示。 (二)预警警报的发布权制度
(一)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突 发事件较多的国家:
一是自然灾害处于多发频发期; 二是安全生产形势严峻; 三是公共卫生事件防控难度增大; 四是社会安全面临新的挑战。
主页 上页 下页
(二)我国在突发事件应对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三是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 一急是处应置对与突救发援事等件制的度责、任机不制够不明够确完,善统,一导、致协一调些、
五是突发事件应急法律制度不够完善,有的突发事 件的应对还无法可依。
主页 上页 下页
二、立法宗旨和适用范围
立法宗旨是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控 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 害,规范突发事件应对活动,保护人民生命 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环境 安全和社会秩序。
适用范围是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监 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 建等应对活动。
1998年夏天 1998年,我国发生历史上罕见的洪水
灾害,数百万军民同洪水殊死搏斗近三个 月,取得抗洪抢险的全面胜利。但是,长 江中下游地区仍然损失惨重,仅死亡人数 即达1320人。
2008年初 一场历史上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
袭击大半个中国,灾害造成农作物 受灾面积1.01亿亩;倒塌房屋14.9 万间,损坏房屋60.2万间;因灾直 接经济损失326.7亿元。
XXXXX办公室
XXXX年XX月
突发事件应对法的颁布和实施,对于预防 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突 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规范突发事件应 对活动,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 家安全、公共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秩序,都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09年6月27日 上海闵行区在建莲花河畔景苑
2008年5月12日 中国四川汶川遭遇八级
地震。六万余同胞遇难, 三十余万人受伤,数百万 人流离失所。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解读
一、立法背景 二、立法宗旨和适用范围 三、重大意义 四、制定《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基本思路 五、突发事件的内涵、分类、分级和分级标准 六、主要制度
一、立法背景
主页 上页 下页
(三)发布三级、四级警报后应当采取的措施: 最重要的有三项: ①风险评估措施,即做好突发事件发展态势的
预测; ②向公众发布警告,宣传避免、减轻危害的常
识,公布咨询电话; ③对相关信息报道工作进行管理。 (四)发布一级、二级警报后应当采取的措施。
主页 上页 下页
(五)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制度 1、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者公共卫生事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