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生态城市建设成功经验(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生态城市建设成功经验(上)
苏州科技学院城市与环境学系侯爱敏袁中金
发布时间:2006-08-21
1 引言
生态城市思想提出后,有关的示范建设也在世界上广泛展开,目前国外已有不少城市取得了建设生态城市的经验和效果。1992年美国在加州伯克莱实施了生态城市计划,其理念和做法在全球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新加坡经过几十年努力,已建设成为举世公认的花园城市和生态型城市。澳大利亚的哈里法克斯生态城项目是该国第一例生态城市规划,不仅涉及社区和建筑的物质循环规划,还涉及社会与经济结构,它走出传统商业开发的老路,提出了“社区驱动”的生态开发模式;怀阿拉市则充分融合了可持续发展的各种技术,包括城市设计原则、建筑技术、设计要素与材料、传统的能源保证与能源替代、可持续的水资源使用和污水的再使用等,解决了该市的能源与资源问题。巴西的库里蒂巴以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典范而享誉全球,其公交导向式的交通系统革新与垃圾循环回收入项目、能源保护项目曾荣获国际大奖。日本的九州市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以减少垃圾、实现循环型社会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城市建设,提出了“从某种产业产生的废弃物为别的产业所利用,地区整体的废弃物排放为零”的构想。德国Erlangen市率先执行“21世纪议程”有关决议,采取多种节地、节能、节水措施,修复生态系统,进行综合生态规划,成为德国“生态城市”先锋市。西班牙马德里与德国柏林合作,重点研究、实践城市空间和建筑物表面用绿色植被覆盖、雨水就地渗入地下、推广建筑节能技术材料、使用可循环材料等,改善了城市生态系统状况。此外印度的班加罗尔、巴西的桑托斯市、意大利的罗马、美国的华盛顿、克利夫兰和波特兰大都市区、俄罗斯的莫斯科、澳大利亚悉尼、坎培拉等城市都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或开展这方面研究。建设成果突出、影响较大的工作有美国加州伯克莱生态城市计划(1992)、克利夫兰和波特兰大都市区、印度的班加罗尔,巴西的库里蒂巴和桑托斯市、澳大利亚的怀阿拉市和Halifax生态城市建设计划(1994)、新西兰的Waitakere市、丹麦的哥本哈根、日本东京生态城市建设计划(1993)等。当前的趋势是从传统上那些小城市/镇延伸到一些开发时间较长、城市空间较大、产业形态复杂的国际大都市,如:东京、纽约、伦敦这样的全球性大都市,以及像新加坡、香港、汉城这样的洲际性大都市。与生态城市已有的丰富理论相比,这些实践并不完善,也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生态城市建设,这些城市只是在向生态城市迈进的道路上走得更近一些,但却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我们去学习和总结。
当前我国学界对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研究,还停留在案例介绍阶段,对这些成功的经验并未有全面和系统的总结。本文试图深入分析当前较为成功的建设案例,对其经验进行系统的总结和梳理,以图为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提供一些借鉴和启发。
2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成功经验
总结国外影响较大的生态城市建设案例,其成功的经验主要在于明确而具体现实的目标体系、具体的项目、突出的重点领域、城市建设与生态建设的一体化、详细的分工实施体系、广泛的公众参与,加上具有明确法律地位和角色定位的推进和实施机构及完善的法律条例、市场化的管理体制等作为支撑条件。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生态城市建设经验,并不是对已经存在的“生态城市/镇”的建设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因为尚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镇),而主要是叙述和总结以“生态城市”为目标的生态城市建设试验和实践过程。即使是那些并没有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城市”的城市或地区,只要其实践活动对“生态城市”建设具有积极的、可借鉴的意义,我们仍然把这些实践当作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来对待。
2.1 明确而具体、现实的目标
西方国家的生态城市建设,一开始就非常注重对目标的设计。面对纷繁复杂的城市生态问题,这些目标的设计者并没有好高骛远地想要一下子改变一切,提出诸如在我国生态城市建设中经常提出的如“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等等宏大而空洞的目标,而往往是从小处入手,非常具体和贴近现实,能够直接用于指导实践活动。如丹麦生态城市建设的阶段性环境目标是:试验区内水的消费量减少10%、电消费量减少10%、回收入家庭垃圾减少城区垃圾生产、通过建立60个堆肥容器回收入10%的有机垃圾制作堆肥、回收入40%的建筑材料。这样的目标清晰明确,利于公众的理解和积极参与,也便于利用职能部门主动组织规划建设,保障了生态城市建设能一步一个脚印地取得实质性的成果。
2.2 具体的项目
不论是欧洲还是美洲,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后面,总是有具体的项目支撑,并且有保证这些项目得以实施的政策。
譬如,被誉为全球“生态城市”建设样板的美国加州伯克利,它的实践就是建立在一系列具体的行动项目之上,如建设慢行车道、恢复废弃河道、沿街种植果树、建造利用太阳能的绿色居所、通过能源利用条例来改善能源利用结构、优化配置公交线路、提倡以步代车、推迟并尽力阻止快车道的建设、召开有关各方参加的城市建设会议,等等。这些项目在有些人看来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但正是微不足道的行动使生态城市建设得以扎实有效地进行。
又譬如,德国生态城市弗莱堡建设别具特色的项目包括:①大气环境保护项目,依据交通污染占到了大气污染的80%的调查结果,弗莱堡通过加强城市与周边地区之间公共交通系统和鼓励自行车使用,来进行环境保护。经过长期有序地建设城市有轨和公共汽车交通,形成了与整个周边地区融为一体的公交换乘网络,统一了在价格上极具吸引力的票价体系,鼓励市民在所有公交换乘地点换乘城市公共交通,方便到达城市和郊区的各个出行点,减少私人汽车的出行,降低空气污染。另一方面,通过积极发展与郊区相连的自行车道路网络、在市区增建自行车停车场和停车位,使自行车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比重逐年得到提高,极大地减少了由于交通发展而导致的环境污染。②能源利用的环境保护项目,通过在节约能源、使用新型能源以及发展热电联合等三个方面来减少环境负担,提高城市生活质量。其中,在节约能源方面,该市通过提高能源价格以及分发节能灯等方式减少居民的能源消耗。在开发新能源方面,利用对太阳能研究、开发和生产项目的资助以及建设“太阳能城市”等措施来推广新能源的利用。此外还有城市垃圾处理项目、居民区生态环境处理项目等等,每一个项目都具体明确并有系统的推进措施,保证了生态城市建设项目按科学的轨道稳步推进。
2.3 广泛的群众参与
在美国生态学家Richad Rezister提出的生态城市建设的十项计划中,第一项就是普及与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公众是城市的生产者、建设者、消费者、保护者,因此,国外成功的生态城镇建设都刻意地鼓励尽可能广泛的公众参与,无论从规划方案的制定、实际的建设推进过程、还是后续的监督监控,都有具体的措施保证群众的广泛参与。这种做法,在很多城市收入到了良好的效果,可以说,广泛的群众参与是国外生态城镇建设得以成功的一个重要保证。
如哈利法克斯生态城创立了“社区驱动”的一切程序。“社区驱动”是开发由社区控制,社区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和维护全过程都由社区居民参与,是一种社区自助性开发方式。社区开发的管理机构一管理组,是通过邀请个人和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