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技术基础知识点.doc
广播电视技术常用知识
![广播电视技术常用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ecf97956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7a.png)
广播电视媒体播放音乐节目,推广音乐文化,提 供音乐欣赏平台。
05
广播电视技术发展趋势
高清与超高清电视技术发展
总结词
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进步,高清与超高清电视已成为广播电 视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
详细描述
高清电视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而超高清电视技术则成 为了新的追求。超高清电视能够提供更高的分辨率和更丰富 的色彩表现,为观众带来更加逼真的视听体验。
视频采集
节目制作
使用摄像机等设备将现实世界中的影 像转换为电信号,以便进行后续处理 和传输。
对采集的视音频信号进行编辑、合成、 特效处理等操作,制作成完整的电视 节目。
音频采集
使用麦克风等设备将现实世界中的声 音转换为电信号,以便进行后续处理 和传输。
电视信号的传输与分配
有线传输
通过光纤、同轴电缆等有线介 质传输电视信号,具有传输质 量稳定、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信号接收
使用电视机顶盒、卫星接收器等 设备接收电视信号,并将其转换 为可在电视机上显示的信号。
显示技术
目前常见的显示技术包括液晶显 示、等离子显示、OLED显示等, 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03
广播电视技术设备
电视摄像机与录像机
电视摄像机
用于拍摄电视画面的设备,通常由镜 头、图像传感器、图像处理器等组成 ,能够将拍摄的画面转换为电信号。
电视机与接收机
电视机
用于接收和播放电视节目的设备,通常由显示屏、接收机、扬声器等组成,能够 将接收到的电信号转换为图像和声音。
接收机
用于接收电视信号的设备,可以将无线电波转换为电信号,以便电视机进行播放 。
04
广播电视技术的应用
广播电视在新闻传播中的应用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汇总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f04e4751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e2.png)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汇总
一、广播电视概述
广播电视是一种实现电波传播的收听和观赏的信息媒介,是视听传播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新型的新闻传播渠道,是当今社会信息传播形式中的综合媒体。
它是由将语音、图像、视频等信息以电子波形的形式从一个点传输到另一个点的通信形式,通过演绎、编播等方式传播给接收端,并被拿起的接收器接收,它具有面向全国范围、覆盖面广、实时性强、传输容量大、声音精细、象征性强等特点。
二、广播电视技术的原理
广播电视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将要发射的信息,即音频、视频等以信号形式经过复杂的加工和处理,通过电波发射机的发射天线发射出去,其中间的空间传播以特定的速率和频率,因此,它可以被自然和人工制造的接收器接收,从而实现信息的传播。
在接收器(接收机)中,收到的信号又经过精密的处理,以达到能够被接收者接受的电子信号质量,从而实现了电视与广播的功能和效果。
三、广播电视的优势
广播电视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它可以同时传播声音、图像、文字等信息。
2023年(第28届)全国广播电视技术能手竞赛内容大纲
![2023年(第28届)全国广播电视技术能手竞赛内容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a66ebeab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f2.png)
2023年(第28届)全国广播电视技术能手竞赛内容大纲引言:2023年(第28届)全国广播电视技术能手竞赛是中国广播电视行业的一项重要赛事,旨在选拔和培养优秀的广播电视技术人才,推动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和创新。
本文将详细介绍该竞赛的内容大纲,包括五个大点的阐述,每个大点下分3-5个小点进行详细阐述。
正文:一、广播电视技术基础知识1.1 广播电视信号传输原理1.2 广播电视系统结构与组成1.3 广播电视调制与解调技术1.4 广播电视编码与解码技术1.5 广播电视传输与接收设备二、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技术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流程2.2 广播电视摄像技术2.3 广播电视音频处理技术2.4 广播电视特效与合成技术2.5 广播电视节目后期制作技术三、广播电视信号处理技术3.1 广播电视信号调节与放大技术3.2 广播电视信号分配与转换技术3.3 广播电视信号传输与接收技术3.4 广播电视信号处理设备的调试与维护3.5 广播电视信号质量评估与优化技术四、广播电视网络技术4.1 广播电视网络架构与拓扑结构4.2 广播电视网络传输协议与技术4.3 广播电视网络安全与保护技术4.4 广播电视网络性能优化与管理技术4.5 广播电视网络故障排除与维护技术五、广播电视系统规划与设计5.1 广播电视系统需求分析与规划5.2 广播电视系统硬件选型与配置5.3 广播电视系统软件开发与集成5.4 广播电视系统测试与调试5.5 广播电视系统运维与管理总结:本文详细介绍了2023年全国广播电视技术能手竞赛的内容大纲,包括广播电视技术基础知识、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广播电视信号处理技术、广播电视网络技术以及广播电视系统规划与设计。
每个大点下分3-5个小点进行了详细阐述,涵盖了广播电视技术的各个方面。
通过参加这个竞赛,广播电视技术人才可以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为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希望广大广播电视技术爱好者能够积极参与竞赛,展示自己的才华和创新能力。
广电知识点总结
![广电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fac7b85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37.png)
广电知识点总结随着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广播电视行业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
广电行业经历了从模拟到数字,从有线到无线,从传统到互联网的转型升级。
在这个过程中,广电行业从业人员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掌握最新的技术和知识,以适应行业的发展需求。
在广电行业中,有许多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掌握,包括广播电视技术、广播电视管理、节目制作和广电法规等内容。
下面对广电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广播电视技术1. 模拟广播电视技术模拟广播电视技术是广电行业发展的起点。
在模拟广播电视技术时代,人们通过模拟信号的方式进行电视节目的播出和接收。
了解模拟广播电视技术的原理、设备和传输方式对于从事广电技术工作的人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2. 数字广播电视技术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广播电视行业逐渐开始转向数字化。
数字广播电视技术可以实现更高的画质和音质,同时还可以实现节目的交互和个性化定制。
了解数字广播电视技术的原理、标准和设备是现代广电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
3. 宽带传输技术宽带传输技术是指将广播电视节目、互联网、电话和其他信息资源通过同一个宽带网络传输到用户终端的技术。
了解宽带传输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可以帮助广电从业人员更好地理解数字化转型和融合发展的趋势。
4. 云端媒体技术云端媒体技术是指将广播电视节目和服务通过云端计算和存储进行管理和传输的技术。
了解云端媒体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可以帮助广电从业人员更好地理解媒体资源的管理和交互式服务的实现。
二、广电管理1. 广播电视频道管理广播电视频道管理是指对广播电视节目的选择、制作、播出和监管等方面进行管理。
了解广播电视频道管理的原则和技巧可以帮助广电从业人员更好地进行节目制作和播出。
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是广电行业的核心工作之一。
了解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流程、技巧和规范可以帮助广电从业人员更好地进行节目创作和制作。
3. 广播电视传输网络管理广播电视传输网络管理是指对广播电视节目的传输和接收进行管理。
大一广播电视学知识点
![大一广播电视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94e6323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04.png)
大一广播电视学知识点广播电视学是一门研究广播电视媒体的理论与实践的学科。
在大一阶段,广播电视学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向学生介绍广播电视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运作机制以及相关的技术与制作方法。
下面将逐一介绍大一广播电视学的知识点。
1. 广播电视的基本概念广播电视是指通过电磁波传输音频和视频内容的一种传媒形式。
广播电视作为信息传递的工具和载体,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在广播电视学的学习中,我们需要了解广播电视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2. 广播电视的发展历程广播电视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无线电技术发明。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变革,广播电视不断演变和发展。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了解广播电视发展的里程碑事件、主要影响因素以及重要技术的应用。
3. 广播电视的运作机制广播电视媒体的运作涉及到广播电视台的建立和运营,节目的制作与播出,以及与观众的互动。
了解广播电视的运作机制有助于我们对媒体产业链的理解。
其中包括广播电视台的组织结构与功能、节目制作的流程与技巧,以及广播电视的收视率与收听率的测量方法。
4. 广播电视技术与制作方法广播电视媒体离不开各种技术设备的支持和运用。
在学习中,我们将了解广播电视技术的分类与特点,以及相关的制作方法。
例如,播音与主持技巧、摄影与剪辑技术、音频与视频编码等。
5. 广播电视的社会影响与伦理问题广播电视作为一种传媒形式,具有很大的社会影响力。
在学习中,我们需要思考广播电视在社会中的作用与责任。
同时,也需要关注广播电视行业中的伦理问题,例如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与客观性,广告的欺骗性等。
6. 广播电视行业的现状与未来趋势广播电视行业是一个快速发展和变革的行业。
学习中,我们需要了解广播电视行业的现状,包括市场格局、竞争对手和最新趋势。
同时,也需要关注新技术、新媒体对广播电视行业的影响与挑战。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广播电视媒体的本质与运作机制,培养广播电视实践的技能与能力,为日后专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广播电视技术常用知识
![广播电视技术常用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0b01de2c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08.png)
广播电视技术常用知识一、引言广播电视技术是现代通信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技的发展,广播电视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和完善。
本文将介绍广播电视技术的常用知识,包括广播电视的基本原理、信号传输、调制解调、编码解码以及广播电视的应用等方面。
二、广播电视的基本原理广播电视是通过无线电波或有线电缆等方式将声音和图像传递给大众的一种媒体形式。
广播电视的基本原理是将声音和图像转换成电信号,并通过天线或电缆传输到接收设备上进行解码和播放。
广播电视信号的传输是基于电磁波的传播原理,通过调制和解调技术将信号转化为特定的频率范围,再经过天线或电缆传输到接收设备。
三、信号传输广播电视信号的传输有两种方式:无线传输和有线传输。
无线传输是通过天线将信号以无线电波的形式传输到接收设备,而有线传输则是通过电缆将信号传输到接收设备。
无线传输具有传输距离远、适用于移动接收等优点,但受到天气、建筑物等干扰影响较大;有线传输则能够提供更稳定的信号传输,适用于长距离传输和高质量要求的场景。
四、调制解调调制是将原始信号转换为适合传输的高频信号的过程,解调则是将接收到的高频信号转换为原始信号的过程。
调制技术常用的有幅度调制(AM)、频率调制(FM)和相位调制(PM)等。
不同的调制方式适用于不同的信号传输要求,如AM适用于语音信号的传输,FM适用于音乐信号的传输。
解调则是调制的逆过程,通过解调将接收到的信号转换为原始的声音和图像。
五、编码解码广播电视信号在传输过程中需要进行编码和解码。
编码是将声音和图像转换成数字信号的过程,解码则是将接收到的数字信号转换为原始的声音和图像。
编码解码技术的发展使得广播电视信号的传输质量得到了提高,包括压缩编码技术、数字音频编码技术、数字视频编码技术等。
编码解码技术的应用使得广播电视信号可以以较低的码率进行传输,同时保证较高的音视频质量。
六、广播电视的应用广播电视技术在现代社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广播电视不仅是人们获取信息、娱乐的重要渠道,还在教育、文化、体育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知识点归纳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8dc6025d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b1.png)
播送电视节目制作知识点归纳第一局部电视镜头的摄制1、画面的视觉要素电影、电视中画面的视觉形象,由下述五种根本要素构成:一、人物二、环境三、事件四、光线五、色彩2、镜头画面的安排镜头画面的安排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明确画面的主体二、艺术地处理陪休三、环境的衬托作用:在环境中,处在主体前面的对象称前景处在主体后面的对象称背景。
前景:大都安排在画面的边缘,它成像大,色调深,在镜头画面上可以起到以下作用:1.渲染季节气氛和地方色彩2.加强画面的空间感〔拍摄时使用广角可到达此种效果〕3.加强画面的概括力。
把要表现事物中最富有特征的局部安置在前景位置上。
加强画面的概括力。
如:描写战争的镜头中,背景为横七竖八的尸体,主体是冲锋陷阵的战士,背景是硝烟冲天的战场。
这样的安排,把战斗的艰辛和剧烈的充分反映出来。
4.给观众以主观地位感。
如:用门、窗、栏杆和建筑的一角,飞机翅膀等具有地位特征的景物作为前景,让它们在画面占有较大的位置,可使观众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5.加强装饰美,产生均衡感。
背景:一般安排在主体的背后,背景的选择,要注意三个方面:1.选取富有地方特征,时代特征的景物,以利于交代时间、地点和时代背景。
2.力求简洁,画面不能显得凌乱,以免造成观众注意力分散。
3.力求得与主体形成影调上的比照,使主体具有主体感,加强主体的视觉力度。
四、空白和均衡空白:影视画面中,除了实体对象之外,还有一些由单一色调背景组成的局部,称之为空白。
它形成实体对象之间的空隙。
空白可以起到下面作用:1.突出主体2.创造意境3.组织照应关系4.留下活动的余地均衡:在把画面的各个局部组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的过程中,还要注意画面的均衡性。
但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有意违反均衡性要求,使画面产生一种动乱感,以到达一定的艺术目的。
3、景别的划分和作用景别:一般可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
大特写一、远景:展示区巨大的空间,介绍环境、展现事物规模和气势,或者,表现大环境下主体的活动情况。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50945280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db.png)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广播电视是现代社会中广泛应用的传媒媒体,为大家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娱乐和教育资源。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广播电视的基础知识。
首先,广播电视是通过无线电波传输信号的一种媒体。
广播主要通过无线电信号的传播来实现,而电视除了通过无线电信号传输之外,还需要使用电视机等设备来接收和显示信号。
广播电视的传输距离一般较广,可以覆盖较大的地理范围,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收听收看节目。
其次,广播电视将音频和视频信号传播给大众。
广播主要传播各种声音,包括新闻、音乐、广告等,通过收音机等设备进行接收;而电视在传播音频的基础上,还能够提供丰富的视频信号,包括电影、电视剧、纪录片等,通过电视机进行接收和播放。
广播电视具有广泛的传播途径和多样的节目内容。
广播通过调频和调幅等方式进行传播,人们可以通过收音机、汽车音响等设备接收广播信号。
而电视则通过无线电波或有线电视信号传播,人们可以通过电视机、电视盒子等设备进行接收和播放。
广播电视的节目内容丰富多样,包括新闻、娱乐、教育、体育等各种领域,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和兴趣。
广播电视的作用十分重要。
首先,它是一种重要的资讯来源,通过广播电视,人们可以了解到最新的新闻和各种信息。
其次,广播电视还能够提供丰富的娱乐内容,让人们在生活中得到放松和享受。
同时,广播电视还扮演着教育和宣传的角色,播放各种教育节目和宣传片,提供给人们学习和了解各种知识和信息的机会。
总之,广播电视是传媒领域中的重要部分,为大家提供了丰富的娱乐、教育和信息资源。
通过了解广播电视的基础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这种媒体,从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和知识。
广播电视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无线电技术的兴起。
最早的广播信号是通过无线电波传输音频信号,使得人们可以在多米尼加共和国首次收听到无线电广播。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广播电视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普及。
广播电视的传输方式包括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模拟信号是通过连续变化的电压或电流来传输声音和图像数据的一种方式。
广播电视技术岗位笔试题
![广播电视技术岗位笔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549cf3a7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5d.png)
广播电视技术岗位笔试题一、基础概念。
广播电视技术包含好多超有趣的概念呢。
比如说信号传输,这就像在给电视节目找一条特殊的路,让它能从电视台跑到咱们的电视机里。
就像小蚂蚁找食物,得有个路线才能把美味带回家一样。
信号可以通过有线传输,就像咱们拉根绳子,让信号顺着绳子爬过来;还有无线传输,信号就像小鸟一样在空中飞呀飞,然后被咱们的电视天线接收到。
再说说分辨率这个概念吧,分辨率就像是电视画面的细致程度。
你想啊,如果分辨率低,画面就像是打了马赛克,模模糊糊的,就像近视眼没戴眼镜看东西。
而高分辨率呢,画面超级清晰,连演员脸上的小痘痘都能看到,就像你直接站在演员面前看一样。
二、设备知识。
说到广播电视技术岗位,那设备可不能少。
摄像机就是个很神奇的设备,它就像一个超级眼睛,能把看到的东西都记录下来。
不同的摄像机有不同的功能,有的适合拍风景,能把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拍得美美的;有的适合拍人物,能把人的表情、神态都捕捉得特别到位,就像能钻进人心里一样。
还有编辑设备,这就像是一个魔法盒子。
你把拍好的素材放进去,就能像变魔术一样把它们组合成一个完整的节目。
可以剪掉不想要的部分,就像修剪树枝一样,让节目变得更加精炼;还可以添加各种特效,比如让画面像在水里一样波动,或者像星星一样闪烁,超级酷炫。
三、故障排除。
在广播电视技术岗位,故障排除可是个很重要的本事。
有时候电视信号突然没了,就像小朋友突然找不到回家的路一样。
这时候就得去检查线路啦,看看是不是哪里的线断了或者松了。
就像检查小火车的轨道,要是轨道坏了,小火车(信号)就跑不动了。
如果画面出现花屏,那就可能是信号受到干扰了。
这就像有人在你耳边大声说话,你就听不清原本的声音了。
可能是附近有其他的电子设备在捣乱,这时候就得想办法把干扰源找出来,就像警察抓小偷一样,把这个捣乱的家伙找出来,让画面恢复正常。
四、发展趋势。
现在广播电视技术发展得可快啦。
网络电视就是个新潮流,就像一阵春风吹进了广播电视的世界。
广播电视技术复习重点
![广播电视技术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be97757f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fd.png)
广播电视技术复习重点
本文档旨在复广播电视技术相关的重点知识。
以下是需要重点
关注和复的几个方面:
1.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
- 广播电视系统概述:了解广播电视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原理。
- 音频信号处理:熟悉音频信号的采样、编码和解码过程。
- 视频信号处理:掌握视频信号的采样、编码和解码方法。
- 调频和调幅调制:理解调频和调幅调制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 数字电视技术:了解数字电视信号的传输、解码和显示方式。
2. 广播电视传输技术
- 传输介质:了解广播电视信号传输所使用的常见介质,如电波、有线和卫星。
- 模拟信号传输:掌握模拟信号传输中的调制、频率分割和信
号放大技术。
- 数字信号传输:熟悉数字信号传输中的编码、调制和解调技术。
3. 广播电视信号接收与处理
- 广播电视接收设备:了解广播电视信号接收设备的种类和工
作原理。
- 信号解码与处理:掌握广播电视信号解码和处理的基本原理。
- 信号质量检测与优化:熟悉广播电视信号质量检测和优化的
方法和技巧。
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流程:了解广播电视节目从策划到制作的
整个过程。
- 制作技术与设备:熟悉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所使用的技术和设备。
- 节目剪辑与后期制作:掌握节目剪辑和后期制作的基本方法
和技巧。
请记住,以上只是复习的重点知识,为了更好地备考,建议结
合教材和课堂笔记进行详细学习和复习。
祝您考试顺利!。
编辑记者考试广播电视基础知识
![编辑记者考试广播电视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6c09f72f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c7.png)
编辑记者考试广播电视基础知识编辑记者考试广播电视基础知识介绍广播电视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从事编辑记者工作的人来说,掌握广播电视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是一些考试中常见的广播电视基础知识点。
首先,编辑记者需要掌握广播电视的发展历史和主要发展阶段。
从广播电视的起源、发展到现代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了解这一历史背景有助于理解广播电视的发展脉络。
其次,编辑记者需要了解广播电视的组织机构和运作模式。
掌握广播电视台的组织结构、节目制作流程以及广告代理和收入分配等方面的知识,对于从事编辑记者工作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编辑记者还需要了解广播电视的技术知识。
广播电视技术包括录音、录像、剪辑、摄影等方面的知识,熟悉这些技术可以提高编辑记者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此外,编辑记者还需要掌握广播电视新闻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编辑记者需要了解新闻采访的方法和技巧,包括如何撰写新闻稿件、如何采访被采访对象、如何选择合适的新闻素材等。
编辑记者还需了解广播电视行业的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
编辑记者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包括新闻出版法、广告法等,同时还要秉持职业道德,不违反新闻伦理和职业操守。
最后,编辑记者还需要了解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趋势和热点话题。
了解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动态和行业变化,对于编辑记者来说,可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扩大知识面。
总之,编辑记者考试中的广播电视基础知识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掌握这些知识可以提高编辑记者的能力和竞争力。
希望以上介绍对你的考试有所帮助。
编辑记者考试广播电视基础知识是编辑记者工作的基本功,掌握广播电视的相关知识将提高编辑记者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
广播电视作为一种主要的媒体传播手段,承载着传递信息、报道新闻、教育文化等重要功能。
下面将详细介绍一些与广播电视相关的基础知识点。
一、广播电视的发展历史和主要发展阶段了解广播电视的发展历史对于编辑记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广播电视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最早的广播电视信号是通过无线电波传输的。
广播电视技术概论第二章 声音广播的基础知识
![广播电视技术概论第二章 声音广播的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280dfd572e3f5727a5e96252.png)
(2)声强级
设某点的声强为I,则该点的 声强级为: 10lgI/Ir (dBW/m2) 式中,Ir=10-12(W/m2) 为参考声强。
2.3
2.3.1 传声器的作用及种类
传声器
传声器是一种换能器件,其作用是将声音信号转变为相应的电信号, 通常人们称之为话筒或麦克风。 传声器的分类
根据它们接收声 波的原理分为 声压式 压差式
波长 、声速 v 及频率 f 之间的关系为:
v f
2.1.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声源的 方向性
当辐射出来的声波波长比声源的尺寸大很多倍时,声波 比较均匀地向各方向传播; 当辐射出来的声波波长小于声源的尺寸时,声波集中地 向正前方一个尖锐的圆锥体的范围内传播 。 在空气中传播的声波遇到长和宽都比声波波长大的坚硬 障碍物(如平面墙),会产生反射现象 。 化,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折射
第二章
声音广播的基础知识
2.1
2.1.1
声音的基本知识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波通过听觉器官所产生的印象 。
声音必须通过空气或其他的媒质进行传播形成声波,才能被 我们听到。没有空气或其他媒质,我们是听不到声音的,声 音在真空中不能传导。
2.1.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声波的
我们把空气密度和压力每秒钟变化的次数,即每秒钟内 空气压力由最大变化到最大,或由最小变化到最小的次 数称为声波的频率,常用符号f 表示,单位是赫兹(Hz) 一个声波完成一次振动(空气压力由最大变化到最大, 或由最小变化到最小)所需要的时间称为周期,用符号 T 表示,单位通常为秒(s)
P I 2 R U2 P R
所以,电路中电压或电流的增减量,同样可以用分贝来表示, 但这时系数变为20,即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知识讲义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知识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769f367b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a9.png)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知识讲义1. 引言广播电视是现代社会中重要的文化传媒形式,它通过电波传播娱乐、信息和教育内容。
广播电视技术是指实现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传播和接收的技术手段和方法。
本文档将介绍广播电视技术的基础知识。
2. 广播电视信号传输原理广播电视信号传输是通过电磁波在空气中传播。
广播电视信号可以分为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两种类型,模拟信号是连续变化的波形信号,而数字信号是离散的数字码。
广播电视信号的传输需要考虑调制、解调、编码和解码等技术。
2.1 调制与解调调制是将音频或视频信号转换成适合传输的电磁波的过程,解调则是将接收到的信号恢复成原始的音频或视频信号的过程。
常见的调制技术有调频(FM)和调幅(AM)两种方式。
调频广播通过改变载波频率来传输音频信号,调幅广播则是通过改变载波振幅来传输音频信号。
2.2 编码与解码编码是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或数字码的过程,解码则是将接收到的模拟信号或数字码恢复成原始的数字信号的过程。
在广播电视技术中,常见的编码技术有PCM(脉冲编码调制)和MPEG(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等。
3. 广播电视传输方式广播电视信号的传输可以通过有线和无线两种方式。
3.1 有线传输有线传输是指通过电缆将信号传输到用户接收设备的方式。
常见的有线传输方式有同轴电缆传输和光纤传输。
同轴电缆传输广播电视信号是通过同轴电缆将信号从发送端传输到接收端,光纤传输则是利用光纤传输介质传送信号。
3.2 无线传输无线传输是指通过电磁波在空中传输信号的方式。
常见的无线传输方式有无线电广播、卫星广播和无线电视传输。
无线电广播通过天线将信号传输到接收器,卫星广播则是通过卫星传输信号,无线电视传输是指将电视信号通过电磁波进行传输。
4. 广播电视调频技术调频技术是广播电视中常用的一种技术,它通过改变载波频率来传输音频信号。
调频技术具有信号传输稳定、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4.1 调频广播调频广播是指通过调频技术传输音频信号的广播方式。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知识讲义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知识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3dc673425acfa1c7aa00ccc0.png)
广播电视技术龙念老师:电视技术开篇概论一课程简介: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每一个环节涉及到的关于技术方面。
涵盖了导演、摄像、音乐、录音、舞美、剪辑、制片各个部门。
是作为从事这一行业的人员都应该知道的技术信息,但是我主要强调的还是内容创意的过程。
希望通过该课程,大家对电视节目制作各个环节流程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二、学习目的:为什么要学习技术呢?技术与艺术的重要性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近几十年来,摄影机,镜头,同步录音器材,照明奇才都在不断升级。
数字技术的发展,对电视制作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
高科技的运用越来越频繁,制造着一个个影像奇观。
技术的进步,不仅仅为电视创作者带来了很多的技术上的便利,更好的实现导演的策划。
同样也带来了电视美学上的变化。
如果作为一个创作者,不了解数字技术,就会无形削弱自己在这一行业中的竞争力。
技术是为艺术服务的三、电视技术的分工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不同的职务和责任分工,然后再研究有效的完成一个电视节目的制作。
制片人:通常是具体负责整体节目制作的领导,他要面临解决节目制作过程中各种专业问题和意外的事务性问题,因此只有具备充分制作经验和领导才能的人员,才能胜任此项工作。
他是推动整个节目制作的最核心的人物,所以必须具有充分的电视制作知识,独特的节目策划与创意。
良好的领导才能,丰富的管理经验,才能使使得节目得意顺利进行。
总导演:导演是节目内容的把关者,声音画面创造者,从节目创意,到实施,到后期制作,都在导演思考的范围之内。
是全场工作人员的核心。
执行导演具体实施、导演组专业、导演助理(艺员联络、音乐编辑、服装造型)策划、撰稿:是电视节目脚本写作,所有的案头工作,除了文化艺术修养之外,丰富的写作经验,也要了解电视节目制作特性,对电视传播特性和制作方式表现手法,以及观众的欣赏习惯,收视习惯有所了解和研究,写出风格化,视觉化,情景化的脚本。
导播、摄像组:灯光视频:字幕:保障各个视频设备技术指标正常准确,负责维护保养各种机器,同时能完成一些画面特技效果..音频:音乐、音响、麦克风、调音师。
第一章 电视技术基础知识
![第一章 电视技术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35e6184e2e3f5727a5e962d7.png)
上一页 返回
1.2电子扫描技术
电视是一种视觉设备,电视技术是根据人眼的视觉特性,经 过电子扫描,用光电转换的方法来传送活动图像的技术。电 视技术与电影技术的最大的区别在于,电影采用的是图片投 影成像,而电视技术的成像是逐个对像素扫描成像,因此, 首先要建立像素的概念,理解电子扫描成像的工作原理,并 了解在电视机中实现电子扫描的器件,偏转线圈的结构及工 作原理。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1 绪论
纵观电视的发展,它经历了机械黑白电视、电子黑白电 视和彩色电视三个阶级。1884年德国人尼普科夫 (Nipkov)做出了第一个电视装置;1925年英国的贝尔 德(Barid)表演了实用的机械电视;1936年英国贝尔德 电视公司首次进行电子黑白电视广播,从此人类进入了电子 广播电视的新时代。 1940年美国的哥德马克(Goldmark)发明了场顺序 制彩色电视,由于它不能与黑白电视兼容,因此没有得到推 广。1953年美国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兼容制的彩色电视制 式--NTSC(National Television System Committee)制。1960年以后法国和德国针对NTSC制 的缺点,发明了另两种兼容彩色电视,它们分别是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1 绪论
如果把影像分成单个像点,就极有可能把人或景物的影像传 送到远方。1883年圣诞节 ,“尼普柯夫圆盘”问世,它是 一种光电机械扫描圆盘。1884年11月 6日,尼普可夫为这 项发明申请专利。他称这项发明可使处于A地的物体,在任 何一个B地被看到。一年后,专利被批准了。 这是世界电视 史上的第一个专利。 专利中描述了电视工作的三个基本要素:1.把图像分解 成像素,逐个传输。2.像素的传输应逐行进行。3.用画面传 送运动过程时,许多画面快速逐一出现,应用人的视觉惰性 这个过程在眼中融合为一。
广播电视编导知识点
![广播电视编导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9ceff0d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0c.png)
广播电视编导知识点1.媒体理论知识:广播电视编导需要了解媒体的发展历史、发展趋势和影响力,了解不同媒体平台的特点和使用规律,以便更好地进行节目策划和编排。
2.技术知识:广播电视编导需要了解广播电视技术的原理和操作,包括摄像、音频、灯光等方面的知识,以便与技术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
3.剧本创作:广播电视编导需要具备剧本创作的能力,包括故事结构、角色塑造、台词编写等方面的技巧,以能为节目提供精彩的故事和内容。
4.节目策划:广播电视编导需要具备节目策划的能力,包括对用户需求的分析和把握、对市场趋势的理解和判断,以便选择适合的节目内容和形式。
5.编排设计:广播电视编导需要具备节目编排的能力,包括节目的节奏掌控、节目流程的设计、舞台布置和表演动作的安排,以能为观众呈现出高质量的节目。
6.现场指导:广播电视编导需要具备现场指导的能力,包括对演员的指导和调度、对摄像、音响等技术人员的协调和指导,以能确保现场节目的顺利进行。
7.媒体法律法规:广播电视编导需要了解媒体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广告法、版权法、新闻出版法等,以便在节目策划和编排中确保合法合规。
8.艺术知识:广播电视编导需要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和审美眼光,能够准确判断和把握艺术作品的质量和市场认可度。
9.团队合作能力:广播电视编导需要具备优秀的团队合作能力,能够与各种人员合作,包括演员、技术人员、制作人员等,以能完成任务。
10.沟通能力:广播电视编导需要具备优秀的沟通能力,能够与各个部门和个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
总之,广播电视编导需要综合运用以上的知识点,通过对节目的创意、编排和现场指导,为观众提供精彩的广播电视节目。
编辑记者证考试知识点全攻略(广播电视基础知识、业务知识)
![编辑记者证考试知识点全攻略(广播电视基础知识、业务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e00c5e3116fc700abb68fc6c.png)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广播电视基础知识重点考察考生对广播电视工作认知程度,要求考生掌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党的新闻宣传工作方针原则、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规范、广播电视常识。
】【90分钟闭卷、笔试满分100 选择、简答、辨析、论述】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方针原则(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1.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含义(1)含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对于新闻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的总的看法。
其核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新闻事业的工作性质、工作原则和工作规律的一系列基本观点。
(2)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必须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①要坚持新闻宣传工作的党性原则,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根本原则。
②要坚持把正确舆论导向放在首位,这是新闻宣传最重要的责任。
③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的方针,这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方针。
④要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这是新闻改造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新闻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⑤要坚持政治家办报,这是实现党对新闻工作领导的重要保证。
2.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形成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形成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充实、完善和创新、发展的过程。
马克思和恩格斯作为创立者和奠基者提出并深刻阐述了一系列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一百多年来其间经历了以列宁为代表的俄国布尔什维克党人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继承、创新和发展的长期过程,逐步形成了科学、系统的理论体系。
(二)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方针3.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方针:①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的方针(既“三为方针”)。
②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
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准确及时地反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实事求是地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主流,让人民群众用创造新生活的业绩教育自己,形成鼓舞人民前进的巨大精神力量,是新闻报道工作应该遵循的重要方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复习纲要几种介质屮声音传播速度的比较短、屮、长三种无线电波的特性并界(不川记频率)颜色的三要素7解ENG/SNG/EFP人对声音方位等的判断力等能白光源锥状细胞与杆状细胞数字彩电和数字化彩电绝对黑体了解超声、次声的频率、调幅广播的频率范围,三种广播调制方式的名称,电视伴音的制式非线性编辑三种电视制式及屮、美、口、英四国电视制式传声器和扬声器原理基波和谐波调频广播的优缺点电视播出系统的要求录音棚的隔音方法课件:第一章广播电声基本知识声音的基础知识广播的诞生和发展无线电波的发射和接收广播屮心技术电声换能器件第一节声音的基础知识•什么是声音?物体机械振动或气流扰动引起弹性媒质发生波动产生声波,听觉器官接收产生印彖。
关键词:质点不传播,声源,频率、波长和周期•频率:空气密度和压力每秒变化的次数,单位赫兹(HZ),用f表示。
人的频率范围20-20000HZo•周期:一个声波完成一次振动需要的时间。
单位秒(S),用T表示。
•波长:声波在一个周期内传播的距离。
单位(m),用入表示。
声波的传播速度•每秒传播的距离,称为声速,符号v,单位m/s。
•V=X *f•15度下的声速——340m/s•不同媒质下的差异:钢5100m/s,软橡皮50m/s•频率和波长成反比“狮子吼”的可能性分析——声压•声波的强弱通常用声压、声功率和声强表示•声压——由声波引起的交变圧强,单位Pa•基准声压——听觉现象的起点声压•声功率------ 衡量声源发身能力的指标,声源在单位时间内向外辐射的总声能,单位W•声强——单位血积的声功率,符号I“狮子吼”杀伤模式——声的传播特性•如何避免无罢别杀伤?——声源的方向性(波长和声源尺寸)•防御者的策略——声波的反射•声波的聚焦声波的吸收和折射水波的衍射声波的衍射电波的衍射?•散射——无规则的衍射隔墙有耳的产生——远距离衍射人的听觉器官•外耳:耳廓和外耳道,育通鼓膜,将声音由耳売传到鼓膜,谐振频率3000H乙•屮耳:由感觉振动的鼓膜、听小骨容纳鼓膜及听小骨的鼓室构成。
•内耳:由耳蜗等组成,后者内部充满淋巴液,掌管听觉的耳蜗部分为听觉神经。
狮子吼多响才有杀伤力?•响度是一个主观指标,表现为波形的幅度不同。
•声压级:以基准声压作为参考所得的以分贝值表示的量。
•听阀:声压级()db,声压为基准声压。
•可听阀:人能承受的最大声压,声压级120dbo•响度也和频率相关。
100H乙40dbo•动态范围:最大和最小声压级Z差。
120: 70人们对声音高低的感觉——音调•主要与频率有关,且与变化的对数成正比。
次声:低于20HZ• 超声:高于20KHZ 调幅广播:低于4.5KHZ音色——对频率和强度的综合反应•基波和多种谐波构成一种声音幅度最大、频率最低的称为基波•幅度较小、频率成桀数倍关系的正弦波称为谐波最终构成一个非正弦波听觉的方向感•人根据双耳听到的声音在时间上、强度上和相位上的差异来判断声源的方位。
•低频率:声强无差别,时间有先后高频率:声强有差别。
•连续音:根据相位判断,但高频时不绝对。
•人的水平向判断力远超垂直向判断力。
听觉灵敏度从忍者说起•人耳对声圧、频率和方位细小变化的判断能力称为灵敏度。
• 响度:声压变,判断力亦变。
大于50db,级差ldb;小于40db,级差l・3db• 频率:跟频率和强度相关。
1000HZ、40db,级差3H乙低频、低声压,则级别增大。
•可通过训练提高,随年龄降低,高声压亦有负作用。
第三节无线电波的发射和接收无线电广播技术是关于无线电广播发送设备的技术,广播发射机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所以广播发射机的首要任务是把要传送的音频信号通过一定的方式调制在载波上,并放大到额定的功率,然后利用夭线以电磁波的方式发射出去,在一定的覆盖范围内利用接收机就可以收听到声音广播。
无线电波的产生•由频率很高的交变电流通过天线辐射的结果,又称为电磁场。
如天线屮有高频率电流在不停变化,则附近空间的电场也随之变动,在变动的电场周围产生变动的磁场, 磁场周围产生变动电场,形成交替的电磁场运动,并像波浪一样不断地向前推进。
•传送广播和电视节目,还可以用来通信、传真,发现目标,导航,无线电遥控和遥测。
频率和波长•波在每秒钟内变化的次数称为频率,单位为H乙•千HZ=KHZ 兆HZ=MHZ= 1 * 10/6HZ 吉HZ二GHZ二1 * 10/9HZ•普通交流电网供给的电流频率是50HZ o•V=3*10/8 m/s 电磁波每变化一次所占据的长度称为波长,单位m。
•X = v/f频段的划分•广播电视所占•无线电波的频率范用称为频段,所占•波长范围称为波段•中波一526.5KHZJ605.5KHZ (波长570m-187m),国内广播•短波—2.3MHZ-26」MHZ (波长130m-11.5m),国际广播•甚高频(VHF)—米波,主要用于电视和调频广播特高频(UHF)—分米波,主要用于电视微波一可分为特高频(分米)、超高频(厘米)、极高频(毫米)电离层和电波•电离层:地球上空60公里以外,H天可分三到四层D、E、Fl、F2,夜间只有E、F2层。
D层对屮长波有强烈吸收作用,衰减很大电离层对短波的吸收很小,主要是F2层反射,存在衰落现象超短波可以穿出电离层很远传播路径和特点天波:经过电离层反射后到达接收点的电波空间波:经过对流层在H由空间传播的电波地波:沿地球表面传播的电波微波:像光线,可为抛物面形。
可建微波站接力传播或靠一卫星中波:功率越大、则越远,通过塔身发射,4/1波长,约传200km短波:地瓯吸收强,传几十km,靠天波则距离达上力「km,发射功率很小超短波:仅靠空间波,真线传播,仅几十km,天线高传输网和覆盖网转播台:将接收到的广播电视高频信号改变频率或频道后转发。
同步卫星:利用上血的转发器,将地面上行站送来的节日以小功率转发给地血,以覆盖全国。
由卫星地面站接收手,传给发射台发射出去。
对我国效果显著。
发射台的构成条件1:天线长度和电波波长相对应,才能有效发射;条件2:具有一定频率的电磁场才能发射,必须利用较高频率电波。
•核心设备——发射机:调制载波、放大功率•馈线和天线:前者将已调制载波送到天线,天线将能最转化为电波并发射•辅助设备:冷却、调试监测•控制台和配电系统模拟调制和解调技术•调制:声音一传声器一音频电信号一载运于高频交变电流一一无线电波发射•载波:受调制的高频交变电流•调制信号:调制载波的音频信号。
•解调:调制的逆过程,在接收机里完成,即把调制在载波上的音频信号设法还原成原来的电信号的过稈。
•三种模拟调制方式:调幅、调频、调相,在广播电视实践中,以前两者为主。
•调幅:使高频载波的幅度按音频或视频信号变化的调制方式,用AM表示。
第一代广播技术。
•调频:使高频载波的频率按音频或视频信号变化的调制方式,用FM表示。
第二代广播技术。
•数字调幅或调频:第三代广播技术。
频谱•任何信号都可以分解为不同频率的正弦波信号Z和,所谓频谱,就是按频率分布情况组成的各正弦波分量的振幅。
•信号的正弦波分量的最高与最低频率Z差,就是它的频率范伟I,简称“带宽'或濒宽”调频的特点优点:可限幅、失真小、信噪比高频带宽、音质好效率高、成木低解决了频率不够分配问题缺点:覆盖范围有限“门限"效应、弱信号接收差仍受寄生调频干扰(汽车、飞机)接收机原理调幅:分为直接放大式和超外差式接收机,由于后者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工作稳定,是目前主要方式;调频:单声道调频接收机也采用超外寿式,原理基木相同。
屮频:调幅465K,调频10.7M。
接收机性能指标频率范围:中波、短波2.3・26.1M、调频88-108M;噪限灵敏度:信噪比26db下接收微弱信号的能力;选择性:从复杂信号屮选择有用信号的能力;输出功率:最大输出功率和额定输出功率;整机频率特性:在音频频率范围内的响应特性。
第四节立体声和电声器件层次分明,具有立体感(深度感和方向感)的声音效果,就是通常所说的立体声。
在广播技术屮,包括立体声广播、立体声录音、立体声重放。
立体声的生物基础双耳效应:人利用自己双耳判断声音方位的能力,耳壳效应:依靠耳壳的形状特点来辅助判断声源方位的能力。
通过保留人耳能够对声源进行定位的因素,使人能够产生幻觉声源(声像)怎样制造声像?经过从全曲传声——屮央传声——三声道传声——二声道传声的程。
调频立体声调频立体声可以说是结合了单通道调频广播和立体声音响技术而实现的广播革命,使广播达到了人类听觉全面仿真的稈度。
立体声接收机与单声道调频接收机羌别:信号的加重与去加重A-B制拾音方式•双声道立体声采用两个传声器拾取声音。
它们的放置方式构成了不同的立体声拾音方式。
• A-B制:法国人提出的最早的录制立体声的方式,用两个型号、性能完全相同的传声器并排放置于声源前方•特点:便宜,但存在屮央声后移和漏斗现象,间距不应太远获太近。
X-Y制拾音方式英国人提出的现代拾音方式,采用两只相同传声器,使其成一定的角度一上一下紧靠排列。
特点:声源传到时儿乎不存在时问差、只有声强差。
通常将Z装在一个壳体内,构成重合传声器为双指向时,夹角一般90度;可大于90度,但太大又会导致屮部声源拾音不佳。
M-S制拾音方式丹麦人提出,将双指向性传声器与一个任意指向传声器一上一下紧靠,双指向为横轴、任意指向朝前。
后者获得与单声道拾音相同的和信号(M),前者为左右声道差信号(S),然后再将和差信号经电路转换成左右声道。
特点:两传声器频率响应匹配,也常安装一个売体内。
信号精确且兼容性好。
模拟人头制拾音•将两传声器放置在用槊料等做成的模拟人头的双耳部位,分别作为声道信号。
•特点:产生既有声强差、乂有时间差的信号。
使用耳机收听效果好,但使用双扬声器放音立体声效果(尤其高频声像)将很差。
传声器将声音信号转变为相应电信号的换能器件,将声音振动变成相应的电流变化,首先将声波转化为机械振动,再将振动转化为电信号,因此,包括声波接收器和力/电换能器两部分。
•指向特性:早期无指向、后期双指向和单指向,目前心形最多,无线型也口益广泛。
•按接收原理:声压式和压差式、复合式。
传声器类型动圈式电容式驻极体式无线传声器传声器的技术指标灵敏度频率响应(频率范围)指向特性固有噪声:决定了能接收的最低声级,决定拾音下限。
非线性失真:在强声压作用下传声器输出电压会产生一些非线形失真,这允许的最大值时所对应的电压级称为最高声压级。
决定了拾音上限。
使用和维护近讲效应指向特性正确选择切换开关:指向、音质、电平衰减、阻抗变换三防:防风、防潮、防尘、防干扰防风罩:带微孔的泡沫犁料防风罩、金屈网防风罩扬声器简称喇叭,是电能转换成声能的换能器件,效率仅为5%-15%o高保真放音系统屮最薄弱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