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临床检测方法的开发与验证

合集下载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在检验医学中的应用研究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在检验医学中的应用研究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在检验医学中的应用研究摘要:检验医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应用性强、发展迅速的应用技术学科,在临床诊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在检验医学中的应用可以提供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高可靠性的检测结果,为临床医学研究提供有力支持。

本文简要阐述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的基本概念与特点,分析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在检验医学中的应用优势,详细阐述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在检验医学中的具体应用,旨在为相色谱串联质谱在检验医学中的应用与发展提供相应参考。

关键词: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验医学;应用引言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以其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高可靠性在临床生化小分子标志物的检测中具有极强应用价值。

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检验医学的新生儿筛查、治疗药物检测、激素水平检测、微生物鉴定等等方面,并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与关注。

一、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的基本概念与特点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是一种常用于分析化学领域的液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技术。

它主要是通过将液相色谱的分离能力与质谱的高分辨率和结构鉴定能力相结合,实现复杂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具体来说,液相色谱串联质谱首先通过液相色谱将复杂的混合物分离成单个组分,然后将每个组分送入质谱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在质谱中,每个组分会被离子化并分解成小的碎片离子,这些离子的质量和数量可以被用来确定该组分的分子量和结构。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具有以下特点:1、高灵敏度:可以检测出低至纳克级别的物质,对于某些特定物质甚至可以检测到皮克级别。

2、高选择性:可以通过使用不同的质谱检测器,根据需要选择只检测特定的元素或化合物,从而实现高度选择性。

3、高分辨率:能够精准区分相邻两个质谱峰之间的细微差别[1]。

4、高通量:正因为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可以同时检测多个组分,所以,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具有很高的通量,可以快速准确地分析复杂混合物中的多种组分。

5、高稳定性: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可以长时间保持稳定,从而获得可靠的检测结果。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醛固酮的方法学建立和临床应用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醛固酮的方法学建立和临床应用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醛固酮的方法学建立和临床应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是一种先进的分析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药物分析、生化分析、环境监测等领域。

本文将重点介绍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在醛固酮检测中的方法学建立和临床应用。

1.方法学建立1.1样品制备对于醛固酮的检测,样品制备是关键的一步。

血液中的醛固酮浓度非常低,常规的前处理方法一般包括固相萃取、液液萃取等。

其中固相萃取是应用较广泛的方法,通过一系列萃取步骤,将醛固酮进行富集,提高检测的灵敏度。

1.2色谱条件优化在液相色谱中,需要选择合适的色谱柱、流动相和梯度条件。

常用的色谱柱包括C18柱、C8柱等,流动相一般为甲醇-水溶液。

通过优化梯度条件,可以实现对醛固酮的高效分离和灵敏检测。

1.3质谱条件优化在质谱条件中,需要选择合适的离子源和工作模式。

常用的离子源包括电喷雾离子源(ESI)和大气压化学电离离子源(APCI),工作模式可以选择正离子模式或负离子模式。

通过调节离子源和工作模式的参数,可以获得稳定的质谱信号,并实现对醛固酮的定量测定。

1.4校准曲线绘制校准曲线是进行定量分析的关键。

通过准备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品,测定其峰面积或峰高,再进行曲线拟合,得到醛固酮的标准曲线。

校准曲线需要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低限度、高精度和高稳定性。

2.临床应用2.1确诊与鉴别诊断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能够快速准确地测定血液中的醛固酮浓度,可用于醛固酮增多症的确诊和鉴别诊断。

此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还可以与其他指标联合使用,例如血压、血钾等指标,提高对肾上腺皮质功能异常的准确性。

2.2疾病监测醛固酮在机体内起到调节电解质平衡和水盐平衡的功能,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可以定量测定血液中醛固酮的浓度变化,对于高血压、肾上腺异常增生以及一些代谢性疾病的监测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及早发现和诊断疾病。

2.3药物治疗监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还可以监测针对醛固酮分泌异常的药物治疗效果。

lcmsms的开发流程

lcmsms的开发流程

lcmsms的开发流程
LC-MS/MS(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的开发流程概括如下:
1. 方法设计:根据待测物性质选择合适的液相色谱条件,如色谱柱类型、流动相体系、梯度洗脱程序等;同时确定质谱参数,如离子源类型、母离子及子离子的选择、碰撞能量等。

2. 标准品制备:配制含有待测物的标准溶液系列,用于绘制校准曲线和方法的线性范围、灵敏度、准确度、精密度验证。

3. 方法优化:通过反复实验调整液相色谱和质谱条件,优化待测物的分离度和离子化效率,确保最佳检测性能。

4. 方法验证:按照法规或实验室标准,对方法进行特异性、线性、准确度、精密度、检测限和定量限等各项性能验证。

5. 样品前处理:制定样品提取、净化、浓缩等步骤,并验证前处理方法的回收率和干扰消除效果。

6. 应用与验证:在实际样品中应用开发的方法进行分析,确认方法在复杂基质中的适用性及可靠性。

整个流程需结合实验数据反馈不断迭代优化,最终建立稳定的LC-MS/MS分析方法。

药物分析中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研究

药物分析中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研究

药物分析中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研究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研究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ultra-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UHPLC-MS/MS)是一种高效、灵敏和快速的分析方法,已在药物分析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探讨UHPLC-MS/MS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

一、UHPLC-MS/MS技术简介UHPLC是一种比传统液相色谱技术更高效的色谱技术,其主要特点是高压、高温和高流速。

而MS/MS技术则可以提供更精确的分析结果和更高的灵敏度。

UHPLC-MS/MS技术的结合,不仅能够提高分离效果,还能够实现复杂样品中多成分的同时检测和定量分析。

二、UHPLC-MS/MS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2.1 药代动力学研究药代动力学研究是评估药物在体内动态过程的重要手段。

通过UHPLC-MS/MS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变化和代谢产物的生成速率,为药物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2.2 药物残留分析药物残留是指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在动植物组织、食品和环境中的残余物。

UHPLC-MS/MS技术在药物残留分析中具有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的特点,能够准确测定各种药物在不同样品中的残留水平,以保障食品安全和环境质量。

2.3 新药研发在新药研发过程中,需要对候选化合物进行快速筛选和评估。

UHPLC-MS/MS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分离并测定大量样品中的目标化合物,加速新药研发的进程,并为分子结构研究提供支持。

2.4 药物质量控制药物质量控制是保证药品质量的核心环节。

UHPLC-MS/MS技术能够准确测定药物中杂质的含量和结构,保证药品的纯度和稳定性。

同时,其快速、高通量的特点也提高了药物质量控制的效率。

三、UHPLC-MS/MS技术面临的挑战与发展方向随着药物研究和开发的不断深入,UHPLC-MS/MS技术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1. 概述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是一种用于快速鉴定和定量分析大量小分子物质和链状有机化合物的一种惰性重排技术。

这种技术通过将液相色谱和质谱两大仪器技术的优越性能有机结合,实现了液体中微量物质的快速鉴定、分离和测定。

这套技术比单独使用液相色谱成像分析,可以提高检测限下限,解决液相色谱分离后质谱加速定性分析的问题,因而更加实用。

2. 技术原理LC-MS系统由液相色谱分离柱,检测装置,与两个机构负责操纵液相色谱组分提取等主要部件组成。

样品分离和分析步骤就是将样品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经液相色谱-质谱就可以分析出单分子组分的物化性质和表观分子量,以及细微程度的组成差别。

检测装置实现了LC-MS连续启动程序,得到样品组分的全谱图谱,获取检测信息,实现LS-MS技术的数据处理,实现样品鉴别,定量计算,同时获取实时的检测数据,保证检测的准确性和准确度。

3. 优势(1)具备高敏感性和低检出限,可以检测非常稀少的物质,提高检测的灵敏度。

(2)可以实现快速和自动化操作,大大提高测定速度。

(3)LC-MS能实现样品分离前质谱加速定性分析、消除高纯度物质混杂分离困难、采样测定对比分析等特点,从而提高检索精确度和结果准确度。

(4)结合液相色谱分离和双离子检测质谱技术,可以自动化连续运行,来自动调整参数实现高灵敏度测定和高分辨率分离。

4. 应用领域LC-MS主要用于有机物、抗生素、毒素、毒物、化合物的研究以及在生物信息学和医学方面的研究等。

当前有机物、抗生素、毒素、毒物在药物研究、毒理、环境污染检测和药物开发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以及药剂学、兽医学、分子毒理学和菌类学领域的研究。

5. 结论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是一种结合液相色谱和质谱技术,可以用于鉴定薄分子物质和链状有机化合物的惰性重排技术。

该技术可以飞快地连续运行,自动调整参数,从而实现了高灵敏度测定和高分辨率分离,同时也可以检测非常稀少的物质,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临床检测方法的开发与验证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临床检测方法的开发与验证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临床检测方法的开发与验证·189·检验医学2019年3月第34卷第3期Laboratory Medicine,March 2019,V ol. 34,No. 3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临床检测方法的开发与验证中国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临床质谱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摘要: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是近年来发展极为迅速的新技术。

该技术结合了液相色谱的高分离性能和质谱的高敏感性、高特异性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化工、生物、医药、食品、临床医学、环境等领域。

在临床检验和诊断领域,LC-MS/MS作为传统诊断技术的补充,可提供更为准确、可靠的依据,使许多疾病得到准确、快速的诊断。

文章结合目前已公布的LC-MS/MS方法相关验证指南、文献及实际操作经验,系统介绍了LC-MS/MS方法开发的关键流程,并以25-羟基维生素D3 [25(OH)D3]为实例介绍方法验证的关键要素,为LC-MS/MS技术临床应用方法的建立、验证和实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开发;方法验证Consensus of method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in clinical laboratories Clinical Mass Spectrometry Committee,Chinese Medical Doctor Association of Laboratory Medicine.Abstract: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LC-MS/MS)is an emerging technology which has developed rapidly in recent years. It has combined the separation properties of liquid chromatography and the high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mass spectrometry,which is widely applied in various areas,such as chemistry,biology,pharmaceutical science,food,clinic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Especially in the field of clinical laboratory and diagnostics,LC-MS/MS used as a complement to traditional diagnostic techniques can often provide more accurate and reliable testingresults in accurate and rapid diagnosis of diseases. In this review,some internationally published LC-MS/MS method validation guidelines,related literature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 were summarized,and some key processes of LC-MS/MS development were introduced. Using 25-hydroxyvitamin D3 [25(OH)D3] as an example,the key elements of method validation were reviewed,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establishment,veri?c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LC-MS/MS.Key words: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Method development;Method validation 文章编号:1673-8640(2019)03-0189-08 中图分类号:R446.1 文献标志码: A DOI:10.3969/j.issn.1673-8640.2019.03.001近年来,各种检验新理论和新技术不断涌现,极大地推动了临床检验学科的发展。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唾液皮质醇和可的松进展及临床应用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唾液皮质醇和可的松进展及临床应用

DOI:10.13602/j.cnki.jcls.2020.09.11·综述·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唾液皮质醇和可的松进展及临床应用 作者简介:陆优丽,1983年生,女,副主任技师,博士,主要从事临床质谱研究。

通信作者:龚晓霖,E mail:shyy_gxl@126.com;李水军,E mail:sjli@scrc.ac.cn。

陆优丽1,龚晓霖2,李水军1(1.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徐汇医院中心实验室,上海200031;2.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上海200126)摘要:午夜唾液皮质醇检测作为库欣综合征的一线筛查指标,也可用于库欣综合征术后复发监控和药物替代治疗监测。

可的松是皮质醇在唾液中的代谢物,同时亦是其干扰物,与皮质醇同时检测不仅能排除干扰,而且能鉴别外源性皮质醇污染导致的假阳性结果。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iquidchromatography tandemmassspectrometry,LC MS/MS)检测唾液皮质醇和可的松具有无创、简便、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等特点。

检测方法的核心在于通过样本浓缩和液相色谱分离技术实现皮质醇和可的松的分离及准确测定。

因此,测定唾液皮质醇和可的松比传统的血清或者尿样更具优势,是血清或者尿样皮质醇/可的松检测的合适替代指标。

鉴于目前国内相关的应用和研究报道较少,有必要开发和验证唾液皮质醇的LC MS/MS检测方法,建立中国人群的健康参考值和疾病诊断值,为扩大这一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皮质醇;可的松;唾液;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志码:A 皮质醇作为肾上腺分泌的主要糖皮质激素,在调节情绪和健康、维持免疫细胞和炎症、血管和血压之间的联系,以及维护结缔组织等方面具有重要功能。

根据临床诊断、科学研究、运动员兴奋剂筛查等检测目的不同,可对全血、血浆、血清、尿液、唾液、毛发等生物基质样本中的皮质醇进行检测,其中血清、尿液或唾液可用于评价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功能[1 3]。

液相及液质分析方法学的开发及验证

液相及液质分析方法学的开发及验证

液相及液质分析方法学的开发及验证液相及液质分析方法学的开发及验证是化学分析领域中非常重要的研究内容。

液相分析方法学主要研究如何选择适当的试剂、溶剂、分析柱等条件,使样品溶解、分离、测定和定量变得更加准确、灵敏和可靠。

液质分析方法学则是在液相分析方法学的基础上,通过耦联质谱等仪器进行检测和分析,可以获得更高灵敏度和更好的特异性。

液相及液质分析方法学的开发和验证通常需要以下的步骤和方法。

首先,基于需求和目标,确定研究对象和分析目标。

确定所需分析的化合物或成分,并有清晰的分析目标,比如检测限、灵敏度、准确度等,以指导后续研究。

其次,选择合适的试剂和溶剂。

根据被测样品的性质和分析目标,选择合适的试剂和溶剂,以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试剂应具有高纯度和稳定性,以确保试剂本身不会引入干扰物质。

溶剂的选择要考虑溶解能力、流动性以及对仪器的兼容性。

然后,进行样品制备和前处理。

根据被测样品的性质和分析目标,选择合适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如液液萃取、固相萃取等,以提高分析样品的纯度和准确性。

样品前处理的步骤要具有高效性、选择性和稳定性,以确保获得准确的分析结果。

接下来,选择合适的分析仪器和方法。

根据分析目标和样品性质,选择适合的分析仪器和方法,如高效液相色谱(HPLC)、气相色谱(GC)、质谱等。

根据仪器的参数和分析方法的要求,进行合理的调整和优化,以获得最佳的分析条件。

在开发出一套满足分析要求的方法后,需要进行验证。

验证的目的是评估方法的可靠性和适用性。

验证通常包括准确度、精密度、选择性、线性范围、检测限等方面的评估。

通过在不同条件下进行重复性试验,并进行统计分析,评估方法的精准性和可重复性。

同时,通过对样品添加不同浓度的目标物质或干扰物质进行检测,评估方法的选择性和准确度。

此外,还需要进行方法的稳定性和恢复率等评估。

最后,将开发和验证的方法应用于实际样品的分析。

根据实际的需求和样品的性质,进行实际样品的分析。

在实际分析中,要注意方法的适应性和准确性,并进行合理的质量控制措施,以确保获得可靠、准确的分析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临床检测方法的开发与验证中国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临床质谱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摘要: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是近年来发展极为迅速的新技术。

该技术结合了液相色谱的高分离性能和质谱的高敏感性、高特异性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化工、生物、医药、食品、临床医学、环境等领域。

在临床检验和诊断领域,LC-MS/MS作为传统诊断技术的补充,可提供更为准确、可靠的依据,使许多疾病得到准确、快速的诊断。

文章结合目前已公布的LC-MS/MS方法相关验证指南、文献及实际操作经验,系统介绍了LC-MS/MS方法开发的关键流程,并以25-羟基维生素D3 [25(OH)D3]为实例介绍方法验证的关键要素,为LC-MS/MS技术临床应用方法的建立、验证和实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开发;方法验证Consensus of method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in clinical laboratories Clinical Mass Spectrometry Committee,Chinese Medical Doctor Association of Laboratory Medicine.Abstract: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LC-MS/MS) is an emerging technology which has developed rapidly in recent years. It has combined the separation properties of liquid chromatography and the high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mass spectrometry,which is widely applied in various areas,such as chemistry,biology,pharmaceutical science,food,clinic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Especially in the field of clinical laboratory and diagnostics,LC-MS/MS used as a complement to traditional diagnostic techniques can often provide more accurate and reliable testing results in accurate and rapid diagnosis of diseases. In this review,some internationally published LC-MS/MS method validation guidelines,related literature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 were summarized,and some key processes of LC-MS/MS development were introduced. Using 25-hydroxyvitamin D3 [25(OH)D3] as an example,the key elements of method validation were reviewed,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establishment,verific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LC-MS/MS.Key words: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Method development;Method validation文章编号:1673-8640(2019)03-0189-08 中图分类号:R446.1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673-8640.2019.03.001近年来,各种检验新理论和新技术不断涌现,极大地推动了临床检验学科的发展。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技术集液相色谱对复杂样本的高分离性能和质谱的高敏感性、高特异性于一体,在临床检验领域被广泛应用,如维生素D和激素检测、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治疗药物监测、药物中毒与药物滥用分析以及其他功能医学检测等,尤其在生物样本小分子物质的定量检测上应用越来越广泛。

与传统的临床检验方法相比,LC-MS/MS技术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好、准确度高,且可以同时检测多个目标分析物等优点,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但也存在自动化程度低、仪器复杂、尚难以标准化等问题。

为保障临床LC-MS/ MS技术的规范化使用,有必要在实验室建立液相色谱质谱方法时提供开发和验证的指导性意见。

相信随着质谱仪敏感性的不断提高、样本前处理技术的持续改进、标准化方法和试剂的逐渐开发,LC-MS/MS技术将在临床检验领域发挥更大作用。

在采用LC-MS/MS技术开展临床检验前,必须建立相应的检测方法并对其进行验证。

由于临床检测多针对生物样本(血清、血浆、全血、尿液、唾液、脑脊液、干血滤纸片、组织等),因此在方法开发过程中,需要对样本前处理方法、色谱条件和质谱条件进行开发和优化,确保建立的方法适合临床检测需求。

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证明分析方法的性能符合临床检验的目的和要求,必须对建立的LC-MS/MS方法进行全面而严格的方法学验证。

1 LC-MS/MS临床检验方法的开发1.1 确定目标分析物在计划开发一个LC-MS/MS临床检测方法前,首先要了解目标分析物的特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目标分析物的理化性质,如结构式、相对分子质量、沸点、极性大小及酸碱性等。

(2)目标分析物的形式(游离型还是结合型,有无类似物、同分异构体或其他代谢产物)和预期浓度(是常量级还是微量级)。

(3)目标分析物的临床意义,包括与疾病的相关性以及目前常用的检测方法。

(4)生物样本类型,包括血清、血浆、全血、尿液、唾液、胆汁、组织等。

(5)样本采集方式(静脉血、足底血、指尖血等)、处理方式(离心或静置)以及储存和运输方式(是否避光,冷藏或冷冻)。

1.2 文献调研如果对目标分析物不熟悉,则需要对目标分析物进行相关文献调研,检索并收集目标分析物的检测方法,特别是用LC-MS/MS技术检测目标分析物的文献,可以以此作为方法开发的起点。

需要特别关注的关键信息包括以下几项:(1)样本前处理,包括样本类型、取样量、样本处理方式。

(2)液相色谱条件,包括所选用的色谱柱类型、流动相组成、洗脱方式、流速大小、柱温和进样量。

(3)质谱条件,包括选用的质谱类型、离子化方式、离子通道以及其他相关质谱参数。

此外,还需要关注一些特殊的信息,如样本稳定性以及可能存在的干扰(不同收集管造成的干扰)等。

1.3 质谱方法的建立与优化临床使用的LC-MS/MS方法大部分为靶向定量方法,常采用多反应监测(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MRM)和选择反应监测(selected reaction monitoring,SRM)模式进行定量分析。

第1步:配制标准物质溶液直接导入质谱检测器进行质谱扫描,获取目标分析物的相关信息,根据目标分析物的极性选择合适的离子化方式[电喷雾离子源(electrospray ionization,ESI)适合中等偏大极性化合物、难挥发或热不稳定性化合物,大气压化学电离离子源(atmospheric-pressure chemical ionization,APCI)适合有一定挥发性的中等极性或低极性的小分子化合物],根据化合物的功能基团选择正负离子模式;第2步:选择合适的离子对分别作为定量离子对和定性离子对,即选择质谱响应高、选择性和稳定性好的离子对,响应值最高的作为定量离子对。

第3步:优化化合物参数,包括离子源参数和质谱扫描参数,使选择的离子对质谱响应值最高。

1.4 色谱方法的建立与优化LC-MS/MS方法开发需要考虑对色谱柱、流动相、洗脱方式等色谱条件进行选择和优化。

首先,在色谱柱的选择上可以根据目标化合物的极性大小和酸碱性选择弱极性固定相,如C18、C8、C4、苯基柱等,也可以选择极性固定相,如氨基柱、氰基柱、硅胶柱等。

同时要注意色谱柱的耐压范围和pH值适用范围。

在流动相的选择上,最好选择符合分析要求的溶剂,如质谱级水、色谱级或质谱级溶剂(甲醇、乙腈等);需要用到流动相添加剂时,应选择有挥发性的甲酸、乙酸、甲酸铵、乙酸铵、氨水等试剂,尽量不使用三氟乙酸、七氟丁酸等严重影响样本离子化效率的试剂;不能使用硫酸盐、磷酸盐等不挥发性碱和盐,以免造成污染,导致质谱仪损坏。

在洗脱方式的选择上应按照增加色谱保留、提高分离度的目的来进行优化,选择等度洗脱或梯度洗脱,注意起始的溶剂比例、进样量、运行时间、柱温、样本溶剂等因素对分析结果的影响。

此外,对检测通量要求高的实验室可以选择粒径小的色谱柱填料来实现对目标分析物的快速分离,同时需要配备较为高端的质谱仪来采集足够的数据点(10~15个点)。

另外,还要注意通过液相色谱对同分异构体进行分离。

1.5 样本前处理方法的建立与优化临床样本主要包括血清、血浆、全血、尿样等种类。

这些样本基质复杂,因此必须根据目标分析物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样本前处理方法。

常用的样本前处理方法有:(1)蛋白沉淀法(protein precipitation,PPT),即加入蛋白沉淀剂,将样本中的蛋白质变性,然后混合离心,取上清液直接检测或稀释后再检测。

常用的蛋白沉淀剂包括与水混溶的有机溶剂(甲醇、乙腈、乙醇、丙醇、丙酮、四氢呋喃等)、中性盐(饱和硫酸铵、硫酸钠)、强酸(三氯乙酸、高氯酸)、金属盐(锌盐、铜盐等)。

(2)液液萃取法(liquid-liquid extraction,LLE),即采用与水不相容的有机溶剂,将目标分析物从水相中提取并转移至有机相中。

该法适用于极性较小的化合物。

常用的萃取剂包括正己烷、乙酸乙酯、异辛烷、四氯化碳、氯仿、二氯甲烷、四氢呋喃、乙醚、丙酮等。

(3)固相萃取法(solid-phase extraction,SPE),即利用样本基质中不同组分的分配系数不同,使目标分析物保留并洗脱出来,同时选择性地去除样本中的干扰物,获得适用于质谱分析的目标分析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