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拒水拒油整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染整精品课件:纺织品常规整理--后整理

染整精品课件:纺织品常规整理--后整理
定(拉)幅、防缩、防皱、热定形…
(2)改善织物手感
柔软、硬挺、丰满、厚实、轻薄、滑爽…
(3)增进织物外观
光泽、白度、悬垂性、抗起毛起球… 增白、轧光、电光、起毛、磨毛
(4)其他
阻燃、拒水、拒油、卫生、抗静电、易去污…
第一节 概述
整理方法
❖物理机械整理
• 温度、湿度… • 压力、拉力、摩擦力…
❖化学整理
(二)电光整理 Schreinen finishing
设备
❖一个硬辊:带有一定斜度的平行的细纹线 ❖一个软辊
效果
在织物表面轧出许多平行的斜线,对光线产生规则 的反射,获得明亮夺目的光泽
(三)轧纹整理 Embossed finishing
设备
❖一个硬辊:带有凸出的花纹(阳纹) ❖一个软辊:
效果
甲醛有毒,有刺激性,其含量越少越好 • 未反应的树脂 • 表面树脂
表面树脂会影响织物手感,降低防皱性
• 副产物
甲胺等副产物有鱼腥味
4.防皱整理品的质量
弹性提高 防缩性提高 强力
❖棉织物强力下降 ❖粘胶织物强力上升
断裂延伸度下降 撕破强力下降 耐磨性
❖高应力时:耐磨性下降(强度和延伸度起 主要作用)
暂时性整理剂
❖淀粉及其衍生物 ❖海藻酸钠 ❖羟甲基纤维素 以上浆料常混合使用 不耐水洗,俗称上浆,目前应用量减少
耐久性整理剂
❖聚丙烯酸酯
通过软段和硬段比例调整硬度,可得到不同硬 度的产品。
❖聚乙烯乳液 ❖纤维素锌酸钠
硬挺整理剂种类 types of stiffeners
其它助剂的作用
❖填充剂:滑石粉、高岭土等
(2)浸轧——预烘——热定形 定形兼涤增白
第三节 防缩防皱整理

荷叶拒水拒油原理

荷叶拒水拒油原理

5
防水防油防污纺织材料
一、荷叶效应 荷叶的“自洁性”源于其表面的微细结构,荷叶表面有许多乳头状凸起,凸起部分 的高度为 5~10μm,凸起之间的间隙为 10~15μm, 乳头状的表面又被许多直径为 1nm 蜡质晶体所覆盖。
图 1 荷叶表面结构 在这些微小的凹凸之间,储存着大量的空气。当水滴落到荷叶上时,由于空气层、 乳头状突起和蜡质层的共同托持作用,使得水滴不能渗透,而能自由滚动。
图 2 荷叶自洁原理示意图 通过上面的荷叶效应可知,材料表面拒水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 水在其表面接触角大于 90; 2) 材料表面必须是粗糙的,而且粗糙程度必须是纳米水平或接近纳米水平。 二、拒水拒油整理原理 拒水、拒油和易去污整理的本质是在织物表面施加一层特殊结构的物质,使其由高 能表面变为低能表面,以此获得具有拒水、拒油、易去污效果的织物,且表面能愈小效 果愈好。一般“三防”整理是通过控制表面粗糙度与降低表面能,使其与水或油的接触角 高于 120º ,来达到拒水拒油的效果。 1、接触角 液滴在固体表面上的接触角主要决定于固体和液体表面能, 以及液体与固体的界面
图 3 接触角定义 当液滴落在织物表面上时,只会出现两种情况: 1) 当接触角小于 90º 时,液滴开始呈图 3(b)的形状,但在极短的时问后,液滴就会向四 周扩散并渗入织物中。 2) 当接触角大于 90º 时,液滴呈图 3(c)的形状。接触角越大,保持的时间越长。织物倾 斜时,液滴会滚落。 2、润湿方程 拒水、拒油的条件是固体界面张力必须小于液体的表面张力 3、粘附功和内聚功 确定固体表面能比较难,所以由表面能判断是否润湿也不太容易。然而,接触角和 液体的表面张力是较易测定的。而通过物体的表面张力,容易得到液、固接触时的接触 角,从而确定是否润湿。θ 越小,固体容易被液滴润湿,反之,固体就有不同程度的抗 湿性能。 若要水或油滴在固体表面成珠状,则必须使固体界面张力小于液滴的界面张力。 4、临界表面张力 固体的界面张力一般都用外推法间接测定, 这种方法测定的固体的界面张力称为固 体的临界表面张力 γc。表面张力低于固体的 γc 的液体,能在该固体表面随意铺展和润 湿,而表面张力高于固体 γc 的液体,则在固体表面形成不连续的液滴,其接触角大于

拒水拒油整理教学课件

拒水拒油整理教学课件

设备规模
根据生产规模和产量需求,选择 适当规模的设备,避免设备过大 造成浪费或设备过小影响生产效
率。
设备材质
考虑设备材质的耐腐蚀性和耐高 温性能,确保设备在长期使用过
程中保持良好的状态。
操作参数设置和调整策略
温度控制
根据拒水拒油整理工艺要求,设置适当的温度, 确保织物在整理过程中达到最佳效果。
时间控制
实例分析:成功与失败案例对比
成功案例
某户外品牌冲锋衣,采用特殊工艺处理,实现优异的拒水拒油性能。经检测,水滴和油滴在衣物表面迅速滑落, 耐洗性能良好。该产品受到消费者广泛好评。
失败案例
某品牌雨伞,宣称具有拒水功能。但经检测发现,水滴在伞面停留时间较长,拒水效果不佳。消费者反映使用后 伞面容易留下水渍和污渍。该产品市场口碑较差。
拒水拒油整理教学课件
• 拒水拒油整理概述 • 拒水拒油整理技术原理 • 拒水拒油整理工艺流程 • 设备选型和操作要点 • 质量检测方法与评价标准 • 生产过程中问题及解决方案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01
拒水拒油整理概述
定义与目的
定义
拒水拒油整理是一种使纺织品表 面具有排斥水和油的能力的加工 技术。
行业发展趋势预测及挑战分析
绿色环保整理技术
预测绿色环保整理技术 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包 括生物基整理剂、水性 整理剂等的研究与应用 前景。
多功能整理需求
分析市场对多功能整理 的需求增长趋势,如防 水透湿、抗菌防螨等功 能的整合,以满足不同 领域的应用需求。
法规政策与标准
关注国内外相关法规政 策与标准的变化,分析 其对拒水拒油整理行业 的影响和挑战,如禁用 某些化学物质等。
经验分享
建立标准化操作流程

整理衣柜的课件

整理衣柜的课件

02
整理衣物的目的
整理衣物的目的
1. 确保服装表面平整、美观,符合规定的形状和规格尺寸,展现出最佳品 质。 2. 检查服装上的瑕疵,包括编织、染整、印花、缝制等各个阶段的问题, 及时进行弥补和修正,清理干净线头。 3. 根据服装的实际质量水平,进行准确的评级和分类。 4. 遵循相关规定和要求,对服装进行折叠和包装,确保包装整洁、美观。 5. 仔细检查服装使用的商标、使用说明、规格标识以及包装衬垫材料,确 保其正确无误,提升用户体验。
整理衣用化学物质降低纤维表面张力,从 而使水滴无法润湿面料的工艺过程,也称为透气性防 水整理。这种整理工艺特别适用于雨衣、旅游袋等需 要防水透气的面料。经过拒水处理的织物仍然可以保 持其透气性能。根据拒水效果的耐久性,拒水整理可
分为半耐久性和耐久性两种类型。
拒油整理
清洁衣柜
整理衣物时,不妨顺便清洁 衣柜,特别是长时间堆积的 衣物,要确保清洗干净,避 免发霉。
06
巧妙收纳
巧妙收纳
衣柜上层通常用来存放被子、床上用品以及过季的衣物,合理利 用空间,保持整洁。当季和常用的衣物,如衬衣、外套等,应尽 量悬挂,既避免产生褶皱,又方便随时取用。悬挂时,按衣服长 度从短到长顺序收纳,为底部留出可用空间。打底衣、内衣、裤 子等衣物可以采用叠放的方式,折叠的大小可根据收纳抽屉、收 纳箱的高度和深度进行调整,竖着摆放可以减少皱褶,将折叠处 朝上摆放,方便拿取,不易弄乱。
感谢聆听
05
整理衣物的注意事项
整理衣物的注意事项
整理分类
首先,将四季衣物分开放置, 然后按照种类如裤子、上衣、
裙子、外套等归类,再根据 长短排序,最后将同色系的
衣物放在一起。
学会“断舍离
"断舍离"是一种衣物收纳技巧,通过果断地处 理不需要的衣物,避免它们在衣柜中占用空间, 选择丢弃或捐赠给旧衣回收站是更好的处理方 式。

第三章 拒水拒油整理

第三章 拒水拒油整理
1、织物表面抗湿性测定
5级制 国家标准测试方法 250mL 水(20℃)从漏斗中喷淋
2、织物抗渗水性测定
经调湿的试样在试样夹中,以试样的一面承受持续 上升水压,以表示水透过织物所遇到的阻力,即抗渗 水性。在标准条件下(水是新鲜的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温度为20±2℃或27±2℃,水压上升速率为10±0.5 厘米水柱/分钟或60±3厘米水柱/分钟),直到有三滴 水珠渗出为止, 以第三滴水珠出现时的水压为准,以厘米水柱表示 之。 测定织物抗渗水性的仪器,一般采用联通管型,试 样受压面积为100厘米2。
表面组成
碳氟 化合物
碳氢 化合物
暴露的原子团 临界表面张力c/ mN· 1 m —CF3 6 —CF2H 15 —CF2 —CF2— 18 —CF2—CFH— 22 —CH3 22 —CH2H — 31
四、常见的拒水剂和拒油剂
拒水剂和拒油剂是一种具有低表面能基团的化合物, 整理织物时,在织物的纤维表面均匀覆盖一层拒水剂 或拒油剂分子,并由它们的低表面能原子团组成新表 面层,使水和油均不能润湿。 拒水剂:烷基(—CnH2n+1) 拒油剂:全氟烷基(—CnF2n+1) 主要有:吡啶化合物、有机硅类、有机氟类、亚乙 烯胺类等
净洗 烘干
133g/L 80 80 26 至1000
3、拒水拒油涂层

涂层整理: 在织物表面涂覆或粘合一层高分子材料,使其具 有独特的性能。 涂层的工艺方式: 轧挤法、刮刀法、挤塑法、粘合法、喷涂法、浸 涂法 涂层剂:聚四氟乙烯 涂层后使织物具有均匀的微孔,拒水拒油。


六、拒水拒油性能测试
3、织物拒油性能测试
用一系列不同表面张力的标准试液来测定,标准试 液为各种烃类。 将标准试液滴在织物表面上,保持一定时间(如 3min),观察其润湿情况,以能在织物表面成珠的 最高级标准试液的级数表示。

医用SMMS和木浆非织造布的拒水拒油整理

医用SMMS和木浆非织造布的拒水拒油整理
v n a r wa 1 a d t e i e eln rt g e f b i c s n h ol p l t a i wa 8 0 —r e n s :w h n fns ig a e t o a e w a 2 g L c r d t e iihn g n d s g s 0 / u e a

1 c f r1 0 S h t r e el trt g o h ra e o d up n n o en fb i s 1 n h i e 0 o O ,t e wa e —r p l ai ft e te t d w o —p l o w v a r wa a d te ol — 1 O en n c 0 —r

p lp o ye e o pe e o wo e fb i S M S n o d pup o w o e fb i a ra e i f o oy rp ln c m lx d n n v n a r c M a d w o — l n n v n a r w s te t d w t l — c h u
Ab ta t T e I O i e O t i ig i ih n a e t a p e a e t r u h m u so p l m e i t n Th s r c : h f r —c n a n n fns i g g n w s r p r d h o g e u n li n o y rai z o e
第 0 2 5 期 2 卷第 月 2 9 年 5 1
印 染 助 剂
T EXT L AUXI ARI S IE U E
V0 .9 N . 1 o5 2
Ma 01 y2 2
医用S MMS 和木 浆非 织造布 的

锦/棉交织物的拒水拒油整理

锦/棉交织物的拒水拒油整理
G-710,交联剂质量浓度 为2g/L时,织物有较好的透气性和拒油性,同时再沾污性和 易去污性的值也相对较低.而交联剂质量浓度为3g/L时,
YC-EEE整理织物各项性能均比较好.2.1.4催化剂质量浓度 由图1~图4可知,加入催化剂氯化镁,可明显改善织物的防 污及易去污效果.对于AG-710,催化剂质量浓度为2
油性.在低质量浓度(20g/L)时,YC-EEE的拒水拒油性较好;在 高质 量浓度(40~60g/L)时,2种整理剂的拒水性相同,而YCEEE的拒油性明显高于AG-71
0.同样,织物的再沾和易去污性也与织物表面的几何结 构、 成膜整理剂的表面状态和性能有关.一般而言,拒油性较好 的织物,表面张力下降比较明显,不容易再沾污,一旦沾污后 去除也
较明显的耐久性.3结论3.1根据优化工艺,AG-710整理剂整 理工艺为质量浓度60g/L,三聚氰胺2g/L,氯化镁2g/L,160℃ 焙烘2.5min;YC-EEE整理
工艺为质量浓度40g/L,三聚氰胺3g/L,氯化镁4g/L,180℃焙 烘1.5min.3.2AG-710整理剂能够赋予织物较好的再沾污和 易去污 性,而YC-EEE整理剂
的拒水拒油性明显优于AG-710整理剂,且具有较好的耐久 性。
alskdfw 北京印花税
锦/棉交织物的拒水拒油整理锦/棉交织物具有坚挺的身骨, 爽滑的手感,又有很好的透气性.用此面料加工的产品穿着 舒适、便于打理,深受消费者的欢迎.织物的拒水、拒油和 防污整理一
直是印染加工的热点之一,所用整理剂主要以氟系树脂为 主.本试验采用2种氟系整理剂YC-EEE和AG-710,比较在锦/ 棉交织物上的整理效果,以进一步提高锦/棉交织物的功能
YC-EEE会发生变化,一部分整理剂可能会阻塞织物的经纬 交织孔隙,导致织物的透气性下降,同时使织物的拒水拒油 性下降.YC-EEE经5次洗涤,能保 持较好的拒水和拒油性

间位芳纶非织造布的拒水拒油整理初探

间位芳纶非织造布的拒水拒油整理初探
P A) 维 即 聚 问 苯 二 甲酰 问 苯 二 胺 , 称 芳 纶 MI 纤 又
( )整 理 剂 : 2 日本 大 金 公 司 生 产 的 U I Y N D NE
T 40 G-1 C含 氟拒 水拒 油整 理剂 ;
11 33纤维 , 军 民两 用 的有 机 耐 高 温纤 维 新 材 料 。 是
摘要 :采用 UN DY G 4 0 I NE T - 1C含 氟化合 物 整理剂 对 间位 茅 纶 非 织造 布进 行 拒 水拒 油整理 , 过 通
单 因素 实验 分析 整理剂 浓度 、 焙烘 温度及 焙 烘 时间对整理 效果 的影 响 , 并进一 步通过 正 交试验 方法 得 出最优 工艺参数 。试 验 结果表 明 , 经整理后 原本 没有 拒水 拒 油 效果 的 间位 芳纶 非 织造 布拒 水 可
该纤 维生 产技术 过 去 曾长 时 间 被 西方 国家 垄 断 , 但 如 今我 国也 已经掌 握 了该 纤 维 的 制 备技 术 , 中 已 其 有几 家企 业拥有 千 吨级 的年 产 能 力 , 并具 有 不 亚 于
( )试验 设 备 : 5 4 型 台式 轧 车 , 验 室 3 J MU 0A 实
定型烘 干机 ,C 0 0 J 2 0 A型 静滴接触 角/ 面 张力测 量 界
仪 、 量进 样器 ( L) 微 5 。 12 试验 内容 及方 法 .
国外产 品 的性 能 ¨ 。但 该 纤 维 中 酰 胺 基 的存 在 使 J 其不利 于在 潮湿 的环境 中使用 , 易受 潮发 霉 , 因此考 虑通过 拒水拒 油整 理 对 其进 行 改 善 , 其 能 够更 好 使
地应用 于产业 和装饰 用纺 织 品领 域 。 本文 采用 日本大 金公 司生产 的新 型含 氟化合 物 整理 剂对 一种 以国 产 间位 芳 纶 纤 维 为原 料 , 用 针 采 刺工艺制 备 的非织 造 布进 行 拒 水 拒 油整 理 , 讨 了 探

拒水拒油整理

拒水拒油整理

表面张力 /mN·m1
72.8 41.8 33.5 28.9 28.4 13.2
名称
四氯化碳 丙酮 甲醇 乙醇 乙醚 -
表面张力 /mN·m1
26.9 23.7 22.6 22.3 20.1 -
3、拒水和拒油的条件
(1)表面张力
液体能否润湿固体表面,决定于固体的表面张力(SG) 和液-固的界面张力(SL)。
四、常见的拒水剂和拒油剂
拒水剂和拒油剂是一种具有低表面能基团的化合物, 整理织物时,在织物的纤维表面均匀覆盖一层拒水剂 或拒油剂分子,并由它们的低表面能原子团组成新表 面层,使水和油均不能润湿。
拒水剂:烷基(—CnH2n+1) 拒油剂:全氟烷基(—CnF2n+1)
主要有:吡啶化合物、有机硅类、有机氟类、亚乙 烯胺类等
2、拒油整理工艺
有机氟类化合物。
单独使用:原料价较高、拒水效果不够理想。
拒油剂与拒水剂混合使用:不会影响拒油性能,对拒 水效果、耐洗涤和耐干洗性都有提高。
工艺流程: 浸轧 烘干 焙烘 净洗 烘干
整理液: 有机氟FC-208
Velan PF 乙醇 醋酸钠 水
133g/L 80 80 26 至1000
3、纤维的化学组成和几何形状
润湿性由固体表面原子或暴露的原子团的性质和堆 集状态决定,与内部原子或分子的性质和排列无关。
气/固界面上低表面能的原子团及临界表面张力
表面组成
碳氟 化合物
碳氢 化合物
暴露的原子团
—CF3 —CF2H —CF2 —CF2— —CF2—CFH— —CH3 —CH2H —
临界表面张力c/ mN·m1 6 15 18 22 22 31
/mN·m1
200 水

染整工艺原理上课件第十二章 特种功能整理2

染整工艺原理上课件第十二章 特种功能整理2

2020/7/16
7
拒水剂和拒油剂是一种具有低表面能基团 的化合物。
水的表面张力(72.8 mN/m)
拒水剂:以临界表面张力γC为30 mN/m左右 的疏水性脂肪烃类化合物,或用γC为24 mN/m用左右的有机硅整理剂可获得足够的 拒水性。
2020/7/16
8
2020/7/16
9
§12-1 拒水和拒油整理
2020/7/16
14
三、常用拒水拒油剂的结构、性能和整理工艺 不耐久、半耐久和耐久
按标准方法洗涤: ➢能耐30次以上洗涤的,称为耐久性拒水整理; ➢耐5~30次洗涤的,称为半耐久性拒水整理; ➢耐5次以下洗涤的,称为不耐久性拒水整理。 ➢耐20次洗涤的拒油整理称为耐久性拒油整理。
2020/7/16
2020/7/16
22
§12-1 拒水和拒油整理
➢ 有机硅整理后的织物产生拒水性是由于在纤 维表面覆盖了聚硅氧烷薄膜,其氧原子指向纤 维表面,而甲基远离纤维表面排列。
➢有机硅整理的织物在洗涤时,虽聚合物量并 未减少,但由于纤维溶胀而使薄膜遭到破坏, 从而可能失去拒水性。
2020/7/16
11
2.织物毛细管间隙大小对润湿性的影响
△P==2γlgcosθ/R
当接触角θ小于90°时,毛细管压力是正的,△P>0, 液体可以自动进入毛细管。随着织物毛细管半径的减 小,△P增大,织物的润湿性提高,拒水拒油性能降 低;
当接触角θ等于90°时,毛细管压力等于零,织物的 拒水拒油性不受毛细管半径的影响;
2020/7/16
10
(二)影响织物拒水拒油性的其他因素 1.织物表面粗糙度对拒水拒油性的影响
➢ 一个水不能润湿的光滑表面 (接触角大于90°) ,如 其表面粗糙则水更不易润湿;一个水能润湿的光滑表 面,(接触角小于90°),如其表面粗糙则水更易润湿。 ➢这就是经拒水整理的绒面织物,其拒水效果格外优 良的原因所在。

拒水拒油整理

拒水拒油整理

目录1、内容简介 (3)3拒水作用机理 (4)3.2拒水原理 (5)4、拒水拒油整理剂的种类 (6)4.1铝皂和锆皂 (6)4.2蜡和蜡状物质拒水剂 (6)4.3金属络合物 (7)4.4吡啶类拒水剂 (7)4.5 N一羟甲基化合物拒水剂 (8)4.6有机硅拒水剂 (8)4.7含氟拒水整理剂 (9)4.4.2丙烯酸酯类含氟拒水剂 (10)4.4.3短氟碳链型拒水剂 (11)5影响拒水拒油整理效果的因素 (11)5.1拒水拒油整理剂的结构对整理效果的影响 (11)5.2拒水拒油整理剂的用量对整理效果的影响 (12)5.3整理液pH值对整理效果的影响 (12)5.4 焙烘时间对整理效果的影响 (13)6测试标准及测试参数 (14)6.1拒水级别测试 (14)6.2耐水压性能测试方法 (15)6.3耐水洗测试 (15)6.4织物的透气性测试 (16)7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6)7.1存在的问题 (16)7.2、发展方向 (16)7.2.1短氟碳链型拒水剂 (16)7.2.2含氟和其它表面活性剂的复配 (17)7.2.3含硅氟化物拒油整理剂的开发 (17)7.2.4纳米技术应用 (17)参考文献: (18)拒水拒油整理1、内容简介本文主要介绍了拒水拒油整理,分析了拒水拒油整理的现状,讲述了整理机理,以及一些拒水拒油整理剂。

同时分析了影响该整理的工艺因素,最后进行了性能测试方面的介绍。

提出了以后发展的方向。

2、拒水整理的发展和研究现状所谓的拒水拒油整理就是织物表面施加一种具有特殊分子结构的整理剂,改变纤维表面的组成,并以物理、化学或物理化学的方式与纤维结合,使织物不再被水或常用油类(如食用油、机油等)所润湿,所用整理剂被称为拒水剂或拒油剂拒水拒油整理剂实际上就是一种表(界)面活性剂,而表(界)面活性剂是一大类化合物,具有在界面上富集、显著改变界面性质的特点。

为满足特殊环境下作业的要求,拒水拒油整理纺织品的发展越来越迅速。

衣料拒油拒水整理剂,含氟拒油拒水防污整理剂,易去污整理剂,三防整理剂,亲水易去污整理剂,吸水速干整理剂

衣料拒油拒水整理剂,含氟拒油拒水防污整理剂,易去污整理剂,三防整理剂,亲水易去污整理剂,吸水速干整理剂

1 前言自本世纪初人造纤维工业化生产以来,至今化纤已占了纺织纤维中的五成以上。

其中,涤纶产量又占了化纤产量的一半以上,因此涤纶是纺织用化学纤维中左右全局的最大一个品种。

近年来,随着涤纶细旦、超细旦纤维的迅猛发展,除了在仿真丝薄型服装面料方面应用广泛之外,用于装饰和产业方面,如:帐篷、高性能清洁布、汽车,飞机等内装饰布、地毯、沙发面料、墙布等也愈来愈广泛。

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纺织产品向功能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已成为未来纺织品发展的主要趋向,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纺织品除了传统的坚牢、耐用等力学性能要求外,各种舒适性能、外观性能和特殊性能等越来越受到重视。

一些经过特种整理的新型纺织品能给人们提供各种优异的功能,从而满足特殊用途的要求,涤纶织物的防水透湿及拒水拒油整理就是其中之一[4]。

2 防水与防水透湿整理2·1 防水性织物的防水性是指织物阻抗水分子透过的性能。

传统的处理方式是在织物的表面涂上一层不透水的涂层,如聚氯乙烯树脂、聚氨基甲酸酯类树脂等,以消除其透水性,此类方法过去应用较多,但却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因为这种涂层不能透过水蒸汽,它限制了人体汗液蒸发后的散发,并使水汽冷凝在织物的内表面,穿着很不舒服。

2·2 防水透湿机理防水性和透湿性表面上似乎是矛盾的,但从织物结构和加工方式上可取得一致。

水汽分子的直径一般为4×10-4µm,雨滴的直径通常为102µm 。

所以只要织物中孔隙的直径控制在水汽分子可通过而水滴不能通过的范围内,便可起到防水透湿的作用。

织物要阻止水的渗透,取决于织物表面能的大小及水滴对织物表面的接触角Q,当Q大于等于90时,织物的临界表面张力小于水的临界表面张力,织物可以被水润湿。

但由于织物具有芯吸性(毛细管效应),不能阻止水滴的渗透,所以要进行适当的防水整理,使织物的表面能低于水,同时由于水的内聚力的作用,水滴呈珠状,从而使织物具有防水性能。

拒水拒油及防污整理

拒水拒油及防污整理
O 纤维素 NC5H5 O C17H35

高温时会释出吡啶而形成十七烷基纤维素醚。 为了避免在反应中释出的盐酸对纤维素纤维的损伤作用。用醋酸 来代替盐酸与十八烷醇起作用得到十八烷基氧甲撑吡啶醋酸 酯.它与纤维素起反应得到十八烷基氧甲撑纤维素醚。

为了避免在反应中释出的盐酸对纤维素纤维的损伤作用。用 醋酸来代替盐酸与十八烷醇起作用得到十八烷基氧甲撑吡啶 醋酸酯.它与纤维素起反应得到十八烷基氧甲撑纤维素醚。


拒水剂外观为清澈透明或稍带绿色的浓稠液体,阳离子性。 合成工艺路线为:三氧化铬、盐酸、异丙醇→还原→络合→冷却 →混合→成品 CR可用于棉麻丝毛以及合纤织物的拒水整理,也可用于玻璃纤 维、皮革、纸张的拒水整理。这种整理耐多次干洗和水洗(低于 45℃ ),属透气性防水、此外兼有柔软、透气、防霉、防污及不 “粉化”的特点。
拒水整理
根据拒水耐洗涤性,可将拒水整理分为非耐久、半耐久和耐久性 整理。 按标淮方法洗涤, 耐久性防水:洗涤30次以上,仍有一定防水效果, 半耐久性防水:耐洗5-30次; 非耐久性防水:耐洗5次以下。

非耐久性拒水整理
石蜡金属盐法:最适用且加工方便的是石蜡铝皂法,分为一 浴法和二浴法 一浴法: 将醋酸铝和石蜡肥皂乳液混在一起使用。为避免破乳发生沉 淀,在乳液中要预先加入保护胶体,如明胶等
纤维素 OH
+

N OH37C18 纤维素
+
C5H5 H3C
COO
-
+
CH3COOH
+ C5H5N
WH37C18ONH H2N W
OH37C18
O
+
与羊毛反应得到:
OH37C18

《拒水拒油整理》幻灯片

《拒水拒油整理》幻灯片

有机硅拒水整理工艺举例
▪ 浸轧液组成〔g〕:
▪ 甲基含氢硅烷乳液 30
▪ 羟基硅烷乳液
70
▪ 胺基环氧交联剂 14.2
▪ 结晶醋酸锌
10.8
▪ 二氯氧化鋯
5.4
▪ 乙醇胺
4.5
▪ 加水至
1000
▪ 整理工艺:

二浸二轧〔轧余率70%〕
〔150-160℃5-7min〕
烘干
4.2含氟化合物
▪ 氟原子电负性大,直径小,键能高,含有大量碳氟 键的化合物间凝聚力小,使其外表能显著减低,变 现出优异的疏水疏油性。
催化剂
O R Si
O
OH + H2
交联:
O
O
R Si OH + HO Si R
O
O
O R Si
O
O O Si R + H2O
O
▪ 采用聚二甲基硅氧烷作为拒水整理剂时,在 纤维外表形成柔性薄膜,具有良好的拒水透 气性,因其无活性基团,与织物粘结性差, 耐洗性能差。
▪ 聚甲基氢硅氧烷中硅氢键具有较大的活性, 在催化剂下,易水解,形成硅羟基键,可自 身脱水缩合,交联成弹性膜,或与纤维素上 的羟基反响形成醚键,可赋予织物耐洗涤的 拒水性能。但其手感粗糙,薄膜呈脆性,不 能单独使用,必须与聚二甲基硅氧烷混合使 用。
拒油整理剂构造 有机氟化合物
COO 2CC nF2n H -1 CHC2 Hn
工艺
浸轧有机氟整理剂乳液—预烘—焙烘—平洗—烘干
〔2〕易去污整理 适用织物:合纤及其混纺织物 目的 使沾污在织物上的污物易于去除 减少洗液中的污垢对织物的再沾污 方法 提高纤维的亲水性 易去污整理剂 聚环氧乙烷嵌段共聚物 丙烯酸共聚物

【实用】功能性检测拒油PPT文档

【实用】功能性检测拒油PPT文档
约20cm×20cm的试样三块
当 油用的编表号 面•1张试力液当比,水试试低样样很为多“为,无一“效般”可情时况,疑下试,的样油的有的拒表油效面等张”级力为时数“值0,为”2级以0。 -3该0m试N/m液。 的编号减去表示试样的拒油等级。
单个试样拒油等级的确定
试对验白手 色套纺•:织普吸当通液用纸用途的编的要手求号套即1可试。液,试样为“无效”时,试样的拒油等级为“0”级。
径约5mm或体积约),液滴之间间隔约。以约45o角观察液滴 (30±2)s,评定液滴类型,并立即检查试样的反面是否润湿,评定 该级油试液是否“有效”。
2 化学纤维拒油性能检测
• 液滴分类
• A类:液滴清晰,具有大接触角的完好弧形。 • B类:圆形液滴在试样上部分发暗。 • C类:润湿或部分润湿,表现为接触角消失,芯吸明显,液滴闪光消失。 • D类:完全润湿,表现为液滴和试样的交界面变深(发灰、发暗),液
2 化学纤维拒油性能检测
• 试验材料:
• 白色吸液垫:具有一定厚度和吸液能力的片状物,如滤纸、粘纤非织 造布。
• 试验手套:普通用途的手套即可。
2 化学纤维拒油性能检测
• 操作步骤
• 试样准备:取约20cm×20cm的试样3块,试样应具有代表性,包含 织物上不同的组织结构或不同的颜色。
• 试样调湿:按GB/T 6529将试样放在(20±2)℃,(65 ± 2)%的 条件下平衡至少4h。
1 化学纤维拒油性能
材料 纤维素纤维
羊毛 涤纶 锦纶 氯纶 聚乙烯
不同材料的表面张力(25℃条件下)
表面张力(mN/m)
72 45 43 46 37 31
材料 石蜡油 电动机油 花生油 棉籽油 橄榄油 含氟烃类
表面张力(mN/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碳氢
—CH3
22
化合物
—CH2H —精品课件
31
四、常见的拒水剂和拒油剂
拒水剂和拒油剂是一种具有低表面能基团的化合 物,整理织物时,在织物的纤维表面均匀覆盖一层拒 水剂或拒油剂分子,并由它们的低表面能原子团组成 新表面层,使水和油均不能润湿。
拒水剂:烷基(—CnH2n+1) 拒油剂:全氟烷基(—CnF2n+1)
名称
水 硝基苯 二硫化碳
苯 甲苯 全氟庚烷
表面张力 /mN·m1
72.8 41.8 33.5 28.9 28.4 13.2
名称
四氯化碳 丙酮 甲醇 乙醇 乙醚 -
表面张力 /mN·m1
26.9 23.7 22.6 22.3 20.1 -
精品课件
3、拒水和拒油的条件
(1)表面张力 液体能否润湿固体表面,决定于固体的表面张力(SG) 和液-固的界面张力(SL)。

60ml
(接受HCl) NaAc
20g/L
至1000
精品课件
60g/L 乙

(2)有机硅类拒水剂 含氢硅氧烷:—Si—H ,氧化、水解反应,交联成膜。
为改善织物手感,通常将两种不同结构的聚硅氧烷混用。 聚甲基含氢硅氧烷
聚二甲基硅氧烷
工艺流程:
多浸多轧 烘干 焙烘 水洗 烘干
整理液: 甲基含氢硅烷乳液
主要有:吡啶化合物、有机硅类、有机氟类、亚 乙烯胺类等
精品课件
五、整理工艺
1、拒水整理工艺
(1)吡啶类拒水剂----耐久 洗涤30次以上,仍有一定的拒水性能。 维兰PF:硬脂酸酰胺亚甲基吡啶氯化物
纤维素醚
工艺流程: 二浸二轧烘干焙烘 皂洗 水洗 烘干
40℃, 70%轧余率
150℃,3min.
整理液处方:维兰PF
30g/L 羟基硅烷乳液
70g/L 胺化环氧交联剂
14.2g/L 醋酸锌
10.8g/L 氯氧化锆
5.4g/L
2、拒油整理工艺
有机氟类化合物。 单独使用:原料价较高、拒水效果不够理想。 拒油剂与拒水剂混合使用:不会影响拒油性能,对拒 水效果、耐洗涤和耐干洗性都有提高。
工艺流程:
浸轧 烘干 焙 烘
净洗 烘干
coθs γSGγSL γLG
SG SL
cos
LG常数 SG SL 拒水拒油性能
γ SG γ SL γ LG
缺陷:SG和SL不能直接精测品课量件 。
固体的临界表面张力(c)
E SG LG + SL
SG’
整理剂降低 纤维表面张 力,使之拒 水或拒油。
SG > LG + SL ,自动铺展 c< SL ,不润湿
鳞片结构
表面粗糙
亲水性纤维与水的接触角较小。 疏水性纤维与水的接触角较大。 水在各种纤维表面的接触角都小于90,都能被水 部分润湿。
精品课件
三、影响织物拒水拒油性的因素
1、纤维表面的粗糙度
表面光滑,接触角小;表面粗糙,接触角大。 棉59 > 粘胶38
2、纤维间的毛细管间隙
毛细管空隙和纤维间空隙的小,拒水拒油性好。 适当的组织结构,可以形成自封闭的织物,如棉织物 的水龙带。
精品课件
3、纤维的化学组成和几何形状
润湿性由固体表面原子或暴露的原子团的性质和堆集 状态决定,与内部原子或分子的性质和排列无关。
气/固界面上低表面能的原子团及临界表面张
力 表面组成 暴露的原子团 临界表面张力c/ mN·m1
—CF3
6
碳氟
—CF2H
15
化合物 —CF2 —CF2—
18
—CF2—CFH—
第三章 拒水拒油整理
一、定义 二、拒水和拒油的原理 三、影响织物拒水拒油性的因素 四、常见拒水拒油剂 五、整理工艺 六、拒水拒油性能测试
一、定义
1、拒水拒油整理
在织物表面施加一种具有特殊分子结构的整理剂,
改变纤维表面层的组成,并牢固地附着于纤维或与纤维
化学结合,使织物不再被水和常用的食用油类所润湿,
拒水拒油条件
织θ物要要大不,被只水有或使油r润s变湿小,,根而据液润体湿的方r程L无:法Co改sθ变= 。rrssrL- L
液滴达到织物上,是自发润湿铺展,还是成珠状滚 落,与其受力有关,或与体系能量变化有关。
S= -△E= -[( rL + rsL )- rs] 铺=展r系s 数– (rL + rsL)
整理液: 有机氟FC-208
133g/L Velan PF
80 乙醇
3、拒水拒油涂层
涂层整理: 在织物表面涂覆或粘合一层高分子材料,使
其具有独特的性能。
涂层的工艺方式: 轧挤法、刮刀法、挤塑法、粘合法、喷涂法、
浸涂法
涂层剂:聚四氟乙烯
涂层后使织物具有均匀的微孔,拒水拒油。
精品课件
六、拒水拒油性能测试
这样的工艺称为拒水和拒油整理。
2、拒水和防水的区别
以疏水性化合物沉积 于纤维表面,织物表 面留有孔隙,空气和 水汽还可透过 精品课件
以不透水的化合 物充填织物表面 的孔隙,不仅防 水,而且不透气
防水性织物
防水
孔隙
填塞
透水汽性
无到很小
透气性
无到很小
即使在外界水压作 耐水渗透性 用下,也有高抗水
渗透能力
c> SL ,润湿
水 SL =72×10-5N/cm 油 SL = 15×10-5N/cm 纤维的c 必须小于这两个数值, 才有拒水或拒油效果。一般未 整理纤维难达到这要求。
常见纤维或固体的c及液体的表面张力
纤维或固体的表面张力
液体的表面张力
c/ mN·m1 纤维素纤维 锦纶 涤纶 氯纶 石蜡类拒水整理品 有机硅类拒水整理品 聚四氟乙烯 含氟类拒水整理品
>0 铺展
E
rL +
rs< rsL
△E>0自 发珠缩
> rL + rsL
单位表面rs消失, rL、rsL形成
△E<0 自发铺展
佛山市丰利来定型厂有限公司拒水产品
精品课件
佛山市丰利来定型厂有限公司拒油产品
精品课件
2、表面张力
(1) 定义
沿着与表面相切方向垂直作用于表面上任意单位
长度的表面紧缩力。
N/m
J/m2
液面为曲面:指向该点的切线方向。
(2) 影响表面张力的因素
① 与物质种类关系很大:
原因:不同的物质,分子间作用力不同。
金属键、离子键、极性分子
② 温度
温度
物质膨胀 精品课件
分子间距离
分子
间吸引力
20℃时一些液体的表面张力
/mN·m1
200 水

72
46 雨水
53
43 红葡萄酒
45
37 牛乳
43
29 花生油
40
26 石蜡油
33
18 橄榄油
32
10 重油
29
精品课件 食用油:32~35
(2)接触角 θ越大,拒水和拒油性能越好
纤维种类 棉 羊毛 粘胶 锦纶 涤纶 腈纶 丙纶 接触角(°) 59 81 38 64 67 53 90
1、织物表面抗湿性测定
试方法
5级制
国家标准测
250mL 水(20℃)从漏斗中喷淋
2、织物抗渗水性测定
经调湿的试样在试样夹中,以试样的一面承受持续 上升水压,以表示水透过织物所遇到的阻力,即抗渗 水性。在标准条件下(水是新鲜的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温度为20±2℃或27±2℃,水压上升速率为10±0.5 厘米水柱/分钟或60±3厘米水柱/分钟),直到有三滴 水珠渗出为止,
拒水
敞开
小到大
一般较大
可抗小水滴和雨滴的 润湿,但在外界水压 作用下可透水
精品课件
二、拒水和拒油的原理
1、杨氏(Young)润湿方程
LG
SG
θ SL
γSG γSL γLc Go θs coθs γSGγSL
γLG
θ= 0 全润湿
0 <θ< 90
θ> 90
湿
精品课件
完 SG >
部分润湿SL
不润 SG < SL
以第三滴水珠出现时的水压为准,以厘米水柱表示 之。
测定织物抗渗水性的仪器,一般采用联通管型,试 样受压面积为100厘米2。
精品课件
3、织物拒油性能测试
用一系列不同表面张力的标准试液来测定,标准试 液为各种烃类。
将标准试液滴在织物表面上,保持一定时间(如 3min),观察其润湿情况,以能在织物表面成珠的 最高级标准试液的级数表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