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学案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特点:政权分立、民族交融、江南地区开发)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一、西晋建立:280三国归晋(三国分裂到西晋统一,历史的进步)

1、三国后期,魏实力增强,吴蜀两国日益衰落。263 年,魏灭蜀。

2、曹丕死后,司马懿控制了魏国大权。266 年,司马炎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以

洛阳为都,史称西晋。司马炎就是晋武帝。 280年,西晋灭吴,统一全国。

3、三国建立的先后顺序是:魏-蜀-吴。三国灭亡的先后顺序是:蜀-魏-吴

4、西晋皇室和许多大臣都是大地主、大贵族出身,生活上以为豪华奢侈荣,追求享乐。

*【相关史事】和斗富。【材料研读】西晋的《钱神论》揭露当时社会对的崇拜,这篇文章问世后,“孔方兄”成了“钱”的同义语。两大特点1.骄奢淫逸

2.分封同姓诸王

二、八王之乱:八王之乱使西晋衰落,统治腐朽是西晋灭亡的根本原因

5、西晋初年,晋武帝大封_同姓诸王_,据守州郡重镇。西晋统治腐朽,向内迁少数民族__收取重税__,__征兵派役_.掠卖少数民族人民为_奴婢_.这些暴政激起少数民族起兵反晋。晋惠帝昏庸无能,八个封王为争夺中央政权,相互混战,史称“_八王之乱_”.历时16年,西晋从此。

6、战乱中的中原人逃亡南方,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的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大迁徙。

三、北方游牧民族内迁:7、在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方不断内迁。原来生活在西北的

氐族和羌族,由西向东迁入陕西关中;分布在蒙古草原上

的匈奴和羯,由北向南迁到山西一带;鲜卑族一部分迁到陕西及河套地区,一部分迁到及辽东地区。西晋时,山西、陕西和内迁的各族人口已经占当地总人口一半。

“内迁五胡”指的是匈奴、鲜卑、羯、氐、羌 5个少数民族。

8、西晋灭亡后,从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北方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许多政权,历史上把北方主要的15个政权,连同西南的成汉,总称“十六国”。

四、前秦:9、前秦统一黄河流域。4世纪后期,氐族建立的前秦逐渐强盛,并统一了_黄河流域.氐族贵族深受汉族文明影响,任用汉人王猛为丞相锐意改革。整顿吏治,厉行_法治__,招抚流民,减赋禁奢,大力兴办学校,提倡儒学,胡汉对立矛盾有所缓和。

10、淝水之战:强大后的前秦,疆域东濒大海,南抵汉水,西至龟兹,北达沙漠,与南方的

东晋形成对峙局面。 383年,苻坚为了统一中国,不顾上下反对,强征各族人民当兵,率军约90万,与东晋在淝水对峙,后因为东晋团结一致,从容应对,前秦战败。战后,前秦土崩瓦解,北方再次陷入的状态;东晋则解除了来自的威胁,稳定了局势,使社会经济得到发展,江南出现了“荆扬宴安,户口殷实”的局面。

【相关成语典故有4个,请列举___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东山再起__】

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ppt课件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教学目标: 知 识与能力了解西晋的建立和统一及八王之乱,使学生能正确评价著名历史人物,提高全面看问题的能力;知道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的史实;知道东晋十六国对峙的史实 过程与方法了解西晋的治国方略,分析八王之乱的原因;识读《西晋内迁少数民族分布图》,获取有效历史信息,并分析北方游牧民族内迁的影响;通过对“西晋为什么是一个短命王朝”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史实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分析西晋统一全国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这一时期在我国历史上民族大交融方面的重要地位,认识到历史上各族人民在进一步交往中,加深了解,共同书写着中华民族的历史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八王之乱;少数民族的内迁 教学难点:理解少数民族内迁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视频链接导入) 有一年发生饥荒,百姓没有粮食吃,只有挖草根,食观音土,许多百姓因此活

活饿死。消息被迅速报到了皇宫中,晋惠帝坐在高高的皇座上听完了大臣的奏报后,大为不解。“善良”的晋惠帝很想为他的子民做点事情,经过冥思苦想后终于悟出了一个“解决方案”曰:“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百姓肚子饿没米饭吃,为什么不去吃肉粥呢? 晋惠帝如此昏庸无能,在他执政期间引发了“八王之乱”。那么“八王之乱”到底是怎么回事?它给西晋王朝带来怎样的影响?由此导入新课。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西晋的建立 1.背景 【图片展示】 2.魏灭蜀、西晋建立、西晋灭吴 【图片展示】分别展示魏灭蜀、西晋建立、西晋灭吴等图文材料,引导学生阅读教材。 3.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复述魏灭蜀、西晋建立和西晋灭吴统一全国的经过。 4.教师简述: (1)三国后期,魏国实力增强,吴、蜀两国日益衰落。263年,魏灭蜀。 (2)魏中期,司马懿逐渐控制了魏国的军政大权,司马懿死后,他的两个儿子相继专权,魏国皇帝形同傀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学案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特点:政权分立、民族交融、江南地区开发)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一、西晋建立:280三国归晋(三国分裂到西晋统一,历史的进步) 1、三国后期,魏实力增强,吴蜀两国日益衰落。263 年,魏灭蜀。 2、曹丕死后,司马懿控制了魏国大权。266 年,司马炎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以 洛阳为都,史称西晋。司马炎就是晋武帝。 280年,西晋灭吴,统一全国。 3、三国建立的先后顺序是:魏-蜀-吴。三国灭亡的先后顺序是:蜀-魏-吴 4、西晋皇室和许多大臣都是大地主、大贵族出身,生活上以为豪华奢侈荣,追求享乐。 *【相关史事】和斗富。【材料研读】西晋的《钱神论》揭露当时社会对的崇拜,这篇文章问世后,“孔方兄”成了“钱”的同义语。两大特点1.骄奢淫逸 2.分封同姓诸王 二、八王之乱:八王之乱使西晋衰落,统治腐朽是西晋灭亡的根本原因 5、西晋初年,晋武帝大封_同姓诸王_,据守州郡重镇。西晋统治腐朽,向内迁少数民族__收取重税__,__征兵派役_.掠卖少数民族人民为_奴婢_.这些暴政激起少数民族起兵反晋。晋惠帝昏庸无能,八个封王为争夺中央政权,相互混战,史称“_八王之乱_”.历时16年,西晋从此。 6、战乱中的中原人逃亡南方,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的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大迁徙。 三、北方游牧民族内迁:7、在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方不断内迁。原来生活在西北的 氐族和羌族,由西向东迁入陕西关中;分布在蒙古草原上

的匈奴和羯,由北向南迁到山西一带;鲜卑族一部分迁到陕西及河套地区,一部分迁到及辽东地区。西晋时,山西、陕西和内迁的各族人口已经占当地总人口一半。 “内迁五胡”指的是匈奴、鲜卑、羯、氐、羌 5个少数民族。 8、西晋灭亡后,从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北方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许多政权,历史上把北方主要的15个政权,连同西南的成汉,总称“十六国”。 四、前秦:9、前秦统一黄河流域。4世纪后期,氐族建立的前秦逐渐强盛,并统一了_黄河流域.氐族贵族深受汉族文明影响,任用汉人王猛为丞相锐意改革。整顿吏治,厉行_法治__,招抚流民,减赋禁奢,大力兴办学校,提倡儒学,胡汉对立矛盾有所缓和。 10、淝水之战:强大后的前秦,疆域东濒大海,南抵汉水,西至龟兹,北达沙漠,与南方的 东晋形成对峙局面。 383年,苻坚为了统一中国,不顾上下反对,强征各族人民当兵,率军约90万,与东晋在淝水对峙,后因为东晋团结一致,从容应对,前秦战败。战后,前秦土崩瓦解,北方再次陷入的状态;东晋则解除了来自的威胁,稳定了局势,使社会经济得到发展,江南出现了“荆扬宴安,户口殷实”的局面。 【相关成语典故有4个,请列举___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东山再起__】

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学设计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 能力 了解西晋建立,统一全国及八王之乱的基本史实。了解北方游牧民族内迁的情况和北方十六国建立的背景。 过程与 方法 了解西晋的治国方略,分析八王之乱的原因;识读《西晋内迁少数民族分布图》,获取有效历史信息,并分析北方游牧民族内迁的影 响;通过对“西晋为什么是一个短命王朝”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归 纳史实的能力。 情感态 度与价 值观 分析西晋统一全国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这一时期在我国历史上民族大交融方面的重要地位,认识到历史上各族人民在进一 步交往中,加深了解,共同书写着中华民族的历史。 重点西晋的建立与统一;八王之乱;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难点西晋王朝短暂而亡的原因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节选视频《中国通史-西晋》 司马氏代魏片段导入 教师过渡:三分天下格局结 束,国家进入短暂统一时期,今 天我们来学习17课-西晋的短暂 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观看视频,思考问题 创设情景, 激发学生的求 知欲

探究新知(授新课) 探究新知(授新课) 第一篇章:三国尽归司马氏- 西晋立 (一)西晋的建立与统一 教师出示三国鼎立图,指导学 生根据时间节点与政权更迭梳 理三国结束、西晋建立与统一的 过程。 问题: 1、根据课本,三国结束、西晋 建立与统一的过程是怎样的? 2、用吞?代?灭?六个字来概 括这一过程是? 过渡:精彩纷呈的三国时代结 束,天下再次合三为一,但统一 的西晋因八王之乱很快衰落下 去,让我们翻开第二篇章 第二篇章:八王之乱争天下- 西晋亡 布置学生探究交流任务:八王之 乱的背景、目的 呈现探究题目表格,提出问题 1、八王之乱的背景是什么? (教师从西汉曾分封同姓诸侯 王引导,以及展示晋惠帝昏庸材 学生速读课文,梳 理三国结束、西晋建立 与统一的过程,用吞蜀 代魏灭吴六个字总结此 过程,初步掌握基础知 识 学生阅读课本,自主 探究后进行小组交流, 明确八王之乱的背景: 一是晋武帝大封同姓王 导致地方势力强大,威 胁中央:二是晋惠帝昏 庸无能 了解西晋 结束三国的基 本史实,锻炼学 生有效整合信 息的能力和语 言组织能力 培养学生的 自主探究能力 和学生学会知 识间的贯联与 总结

(教育部编)七年级历史 第十七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第十七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课程内容: 本文重要内容包括民族之间交融。西晋的建立过程,由于西晋缺少有效管理国家的人才及和措施,导致西晋奢靡之风、攀比之风盛行,尤其是处理民族矛盾的时候,采取歧视的政策,对少数民族科以重赋,致使民族矛盾尖锐。“八王之乱”使得中原人口锐减,逃亡南方的人口众多,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打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北方少数民族中主要以匈奴、鲜卑、羯、氐、羌为代表逐步内迁。西晋灭亡后,北方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许多政权,总称为“十六国”。前秦逐渐做大。 教材分析: 西晋的建立,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人才和措施,统治阶级内部腐化堕落,纷争不休,开始出现第一次人口大规模的南迁。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少数民族在北方建立了众多的政权,连同西南的成汉,总称为“十六国”。 学情分析: 结合本课内容,可以理清条理,西晋王朝的没落腐化——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极化——少数民族趁机内迁,并建立十五个政权。因此,讲述本课时由于线索清晰,学生接受知识较为容易。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西晋的建立,然后突出西晋统治阶级内部的奢靡之风,治国方略缺乏雄才大略,导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重重,出现八王之乱。汉族统治被削弱,北方少数民族趁机内迁,并建立少数民族政权,。 过程与方法:国家的政权,需要人才和相对有效的治国方略,学习时应该借鉴西晋灭亡的教训,一是杜绝奢靡之风。二是实行民族平等政策。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少数民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现行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平等和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因此,在讲述西晋王朝和十六国时,要重点突出民族矛盾的处理。由于西晋政权没有正确处理内部矛盾和民族矛盾,最终走向衰亡。 教学重点: 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学案: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有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学案(导学案)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课标要求】 知道两晋的更替。 【学习目标】 1.了解这一时期简单的历史发展脉络,包括西晋的兴亡、十六国的由来。 2.通过本课的学习,正确认识西晋灭亡的根本原因,提高其分析问题和归纳史实的能力。 3.通过学习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等史实,初步认识民族平等、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性。 【学习重点】 西晋的兴亡、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学习难点】 各族内迁与西晋灭亡。 【学习过程】 本课的内容设计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西晋的兴亡”。第二部分为“北方各族的内迁”。 一、西晋的兴亡 1.阅读教材,简述西晋的建立、统一、灭亡的历史史实。 2.阅读课文,思考为什么在西晋初年就爆发八王之乱?八王之乱的性质及危害是什么? 二、北方各族的内迁 1.阅读教材,写出东汉、魏晋时期内迁的少数民族有哪些?结合课本73页《西晋内迁各族分布图》,找出这些少数民族内迁后的地理位置。

2、阅读教材,讨论回答:为什么西晋是个短命的王朝? 【自主建构】 【直击中考】 1.标志着西晋实现南北统一的历史事件是 A.灭蜀 B.西晋定都洛阳 C.灭吴 D.西晋迁都长安 2.标志着西晋走向衰落的历史事件是 A.晋武帝封王 B.“八王之乱” C.“五胡”内迁 D.匈奴起兵攻晋 3.导致西晋是一个短命王朝的根本原因是 A.封王各自为政,社会上层非常腐败 B.封王争权夺利,连年混战 C.统治者不重视发展生产,经济衰退 D.匈奴入侵,攻灭西晋 4.西晋末年,进攻西晋,并于316年灭亡西晋的少数民族是 A.鲜卑族 B.匈奴族 C.氏族 D.羌族 5.通过本节课所学,我们知道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王恺与石崇斗富”、“八王之乱”、“五胡乱中原”等历史典故;也学习了《敕勒歌》等北朝民歌,有探索兴趣的同学,课下利用电脑等学习工具,进一步了解西晋与十六国的相关历史。 【课后反思】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学习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西晋的历史发展脉络:包括少数民族的内迁、八王之乱的历史史实。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综合认识较长时段的历史过程,提高把握其发展线索的能力。 3.知道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对社会发展的重要 作用,认识劳动人民对于社会物质文明发展所作的重大贡献。 【学习重点】 八王之乱和少数民族的内迁 【学习难点】 理解少数民族内迁的原因 直观利用朝代歌导入新课。解读学习目标。要求学生划记其中的关键词,明确学习目标。 方法指导一: 结合书本归纳梳理,识记第1题的知识模块。第1题知识模块相对较多,跨越时间段较长,难度较大,在认真阅读查找的基础上,可采取边找边读方法让学生有个大致印象,注意指导学生按时间顺序来理清朝代更替。 方法指导二: 第1题的知识模块较多且零碎,提醒学生仔细阅读查找,注意不要遗漏;第3题较为简单,阅读即可找出答案。注意答案完整性。 方法指导三: 知识模块三可以采用角色扮演。假如你是北民南迁的一员,为大家介绍北方人口南迁。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同学们,在《中国历史朝代歌》里中间有几句“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这二十个字中,前十五个字是我们常讲的魏晋南北朝的历史。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的发展中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北方民族大融合,二是江南地区的开发。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北方民族融合”的相关问题。 自学互研生成新知 知识模块一西晋的建立 自主阅读课本P78~79内容,完成第1~2题。 1.你能写出三国末年到南北朝的大致朝代更替吗? 2.简述西晋建立的过程。(三国政权的演变) 三国时,魏国最强,蜀国最弱,曹丕死后,司马家族控制魏国大权,灭掉蜀国。266年司马炎自立为帝,建立西晋。280年灭吴,结束分裂,统一全国。 知识模块二八王之乱 自主阅读课本P79内容,完成第3~4题。 3.简述八王之乱。(原因、目的、后果等) (1)原因:吸取曹魏教训,大封同姓诸王,诸王势力增大; (2)目的:争夺中央政权; (3)后果:劳民伤财,灾难深重,社会动荡,西晋衰落,人口迁徙。 4.为何西晋的统一如此短暂? (1)统治集团腐朽,奢侈腐化之风盛行; (2)统治集团内部发生混乱(八王之乱); (3)内迁民族趁内乱起兵反晋,西晋灭亡。 知识模块三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自主阅读课本P80~81内容,完成第5题。 5.北方人口南迁的原因、内迁民族、影响。 原因:东汉末年以来,北方多战乱,民族矛盾很尖锐。 内迁民族:匈奴、鲜卑、羯、氏、羌等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 影响:促进了民族融合;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人教部编版 历史 七年级上册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案设计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西晋的建立及更替,八王之乱。知道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的史实。 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相关历史知识,自主解决问题。 3.通过八王之乱史实的学习,汲取分封制的教训,认识和平、安定是经济发展重要前提条件。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八王之乱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难点:认识北方各族内迁的原因和影响。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欣赏:一首《滚滚长江东逝水》 师:上课,同学们好生:老师好师:大家先别着急坐下,咱们第一次见面谁也不认识谁,咱们来一个特别的打招呼,我说同学们好,同学们就回答我一个字好,两个字很好,三个字非常好五个字明天会更好,大家了解了吗?我们一起来试验一下。师:同学们好生:好,很好,非常好,明天会更好。(整体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 师:下面还有精彩的内容等着大家,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十七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师:老师把这一课分成了三个章节,而且每个章节都给它们起了分成高大上的名字,我们就来一起学习第一幕。 展示:【第一幕】三国英雄尽落幕司马一氏领风骚 师:这一幕主要讲了三国灭亡的过程和西晋实现统一的过程,请同学们自主完成下面的课本基础知识,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自主完成。 学生回答。 教师:蜀汉:刘备死后其子刘禅昏庸,公元司马昭率领魏军灭蜀曹魏:三国后期,魏国实力最强,曹魏中期,司马懿控制了魏国的军政大权,公元司马懿的孙子自立为帝,改国号以为都,史称。司马炎就是。孙吴:公元,西晋灭吴,统一了天下。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完成最基础的课本知识,充分体现学生的主题地位,同时在此基础

上,加强小组合作学习) 师:西晋实现统一以后,西晋的统治阶层又是如何管理这个庞大的帝国的呢?我们就来学习第二幕【第二幕】司马一氏自寻死路—神仙难救短命王朝 师:为什么说西晋的灭亡是统治阶层司马氏自寻思路的结果呢? 看书回答:1、西晋当时统治阶层什么样的生活风气? 2、以此为鉴,作为一名文明中学生你又会怎么做呢? (1)、自寻死路案例一司马炎的舅父后将军王恺同散骑常侍石崇竞相夸富。石崇就用香椒和泥。王恺用紫丝绫做成四十里的步障,石崇就用彩织锦做成步障五十里。王恺摆出司马炎赐给的二尺高的珊瑚,石崇把珊瑚打碎,拿出六、七个三尺多高的珊瑚..... (2)、自寻死路案例二 材料一:晋武帝认为曹魏未分封同姓诸侯王,缺乏屏藩,于是于太始元年(265年)封宗室27人为王,他还陆续用宗室诸王在中央与地方充当重要官职,甚至担任军事重镇的长官,出镇的亲王既握军符,复综民事。因此,可以凭借其势力发动叛乱。 材料二:晋武帝的长子司马衷智力低下,只知道吃喝玩乐,后来登基成为晋惠帝。他是中国历史上典型的昏庸无能的皇帝。由于他的昏庸各地诸侯王都想争夺皇帝的宝座,他们之间展开了一场又一场厮杀,史称“八王之乱”。 材料三:八王之乱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数十万人丧生,灾祸连年,病疫流行,关中诸郡,百姓饥馑,白骨蔽野,百无一存。——《晋书》 根据材料指出: 1、晋武帝实行了什么制度?这种制度在西晋之前的朝代有哪些王朝实行过? 2、这种制度在晋惠帝即位后,出现了何种乱局? 3.这种乱局造成什么严重的后果?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3)、自寻死路案例三 材料一:各族内迁以后,与汉人杂处。魏晋统治者强迫各族人民沉重的赋税,汉族的官僚、地主多以少数民族人为奴婢。残酷的民族压迫,使各少数民族对西晋统治者“怨恨之气,毒于骨髓”,因而反抗不断地发生。 材料二:公元316年,匈奴围攻西晋,晋愍(min)帝司马邺(ye)自缚双手,绑在羊车上,出城投降,至此,西晋统一只维持了这么短的时间,就被胡人灭了。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上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预习笔记+知识点+习题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预习笔记 一、西晋的建立 266年,司马懿的孙子________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以________为都,史称西晋。他就是晋武帝。280年,西晋灭________,统一了全国。 二、八王之乱 ________在位时,手握重兵的八个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在洛阳一带展开长达16年的相互混战,史称“__________”,西晋从此衰落。幸存的中原人口纷纷逃往南方,形成了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________高潮。 三、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内迁。原来生活在西北的________和________,由西向东迁入陕西关中。分布在蒙古草原上的________和________,由北向南迁到山西一带;而________迁到辽宁、陕西及河套地区。 西晋灭亡后,从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北方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了许多政权,历史上把北方主要的15个政权,连同西南的成汉,总称为“________”。 4世纪后期,氐族苻氏建立的前秦逐渐强盛并统一了黄河流域,皇帝苻坚任用汉人________为丞相,锐意改革,加强集权,招抚流民,兴办学校,提倡儒学,缓和了前秦境内胡汉之间的对立和矛盾。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知识点 一、西晋的建立 263年,魏灭蜀。 266年,司马炎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以洛阳为都城,史称西晋。 280年,西晋灭吴,统一了全国。 二、八王之乱 背景: 晋武帝认为,曹魏削弱所封诸王的势力,导致孤立而亡,因此大封同姓诸王,又派诸王据守州郡。导致宗室诸王,手握重兵,掌管民事,势力日益强大。 西晋统治腐朽,向内迁各民族收取重税,征兵派役,甚至掠卖少数民主人民,引发撒谎哦书民族首领反晋。 八王之乱:晋惠帝时,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 危害:造成巨大灾害,人民饱受痛苦,西晋从此衰落。中原人口大量死亡,幸存者纷纷逃离,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人口迁徙高潮。 三、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内迁时间:东汉、魏、晋时期。 内迁情况:西北的氐族和羌族,由西向东迁入陕西关中。蒙古草原上的匈奴族和羯族,由北向南迁到山西一带。鲜卑族一部分迁到辽宁,一部分迁到陕西及河套地区。 十六国:西晋灭亡后,从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北方各民族统治者建立了许多政权,历史上把北方主要的15个政权,连同西南的成汉,总称“十六国”。 前秦政权:建立:4世纪后期,氐族苻氏建立前秦政权,逐渐强盛,并统一了黄河流域。 统治:苻坚汉文化修养很高,任用汉人王猛为丞相,锐意改革。整顿吏治,厉行法治,加强集权,招抚流民,减赋禁奢,大力兴办学校,提出儒学。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习题 1.结束三国鼎立局面重新统一中国的王朝是() A. 曹魏B.东晋 C. 西晋D.前秦 2.推翻西晋王朝的少数民族是()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西晋建立、西晋的统一以及八王之乱的基本史实。了解北方游牧民族内迁的情况和北方十六国建立的背景。 过程与方法:知道西晋的统治,会分析八王之乱的原因;能够结合地图分析北方游牧民族内迁的影响,通过分析“西晋政权的短命与实行分封诸王有什么关系”,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史实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这一时期在我国民族交融方面的作用,让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历史。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西晋的统一和衰亡的原因;八王之乱 教学难点:西晋王朝短暂而亡的原因。 教学准备:学生预习教材;PPT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到了三国鼎立,请大家告诉我,三国是指哪三国?魏蜀吴三国三足鼎立,每一个国家都想吞并其他国家,统一全国,下面我们来看一下魏蜀吴三国实力比较表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哪异国有条件完成统一,魏国的大权逐渐被谁所控制?建立了什么国家? 二、新课

(一)西晋的建立 1.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总结一下西晋是怎么一步步统一全国的? 263年魏灭蜀,266年西晋建国,280年西晋灭吴统一全国 三国尽归司马氏 2.哪位同学再来归纳一下西晋如何统一全国的? 3.请同学们在书上找到西晋建立等信息 有一句话是来形容西晋,“其兴也勃焉,其忘也忽焉”,意思是他们的兴盛很迅速,势不可挡,他们的灭亡也很迅速,突如其来。 4.那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西晋是如何走向衰落的 同学们,看一段视频来了解一下西晋统治者的生活状况,结合我们的课本相关时事,同学们总结一下西晋衰亡的原因。 统治集团奢侈腐败 5.我们知道了西晋统治集团在生活上的腐败,他们的腐败还表现在对内迁各族人民的压迫,哪位同学来说一下西晋统治者是怎么压迫内迁少数民族的? 6.从这一段话里,我们可以概括西晋第二个衰亡的原因 民族矛盾 7.因为西晋对内迁少数民族人民的压迫,一些少数民族首领趁机起兵反晋,西晋外乱,而西晋朝廷外乱的出现,是因为内乱的兴起,请同学们找出西晋有什么内乱? 八王之乱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十七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民族的内迁知识点归纳总结、教材习题解答

第十七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民族的内迁 【知识点归纳】 一、西晋的建立 1、建立:266年,司马炎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以洛阳为都,史称西晋。 2、统一:280年,西晋灭吴,统一了全国。 ※西晋能够实现统一的原因: (1)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南方吴国的统治日益腐朽,国力日趋衰落,而蜀国已为魏国所灭。 (3)从客观上看,统一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和人民的愿望。 3、统治:西晋制定了一系列优待大地主、大贵族的政策。大地主、大贵族在生活上以豪华奢侈为荣,追求享乐。 二、八王之乱 1、背景:分封的宗室诸王势力日益强大,晋惠帝昏庸无能。 2、概况:晋惠帝在位时,八个封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史称“八王之乱”。 3、影响:对社会造成巨大灾害,西晋从此衰落;中原人口逃往南方的数以十万计,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 ※八王之乱的实质是西晋皇族争夺皇位的斗争,它是西晋由盛到衰的转折点。 三、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1、内迁各族:匈奴族、鲜卑族、翔族、氐族、羌族 2、十六国:从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北方各族统治者建立的15个主要政权,连同西南的成汉,总称为“十六国”。 3、前秦:4世纪后期,氐族苻氏建立的前秦统一了黄河流域。苻坚任用汉人王猛为相,励精图治,逐渐强盛。 【教材问题解答】 这则材料说明了当时什么样的社会风气?(教材P86“材料研读”) 这则材料说明,在大地主、大贵族当权的背景下,社会道德沦丧,唯利是图,享乐之风盛行。 想一想:西晋政权的短命与实行分封诸王有什么关系?(教材P86“问题思考”) 八王之乱的发生与晋武帝大封同姓诸王是有关系的。西晋初年,晋武帝认为曹魏削弱所封诸王的势力,导致孤立而亡,于是大封同姓诸王。后来,晋武帝又陆续派遣诸王据守州郡重镇。这些出镇的宗室诸王,既手握重兵,又掌管民事,势力日益强大。 1、在西晋以前,还有哪些朝代实行过分封诸王?想一想:分封诸王对中央政权的统治会造成什么危害?(教材P88“课后活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课程标准】 知道魏晋南北朝的更替。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说出西晋的建立、八王之乱、少数民族内迁的史实。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八王之乱”与西晋分封制是否有直接关系和西晋速亡原因等问题的探讨,学会运用比较分析、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成由俭,败由奢”的道理和民族团结对巩固统一的重要性。 【学习重难点】 重点:西晋的建立和八王之乱。 难点:西晋兴亡的因素。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典故我知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问题:司马昭是何人?他有什么野心?最终实现了吗? 学生:思考,分析,提出疑问。 教师:这个典故通常指野心非常明显,为人所共知。司马氏想统一天下。司马昭是司马懿的儿子,他的儿子司马炎最终实现了愿望。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 展示: 一、西晋的建立 1.建立 教师:公元263年,三国中实力最强的魏国灭掉了蜀国。公元266年,司马炎篡夺了魏国皇位,建立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吴,统一了全国。 晋武帝司马炎 教师:西晋的开国君主司马炎出身于河内司马氏的世族,祖父司马懿乃三国时曹魏的大将军、太尉、太傅,其伯父司马师、父亲司马昭都是曹魏时权倾一时的权臣,权势超过君主。司马炎于266年取代曹魏政权,自立为帝,国号晋,定都洛阳,区别于五代时的后晋,史称“西晋”,又称为司马晋。 西晋代魏后,期间发生西陵之战,280年灭孙吴,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分裂局面,重新统一。 强调:三国建立的顺序魏蜀吴;灭亡的顺序:蜀魏吴。 2.统治 材料一 大臣石崇与国舅王恺斗富 材料二(晋武)帝既平吴,颇事游宴,怠于政事,掖庭殆将万人。常乘羊车,恣其所之,至便宴寝,宫人竞以竹叶插户,盐汁洒地,以引帝车,而(皇)后父杨骏及弟(杨)珧、(杨)济始用事,交通请谒,势倾内外。 ——《资治通鉴·晋纪》材料三针对西晋“唯钱是图”的现状,时人鲁褒作《钱神论》讽刺道:“失之则贫弱,得之则富强……无德而尊,无势而热,排金门而入紫闼。危可使安,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教案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西晋建立,统一全国及八王之乱的基本史实。了解北方游牧民族内迁的情况和北方十六国建立的背景。 2.了解西晋的治国方略,分析八王之乱的原因;识读《西晋内迁少数民族分布图》,获取有效历史信息,并分析北方游牧民族内迁的影响;通过对“西晋为什么是一个短命王朝”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史实的能力。 3.认识到历史上各族人民在进一步交往中,加深了解,共同书写着中华民族的历史。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西晋的统一和衰亡的原因;八王之乱 难点:西晋王朝短暂而亡的原因。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三国归晋——《三国演义》连环画第20回。三国鼎立局面是怎样结束的?西晋统一后,短命而亡的原因有哪些? 一、西晋的建立 【问题1】 观察图片,结合课文思考: 1.三国中实力最强的是哪个?最弱小的是哪国? 2.你能说一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个成语典故吗?简述西晋完成统一的过程?3.分组讨论:西晋能够实现统一的原因。 师:指导学生观察图表,了解三国实力对比,分析西晋能实现统一的主要原因。明确西晋实现统一的因素:最主要的是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比较迅速,财力充足,逐渐超过南方。吴、

蜀两国统治者的日益腐朽,国力日趋衰落;客观上,统一也是符合历史发展总趋势和人民愿望的。 生:观察图表,掌握西晋统一过程。结合材料认识西晋初期唯钱是图、道德沦丧的社会风气。认识西晋初期的这种社会现状为八王之乱的发生和西晋的短命而亡做了铺垫。 二、八王之乱 【问题1】 1.观察图片,回答问题:西晋初年,为了巩固统治,晋武帝采取什么措施?结果如何?以前学过的哪些朝代也曾实行过这种制度? 2.八王之乱发生的实质是什么? 3.《资治通鉴》中记载“魏晋以来积蓄,扫地无遗”,结合材料分析:八王之乱给西晋造成了什么严重影响? 师:指导学生观察图片,回答问题。明确晋武帝大封同姓诸王,实行分封制,希望借此来维护司马家族的统治,却导致了藩王拥兵割据,酿成八王之乱,失去了维系统一的重心。生:观察图片,提取有效信息,回答问题。复习实行过分封制的西周、西汉。 师:指导学生分析封王起兵的目的,明确八王之乱是司马家族同姓封王之间争夺皇位的内乱。识读材料,认识八王之乱破坏了西晋的统治秩序,也耗竭了西晋国力。 【问题2】 分组讨论:316年,内迁的匈奴人灭掉西晋。想一想:西晋政权的短命与实行分封制有什么关系?此外,导致西晋速亡的因素还有哪些? 生:分组活动,概括西晋灭亡主要原因:统治集团奢侈腐化、八王之乱耗竭了国力、内迁少数民族起兵反晋。 三、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问题1】 观察图片,找一找,西晋内迁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哪些?结合地图,简述内迁少数民族的主要活动区域在何处?

2019-2020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课

2019-2020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课 时训练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基础知识】 知识点 1 西晋的建立 1.背景:263年,魏灭______。曹魏中期,__________控制了魏国的军政大权。 2.建立:266年,____________自立为帝,改国号为________,以洛阳为都,史称________。 3.统一:________年,西晋灭吴,统一了全国。 4.统治:制定了一系列优待__________、__________的政策,以保护他们的利益。 知识点 2 八王之乱 1.原因 (1)____________大封同姓诸王,宗室诸王势力日益强大。 (2)西晋统治腐朽,向内迁各族人民收取重税,征兵派役,甚至掠卖少数民族人民为奴婢。这些暴政激起了内迁各族人民的强烈反抗。 (3)____________昏庸无能。 2.概况:为了争夺______________,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先后起兵,在____________一带展开混战。 3.影响 (1)西晋从此衰落。 (2)中原人口大量死亡,幸存者纷纷逃离,其中逃往南方的即数以十万计,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______________高潮。 知识点 3 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1.内迁时间:______________时期,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内迁。 2.内迁五族 (1)原来生活在西北的________族和________族,由西向东迁入陕西关中。 (2)分布在蒙古草原上的________族和羯族,由北向南迁到山西一带。 (3)________族有一部分迁到辽宁,有一部分迁到陕西及河套地区。 3.政权更替 (1)十六国:________灭亡后,从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我国北方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了许多政权。历史上把北方主要的15个政权,连同西南的成汉,总称为“十六国”。 (2)前秦:4世纪后期,氐族苻氏建立的前秦逐渐强盛,并统一了黄河流域。________任用汉人王猛为丞相,锐意改革。那时候,前秦境内________之间的对立和矛盾有所缓和。 【达标练习】 1.西晋的建立者以及该政权完成统一的标志分别是( ) A.司马炎、西晋灭蜀B.司马炎、西晋灭吴 C.司马懿、西晋灭蜀D.司马懿、西晋灭吴 2.作为一个刚刚立国的王朝,西晋应该是很有生命力的,但却迅速地走向败亡。下列哪一事件标志着西晋王朝由盛转衰( ) A.石崇、王恺斗富 B.赤壁之战 C.“八王之乱” D.七国之乱 3.北方游牧民族不断内迁开始于( ) A.东晋时期 B.三国时期 C.西晋末年 D.东汉时期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