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工艺规程的原则

制定工艺规程的原则

制定工艺规程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安全性原则:工艺规程应确保产品或工艺的安全性,防止危险事件的发生,并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2. 可行性原则:工艺规程应具有可行性,即能够在现有的设备、技术和资源条件下实施。规程中的工艺步骤和参数应经过充分的试验和验证,确保实施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3. 经济性原则:工艺规程应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追求经济效益,尽量降低生产成本。规程中应考虑原材料的浪费程度,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和人力成本等因素。

4. 环保性原则:工艺规程应具备环境保护的要求,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程度。规程中应包含相关的环境保护措施和处理方法,确保排放物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环境标准。

5. 可持续性原则:工艺规程应考虑产品或工艺的可持续性发展,采用可再生资源或节约资源的工艺方法,减少对非可再生资源的依赖。

6. 适用性原则:工艺规程应根据不同产品和工艺的特点进行个性化设计,满足

不同产品和工艺的要求。

7. 文档化原则:工艺规程应进行明确的文档化,内容准确、清晰,便于操作人员理解和执行。规程应及时更新和修订,确保其有效性和升级性。

8. 审核验证原则:工艺规程应经过相关部门或专业人员的审核验证,确保规程的正确性和合理性。在实施工艺规程之前,应进行试验和验证,确保规程的可实施性和效果。

以上是制定工艺规程的原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应用。

简述制定工艺规程的步骤

简述制定工艺规程的步骤 制定工艺规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可以帮助企业实现生产过程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本文将详细介绍制定工艺规程的步骤。 一、确定制定工艺规程的目的和范围 首先,需要明确制定工艺规程的目的和范围。这包括确定规程适用于哪些产品、哪些生产环节以及达到什么样的质量标准等。同时,也需要考虑到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限制因素。 二、收集相关信息 在制定工艺规程之前,需要收集相关信息。这包括产品设计图纸、原材料性能参数、设备技术参数、生产线布局图等。此外,还需要了解产品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以及法律法规对产品质量要求等信息。 三、分析工艺流程 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对整个生产流程进行分析。这包括原材料采购、加工处理、装配组装、检验测试等各个环节。通过分析可以找出存在

问题或不合理之处,并提出改进措施。 四、确定关键控制点 在整个生产流程中,有些环节对产品质量影响更大,需要进行特别关 注和控制。这些环节被称为关键控制点。确定关键控制点可以帮助企 业更加精确地掌握生产过程,提高产品质量。 五、编写工艺流程图和操作规程 根据分析结果和确定的关键控制点,编写工艺流程图和操作规程。工 艺流程图是生产过程的可视化表达,可以帮助员工更好地理解生产流程。操作规程则是对每个环节的详细说明,包括操作顺序、注意事项、质量标准等。 六、制定检验标准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符合要求,需要制定相应的检验标准。检验标准包 括外观、尺寸、性能等方面的要求,并明确检验方法和标准值。 七、实施试生产 在完成以上步骤后,需要进行试生产。试生产是验证工艺规程是否可

行的重要步骤。在试生产过程中发现问题或不足之处需要及时改进。八、修订工艺规程 在试生产过后,根据实际情况修订工艺规程。修订内容包括调整参数、改进工艺流程、完善操作规程等。修订后的工艺规程应该更加科学、 合理和可行。 九、推广应用 完成工艺规程的制定和修订后,需要进行推广应用。这包括培训员工、建立档案、监控执行情况等方面的工作。通过推广应用,可以确保生 产过程的标准化和质量稳定性。 总之,制定工艺规程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过程。只有通过科学严谨 的步骤,才能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简述工艺规程制定步骤

简述工艺规程制定步骤 一、引言 工艺规程是指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对生产过程中各项工艺参数、操作流程、设备使用等方面进行规范和要求的文件。制定工艺规程对于企业的生产管理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工艺规程的制定步骤。 二、确定制定工艺规程的原因 首先,需要明确为什么要制定工艺规程。通常情况下,制定工艺规程是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等方面考虑。在确定制定原因后,需要明确具体目标和要求。 三、收集相关信息 在开始制定工艺规程之前,需要收集一些相关信息。例如产品的特性和用途、原材料的特性和供应商信息、设备及其技术参数、人员技能等方面。这些信息将有助于确定最佳的生产方式,并且可以帮助避免潜在问题。 四、确定关键控制点 在收集完相关信息后,需要根据产品特性和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来确定关键控制点。这些控制点是指能够影响产品质量或者生产效

率的环节。例如温度、湿度、压力、速度等方面。通过对这些关键控制点的监控和控制,可以有效地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五、确定工艺流程 在确定关键控制点后,需要根据产品特性和生产过程中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工艺流程。工艺流程是指从原材料进厂到最终产品出厂的整个生产过程。在制定工艺流程时需要考虑每个环节的时间、温度、湿度等参数,并且需要进行合理的安排。 六、编写工艺规程 根据确定好的关键控制点和工艺流程,可以开始编写工艺规程了。在编写过程中需要详细描述每个环节的操作方法、设备使用要求、检验要求等方面,并且需要明确责任人和检验标准。 七、审批和发布 在完成工艺规程编写后,需要进行审批和发布。审批是指对于工艺规程进行审核,确保其符合实际情况并且能够达到预期目标。发布是指将已经审批通过的工艺规程公布给所有相关人员,并且对于新员工也需要进行培训。 八、执行和监控 最后一步是执行和监控。执行是指按照工艺规程进行生产,确保每个环节都符合要求。监控是指对于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参数进行监测和控

工艺规程制订的原则

工艺规程制订的原则 1. 引言 工艺规程是指在特定的生产环境下,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制定的一系列操作步骤和要求。工艺规程的制订对于企业的生产管理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生产效率以及成本控制。本文将介绍工艺规程制订的原则,帮助企业有效地制定和执行工艺规程。 2. 原则一:科学性 工艺规程的制订应基于科学实验和理论研究,并结合实际生产情况进行验证。只有经过科学验证和实践检验的工艺才能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因此,在制订工艺规程时应充分考虑相关专家意见,并进行充分试验。 3. 原则二:系统性 工艺规程应该是一个系统,包括从原材料采购到成品出库等全过程的各个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有明确的操作步骤和要求,并且各个环节之间需要有紧密的衔接,确保整个生产过程顺利进行。 在制订工艺规程时,应考虑到不同环节之间的相互影响,避免出现矛盾和冲突。同时,还要考虑到工艺规程的可操作性和实施难度,确保员工能够顺利执行。 4. 原则三:一致性 工艺规程应该是统一的,即在同一生产线上相同产品的制造过程应保持一致。这样可以避免因为操作不统一而导致的质量问题。 在制订工艺规程时,应明确各个环节的操作要求,并对员工进行培训和指导,确保每个员工都能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操作。

5. 原则四:灵活性 工艺规程应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以适应生产环境和市场需求的变化。随着技术和市场的发展,原有的工艺可能需要进行调整和改进。因此,在制订工艺规程时要考虑到未来可能出现的变化,并留有一定的调整空间。 同时,在实际生产中也要注重收集反馈信息,并及时对工艺规程进行修订和优化,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6. 原则五:可追溯性 工艺规程应该具有可追溯性,即能够根据产品的批次或生产日期追溯到每个环节的操作和记录。这样可以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和处理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并对产品进行质量追溯。 在制订工艺规程时,应明确每个环节的操作要求和记录方式,并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系统,确保相关信息可以方便地查阅和使用。 7. 结论 工艺规程制订是企业生产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科学性、系统性、一致性、灵活性和可追溯性是工艺规程制订的基本原则。只有遵循这些原则,企业才能有效地制定和执行工艺规程,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读者对工艺规程制订的原则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这些原则来指导工作。同时,在实践中也要不断总结经验,不断优化和改进工艺规程,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制定工艺规程步骤和方法

制定工艺规程步骤和方法 一、准备工作 1.明确目标和需求:明确制定工艺规程的目标和需求,确定规程的具 体内容和范围,例如产品生产工艺、加工方法、交接要求等。 2.收集资料和信息:收集相关资料和信息,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技术规范、产品要求等,了解工艺和技术的最新发展。 3.组织专业团队:组织由专业人员组成的团队,包括工艺工程师、生 产主管、质量控制人员等,确保制定的规程科学合理。 二、分析研究 1.流程分析:对产品的生产流程进行详细分析,确定各个环节的操作 步骤、工艺设备和原材料要求。 2.风险评估:根据产品特点和工艺流程,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可能存 在的风险和隐患,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3.技术选型:根据生产的要求和可行性分析,选择适当的工艺技术和 设备,同时考虑成本和效益。 4.标准制定:根据相关标准和要求,制定符合规范的工艺标准和操作 规程,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三、编写规程 1.明确结构和格式:确定工艺规程的结构和格式,包括目录、名称、 序号等基本内容,使规程易于阅读和理解。

2.写作规范:规范制定规程的写作格式,例如语言简洁明了、条理清晰,使用表格、流程图等工具,并添加必要的注解和说明。 3.内容完整:确保规程内容完整,包括工艺步骤、设备使用、操作方法、安全要求、质量检验等各个环节的详细说明。 4.流程确认:将编写好的规程提交给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审查确认, 确保规程的准确性和可行性,修订和完善不足之处。 四、培训实施 1.培训准备: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规程培训,包括工艺人员、操作人员、质控人员等,确保他们理解和掌握规程内容。 2.培训过程:在实际操作中进行规程培训,示范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流程,强调安全要求和质量控制标准,解答学员的问题。 3.记录和评估:记录培训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和问题,进行培训效果的 评估和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培训计划。 五、监督和审核 1.监督执行:对制定的工艺规程进行监督和执行的全过程管理,加强 对工艺过程的监控和控制,确保规程的有效实施。 2.审核改进:定期对制定的工艺规程进行审核和改进,根据实际生产 情况和技术发展要求进行相应的修订和更新。 3.持续改进:建立持续改进机制,鼓励员工提出改进建议和意见,加 强与其他企业的经验交流,不断提高工艺规程的质量和效率。

作业规程编制原则及标准

作业规程编制原则及标准 (一)作业规程编制原则 1、作业规程编制必须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煤矿安全规程》等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标准、规程和相关技术规范。 2、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积极推广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和先进的管理手段,不断提高矿井管理水平。 3、单位工程、单项工程开工前,必须严格按照“一工作面、一规程”的原则编制作业规程,不得沿用套用作业规程,严禁无规程组织生产。 (二)作业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均由施工单位编制(串联通风、恢复通风、瓦斯排放安全技术措施由通风队编写)。作业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编制要做到内容齐全,语言简明,准确规范,思路清晰,易于理解;图表满足生产需要,采用规范图例,内容和标注齐全,比例恰当、图面清晰,按章节顺序编号,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要做到章节标准化,各类图表格式化,采用计算机编制。 (三)编制作业规程,必须具备下列文件及资料: 1、已经批准的有关设计(采区、综采工作面等设计)文件及资料; 2、地质测量部门提供的经过批准的地质说明书; 3、临近工作面的矿压观测、瓦斯等级、煤尘爆炸性、

煤层自燃倾向性鉴定及水害等资料; 4、由通风部门提供的通风资料; 5、由机电部门提供的供电系统图和机电设备资料; 6、《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等; 7、有关安全生产的管理制度,如岗位责任制、工作面交接班制度、“一通三防”管理制度、爆破管理制度、巷道维修制度、机电设备维修保养制度、通风安全仪表使用维修制度等。 (四)作业规程编制前,由矿总工程师或副总工程师组织各专业生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有经验的工人代表,对工作面煤层、地质构造、工作面四邻情况进行现场勘查。检查现场的生产条件、预测生产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讨论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措施,明确生产程序和任务,为作业规程编制做好准备工作。 (五)作业规程及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编制范围的划分 1、以下工程施工或作业必须编制施工作业规程 (1)采煤工作面回采作业; (2)综采工作面和单项大型机电设备(设施)的安装与回撤; (3)井巷掘进(长度大于100米的煤巷或大于60米的岩巷); (4)大型硐室的施工。 2、以下工程施工或作业必须编制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1)炮采工作面的安装、初放、强制放顶、回撤;

试述工艺规程的作用及制定工艺规程的基本原则

试述工艺规程的作用及制定工艺规程的基本原则 一、工艺规程的作用 工艺规程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根据产品的特点和生产工艺的要求,制 定出来的具有指导性和约束性的文件。它是生产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具有以下几个作用: 1.为生产提供指导 工艺规程是制定生产计划和组织生产实施的依据。通过制定工艺规程,可以明确每个操作步骤、所需原材料、设备及其使用方法,从而为生 产提供了明确的指导。 2.保证产品质量 工艺规程中包含了产品质量控制的各个环节,如原材料检验、半成品 检验和成品检验等。通过执行工艺规程中的质量控制要求,可以保证 产品质量。 3.提高生产效率

制定科学合理的工艺规程可以避免重复劳动和浪费现象,提高生产效率。此外,在执行过程中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进一步提高效率。 4.降低成本 通过优化流程和控制原材料等方面来降低成本。在制定工艺规程时需要考虑到成本因素,并在执行过程中不断优化,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二、制定工艺规程的基本原则 在制定工艺规程时,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 制定工艺规程需要以科学的方法为基础,根据产品特点和生产要求进行分析和研究。只有在科学的基础上才能确保工艺规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系统性原则 制定工艺规程需要考虑到整个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系和相互

作用。只有将整个生产过程看作一个系统,并对其进行全面、系统地 分析,才能制定出完整、合理的工艺规程。 3.实用性原则 工艺规程必须具有实用性。它应该是可操作、可行的,并且可以在实 际生产中得到有效执行。只有具备实用性,才能真正发挥其指导和约 束作用。 4.经济性原则 在制定工艺规程时需要考虑成本因素,尽可能地降低生产成本。同时 也要考虑到产品质量和效率等方面因素,以综合效益为出发点制定出 经济合理的工艺规程。 5.灵活性原则 工艺规程应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在制定工艺规程时需要考虑到生产中可能出现的变化和问题,并在执 行过程中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三、制定工艺规程的步骤

编制工艺规程的原则

编制工艺规程的原则 编制工艺规程是为了规范和指导产品的制造过程,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提高。以下是编制工艺规程的五个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工艺规程要基于科学的原理和技术,确保工艺过程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在编制工艺规程时,需要综合考虑诸如产品设计要求、材料特性、加工能力等因素,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技术分析和实验验证,以确保规程中的工艺参数和流程是科学可靠的。 二、规范性原则: 编制工艺规程的目的是为了规范产品的制造过程,因此规范性原则是必须遵循的。工艺规程应明确制定出产品的工艺参数、加工工序、设备和工具的使用要求、质量检测方法等内容,以便操作人员能够按照规程进行生产。工艺规程还应注意规范的语言描述和排版格式,以提高可读性和操作性。 三、可操作性原则: 编制工艺规程时,应考虑到操作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操作环境,并针对其技能水平和经验程度进行规程的编写。规程应尽量避免使用模糊和主观的语言描述,而是采用简明扼要、一目了然的操作指导。规程还应考虑到操作人员的人体工程学和劳动保护要求,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四、灵活性原则: 由于技术和工艺的不断发展和更新,工艺规程需要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在编制规程时,应注重规程的适应性和更新性,以便与新技术和新设备相适应。规程中的工艺参数和流程应尽量灵活调整,以适应实际生产情况的变动。同时,规程的修订和更新也是必要的,以确保规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五、可追溯性原则: 工艺规程应具备可追溯性,即能够追溯到具体的工艺参数和操作记录。规程中应明确记录工艺参数的设置、操作人员的姓名和日期等信息,以便在发生质量问题时进行溯源和分析。规程还应建立相应的档案管理系统,确保规程和相关记录的保存和检索,以便进行质量追溯和持续改进。 通过遵循以上原则,编制的工艺规程能够确保产品的制造过程科学、规范、可操作、灵活和可追溯,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编制工艺规程是一个重要的工作,需要专业的技术和经验,并且需要与相关部门和操作人员的密切合作,以达到最佳的制定效果。

工艺规程的设计步骤及要求

工艺规程的设计步骤及要求 设计步骤及要求: ⑴生产类型大批; ⑵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采用新国标〕; ⑶确定毛坯的种类、形状、尺寸和精度; ⑷拟定工艺路线。这是制定工艺规程的关键一步,其主要工作是:选择定位基准,确定各表面的加工方法,安排加工顺序,确定工序集中与分散的程度,以及安排热处理、检验及其它辅助工序。在拟定工艺路线时,一般是提出几个可能的方案,进行分析比较,最后确定一个最佳的方案; ⑸确定工序所采用的设备。选择机床时,应注意以下几个基本原则:①机床的加工尺寸范围应与工件的外形尺寸相适应。②机床的精度应与工序要求的精度相适应。③机床的生产率应与工件的生产类型相适应。如果工件尺寸太大、精度要求过高,没有适当的设备可供选择时,应考虑机床改装或设计专用机床。这时需要根据具体工序提出机床改装(或设计)任务书,任务书中应提出与工序加工有关的必要数据、资料。例如:工序尺寸、工序公差及技术要求、工件的定位、夹压方式,以及机床的总体布局、机床的生产率等; ⑹确定各工序所采用的工艺装备。选择工艺装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原则:①对夹具的选择。②对刀具的选择:一般情况下应尽量选用标准刀具。在组合机床上加工时,按工序集中原则组织生产,可采用专用的复合刀具。③对量具的选择:量具主要是根据生产类型和所要求检验的精度来选择的。单件小批量生产中应采用通用夹具,大批量生产中,应采用极限量规、高生产率的检验夹具和检验仪器等; ⑺确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及公差; ⑻确定各工序的切削用量。但对于大批量流水线生产,尤其是自动线生产,则各工序、工步都需要规定切削用量,以便计算各工序的生产节拍。 ⑼确定时间定额; ⑽填写工艺文件

制定工艺规程步骤和方法(参考)

制定工艺规程步骤和方法 1.分析设计对象 阅读零件图,了解其结构特点、技术要求及其在所装配部件中的作用(如有装配图,可参阅)。分析时着重抓住主要加工面的尺寸、形状精度、表面粗糙度以及主要表面的相互位置精度要求,做到心中有数。 2.确定毛坯制造方法及总余量,画毛坯图 确定毛坯种类和制造方法时应考虑与规定的生产类型(批量)相适应。对应锻件,应合理确定其分模面的位置,对应铸件应合理确定其分型面及浇冒口的位置,以便在粗基准选择及确定定位和夹紧点时有所依据。 查手册或访问数据库,确定主要表面的总余量、毛坯的尺寸和公差。如若对查表值或数据库所给数据进行修正,需说明修正的理由。 绘制毛坯图。毛坯轮廓用粗实线绘制,零件实体用双点画线绘制,比例尽量取1:1。毛坯图上应标出毛坯尺寸、公差、技术要求,以及毛坯制造的分模面、圆角半径和拔模斜度等。 3.制定零件工艺规程 零件的结构、技术特点和生产批量将直接影响到所制定的工艺规程的具体内容和详细程度,这在制定工艺路线的各项内容时必须随时考虑到。 (1)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针对主要表面的精度和粗糙度要求,由精到粗地确定各表面的加工方法。可查阅工艺手册中典型表面的典型加工方案和各种加工方法所能达到的经济加工精度,选择与生产批量相适应的加工方案和加工方法,对其它加工表面也作类似处理。 (2)定位基准的选择 根据定位基准的选择原则,并综合考虑零件的特征及加工方法,选择零件表面最终加工所用精基准和中间工序所用的精基准以及最初工序的粗基准。 (3)拟定零件加工工艺路线 根据零件加工顺序安排的一般原则及零件的特征,拟定零件加工工艺路线。在各种工艺资料中介绍的各种典型零件在不同产量下的工艺路线(其中已经包括

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原则及步骤

1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原则与步骤 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原则是优质、高产、低本钱,即在保证产品质量前提下,能尽可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本钱。在制订工艺规程时应注意以下问题技术上的先进性 在制订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时,应在充分利用本企业现有生产条件的基础上,尽可能采用国内、外先进工艺技术和经验,并保证良好的劳动条件。 经济上的合理性 在规定的生产纲领和生产批量下,可能会出现几种能保证零件技术要求的工艺方案,此时应通过核算或彼此对比,一般要求工艺本钱最低。充分利用现有生产条件,少花钱、多办事。 有良好的劳动条件 在制订工艺方案上要注意采取机械化或自动化的办法,尽可能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保障生产安全、创造良好、文明的劳动条件。由于工艺规程是直接指导生产和操作的重要技术文件,所以工艺规程还应正确、完整、统一和清楚。所用术语、符号、计量单位、编号都要符合相应标准。必需靠得住地保证零件图上技术要求的实现。在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时,若是发现零件图某一技术要求规定得不适当,只能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不得擅自修改零件图或不按零件图去做。

2零件的加工工艺 计算零件年生产纲领,肯定生产类型。 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 在对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进行制订之前,应首先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其主要内容包括: (1)分析零件的作用及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 (2)分析零件主要加工表面的尺寸、形状及位置精度、表面粗糙度和设计基准等; (3)分析零件的材质、热处置及机械加工的工艺性。 肯定毛坯 毛坯的种类和质量对零件加工质量、生产率、材料消耗和加工本钱都有密切关系。毛坯的选择应以生产批量的大小、零件的复杂程度、加工表面及非加

工艺规程的编制与管理规程

工艺规程的编制与管理规程 目的: 建立工艺规程的编制和管理规程,明确工艺规程编制的内容要求及管理程序,使其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 范围: 每个正式批准,投入正式生产的药品都应有完整的工艺规程。 责任: 生产部负责制订; 质保部负责审核; 主管生产的副总经理批准; 工艺规程的编制与管理人员执行。 内容: 1.总则 1.1工艺是生产产品的具体方法,是把人、机、料、环四大因素,在特定条件下结合起来,把静态因素变为动态生产过程的手段。 工艺方法的先进性、可行性、严肃性和相对稳定性,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工艺方法用文字、图表或其他载体确定下来,就是工艺文件。制药工业的主要工艺文件之一是工艺规程。 1.2工艺规程是根据试制过程的技术资料,经过验证,对产品的原辅材料、生产过程、 规格标准、包装设计、质量控制等进行全面描述,用以指导和规范产品制造的基准性标 准文件,为计划、组织和控制生产,制定生产指令、包装指令、批记录提供依据,也是企业各部门共同遵循的准则。 2.工艺规程的编制依据和基本要求 2.1应符合本公司文件系统管理规程的基本要求。 2.2编制工艺规程必须以法定标准(即中华人民和国药典、部颁标准)和对产品批准的注册文件(批文)为依据。由生产部试制和工艺验证结束后,会同质保部、供应部、相关生产车间组织编写和编制过程中要科学地总结试制生产和验证的经验与数据,采取先进的技术,确保产品优质,指标先进,生产安全。 2.3各种工艺技术参数和技术经济定额之度、量、衡单位均按国家规定,采取法定计量单位。 2.4成品名称以法定通用名为准。 2.5原材料名称一律采用法定名,适当附注商品名或其他通用别名。 2.6成品、中间体、原料分子量一律以最新国际原子量表计算,取两位小数。 3.工艺规程的主要内容及说明

工艺规程制订的原则

工艺规程制订的原则 工艺规程制订的原则 工艺规程是指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而制定的一系列标准化流程和操作方法。在制订工艺规程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制订工艺规程必须遵循科学性原则,即依据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理论和实验数据,结合生产实际进行分析和研究,确定每个环节的技术参数和操作要求。只有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的工艺规程才能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二、可行性原则 制订工艺规程必须遵循可行性原则,即考虑到设备条件、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等因素,确保工艺流程顺畅、操作简便、易于掌握。只有符合实际情况的工艺规程才能被广泛应用。 三、经济性原则

制订工艺规程必须遵循经济性原则,即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尽 可能地降低成本。这需要通过优化流程、提高效率等手段来达到目标。 四、可靠性原则 制订工艺规程必须遵循可靠性原则,即在各个环节中采取可靠的控制 措施,保证每个操作步骤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只有建立在可靠基础之 上的工艺规程才能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五、灵活性原则 制订工艺规程必须遵循灵活性原则,即在不影响产品质量的前提下, 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和生产情况进行调整。这需要制订工艺规程时考虑 到未来可能出现的变化和需求。 六、标准化原则 制订工艺规程必须遵循标准化原则,即在各个环节中采用统一的标准 和操作方法,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只有建立在标准化基 础之上的工艺规程才能实现高效率、高品质、低成本的生产目标。 七、安全可靠原则

制订工艺规程必须遵循安全可靠原则,即要求在生产过程中注意安全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操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只有建立在安全可靠基础之上的工艺规程才能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八、环保节能原则 制订工艺规程必须遵循环保节能原则,即要求在生产过程中注意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生产过程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只有建立在环保节能基础之上的工艺规程才能符合现代社会对企业的要求。 以上是制订工艺规程时必须遵循的原则,只有按照这些原则制定出来的工艺规程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工艺规程的编制原则

工艺规程编制原则 共页 (含封皮) 编制: 校对: 审核:

目次 前言 (1)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3.1 工艺 (1) 3.2 工艺过程 (1) 3.3 工艺路线 (1) 3.4 工艺规程 (1) 3.5 工艺规范 (1) 3.6 工艺参数 (1) 3.7 工艺装备 (1) 3.8 专用工艺装备 (2) 3.9 通用工艺装备 (2) 3.10 标准工艺装备 (2) 4 编制工艺规程的主要依据 (3) 5 编制工艺规程的要 (3) 6 工艺规程编制的一般规定 (2) 6.1 工艺规程图表式样 (2) 6.2 字体 (3) 6.3 技术条件、形位公差的标注 (3) 6.4 术语 (3) 6.5 工序的编号 (3) 6.6 工序图表栏目内容书写及图形编 (3) 6.7 简易工艺规程工序图表的使用 (4) 6.8 临时工艺规程的使用规则及编制依据 (4) 6.9 工艺卡片编制要求、图表样式的选用和填写与使用 (4) 6.10 法定计量单位标注 (5) 7 工序图表中工装栏及工装统计表的填写 (5)

8 毛料图表及集件(配套)图标 (6) 9 工艺图样的绘制及有关标注的规定 (6) 9.1 工艺图样的绘制 (6) 9.2 加工面、定位基准、夹紧面的标注 (6) 9.3 锐边打磨或保留锐边的标注 (7) 9.4 标印要求 (7) 10 工序加工质量控制的规定 (7) 10.1 标工人印记 (7) 10.2 转接圆角标注和检验 (7) 10.3 倒角的标注和检验 (7) 10.4 位置度公差的标注和检查 (7) 11 封面的填写 (8) 12 工艺程序图表的填写 (8) 13 工序图表中各栏目的填写 (8) 13.1 基准栏的填写 (8) 13.2 工序图表工作内容很栏的填写 (8) 13.3 工序名称的标注 (9) 13.4 工序图表中技术条件的填写 (9) 13.5 工序图表中“附注”的填写 (9) 13.6 工艺参数的选择和填写 (9) 13.7 焊接工序图表中“焊接表面准备”栏的填写 (9) 13.8 工序图表中会签位置的确定 (10) 13.9 设备栏填写的规定 (10) 14 热、表工序及无损检测填写的规定 (10) 15 装配工艺规程“外部检验”及工序图表中其他有关工序内容的安排规定10 16 检验图表的填写规定 (10) 16.1 中间检验图表 (10) 16.2 最终检验图表 (10) 17 工艺规程的会签 (11) 18 工艺规程的审批程序 (12) 19 “关键件”、“重要件”工艺规程标注的规定 (12)

装配工艺规程的制定

装配工艺规程的制定 装配工艺规程对保证装配质量、提高装配生产效率、缩短装配周期、减轻工人劳动强度、缩短小装配占地面积、降低生产成本等都有重要的影响。它取决于装配工艺规程的合理性。 装配工艺规程的主要内容是: (1)分析产品样图,划分装配单元,确定装配方法。 (2)拟订装配顺序,划分装配工序。 (3)计算装配时间定额。 (4)确定各工序装配技术要求、质量检查方法和检查工具。 (5)选择和设计装配过程中所需的工具、夹具和专用设备。 一、制定装配工艺规程的基本原则及原始资料 1•制定装配工艺规程的原则 (1)保证产品装配质量,力求提高质量,以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2)合理安排装配顺序和工序,尽量减少钳工手工劳动量,缩短装配周期,提高装配效率。 (3)尽量减少装配占地面积,提高单位面积的生产率。 (4)尽量减少装配工作所占的成本。 2•制定装配工艺规程的原始资料 在制定装配工艺规程前,需要具备以下原始资料: (1)产品的装配图及验收技术标准 (2)产品的生产纲领 (3)生产条件 二、制定装配工艺过程的步骤 根据上述原则和原始资料,可以按下列步骤制定装配工艺规程。 1•研究产品的装配图及验收技术条件 2•确定装配方法与组织形式 3•戈扮装配单元,确定装配顺序 4•划分装配工序 装配工艺过程是由站、工序、工步和操作组成的。 5.确定工序的时间定额

它是按装配工作标准时间来确定的。装配工作的时间定额包括基本时间及辅 助时间,即工序时间、工作地点服务时间即工人必须的间歇时间,一般按工序时间的百分数来计算。 三、装配元件系统图 在装配工艺规程设计中,划分装配工序常采用绘制装配元件系统图。 装配元件系统图是用图解法说明产品零件和合件的装配程序,以及各装配单元的组成零件。在设计装配车间时可以根据它来组织装配单元的平行装配,并可合理地按照装配顺序布置工作地点,将装配过程的运输工作减至最少。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