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心理、用药护理及护理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小儿心理、用药护理及护理技术
教学大纲
1.住院患儿的心理护理(掌握)
(1)儿童对疾病的认识
(2)住院儿童主要的压力来源
(3)各年龄阶段儿童住院的心理反应及护理
2.小儿用药的护理(掌握)
(1)药物的选择
(2)药物剂量的计算
(3)给药方法
3.儿科护理技术操作(熟练掌握)
(1)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
(2)光照疗法
历年考点串讲
历年常考,频率约6次
重点(熟练掌握)
光照疗法
熟悉
药物选择、剂量计算及不同期儿童住院心理
常考细节
第一节住院患儿的心理护理
一、儿童对疾病的认识
1.运筹前期(2~7岁)此期患儿认为生病是外来的,与自己无关的现象。
2.具体运筹期(7~11岁)儿童认为生病是外来的,但不能区分病因及致病源,认为道德行为与病因有关,能注意疾病程度,但无法用特别术语描述。
3.形式运筹期(11岁~成人)此期儿童认为疾病与器官的功能不良有关,并且注意到每个人的疾病的不同性。
对疾病的发生及治疗有一定的见解和控制能力。
二、住院儿童主要的压力来源
1.疾病本身给身体带来的痛苦和创伤。
2.住院治疗限制儿童的日常活动及对各种治疗存在的恐惧。
3.对疾病的了解和认识有限而产生的情绪反应。
4.身体形象改变所造成的情绪影响。
5.陌生环境使其产生不安全感。
6.离开亲人及接触陌生人。
7.学业中断。
三、各年龄阶段儿童住院的心理反应及护理
1.婴儿
(1)心理反应:
5个月以前的患儿,如生理需要获得满足,入院后较少哭闹,但容易因住院而缺乏外界有益的刺激,感知觉和动作方面的发育受到一定影响
6个月后婴儿、开始懂得认生。
故6个月~1岁的患儿住院反应强烈,以哭闹表现与亲人分离的痛苦,对陌生环境与人持拒绝态度。
(2)护理重点:护理人员应多与患儿接触,满足患儿的生理需要。
要多给予抚摸、怀抱、微笑,提供适当的颜色、声音等感知觉的刺激,协助其进行全身或局部的动作训练,维持患儿正常的发育。
2.幼儿
(1)心理反应:幼儿末期开始发展其自主性,对住院限制自己的活动产生不满情绪。
患儿拒绝接触医护人员。
具体表现为3个阶段:①反抗;②失望;③否认。
(2)护理重点:
以患儿能够理解的语言讲解医院的环境及日常生活安排,了解患儿需要和要求。
运用语言与非语言沟通技巧,多与患儿交谈,以促进患儿语言能力的发展,达到互相理解。
护士要注意自身行为举止,以良好的心态与形象影响患儿。
幼儿期是住院儿童出现分离性焦虑最明显的年龄阶段,是最易出现退行性行为的年龄阶段。
3.学龄前期
(1)心理反应:学龄前患儿如在住院后与父母分离,同幼儿一样会出现分离性焦虑,但因智力发展更趋完善,故表现态度较温和,如悄悄哭泣、难以入睡,能把情感和注意更多地转移到游戏、绘画等活动中,来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
此阶段患儿可有恐惧心理,缘于对陌生环境的不习惯,对疾病与住院的不理解,尤其惧怕因疾病或治疗破坏了身体的完整性。
(2)护理重点:护理人员要关心、爱护、尊重患儿,尽快熟悉患儿。
介绍病房环境及其他患儿,帮助其减轻陌生感。
根据患儿病情组织适当游戏,其目的有二:一是通过治疗性游戏,以患儿容易理解的语言,讲解所患的疾病、治疗的必要性,使患儿清楚住院治疗不会对自己的身体构成威胁;二是以游戏表达、发泄患儿情感,通过参与愉快的活动,克服恐惧心理,帮助患儿树立自信心。
4.学龄期
(1)心理反应:
主要的反应是学校及同学分离,耽误了学习,感到孤独。
因对疾病缺乏了解,患儿忧虑自己会残疾或死亡;
因怕羞而不愿配合体格检查;
唯恐因自己住院给家庭造成严重的经济负担而感到内疚。
由于此阶段患儿自尊心较强,独立意识增加,所以,尽管他们的心理活动很多,但表现比较隐匿,努力做出若无其事的样子来掩盖内心的恐慌。
(2)护理重点:
护理人员介绍有关病情、取得患儿的信任;
协助他们与同学保持联系,了解学校及学习情况;
与患儿共同计划一日生活安排;
进行体格检查及各项操作间,要采取必要的措施维护患儿的自尊;
提供自我护理和个人卫生工作的机会,发挥他们的独立能力。
第二节小儿用药的护理
一、药物的选择
1.抗生素是小儿临床最常用的药物之一。
它主要对由细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有较好的效果。
如氯霉素可抑制造血功能,链霉素能损害听神经等。
较长时间应用抗生素,容易造成肠道茵群失调,甚至引起真菌和耐药性细菌的感染。
2.解热药物小儿疾病过程中,多有发热表现,常用解热药物有水杨酸类、对乙酰氨基酚类的退热药物。
解热作用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使前列腺素合成减少,使体温降至正常。
解热药物可反复应用,但剂量不可过大,有足够给药间隔时间,才能维持血药浓度和适当的水平,保证药物有效无毒。
婴儿期发热时,应多采用物理降温措施,而不宜过早、过多地应用解热药物。
3.镇静、催眠、抗惊药物患儿高热、烦躁不安、惊厥时,选用镇静、抗惊厥的药物,使其安静休息,解除惊厥。
常用药物有苯巴比妥、水合氯醛、地西泮等。
婴幼儿一般禁用吗啡,因其抑制呼吸。
4.呼吸系统药物选择祛痰、镇咳、平喘药物。
一般用祛痰药或超声雾化吸入,体位引流排出痰液。
哮喘患儿常用氨茶碱等,因有兴奋中枢循环系统,易导致新生儿及婴儿惊厥。
5. 消化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分三类:①健胃药,其特点为使消化液分泌增加,改善食欲,促进肠蠕动。
常见药物有小儿消食片、好娃友等。
②助消化药,该药物多为生理成分,起替代作用,有助于蛋白质、脂肪、淀粉的分解、转化。
常见胃蛋白酶、稀盐酸等。
③其他,如卡尼汀等。
小儿时期较少使用泻药,多以增加蔬菜等粗纤维食物进行饮食调整或使用开塞露等外用药物通便。
小儿腹泻时,治疗方法除针对致病原因外,多采用口服或静脉滴注补充液体,同时加用活菌制剂,如乳酸杆菌、双歧杆菌,以调节肠道微生态环境,而不将止泻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以避免因肠蠕动减少,增加肠道内毒素的吸收,使全身中毒症状加重。
6.肾上腺皮质激素
激素是人体由内分泌腺分泌的一类生物活性物质,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和内环境的稳定。
肾上腺皮质激素是肾上腺皮质分泌激素的总称。
按其作用机制分为盐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性激素。
盐皮质激素主要作用是增加远曲肾小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和对钾离子排泄的作用。
糖皮质激素可有抗感染、抗毒素、抗免疫、抗休克等作用,临床可根据病情需要使用。
糖皮质激素长期使用时,可影响体内蛋白质、脂肪、糖代谢,抑制骨骼生长,降低机体免疫力。
剂量和疗程要适当,防止突然停药而出现反跳现象或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的发生。
此外,患水痘的患儿,用药可使病情加重,应禁止使用。
7.新生儿、早产儿用药如磺胺类可引起高胆红素血症、氯霉素可引起“灰婴综合征”。
灰婴综合症:早产儿和新生儿肝脏缺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肾排泄功能不完善,缺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对氯霉素解毒能力差,药物剂量过大可致中毒,表现循环衰竭、呼吸困难、进行性血压下降,皮肤苍白和发绀故称灰婴综合征。
8.液体疗法小儿水盐代谢旺盛,腹泻时易发生水和电解质失衡。
9.乳母用药
二、药物剂量的计算
1.按体重计算是最常用、最基本的计算法
儿童剂量每日(或每次)=成人剂量/60×儿童估计体重(kg)
儿童剂量每日(次)=儿童药量(kg/次或日)×儿童估计体重(kg)。
2.按体表面积计算
<30kg小儿体表面积(m2)=体重(kg)×0.035+0.1
>30kg/小儿体表面积(m2)=[体重(kg)-30]×0.02+1.05
小儿用量=成人剂量×某体重小儿体表面积/1.7,其中,1.7为成人(70kg)的体表面积
3.按年龄计算
1岁以内小儿用药量=0.01×(月龄+3)×成人剂量
1岁以上小儿用药量=0.05×(月龄+2)×成人剂量
4.根据成人剂量折算
见下表。
以上方法在实际应用时,要结合小儿的具体病情,分析用药目的、给药途径,计算出较为确切的药物用量。
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新生儿,一般用药剂量应偏小。
同一种药在治疗不同疾病时药物的剂量可有较大差异,如用青霉素治疗化脓性脑膜炎时,其剂量较抗一般感染时的剂量要增大几倍,此外,同样的药物,口服剂量要大于静脉注射剂量。
小儿药物按成人剂量折算表
三、给药方法
1.口服法普遍使用的给药方法,对婴幼儿,可将药片捣碎加糖水调匀,抱起小儿或抬高其头部后喂服,以防呛咳。
2.注射法急、重症及不宜口服的患儿多用。
常用肌内注射、静脉推注及静脉滴注法。
其特点是能快速见效,但易造成患儿恐惧,宜在注射前作适当解释,注射中给予鼓励。
肌内注射一般选择臀大肌外上方,对不合作、哭闹挣扎的婴幼儿,可采取“三快”的特殊注射技术,即进针、注药及拔针均快,以缩短时间,防止发生意外。
注射次数过多易造成臀肌损害,使下肢活动受影响,应尽量避免。
静脉推注多用于抢救,在推注时速度要慢,并密切观察,勿使药液外渗。
静脉滴注不仅用于给药,还可补充水、营养和供给热量等。
3.外用药剂型较多,如水剂、混悬剂、粉剂、膏剂等,其中以软膏为多。
4.其他方法雾化吸入较常应用,灌肠给药及含剂、漱剂在小儿时期使用不便,故应用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