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危重症护理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危重症护理学:是以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抢救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减少伤残率、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以现代医学科学、护理学专业理论为基础,研究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护理和科学管理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是集院前急救、院内急诊科诊治、重症监护单元(ICU)救治和各专科的“生命绿色通道”为一体的急救网络,即院前急救负责现场急救和途中救护,医院急诊科和ICU负责院内救护。
院前急救/院外急救:是指在医院之外环境中对各种危及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害事故等伤病者进行现场救护、转运及途中救护的统称,即在患者发病或受伤开始到医院就医之前这一阶段的救护。
急救绿色通道:急救绿色通道是指医院为急危重症患者提供快捷高效的服务系统,包括在分诊、接诊、检查、治疗、手术及住院等环节上,实施快速、有序、安全、有效的急救服务。急诊护理应急预案:急诊护理应急预案是为迅速、有序地为急危重症患者、批量伤(病)员开展及时有效的救治而预先制定的实施方案。
ICU/重症监护单元:是由专业医护人员应用现代医学理论和高科技现代化医疗设备,对危重患者进行专业化集中监测、治疗和护理的场所。
院内转运:是指在同一医疗单位不同医疗区域之间的转运。
院际转运:是发生在不同医疗单位之间的为重症患者的转运。
灾难:是指一个对社区或社会功能的严重损害,包括人员、物资、经济或环境的损失和影响,这些影响超过了受灾社区或社会应用本身资源应对的能力。
检伤分类:是指根据患者需要得到医疗救援的紧迫性和救治的可能性决定那些人优先治疗的方法,可分为急救伤病员分类、ICU伤病员分类、突发事故伤员分类、战场伤员分类、大规模伤员分类等。
急性应激障碍:是因受到急剧、严重的精神打击,机体在受到刺激后立即(1小时内)发病,表现为强烈恐惧体验的精神运动性兴奋,行为有一定的盲目性,或精神运动性抑制,甚至木僵。
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由于异乎寻常的威胁或灾难性应激事件所致延迟出现(遭受创伤后数日至数月出现)或长期出现(病程可达数年,甚至持续多年不愈)的心理障碍。
急诊分诊:是指急诊患者到达急诊室后,由预检护士快速、准确地评估其病情严重程度,判别分诊级别,根据不同等级安排就诊区域,科学合理地分配急诊医疗资源的过程。
急诊护理评估/急诊患者评估:是常规收集患者主观和客观信息的过程。
心搏骤停:是指心脏有效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
心脏性猝死:是指急性症状发作后1小时内发生的以意识突然丧失为特征、由心脏原因引起的死亡。心肺复苏:是针对心脏、呼吸停止所采取的急救措施,即应用胸外按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恢复心脏自主搏动和血液循环,用人工通气代替自主呼吸病恢复自主呼吸,达到促进苏醒和挽救生命的目的。成人生存链:是指对突然发生心脏骤停的成人患者所采取的一系列规律有序地步骤、规范有效的救护措施,将这些抢救环节以环链形式连接起来,就构成了一个挽救生命的“生命链”。
基础生命支持:是指采用徒手和(或)辅助设备来维持心搏骤停患者的循环和呼吸的最基本抢救方法。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是在基础生命支持的基础上,通过应用辅助设备、特殊技术和药物等提供的更有效的呼吸、循环支持,以恢复自主循环或维持循环和呼吸功能的进一步支持治疗。
脑复苏:是心肺功能恢复后,主要针对保护和恢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治疗,其目的是在心肺复苏的基础上,加强对脑细胞损伤的防治和促进脑功能的恢复,此过程决定患者的生存质量。
创伤: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创伤,也称为损伤,是指人体受外界某些物理性(如机械性、高热、电机等)、化学性(如强酸、强碱、农药及毒剂等)或生物性(虫、蛇、犬等动物咬蜇)致伤因素作用后所出现的组织结构的破坏和(或)功能障碍。狭义的创伤是指机械性致伤因素作用于机体,造成组织结构完整性的破坏和(或)功能障碍。
创伤严重程度评分/创伤评分:是以计分的形式来估算创伤的严重程度,即应用量化和权重处理的患者生理指标或诊断名称等作为参数,经数学计算以显示伤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方法。
多发伤/多发性创伤:系指同一致伤因素作用下,人体同时或相继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解剖部位的损伤,其中至少一处损伤危及生命
复合伤:是指两种以上的致伤因素同时或相继作用于人体所造成的损伤。分放射复合伤和非放射复合伤。创伤机制:创伤机制是指能量从外界转移到人体上造成损伤的过程。损伤的程度取决于外界能量类型(钝性、穿透性、热力等)、传递的速度和传递到人体的部位。
呼吸困难:是指患者主观上感觉“空气不足”或“呼吸费力”客观上表现为呼吸频率、深度、节律的异常,严重时可出现端坐呼吸、发绀、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运动。
急性肺栓塞:是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引起的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的总称,包括肺血栓栓塞、脂肪栓塞、羊水栓塞、空气栓塞。
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由各种肺内、肺外因素导致的急性弥漫性肺损伤和进而展的急性呼吸衰竭。
胸痛:指位于胸前区的不适感,包括胸闷、刺痛、烧灼、紧缩、压榨感等,有时可放射至面颊及下颌部、咽颈部、肩部、后背部、上肢或上腹部,表现为酸胀、麻木、沉重感等,常伴有精神紧张、焦虑、恐惧感,是急诊科常见的症状之一。
ACS/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溃,继发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病理基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暑:是指人体在高温环境下,由于水和电解质丢失过多、散热功能障碍,所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的心血管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热损伤性疾病。
热射病:当外界环境增高,机体散热绝对或相对不足,汗腺疲劳,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致体温急剧增高,产生严重的生理和生化异常而发生热射病。
热衰竭:高温环境中,大量液体丢失会导致失水、血液浓缩、血容量不足,若同时发生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则易发生外周循环衰竭,表现为多汗、疲乏、无力、眩晕、恶心、呕吐、头痛等。
热痉挛:当机体以失盐为主或仅补充大量水而补盐不足造成低钠、低氯血症,导致肌肉痉挛,即发生热痉挛,表现为肌肉阵发性痉挛伴收缩痛。
淹溺/溺水:是人淹没于水或其他液体中,由于液体、污泥、杂草等物堵塞呼吸道和肺泡,或因咽喉、气管发生反射性痉挛,引起窒息和缺氧,肺泡失去通气、换气功能,使机体处于危急状态。国际复苏联合委员会把溺水定义为一种淹没或浸润于液态介质中而导致呼吸障碍的过程。
急性中毒:是指有毒的化学物质短时间内或一次超量进去人体而造成组织、器官器质性或功能性损害。中毒后“反跳”:某些有机磷杀虫药如乐果和马拉硫磷口服中毒,经急救临床症状好转后,可在数日至1 周后,病情突然急剧恶化,再次出现急性中毒症状,甚至发生昏迷、肺水肿或突然死亡,此为中毒后“反跳”现象。
迟发性多发性神经病:少数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如甲胺磷、敌敌畏、乐果、敌百虫中毒)在急性中度或重度中毒症状消失后2-3周,可出现感觉型和运动型多发性神经病变,主要表现为肢体末端烧灼、疼痛、麻木以及下肢无力、瘫痪、四肢肌肉萎缩等,称为迟发性多发性神经病。
中间型综合征:是指急性重度有机磷杀虫药(如甲胺磷、敌敌畏、乐果、久效磷等)中毒所引起的一组以肌无力为突出表现的综合征。
血流动力学监测:是指根据物理学定律,综合病理和生理学概念,对循环系统中学业运动的规律进行定量、动态、连续的测量和分析,得到的数据不仅为危重患者提供诊断资料,而且能及时反映患者的治疗效果,从而使患者得到及时、正确而合理的救治。
心输出量:是指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学业总量。
CVP/中心静脉压:是指胸腔内上、下腔静脉的压力,严格地说是指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的压力,反映右心收缩前负荷,主要适于各种严重创伤、休克、急性循环衰竭等危重患者的监测。
吸呼比:是一个呼吸周期中吸气时间与呼气时间之比,正常吸呼比为1/1.5-2,吸呼比的变化反映肺的通气与换气功能。
潮气量:是平静呼吸时一次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
分钟通气量:是静息状态下每分钟呼出或吸入的气体量,是肺通气功能最常用的测定指标之一,正常值为6-8L/min。
生理无效腔容积:是解剖无效腔与肺泡无效腔的容积之和。解剖无效腔指从口、鼻、气管到细支气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