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HIV的致病机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其它途径:
高危移民人群,如移居美国的海地移民占7%, 认为由于这些移民携带了HIV,使AIDS在美国流行。 同年扎伊尔人移居比利时和法国,使AIDS在欧洲开 始流行。
6、艾滋病的治疗及预防
• 迄今为止,虽然对艾滋病的研究受到了高 度重视,仍无任何药物可以完全抑制HIV在 感染者体内的增值并彻底治愈艾滋病。 • 治疗艾滋病的方法和手段: (1)抗病毒治疗:即,选择不同的药物,针 对复制周期中的不同环节,对艾滋病毒的 复制予以抑制。
2、HIV病毒颗粒的形态及基因结构
艾 滋 病 病 毒
HIV属逆转录病毒,细胞膜芽生,1983年首次分 离出HIV-1型。典型的病毒颗粒呈球形,直径约 为100nm,分子量约为24000,病毒核心由两条单 链RNA,逆转录酶及结构蛋白组成。核心的外面是 病毒衣壳呈双面体,立体对称。病毒最外层为包 膜,包膜上有棘突(由两个糖蛋白GP120,GP41组 成),含有与宿主结合的部位。
1、爱滋病AIDS的发现
1980年6月,人类发现了第一例艾滋病患者 ——美国青年盖尔坦。盖尔坦是一名同性恋者, 当他因身体不适而去医院看病时,医生发现盖尔 坦的免疫系统几乎完全崩溃,所有的医疗手段都 无济于事,只好眼睁睁地看着盖尔坦死去,随后, 他的两个同性恋伙伴也相继死去。中国第一例出 现于1985年,一位到中国旅游的美籍阿根廷人患 病入住北京协和医院后很快死亡,后被证实死于 艾滋病。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AIDS 获得性免疫缺乏综合征
免疫系统是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 活性物质组成。
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 布的场所,包括骨髓、胸腺、脾、淋巴结 等。 免疫细胞包括吞噬细胞、淋巴细胞(起源 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T细胞和B细胞 免疫活性物质包括抗体、淋巴因子、溶菌 酶等

CD4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中的一种重要免疫细胞, CD4 主要表达于辅助 T ( Th )细胞,是 Th 细胞 TCR 识别抗原的共受体, CD4 也是 HIVD8分子,但作为HIV受体的CD4细胞此时起 到的是“通风报信”的作用。
2)病毒RNA的复制过程
① 病毒RNA在自身逆转录酶的作用下转录成 单链DNA,并由宿主细胞DNA聚合成双 链DNA(前病毒),经环化与宿主细胞的 染色体整合。 ② 病毒DNA利用宿主细胞的转录和合成系统 转录产生病毒mRNA,其中一部分编码病 毒蛋白,与基因组RNA组装成新的病毒颗 粒,
3)装配和成熟释放
3、HIV的复制机理 1)病毒的吸附侵入 ① HIV进入人体血液后,主要侵染人体的T淋
巴细胞及巨噬细胞。HIV主要的靶细胞是其表面有 CD4抗原的辅助性TC及其前体细胞,CD4抗原对病 毒包膜糖蛋白有亲和力的受体,可使HIV穿入细胞。
gp120(HIV上的一种外膜糖蛋白)和 CD4分子结合后会引起构象变化,病毒包膜的 gp41区段暴露,使病毒的脂质囊膜与宿主细胞膜 发生融合,即释放RNA。
②移植或接受了HIV感染者的器官、组织、或精液
③与静脉药瘾者共用受HIV污染的、或未经消毒 的针头与注射管。 ④医源性感染如医疗器械消毒不严等。
3).母婴传播 围产期传播,即感染了HIV的母亲通过胎盘传 播。胎儿也可经产道感染或产后母乳哺喂时传染。 母婴传播的机率为 15 - 30% ,美国儿童发病率占 AIDS的10%,已有1000多例死亡。
• 人类与艾滋病进行了多年的抗争,尽管取 得了不少成绩,但是由于病毒的高效变异 性,病毒很快就会出现耐药性,是抗病毒 药物失去作用,虽然能够有效抑制病毒到 仙游方法检测不到的水平,但根治的问题 还没有解决。
5、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1.性接触传播 包括同性与异性之间的性接触。据美国在2600万男 性同性恋者的调查中发现有70%的HIV感染。在非洲的 妓女可能是HIV的携带者和传播者。 2.经血传播 ①输入了污染HIV的血液或血液制品,如血友病 患者在接受VIII 因子浓缩剂时感染
中国的艾滋病蔓延过程
1982年,艾滋病病毒随血液制品传入中国; 1983年-1985年,带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制品 感染4 例 中国血友病病人; 1985年,一名美籍阿根廷艾滋病人来华旅游, 死于北京; 从国外输入到在国内的播散(1989—1994年高 速增长(1995—2000年)
• HIV是一种RNA逆转录病毒,根据血清学反应和病毒 核酸序列测定,HIV可分为Ⅰ型(HIV-1)Ⅱ型(HIV2),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免疫交叉反应。艾滋病绝 大多数由HIV-1型引起,HIV-2报告只局限于南非、 葡萄牙、印度。 • HIV-1可分为A、B、C、D、E、F、G、H、I、J和O 等 11个亚型;HIV-2有A-H亚型组,其中只有A、B 引起人类感染,C-H仅在少数单一个体中发现,全球 0.11%HIV感染者由HIV-2引起。我国主要以HIV1型 为主 ,HIV2型毒力较弱 潜伏期较长 发展为AIDS 的时间更长 。
病入膏肓
4、HIV病毒的变异
• HIV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具有高度的变异性,这是 HIV在免疫和药物选择压力下赖以生存的基础,也 是病毒难以清除的主要原因和疫苗研制的主要障 碍。 • HIV的逆转录酶忠实性较差,缺乏3’-5’外切核 酸酶的校正功能,导致RNA转录为DNA时经常出现 替换、移码和缺失等错误。据估计每一轮HIV的复 制都会引入10个错误的碱基。甚至2个共包装的病 毒RNA分子间出现模板转接以及不同亚型病毒间的 重组,引入更多的突变。
• 病毒子代基因组RNA与病毒蛋白装配成为核衣壳核 心,从细胞膜出芽释放时获得胞膜组成完整的子 代病毒,侵染其他健康细胞,引起宿主细胞溶解 死亡。 随体内病毒负荷的增加, CD4细胞数进行性减少, 当 CD4+细胞少于 200 / mm3( 正常低限的 50 % ) 感染者的免疫功能完全破坏,导致免疫缺陷,引 起中枢神经系统、肺、肠及其它器官感染致病。 各种机会性感染和继发性恶性肿瘤增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