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扶绥县县域镇村体系规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乡统筹总体思路和指标体系
总体思路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仍是最主要的目标,因此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选择十分关 键。目前,扶绥县仍处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产业结构呈现出第一、二、三产业均衡发展的局 面,城镇化水平约为34%,其发展仍需要大力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为此,规划确定了扶绥 县域城乡统筹发展的总体思路: (1)深入实施开放开发战略,积极推动新型工业化进程、产业集聚区发展和城乡劳动力就业 统筹安排,使县域各主要城镇的第二、三产业能吸纳更多的农民就业,增加进城务工农民的收 入。 (2)加快推进城乡统筹的城镇化发展战略,大力提高城镇化水平,建设大县城和小城镇,以 城镇发展带动乡村发展。 (3)加强农业的保护和投入力度,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的 基础上,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的,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业增长方 式的转变。 (4)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建设,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 (5)统筹城乡生态保护和建设,建设宜居生态县。规划在以上总体思路的基础上,提出了 “工业富县、城镇带县、特色立县、科教强县”的十六字战略方针。
百度文库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县域镇村体系规划探讨
—以广西扶绥县为例
背景
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并将其作为科学发展观“五个统筹”中的首要任务。县域是 我国最具代表性的行政单元,其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和空间布局的合理性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 关键。 2006年6月,建设部根据党的十六大统筹城乡规划的要求,为加强县域的协调发展,规范 县域镇村体系规划编制工作,下发了《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暂行办法》。 2008年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不但在法律层面进一步统筹了城与乡 的规划编制和管理,而且强调了要打破城乡分割,将县域规划从原来只注重城镇的发展和城镇 体系的构建,转变为更注重农村的发展和镇村体系的布局。 2010年6月开始实施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办法》,结 合广西的实际,明确了县域镇村体系规划编制和审批的程序。扶绥县域镇村体系规划是广西境 内单独编制的第一个县域镇村体系规划,因此对其规划的探索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村庄空间发展引导
扶绥县正处在城市高速发展时期,各种因素 (如产业、交通、大型基础设施)的不确定 性大大增加,政府在应对城镇发展的内外部 环境及城市竞争时,采取了一些重大举措, 将可能导致现有城镇、产业空间格局发生重 大改变。 规划通过对县域整体空间的合理划分,对适 宜建设和不适宜建设的村庄予以界定,引导 农村居民点在空间上的合理分布,以构筑一 个良好的生态空间;根据现有地形地貌条件, 结合现状村庄分布以及村民习惯,将县域空 间划分为积极发展区域、引导发展区域、限 制发展区域、禁止发展区域四种类型
2镇村职能类型城镇的职能类型可划分为以下三 种类型。 (1)综合型: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大力 发展商贸和工矿业,通过加强在经济、金融、科 技、信息和交通等领域的建设,提高县域中心城 镇的经济效益和综合实力,增强其职能和经济辐 射作用,形成强有力的中心城镇,带动全县发展。 (2)工贸型:交通条件较好,具有一定的工业 基础和能源基础,已形成周边城乡地区的商品集 散地,以采掘加工、制糖、建材业为主要产业选 择对象,以增强城镇实力。 (3)农工型:农业生产条件较好,农产品丰富, 发挥农副产品集散中心的优势,发展农副产品加 工和城乡集市贸易。 中心村根据职能可划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种植业型:村民经济来源以农业种植和林 业种植为主的村庄。 (2)养殖业型:村民经济来源以养殖业为主的 村庄。 (3)双殖业型:村民经济来源以养殖业和种植 业为主的村庄。 (4)农业旅游型:村民经济来源以农业种植和 旅游业为主的村庄。
镇村体系职能结构规划
1.镇村职能等级结构整个扶绥县域形成了县 城—中心镇—一般镇—中心村—基层村的职能 等级 (1)县城:主要是指县域中心、县政府驻地 以及县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新宁镇(含 原新宁镇、龙头乡和岜盆乡)。 (2)中心镇:指县域片区中心,对周边农村 具有一定的经济带动作用,政策上应重点扶持, 包括渠黎镇、东罗镇、东门镇和中东镇。 (3)一般镇:指县城、中心镇以外的扶绥县 中心村布点规划图建制镇,包括渠旧镇、山圩 镇、柳桥镇和昌平镇。 (4)中心村:指规划为一定农村地域范围的 服务中心,是配套有一定基本生活福利设施, 能为本村庄和附近村庄提供服务,并能辐射周 边若干个行政村地域范围的较大村庄(69 个)。 (5)基层村:指镇村体系中最基层的居民点, 由若干个村庄通过“迁村并点”形成,配套有 基本的生活设施(基层村的具体数量将在各乡 镇总体规划层面落实)。
基础设施统筹
基础设施统筹包括交通、供水、排水、供电、通信和环卫设施等内容。 (1)交通设施统筹强调县域对外交通以县城为中心,强化各镇与县城之间、镇与镇之间、中 心村与镇之间、中心村与中心村之间的交通网络建设。 (2)供水设施统筹强调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调配。 ( 3)排水设施统筹强调对污水进行集中统一处理,各乡镇必须建设污水处理厂,中心村应建 设初级污水净化设施。 (4)供电设施统筹强调全县电源的统一布局。 (5)通信设施统筹强调实现乡镇电话的数字程控化;农村通信采用通信电缆、光纤电缆以及 微波、卫星通信技术;在县城开展电话网、电视网、互联网“三网合一”的通道建设。 (6)环卫设施统筹强调建设全县垃圾集中统一的收集、运输和处理系统。
村庄布局规划
村庄布局规划对“迁村并点”原则进行确定, 明确中心村和基层村的选址,提出中心村、基 层村的建设标准,并将村庄分为四种类型进行 分类指引。(1)城区、各类工业区的村庄: 该类村庄的土地将被征用,成为国有土地,农 村人口全部转化为城市人口;建立居委会,做 好农民居住用地和就业的安排。(2)撤消型 村庄:指现状人口规模较小、位于禁止发展区 域、交通不便、无发展潜力的村庄。该类村庄 的土地被禁止开发,禁止一切民宅和各类新建、 改建和扩建行为,下大力气“迁村并点”,促 进农村居民向城镇集中或向其他村庄搬迁。 (3)控制发展型村庄:指有一定规模,但进 一步发展受到制约的村庄。该类村庄的用地和 人口规模受到控制,尽量避免大规模的开发建 设活动;鼓励村庄内的人口进入城镇,对村庄 进行整治,提高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的配 套水平。(4)集聚发展型村庄:指规划所划 定的中心村,以及经济条件较好、有一定人口 规模、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条件较好、具有发 展潜力的基层村。该类村庄将重点配置基础设 施和社会服务设施,允许民宅和各类建筑的新 建、改建和扩建,着力吸引周边居民在此聚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