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浙江地理选考部分B版习题:选修Ⅴ 自然灾害与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课时训练]
1.图a示意某地区地形及M城位置,图b示意M城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量。
2011年,该地区9、10两月降水量远超常年,M城被水淹80多天,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分析M城水患严重的自然原因。
解析本题考查洪水灾害的自然原因。洪涝灾害的自然原因主要从地形(地势低平、海水顶托)、气候(降水多且集中)、河流(水系发达)等方面回答。读图文材料可知M城地处河流下游(地势低平排水不畅,集水面积广,海水顶托),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答案M城靠近河口,距海近,地势低平。全流域径流均汇集到M城附近入海。降水量大而且集中。河水常受海潮顶托,下泄缓慢。
2.读“我国东部某村落附近等高线图”和“该地气候资料图”,指出图中村落可能受何种地质灾害威胁,并解释理由。
解析该村落位于低山丘陵地区,由于开山取石,植被遭到破坏,同时地表
多松散物质,雨季降水量大,容易造成滑坡、泥石流危害。
答案滑坡和泥石流。理由:该村落所在地大部分为低山丘陵区,地形崎岖,村落附近(以南)坡度较陡;水源地(山顶)开山取石,破坏山体及植被,地表多松散物质;降水量大且集中;村落位于河流出山口附近,河流(洪流)携带物质容易在此堆积。
3.阅读资料,完成下题。
经过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我国各地不同农作物的播种、收获等的时间相对固定,否则会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2013年4月,东北地区持续低温,大田春播时间普遍比常年推迟7~10天。
分析4月份持续低温对东北地区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解析应从错过播种期、缩短生长期及东北地区生长期的独特性等角度分析。
答案东北(农作物春播秋收,一年一熟,)适宜农作物生长的时间较短。春播推迟7~10天,即农作物生长期缩短了7~10天;错过适宜的播种期,扰乱了农作物正常的生长节律。所以,农作物的产量会减少,质量会降低。4.下图所示区域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断裂带。2013年4月20日,这里发生了7.0级强烈地震。2013年4月21日夜至24日,震区出现多次降雨。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发生了严重的次生地质灾害。
说明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次生地质灾害严重的原因。
解析地处断裂地带,岩石破碎,这里山高谷深,是地质灾害多发区域,此次地震造成岩体松动,降雨又加剧了地质灾害的发生。
答案图示区域(地处断裂带)岩石破碎,山高、坡陡、谷深,强烈地震造成震区岩体松动、破裂,形成崩塌、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降雨致滑坡、崩塌
加剧,引发泥石流。
5.结合材料,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西北某地区粮食种植面积约2 000平方千米。当该地区部分耕地受灾时,全区粮食年产量发生变化。右图示意该地区粮食年产量与水旱灾害受灾面积的对应关系。
(1)指出该地区粮食年产量与水旱灾害受灾面积的关系,并分析其原因。
(2)说出该地区为防治旱灾在农业生产方面应采取的措施。
解析第(1)题,注意两幅图分别表示粮食年产量与旱灾、水灾受灾面积的关系;原因要注意该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水源是制约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第(2)题,预防措施可从监测预报、修建水利工程、适应干旱环境等角度分析。
答案(1)粮食年产量与旱灾受灾面积呈负相关,与水灾受灾面积呈正相关。
该地区气候干旱,水资源不足;旱灾时,作物缺水严重,粮食减产;水灾时,未受灾地区的水分条件改善,粮食反而增产
(2)加强气象监测预报等;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或开拓水源、发展集雨工程
等);改善灌溉技术(或优化农业结构、推广耐旱的作物品种等)。
6.低温冻害主要是因为强冷空气侵入造成的连续多日气温下降,使作物因环境温度过低而受到损伤以致减产的农业气象灾害。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平均每年冻害出现的次数等值线分布图。
对比东北地区与长江下游地区平均每年冻害出现的次数差异,并说明原因。解析从图中看到东北地区冻害次数低于长江下游地区。其原因为东北地区冬季农业生产活动少,农作物耐寒能力强,东北地区人们防冻意识强等。答案差异:东北地区平均年冻害次数比长江下游地区少。
原因:冻害发生在冬半年(主要在春、秋两季);与长江下游地区相比,冬半年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活动较少;农作物耐寒能力强;东北地区人们防冻意识
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