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二十世纪的政治制度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香港二十世纪的政治制度发展

我是同意20世纪下半叶的香港政府较以往更能代表民意,我们可以从1945-97年间香港政府所推行的各种政策上引证这个说法。

在20世纪上半叶的香港政府架构是以总督为权力中心,实行以行政为主导的体制,表面上是行政,立法和司法三权分立,但行政和立法局的官守和非官守议员都由港督委任,没有选举成分,没有代表性和认受性,虽然委任少数的华人领袖进入立法局和行政局,但他们接受的为英式教育,而且大多为专业及富有商人背景,而社团大多从事慈善救济服务,所以不大可能反影普罗大众的民意。所以当时的香港政府施政能代表民意的比较少。

而20世纪下半叶,在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恢复对香港的管治权,为了顺应当时非殖民地化的潮流,总督杨慕琦于1946年提出一套政制改革方案-- 杨慕琦计划,其中的重点包括设立一个由3分之2直选议席组成,华人与非华人各占一半的市议会,以加强本地化和民主化,与及增加立法会非官守议员的席位,使其更具代表性。虽然该计划最终没能实现,但香港政府为了应付不断增加的华人人口,与及有见于华人在社会上的地位逐渐提升,其后继任的总督仍然开展了一些有限度的改革,包括实施公务员本地化政策,招募更多的本地华人出任政务官;同时亦委任更多非官守和华人进入行政局,立法局和增加市政局的选举议席,使议会的代表性有所加强。

1966和1967年的两次大规模暴动,使香港政府认识到在经济繁荣发展的背景下,如果普罗大众的生活得不到改善,漠视华人精英在社会的影响力,社会就会容易出现动乱的危机。因此在1971至1982年间,总督麦理浩进行大规模的政制改革,大量吸纳华人精英进入管治架构,作为分担决策和咨询的对象,无论是行政局或立法局,华人非官守议员的人数都有大幅度的增加,使议会和施政更有代表性和认受性。在强化地方行政方面,1968年当时的总督戴麟趾推行“民政主任计划”,在港九各区设立民政处,促进政府与市民之间的沟通,使政府更有效地接收民意,制定合适的政策,及至1981年,政府发表“香港地方行政白皮书”,在全港成立18区区议会,作为地区咨询组织,与作为区域咨询组织的市政局,区域市政局,以及作为政府最高咨询组织的行政,立法两局,共同构成三级政制咨询架构。区议会除由政府委任外,也有由市民透过直选的方式选出,给市民提供参与地区事务的直接途径。同时政府在这期间积极改善民生,推行一系列完善社会服务的政策,使政府塑造了依民意办事的形象。

1982年区议会的首次全面分区直选,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开展了香港的代议政度,市民大众可以选出属意的代表,在议会中为自己的利益发言。随后市政局在1983年,也举行首次的分区直选。1984年12月中英两国签订“中英联合声明”,香港回归中国已成定局,英国在准备从香港撤退的同时,亦加快了香港代议政制的发展步伐,除了在区议会,市政局与区域市政局等地方层面引入直接选举,同时在中央立法机关引入民选成份,1984年11月,总督尤德发表“代议政制在香港的进一步发展白皮书“,首次确认在立法局加入选举成分,由1985年立法局首次进行间接选举,1991年首次进行的立法局分区直选到1995年的全面直选。代议政制的发展令市民参与和关注政治的层面不断广大,参与的人数亦不断增加,自1980年代,多个政党纷纷成立,其成员透过选举晋身议会,向政府反映市民的诉求,并监察政府施政,使政府的运作的政策更能代表民意。

在整个二十世纪的香港,华人对政治的参与可以说由几乎没有参与演变成全面参与,其过程很大程度取决于当时政局的变迁。

香港在二十世纪初期,华人参与政治的机会很少,虽然当时华人占香港大多数的人口,但其社会地位普遍不高,政府的主要决策,均集中在总督和其他英国官员手中。虽然及后随着华人不断从内地移居香港,与及部分华商在香港社会的经济地位日益提高,政府为了加强管理华人社区的事务,于是吸纳少数华人精英进入行政架构,尝试拉拢这些华人领袖及华人社团,以赢取华人社区对政府的认同,例如在1880年委任伍廷芳进入立法局,成为第一个华人非官守议员。及后在1926年,省港大罢工发生后,周寿臣获当时的总督金文泰委任为首位华人行政局非官守议员,这是首次有华人参与政府最高的咨询机构。其后1936年罗旭禾接替周寿臣,成为战前另一位晋身行政局的华人领袖。这些华人精英大多接受过英式教育,大多为专业人士或富有商人,他们在政府的作用只作为沟通的桥梁,而且反映的多数为上流社会的意见,对普罗大众的代表性十分有限,普遍来说华人在政治上的参与度不高。

香港在1941-1945年的日治时期,华人在政治上的参与却有所提高,日本人为了维持有效的管治,加强管理华人社区的事务,实行分区制度,鼓励华人参与更多地方上的管理;并成立“两华会”拉拢英治时期社会上的华人领袖,以反映民意,日本人的目的是希望通过“以华制华”的方式来加强对本地居民的控制。而这个政策打破了长久以来香港由非华人垄断政治的局面,华人的政治地位得到大大的提升。1945年战后,英国政府因为“非殖民地化”的大潮流下,不得不改变对华人的政策,开始重用华人,华人对政治的影响力大大提高。

虽然在1945年战后“杨慕琦计划”最终流产,但及后的总督仍委任更多的华人进入行政局,立法局和市政局,同时,政府推行公务员本地化政策,华人公务员人数不断上升,华人有机会出任司政级政务官和首长级官员。

1966和1967年的两次大规模暴动,更使香港政府认识到在经济繁荣发展的背景下,如果普罗大众的生活得不到改善,漠视华人的意见,社会就会容易出现动乱的危机。因此在1971至1982年间,总督麦理浩进行大规模的政制改革,大量吸纳华人精英进入立法局和行政局等管治架构,当中不少成为举足轻重的政治人物,例如锺士元和邓莲如等。他们在80年代的香港前途问题上担当了重要的角色。华人参与政治的活动更加广泛。

1984年12月中英两国达成“中英联合声明”,确定中国于1997年7月1日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联合声明”明确香港回归后享有高度自治,实行“港人治港”的制度,本地华人将可以全面参与香港的政治事务。有见及此,港英政府在80年代开始大力在香港引入代议政制,首先在全港成立18区区议会,并实行分区直选出民选议员;其后在1983年,市政局也举行首次分区直选民选议员;及在1984年“联合声明“公布后,更加快代议政制的步伐,在1985年至1995年分三阶段在立法局进行间接选举(1985),分区直选(1991)和全面直选(1995),华人政党在80年代后因而纷纷成立,加强其成员在议会的影响力。同时,由1980年到1997年,愈来愈多政府机构的首长由华人出任,体现“港人治港”的原则。例如1993年陈方安生出任首位华人布政司,1995年曾荫权出任首位华人财政司,都全面体现出华人在政治的参与度。

总结而言,华人在各个阶段都是积极参加政治,因为香港是大多数华人的家园,他们想要改善自己的生活,就必须参与各种政治事务,为自己的利益发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