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喜剧电影的八个阶段10

合集下载

从“歌颂式”到“嬉闹式”:云南少数民族题材喜剧电影的叙事转向

从“歌颂式”到“嬉闹式”:云南少数民族题材喜剧电影的叙事转向

从“歌颂式”到“嬉闹式”:云南少数民族题材喜剧电影的叙事转向作者:崔颖孙刚来源:《电影评介》2021年第12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电影创作中,少数民族电影以其独特的民族艺术特性成为中国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各少数民族地区中,地处西南边疆的云南以其丰富多元的民族文化、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成为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创作的重镇。

从家喻户晓的《五朵金花》《阿诗玛》到新时期的艺术探索之作《青春祭》《云南故事》再到21世纪风格各异的《花腰新娘》《碧罗雪山》《米花之味》等影片,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中国电影艺术发展史上留下了独特的印记。

而在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创作中,以《五朵金花》为代表的喜剧电影无疑是其最具影响力的电影类型。

如果说20世纪50年代的《五朵金花》开创了我国电影“歌颂式”喜剧电影的先河,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的《台湾情侣的奇遇》和21世纪初的《花腰新娘》则以“嬉闹式”喜剧电影的样貌试图探索出一种云南特色的少数民族题材喜剧电影叙事模式。

云南少数民族题材喜剧电影也因此实现了从“歌颂式”到“嬉闹式”的叙事转向。

一、《五朵金花》:歌颂式喜剧电影范式的确立喜剧电影是电影剧情片中最为常见的电影类型,是“以产生笑的效果为特征的故事片”。

[1]喜剧电影与戏剧和文学中的喜剧渊源颇深。

美国文学理论家艾布拉姆斯把喜剧分为爱情喜剧、讽刺喜剧、风俗喜剧和闹剧。

[2]我国戏剧理论家董健将喜剧归为两类:讽刺喜剧和幽默喜剧。

认为“众多类型的喜剧基本上不出这两大类的范畴。

例如,所谓闹剧即讽刺喜剧的低俗化与夸张化;所谓风俗喜剧也就是温和而文雅一些的讽刺喜剧”。

[3]总的来说,讽刺喜剧和幽默喜剧是传统喜剧的两大基本类型。

在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喜剧电影也大致可以分为这两大类(如《劳工之爱情》属于幽默喜剧,《假凤虚凰》则是讽刺喜剧)。

新中国成立后,“摆在中国喜剧文艺工作者面前的关键问题,就是如何选择适应新的时代与社会的喜剧观念。

毕竟,经典的喜剧观念以及从中国电影有史以来便形成的喜剧影片传统,都是以‘讽刺’作为喜剧的基本要义的。

微电影论当下中国喜剧电影创作演变及其发展

微电影论当下中国喜剧电影创作演变及其发展

4713微电影论当下中国喜剧电影创作演变及其发展2012年贺岁档,一部《人再途之泰》在众多大片中成功突围,成为国产电影票房的新标杆,令业内外人士对国产喜剧电影刮目相看。

从2002年《英雄》首开“大片”贺岁滥觞,到《泰》重新以喜剧“夺权”,十年间中国电影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产业政策的引导和市场需求的扩张带来了空前的机遇与活力。

可以说,如何在本土经验基础上有效推进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类型电影直接影响着中国电影的产业化进程。

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近年来国产喜剧电影的创作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新世纪以来,随着电影市场的急剧扩张,观众期待多样化的电影创作,电影形态逐渐趋于开放和多元。

喜剧电影观念的市场转向,使得国产喜剧电影创作得以突破以往题材的限制出现大规模的集群创作。

近年喜剧片数量不断攀升,在2006年上映的国产电影中,只有8部是喜剧片,仅占同年上映新片的9.4%。

[1]及至2009年,喜剧电影激增,此后在院线的占有率长居于20%以上,2011年上映的183部国产电影中,喜剧片达38部,仅次于爱情片。

[2]2012年喜剧片更是连创佳绩,为市场贡献了超过18%的票房。

[3] 针对观众的贺岁档观影意愿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观众表示喜剧片是进影院的第一选择。

[4]在市场的青睐下,近年的国产喜剧电影在类型化上取得了一定成就,形成了几种特征鲜明的亚类型喜剧。

但同时也应看到,国产喜剧电影的总体品质还有待提升,喜剧电影跟风创作、“山寨”成群、缺乏创新性和偏离“游戏规则”的叙事都严重制约着喜剧创作的发展。

面对中国电影整体上升级换代的新时机,如何以优质叙事满足市场的商业诉求和观众的心理诉求,如何在电影创作中优化资源配置,如何有效地进行本土化现实题材创作以达到与好莱坞抗衡的目的,都成为国产喜剧电影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新世纪以来中国喜剧电影的发展概况新世纪的喜剧电影创作呈现出前冷后热的巨大反差。

新世纪初期,喜剧电影创作较为沉寂,更多的电影则是沿袭了90年代“泛喜剧电影创作”的态势。

中国电影史复习全本(无删节)

中国电影史复习全本(无删节)

中国电影史1、尝试时期(1905——1923)总体介绍:这一时期从1905年拍摄《定军山》起至1923年《孤儿救祖记》上映止。

基本特点是先驱者们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着手电影拍摄活动,既没有明确的艺术目的,更谈不上经营方针。

重点讲解——1、《定军山》(1905年,丰泰照相馆)的历史意义:①、把电影这一舶来品与中国传统艺术相结合,使电影在中国生根并发展起来;②、影片为戏曲内容,为影戏的发展传统奠定了开端,为使电影语言本土化开了先河。

2、丰泰照相馆——由任景丰于1892年创办,是北京第一家由中国人开设、并以拍摄戏装照闻名的照相馆。

它拍摄了我国第一部国产片《定军山》,之后又陆续拍摄了七八部戏曲纪录片。

这些戏曲短片都是在简陋的环境下以较原始的方式拍摄的。

由于技术的局限,这些短片视觉效果并不理想。

但由于它是本土传统艺术与外来新奇娱乐形式的初次结合,给观众带来了新鲜感。

由于1909年的大火,丰泰的拍片活动也告终止。

3、1920年,“商务”影戏部拍摄了由梅兰芳主演的两部“古剧片”《春香闹学》和《天女散花》。

4、《难夫难妻》——由郑正秋编剧,郑正秋和张石川于1903年共同导演。

它以喜剧的笔触叙述了一对互不相识的青年在父母和媒人的包办下结合的过程,并通过对这种繁文缛节的夸张性描写,体现出创作者一定的社会批判意识。

它已经开始体现出某种叙事潜能,是我国第一部短故事片,揭开了中国叙事电影的序幕。

5、《劳工之爱情》——由郑正秋编剧、张石川导演,明星公司1923年出品,堪称本阶段中国短故事片创作经验的集大成者。

影片用妙趣横生的细节安排,肯定和赞美了“劳工”的美好品质。

尽管在场面调度和演员表演上仍保留着舞台化的痕迹,但在镜头调度上力图突破舞台思维的羁绊。

它是中国短故事片创作的基本终结的标志。

6、第一代电影人(中国电影戏剧色彩浓重)代表人物:张石川、郑正秋、黎民伟。

时间:1905——30年代初。

代表作品:《孤儿救祖记》(张石川)、《劳工之爱情》(张石川)、《庄子试妻》(黎民伟)。

第四章中国17年电影

第四章中国17年电影

第四章中国“十七年”电影(1949-1966)一、十年电影的界定知识点回顾:中国十七年电影的四起四落“十七年”中国电影的四个繁荣时期:第一,建国初期的第一次发展;第二,1956年前后的第二次发展;第三,1959年达到最高峰;第四,1960年代初的短暂发展。

“十七年”中国电影的四次衰落:第一,1951年5月开始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及文艺整风运动,使电影创作一度陷入低谷;第二,1957年反右运动和1958年的“拔白旗”又一次使电影运动受挫;第三,1960年中苏关系破裂,反帝反修。

在电影界中批判修正主义;第四,文革前夕对于中国电影的全面否定。

二、第三代导演的创作代表人物:谢铁骊、成荫、水华、崔嵬、凌子风谢晋、郭维、李俊、王苹、苏里、林农等。

成荫擅长表现革命战争和革命历史题材,其影片的风格是“简洁明快,质朴无华”。

崔嵬电影作品的风格像他的为人一样“粗犷奔放,浓郁炽烈”。

水华擅长名著改编,他的电影作品“严谨细腻,淡雅深邃”。

凌子风的电影作品“明快奔放”。

第三代导演的活跃时期可分为三个阶段: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65年文革前为第一阶段。

优秀作品有成荫的《南征北战》,水华的《白毛女》,崔嵬的《青春之歌》、《小兵张嘎》,谢铁骊的《早春二月》,谢晋的《女篮五号》等。

第二阶段是1966年至1976年的文革十年。

除了《创业》、《海霞》、《闪闪的红星》几部较好的影片之外,故事片创作几乎一片空白,中国电影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第三阶段是文革结束后,已过中年的第三代导演拍摄了大批佳作,进入艺术上的丰收期,如《芙蓉镇》、《鸦片战争》、《骆驼祥子》、《边城》、《春桃》等。

第三代导演的创作时期也是中国电影的曲折发展时期。

成荫(1917—1984)是从战争年代走过来的电影艺术家,他在中国电影史上以擅长拍摄革命战争题材和革命历史题材的影片而著称。

其代表作为《钢铁战士》、《南征北战》,以及八十年代初拍摄的《西安事变》。

长期的部队战斗生活,锻炼了他作为一个政治家的品格以及观察问题的宏观性与高视点。

中国经典喜剧电影排行榜前十名

中国经典喜剧电影排行榜前十名

中国经典喜剧电影排行榜前十名中国经典喜剧电影排行榜前十名喜剧电影是电影中的调味剂。

搞笑的动作、诙谐的语言、不失完好性的剧情,让人们在捧腹大笑的同时也对生活有一番感悟。

一部优秀的喜剧可以让我们心情开心,精神放松。

喜爱看喜剧的影迷们一起来看下我整理的中国经典喜剧电影排行榜前十名吧。

一、疯狂的石头电影《疯狂的石头》由内地“新一代”电影导演宁浩执导,具有剧烈贴近生活的幽默感,是一部“多线路”诙谐现代喜剧,故事由一块在厕所里发觉的价值不菲的翡翠而起。

一经上映,票房就不断飙升,受到媒体和观众的高度评价,是当年小本钱电影获得胜利的典范之作。

二、东城西就《东成西就》是一部1993年上映的经典喜剧影片。

这部电影从幕后制作班底到幕前明星都是影片《东邪西毒》的原班人马,和《东邪西毒》一样,影片的人物都源自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

《东邪西毒》大玩电影手法,影像支离破裂,人物关系错综冗杂,而这部《东成西就》则疯狂堆彻喜剧元素,张国荣和梁家辉一段弹指神功大战分明是一场枪战,再清晰不过地告知你新武侠电影是怎么拍成的,至于“情意绵绵刀”、“眉来眼去剑”、“干柴烈火掌”之类的搞笑情节则令人捧腹大笑。

此片打进前十强并位居当年十大影片卖座席第十名。

三、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是周星驰出品大话西游系列电影之一,由周星驰、朱茵等主演,“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与“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这两部影片按最初的设想是一部完好的影片,1995年2月4日在香港公映。

《大话西游》的风靡内地今日看来仍旧像一个奇迹,它的“后现代”和“无厘头”的语境全面颠覆了我们的审美习惯,至于它的影响,始终绵延到如今乃至以后。

四、背靠背脸对脸该片由黄建新、杨亚洲联合执导,改编自刘醒龙小说《秋风醉了》。

片长两个半小时,国产故事片里极为罕见的长度。

影片通过一个基层干部在短短一段时间内的升降去留,揭示和呈现了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冗杂微妙的利益关系,是一部现实主义的力作。

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

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

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起初,电影只是作为一种工业娱乐形式引入中国,并在短时间内广受欢迎。

然而,由于各种政治和社会的因素,中国电影经历了多个阶段的起伏和波折。

本文将对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进行详细的回顾。

1910年代至1940年代,中国电影走过了摇摇晃晃的初期阶段。

在这一时期,电影主要以故事片和纪录片的形式呈现。

虽然影片制作技术相对落后,但中国电影工作者通过自主尝试和学习外国电影的经验,逐渐掌握了电影制作的基本技术。

随着中国社会的动荡和政治环境的变化,1950年代至1970年代是中国电影的黄金时期。

这一时期,中国电影创作受到了进一步的政治干预,许多作品都倾向于宣传和宣传共产主义理念。

这段时间里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导演和演员,如张艺谋、陈凯歌、张国荣等人,他们的作品深入人心,并在国际上获得了广泛的认可。

然而,由于社会和政治的变化,1970年代以后中国电影经历了一段低迷期。

在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下,电影工作者开始尝试新的创作风格和技术手段。

一些更加开放的题材和故事开始出现,其中一些作品具有挑战传统价值观的特点。

浮现的导演如张艺谋和陈凯歌等人继续拍摄出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

1990年代至今,中国电影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

现代化的制片业开始崛起,中国电影逐渐成为全球范围内备受瞩目的文化产业。

伴随着这一发展,中国电影开始不断尝试新颖的题材和风格,包括喜剧、动作片、爱情片等。

同时,中国电影在国际上也获得了更多的认可,越来越多的中国电影获得了国际电影节的奖项,如戛纳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等。

这些成就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电影工业的发展。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中国电影产业逐渐从单纯的制片业转向了综合性文化产业。

电影产业的学术研究和市场变现的手段更加完善,包括电影学院的设立、电影市场的开放等。

新的科技手段,如3D、4D等技术的引入,也对中国电影制作带来了新的突破。

同时,中国电影的全球化发展也日益成为现实,中国影片作为文化产品开始进军国际市场,获得了更广泛的影响力。

中国电影发展阶段

中国电影发展阶段

中国电影发展阶段1.萌芽和尝试阶段(1896年至1931年)中国电影事业,是从输入和放映西方电影起步的。

1896年(清光绪二十二年),也就是电影在世界上正式诞生的第二年,随着帝国主义军事、经济、政治、文化的侵略,西方电影也输入了中国。

这年的8月11日,上海徐园内的“又一村”,放映了“西洋影戏”,揭开了中国电影放映的序幕。

此后几年,放映西方影片,从上海到北京,逐渐遍及大江南北,深入内地。

这种情况,尽管是帝国主义商品输出和文化侵略的产物,但毕竟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一种新的娱乐形式,激发了中国知识分子摄制“中国影片”的愿望。

1905年秋天,北京琉璃厂丰泰照相馆,试拍了中国第一部影片。

影片拍摄的是著名京剧老生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

影片虽然只是几个片断。

长度只有三本,但当年60岁的谭鑫培,以其精湛的表演和饰演黄忠的英雄气概,使影片的试拍获得了成功。

1913年,郑正秋和张石川编导了影片《难夫难妻》。

此片虽为短故事片,却是我国拍摄故事影片的开端。

从影片内容来说,也接触了社会现实生活,通过一对青年男女在封建买办婚姻制度下的不幸,表现了一定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和民族意识。

此后,张石川又导演了影片《黑籍冤魂》,通过一个封建大家庭因吸食鸦片而家破人亡的悲剧,反映了当时鸦片流毒的灾难。

这时,中国也拍摄了一些新闻短片,较有意义的是反映辛亥革命的《武汉战争》和二次革命的《上海战争》。

有声电影产生以后,很快传到了中国。

1930年明星影片公司试制了中国第一部蜡盘发音有声故事片《歌女红牡丹》。

转年,华光片上有声电影公司摄制了故事影片《雨过天晴》,天一公司摄制了故事影片《《歌场春色》等,片上发音的试制获得了成功。

尽管在这些影片的摄制中,借助了法国、美国和日本的技术力量和技术设备,但毕竟宣告了中国有声影片的诞生。

2.进步电影的艰难成长阶段(1931年至1949年)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存在着两种文化,也存在着两种电影。

随着中国电影的诞生,一方面文艺上的“鸳鸯蝴蝶派”便渗入电影界,拍摄了大量低级、庸俗的影片;一些公司,还掀起了竞拍不伦不类古装片的风潮;武侠神怪片也大肆泛滥。

中国八十年代喜剧电影审美范式管窥--影片《咱们的牛百岁》、《京都球侠》和《顽主》比较阅读

中国八十年代喜剧电影审美范式管窥--影片《咱们的牛百岁》、《京都球侠》和《顽主》比较阅读

新时期初期农村中落后消极的生活观、 价值
动反映了农村边缘个体在新形势下精神面 貌的变化。京都球侠》 《 是八十年代娱乐片大 讨论中备受批判的影片, 它在虚拟的故事背 景和叙事情景中制造笑料, 这与八十年代的 大多数喜剧片大相径庭o 顽主》 ( 可堪称是中 国电影后新时期的揭幕之作 , 以其领军的王
朔电影对九十年代喜剧电影特别是冯小刚 电影影响巨大。 电影《 “ 顽主 》 在中国喜剧类
岁》 是八十年代最为脍炙人 口的喜剧片之 一, 作为农村生活喜剧片的代表作 , 该片生
抗— 解决)的特点。 咱们的牛百岁卜 开 《 场, 便以一系列段落展现了五位性情不一,
“ 懒汉”田福、浪荡鬼” “ 牛天胜、破鞋” “ 菊花
共同奋斗、 脱贫致富的故事。 影片的叙事系统中, 基本的戏剧冲突是
立, 有智有谋, 菊花忍辱负重, 泼辣倔强。 这 五个人物是实行生产承包责任制初期农村 典型的边缘个体形象。 牛百岁则是一名踏实 热情的共产党员, 他把其他工作组不屑的五 人纳入自己工作组, 制定联产到劳的章程 ,
"IL \态” 的传达方式和“ 神话” 的讲述方式。 即 以乡土化、 民俗化、 通俗化的风格, 通过喜剧 人物的塑造和喜剧情境的营造, 在笑声中完
,t 主体情节叙事 , 封闭式的大团圆结局、 适 应当时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观念,
要心灰意冷。 至此, 五位后进农民落伍时代 的积习执拗不改, 他们依然是疏离集体 , 被 人不齿 而牛百岁热忱的努力也并没有改变
又富有喜剧性格, 他们围绕牛百岁这个核心 人物上演一个个妙趣横生的事件, 引起一连
秋霜猜忌, 秋霜与菊花隔墙互骂。 天胜想养 兔发展副业, 新良为搭兔笼再度偷窃, 天胜
因为新良偷窃被支部书记训斥再度上山。 牛 其在化肥厂出手打人被控告。 支部书记牛四

中国电影发展发展的历史进程在宏观上可以被分为六个阶段

中国电影发展发展的历史进程在宏观上可以被分为六个阶段

中国电影发展发展的历史进程在宏观上可以被分为六个阶段第一章拓荒期——初创和探索阶段(1896—1931)1、电影传入中国电影传入中国,香港最早,上海其次,台湾为最后。

1896年1月18 日传入香港;1896年8月11日,上海徐园“又一村”放映“西洋影戏”;1901年11月传入台湾。

最早以中国生活为题材的影片,并不是由中国人首先在中国拍摄和放映的,而是由外国人拍摄、并且在外国放映的。

2、中国电影的萌芽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的老板任庆泰(字景丰)拍摄了著名谭派京剧艺术创始人谭鑫培表演的京剧片段《定军山》。

开山之作,标志着中国电影的诞生。

1922年《掷果缘》(又名《劳工之爱情》)编剧郑正秋,导演张石川。

影片已经不是纯粹意义上以突出夸张的动作特征为主的滑稽短片,比较注重情节发展和人物刻画的短故事片。

3、最初三部长故事片探源(1)《阎瑞生》:编剧杨小仲,导演任彭年、徐欣夫。

(2)《海誓》:导演但杜宇,1921年拍,1922年公映.(3)《红粉骷髅》:导演管海峰,1921年拍,1922年公映就源头而言,《阎瑞生》是第一部剧情长片-凶杀片,《海誓》是爱情片的源头,《红粉骷髅》是侦探片的先声。

总体来说,《阎瑞生》、《海誓》、《红粉骷髅》等第一批长故事片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电影由短而长的一次飞跃。

4、早期重要的民营制片、发行放映业20年代以后,制片公司蜂拥而起。

“明星”、“天一”、“联华”是最重要的公司。

明星公司早期的拍摄《孤儿救祖记》—明星公司在1923年拍摄的,编剧郑正秋,导演张石川,主演王汉伦、郑小秋《孤儿救祖记》是中国第一部以提倡教育为主题的家庭伦理的故事影片,也是一部在艺术和商业上双重成功的影片。

影片自始至终关注人物或喜或悲的命运,情节设计上注重环环相扣、起伏波折、首尾呼应,逐渐成为日后中国电影最重要最普遍的叙事模式。

5、早期重要人物——郑正秋、张石川(1)1913年,郑正秋编剧,郑正秋、张石川联合导演的《难夫难妻》——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2)1916年,根据清末作家吴妍人小说及同名舞台剧改编而成的电影《黑籍冤魂》。

新时期中国喜剧电影的形式、题材与风格(1979-1989年)

新时期中国喜剧电影的形式、题材与风格(1979-1989年)

2020第01期喜剧电影大概是类型电影中最早确立的一种类型,也最能体现电影作为一种大众文化的商业属性和娱乐功能。

从电影诞生之初,喜剧就成为最受欢迎的娱乐形式之一。

在类型电影传播的演进过程中,不少电影类型都经历过低谷时期甚至消亡,唯有喜剧这一类型长盛不衰。

喜剧是一个较宽泛的概念,分类方法也比较复杂,从美学特征上,可以分为讽刺、戏仿、笑话、恶作剧、轻喜剧、黑色幽默等。

从表现手法上,可以分为动作喜剧和对白喜剧(或肢体喜剧和语言喜剧)。

文章对新时期喜剧的分类则是根据主题内容,分别从爱情轻喜剧、社会喜剧、讽刺喜剧和系列喜剧这几类来讨论。

“文化大革命”一度割断了中国喜剧电影的脉络,无论20世纪40年代的市民喜剧还是“十七年”时期的歌颂性喜剧,都销声匿迹。

如果说,“文革”的残酷一度使人们丧失了笑的能力,那么,20世纪80年代的喜剧电影,则让笑声在刚刚开放的中国社会一点点扩散开来。

21世纪全面娱乐化的喜剧电影,往往是讲述一个抽离了社会现实与社会问题的喜剧故事;而新时期喜剧电影,更多是以喜剧的方式,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社会现实。

一、爱情轻喜剧:爱情与工作的辩证关系爱情轻喜剧在新时期喜剧电影中,占有数量上的绝对优势,虽然在各种研究专著和理论文章中,农村题【作者简介】 刘 起,女,河南洛阳人,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助理研究员,中国传媒大学电影学博士,传播学博士后,主要从事类型电影研究。

刘 起新时期中国喜剧电影的形式、题材与风格(1979-1989年)电影《喜盈门》海报材及改革题材的喜剧占据了重要篇幅,爱情轻喜剧往往被一笔带过,但大量爱情轻喜剧的生产,恰恰反映出新时期观众对于爱情的渴求,这同样是在“文革”期间被压抑的情感。

爱情与笑声,正是新时期某种最广泛但却潜藏的大众心理诉求。

这一时期的爱情轻喜剧包括:《她俩和他俩》(桑GENRE AND SUBJECT类型与题材弧)、《邮缘》(桑弧)、《女局长的男朋友)(桑弧)、《好事多磨》(宋崇)、《爱情啊,你姓什么?》(颜碧丽)、《小字辈》(王家乙)、《见面礼》(张惠钩、陈蝉)、《飞来的女婿》(中叔皇)、《取长补短》(张惠钩)、《酸辣姻缘》(宋杰、张宁)、《欢欢笑笑》(刘秋霖、秦志钰)、《端盘子的姑娘》(马精武、刘诗兵)、《笑比哭好(啼笑皆非)》(马精武、钱学格、张寿光)、《姑娘小伙正当年》(华永庄、罗真)、《彩桥》(金音、李育才)、《两对半》(王志杰)、《女儿经》(包起成)、《情投意合》(刘惠中)等。

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

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

一、90年代我国电影的整体发展情况自90年代初开始,我国电影行业经历了快速发展的时期。

这一时期,国内电影市场开始逐渐活跃起来,电影票房和观影人数也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

随着国家对文化产业的重视和扶持政策的不断出台,我国电影产业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阶段。

二、主要题材和风格的变化1. 传统文艺题材在90年代初期,我国电影还受制于传统文艺题材的影响,多以战争、抗日等历史题材为主。

如《大红灯笼高高挂》、《霸王别姬》等影片。

这些影片在国内外都取得了不俗的口碑和票房成绩,也为我国电影在国际上获得了更多的关注。

2. 喜剧片的兴起90年代中期,喜剧片成为我国电影市场上的一大亮点。

如《大话西游》、《喜剧之王》等影片不仅赢得了国内观众的喜爱,而且在国际上也获得了不少好评。

这一时期,我国电影以其独特的幽默感和情节设计,迅速吸引了更多的观众,也为我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技术水平的提升1. 影视技术的改善90年代以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影视技术的革新,我国电影的制作水平和技术实力不断提升。

这一时期,影视工作者开始尝试使用更加先进的拍摄设备和后期制作技术,为电影的视觉效果和观赏性带来了显著的提高。

2. 国际合作的增多90年代末期,我国电影开始积极与国际电影界展开交流与合作。

我国影视工作者开始接触国际先进的制作理念和技术,这为我国电影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启发和创新,也为我国电影走向国际市场打下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四、艺术表达和内容多样化的发展1. 内容表现的多样性90年代以来,我国电影开始尝试在内容表现上进行多样化探索。

影片的题材范围不断扩大,题材风格和表现手法也变得更加新颖。

除了传统的历史题材和喜剧片外,爱情片、科幻片、悬疑片等类型的影片也开始受到更多的关注。

2. 表现手法的创新在艺术表达上,我国电影在90年代以来也开始尝试更多的创新。

《霸王别姬》以其独特的叙事手法和情感表达赢得了广泛的好评,《大话西游》通过对经典故事的重新演绎和时空错位的手法,使得影片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中国电影史1

中国电影史1

中国电影史(一)第一章早期中国电影( 1905—1931)一、草创1、开端⑴国产电影开端第一部国产电影——《定军山》; 1905年春夏之交;任庆泰(字景丰)拍摄;谭鑫培主演。

⑵故事片开端第一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 1913 年;导演:张石川、郑正秋;编剧:郑正秋;新民公司拍摄。

第一部长故事片——《阎瑞生》;1921 年;导演:任彭年;编剧:杨小仲。

【注:短片≤ 6 本;长片≥ 7 本】⑶其他开端香港第一部电影——《庄子试妻》; 1913 年;导演:黎北海;编剧:黎民伟;主演:黎北海、严珊珊(中国第一位女演员、非职业)2、终结《劳工之爱情》—— 1922 年;中国短故事片创作基本终结的标志3、滑稽短片《劳工之爱情》—— 1922 年;导演:张石川;编剧:郑正秋地位:中国喜剧电影的奠基之作,现存最早的中国电影。

成就:制作过程规范、镜头语言成熟、喜剧元素丰富。

4、“商务”之短片商务印书馆影戏部任彭年5、1919—1922 年间的三大公司商务印书馆影戏部、中国影片制造公司、明星影片公司二、初盛景观1、《孤儿救祖记》1923 年年底;明星公司推出导演:张石川;编剧:郑正秋主演:王汉伦——中国第一位女职业电影演员,曾有“悲剧明星”之誉影片严肃地涉及了当时的社会实际,表现手法具有较浓的生活气息,演技自然、亲切、朴素。

是中国第一部在商业和艺术上获得巨大双重成功的国产片。

其成功不仅从经济上挽救了明星公司,并使其从此成为中国早期举足轻重的制片结构,而且标志着民族电影业草创阶段的结束和初盛时期的到来。

作为一个电影“事件”,它所产生的最为直接的影响,便是促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国产电影运动”。

2、“国产电影运动”特征:⑴制片机构的勃兴【最为显著的特征】著名的流派有“明星”、“长城”、“神州”、“上海”、“大中华百合”、“天一”这几个群体。

【补充:“长城画片”——1921年5月,由旅美华侨青年梅雪俦、刘兆明、程沛霖、李文光、李泽源等人成立于美国纽约,以冀通过制作爱国影片,端正海外视听,维护祖国尊严。

国产喜剧电影的现状和发展

国产喜剧电影的现状和发展

国产喜剧电影的现状和发展国产喜剧电影的现状和发展中国近几年来出现的越来越多国产高票房电影,有一大部分都是喜剧或带有喜剧色彩的影片。

当下的社会氛围给国产喜剧电影带来了相当的市场空间,而从《人再囧途之泰囧》热映所引发的激烈争论中,我们不难看出,“喜剧”这个抽象的类型对中国电影的制作者们依然是一个需要进一步深化认识的概念。

一、何为喜剧从古至今,许多重要的文艺理论家都对喜剧提出过重要的论述。

从形式上看,喜剧几乎无法定义,然而我们在看到一部电影时都会知道:这是一部喜剧。

《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柏拉图对喜剧的定义是:“无自知之明是可笑的。

戏剧中无自知之明的人在追求理想,但非他力所能及。

”[1]无独有偶,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提出戏剧是对行动的模仿,喜剧则“倾向于表现比今天的人差的人。

”[2]不难看出,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喜剧的定义均从模仿对象的角度出发,从理想和人自身差距定义被戏谑的对象。

时至今日,现代人对喜剧的定义更加精准化和多样化,但是无论出于何种角度,最终落脚总离不开引起人的愉悦或快感。

“笑”是喜剧电影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目的之一。

但是,这样的定义为免简单粗暴,笑的效果固然是喜剧片区分与其它电影种类的最根本特征,然而如果一部喜剧电影仅止于笑的追求,无论如何都是不完整的。

“喜剧用笑声来超越现实社会的矛盾,以笑来表达人类的自由与自信。

”[3]同多少带有个人英雄主义色彩的悲剧不同,喜剧并非本文由.cOm收集整理强大了观者自身,而是尖锐地洞穿人类自己所建造的道德体系或社会机制如何反制了我们自己,并从这种破绽和缝隙之中寻找新的可能和希望。

这种建立在超越基础上的喜剧精神,往往嘲讽各种陈腐的戒律,对我们平日不敢或不愿触碰的东西大加摆弄,观众们正是从这些荒诞情节中的无力感和引起的同情来得到某些替代性的满足,从电影的情节中超越自我,同时提供了一个让我们反观和思考自己的机会。

对大多数观众来讲,喜剧的通俗性使它包含的外在或内在话语更容易被人接受,它提供某些新的话语模式和思维的创新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的日常行为。

中国经典喜剧电影排行榜前十名

中国经典喜剧电影排行榜前十名

中国经典喜剧电影排行榜前十名中国经典喜剧电影排行榜前十名中国电影工业自20世纪初兴起以来,经历了不少波折和挑战。

然而,中国电影人凭借自身的智慧和努力,创作了许多经典的喜剧电影,为观众带来无数欢乐的时刻。

下面,我将为您介绍中国经典喜剧电影排行榜前十名。

1.《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1995年)作为中国喜剧电影的经典之作,《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以其独特的幽默感和创造力获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

电影讲述了孙悟空和紫霞公主的爱情故事。

影片采用了现代化的语言和故事情节,成功地将中国古典文学和现代喜剧相结合,成为一部经典的喜剧电影。

2.《喜剧之王》(1999年)《喜剧之王》由周星驰执导并主演。

该电影以娱乐圈为背景,讲述了一个普通人追寻梦想的故事。

影片结合了搞笑的情节和感人的剧情,展现了主人公在面临困难和挑战时勇往直前的精神。

这部电影不仅在国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还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3.《功夫》(2004年)由周星驰执导并主演的《功夫》是另一部中国喜剧电影的经典之作。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平凡人在武术界中努力寻求进步的故事。

影片以武侠、动作和喜剧的元素为基础,将中国功夫与搞笑表演相结合,赢得了观众的热烈喜爱。

4.《大腕》(2007年)《大腕》是中国喜剧电影的另一个经典之作。

该片讲述了一位年轻人如何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雕刻艺术家的故事。

影片通过幽默和诙谐的方式,揭示了现实社会中的种种问题,同时也向观众传达了追求梦想和坚持信念的重要性。

5.《非诚勿扰》(2008年)《非诚勿扰》是一部以相亲为题材的喜剧电影。

影片以幽默的方式展现了当代人在爱情中的困惑和挣扎。

该片的成功不仅在中国国内取得了巨大的反响,还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喜爱。

6.《唐伯虎点秋香》(1993年)《唐伯虎点秋香》是由李力持执导并由周星驰和巩俐主演的喜剧电影。

影片以明代故事为背景,讲述了一个书生与一位美丽女子之间的爱情故事。

影片充满了幽默和搞笑的情节,展现了中国古代喜剧的魅力。

中国国产评分高的搞笑电影推荐_0

中国国产评分高的搞笑电影推荐_0

中国国产评分高的搞笑电影推荐中国国产评分高的搞笑电影推荐1.《夏洛特烦恼》近几年喜剧的经典之作,几乎隔几分钟就几个笑点,在让你笑的捧腹的同时,还能勾起你过往的回忆,那些回忆里的情怀和共鸣在你开心愉悦的同时也让你灵魂有所收获,无论是beyond的《不再犹豫》,还是许巍的《曾经的你》,还是周杰伦的《双节棍》,都是我们青春岁月的时代记忆,夏洛的一句燃烧吧,青春更是唤醒了我们的激情!2.《少林足球》这部影片同样也是笑点不断,周星驰的一言一行,和每个片段的对白都会让人忍不住去笑,无论是酒吧的嘻哈唱歌,还是街头用足球教训小混混,还是和黄金配角金丝眼睛的足球比赛,都会让你捧腹大笑,在捧腹大笑的同时,不乏内容,这部影片讲述小人物的故事,小人物的故事会给我们更多的共鸣和对现实的思考!3.《大话西游》相信很多和我同年龄段的小伙伴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十几岁时看了这部电影,笑的肚子疼,而过了这段青涩岁月,我们渐渐成熟,才发现这部电影不只是让我们开怀大笑而已,也有一段感人至深的情感,那一滴眼泪的重量在我们自己也流过之后才会知道!4《惊声尖叫系列》相信很多看过的朋友都不会忘记这个系列的恶搞,反转,无厘头,只为喜剧而喜剧,就是这么酣畅淋漓!5《东成西就》当年,投资方给王家卫资金,让其拍摄《东邪西毒》,而王家卫拍电影是出了名的慢,拍了两年,都没有拍完,结果投资方很是着急,于是各方给予压力,王家卫于是请来好友刘镇伟,于是这部经典喜剧应运诞生,有一段时间我总感觉隔一段时间某个电视台就会播放这个电影,梁朝伟的那句香蕉个吧啦成了许多人的口头语,张学友的那句表妹更是让人难以忘怀,梁家辉和刘嘉玲颠覆级的演绎让人称绝!6《羞羞的铁拳》动作喜剧片,科幻喜剧片,人文喜剧片,这是这个电影的头衔,男女换身体,这对演技本来就是只能挑战,同时还要搞笑,这也是这部影片赢得良好口碑的原因,开心麻花的又一佳作,ps:沈腾一出场我就想笑,自带搞笑光环!7《人在囧途》这部小成本制作曾经风靡一时,徐峥冷面式的搞笑,王宝强本色式的搞笑,曾经这部电影的一些台词曾是我们的口头语,像什么飞机有坐票吗,像这个也不让带,那个也不让带,那我喝了行不这部电影的成功不仅在于充满戏剧色彩,更是把过年回家和人文填充于其中,而且让你感觉不那么生涩!8.《疯狂的石头》黄渤的成名之作,几个操着地方口音的盗贼,一个专业的江洋大盗,刚下了飞机,专业选手就被这些地方性毛贼给办了,再加上一个心狠的商人,这部曾经风靡一时的喜剧电影值得一看.ps:刘德华那首《忘情水》用得恰到好处!9.《疯狂的赛车》同样是宁浩导演,黄渤主演,风格依然是宁浩式搞笑,前后剧情的连接再一次展示了宁浩导演的功力,那一句:干一行,爱一行也成了年度热词!10.《心花怒放》又是宁浩导演,黄渤,徐峥主演,然而拍这部电影时,这三个人已经是大咖,在搞笑的同时还不乏温情,宁浩在这部电影里也进行了深思,看似喜剧,实则喜剧,同时有内容!这十部喜剧是从古到今的经典喜剧片,喜剧片固然是让人高兴,但是这些之所以可以成为经典,都是在喜剧元素上还有附加值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大多时候会触动我们的心灵,因为这些内容更多是源自于现实生活的感悟,我想这样的喜剧更受大家喜欢吧,相反,低俗乏味的搞笑就显得乏善可陈,有太多打着喜剧的名头圈钱的电影,那种电影就像流星一闪而过,有的甚至没闪起来就落了,希望有更多的喜剧作品出现!。

第三章 电影史

第三章 电影史
代表性作品:《不了情》、《太太万岁》、《假凤虚凰》 《艳阳天》、 《哀乐中年》等
22
第三节 “文华”与非主流电影的艺术探索
二、费穆和他的《小城之春》
费穆(1906-1951) 原籍江苏吴江人,生于上海。在从事电影创作之前做过矿 务局职员,写过电影评论。费穆最大的成就是拍摄完成了 被称为中国第一文人电影的影片《小城之春》。
这部影片在艺术风格的完整统一方面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在剧作和表演方面表现突出,在电影镜头的语言构成方面, 它又能较好地适应喜剧电影的要求,有所创新。
19
第二节 “影戏”电影统治地位的确立
三、喜剧电影的新收获
在讽刺喜剧发展的同时,还有一些创作者,如“文华”公 司的桑弧、佐临、石挥等人创作了一批不同于那些直接表 现社会政治现实的讽刺喜剧的风格喜剧影片。
7
第一节 从延亘到重新高涨
二、战后国统区电影创作的新高潮与中国电影的初 步成熟
国民党的官办电影企业除了抗战胜利之初拍摄了少量直接 宣传国民党抗日功绩和带有反共宣传内容的反动影片之外 大部分影片都是内容上腐朽、落后,艺术上粗制滥造商业 影片 。 40年代后期的民营企业中,“昆仑”和“文化”是最重要 的两家。 它们在你思想和艺术追求的不同方面都体现出 各自的特点,在中国电影发展中都占据有独特的历史地位。
代表作品: 史东山编导的《保卫我们的土地》,阳翰笙编剧、应云卫 导演的《八百壮士》、《塞上风云》,田汉编剧、史东山 导演的《胜利进行曲》,沈西苔编导的《中华儿女》。
4
第一节 从延亘到重新高涨
一、抗战时期的电影错综复杂的局面
“孤岛”电影 沦陷后的上海租界区被称为“孤岛”。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艺华、国华、华城等20余家电 影公司共拍摄250部左右的所谓“孤岛电影”,其中也包 括进步电影,如柯灵编剧的《乱世风光》,于伶编剧的 《花溅泪》,欧阳予倩编剧的《木兰从军》等。

2010年以来中国喜剧片的创作阶段、特点与重要类型

2010年以来中国喜剧片的创作阶段、特点与重要类型

2010年以来中国喜剧片的创作阶段、特点与重要类型
张娟
【期刊名称】《艺苑》
【年(卷),期】2022()3
【摘要】进入新世纪第二个十年,尤其十八大以来,在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提高文化国际影响力的政策下,喜剧片延续第一个十年的创作热度和叙事成果,进入观赏性、思想性、艺术性相结合,提升质量的理性发展阶段。

其创作特点为,类型多元发展中
突破创新,数代共生中青年喜剧为主导,数字技术、互联网思维影响下的叙事创新,讲好中国故事、传达主流价值观的内涵追求,主要体现在侦探推理喜剧、公路喜剧、
黑色喜剧、爱情喜剧、文艺喜剧、新主旋律喜剧的叙事。

当然,中国喜剧片依然存
在不足,需要加强故事、话语、文化、审美层面的建构,探索世界性表达方式。

【总页数】6页(P18-23)
【作者】张娟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90
【相关文献】
1.新世纪以来台湾新生代导演喜剧片创作述评
2.作为类型的中国早期喜剧片(上)
3.
作为类型的中国早期喜剧片(下)4.现阶段中国钢琴作品的创作特点分析5.喜剧的狂欢时代:21世纪以来国产喜剧片的社会功能及价值内涵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香港电影概述

香港电影概述

第一阶段:初创期(1909-1955)
影舞 时空
中国电影之父:黎民伟
黎民伟(1893-1953),早期电影开拓者,编剧、导演, 中国电影先驱之一,有“中国电影之父”、“香港电影之父” 之称。 黎民伟还是中国电影的开拓者之一,他于1914年和美国 人宾杰门·布拉斯基合拍了影片《庄子试妻》,开启了香港电 影工业的帷幕;20年代中后期,黎民伟又在上海组建上海民 新影片公司,拍摄了《木兰从军》等多部当时“大片”,参 与组建了联华影业公司,对中国电影的产业和艺术发展作出 了重要贡献。
第一阶段:初创期(1909-1955)
影舞 时空
黎民伟
黎民伟在《庄子试妻》 中反串庄子妻子
第二阶段:娱乐化期( 1956-1970 )
影舞 时空
1956-1968,大厂体制成型 电懋邵氏掰手腕 1958-1964年 国语片势头渐长 黄梅调电影成风潮
1964-1970年 电懋飞来横祸邵氏独大 新派武侠出现
片百花齐放
• 1989-1993年 台湾资金主导市场,武侠片当道
无厘头横空出世
第四阶段
重大人、物、事 ( 1980-1985 )
影舞 时空
• “新艺城”电影公司成立 (1980年),前身 “奋斗”,由黄百鸣、麦嘉、石天三人在70年 代末创立。 它的成立,标志着大片场制度几近 灭亡,卫星制公司开始成为当下制片业的主流。 • 《电影双周刊》开办香港电影金像奖 (1982年)
特点:电影开始出现娱乐化本质
第二阶段
• 1956年,是陆氏影业王国 的转折点——从星马北上 的戏院商国际与从上海南 下的制片商永华正式接轨, 国际电影懋业有限公司 (简称电懋)成立,由陆 运涛担任董事长,钟启文 任总经理,宋淇任制片部 经理,拉开了电懋在香港 的制作序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喜剧电影的八个阶段
第一阶段[1922年-1927年]
喜剧性伴随着电影性的引入,被引入到了中国早期的短片,这些影片大多直接取材于民间笑话、传说、戏曲和文明戏的滑稽片段,总体上停留在打闹阶段,但洪深等创作的喜剧电影试图加入思想意义和健康的情趣。

而20世纪20年代后期由于时局动荡,电影市场整体萧条。

劳工之爱(1922年)
导演: 张石川
编剧: 郑正秋
主演: 郑鹧鸪 / 余瑛 / 郑正秋
类型: 喜剧 / 爱情 / 短片
语言: 无对白
片长: 22分钟
又名《掷果缘》,是现存尚可放映的最早的一部中国电影,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故事片。

描述男女主角用墨斗掷送水果,后互生好感而喜结姻缘。

该片被誉为“尝试时期中国短故事片创作的压卷之作,是中国故事片艺术经验的集大成者。


第二阶段[1932年-1939年]
20世纪30年代后的电影创作也受到了电影理论和意识形态的很大影响,如以《十字街头》《马路天使》为代表的悲喜剧,以《化身姑娘》为代表的轻喜剧。

“九一八”事变、“一·二八” 淞沪战争等事件使得单纯的喜剧被拒绝,悲喜剧被接受成为特定时代的历史必然。

其中的代表是蔡楚生、韩兰根等。

马路天使(1937年)
导演: 袁牧之
编剧: 袁牧之
主演: 周璇 / 赵丹 / 魏鹤龄 / 钱千里
类型: 喜剧 / 剧情
语言: 汉语普通话
片长: 91分钟
该片以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都市生活为背景,讲述了社会底层人民的遭遇以及歌女小红与吹鼓手陈少平之间的爱情故事。

1937年,该片在中国内地上映。

1983年,影片获得第12届菲格拉达福兹国际电影节评委奖。

第三阶段[1947年-1949年]
抗战胜利后,中国喜剧电影创作出现了以一大批讽刺喜剧电影的出现带动的“奇观”。

其中不仅有直接讽刺现实问题的喜剧,还有以喜剧风格反映日常生活,表现人民美德的电影。

另外还出现了借鉴好莱坞“神经喜剧”模式的风俗爱情喜剧模式。

香港日渐成为喜剧“大本营”。

假凤虚凰(1947年)
导演: 黄佐临
编剧: 桑弧
主演: 李丽华 / 石挥 / 路珊类型: 喜剧 / 爱情 /
语言: 汉语普通话
片长: 91分钟
此片讲述了一对男女都想以假身份从婚姻中牟取利益的故事。

影片辛辣地讽刺了当时上海滩上尔虞我诈的社会风气,揭露了资产阶级的腐朽生活,歌颂了劳动人民自食其力的优良品质。

编导者在电影喜剧样式的探索和喜剧手法的运用上,取得了相当高的成就。

第四阶段[1956年-1959年]
1949-1955年期间,出于对苏联电影模式的全盘继承,中国只有一些电影有喜剧元素,并无产生严格意义上的喜剧电影。

1956年后喜剧电影创作得以恢复,出现一个讽刺喜剧创作的“小高潮”,但并不获得绝对支持。

1958年之后出现了“歌颂性喜剧”,受到高度重视,对我国喜剧电影的走向产生决定性影响。

今天我休息(1959年)
导演: 鲁韧
编剧: 李天济
主演: 仲星火 / 上官云珠 / 马骥 / 李保罗
类型: 喜剧 / 剧情
语言: 汉语普通话
片长: 87分钟
该片以喜剧样式和手法,借助马天民本应休息而没有休息的事实,通过马天民一天的生活,颂扬了人民警察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崇高品德以及人人互助友爱的社会风尚。

片中的喜剧
效果真实自然。

该片是新中国较有艺术成就的喜剧影片之一,为此后喜剧片的创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第五阶段[1961年-1964年]
此时期被称为“第二次喜剧创作热”,这个时期的喜剧电影,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试图延续歌颂性喜剧电影创作,基本模式是“大歌颂,小讽刺”;另一类则是把讽刺绝对限定于体育和服务行业。

与别的任何东西无关。

而“文革”时期只有几部样板戏中的反面人物能引起观众为数不多的笑声。

哥俩好(1962年)
导演: 严寄洲
编剧: 所云平 / 白文
主演: 张良 / 吴凡 / 张勇手 / 王心刚
类型: 喜剧
语言: 汉语普通话
片长: 78分钟
影片以部队生活为背景,围绕一对孪生兄弟参军的成长过程,展示了20世纪60年代的部队生活和军营气氛。

剧中安排的矛盾冲突很富有喜剧色彩,是一部优秀的讽刺喜剧电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