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物理 静电场及其应用精选测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第九章 静电场及其应用选择题易错题培优(难)
1.如图,真空中x 轴上关于O 点对称的M 、N 两点分别固定两异种点电荷,其电荷量分别为1Q +、2Q -,且12Q Q >。

取无穷远处电势为零,则( )
A .只有MN 区间的电场方向向右
B .在N 点右侧附近存在电场强度为零的点
C .在ON 之间存在电势为零的点
D .MO 之间的电势差小于ON 之间的电势差 【答案】BC 【解析】 【分析】 【详解】
AB .1Q +在N 点右侧产生的场强水平向右,2Q -在N 点右侧产生的场强水平向左,又因为
12Q Q >,根据2Q
E k
r
=在N 点右侧附近存在电场强度为零的点,该点左右两侧场强方向相反,所以不仅只有MN 区间的电场方向向右,选项A 错误,B 正确;
C .1Q +、2Q -为两异种点电荷,在ON 之间存在电势为零的点,选项C 正确;
D .因为12Q Q >,MO 之间的电场强度大,所以MO 之间的电势差大于ON 之间的电势差,选项D 错误。

故选BC 。

2.如图所示,一带电小球P 用绝缘轻质细线悬挂于O 点。

带电小球Q 与带电小球P 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小球P 平衡时细线与竖直方向成θ角(θ<45°)。

现在同一竖直面内向右下方缓慢移动带电小球Q ,使带电小球P 能够保持在原位置不动,直到小球Q 移动到小球P 位置的正下方。

对于此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球P 受到的库仑力先减小后增大
B .小球P 、Q 间的距离越来越小
C .轻质细线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
D .轻质细线的拉力一直在减小
【解析】
【分析】
【详解】
画出小球P的受力示意图,如图所示
当小球P位置不动,Q缓慢向右下移动时,Q对P的库仑力先减小后增大,根据库仑定律可得,QP间的距离先增大后减小;轻质细线的拉力则一直在减小,当Q到达P的正下方时,轻质细线的拉力减小为零,故选AD。

3.如图所示,用两根等长的绝缘细线各悬挂质量分别m A和m B的小球,分别带q A和q B
的正电荷,悬点为O,当小球由于静电力作用张开一角度时,A球悬线与竖直线夹角为α,B 球悬线与竖直线夹角为β,则()
A.
sin
sin
A
B
m
m
β
α
=
B.
sin
sin
A B
B A
m q
m q
β
α
=
C.
sin
sin
A
B
q
q
β
α
=
D.两球接触后,再静止下来,两绝缘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变为α'、β',有
sin sin
sin sin
αα
ββ
'
=
'
【答案】AD
【分析】
【详解】
AB.如下图,对两球受力分析,根据共点力平衡和几何关系的相似比,可得
A
m g OP
F PA
=

,B
m g OP
F PB
=

由于库仑力相等,联立可得
A
B
m PB
m PA
=
由于
sin
cos
OA
PA
α
θ

=,
sin
cos
OB
PB
β
θ

=,代入上式可得
sin
sin
A
B
m
m
β
α
=
所以A正确、B错误;
C.根据以上分析,两球间的库仑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与两个球带电量的多少无关,所以不能确定电荷的比例关系,C错误;
D.两球接触后,再静止下来,两绝缘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变为α'、β',对小球A、B 受力分析,根据上述的分析,同理,仍然有相同的关系,即
sin
sin
A
B
m
m
β
α
'
=
'
联立可得
sin sin
sin sin
αα
ββ
'
=
'
D正确。

故选AD。

4.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A、B两物体放在光滑绝缘的水平面上,所在空间有水平向左的
匀强电场,场强大小为E,其中A带正电,电荷量大小为q,B始终不带电。

一根轻弹簧一端固定在墙面上,另一端与B物体连接,在电场力作用下,物体A紧靠着物体B,一起压缩弹簧,处于静止状态。

现在A物体上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定外力F。

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范围内,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若F = qE,则弹簧恢复到原长时A、B两物体分离
B.若F = qE,则弹簧还未恢复到原长时A、B两物体分离
C.若F > qE,则弹簧还未恢复到原长时A、B两物体分离
D.若F < qE,则A、B两物体不能分离,且弹簧一定达不到原长位置
【答案】AC
【解析】
【分析】
【详解】
AB.若F = qE,A物体所受合力为0,在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时,B物体由于弹簧的作用向右加速运动,而A物体将被迫受到B物体的作用力以相同的加速度一起向右加速运动,A、B 两物体未能分离,当弹簧恢复到原长后,B物体在弹簧的作用下做减速运动,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则B物体的速度小于A物体的速度,A、B两物体将分离,故A正确,B错误;
C.若F > qE,A物体将受到水平向右恒力F A = F− qE的作用,弹簧在恢复到原长之前,对B 物体的弹力逐渐减小,则B物体的加速度逐渐减小,当A、B两物体刚要分离时,A、B两物体接触面的作用力刚好为0,此时弹簧对B物体的作用力所产生的加速度与恒力F A对A 物体产生的加速度相等(a B = a A 0),此时弹簧还未恢复到原长,故C正确;
D.若F < qE,A物体将受到水平向左恒力F A = qE− F的作用,如果F A比较小,那么A、B 两物体还是可以分离的,并且在超过弹簧原长处分离,故D错误。

故选AC。

5.如图所示,两个带电小球A、B分别处于光滑绝缘的竖直墙面和斜面上,且在同一竖直平面内,用水平向左的推力F作用于B球,两球在图示位置静止,现将B球沿斜面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发现A球随之向上移动少许,两球在新位置重新平衡,重新平衡后与移动前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推力F变小B.斜面对B的弹力不变
C.墙面对A的弹力不变D.两球之间的距离减小
【答案】AB
【解析】
【详解】
CD.先对小球A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静电力,如图所示:
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
mg
F
cos
=
库α,N
F mgtan

由于α减小,可知墙面对A的弹力变小,库仑力减小,故两球间距增加,选项CD错误;AB.对AB整体受力分析,受重力、斜面支持力N、墙壁支持力F N、推力F,如图所示:
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
N
Nsin F F
Ncos m M g
+=
=+
()
β
β
解得
()
F mgtan m M gtan
M m g
N
cos
=-+
+
=
()
αβ
β
由于α减小,β不变,所以推力F减小,斜面对B的弹力N不变,选项AB正确。

故选AB。

6.如图所示,a、b、c、d四个质量均为m的带电小球恰好构成“三星拱月”之形,其中a、b、c三个完全相同的带电小球在光滑绝缘水平面内的同一圆周上绕O点做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三小球所在位置恰好将圆周等分.小球d位于O点正上方h处,且在外力F作用下恰处于静止状态,已知a、b、c三小球的电荷量均为q,d球的电荷量为
6q,2
h R
=.重力加速度为g,静电力常量为k,则( )
A.小球d一定带正电
B.小球b
2R mR
q k
π
C.小球c
2
3kq
D.外力F竖直向上,大小等于
2
2
6kq
mg
R
+
【答案】CD
【解析】
【详解】
A.a、b、c三小球所带电荷量相同,要使三个做匀速圆周运动,d球与a、b、c三小球一定是异种电荷,由于a球的电性未知,所以d球不一定带正电,故A错误。

BC.设db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则
22
3
cos
3
h R
α==
+
22
6
sin
h R
α==
+
对b球,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向心力得:
()
22
2
222
64
cos2cos30
2cos30
q q q
k k m R ma
h R T
R
π
α︒


-==
+
解得:
23
R mR
T
q k
π
=
2
2
3
3
kq
a
mR
=
则小球c 的加速度大小为2
2
33kq mR
;故B 错误,C 正确。

D .对d 球,由平衡条件得:
2
226263sin qq kq F k mg mg h R α=+=++ 故D 正确。

7.如图所示,带电小球a 由绝缘细线PM 和PN 悬挂而处于静止状态,其中PM 水平,地面上固定一绝缘且内壁光滑的圆弧细管道GH ,圆心P 与a 球位置重合,管道底端H 与水平地面相切,一质量为m 可视为质点的带电小球b 从G 端口由静止释放,当小球b 运动到H 端时对管道壁恰好无弹力,重力加速度为g 。

在小球b 由G 滑到H 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小球b 机械能保持不变
B .小球b 所受库仑力大小始终为2mg
C .细线PM 的拉力先增大后减小
D .小球b 加速度大小一直变大 【答案】ACD 【解析】 【详解】
A .小球b 所受库仑力和管道的弹力始终与速度垂直,即只有重力做功,所以小球b 机械能守恒,故A 正确;
B .小球b 机械能守恒,从G 滑到H 过程中,有:
2
12
mgR mv =
H 处有:
2
-库m F mg =R
v
则有:
F 库=3mg
故B 错误;
C .设PN 与竖直方向成α角,对球a 受力分析,将其分解: 竖直方向上有:
F PN cos α=mg +F 库sin θ
水平方向上有:
F库cos θ+F PN sin α=F PM。

解得:
(
3)
PM
mgcos
F mgtan
cos
θα
α
α
-
=+
下滑时θ从0增大90°,细线PM的拉力先增大后减小,故C正确;
D.设b与a的连线与水平方向成θ角,则有:任意位置加速度为向心加速度和切向加速度合成,即为:
()
2
2
222
12
()
532
2
v cos
a a a gcos g
R
θ
θ
-
=+=+=
可知小球的加速度一直变大,故D正确。

故选ACD。

8.在电场强度为E的匀强电场中固定放置两个小球1和2,它们的质量相等,电荷量分别为1q和2q(12
q q
≠).球1和球2的连线平行于电场线,如图所示.现同时放开球1和球2,于是它们开始在电场力的作用下运动.如果球1和球2之间的距离可以取任意有限值,则两球刚被放开时,它们的加速度可能是().
A.大小不等,方向相同B.大小不等,方向相反
C.大小相等,方向相同D.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答案】ABC
【解析】
【详解】
AC.当两球的电性相同时,假定都带正电,则两球的加速度分别为:
12
12
1
kq q
Eq
l
a
m
+
=
12
22
2
kq q
Eq
l
a
m
-
=
由于l可任意取值,故当1
2
kq
E
l
>时,加速度
1
a、
2
a方向都是向右,且
1
a、
2
a的大小可相等,也可不相等,故AC正确;
B.再分析1a和2a的表达式可知,当1
2
kq
E
l
<时,
1
a和
2
a方向相反,大小则一定不相等,故B正确;
D .将小球1和小球2视作为一个整体,由于12q q ≠,可判断它们在匀强电场中受到的电场力必然是不为零的。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它们的合加速度也必然是不为零的,即不可能出现两者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情况,故D 错误。

故选ABC .
9.如图所示,竖直墙面与水平地面均光滑且绝缘,两个带有同种电荷的小球A 、B 分别处于竖直墙面和水平地面上,且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若用图示方向的水平推力F 作用于小球B ,则两球静止于图示位置,如果将小球B 向左推动少许,待两球重新达到平衡时,则两个小球的受力情况与原来相比( )
A .竖直墙面对小球A 的弹力减小
B .地面对小球B 的弹力一定不变
C .推力F 将增大
D .两个小球之间的距离增大 【答案】ABD 【解析】 【分析】 【详解】
整体法可知地面对小球B 的弹力一定不变,B 正确;假设A 球不动,由于A 、B 两球间距变小,库仑力增大,A 球上升,库仑力与竖直方向夹角变小,而其竖直分量不变,故库仑力变小A 、B 两球间距变大,D 正确;但水平分量减小,竖直墙面对小球A 的弹力减小,推力F 将减小,故A 正确,C 错误。

故选ABD 。

10.在雷雨云下沿竖直方向的电场强度为410V/m ,已知一半径为1mm 的雨滴在此电场中不会下落,取重力加速度大小为10m/2s ,水的密度为310kg/3m .这雨滴携带的电荷量的最小值约为 A .2⨯910-C B .4⨯910-C
C .6⨯910-C
D .8⨯910-C
【答案】B 【解析】 【详解】
带电雨滴在电场力和重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根据平衡条件电场力和重力必然等大反向
mg qE =
m V ρ=
34
3
V r π=
解得:
9410q C -⨯=
ACD 、与计算不符,ACD 错误; B 、与计算结果相符,B 正确 【点睛】
本题关键在于电场力和重力平衡,要求熟悉电场力公式和二力平衡条件;要使雨滴不下落,电场力最小要等于重力.
11.如图所示,导体球A 与导体球壳B 同心,原来都不带电,也不接地,设M 、N 两点的场强大小为E M 和E N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若使A 带电,则E M ≠0,E N =0
B .若使B 带电,则E M ≠0,E N ≠0
C .若使A ,B 两球分别带上等量异种电荷,则E M ≠0,E N =0
D .若使A 球带电,B 球接地,则
E M =0,E N =0 【答案】C 【解析】 【详解】
A .如果A 带电,则会感应
B 内部带异种电荷,外部电性与A 相同,那么E M ≠0,E N ≠0;故A 错误;
B .如果B 带电,由于同种电荷的排斥,电荷只分布在外表面E 内=0,即E M =0,E N ≠0,B 错误;
C .如果A 、B 带等量异种电荷,A 与B 的静电感应使B 外表面恰好无电荷量,则E M ≠0,E N =0,故C 正确;
D .如使A 球带电,B 球接地,是接地屏蔽,
E M ≠0,E N =0,D 错误。

12.如图所示,有两对等量异种电荷,放在正方形的四个顶点处,a 、b 、c 、d 为正方形四个边的中点,o 为正方形的中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o 点电场强度为零
B .a 、c 两个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C .将一带正电的试探电荷从b 点沿直线移动到d 点,电场力做功为零
D .将一带正电的试探电荷从a 点沿直线移动到c 点,试探电荷具有的电势能增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
A. 两个正电荷在O 点的合场强水平向右,两个负电荷在O 点的合场强也水平向右,所以O 点电场强度不等于零,方向水平向右。

故A 不符合题意;
B. 设正方形边长为L ,每个电荷的电量大小为Q ,对A 点研究,两个正电荷在A 点的合场强为零,根据平行四边形法则,两个负电荷在A 点的合场强方向水平向右。

则A 点的电场强度方向水平向右。

对C 点研究,两个负电荷在C 点的合场强为零,根据平行四边形法则,两个正电荷在C 点的合场强方向水平向右,所以A 、C 两个点的电场强度方向相同。

故B 不符合题意;
C. 在上面两个等量异种电荷的电场中,B 、D 连线是一条等势线。

在下面两个等量异种电荷的电场中,B 、D 连线是也一条等势线,所以B 、D 两点的电势相等,将一带正电的试探电荷从B 点沿直线移动到D 点,电场力做功为零,故C 符合题意;
D. 根据电场的叠加原理可知,AC 连线上场强方向水平向右,则将一带正电的试探电荷匀速从A 点沿直线移动到C 点,电场力做正功,则试探电荷具有的电势能减小,故D 不符合题意。

13.AB 是长为L 的均匀带电绝缘细杆,P 1、P 2是位于AB 所在直线上的两点,位置如图所示。

AB 上电荷产生的静电场在P 1处的场强大小为E 1,在P 2处的场强大小为E 2,若将绝缘细杆的右半边截掉并移走(左半边电荷量、位置不变),则P 2处的场强大小变为( )
A .2
2
E B .E 2–E 1 C .E 1–2
2
E D .E 1+
2
2
E 【答案】B 【解析】 【详解】
将均匀带电细杆等分为左右两段,设左右两段细杆形成的电场在P 2点的场强大小分别为E A 、E B ,则有E A +E B =E 2;左半段细杆产生的电场在P 1点的场强为0,右半段细杆产生的电场在P 1点的场强大小为E 1=E B ,去掉细杆的右半段后,左半段细杆产生的电场在P 2点的场
强大小为E A =E 2–E B =E 2–E 1,选B 。

14.如图所示,A 、B 、C 、D 是立方体的四个顶点,在A 、B 、D 三个点各放一点电荷,使C 点处的电场强度为零。

已知A 点处放的是电荷量为Q 的正点电荷,则关于B 、D 两点处的点电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B 点处的点电荷带正电 B .D 点处的点电荷带正电
C .B 26
D .D 点处的点电荷的电荷量为13
Q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A 点处放的是电荷量为Q 的正点电荷,若
B 点处的点电荷带正电,根据场强叠加可知,在D 点无论是放正电还是负电,
C 点的场强都不可能为零,选项A 错误; B .若
D 点处的点电荷带正电,则根据场强叠加可知,在B 点无论是放正电还是负电,C 点的场强都不可能为零,选项B 错误;
CD .设正方体边长为a ,BC 与AC 夹角为θ,由叠加原理可知,在BD 两点只能都带负电时,C 点的合场强才可能为零,则
22cos 32B Q Q
k k a a θ= 22
sin 3D Q Q k
k a a θ= 其中2cos 3
θ=sin 3θ=解得
26
9
B Q Q =
39
D Q Q =
选项C 正确,D 错误。

故选C 。

15.如图所示,半径为R 的光滑绝缘的半圆形轨道ABC ,A 点与圆心等高,B 点在圆心正下方,轨道固定于电场强度为E 的匀强电场中.两个带等量同种电荷小球刚好能静止在轨道的A 点和B 点.己知两小球质量皆为m ,重力加速度为g ,静电力常量为k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带正电
B .小球的带电量为mg/E
C .小球的带电量为2mg
k
D .在A 点小球对轨道的压力大于在B 点小球对轨道的压力 【答案】B 【解析】
若两球均带正电,则球B 不能平衡,则小球带负电,选项A 错误;对小球A 受力分析可知,竖直方向:0
cos45mg F =库;对小球B 受力分析可知,水平方向:
0cos45qE F =库;解得mg=qE ,则 q=mg/E ,选项B 正确;根据对A 竖直方向的方程0
cos45mg F =库,即20245(2)mg R =,解得22mg q R k
=C 错误;对AB 的整体受力分析可知:2NA F Eq =,2NB F mg = 因mg=qE 可知,在A 点小球对轨道的压力等于在B 点小球对轨道的压力,选项D 错误;故选B.
点睛:此题关键是灵活选择研究对象,灵活运用整体法和隔离法列方程;注意轨道对球的弹力方向指向圆心.
二、第九章 静电场及其应用解答题易错题培优(难)
16.如图所示,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B 点的正上方O 处固定一个质点,在水平面上的A 点放另一个质点,两个质点的质量均为m ,带电量均为+Q 。

C 为AB 直线上的另一点(O 、
A 、
B 、
C 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AO 间的距离为L ,AB 和BC 间的距离均为2
L
,在空间加一个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后A 处的质点处于静止。

试问: (1)该匀强电场的场强多大?其方向如何?
(2)给A 处的质点一个指向C 点的初速度,该质点到达B 点时所受的电场力多大? (3)若初速度大小为v 0,质点到达C 点时的加速度和速度分别多大?
【答案】(1)22kQ L ,方向由A 指向C ;273kQ ;(3)22kQ mL 2
2
0kQ v mL
+【解析】 【分析】
(1)在空间加一个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后A 处的质点处于静止,对A 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求解。

(2)质点到达B 点时受竖直向下的O 点的库仑力和水平向右的电场力,根据力的合成求解 (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根据动能定理求出C 点时速度。

【详解】
(1)在空间加一个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后A 处的质点处于静止,对A 进行受力分析,
AO 间的库仑力为2
2Q F K L
=;
根据平衡条件得:sin F EQ θ= 2sin 2F KQ
E Q L
θ=
= 方向由A 指向C
(2)该质点到达B 点时受竖直向下的O 点的库仑力和水平向右的电场力,
库仑力为2
2
'(sin60)Q F K L =;
水平向右的电场力F EQ "=
B 点时所受的电场力222
2
273()[](sin60)kQ kQ F EQ L =+= (3)质点到达C 点时进行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2
222
sin
Q K EQ F KQ L a m m mL θ+===
合. 从A 点到C 点根据动能定理得
22
1122
o EQL mv mv =
-; 22
kQ v mL
υ=+ 【点睛】
本题的关键要耐心细致地分析物体的运动过程,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运用动能定理、牛顿第二定律进行处理。

17.“顿牟掇芥”是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人对摩擦起电现象的观察记录,经摩擦后带电的琥珀能吸起小物体,现用下述模型分析研究。

在某处固定一个电荷量为Q 的点电荷,在其正下方h 处有一个原子。

在点电荷产生的电场(场强为E )作用下,原子的负电荷中心与正电荷中心会分开很小的距离l ,形成电偶极子。

描述电偶极子特征的物理量称为电偶极矩p ,q =p l ,这里q 为原子核的电荷量。

实验显示,p E α=,α为原子的极化系数,反映其极化的难易程度。

被极化的原子与点电荷之间产生作用力F 。

在一定条件下,原子会被点电荷“掇”上去。

(1)F 是吸引力还是排斥力?简要说明理由;
(2)若将固定点电荷的电荷量增加一倍,力F 如何变化,即求
(2)
()
F Q F Q 的值; (3)若原子与点电荷间的距离减小一半,力F 如何变化,即求()
2()
h F F h 的值。

【答案】(1)吸引力,(2)4,(3)32。

【解析】 【详解】
(1)F 为吸引力。

理由:当原子极化时,与Q 异种的电荷移向Q ,而与Q 同种的电荷被排斥而远离Q ,这样异种电荷之间的吸引力大于同种电荷的排斥力,总的效果是吸引; (2)设电荷Q 带正电(如图所示):
电荷Q 与分离开距离l 的一对异性电荷间的总作用力为:
233222
2
()222()()22(4
)
kQ q kQq hl kQql kQp
F kQq l l l h h h h h --=
+=≈-=--+- 式中:
q =p l
为原子极化形成的电偶极矩,负号表示吸引力,由于l
h ,故:
2
2
24
l h h -≈
又已知:
p E α=
而电荷Q 在离它h 处的原子所在位置产生的电场场强大小为:
2
kQ E h =
于是,电荷Q 与极化原子之间的作用力为:
5
22
2k Q F h
α=- 它正比于固定电荷的平方,反比于距离的五次方,因此不管电荷Q 的符号如何,它均产生吸引力。

当固定点电荷的电荷量增加一倍时,力F 变为原来的4倍,即:
(2)
4()
F Q F Q =; (3)当原子与点电荷间的距离减小一半时,力F 变为原来的32倍,即:
()
232()
h F F h =。

18.如图所示在粗糙绝缘的水平面,上有两个带同种正电荷小球M 和N ,N 被绝缘座固定在水平面上,M 在离N 点r 0处由静止释放,开始运动瞬间的加速度大小恰好为μg 。

已知静电常量为k ,M 和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两电荷均可看成点电荷,且N 的带电量为Q ,M 带电量为q ,不计空气阻力。

则: (1)M 运动速度最大时离N 的距离;
(2)已知M 在上述运动过程中的最大位移为r 0,如果M 带电量改变为3
2
q ,仍从离N 点r 0处静止释放时,则运动的位移为r 0时速度和加速度各为多大?
【答案】(1
)0l =(2
)v =4
g
a μ=
,方向水平向左
【解析】 【详解】
(1)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小球的受力情况,小球受到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和库仑力作用。

开始运动瞬间,两小球间的库仑力为:
F 库0 =
2
0kQq
r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开始瞬间
F 库0-μmg=ma
可得:
02F ng μ=库
因M 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所以当F ng μ'=库速度最大,即:
0212kQq
F F l
'=
=库库 所以
0l =
(2)小球q 运动距离r 0过程中由动能定理的得:
000W mgr μ'
-=-电场力
金属球
3
2
q 运动距离r 0过程中由动能定理的得: 201
02
w mgr mv μ'
-=
-电场力 其中W Uq =电场力,3()2
W U q '=电场力 (U 为电荷移动过程中的电势差) 联立以上两式解得:
v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
20322kQ q
mg ma r μ⨯-= 由02F mg μ=,解得:
4
g
a μ=
方向水平向左。

19.A 、B 是两个电荷量都是Q 的点电荷,相距l ,AB 连线中点为O 。

现将另一个电荷量为
q 的点电荷放置在
AB 连线的中垂线上,距O 为x 的C 处(图甲)。

(1)若此时q 所受的静电力为F 1,试求F 1的大小。

(2)若A 的电荷量变为﹣Q ,其他条件都不变(图乙),此时q 所受的静电力大小为F 2,求F 2的大小。

(3)为使F 2大于F 1,l 和x 的大小应满足什么关系?
【答案】(1) 223(())2l x +(2) 2
23(())
2
l x +(3) 2l x > 【解析】 【详解】
(1)设q 为正电荷,在C 点,A 、B 两电荷对q 产生的电场力大小相同,为:
22
)
4
(A B kQq
F F l x ==
+ 方向分别为由A 指向C 和由B 指向C ,如图:
故C 处的电场力大小为:
F 1=2F A sinθ
方向由O 指向C 。

其中:
22
4
sin l
x θ=
+
所以:
3122
2
24
()kQqx
F l x =
+ (2)若A 的电荷量变为-Q ,其他条件都不变,则C 处q 受到的电场力:
F 2=2F A cosθ
其中:
22
24
l cos l x θ=
+
所以:
22
2
23(4
)kQql
F l x +=
方向由B 指向A 。

(3)为使F 2大于F 1,则:
22223(4)kQql F l x +=
>3122
2
24
()kQqx
F l x =+ 即:
l >2x
20.如图所示,均可视为质点的三个物体A 、B 、C 在倾角为30°的光滑绝缘斜面上,A 绝缘,A 与B 紧靠在一起,C 紧靠在固定挡板上,质量分别为m A =0.43kg ,m B =0.20kg ,m C =0.50kg ,其中A 不带电,B 、C 的电荷量分别为q B =+2×10-5C 、q C =+7×10-5C 且保持不变,开始时三个物体均能保持静止。

现给A 施加一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力F ,使A 做加速度a=2.0m/s 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 ,力F 变为恒力,已知静电力常量为k=9.0×109N·m 2/C 2,g 取10m/s 2。

求: (1)开始时BC 间的距离L ; (2)F 从变力到恒力需要的时间t 。

【答案】(1)2.0m ;(2)1.0s 【解析】 【分析】 【详解】
(1)A 、B 、C 静止时,以AB 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有
2
sin30o B C
A B q q m m g k
L +=() 代入数据解得
L =2.0m
(2)AB 分离时两者之间弹力恰好为零,此后F 变为恒力,对B 用牛顿第二定律得
2sin30B B B C
m g m a q q k
l
︒=- 解得
3.0m l =
由匀加速运动规律得
212
l L at -=
解得
1.0s t =
21.如图所示,长l =1 m 的轻质细绳上端固定,下端连接一个可视为质点的带电小球,小球静止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37°.已知小球所带电荷量q =1.0×10–6 C ,匀强电场的场强E =3.0×103 N/C ,取重力加速度g =10 m/s 2,sin 37°=0.6,cos 37°=0.8.求:
(1)小球所受电场力F 的大小和小球的质量m ;
(2)将小球拉至最低点由静止释放,小球回到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37°时速度v 的大小;
(3)在(2)所述情况下小球通过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37°时绳中张力T 的大小. 【答案】(1)F = 3.0×10-3 N m=4.0×10–4 kg (2)5m/s v = (3)T =7.0×10-3 N
【解析】 【分析】 【详解】
(1)小球受到的电场力的大小为:
F=qE=1.0×10–6×3.0×103N =3.0×10-3 N
小球受力如图所示:
根据平衡可知:
tan
F mgθ
=
解得:
m=4.0×10–4kg
(2)将小球拉至最低点由静止释放,小球回到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37°时根据动能定理有
2
1
sin(1cos)
2
Fl mgl mv
θθ
--=
解得:
1
2(1)5m/s
cos
v gl
θ
=-=
(3)沿绳方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2
sin cos
mv
T F mg
l
θθ
--=
解得:
T=7.0×10-3 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