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西南联大三校整合成功原因探析_赵显通

国立西南联大三校整合成功原因探析_赵显通
国立西南联大三校整合成功原因探析_赵显通

摘要: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严重打击。在这种严酷事实的考验面前,中国高等教育人并没有退缩,西南联大的成功建立与整合就是他们挑战恶劣环境的例证。北大、清华、南开三所学校成功联合,组建了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意义非凡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然而北大是洋务派创办的国立大学,清华是赔款兴办的留美预备学校,南开是不折不扣的私立学校,三校之间存在着如此巨大的差别,它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成功整合并在教育史上留下光辉灿烂的一笔究竟是什么?本文对此进行探讨。

关键词:西南联大成功整合原因四个方面

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北平、天津相继沦陷后,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三校被迫南迁,先在湖南长沙联合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不久,南京失陷,武汉告急,开学仅一学期的长沙临时大学再次西迁云南昆明,并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从1938年5月正式上课到1946年5月三校复原北归,西南联大在昆明整整八年。在办学设施异常简陋、师生食不果腹的艰苦条件下,西南联大不仅为国家、社会培养、造就出了像诺贝尔奖获得者、两弹一星研制专家等一代海内外知名学者及大批优秀建国人才,而且开展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为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因此,西南联大被中外学者视为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①

作为中国乃至世界教育史上最为成功的联合大学,西南联大成功整合的原因历来是教育史和高等教育领域探讨的热点。本文拟从四个方面对此进行探讨。

一、爱国主义奠定思想基础

首先,这一点我们从西南联大的校歌中便可窥见一斑。1938年三校迁到昆明之后组成正式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随即由专业委员会制定了校歌。校歌名为《满江红》,是罗庸教授于受联大制定校歌校训委员会的委托而写的,并于1938年10月30日被该委员会开会接受。一曲《满江红》不但阐述了西南联大产生的艰辛历程,而且抒发了联大师生强烈的爱国热情。

其次,三校都有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著名的五四运动就是在北大发端的;清华则是“一二·九”爱国运动的首脑机关;南开则因爱国抗日行动引起日军仇视而导致校园遭到轰炸。“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这就是三校师生爱国精神的共同写照。面对日寇入侵,共同的爱国精神传统使三校联合在一起,树立了共同的目标:为了保全中华文化,为了抗战建国培养人才而坚持办学。②最后,绝大多数师生是怀着家国之恨离开沦陷区逃到大西南的。他们既同仇敌忾,又对抗战前途充满希望,因而都有高度的觉悟,教师能自觉地以教书育人为己任,以便为国家培养人材:学生能自觉地刻苦读书,以便学好本领为中兴大业贡献力量。

二、校长之间的信任与合作

西南联大正式成立后,正确恰当地处理北大校长蒋梦麟、清华校长梅贻琦、南开校长张伯苓三者之间的关系毫无疑问意义重大。当时的教育部规定联大常委会实行合议制,并由一名常委具体负责,如担心偏向,可轮流担任。然而如果施行常委轮任制,学校政策就有可能朝令夕改,对学校发展不利。

但在事实上,三位校长却各尽其责、配合默契。这一方面得益于他们之间坚韧的人事纽带:梅贻琦是张伯苓的学生,蒋梦麟很长时间是南开大学的校长,这在无形中为联合办学提供了便利条件,减少了磨擦,缩短了联办磨合期。另一方面也得益于三位校长深受中国传统的“和合”文化熏陶。

和合文化成了合作的凝固剂。三位校校长中,张伯苓最长,梅贻琦年纪最轻,蒋梦麟属中档。根据教育部电文规定,常委会为合议制度,由常委一人负执行责,如担心一人偏劳,则每隔两月重推轮任。实际上,走马灯似的重推轮任于学校发展不利。蒋、张两校长采取了较为明智的做法,在重大问题上,三人合议,此外,则由梅一人管理。后来,为使梅放开手脚工作,张长期在重庆,尽力为联大的办学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梅的责任则放在处理学校校务上,这种责任,可以归纳为如下三点:其一,尽力维护三校的团结合作,即使清华方面“吃点亏”也在所不惜。其二,尽自己所能,使联大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让左与右、新与旧的观点,在联大都有表现的机会,让三校的优良校风和传统在联大都能得到发扬。他尽力稳定西南联大的教师队伍,并努力聘请有真才实学的人到联大任教使学术观点百花齐放。其三,为联大在云南的生存和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凡是云南省政府、国民政府需要帮助时,他都批示事关国计民生,自当鼎力支持。对于不利于学校发展的电文、训令,则设法变通和抵制。

联大最高层领导的通力配合对于学校来说无疑起到了稳定人心、率先示范的作用。正是在联大领导者“内外兼顾”、“分工明确”的领导之下,学校很快度过了艰难的磨合期,教学、科研、行政都步入了正轨。

三、合理的领导体制和科学的行政组织系统为合作提供机制保障

联大实行的是民主管理其民主管理的主要标志和基本原则就是“教授治校”。教师的意见,以及对大学办学目标的共同热情是办好大学唯一有效的保证。西南联大的常务委员、各学院院长、各系主任,甚至各处处长、各专门委员会召集人,都由教授担任。

国立西南联大三校整合成功原因探析

英国爱丁堡大学

赵显通

105

最高决策机构常务委员会下设有校

委员、教务、总务长,五院院长和全校教授推选的11位代表共同组成。教授代表每年轮选一次,每学院至少要有教授代表一人。校务委员会是学校的实权机构,决定学校的大政方针。它审议学校的预算决策,院系的设立废止,学校各种规程的审定,建筑和重要设备的立项、采购,校务改进事项的建议,等等。教授会由学校全体教授、副教授组成,常委委员是当然会员。教授会议的主席和校务会议的主席一样,均由常委主席担任。这样既有利于学校事宜的上下贯通,学校领导又可以听到教师的意见,发扬民主作用,有利于学校的决策。教授会的职能主要是审议教学与研究的改进方案,学生的导育问题,学生的毕业成绩和学位的授予,对常委会和校务会提出建议,审议常委会或校务会交议的事项。教授会虽属咨询性质的机构,但它对于学校的行政管理、教学实施、学生学习,都具有相当的影响和作用。特别是学校遇到对内或对外重大事件的时候,教授会就更显出了权威的作用。西南联大还设有许多专门的委员会,办理各种专项问题。如校舍委员会,校歌校训制作委员会,图书设计委员会,等等。这种委员会在学校先后设置不下70个,只要事情需要,经常委会讨论决定,就聘请一些教授组成,指定负责召集人,办理某项事情。③

由于上述机构都由教授充任,因此在作出各种决策时,大都能体现学术在大学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体现教授们的民主意愿,这不仅使决策更合乎大学办学规律,而且能使教授们普遍感到“学校是我们大家的,谁都有一份儿”;这样,校长也可以避免陷入事务主义的泥潭,腾出时间来思考大事,集中精力抓好大事,可谓一举两得。著名经济学家陈岱孙曾撰文高度评价梅贻琦校长建立教授会制度之举,称其:“在校内,它有以民主的名义对抗校长独断专权的一面;在校外,它有以学术自主的名义对抗国民党派系势力对教育学术机构的侵入和控制的一面。”

四、三校的优良传统孕育了联大兼容并包、独立自主的办学风格

有一位曾在西南联大任教的作家到美国讲学,美国人问他,西南联大八年,设备条件那样差,教授学生生活那样苦为什么能出那样多的人才?这位作家回答了两个字:自由。

对于一个学校办学特色的包容与尊重可以说是对其最根本的尊重。西南联大能够成功整合并取得办学的成功,恰恰在于尊重并保持、发扬了北大、清华和南开的优秀传统并形成为西南联大的特色。北京大学一直保持蔡元培先生所提倡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学风,推行蔡元培“学术自由”的办学思想,各种学派和具有各种观点的学者都受到尊重,较早提出“教授治校”的理念,学生的学习也比较自由。清华大学秉承欧美“自由教育”的思想,提倡“通才教育”,主张全面加强基础,对学生要求严格,一贯重视体育。南开大学由于是私立学校,以人员精干、工作效率高为特色,又比较注重研究社会实际。由于张伯苓提倡德智体“三育并进”,南开学生对体育、演剧等活动有强烈的兴趣。三校的这些特点在联大都得到了继承和发扬。作为学校的灵魂,梅贻琦始终坚持“对于校局,则以为应追随蔡孑民先生兼容并包之态度,以克尽学术自由之使命。昔日之所谓新旧,今之所谓左右,其在学校应均不少知名学者,他们具有各种学术专长、各派学术观点,各就所长开设课程,因而开出的课程名目繁多,涉及各个学术领域,在“学术自由”传统的影响下,由于多数教师能把科研成果融入教学之中,因而在讲坛上、科学研究和指导学生课外活动中,出现了“百家争鸣”、自由讲学的局面。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学术兴趣进行自由的研究,把研究的心得充分运用于教学之中,其教学思想、学术观点不受任何限制。一个院系可以有多种学术流派,相互存在,兼容并包。纵有观点不同,也不碍合作共事。

西南联大兼容并包的办学风格同样适用于政治观点上。联大容忍精神的最大特点是它在政治上包容各党各派的教授与学生,……是联大的容忍精神,使各种纠纷减少到最低限度。在学术上能容纳各种不同的学术派别。政治上的不同意见,并没有影响他们尊重别人的学术成果和人格。④

在办学上,联大坚持办学的自主性和办学方式的独特性,捍卫学校的基本原则立场。1939-1940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屡次颁布训令,对全国所有大学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授聘任及学生成绩考核强加干涉。这一政策当即遭到西南联大教授们的强烈抵制,联大专门召开学校教务会议并拟定了义正辞严的“西南联大教务会议就教育部课程设置诸问题呈常委会函”,指出:“世界各著名大学之课程表,未有千篇一律者,即同一课程,各大学所授之内容亦未有一成不变者。惟其如是,所以能推陈出新,而学术乃可日臻进步也……盖本校承北大、清华、南开三校之旧,一切设施均有成规,行之多年……似不必轻易更张。”这充分体现出西南联大面对外界压力,仍坚持自主办学,以教授治校为指导思想,保持了自身的相对独立与完整。

1940年,国民政府为控制西南联大,下达了“逐步迁川”的命令,完全不顾学校刚在云南立足的实情,要联大再次迁移。为既不违抗最高当局的命令,又不让学校再伤元气,在梅贻琦的主持下,联大仅将当年新生和先修班学生在四川叙永设立分校上课。一学期后,以远离学校办学不便为由,将一年级新生撤回昆明,只留先修班在川办理,然而几月后,又以同样理由将先修班迁回,“逐步迁川”遂成为一纸空文。⑤

总之,西南联大之所以能够成功整合,其主要原因就在于上述四点。联大在抗日战争的硝烟之中办出了自己的特色,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在中国的高等教育史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篇章。我们在为西南联大的成功叹为观止的同时,也应当重新审视我国高等教育的现实,借鉴联大的宝贵经验,以办好我们当今的高等教育。

注释:

①邵明峰.西南联大办学奇迹背后的原因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7,(1).

②罗海鸥,刘志文.提升联合办学水平的三条纽带——

—西南联大的成功经验与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2).

③封海清,黄海涛.论西南联大人文主义教育管理[J].学术探索,2004,(1).

④谢泳.西南联大的启示[J],读书,1994,(12).

106

⑤杨立德.中华“和合”文化与西南联大“兼容并包”的办学理念[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2).

参考文献:

[1]西南联合大学北京校友会.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2]文胜利.从西南联大的办学经验看我国的一流大学建设[J].现代大学教育,2006,(5).

[3]杨立德.从西南联大看一流大学的建设[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6).

摘要:档案信息作为社会重要的信息资源形态,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信息资源共享是人类追求的共同理想,也是现代信息技术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必然结果。作者分析了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现状和影响廊坊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一系列对策。

关键词:廊坊市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制约因素对策分析

一、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现状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目前欧美国家在档案信息资源社会共享的问题上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他们的档案信息资源社会共享是在优化传统服务工作的基础上依托网络来展开和实现的。我国目前档案信息资源少,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网站质量不理想,信息技术应用还不完全到位,虽初步具备了档案信息资源和社会共享的氛围与基础,但从现阶段的发展来看,档案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尚处于起步阶段。

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崛起,各种信息在互联网上的交融,已成为信息社会的一种态势被人们所接受,而档案信息作为社会重要的信息资源形态,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档案信息化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也势在必行。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趋势,人类对信息共享状态的需求,决定了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研究既具有学术理论研究价值,又具有实践运用的价值。廊坊市位于京津之间,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在信息资源高度共享的今天,廊坊市虽然初步具备了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氛围与基础,但从现阶段的发展来看,档案信息资源少,网站质量等并不理想,信息技术应用还不完全到位,通过研究廊坊市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状况,客观地评价该题研究的总体水平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对今后廊坊市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有所促进。

二、影响廊坊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制约因素

目前,我国的档案管理已从传统的实体管理向档案信息化管理发展,档案服务职能已从行政服务向社会化服务过渡,档案信息资源已成为社会共享信息资源的一部分。因而廊坊市如何在网络信息的时代背景下,采取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充分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是当今需要思考和解决的一个问题,尤其不容忽视的是,在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建设实践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观念陈旧。以往把档案贴上封条放在档案室里的做法严重阻碍了档案信息公布于社会、服务于大众,给想要使用档案的人员带来极大的不便,不能发挥档案管理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变化,意识到档案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以及档案信息资源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现代信息社会的到来,使得来源于社会而服务于社会的档案工作不断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这些情况和问题,特别是落后的思想观念已成为制约档案工作发展的重要因素。如,档案部门仍然存在着“为保管而保管、重保管轻利用”的思想,存在着“等、靠、要”、“安于现状”、“不讲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旧观念,也存在着“闭架借阅”、“你查我调”等做法。在进行档案信息化建设时,必须革除陈旧观念,确立“以人为本”的信息管理理念,通过制定一定的标准,使信息标准化,以利于信息的获取与利用。

2.资金有限。档案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管理服务的现代化已成为当前档案事业发展的方向。档案工作要赶上时代的步伐,就必须不断更新设备和技术等问题。为此,档案馆就得花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解决这些问题。遗憾的是,政府部门对档案建设的投资极其有限,资金问题已成为制约档案工作发展的又一因素。

3.信息量不足。档案信息服务最重要的是信息,信息质量、数量是网上共享服务成功的关键所在。而纵观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受资金及电子文件现行阶段及档案信息开放程度的影响而滞后,且共享程度较低。从目前运行的网上档案馆来看,大多是将目录信息数据库送上网络,信息量十分有限,而且信息质量不高。加之历史原因,档案馆的文本数据资源原本就不足,也就难以在短时间内补充信息完善资源共享。

4.网络共享安全受到威胁。随着宽带的普及和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网络触角不断深入各个领域。网络环境下,影响档案保密和档案安全的因素主要有:一是人为因素,档案部门档案安全意识和保密意识不强,往往在自己的档案网页上随意发布信息,对发布的信息缺少严格的审查和管理;二是技术问题,当前电脑病毒横行,再加

现代信息环境下廊坊市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对策分析

(廊坊师范学院,河北廊坊065000)

范晓经

107

作文素材:西南联大

作文素材积累:西南联大(1938-1946年,西南联大像一颗流星,在中国历史上划过灿烂的一笔。) 1937 年 7 月 7 日,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七七”事变, 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很快, 北平、天津失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三所高校奉命南迁, 先暂驻于“衡山湘水”的长沙。随着日本的侵略加剧, 形势危急, 1938 年三校又迁到云南, 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西南联大把清华、南开严谨教学的精神与北大传统的自由研究的精神结合了起来,把北大的自由与民主、清华的生动活泼与事业心、南开的实干与严格整合起来, 以培养学生成为勤奋努力、事业心强、学习严谨、具有自主能力和主动性的人才。西南联大精神的形成, 是为抗战的现实需要,在继承三校传统和精神的基础上, 结合西南联大的办学理念加以整合、提炼的结果。 首先, 西南联大对三校原来的传统精神并没有停留在简单继承的基础上, 而是在原有传统精神的基础上, 进行了调整整合, 进而形成了使三校原有精神互补的西南联大精神。【比如北大具有自由的精神,西南联大继承了它思想自由、学术自由的精神, 但对于北大自由到看似无序的状态, 西南联大并不赞成。而是选择了以清华讲秩序、守纪律和严谨的精神状态来纠正北大学生自由的无度。】北大的学生可以逃课, “你爱上课, 可以; 你不爱上课, 也可以; 你爱上你爱上的课而不爱上你不爱上的课, 更是天经地义的准可以! 总之, 一切随意”。而清华则有严格的纪律, 没有自由散漫的习气。西南联大《教务通则》第四十五条规定: “学生一学期内, 无故缺课( 体育及军事训练在内) 满十小时者, 由注册组予以警告; 满二十小时者, 酌以训诫; 训诫后而仍无故缺课者, 由教务长酌令休学一年或一学期”。第四十六条规定:“学生一学期中因任何事故于某课程缺课愈三分之一者, 不得参该课程之学期考试, 该课程以零分计”。 其次, 西南联大没有满足于对三校传统精神的继承, 【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 又根据西南联大所处的抗战时代的要求和自身发展的需要, 有选择性和针对性地培育和发展了新的精神。】根据抗战建国的需要, 西南联大在教育过程中十分注重培育和形成了西南联大的爱国精神; 根据三校联合办学的现实, 西南联大又突出了学校自身团结精神的培养。西南联大精神是大学的普遍精神与西南联大个性精神相结合的产物。普遍性与个性的完美结合,使西南联大精神能够传之久远、弥久弥珍; 能够浸透代代学人的心灵, 成为西南联大人的团体意识; 能够至今让人击节赞叹、感怀不已。 一、“刚毅坚卓” “刚毅”语出《论语·子路》“刚毅木讷近于仁”, 注云: “刚: 无欲; 毅: 果敢”。“卓”为“超绝出众”意。“刚毅坚卓”即为坚强果敢、坚忍不拔、超绝出众、卓尔不群之意。 “刚毅坚卓”是在抗日战争这一特殊历史条件下对三校精神传统的最具时代性的继承和弘扬。西南联大“刚毅坚卓”的精神首先体现了以西南联大人在抗战的艰苦条件下, 为成就学术救国、以文化振兴民族的大业而克服一切困难、脚踏实地、坚忍不拔的精神品质。这正是在抗战时期对苦干、实干精神的继承和弘扬这一精神最能反映在整个抗战时期西南联大的精神风貌。【凭着刚毅坚卓的精神, 无论是距“七七”事变爆发仅3 个月后长沙临时大学即完成提议、筹建、组建到开课的所有工作, 还是从长沙到昆明, 实现了1671 公里的远距离整体搬迁, 创造了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迹; 无论是在抗战的八年间, 顶着日寇的空袭,在极其艰难困苦的生活条件下“弦歌不辍”,培养了大批高质量的人才, 还是克服一切困难坚持科学研究, 始终执当时中国学术之牛耳】, 在西南联大所取得的成就中无不贯穿着“刚毅坚卓”的精神。 “刚毅坚卓”成为西南联大精神的基础, 支撑着西南联大的其他精神。因为有了“刚毅坚卓”的精神,所以西南联大人能够在抗战爆发之初, 就抱定抗战必胜的信念, 如校歌所唱“千秋耻, 终当雪”, “便一成三户, 壮怀难折”, “待驱除仇寇复神京, 还燕碣”; 凭着这种精神, 西南联大教师能够始终以弘扬、建设民族文化进而挽救和振兴民族为己任。要坚持文化救国、文化兴国, 就要安贫乐道, 就要做到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在外敌入侵、生活困顿的抗战时期, 要做到这一点是十分困难的。西南联大的基本精神——民主、自由、团结、实干、严谨等, 都是在“刚毅坚卓”精神的支撑下才得以不息不绝并不断壮大。西南联大能够克服战时的一切困难, 坚持把联大办成当时的一流大学, 靠的也正是这种精神。 二、爱国精神 在西南联大校园, 上上下下、教师学生中最为浓烈的情感就是爱国的情感, 最感人的精神就是爱国精神。“七七”事变后, 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 西南联大的知识分子们忧心如焚, 对祖国和民族的未来多焦虑难安。他们认为: 只要文化不灭, 中华民族就不会灭亡。忧国之思使他们找到了抗战时期自己的位置: 以文化传播、文化创造为维系民族血

《西南联大》观后感

10D班观后感 西南联大与我们 作为西南联大的学生,有幸观看西南联大不平凡的历史,感到无比欣慰。 抗日战争的烽火催生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这所特殊的学校。看着一幕幕感人的画面,深刻感悟到师大“刚毅坚卓,明德睿智“的校训。重温西南联大精神,忽然之间觉得自己成熟了许多,未来不再渺茫,我不再彷徨。明白了今日大学不仅是传授专业知识、造就专业人才的地方,也是塑造完美人格,全方位拓展素质技能的地方,更是传承中华人文精神,培育先进理念的地方。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我们不仅需要持续不断地重温西南联大之优良传统,而且需要知行合一,广开新时代之新风气,敢于直言,勇于创造,自强不息,为社会,为国家奉献自己的力量。 信息学院 10D 杨慧敏 观《西南联大启示录》有感 西南联大,是一个汇聚人才的大学,我国许多著名的学者、作家都曾是这所大学的子弟。随着这些人的回忆,我们一起来到了那个承载着无数梦想,经历着多少风雨洗礼的胜地。

那时候的西南联大,可谓是简陋不堪的杂房。但艰苦的环境造就非凡的人才。在当时那样的学习环境,学生都不畏艰辛,兢兢业业地完成自己的学术。而如今发达的社会,为现时代的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及住所,许多学生却不能珍惜,还不时埋怨。真的,有时候要想想,到底良好的环境是为学生提供方便、快捷的条件,还是在增加他们的懒性。 其实不用觉得这很难感触到,有时候我们的父母也会谈起他们以前生活的艰辛,感叹现在生活改善了许多,但人却没有以前的勤奋。 学习氛围对于学生学习来说是很重要,当时西南联大的学子,有一个习惯,就是当没有学习场所时,就在茶馆那学习,泡上一壶清茶,一边品味茶香,一边细读书语。良好的学习氛围感动着昆明的大街小巷,有时候老百姓也会给这些莘莘学者腾出一个地方,为他们泡上茶,让他们学习。学校,无非就是一个提供给学生学习的场所,不在乎这个学校的大小,优势,只在乎它用好的学习气氛、好的校风,能带动学生们学习。但是现在的学生,更看重的学校的名气,而非校风,追求的更多是物质的,而非精神上的享受。 观看了这短短的片子,让我们感触很多,想到同为一个大学学子,我们对自己能够做些什么,要为什么而来感到很茫然。但是现在,我们不再为学校的种种缺陷而不乐,而为学校有良好的氛围而庆幸。我想我们会珍惜这几年时光,为自己、为家人做出一定的贡献! 观西南联大回忆录之感. 信息学院 10D 高晓金

《战争与革命中的西南联大》-读后感

我不是个喜欢在历史中寻根究底的人,但却更厌恶无知和被蒙蔽。 联大话题近年升温,所阅资料中印象最深的偏偏是两册讲故事的读物:吴讷孙的《未央歌》像是一出披着抗战和联大背景的青春剧,而何兆武的《上学记》则近乎以个人视角拍摄的纪录片。然而易社强这本看似严肃的大部头却更像——打个极不恰当的比喻——一部全景式的“商业大片”。这一比喻绝非贬义,而是指它既有着“传奇故事”般的叙述,又有着至为精良的制作。当然,三十年选材,慢火精熬的耐心是任何一部大片都无法比拟的。虽然此书问世逾十载方才有中文译本正式出版,但对于追逐传奇故事和渴望深究史实的两类人群,仍属必选。 联大史难写之因起码有三:一是涉及人物众多,写来有琐话之嫌;二是与当时抗战大势相校,偏处西南一隅之大学其实并无太多惊骇事件可写;三是联大八年于学术史甚至家国发展史究竟有何影响未有定论。 此书读毕,三个问题一并得到解决。“长征”和编年部分利用史料步步推进,而分学院介绍教学状况之部分则大有“清明上河图”的感觉,环境铺陈完全,人物多而不乱,不知学术著作中是否多见此种“传奇故事”笔法,反正作为读者完全能够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甄选史料时的精心——当然,有时的确有引述过多的问题存在。然而它最终成为一部“严谨的传奇故事”的原因不仅在于这种不故作高深的态度,还在于作者从不盲目拔高事件和颂扬所谓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通过史料摆脱臆测的假语村言,毫不避讳地宣扬着自由精神可贵之观点,——这自由包括学术的,意识形态的和人身的——并且简洁有力地指出这种精神被后来者抛弃,污染,甚至利用,直至和平年代完全失去生存的土壤。 虽然作者在书末给“联大精神”在未来的历史中留了一方位置,并且善意地认为“学者别无选择,只能做出驯顺的姿态”,可事实上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大学生,眼中所见之多数“学者”已经完全没有了选择的意愿和能力,虽然他们仍然对“政治学习感到厌倦”,但不再认为这种无聊无趣的东西“无关紧要”,他们生存和爬升的资本不再是独立的人格、思想和成果,他们不配被称为学者或者没有定语修饰的知识分子。 生于乱世虽然多了几分家国流离甚至人间失格的可能,但对于知识分子来说,乱世却意味着夹缝求存和追逐学术自由的无限可能性。 我悲观地等待着明天也许会有更多人被这类曾经光辉的校史唤醒,但在稳定压倒一切的时代里,醒来的人无处可去。

西南联大观后感

西南联大观后感 看完《西南联大》纪录片后,感触颇深。是抗日战争的烽火催生了这样一所优秀且特殊的学校——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它的诞生无疑是经历了许许多多的磨难的,清华、北大、南开大学在日本的炮火逼迫下不得不迁校,于是他们联合起来来到了长沙成立了临时大学,最后来到了云南昆明,虽然现在已不在,但这所大学对中国产生的影响是无法抹去的,在云南师范大学里仍有西南联大的旧址与博物馆,供人们来回忆与纪念。 这部纪录片共有五集——八音合奏、刚毅坚卓、大学之大、火的洗礼、嘉荫长留,无一不在向我们讲述着西南联大的历史。三校联合没有任何分歧,由“寡言君子”梅贻琦担任西南联大的校长,他以清华的教学体制来管理西南联大,成果也是显著的。当然不少优秀的教授在其中的作用不可小觑,被称为“好教授”的韩咏华改变院系进入了社会科学院关注教育;国文老师沈从文教学吸引不少学生愿跨过整个昆明城来听一堂课;闻一多在抗日步行中不忘写生,采集素材;虽有助教但仍亲自批改学生作业的朱自清;吴宓,陈寅恪,郑天挺,吴大猷,华罗庚,杨振宁,邓稼先等一批爱国志士为了中国的胜利在默默的付出。 那时候的西南联大并没有太多资金,学习环境也是非常艰苦,一间茅草房就是一间教室,一把羊椅就是书桌与凳子,40多个人一间宿舍,再看看我们现在的学习环境,教学楼,阶梯教室,四人宿舍,多么舒适的环境,可竟很难再出现像以前那样的教授,我们是否该深

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而即使如此他们仍坚持着“刚毅坚卓,明德睿智”的校训,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努力,从不懈怠。在他们那个时代时刻都担心着日本人的突袭,只要警报器一响就拿着装满手稿的公文包到处躲避,而金岳霖在一次空袭中忘记跟着人群躲避,仍在教室里手握笔。不得不赞叹这些教授们对于文学的态度,没有丝毫怠慢。曾有人说,那些伟大的教授死去不需要一秒钟,而生产一名这样的人,则需要几十年。2018年逝去了多少伟大的人,不禁惋惜下一次这样的伟人出现还需要多长时间。曾有人这样比喻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西南联大有着这样优秀的大师,也创造出了许许多多的大师。 而新时代的我们不应该是迷失的一代,国家为我们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我们不应该沉迷于虚拟的游戏世界,应该多思考我们可以为我们的民族做些什么,而不只是在被窝里幻想着今天的计划却从未实行过。以前的西南联大教学制度也是非常严厉的,大一时期是不分个院系的,所有的学生一起上课,但如果有的科目没有及格就不能升级,而不像我们现在的大学一样,即使有的科目没有过还是可以补考重修。 让我们树立起我们的雄心壮志,充满斗志,抓住时代的机会,努力成为更优秀的人,为中华民族注入青春活力。

熔西南联大之精神 演讲稿

熔西南联大之精神,铸当代大学之脊梁我想大家对于西南联大也许并不陌生,在略读了《联大八年》、《西南联大行思录》、《未央歌》等书籍之后,对于联大精神我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感悟。 溯既往,七十余年前的中国大地倭寇横行、暴力肆虐,尸骨遍野,欲致我民族于亡国灭种之境地。时清华、北大、南开三校之精英乃辗转长沙,最终会集西南重镇——昆明。以挥汗如雨,联袂为云之志建成“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这是一所真正的大学,存在前后不过九年,却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建校于抗战之时,校外风雨如晦,战乱频仍;校内经费奇缺,条件恶劣。联大的校舍出奇的简陋,除图书馆是瓦顶,教室是铁皮层顶外,宿舍则用茅草覆顶。学生的穿着就更简单了,多数是褪了色的黄制服,天气冷了就加一件黑棉大衣,遮住了补了又补,缀着一层层各色补丁破褂子。然而联大师生弦歌不断,笔耕不辍,治学不止。当物质条件极其贫乏时,正是精神的光辉滋养着奋斗不息的心志,激励着联大人在最艰苦的环境下培养出对国家和民族作出卓越贡献的杨振宁、李政道、朱光亚、邓稼先等约8000人。 七十年弹指而过,历史已翻开新的一页,而联大精魂永存。在中华民族踏上科学发展的新征程之时,在当代高等教育面临新机遇与新挑战之时,在时代发展对现代大学生寄予了更高期望之时,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难道不该继民族发展为己任吗?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创业发展的时期,正是国家发展的机遇时期。所以,把国家命运和个

人命运联系起来,共同发展,便是一种责任。有了这份责任感和使命感,方能成就小我,成就大家,成就一个国。 我们所就读的淮北师范大学位于国家园林城市,国家能源基地——安徽淮北市。这里师资力量雄厚,学风浓厚。也许你会说,这只是一所普通的二本类院校,远比不上清华、北大那样的一流大学。可是我想说,自习室里奋笔疾书的身影,我看到了;思源广场早晨朗朗的读书声,我听到了;课堂上老师的博学多才,我领略到了。不要过多的埋怨外在条件,也不要羡慕别人所取得的成就,看看自己究竟做了多少?走在行知路上,我思考着自己的大学四年应如何度过?到底应该怎样做才能不辜负“当代大学生”这几个字。七十年前,在联大的校园里,莘莘学子挨着冻,受着饿,仍然挑灯夜读。而如今的我们,处在安逸生活中的我们,作为淮师大的一员,我们有什么资格荒废光阴,我们有什么理由消极怠慢。“刚毅坚卓,求真务实”是联大师生书写的不朽精魂。“博学慎思,励志敦行”是淮师学子应永远追寻的精神,若干年后,我们会为淮师留下什么,我们会为社会留下什么,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行,留下的只是精神的光辉一脉相承,代代发扬。 大学之为之大学,首先在于它是一种精神存在。著名教育家,前北大校长蔡元培认为:“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百家之学府也”,“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时代的背景是不断改变的,而时代的使命却一脉相承。虽然今天的时代与西南联大所处的时代不同,但深沉的爱国心和赤子情仍然是中华民族的情感核心。面对日新月异的现在竞争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和不可预测的风险所

蒙自西南联大观后感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蒙自西南联大观后感 篇一:西南联大对蒙自人文影响浅谈 西南联大对蒙自人文影响浅谈 朱晓武 西南联大在滇8年(1937~1945年),其文法学院驻蒙 半年(1938年4~8月)。这一史事对蒙自人文的影响,笔者以为并不逊于?五〃四?运动之于中国的影响。它给这片红土地和这片红土地上生息的人们留下来的决不仅仅是街头巷 尾晒太阳的那几个耄耋暮垂的老人记忆深处的破残碎片,而是作为一种精神、一种文化、一种意识融合在当地人们的血液和意念之中,以基因的形式一代又一代承传着。 谈及对蒙自人文物事的影响,有两大历史事件最为深重。一是清〃光绪十三(1887)年蒙自被辟为商埠。清〃光绪十五(1889)年,清政府在蒙自设立云南第一个海关,法、德、美、意、日等国分别在蒙自设立领事馆,法国、德国、英国、美国、意大利、希腊、日本等国商人在该地区开设洋行、银行、公司、酒店等,再到1910年滇越铁路开通。二是时隔

半个世纪之后的1938年西南联大文法学院驻足蒙自。前者 是西方现代工业文明对以农耕文化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 的冲击,它使闭关自守的世居民族看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认识到工业革命对生产力水平的极大的促进与提升。后者是民主与科学思想,即?五〃四?新文化、新思想对封建守旧文化的一次强烈的冲击。前者主要是对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而后者则是对人们灵魂、意识的洗礼和涤荡,是对民族心灵的一次深度震撼。 纵观中国文化发展史,二十世纪初前期(?五〃四?新文化运动起始到中共建政之前)是中国文化最开放、最活跃、大师辈出、成就最丰的年代,尤以文学艺术甚盛,真可谓? 百花齐放?。这一切不能不归功于其时思想之自由、精神之 独立、言论之开放、举贤之不拘这样一个时代大背景。梅贻琦(1931—1948年任清华校长,被誉为?清华之名片?,与叶企孙、潘光旦、陈寅恪被公认为清华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之一)先生有?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教育名言。大学乃是?大师行传道授业解惑之教?的学府,无学识渊博学艺精湛师德高尚的大师不能成其为合格的大学,无大师而不求其大师之有、有大师而不能使之展其大师之能,不会办成真正的大学。蔡元培提出?思想 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第一位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皆近日

西南联大的意义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陈平原 题目:第141讲《教育史上的奇迹:西南联大的意义》 嘉宾: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陈平原 时间:12月15日(星期六)上午9:00-11:30 地点:浙江图书馆二楼报告厅 现场实录 陈平原:谢谢主持人跟在座各位朋友,今天我讨论一个题目是西南联大的意义,70年前,就是1937年11月1号,北大、清华、南开三所学校撤退到长沙,三校旧生1月18日开始报到,三校学生报到人数是1120人,第二年因为战局的发展,兵分三路,撤退到昆明,成立了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7月3日联大结束,三校各自返回平津。 1937年,抗战爆发前夕,当时国立、省立有108所,职员4200人,学生4万多,到抗战胜利的时候,这些高等学校是141所,教员一万多人,学生八万多人,大学生没有减少,还在发展,这个是那时候高等教育的情况。不管怎么说,那个年代没有因为战争而把中国大学摧毁,反而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这给日后中国的建设发展留下了很好的基础。 1941年10月25号,解放日报有抗战以后学校集中的区域,大部分东南沿海大学到西部去了,包括遗憾、四川、东北、中央大学等等,这些学校撤退到了成都,在重庆学生有7千人,有女子师范学院等等,在昆明学生有4500人,在贵阳学生大概有七千人,在西北有西北大学、西北工学院等等,还有在两广,没有被侵占的地方,有中山大学广西大学等等,在江西有湖南大学师范学院,就是钱钟书先生的父亲就是在那个师范学院,除此以外,在上海还有交通大学、暨南大学。因为这个时候是1941年10月份太平洋战争还没有爆发,所以在租界还可以办学,这些学校以后都撤掉了。 到了80年代、90年代我们重新整理发现,当时是西南几个省,云贵川几个省统计,发现从东南大学迁到云贵川的大学有56所,中间还有一些没有列在里面,比如1941年从西南重新迁回去,有的是还没有迁多,但是即便如此,还有几所大学,山东医学专科学校,还有国立音乐学院等等,这些大学没有被列入。最近十年,学术界开始关注,抗战中大学内迁的研究,讨论他们如果历经千辛万苦从东南迁到西南或者是西北重新办学,而且在这个过程当中,如何协助了西部地区思想、经济、文化的发展。 这在人类的教育史上是一个奇迹,至今没有找到一个国家,有这样的状态,因为战争绝大部分的大学迁到另外一个地方去,而且坚持下来,最后能够坚持,众多学校之间唯一能够比的是前苏联,我们看苏联的教育史家如何谈那一段历史。 “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卫国战争形势,不能不影响到国民教育和苏维埃学校活动,成千成万高年级学生,老师和大学生,满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离校参加了民兵、红军和游击队,为了抢救高等学校的物质、文化财富,高等学校和全体师生员工进行了奋不顾身的斗争,把34所高等学校的教学实验设备、图书馆珍贵陈列品,撤退到国家的后方。斯大林格勒消灭法西斯后第八天,一批教授又到这个被彻底破坏的城市,莫斯科大学有数百名教师和学生投笔从戎,参加保卫祖国的斗争。1941年6月22号打仗,到了10月份,眼看着莫斯科很可能保不住,当时的中央命令把莫斯科大学迁走,迁到土库曼斯坦北部,两个月时间重新复课,第二年战争进一步推进,土库曼也保不住,又迁了一次。不过随着苏联红军战略转移,莫斯科大学又重新迁回莫斯科。莫斯科大学漂流在外的时间,其实不到一年半,他们也有大学的内迁,但是因为时间不长。 中国人对学问的重视 在整个抗日战争中,有大学教授牺牲,但是没有让大学教授上前线当兵,换句话说当时的国民政府意识到战争的长期性,而且坚信最后中国人能够打赢,让大学生留在校园里面,让大学教授继续他们的研究,战争中大学教师、学生的牺牲的比例比起其他的国家要小得多。

西南联大遗址社会实践报告与心得体会

参观西南联大遗址社会实践报告 刚到蒙自的时候,偶尔看到某一公交车的终点站是哥胪士洋行,当时还和朋友打趣了一下,说蒙自这小城市怎么会有那么“洋气”的地名。直到后面去了一趟,才了解到它的意义。 利用周末,我们参观西南联大遗址。旨在缅怀抗日战争时期,先进的知识文化分子保存中华民族的文化命脉和教育实力的无私奉献精神。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南迁,在湖南长沙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不久,上海、南京相继沦陷,长沙临时大学不得不再次西迁云南,在昆明成立“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从1938年5月开始上课,到1946年5月宣布结束,西南联大在昆明整整八年。 抗战爆发,国难临头,当年中国的许多知识精英,不甘沦为亡国奴,组成西南联大,辗转南迁,以传承民族文化的薪火。由于甫抵昆明时百废待举,校舍不敷,只得暂将部分师生迁至蒙自设分校。1938年4月,文学、法学两院师生就这样分两路陆续抵达蒙自:一路由长沙南下,经广州、香港、越南海防,乘滇越铁路火车而来;另一路自湘黔步行入滇,再从昆明沿滇越铁路至蒙自。 蒙自是云南最早开放之地,当地人出以同胞之情和对文化人的崇仰,慷慨接纳了联大师生的到来。 “哥胪士洋行”是“西南联大蒙自分校”旧址之一。当年单身教师和学生就住在临近湖岸的哥胪士洋行楼内,是当时蒙自难得一见的西式楼房,带家眷的教师和女生则住在南湖北边的城里。那时在这些楼内暂栖过的大名鼎鼎的教授有:陈岱孙、郑天挺、陈寅恪、闻一多、朱自清、冯友兰、钱穆、吴宓、叶公超、汤用彤、燕卜荪、马约翰。而今,哥胪士洋行旧楼内已辟出西南联大校史和闻一多

先生事迹的陈列室 战火纷飞下的学园耕耘,孜孜矻矻的学术探究,委实不易,但蒙自毕竟僻处内陆腹地,多少也给心力交瘁、苦苦撑持的流亡者们提供了一方歇息之地。 在那个艰难的时期,政府安置,士绅让房,把这些流亡师生安顿在风景秀丽的南湖之滨,住进了最好的房子。空置的蒙自海关税务司署旧址大院,被用作分校的课室和办公机构。 “西南联大蒙自分校”修葺一新,一幅幅崭新的容貌展现在世人眼前,让人仿佛又走进当年的战争场面,更深刻地见证了那段珍贵的历史。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西南联合大学蒙自分校”旧址的石碑,石碑背后有著名的联大校训:“刚毅坚卓”4个大字。庭院里栽种了各种绿化树木和花草,环境显得幽静。同时,在庭院周围,设计方还设计建造了3座雕塑,其中一座名为《呐喊》,几个学生模样的青年在大声喊着口号,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为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和呐喊。另一座雕塑被命名为《迁移》,几个学生和老师提着包袱迁移的情景,当时师生们被迫迁移的境况形象生动地展示在眼前。第三座名为《从军》,很多热血青年为挽救国家于危难中,前去参军报效祖国。 “蒙自小的好,人少的好。大街上有一家卖糖粥的,带着卖煎粑粑。桌子凳子乃至碗勺都很干净,又便宜,我们联大师生照顾的特别多。掌柜是个四川人,姓雷,白发苍苍的,脸上常挂着微笑,却不巴结顾客的样儿。他爱古玩什么的,每张桌子上,竹器瓷器占一半桌子儿;老头儿有个老伴,带着一个伙计,就这么活着,倒也自得其乐,我们管这个铺子叫‘雷稀饭’。” ------朱自清《蒙自杂记》爱好文艺的一些同学发起组织了一个文艺团体,称为“南湖诗社”,活动的主要方式是出各人诗作与散文的壁报《南湖诗刊》,举行诗歌座谈,请教授们讲演。闻一多、罗庸、朱自清诸位先生都被邀请做过讲演。“南湖诗社”产生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作,还培养了一批著名的诗人。 在蒙自古城内,联大文学院和法商学院的学生们担负着传播现代文明的责任,希望把抗日热情传播到尚不能识文断字的劳苦大众中,他们办起了夜校,吸引失学成人来学习,不但学文化,也讲事实,宣传抗日,教唱爱国歌曲,开展灭蝇运动,与蒙自普通大众沟通了情感同时,在开启民智,传播进步思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诗人闻一多则蛰居斗室,足不出户,独自沉醉于《楚辞》的华美辞章中,进行着他的《<天问>注疏》。于是,也就有了郑天挺劝闻先生每日晚饭后出来走走,沐风赏景,“何妨一下楼”的那番佳话。朱自清在他的《蒙自杂记》里,留下了对南湖生活美好记忆。 之后,因为国民政府重要的航空学校需要设在当地培养航空人才,联大文法学员不得不把校舍让给了他们,离开蒙自回到了昆明。对于学生们来讲,那才是一座最终属于他们八年,并奠定了他们一生命运的城市。不过对于小城蒙自来说,一切都结束了吗?并不如此,至少联大人离开之后,蒙自的姑娘出门已经不必再打伞了的,女孩也可以进入中学读书,少数有志青年还开始试图离开蒙自,去考取一些像是西南联大之类的大学。那里已经被改变,新的知识,新的观念来了。而对于联大学子们来讲,离开的时候他们对于南湖也是流连再三,难以割舍,在昆明他们将会待上八年的时间,关于西南联大的故事现在才真正得以展开。 要说蒙自的地理位置,在中国的版图上根本不值一提,但是当它成为当年北大、清华、南开等著名高校学术迁移中重要的一站,蒙自和它的南湖就成为了中

参观西南联大心得体会.doc

参观西南联大心得体会 篇一:观西南联大观后感 参观了西南联大的遗址后让我感触良多,现在回想起来还觉得挺惭愧的,我们现在的条件多好啊。可是还在抱怨学校这样差那样差,甚至以这些借口来逃避我们应该学的很多专业知识,我们是幸运的,我们处在和平年代,可以放心的在学校里汲取丰富多样的知识,却不懂得珍惜,还经常想尽各种办法来逃课“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要知道,当时联大的学生正处在水深火热的战争年代,依然是那么的渴望学习,甚至连生活都有点令人堪忧,但还是不能阻挡他们学习的决心。他们在校舍被摧毁后没有就此放弃学习,而是抓住了每一个学习机会。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依旧坚持学习,真的让人十分震撼!古有勾践卧薪尝胆、苏秦头悬梁锥刺股等故事都是发人深省的,至近代的联大学生同样在艰苦的时代,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抱负。他们肩负着历史的使命,忍辱负重,敢于与恶势力斗争到底。联大师资雄厚,尽管当时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但他们依然坚守“刚毅坚卓”的校训,培养了不少人才,当时的就有朱自清、梅贻琦,闻一多、冯友兰等著名教授。联大也因为有这些学富五车、爱国学士的存在,联大也因此蓬荜生辉,联大的莘莘学子也在他们的教导下学到了很多知识,有所成就,例如:邹承鲁、杨振宇、华罗庚等人才均出于此。当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便是学校环境。当时联大的办学理念是:“适应社会,培养通才;追求真理,学术自由; 民主办学,教授治校;汇聚名师,培养精英”,正确的办学理念是西南

联大办学成功的必要条件,宽松的学习环境和严峻的教学要求也是西南联大办学的一大特点;西南联大实行学分制、弹性学制以及淘汰制,重视基础,强盗课程要以基础为重心,这使得学校立德气氛十分浓厚。在这样的教学理念下,西南联大培养了大批人才。 然而在看看当下的我们,上大学越来越颓废,当初的理想、抱负都抛之脑后,整天沉迷于游戏中无法自拔,早上睡到日晒三竿,无精打采、萎靡不振,明明每天都没干什么,却觉得很累,身体越来越弱!每天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有时候我经常会这么问自己:“我们这是怎么了?”我们的确该反省反省,但我认为中国的教育制度也有不足之处,应试教育残害了多少人才,学生为了考试而读书,教师为了考试而猛灌知识,慢慢的导致很多学生讨厌读书,自己的兴趣爱好也被不断地消减至无。国民素质直线下滑,就在今天,在西南联大旧址里便有一个女生看到那里有架船,毫不犹豫的跳进去叫他的男朋友帮她拍照。西南联大里的一切物品我认为都是十分珍贵稀少的,我们作为观观者应该做的是小心保护,而不是把它们当做拍摄背景! 因此,我觉得为了更好地保护西南联大旧址的文物,我们的政府应该将它与州博物馆合并,加以保护! 篇二:《西南联大》观后感 10d班观后感 西南联大与我们 作为西南联大的学生,有幸观看西南联大不平凡的历史,感到无比欣慰。 抗日战争的烽火催生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这所特殊的学校。看着一幕

西南联大观后感

西南联大观后感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不得不说,看完《西南联大》这部纪录片之后,我被它的气氛感染了。 西山苍苍,东海茫茫,文人言语之间,描绘出那令人憧憬的年代,还有时代文人可敬可叹的风骨。所谓风骨者,置生死于度外,千金不改其志,万难不屈。国难当头,又是“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各地爱国青年离开家乡,求学归来。 他们用先进的思想与出色的才华,挽救水深炽热中的中华民族。他们在大学中传播西方先进文化,探索知识,冲击着旧中国的思想、文化、家庭与教育,同时还组织对抗着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日本发起全面侵华战争之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为躲避战乱,三所一流大学齐聚昆明。“同无妨异,异不害同,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在梅贻琦、蒋梦麟、张伯苓等人的率领下,三校团结到了最后。在面对外敌入侵的情况之下,我们不再是一盘散沙,在有多少困难,都要克制,最后要把它联合到底。 正是这些大师,正是这些民族脊梁,把西南联大办好,培养了一代代像杨振宁、李政道这样的,在学术上有相当成就的人才。“但我们若着眼于文化的更可贵的一方面,则八年多的西南联大,始终都在雍容和睦的气氛中长成,这非特是我们教育史上的佳话,亦是我们中华民族最有光芒的事情”。

这部纪录片,最终反映了西南联大为什么如此成功,同时也提现了我们作为大学生的使命。西南联大与许多优秀的前辈体现出来的艰辛奋斗、敬业勤学的精神,现在尤其值得我们学习。 所以我认为现今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学者之谓也,应有学实也。我们应该反省本身,坚决信仰,无畏无惧,忍辱负重,教书育人,著书立说,科研立国,为中华之崛起而奋力拼搏!

史纲论文:浅谈西南联大之教育精神

浅谈西南联大之教育精神 摘要:文章通过回顾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以下简称“西南联大”或“联大”)的历史及 教育成果,根据史料分析西南联大的教育精神,从爱国主义精神、刚毅坚卓精神、教育独 立精神和通识教育精神等四方面剖析西南联大教育成功的原因。回顾历史更重要的意义在 于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以改善现实。因此,文章没有停留于分析联大的成功,而是对比当 下高等教育及大学的现状,对当今高等教育模式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关键词:西南联大;教育精神;高等教育模式;反思与传承 1 选题缘由及讨论意义 1.1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介及其教育成果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先迁至湖南长沙,组成长沙临时大学,同年10月25日开学。1938年4月又西迁昆明,改称国立 西南联合大学。自1938年5月4日开始上课,至1946年5月4日结束,设立文、理、法商、工、师范5个院26个系,两个专修科一个选修班。北大、清华、南开原均为著名的高等学府,它们有各自独特的经历,有各自的教学作风,组 成联大以后,荟集了一批著名专家、学者、教授,师资充实,人才济济。他们 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严谨的治学态度,树立优良学风,是当时中国规模 最大的著名高等学府。西南联大在办学的8年中前后任教的教授有300余人, 他们都是各个学科、专业的泰斗、顶级专家;学生有8000人,毕业生3343人,直接参军、从事抗战工作的有1100多人。抗战胜利后,1946年西南联大解散,三校分别迁回北京、天津复校。 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西南联大培养出大批杰出人才,其中有许多是蜚声中外的一流科学家,他们对中国的建设事业、高等教育的发展和世界学术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联大师生担任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27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54人(学生80人)、工程院院士12人(全是学生),8人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还有杨振宁、李政道2位华人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1] 1.2 选题缘由 北京大学是西南联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校风学风、治学理念、教育精神 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西南联大的发展。作为一名北京大学的学生,在内心为 之骄傲之余,更渴望能深入探究联大之教育精神,不仅仅是为了怀旧,更是为

最新纪录片《西南联大》观后感

纪录片《西南联大》观后感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不得不说,看完《西南联大》这部纪录片之后,我被它的氛围感染了。 西山苍苍,东海茫茫,文人言语之间,描绘出那令人神往的年代,还有时代文人可敬可叹的风骨。所谓风骨者,置生死于度外,千金不改其志,万难不屈。国难当头,又是“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各地爱国青年离开家乡,求学归来。 他们用先进的思想与杰出的才华,挽救水深火热中的中华民族。他们在大学中传播西方先进文化,探索知识,冲击着旧中国的思想、文化、家庭与教育,同时还组织反抗着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日本发起全面侵华战争之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为躲避战乱,三所一流大学齐聚昆明。“同无妨异,异不害同,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在梅贻琦、蒋梦麟、张伯苓等人的

带领下,三校团结到了最后。在面对外敌入侵的情况之下,我们不再是一盘散沙,在有多少困难,都要克服,最后要把它联合到底。 正是这些大师,正是这些民族脊梁,把西南联大办好,培养了一代代像杨振宁、李政道这样的,在学术上有相当成就的人才。“但我们若着眼于文化的更可贵的一方面,则八年多的西南联大,始终都在雍容和睦的气氛中长成,这非特是我们教育史上的佳话,亦是我们中华民族最有光辉的事情”。 这部纪录片,最终反映了西南联大为什么如此成功,同时也提现了我们作为大学生的使命。西南联大与许多优秀的前辈体现出来的艰苦奋斗、敬业勤学的精神,现在尤其值得我们学习。 所以我认为现今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学者之谓也,应有学实也。我们应该反省自身,坚定信仰,无畏无惧,忍辱负重,教书育人,著书立说,科研立国,为中华之崛起而奋力拼搏!

西南联大精神对当代大学教师的启示

西南联大精神对当代大学教师的启示 摘要:西南联大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创造出了光辉的业绩和巨大的精神财富。文章从继承和发扬优良学术传统、构建爱国主义育人环境、用高度的责任心引导青年学子成才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以达到启示当代大学教师的目的。 关键词:西南联大;学术精神;爱国主义精神;高度责任心 文献标识码:A 西南联合大学是抗战时期为保存高等教育的薪火相传而将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合并南迁组成的一所战时大学,这所只有8年多历史的大学,在校学生不过8000人,毕业生3800人,却培养出了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78位中国科学院院士,12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和一批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社会科学家和政治家。 [1] 在中国教育史上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上,西南联大都留下了光辉的一页。时光荏苒,20世纪已成为历史,西南联大早已不复存在,虽然距我们已经六十余载了,但其声名仍广播海内外,影响至深至远,可谓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的奇迹。 西南联大在那样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所创造出的光辉业绩和精神财富,令全世界的高等教育界都深感震惊,也使我们当代的教育工作者感到自豪和骄傲。虽然如今的高校已与西南联大所处的环境和时代相距甚远,但“联大精神”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对后人的启迪深远,可供我们后人研究挖掘的财富实在太多。笔者仅从对当代大学教师有何启发的角度谈一些粗浅的感想。 一、继承优良学术传统,铸造全新的学术精神 西南联大在其消失60年后,依然让人不断提起,而且充满敬意,是因为西南联大学术传统的核心价值是有生命力的。西南联大以“刚毅艰卓”为校训,形成了独立自由、民主平等、自觉追求真理、献身科学的学术精神。联大师生对于学术的热情和执著,是完全以“独立和自由” 的精神去完成的。对当时联大的民主平等学风,只有身临其境的人才能深切的体会到。贺麟曾在他的一篇文章中这样描述联大师生对于学术的理解:“学术在本质上必然是独立自由的,不能独立自由的学术,根本上不能算是学术。……每一门学术都有每一门学术的负荷者或代表人物,这一些人,一个个都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态度,忠于其职,贡献其心血,以保持学术的独立自由和尊严。”[2] 虽然战争对西南联大的办学造成了很大冲击,但正是在这种学术传统和学术精神的指引下,西南联大的知识分子仍然坚持在讲坛上,呕心沥血,弦歌不已,

《南渡北归》之西南联大精神有感

《南渡北归》之西南联大精神有感 西南联大不过9年,就读学生不过8000,却成为举世公认的学术重镇和人才的摇篮,可以说是世界高等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联大的精神,用组成联大的三位校长的总结就是:刚毅坚卓,满怀科学救国的理想,精诚团结、同舟共济、同仇敌忾。 抗战结束,北大、清华与南开各自回校,开始了自己的独具特色的发展与建设。但联大的精神滋养却不会因分开而截止,三所大学仍然是当今中国高等教育的扛鼎之作。 而近日,随着北大校长林建华事件的不断发酵,一些新的问题浮出水面。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却被炒得沸反盈天。我不做过多的评价,自媒体时代的各种色彩的议论各有其表里。但作为一个教育者,我愿意聊聊自己的一孔之见、一家之言。 中国文字多而渊博,每一个文字都有其无可替代的魅力与价值。穷尽一生,我觉得自己也难认尽中国文字。所以

我必须经常翻看字典词典,查阅古籍古书来完成我的教学。就这样,我仍然会读错字,写别字。读错写错了怎么办?那就告诉学生我有知识盲区,告诉在浩瀚的文化文字中我的渺小,但我也会说,我会积极努力少出错。高中生会懂得人人都会犯错的道理,他们不仅会原谅我,还会告诉我他们错的比我多,他们更会表扬我的勇敢和担当,这是他们喜欢我的小原因之一。 若干年后,当我的学生们走到自己工作岗位,当他们很难避免的犯了错,即使把我教给他们的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全部忘完了,但他们仍然能想起来语文老师用实际行动告诉过他们:错了,就要敢于承认并改正。这就是我教育的成功。作为一个教育者,我会欣慰而感动。因为这是一种人生态度。有了这种有错即改的担当,何愁他们不能进步呢?如果他们做了各个领域的一把手,何愁他们的单位不能进步呢?再或者说,他们成了国家机关的重要领导,又何愁我们的国家不能进步呢? 其实平庸如我辈者会犯错,历史上那么多的大家名士

对西南联大精神的思考

课程名称:大学理念与大学文化 论文题目:对西南联大精神的思考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是中国抗日战争期间设于昆明的一所综合性大学。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全面发动侵华战争。为保存中华民族教育精华免遭毁灭,华北及沿海许多大城市的高等学校纷纷内迁。抗战八年间,迁入云南的高校有10余所,其中最著名的是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西南联大是由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联合而成的。 西南联大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和西方现代大学精神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结晶,既体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爱国、民主、科学的主流意识,又承接了北大、清华、南开三校的光荣历史传统,更突出了抗战烽火中联大自身的精神特质,堪称大学精神之典范。 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生,我倍感西南联大精神给予我们学习文化知识,发展振兴中华的力量支点。联大精神是什么?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中言:“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违千夫之诺诺,作一士之谔谔”。在我看来,可以理解为大学必须培养学生放眼世界,开放思想,循多种角度思考的能力;大学要能雅量容纳一些特立独行的知名学者;大学更应该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引领社会。从这种角度上来看,西南联大确实做到了许多在当时其他知名

高校无法比拟的,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西南联大在当时一枝独秀,独领风骚。 西南联大培育了许多优秀人才,有很多甚至享誉世界,诸如杨振宁、李政道、吴大猷、吴健雄等等,在中国教育史上,乃至全世界教育史上创造了奇迹。在西南联大中,人人怀有牺牲个人、坚持合作的思想。联大每一个人,都是互相尊重,互相关怀,谁也不干涉谁,谁也不打谁的主意。学术上、思想上、政治上、校风上,莫不如此。这句话体现了西南联大的办学原则,就是“坚持学术独立,思想民主,对不同思想兼容并包。校方不干预教师和学生的政治思想,支持学生在课外从事核组织各种社团活动。" 这也就是上面提及的西南联大精神,其实,西南联大精神也就是五四精神,即民主、科学、反帝反封建、爱国主义的精神的继承和发扬。 大学的灵魂,我以为其实就是那句至理名言: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没有自由思想,没有独立精神,即不能发扬真理,不能研究学术。而在当今大学中,甚至于一些所谓的名牌大学并没有很好地认识到这一点,大学真正的精神理念在计划经济体制系统之下,在其严密的思想控制之下,亦逐渐丧失殆尽。许多大学越来越追求科技论文的质量,科研成果的多少,而不是在乎学生的将来与学校对社会发展进步做出的贡献,甚至于有些大学已经演变成的另一种形式的盈利机构。这样看来,不能不说是当今中国学术界的一种悲哀。究其原因从根本上来看,就是现在的一些大学没有了独立的精神和自由的思想,不能尽到一所大学要对国家社会担负起的责任与义务。

论西南联大的治学精神(杨菁菁)

论西南联大的治学精神 电三班 201300121195 杨菁菁 摘要:成立于1938年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虽只存在了短短八年时间,却以培养了包括两名诺贝尔奖得主、八名“两弹一星”功勋获得者、上百名中科院院士在内的大批科学人才,一跃成为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一段传奇。究其原因,是联大独特而先进的治学精神,这些宝贵的精神遗产至今仍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西南联大、治学精神、教授治校 正文: 硝烟四起的1937年,为了保存中国的文化脉络,由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大学这三所著名高校合并而成的战时临时大学,从沦陷了的平津一路南撤,最终落脚云南。这就是现在我们所熟知的西南联合大学。她在艰苦的9年时间里培养了包括两名诺贝尔奖得主、八名“两弹一星”功勋获得者、上百名中科院院士在内的大批科学人才,一跃成为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一段传奇。回顾历史,当年汇聚昆明的这批知识分子,是如何以“和而不同”的文化境界,为战时高等教育筚路蓝缕,在异常艰苦的9年时间里培养出了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大批杰出人才的呢?究其原因,是联大独特而先进的治学精神。大学之所以成为大学,正是由于有不朽精神的存在。这些治学精神不仅给后人留下了一笔丰硕而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而且至今都能给予我们深

刻的启示。 一.“吾从众”:校长开明、教授治校的精神 校长梅贻琦这样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是梅贻琦“大师论”的主要观点,他认为,一个大学是不是一个好大学的关键,在于有没有好的教授。至于校长,不过是率领职工给教授搬搬凳子的罢了。在他的领导下,联大建立了教授治校、民主决策的制度。凡是学校发展的大政方针、各项重大决策和涉及全校师生员工利益的重大举措,都广泛听取教职工的意见,特别是广大教师意见;并设立“教授会”作为治校机构,一定程度上参与了学校的决策,对学校的行政管理,教学实施,学生学习都有相当的影响和作用,充分体现了教授治校的 治学方针。 在今天,加强科学民主管理,依然是学校政令“言必信,行必果”的有力保证.有利于学校方针、决策的正确制定,有利于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创造性;也是创建一流大学、提高办学效益、促进学校发展、培养杰出人才的重要保证。 二.“通才教育”:周荣恰治、本末兼修的精神 梅贻琦校长的大学教育思想的核心是通才教育。但不是西方“通才教育”的简单移植,而是以中国古代儒学家"大学"教育思想为基础,博采现代中外大学教育思想之长,融合而自成体系的。他认为,当前中国最需要的是通用型人才,大学教育应面对社会现在和将来的需要,培养通才。而至于社会对专才的需求与通才培养的矛盾,则应当归于高级的研究所或专业学校来解决。 "强国之道,不在强兵,而在强民,强民之道,惟在养成健全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