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愚公移山》

【教学设想】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它要求教师要深入挖掘文本,个性化的解读文本,尊重学生的学习体验,鼓励学生独特的思路和想法,以自身的学习体验自主交流思想,展示成果。为此,教师要善于寻求新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各抒己见,质疑问难,民主平等地进行讨论探究。

【教学目标】

1、能流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言文。

2、了解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汇,正确理解课文意思,学会质疑问难。

3、认识愚公的形象,理解故事的寓意,培养学生知人论世的解读经典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文重要的实词、虚词,辨析一词多义,提高学生文言阅读能力。

2、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探究文章的内涵,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

【教学难点】

探究文章的内涵,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培养学生知人论世的解读经典的能力。

【课前预习】

1、借助工具书和课文注解,诵读课文,圈点勾画难词难句,同桌之间讨论交流。

2、学习小组交流以下问题:

①这则寓言一共写了哪些人物?②他们对移山各持怎样的态度?

③愚公为什么要移山?④移山有哪些现实困难?

【课堂流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文本

现在我让同学们欣赏一幅油画,哪位同学知道这幅油画的作者是谁?

这幅油画是著名画家徐悲鸿与1940年为了宣传抗日而创作的一份不朽艺术作品,油画取材于中国古代一则古老的寓言故事:愚公移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文言文《愚公移山》,了解油画讲述的故事。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示范朗诵课文。

2、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提示句子停顿。

示例:惩/山北之塞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3、互动学习:你敢挑战吗?

活动规则:①以没有任何标点符号的文言原文为诵读对象。

②其他学生从“音准、停顿、

节奏、语气、语调”等方面

作出评价。

4、学习小组之间就课前预习中圈点勾画的难词难句互相质疑解惑,教师适时点拨补充。

5、互动学习:智勇大闯关

闯关规则:每个学习小组推荐一名闯关者;一共有八道题目,由闯关者自选其中一道题目作为闯关内容;闯关过程中,如遇困难,可以求助本组其他学习成员,但同时意味着闯关失败;只身闯关成功者获“闯关小勇士”称号,奖励一颗五角星,计入平时成绩。

附:闯关题

【第一道题:解释加点词语。】

①年且.九十②且.焉置土石

③以.残年余力④河曲智叟亡以.应

⑤始一反.焉⑥汝之不惠.

⑦亡.以应⑧一厝.朔东

⑨无陇.断焉

【第二道题:解释加点词语。】

①始一反焉.②且焉.置土石

③无陇断焉.④谨食之,时而献焉.

⑤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⑥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⑦惩.山北之塞⑧出入之迂.也

⑨指.通豫南⑩杂然相许.

【第三道题:解释加点词语。】

①其.妻献疑曰②其.如土石何

③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④面.山而居

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第四道题:解释加点词语。】

①何苦而.不平②面山而.居

③而.山不加增④黑质而.白章

⑤先天下之忧而.忧⑥既而.,儿醒

⑦河阳

..

..之北⑧达于汉阴

⑨投诸.渤海之尾⑩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

【第五道题:解释加点词语。】

①以君之.力②跳往助之.

③隐土之.北④甚矣,汝之.不惠

⑤虽我之.死⑥辍耕之.垄上

⑦故为之.说⑧怅恨久之.

【第六道题:翻译句子。】

①甚矣。汝之不惠!

②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③投渚渤海之尾。

④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第七道题:这则寓言一共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对移山各持怎样的态度?】【第八道题:愚公为什么要移山?移山有哪些现实困难?】

三、研读课文,文本升华

1、这是一篇古代寓言,它通过愚公移山成功的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学生讨论交流。

示例: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只要坚持不懈,成功终会属于我们。

做任何事。都要有坚定的信念,要有恒心和毅力。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2、这篇寓言故事的作者在构思本文时,对愚公和智叟的感情倾向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褒扬愚公贬损智叟。

现在我们改写一下其中的一个细节,弱化一下这篇课文的主观色彩。

将“河曲智叟亡以应”改为“河曲智叟复笑而对曰:‘……’”。请同学们补写省略号部分。

四、思辨争论,主题拓展

1.课堂辩论:学生分男生和女生两组,展开辩论。

⑴辩题:愚公、智叟到底谁愚?

2、拓展延伸:在当今高科技、信息化的时代,愚公和智叟两位古人谁应该是我们的学习榜样?

学生争相发言。

教师总结。

五、布置作业,课后巩固(两道题任选一道)

1.以“有志者事竟成——读《愚公移公》有感”为题,写一篇读后感。

【课后反思】

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局面,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本案中,笔者通过诸如“你敢挑战吗”“智勇大闯关”“改写文本”“课堂辩论”等一系列精心预设的语文活动,把课堂的时间完全交给学生,将质疑讨论,交流评价的空间尽量归还学生。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合作交流的互动性,探究未知的开拓性得到有效展现和发展。

然而教学中也发现,这种学习方式生成的有效性要求学习主体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和个性品质。优生具备这一条件,自主质疑时他们是发现者、合作讨论时他们是组织者,发言交流时他们是代表者,他们的潜能在课堂上得到良好发挥和发展。而学困生基础薄弱,参与性、主动性欠缺,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稍逊,往往总是落后优生半步,参与过程中,参与的机会常常被别人抢走,无形中失去了思考、发言、表现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这些学生的学习权利被变相剥夺。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认识、研究这一现象,格外关注、呵护学困生,通过教学预设的调整和教学生成的调控,想法设法为其提供机会,以使语文课堂成为全体学生学习的天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