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心肌炎详解
病毒性心肌炎PPT课件
![病毒性心肌炎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6dd3698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19.png)
饮食调整
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饮食, 多吃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 的食物,避免过饱或过饿。
心理支持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 予必要的心理疏导和支持, 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 信心。
药物治疗
抗病毒治疗
使用抗病毒药物抑制病毒 复制,减轻心肌的损伤。
紧急处理
掌握紧急处理方法,如 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 时立即就医,避免病情
恶化。
05 病毒性心肌炎的案例分析
典型病例介绍
患者基本信息
年龄、性别、既往病史等。
症状表现
发病前是否有发热、咳嗽、咽痛等病毒感染症状, 以及胸闷、胸痛、心悸等心脏症状。
诊断过程
心电图、心肌酶谱、心脏超声等检查结果,以及 医生对病情的初步判断。
心肺功能。
心理调适
保持乐观的心态,避免情绪波 动过大,有助于康复期的心理
调适。
患者教育和生活指导
知识普及
了解病毒性心肌炎的发 病机制、治疗方法和预 防措施,提高自我保护
意识。
生活指导
注意保暖,避免感冒和 疲劳,尽量不熬夜,保
持充足的休息时间。
用药指导
严格按照医嘱用药,不 随意增减药量或停药,
如有不适及时医。
病例分析和讨论
病例特点
治疗方案
分析该病例的发病过程、病情表现及 治疗反应等方面的特点。
针对该病例的具体情况,分析采取的 治疗措施及其依据。
诊断难点
讨论在诊断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 误诊情况。
经验和教训总结
临床经验
总结在处理该病例过程中获得的 宝贵经验,如快速识别病情、合 理安排检查和治疗等方面的经验。
病毒性心肌炎护理课件
![病毒性心肌炎护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4a24b2f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8c.png)
恢复期护理
饮食调理
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 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过饱 或刺激性食物。
心理支持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 予适当的心理疏导和支持。
康复锻炼
在医生指导下逐步恢复适 当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预防与保健
预防感染
加强个人卫生,避免感染病毒。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和 治疗潜在疾病。
健康生活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 适量运动、戒烟限酒。
03
病毒性心肌炎的药物治疗
抗病毒治 疗
抗病毒药物
如利巴韦林、干扰素等,用于抑 制病毒复制,减轻心肌炎症。
用药时机
在病毒感染初期,尽早开始抗病毒 治疗,以降低病毒对心肌的损害。
注意事项
抗病毒药物可能存在副作用,需在 医生指导下使用,并监测不良反应。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主要病因是病毒感染,特别是柯萨奇 病毒B组病毒。此外,还可能与自身 免疫、遗传、环境等因素有关。
发病机制
病毒直接侵犯心肌细胞,引起心肌细 胞溶解、坏死和凋亡;同时,病毒诱 导机体产生自身免疫反应,导致心肌 细胞损伤和炎症反应。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乏力、心悸、胸闷、气短、头晕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 或心律失常等并发症。
在护理过程中,应限制患者的活动量,保持安静舒适的环境,以减少心脏负担。
心源性休克
心源性休克是病毒性心肌炎危重的并发症之一,可导致患者血压下降、 器官灌注不足,甚至死亡。
针对心源性休克的护理,应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 征,观察是否有意识障碍、四肢厥冷、尿量减少等症状,及时发现并处理。
病毒性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https://img.taocdn.com/s3/m/2bb2860f866fb84ae45c8dda.png)
治法
方药
豁痰活血,化瘀通络。
瓜蒌薤白半夏汤合失笑散加减。
常用药:全瓜蒌、薤白、半夏、姜竹茹、蒲黄、 五灵脂、红花、郁金。
【辨证论治—分型论治】
5.痰瘀阻络
加减:(1)心前区痛甚+丹参、降香理气散瘀止 痛;(2)咳嗽痰多+白前、款冬花化痰止咳; (3)夜寐不宁者+远志、酸枣仁宁心安神。(4) 心包炎用瓜蒌薤白白酒汤+苓桂术甘汤温化痰饮, 豁痰通阳;(5)停痰停饮,胸痛突出用瓜蒌薤 白白酒汤+血府逐瘀汤化痰泄浊活血化淤;痰火 扰心用黄连温胆汤清心化痰。
2.针灸疗法
(1)体针:主穴取心俞、巨阙、间使、神门、 血海,配穴取大陵、膏肓、丰隆、内关。用补 法,得气留针30分钟,隔日1次。
(2)耳针:取心、交感、神门、皮质下,隔日1 次。或用王不留行籽压穴,用胶布固定,每日 按压2~3次。
【西医治疗】
本病目前无特效疗法,主要采取综合措施 及对症治疗。 1.休息 急性期至少应休息到热退后3~ 4周。心功能不全及心脏扩大者绝对卧 床休息。一般总的休息时间不少于3~6 个月。
三、确诊依据
(一)具备临床诊断依据2项,可临床诊断为心肌 炎。发病同时或发病前1—3周有病毒感染的 证据支持诊断者。 (二同时具备病原学确诊依据之一,可确诊为 病毒性心肌炎,具备病原学参考依据之一, 可临床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 (三)凡不具备确诊依据,应给予必要的治疗或 随诊,根据病情变化,确诊或除外心肌炎 。
【辨证论治—分型论治】
3.气阴亏虚:加减:(1)心律不齐+磁石、鹿 衔草以镇心安神;(2)便秘常用可诱发或加 重心律不齐,故大便偏干时应重用麻仁, +瓜 蒌、柏子仁、桑椹等养心润肠;(3)脉缓+ 附子;(4)气虚汗多+黄芪、生牡蛎;(5) 夜寐不安+酸枣仁、柏子仁;(6)心悸怔忡+ 苦参、万年青;(7)兼阴虚内热、气滞血瘀, 用麦味地黄丸佐补气活血之品。
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及护理
![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及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8788d8ab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e.png)
心电图、心肌酶学检查、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方法,以及临床病史、 体征、实验室检查等综合诊断。
治疗措施
休息、营养心肌、控制心律失常等对症治疗,以及针对不同病因的 抗病毒治疗、免疫治疗等。
案例二:老年人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治及护理
01
老年人病毒性心肌炎症状
胸闷、心悸、气短、乏力等心脏不适症状,以及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
症状
患者可出现心悸、胸闷、胸痛、 呼吸困难、晕厥、猝死等症状, 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命健康。
病因和病理生理
病因
病毒性心肌炎主要由柯萨奇病毒、流 感病毒、腺病毒等病毒感染引起。
病理生理
病毒感染导致心肌细胞直接损伤,细 胞通透性改变,细胞内物质外流,导 致心肌炎症和心肌细胞坏死。
流行病学与预防
流行病学
并发症。
02
诊断方法
心电图、心肌酶学检查、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方法,以及临床病史、体征
、实验室检查等综合诊断。
03
治疗措施
休息、营养心肌、控制心律失常等对症治疗,以及针对不同病因的抗病
毒治疗、免疫治疗等。同时需要注意老年人病情变化快,需要及时调整
治疗方案。
案例三:中医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体会
中医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优势
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及护理
汇报人:
2023-12-05
CONTENTS
• 病毒性心肌炎概述 • 病毒性心肌炎诊断 • 病毒性心肌炎治疗 • 病毒性心肌炎护理 • 病毒性心肌炎的预防与控制 • 病毒性心肌炎的案例分析
01
病毒性心肌炎概述
定义和症状
定义
病毒性心肌炎是指由病毒感染引 起的心肌炎症性疾病。
病毒性心肌炎在全世界范围内均有发生,好发于年轻人和儿 童。
病毒性心肌炎ppt【28页】
![病毒性心肌炎ppt【28页】](https://img.taocdn.com/s3/m/7aaf99b3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f1.png)
护理
1.急性期患者应 卧床休息,限制 探视。病情恢复 后3—6个月逐渐 恢复轻体力劳
2.给予高热量、 高蛋白、富含维 生素的饮食,促 进心肌细胞的恢 复。
3.严密监测心律、心 率急性期给予持续心 电监护。尽早发现心 律失常、心力衰竭等 并发症。一旦发生并 发症,按其相应的护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
病原学
1.在急性期从心内膜、心肌、心 包或心包穿刺液中检测出病毒、 病毒基因片段或病毒蛋白抗原 2.病毒抗体
心肌炎的确切诊断需要病理组
织学的证据,主要是心内膜心肌 活检的结果,因其对治疗的指导 意义有限而且有一定的操作风险, 临床并不常规进行。
爆发型心肌炎的诊断比较困难,主要根据患 者的临床表现进行临床分类。爆发性心肌炎 的患者均出现严重的血流动力学障碍,并且 病史中常常有发热、明显心衰症状以及2周内 有病毒感染的病史
1、心力衰竭患 者,按常规的纠正 心力衰竭措施治疗, 但洋地黄用量偏小
2、Ⅱ°以上房 室传导阻滞、病态 窦房结综合征患者, 使用临时体外起搏 器
3.体外循环
预后
01 病毒性心肌炎的病理改变及
临床表现差异很大,因此其 转归和预后也很不一致
02
病毒性心肌炎80%能痊 愈,5%~20%可遗留心
脏扩大及心电图异常
㈢ 免疫抑制剂治疗
免疫抑制剂可使病毒复 制加剧,即使小心应用糖皮 质激素也可加重心肌炎的组 织学变化。多数学者主张在 病程早期不宜常规使用激素; 对于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 休克、心脏扩大伴心力衰竭 等严重并发症者可以短期应 用激素;在病程后期证实心 肌病变是由免疫反应引起时 可以试用激素。
治疗
㈣ 对症治疗
③心律失常 型; ④心力衰竭 型 ⑥慢性心肌 炎 ⑦后遗症 型:患者心 肌炎虽已基 本痊愈,但 可遗留不同 程度心律失 常或症状。
病毒性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https://img.taocdn.com/s3/m/fd8c8860f78a6529647d53e6.png)
㈡ 上述感染后3周内新出现下列心律失常或 心电图改变: 1、窦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窦房阻滞 或束支传导阻滞。 2、多源、成对室性早搏,自主性房性或交界 性心动过速,阵发或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心房或心室扑动或颤动。 3、二个以上导联ST段呈水平型或下斜型下 移≥0.01mv或S-T段异常抬高或有异常Q波。
三、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表现
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表现取决于病变的广
泛程度和严重性,多数病例呈亚临床型,可 以完全没有症状,常规检查心电图发现有 STT 改变或房早 、室早,数周之后这些改变自行 消失。轻者症状轻微,病毒感染后1~3周可 有轻度心前区不适、心悸,心电图可有ST-T 改变、各种早搏,心肌酶如CK、CK-MB、 GOT呈一度升高,但无心脏扩大、心力衰竭 表现,经适当治疗可于1~2个月逐渐恢复。 重者可并发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原 性休克,甚至猝死。
㈦ 心内膜心肌活检(EMB)和组织学诊断 EMB已开展30余年,与其它方法比较
是心肌炎诊断的可靠工具,但也有欠缺之处: ①心肌炎组织学诊断标准的差异;②局灶性 心肌炎的取材误差;③组织学评价的特异性, 在同一组织切片因诊断标准和认识的不同, 观察者之间可有明显差别。1984年美国得克 萨斯州Dallas市会议制定了心肌炎组织学诊 断标准:心肌炎性细胞浸润伴有心肌细胞坏 死和(或)附近心肌细胞变性。
部分病毒性心肌炎可以进入慢性期,其
主要病理改变是炎性细胞逐渐减少,纤维细 胞开始增生,胶原纤维增多,可以形成纤维 疤痕组织,部分心肌可增生、肥大,在病灶 内可有钙化,心脏可扩大,心内膜可增厚及 附壁血栓形成。急慢性心肌炎均可累及传导 系统,引起传导阻滞或各种心律失常。累及 心包、心内膜和瓣膜,产生相应症状。
㈣ X线检查 严重病例因左心功能不全有肺淤血或
病毒性心肌炎健康教育PPT
![病毒性心肌炎健康教育PPT](https://img.taocdn.com/s3/m/24805119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af.png)
什么是病毒性心肌炎? 发病机制
病毒通过血液或直接感染心肌细胞,引发免疫反 应,造成心肌损伤。
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可能加重病情。
什么是病毒性心肌炎? 流行病学
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率较低,但在某些人群(如 儿童和免疫力低下者)中更为常见。
季节性流行与特定病毒的流行密切相关。
谁会受到影响?
谁会受到影响? 易感人群
儿童、青少年及免疫系统较弱的人群更易感染病 毒性心肌炎。
慢性疾病患者和老年人也需特别关注。
谁会受到影响? 潜在风险
感染高风险人群如医务工作者及在疫情地区的人 群面临更大风险。
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谁会受到影响? 性别与年龄
男性儿童和青少年更容易发生病毒性心肌炎,且 症状较为严重。
女性患者相对较少,但不可忽视。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症状表现
出现胸痛、心悸、气短、乏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 医。
这些症状可能是心肌炎或其他心脏病的表现。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体检与诊断
医生会进行体格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 查确认病情。
必要时可能需要心脏磁共振成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时寻求医疗帮助? 紧急情况
如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的症状,需立 即拨打急救电话。
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提高免疫力,有助于预防 病毒感染。
适当的锻炼和均衡的饮食是健康的基础。
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与管理
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与管理 药物治疗
根据病情,医生可能会开具抗病毒药物、免疫抑 制剂等。
治疗方案需个体化,遵循医嘱。
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与管理 生活方式调整
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心脏健康。
及时干预是挽救生命的关键。
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
![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3f6512f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20.png)
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是一种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炎症,临床表现多样,严重者可导致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甚至猝死。
因其诊断难度大、病情进展快的特点,对病毒性心肌炎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标准,以帮助临床医生提高对该疾病的诊断准确性。
一、临床表现。
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轻者仅有轻度乏力、心悸等症状,重者可出现心绞痛、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等严重症状。
部分患者还可伴有发热、乏力、关节痛等全身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表现与其他心脏疾病相似,因此需要结合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进行综合分析。
二、实验室检查。
1. 血清标志物,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血清中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升高,提示心肌细胞损伤。
同时,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和红细胞沉降率(ESR)也常常升高。
2. 病毒学检查,采用PCR技术检测病毒核酸,可发现心肌组织中的病毒感染情况,包括腺病毒、柯萨奇病毒、流感病毒等。
3. 免疫学检查,测定抗心肌抗体、抗病毒抗体等,有助于判断病毒性心肌炎的可能性。
三、影像学检查。
1. 心电图,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心电图可出现ST段改变、T波倒置、传导阻滞等异常表现。
2. 超声心动图,超声心动图可显示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异常情况,如心肌收缩功能减弱、室壁运动异常等。
四、心肌活检。
心肌活检是确诊病毒性心肌炎的“金标准”,通过心内膜心肌活检可直接观察心肌细胞的病理改变,如炎症细胞浸润、坏死、纤维化等。
但心肌活检具有创伤性和局部性的缺点,且存在取材偏差的可能性,因此临床上并不常规进行。
综上所述,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心肌活检作为确诊手段。
临床医生在诊断病毒性心肌炎时应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病毒性心肌炎ppt课件
![病毒性心肌炎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0f81172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7f.png)
.
3
定义与分类
心肌炎是指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炎症病 变。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
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oycarditis. VMC)是指病毒感染心肌
后,病毒对心肌产生直接损伤,或通过自身免疫反应引起心肌
细胞坏死、变性或间质性炎症细胞浸润以及纤维渗出的过程。
中和病毒抗原,抑制病毒的复制
调节免疫反应, 减轻心肌炎症反应,保护心肌细胞
大剂量通过抗病毒抗体和抗炎症作用减轻心脏损害
抑制淋巴细胞浸润,减少炎性细胞因子释放,抑制心肌坏死
但也有临床研究静脉丙种球蛋白未表现出明显获益
细胞因子
早期应用细胞因子可降低感染动物病死率,减轻心肌损害,
从而有效改善预后。
.
19
糖皮质激素
激素可使严重心衰好转,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减轻
机制:抑制心肌炎的炎症和水肿、消除变态反应、减轻毒素的 作用
但是激素又可抑制干扰素合成,在疾病早期,利于病毒繁殖,致病 情加重,尚有争议
不常规用于早期心肌炎
用于重症病例:心源性休克、晚期重症心衰、Ⅲ°AV-B、室速
.
20
丙种球蛋白
柯萨奇B组病毒反复持续感染,10%演变为扩张性心肌病
.
29
.
30
增加冠状动脉血流和终末器官灌注,增 加心排血量
降低心脏后负荷,降低心肌耗氧量20% ~30%
辅助心脏泵的作用,使被抑制或缺血的
心肌重新恢复功能
.
26
体外循环膜肺支持疗法-- ECMO
一种持续体外生命支持疗法,可较长时间全部或部分代替心肺功 能,为心脏、肺脏病变治愈及功能的恢复争取时间
病毒性心肌炎查房PPT
![病毒性心肌炎查房PPT](https://img.taocdn.com/s3/m/6f462a33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f8.png)
病例二:中度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效果
总结词
中度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经过规范治疗,症状缓解,但需长期随访观察。
详细描述
患者女性,45岁,因胸闷、心悸一个月就诊,心电图检查提示中度心肌缺血,心肌酶谱中度升高,诊断为中度病 毒性心肌炎。给予抗病毒、营养心肌、对症治疗等措施,症状逐渐缓解。患者需长期随访观察,定期复查心电图 和心肌酶谱。
03
治疗期间应遵医嘱按时服药,不可自行停药或更改药物剂量。
05 病毒性心肌炎的病例分享 与讨论
病例一:轻度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过程
总结词
轻度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通过及时诊断和治疗,病情得到有 效控制。
详细描述
患者男性,28岁,因发热、咳嗽一周就诊,心电图检查提示 轻度心肌缺血,心肌酶谱轻度升高,诊断为轻度病毒性心肌 炎。给予抗病毒、营养心肌等治疗,病情逐渐好转,两周后 复查心电图和心肌酶谱恢复正常。
03 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
一般治疗
休息与护理
保证患者充分休息,提供安静的 环境,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波动。
饮食指导
指导患者进食富含营养、易消化的 食物,避免过饱或过饿,保持适当 的体重。
病情监测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定期记录 体温、心率、呼吸等指标,及时发 现并处理并发症。
药物治疗
抗病毒治疗
使用抗病毒药物抑制病毒复制, 减轻心肌损伤。
饮食护理
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过饱或过饿。
心理护理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给予心理支持和鼓励,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 病的信心。
注意事项
定期复查
01
遵医嘱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肌酶等指标,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
化。
观察病情
02
《病毒性心肌炎》PPT课件
![《病毒性心肌炎》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c5a9f90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d4.png)
9
实验室检查与辅助检查
2024/1/26
心电图
01
常见ST-T改变,包括ST段轻度移位和T波倒置。可出现各种心
律失常,以室性期前收缩和房室传导阻滞最常见。
超声心动图
02
可显示心腔大小变化及心功能情况,有助于诊断心肌炎及其并
发症。
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查
03
心肌肌酸激酶(CK-MB)及肌钙蛋白(T或I)测定有助于心肌
8
鉴别诊断与误区
风湿性心肌炎
有风湿热病史,且多在活动期发生心 肌炎,可有特征性皮疹,皮下小结等 改变。
克山病
先天性心脏病
多数患者有心悸、胸闷等症状,但先 天性心脏病患者多有先天畸形,可通 过超声心动图等检查进行鉴别。
有地区流行特点,心电图表现为ST-T 改变或QRS波群低电压等。
2024/1/26
发病机制
病毒直接侵犯心肌细胞,导致心肌细胞溶解、坏死、变性和肿胀,引起心肌间 质炎性细胞浸润和纤维组织增生。此外,病毒还可通过免疫反应导致心肌损害 。2024/1/26 Nhomakorabea4
流行病学特点
01
02
03
发病率
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率较 高,尤其在儿童和青少年 中较为常见。
2024/1/26
季节分布
发病具有一定的季节性, 多在冬春季节发病。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 传播,也可通过接触传播 。
5
临床表现与分型
2024/1/26
临床表现
患者可出现心悸、胸闷、胸痛、呼吸困难、乏力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心律失常 、心力衰竭甚至猝死。
分型
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型。其中急性型最为常见,起病急骤,病 情较重;亚急性型起病较缓,病程较长;慢性型起病隐匿,症状不典型,易漏诊 。
病毒性心肌炎查房
![病毒性心肌炎查房](https://img.taocdn.com/s3/m/a7696462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51.png)
03
病毒性心肌炎的护理与 康复
护理要点
休息与活动
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 剧烈运动,根据病情恢 复情况逐渐增加活动量
。
饮食指导
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 、易消化的食物,避免 过饱,保持大便通畅。
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 意心率、心律、心音等 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4
病毒性心肌炎的并发症 与预防
并发症类型与处理
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病毒性心肌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包括室性早搏、房性早搏、心动过速和心动 过缓等。对于心律失常的处理,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药物治疗、电复律或导管消融等措施 。
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是病毒性心肌炎的另一个常见并发症,可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症状。 治疗心力衰竭需要综合使用利尿剂、ACE抑制剂、洋地黄等药物,同时注意控制液体摄入 量和饮食。
告医生。
心理护理
关心、安慰患者,缓解 紧张、焦虑情绪,增强
治疗信心。
康复指导
01
02
03
04
运动康复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的运动 康复训练,如散步、太极拳等
,提高心肺功能。
生活指导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 夜、劳累,预防感冒和感染。
心理调适
学会自我调节情绪,保持乐观 、积极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
。
定期复查
并发症。
02
定期复查
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查有助于及时发现和处理病毒性心肌炎
的并发症。对于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应加强复查频率,以便及时发现和
处理问题。
病毒性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https://img.taocdn.com/s3/m/df77fb23ed630b1c59eeb5ae.png)
2、同时具备病原学确诊依据之一,可确诊
3、除外风湿性心肌炎、中毒性心肌炎、先 心病、结缔组织病、代谢性疾病的心肌损害
鉴别诊断
风湿性心肌炎 先心病 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
治疗
休息:急性期:热退后3~4周。 总休息:不少于3~6月 激素:强的松1-1.5/d.kg 提高心肌糖原含量 2-3周 促进心肌中酶活力 地米0.2-0.4mg/d.kg 改善心功能 急症 减轻心肌炎性反应 控制心衰:地高辛、西地兰 大剂量VitC和能量合剂: 抢救心源性休克:多巴胺、异丙肾
诊断标准(1)
临床诊断 1、心功能不全、心源性休克或心脑综合 征 2、心脏扩大(X线或超声心动之一) 3、心电图改变 4、CK-MB↑或tnT、tnI↑
诊断标准(2)
病原学诊断依据 1、确诊指标:活检或病理查到病毒
2、参考依据:粪便、咽拭子、血中查到
病原或抗体
诊断标准(3)
确诊依据: 1、具备临床 viral myocarditis
北京友谊医院 儿科 崔红
概述
病毒侵犯心脏所致,以心肌炎性病变为 主要表现,有的可伴有心包或心内膜炎 性改变。 表现轻重不一,预后大多良好,但少数 可发生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甚至猝 死。
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因:病毒:柯萨奇(乙组1~6型) 埃可、脊髓灰质炎、腺病毒、 肝炎、流感、副流感、麻疹、 单泡、流腮 发病机制:直接侵犯 变态反应
心电图
ST段偏移,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QRS 波群低电压,早搏,阵发心动过速,AVR, 心房扑动、颤动,室颤
X线表现
心脏扩大 心包积液 透视:波动减弱 肺淤血、肺水肿、少量胸腔积液
实验室检查
一般化验:急性期WBC,中性为主,部分 ESR轻度 血清酶:SGOT、AST、CK、CK-MB、LDH 病毒学检查:
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及治疗PPT课件
![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及治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4a0498a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e1.png)
QRS波群电压增高。
影像学检查
心电图超声心动图: 观察心脏形态、结构 和功能。
X线和计算机断层扫 描(CT):排除其他 原因引起的心脏扩大 和肥厚。
核磁共振成像 (MRI):显示心肌 水肿和充血。
03 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
一般治疗
休息
患者应充分休息,减轻心 脏负担,以利于病情恢复。
饮食
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 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刺激 性饮食。
预防感染
注意保暖,避免感冒等感 染。体情 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药物治疗 或电复律。
心力衰竭治疗
对于出现的心力衰竭,应给予利尿剂 、洋地黄等药物治疗,同时注意纠正 电解质紊乱。
药物治疗
抗病毒治疗
其他对症治疗
使用抗病毒药物抑制病毒复制,减轻 心肌损害。
预防措施评估
患者应定期评估自身预防措施 的实施情况,以便及时调整和
改进。
05 病毒性心肌炎的典型病例 分析
病例一: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
总结词
病情严重,进展迅速,可能导致心源性休克或猝死
详细描述
患者通常在病毒感染后1-3周内出现症状,表现为胸闷、气短、心悸、乏力等。心电图可能出现严重心律失常, 如室性心动过速、室颤等。心肌酶谱显著升高,心脏超声检查显示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严重受损。治疗需尽早使 用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等,以抑制免疫反应和减轻心肌损伤。
病例二:慢性迁延性病毒性心肌炎
总结词
病程较长,症状反复,可能发展为扩张 型心肌病
VS
详细描述
患者病毒感染后可能无明显症状或仅有轻 微不适,但病程较长且反复发作。心电图 可能出现轻度异常,如ST段压低、T波倒 置等。心肌酶谱轻度升高或正常。心脏超 声检查显示心肌肥厚、心脏扩大等。治疗 需长期使用营养心肌的药物,如辅酶Q10 、维生素C等,以改善心肌代谢和保护心 肌功能。
病毒性心肌炎查房课件
![病毒性心肌炎查房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7ebc30a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8f.png)
护理措施
P3:焦虑 与担心疾病预后及家庭关系有关。 目标:患者焦虑减轻或消失。 措施: 1、耐心讲解该疾病相关的知识,向患者说明本病的演变 过程及预后,使患者安心休养。 2、遵医嘱给予抗焦虑的药物。 3、鼓励患者家属多给予其一些支持,帮助其树立疾病康 复的信心。 4.多与患者沟通,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需要,介绍同病种 的成功病例。 评价:患者主诉焦虑有所减轻,能正确对待健康与工作、 家庭的关系。
3、患者卧床期间加强生活护理,病情稳定后与患者及家属 一起制定合理的活动计划。
4.严密监测活动中患者的心率、心律、血压变化,若活动后 出现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心律失常等,应停止活动,以此 作为限制最大活动量的指征。
评价:患者能参与制订活动计划并按要求进行活动,活动后 无不适。
24
护理措施
P2:潜在并发症:心律失常 目标:患者不发生并发症或发生并发症时得到及时处理。 (以患者自觉症状及心电图等客观指标衡量较好,一般异常 心律较治疗前减少80%为较好治疗效果。) 措施: 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注意心率、心律、血压等变化。 2、指导患者遵医嘱规律服药。 3.准备好抢救仪器及药物,一旦发生严重心律失常,立 即配合急救处理。 评价:患者未发生心律失常。
感染 营养不良、酗酒、妊娠 劳累、寒冷、缺氧
3
分类
范围
局灶性 弥漫性
病程
急性期3个月内 亚急性期3-12个月 慢性期1年以上
4
病理
组织学特征: 心肌细胞溶解 间质增生水肿 炎细胞浸润等
5
临床表现
☺ 临床表现: ☺前驱感染: 1~3周前,有上感或肠道感染史 ☺全身症状: 心悸、胸闷、心前区隐痛、乏力、气急 ☺心脏受累: 心衰、心源性休克、阿-斯综合征、猝死等,
病毒性心肌炎护理PPT
![病毒性心肌炎护理PPT](https://img.taocdn.com/s3/m/ee26bffb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cd.png)
为什么护理重要
促进康复
通过科学的护理措施,帮助患者早日恢复正常生 活。
康复过程需要患者及家属的积极理能帮助患者保持较高的生活质量和心 理健康。
关注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是护理的重要部分。
谢谢观看
异常情况应立即报告医生。
如何进行有效护理 药物管理
遵医嘱按时服药,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相 互作用。
特别注意心脏药物的服用方法。
如何进行有效护理 心理支持
给予患者及其家属心理支持,缓解焦虑和恐 惧情绪。
提供相关知识,增强他们的信心。
为什么护理重要
为什么护理重要
降低并发症风险
有效的护理能够减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严重 并发症的发生。
什么是病毒性心肌炎 症状
患者可能出现胸痛、心悸、呼吸急促和疲乏等症 状。
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需定期检查。
什么是病毒性心肌炎 发病机制
病毒感染后,免疫系统反应可能会导致心肌细胞 损伤,从而影响心脏功能。
急性期可能出现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谁需要护理
谁需要护理 高风险人群
儿童、老年人及免疫功能低下者更容易感染 病毒性心肌炎。
如心电监护、血压监测等。
何时进行护理
恢复期护理
在患者恢复期,应逐渐增加活动量,注意心脏负 担。
适当运动可促进康复。
何时进行护理
长期随访
定期进行心脏功能评估和随访,以预防复发。
保持与医疗团队的沟通。
如何进行有效护理
如何进行有效护理 监测生命体征
定期测量心率、血压、呼吸频率及体温,及 时发现异常。
这些人群需要特别关注病症发展及护理。
谁需要护理 临床症状明显者
有明显心衰、心律失常等症状的患者需要密 切监测和护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银花15g,连翘15g,水牛角20g(先煎),麦门冬 15g,板蓝根18g,射干12g,牛蒡子12g,桔梗 12g,玄参12g,莲子心3g,甘草6g。每日1剂,水 煎服。 加减 : 咽喉疼痛者加蒲公英20g以清热解毒; 热重者加青蒿12g(后下)、柴胡25g以清热透邪; 发热不甚而恶寒明显者去水牛角加荆芥穗12g(后下) 以疏风祛邪; 泄泻者加葛根25g、黄连9g以清利湿热; 胸闷呕恶者加法半夏12g、藿香12g以降气化湿止呕。
【其他疗法】
(1)中成药: 1)玉屏风颗粒冲剂:每次1包,每天3次口服。 2) 生脉饮:每次10mL,每日2~3次口服。 (2)注射液 1)生脉注射液(红参、麦冬、五味子): 肌内注 射,每次2~4mL,每日1~2次;或静脉滴注, 每次20~60mL,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 500mL稀释后使用。
【其他疗法】
(1)中成药 1) 板蓝根冲剂:每次10g,每日4次口服。 2)抗病毒口服液:每次10~20mL,每日3次口服。 (2)注射剂 1)清开灵注射液:(牛黄、水牛角、黄芩、金银花、栀 子等) 肌内注射,每日2~4mL。 2)双黄连粉针:(连翘、金银花、黄芩) 静脉滴注,临 用前,先以适量注射水充分溶解,再用生理盐水或5 %葡萄糖注射液500mL稀释,每次每千克体重 60mg,每日1次。
预防与调护
预防 调护 应未病先防,防病早治
病案分析
姜某,女,35岁,91年12月8日初诊。 病人感冒发烧十余天后,出现心悸、胸闷、 气短、乏力、自汗,并仍时有低热,伴咽 疼而痒,时有咳嗽。查舌质微红(尖赤), 苔薄黄,脉浮数。经心电图检查:心率 104次/分,心律不齐,室性早搏,6~8 次/分,ST段下移,提示有心肌缺血。诊 为病毒性心肌炎。
病因病机
外感时邪温毒
饮食不慎 他病未愈
肺卫不合, 内舍于心
邪毒沿脾经从胃入膈,注入心中 累及于心 气血阴阳亏虚 心失所养心悸Fra bibliotek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治疗原则 分证论治
辨证要点
辨胸痛性质和部位 辨心悸的虚实 辨病变之轻重顺逆
治疗原则
初期治疗重在祛邪,以清热、解毒、化湿, 养阴复脉为主 中后期治疗重在扶正,当以补气养阴、温 阳益气、益心复脉为主
研究报道
氧化苦参碱对CVB3病毒感染的VERO和心肌细胞 具有保护作用.在一定浓度下可降低心肌酶的释放. 其作用机制尚需做进一步实验来探讨. 临床观察表明,苦参对感染性和过度疲劳引起的早 搏疗效较好,对病毒性心肌炎气阴两虚证及气滞血 瘀证的室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也有一定疗效。 大剂量丹参注射液对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肯定。 黄芪对感染柯萨奇B病毒的心肌细胞有一定保护作 用,可减少心肌病变面积,增加心肌细胞的cAMP 含量,使正性肌力增加,并可抗心律失常,提高机 体免疫能力和抗病毒能力
2)黄芪注射液(每lml相当于黄芪2g): 静脉滴注,每次20~60ml,用5%或 10%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稀 释后使用。 (3)单方验方 1)冬虫夏草50g,研细末,每次2g,每 日3次吞服。 2)黄芪30g,丹参20g,降香lOg,每 日1剂,水煎分3次服用。
五参饮
• • • • • • • • • • 人参(西洋参、太子参、党参)6~9g 沙参20~30g 丹参15~20g 玄参15~20g 苦参10~15g 补气加黄芪、山药、黄精等, 养阴加玉竹、阿胶、鳖甲等, 活血加三七、赤芍、郁金、葛根等, 清热解毒加金银花、连翘、板蓝根、虎杖等, 安神宁心加酸枣仁、柏子仁等
阴阳两虚证
证候:心悸气短,动则喘憋,甚或倚息不得卧, 胸闷痛,畏寒肢冷,乏力,自汗不止,水肿, 面色晦暗或紫绀,舌黯淡苔白,脉虚数或促、 结代。 治法:温阳益气,养阴通脉 方药:炙甘草汤加减
炙甘草12g,人参6g(另炖),黄芪30g, 生地黄18g,麦门冬15g,五味子10g,阿胶 12g(烊化),肉桂3g,干姜6g。每日1剂,水煎 服。
病毒性心肌炎
中医经典教研室
概念
是指嗜心性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以心肌非特异 性间质性炎症为主要病变的心肌炎,以心悸、 气短、心前区不适或隐痛等为主症。 中医病名为“心瘅”。又可归属于中医“温 病”引起的“心悸”、“怔忡”、“胸痹” 等病症的范围。 在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中其对应 的中医病名为“胸痹(心痛)”。
气阴两虚
证候:心悸怔忡,气短乏力,自汗盗汗, 舌红苔白,脉虚数或促、涩、结代。 治法:补气养阴,益心复脉 方药:生脉散加减
炙甘草12g,人参6g(另炖),黄芪 25g,麦门冬15g,五味子8g。每日1剂, 水煎服。
加减: 若无人参者可改用党参25g以益气,若阴虚明显者 可选用西洋参6 g, 若心气虚衰,心悸喘咳者,人参增至12g并加葶苈 子10 g、鹿衔草12g补气强心定喘; 若兼水肿者加茯苓皮30g、泽泻20g、猪苓20g利 水消肿; 若自汗盗汗者加煅龙骨、煅牡蛎各30g(先煎)固涩 敛汗; 若虚烦失眠者加酸枣仁18g、柏子仁12g宁心安神。
中医辨证为毒热袭肺侵心。治以清热 宣肺、解毒清心。 处方:大青叶20g,板蓝根20g,薄荷 15g,银花15g,连翘20g,桔梗15g, 牛蒡子15g,生地15g,寸冬15g,生 甘草10g,丹参15g,柏子仁156,杷 叶15g,服药7剂,
低热渐除,咳嗽、咽痛不显,胸闷心悸有所减轻。 心率88次/分,但仍有早搏,自汗,手心热,乏 力,舌质淡红,苔薄黄。 证属余热未尽,气阴不足,治以清热解毒,益气 养阴。仍以前方加减:板蓝根20g,大青叶20g, 银花15个,党参15g,寸冬15g,生地15g,柏子仁 15g,黄芪15g,丹参20g,龙齿20g,炙甘草10g, 玉竹20g。此方连服14剂,诸症悉除,身渐有力, 脉平。心电图复查早搏消失,正常心电图。前方 去板蓝根、大青叶再服二周以资巩固。
加减: 若无人参亦可改用党参25g替代以益气, 阴虚明显者选用西洋参6g, 畏寒肢冷脉迟者加制附子12g(先煎)温心阳; 胸闷者去阿胶、生地黄,加丹参18g、三七末 3g(冲服)、降香15g活血祛瘀; 若喘咳胸闷者去阿胶、生地黄,加瓜蒌30g、薤白 15g、法半夏6g 通阳蠲痹; 若尿少水肿者加茯苓皮30g、猪苓25g、泽泻 25g利水消肿。
【其他疗法】
(1)中成药: 1)宁心宝胶囊: 每次2粒,每日3次口服。 2)天王补心丹:每次1丸,每日2次口服。 3)生脉口服液(人参或党参、麦门冬、五味子):每次 10mL , 每日3次口服。 (2)注射剂 1)参附注射液(红参、黑附片提取物) : 静脉推注,每次 20~40mL,速度宜缓慢(5分钟以上),或用5%~ 10%葡萄糖注射液适量稀释后使用,根据病情于5~ 30分钟内重复1次,可连续用药2~4次;静脉滴注, 每次50~100mL,用5%或10%葡萄糖注射液以 1~4倍量稀释后使用。
湿毒犯心证
证候:心悸胸闷,恶寒发热,腹痛腹泻, 腹胀纳呆,恶心呕吐,困倦乏力,舌苔黄 腻,脉濡滑数或促或结代。 治法:清热化湿,宁心复脉 方药:香连丸合甘露消毒丹加减
木香12g(后下),黄连9g,黄芩15g, 苦参10g,连翘15g,茵陈蒿18g,射干 12g,藿香12g,白豆蔻10g(后下),石 菖蒲12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服。 加减: 表证明显者去木香、白豆蔻,加防风12g、 紫苏叶12g以疏风解表; 胃纳欠佳者加谷麦芽各15g消食和胃; 呕吐者加法半夏12g降逆止呕。
益气养阴为主,佐以清热解毒,或佐以活血 化瘀,或佐以健脾化痰,或佐以滋阴降火等。
分证论治
热毒侵心证 湿毒犯心证 气阴两虚证 阴阳两虚证
热毒侵心证
证候:心悸胸痛,气短乏力,恶寒发热, 头痛身痛,咽痛咳嗽,口干口苦,小便黄 赤,舌质色红,舌苔薄黄,脉浮数或促或 结代。 治法:清热解毒,养心复脉 方药:银翘散合清宫汤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