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_艾洪德_第八章货币供给
《货币银行学》第八章货币供求与均衡
![《货币银行学》第八章货币供求与均衡](https://img.taocdn.com/s3/m/df49b488da38376baf1fae6b.png)
2020/3/16
第一节 货币需求
一、货币需求的含义
所谓货币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社会各部门愿意 以货币形式持有财产的需要,或社会各阶层对执行流通手 段、支付手段和价值贮藏手段的货币需求。
货币需求是一个存量的概念; 货币需求是一种有能力的需求; 现实中的货币需求不仅包括对现金的需求,也包括对存款
第三节 货币供求均衡
三、货币供求均衡与社会总供求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矛盾是客观 存在的。如果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会引起物价上涨和社会 不稳;如果总需求小于总供给,则会出现经济增长速度下 降,失业增加的现象。
21
2020/3/16
第三节 货币供求均衡
货币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关系
货币供给决定社会总需求。货币供给增加时,名义国民 收入增加,各部门的名义收入增加,社会总需求增加。
大额定期
合\劳动金库存款和货币信
托+贷放信托存款
M2前两项+私人部门有息存款 M3+非银行公众持有的储蓄券+国库券 广义流动性----M3+回购协
+定期存款+持有建房协会的
+商业票据+银行承兑票据
议+金融债券+国家债券+投
股份和存款
资信托+外国债券
M4+在银行和建房互助协会外
币存款
M4+金融债券+国库券+地方当 国内非金融部门在信用市场上所有未
劳务的平均次数,P 表示各类商品价格的加权平均数,T 表
示各类商品和劳务的交易数量,PT 被称为名义总支出或者
名义总收入。
7
2020/3/16
货币银行学 第八章 货币供给(北大)
![货币银行学 第八章 货币供给(北大)](https://img.taocdn.com/s3/m/11f2b93b192e45361066f5ea.png)
7.2 中央银行与基础货币
现代二阶银行体制下货币供给的实现机制:中央银行向以商业银行 为主体的金融体系注入基础货币,商业银行在此基础上进行信用创造 或存款创造,向整个社会提供最终货币。 7.2.1 二阶银行体制 7.2.2 现金发行与回笼 7.2.3 准备金存款 7.2.4 基础货币
7.2.1 二阶银行体制
2003年底货币供应量情况: M0为19746.23亿元, M1为84118.81亿元, M2为279226.81亿元。
居民活期储蓄存款是否应计入狭义货币M1?
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和货币化程度的进一步深化,在货币层次划分 方面又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例如随着我国银行电子装备水平的提高, 针对居民活期储蓄的银行卡有了较大范围的使用,其中有相当大的部 分直接用于消费和转账结算(2000年用银行卡实现的交易量为4.53万 多亿元。其中,用于消费和转账的金额为1.22万亿元, 占全部交易量 的比重为26.9%。);而且,还有部分城市开办了居民支票业务。基 于这一变化,不少人认为:应将居民活期储蓄划入狭义货币M1。
7.2.4 基础货币
由公众持有的现金和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构成,是商业银行存款货币 扩张的基础,又称为高能货币、强力货币和中央银行货币。 具有派生能力的基础货币:超额准备金存款和库存现金
7.3 商业银行与存款创造
7.3.1 有关商业银行存款创造的基本理论 7.3.2 商业银行的存款创造与收缩 7.3.3 存款派生倍数的修正
第八章 货币供给
本章主要讲授了现代二阶银行体制下货币供给的实现机制,重点在 于对这一机制的理解,难点在于货币供给理论与模型。
第八章 货币供给
8.1 货币供给概述 8.2 中央银行与基础货币 8.3 商业银行与存款创造 8.4 货币供给理论与模型 8.5 货币供给的外生性和内生性
货币银行学 第八章 货币供给
![货币银行学 第八章 货币供给](https://img.taocdn.com/s3/m/c2188e55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33.png)
之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极为重视利率和货币 需求对货币供给的影响。(2)强调非银行金融中介机 构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返回
【案例分析】
设一个国家流通中现有货币是100亿元,在考察 期间内商品、服务增长率与货币增长率均为0, 但商品价格水平却提高了100%。显然,原有的 100亿元货币就只以能实现流通中商品、服务的 50%。当把市场出清看成是最佳状态时,这个 国家这一期间的货币存量显然严重不足,即整 整少了一半。原因是,面对实际不变的商品、 服务供给,实际的货币供给却由100亿元减到:
返回
三、货币供给新理论
与传统的货币乘数理论不同,货币供给新理论认为将存 款创造过程描述为一个拘泥为银行准备金的乘数过程, 并不能反映真正的存款创造过程,真正的存款创造过程 应是一个反映银行和其他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的内生过 程。在批判主流经济学货币乘数理论的同时,他们主张 以广义的货币定义(M3或M4)作为理解货币与经济之间 关系的基础,并以此来阐述货币供给决定机制。
第三节 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
货币供给量由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决定,其关系式为: Ms = m·B 一、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和基础货币 (一)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二)基础货币的的定义及其决定 (三)控制基础货币 二、货币乘数 (一)货币乘数的概念 (二)货币乘数的决定因素 (三)货币乘数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
(1)定期存款利率 (2)其他金融资产的收益率 (3)收入或财富的变动 定期存款比率的变动对货币乘数从而对整个货币
供给量的影响是相当复杂的,既有直接影响,又 有间接影响。而在直接影响中,又将因货币定义 的不同而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
货币银行学第八章课件:货币供给
![货币银行学第八章课件:货币供给](https://img.taocdn.com/s3/m/f9c47573284ac850ad0242d0.png)
• • •
贷款增加 额
750 562.5 421.875
• • •
总 4000 计
1000
3000
2021/1/28
整理课件
20
假设中央银行向某银行购买了100万元的国库券,法定存 款准备金率为10%,如果这一行动导致存款扩张了800万元, 此银行系统是否存在现金及其他漏出因素?为什么?
(4)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10%情况下,该银行不保留超额准 备金,存款货币和存款乘数会怎样变化?
(5)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10%情况下,该银行不保留超额准 备金,中央银行向该银行出售2000元政府债券并长期持有,请 问存款货币和存款乘数会怎样变化?
2021/1/28
整理课件
26
(1) rd=10000/50000=20% 存款乘数K=1/r=1/20%=5 存款总量=50000 × 5=250000
△F
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Dd
按照
△C= △Dd×c 规律发行现金
货币增量△M(存款货币△Dd +现金增量△C)
2021/1/28
整理课件
31
3、 货币乘数m
基础货币扩张或收缩一个货币单位时,能使货币供应量
增加或减少的倍数。
4、狭义的货币供给模型
•Rd:活期存款准备金
•Re:超额存款准备金
M1=C+Dd =B.m1 (8.15) •rd:活期存款准备金率
成派生存款,增加货币供给量的行为。 头寸 Position
3、商业银行的可用资金:商业银行随时可以用于发放贷 款、兑现客户提取存款以及应付同业清算的资金。
库存现金
满足提现要求
2021/1/28 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整理课件 同业间清算支付
货币银行学_艾洪德_第八章货币供给
![货币银行学_艾洪德_第八章货币供给](https://img.taocdn.com/s3/m/de07ffc3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62.png)
货币银行学_艾洪德_第八章货币供给第八章货币供给一、填空题1.与的倍数,就是通常所说的简单存款乘数。
2.基础货币又称和。
它由商业银行的和流通中的所构成。
3.狭义货币乘数的决定因素共有五个,它们分别是、、及。
4.货币供给量是由及这三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共同决定的。
5.商业银行的是现代信用货币经济中最主要的货币形式6.根据现代货币供给理论,货币存量是与之乘积。
7.货币的流量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当中货币所实现的支付总量,它实际上是与的乘积。
二、单项选择题1.认为货币供给将完全由中央银行的行为所决定。
()A.货币供给内生论者 B.货币供给外生论者C.货币供给中性论者 D.货币非中性论者2.通货比率的变动主要取决于的行为。
()A.中央银行 B.非银行金融机构C.商业银行 D.社会公众3.超额准备金率的变动主要取决于的行为。
()A.中央银行 B.社会公众C.商业银行 D.监管当局4.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存款准备率越高,则货币乘数()A.越大 B.越小C.不变 D.不一定5.在基础货币一定的条件下,货币乘数越大,则货币供应量()A.越多 B.越少C.不变 D.不确定6.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越高,则货币乘数()。
A.越大 B.越小C.不变 D.不确定7.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低,则货币供应量()。
A.越多 B.越少C.不变 D.不确定8.在货币供应量决定因素中,商业银行能控制的是〔〕。
A.基础货币 B .法定准备率C.现金比率D.超额准备率9.在法定准备率为10%的条件下,当中央银行向某商业银行发放100万贷款后,整个商业银行系统最多能向社会公众发放贷款〔〕A.1000万B.900万C.99万D.1100万10.在法定准备率为10%的条件下,当某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借入100万用于发放贷款后,整个商业银行系统最多能向社会公众发放贷款〔〕A.1000亿B.900亿C.99亿D.1100亿三、多项选选择题1.基础货币包括:()。
货币银行学 第八章 货币供给2
![货币银行学 第八章 货币供给2](https://img.taocdn.com/s3/m/241b6922f111f18583d05ab2.png)
2008-3-3
第三节 货币供给模型
• 一、货币供给模型简介
• (一)基础货币(base money/monetary base)/高能货币/强力货币(highpowered money)
• 指流通中的现金和商业银行在央行的存 款准备金之和
• B=C+R(B为基础货币、C为流通中的现金、 R为存款准备金)
100
10
90
三、改进的存款货币创造模型
• 放松原有的假设条件 • (一)超额存款准备金 • 假设存在超额存款准备金,用e来表示超
额存款准备金率(超额存款准备金与存 款总额之比) • 超额存款准备金使存款派生倍数变小 • 仍以上题为例,当e为0.1时
银行名称
A银行 B银行 C银行 …… 合计
单位:万元
外汇市场
图7.1 影响货币供给的主要因素
中
央
银
银行
非银行公众
行
公开市 场业务
贴现 贷款
法定准 备金率
超额准 备金率
现金漏损率
定期存款与 活期存款的比率
基础货币 × 货币乘数 = 货币供给
例题2
• 一国的法定准备金率为12%,现金漏出率 为8%,超额准备金率为11%,该国的流通 中现金为3000亿元。那么,该国的货币供 应量是多少?货币乘数是多大?
2008-3-3
解:
活期存款货币的数量:
D R k R
1
c't rt rd e
1000
25%
5%
1 4%
300%
2%
2500 (万元)
定期存款的数量:
T D t 2500 300 % 7500 (万元)
货币银行学第8章
![货币银行学第8章](https://img.taocdn.com/s3/m/1eb98845c850ad02de804122.png)
三、我国的国库券市场
我国的国库券市场不发达
1996年,为配合公开市场业务的启动,财政部曾发行 两期国库券,金额348.7 亿元,此后国库券迟迟没有 再现 2002年,财政部又象征性地发行355亿元的国库券 2007年,财政部共发行国库券2261.5亿元,占当年记 账式国债发行总额的10.35%,较往年有较快的增长, 但规模依然较小。
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流动性管理的市场 金融机构的流动性:能够随时应付客户提取存款或 满足必要的借款及对外支付要求的能力 流动性管理是金融机构资产负债管理的核心
一国中央银行进行宏观金融调控的场所 调控宏观经济运行所进行的货币政策操作主要在 货币市场中进行 市场基准利率生成的场所 基准利率是市场利率的风向标 货币市场交易的高安全性决定了其利率水平作为 市场基准利率的地位
二、国库券的流通市场
参与主体广泛,一级交易商发挥做市商的职能 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只能在流通市场上参与国库券的买卖 公开市场:中央银行买卖国库券的市场 中央银行仅与市场的一级交易商进行国库券的现券买卖 和回购交易
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 非金融企业和居民个人参与国库券市场的交易活动 大都通过金融中介机构
1986与1987年,韩国中央银行因为支付大量的中央银 行票据利息而形成570亿与870亿韩元的亏损
中央银行票据市场不应无限发行下去
第六节
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
一、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的产生与发展
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Negotiable Certificate of Deposit,缩写CD):由商业银行发行的具有固定面额、 固定期限、可以流通转让的大额存款凭证
非金融性企业
广泛的市场参与者使回购协议市场的交易量迅速扩大 越来越多的交易主体参与银行间债券回购市场的交易
货币银行学(第三版)PPT第八章货币供求与均衡
![货币银行学(第三版)PPT第八章货币供求与均衡](https://img.taocdn.com/s3/m/337b3a97be1e650e53ea9955.png)
费雪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的差异
• 费雪方程式强调的是货币的交易手段功能;剑桥方程 式则重视货币作为一种资产的功能
• 费雪方程式把货币需求与支出流量联系在一起,重 视货币支出的数量和速度;剑桥方程式则是从用货 币形式保有资产存量的角度考虑货币需求,重视存 量占收入的比例
• 费雪方程式是从宏观角度用货币数量的变动来解释 价格;剑桥方程式则是从微观角度进行分析,认为 人们对于保有货币有一个满足程度的问题。但保有 货币要付出代价,这就要在比较中决定货币需求。
三、货币均衡
• 货币均衡是指货币供应量与货币需求量相一致。 • 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或外生性问题是货币理论研究中
具有较强政策含义的一个问题 • 如果认定货币供给是内生变量,那就是说,货币供
给决定于客观经济过程,而货币当局并不能有效地 控制其变动,货币政策的调节作用有局限性 • 如果肯定是外生变量,则等于说,货币当局能够有 效地调节货币供给,影响经济进程
经济行为。 • (二)货币供给的口径划分
• 1、M0=现钞
• 2、M1=M0+活期存款 (狭义货币)
• 3、M2=M1+储蓄存款+定期存款+其它存款
•
(准
货
币)
Money Supply
单 位 : 亿 元 人 民 币
单U 位n:亿元 人it民币
: 1 0 0 M i l l i o n Y
(三)货币供给的主体及货币乘数
• A、收入水平 • B、收入频率 • C、机会成本 • D、信用发达程度 • E、消费倾向
(四)货币需求理论
• 1、马克思关于流通中货币量的理论
• MV=PQ • 公式表明:货币量取决于价格的水平、进
入流通的商品数量和货币流通速度三因素
货币银行学-第8章 货币供求及其均衡
![货币银行学-第8章 货币供求及其均衡](https://img.taocdn.com/s3/m/9d3269102f60ddccda38a093.png)
M M D
B
C
D
RM
M D
C
C
D
B M R
R C
M D
B
C R C R
M D MD
2019/11/4
货币乘数
m
1
C RC R
M D MD
17
经济学院
货
第八章:货币供求及 其均衡
币银行学
第一节 货币供给
五、货币供给模型
(三)乔顿的货币供给模型
m= M =C+D B C+R
反之,货币供应量如果低于商品流通的需要,单位信 用货币代表的价值量提高,商品价格水平下跌。
• 因此,物价总指数变动较大,则说明货币供求不均衡, 如果物价总指数变动较小或基本稳定,则说明货币供 求均衡。
2019/11/4
26
经济学院
货币银行学
第八章:货币供求及 其均衡
第三节 货币均衡及其实现
二、货币均衡与社会总供求均衡
• (1)现金比率,亦即前述的提现率。现金比率是指流 通中的现金与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比率。现金比率的 高低与货币需求的大小正相关。
• (2)法定准备金率。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的法定准备 金率均由中央银行直接决定。通常,法定准备金率越 高,货币乘数越小;反之,货币乘数越大。
2019/11/4
12
经济学院
• (2)中央银行通过变动国外净资产数额来影响基础货币量。 • (3)中央银行通过变动对政府的债权净额来影响基础货币量。
• (4)中央银行变动其他项目(净额)影响基础货币量。
2019/11/4
10
经济学院
货币银行学
货币银行学精选全文完整版
![货币银行学精选全文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8b9fd20c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6c.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货币银行学一、名词解释1、信用中介职能:指商业银行通过其所具有的规模经济和信息优势,能够有解决经济金融生活中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2、货币供给: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银行体系向经济中投入、创造、扩张(或收缩)货币的行为。
货币供给首先是一个经济过程,即银行系统向经济中注入货币的过程。
其次在一定时点上会形成一定的货币数量,称为货币供给量。
3、货币需求:是指人们以货币形式持有财富。
在适当的资产组合中,人们愿意持有的货币的数量就是货币需求量。
货币需求可分为个人的货币需求与整个经济的货币需求。
4、货币乘数:指一定量的基础货币发挥作用的倍数。
货币乘数模型:m=Mⁿ/B5、原始存款:客户以现金存入银行形成的存款。
银行在经营活动中,只需保留一小部分现金作为付现准备,可以将大部分现金用于放款。
客户在取得银行贷款后,一般并不立即提取现金,而是转入其在银行的活期存款账户,这时银行一方面增加了放款,一方面增加了活期存款。
6、派生存款:是银行用转账方式发放贷款、贴现和投资时创造的存款。
在信用制度发达的国家,银行的大部分存款都是通过这种营业活动创造出来的。
可见。
原始存款是派生存款创造的基础,而派生存款是信用扩张的条件。
7、货币政策:也就是金融政策,它是中央银行为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而采用各种方式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各种方针和措施的总称。
货币政策的内容广泛,通常包括:政策目标、实现目标所运用的政策工具、检测和控制目标实现的各种操作指标和中间目标、政策传导机制和政策效果等基本内容。
8、货币政策的传导:指货币当局从运用一定的货币政策工具到达到其预期的最终目标所经过的途径或具体的过程、目标。
9、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中央银行通过观测和控制它所能控制的一些具体的指标来影响实际的经济活动,才能间接地达到其最终目标。
这些能被中央银行所直接控制和观测的指标,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或中间目标。
货币银行学_艾洪德_教学大纲
![货币银行学_艾洪德_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44166160a98271fe910ef920.png)
《货币银行学》教学大纲(The Economics of Money and Banking)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货币银行学》课程组课程概述课程的性质货币银行学是全校经济学各专业的核心课之一,是金融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与入门课程,是财经学科相关专业学习、了解金融理论与实践的选修课,是1990年代初期教育部确定的11门“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金融知识,为学生深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课程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基本掌握货币、信用、银行、金融市场的基本知识,熟悉银行、资本市场运作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金融活动及其宏观金融调控的理论、运行机制和方法、手段等有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2.使学生掌握观察和分析金融经济问题的正确方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金融意识和全新的金融理念,努力提高广大学生在金融科学方面的理论和知识素养。
为了实现上述教学目标,要求教师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系统地讲授本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介绍本学科理论的前沿性课题,加强对学生的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的训练。
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获得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
课程适用的专业与年级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经济学各专业大学本科二年级学生。
课程的总学时和总学分计划教学总时数为48学时,其中包括课堂讲授42学时、课堂讨论4学时、习题课2学时。
课程总学分为3学分。
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本课程是经济学各专业基础理论课,本课程的预修课程为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会计学。
本课程使用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教材:艾洪德、范立夫编著:《货币银行学》,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3月版教学参考书:1.夏德仁:《货币银行学》,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年版。
2.艾洪德、张贵乐主编《货币银行学教程》2005年版。
3.[美]米什金:《货币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