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的热处理工艺知识
t10钢的热处理工艺,加热温度,冷却方式
![t10钢的热处理工艺,加热温度,冷却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97460d80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88.png)
T10钢的热处理工艺通常包括正火、淬火和回火三个步骤。
1. 正火处理:加热T10钢到适当的温度(比如850~880℃),保温一段时间后(比如1~2小时),然后以适当的速度冷却。
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控制相变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来改变奥氏体向珠光体转变的模式,从传统的片层转变机制改变为“离异共析”的转变形式。
正火处理可以提高T10钢的硬度和强度,同时也会增强其耐磨性能。
2. 淬火处理:将正火后的T10钢加热到适当的温度(比如780~820℃),然后迅速冷却。
淬火介质通常选择水、油或空气。
淬火处理是T10钢热处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步,它可以使材料获得高硬度和强度。
3. 回火处理:在淬火处理后进行,加热T10钢到适当的温度(比如150~250℃),保温一段时间(比如1~2小时),然后冷却。
回火处理是为了调整淬火处理后的硬度,使材料获得更好的韧性和韧度。
总的来说,T10钢的热处理工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精确控制加热温度、冷却速度和保温时间等参数,以获得理想的材料性能。
10钢的热处理工艺
![10钢的热处理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6bbb4078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f7.png)
形变热处理
高温形变热处理是把钢加热至奥氏体化,保温一段时间,在该温度下进行塑性变形,随后淬火处理,获得马氏体组织。
高温形变热处理的应用??碳钢、低合金结构钢及机械加工量不大的锻件或轧材。
根据性能要求,高温形变热处理在淬火后,还需要进行回火。高温形变热处理的塑性变形是在奥氏体再结晶温度以上的范围内进行的,因而强化程度(一般在10%~30%之间)不如低温形变热处理大。
1.过热
2.过烧
3.氧化
4.脱碳
由于加热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造成奥氏体晶粒粗大的缺陷
淬火加热温度太高造成奥氏体晶界出现局部熔化或发生氧化的现象
淬火加热时工件与周围的氧等发生的化学反应
淬火加热时,钢中的碳与空气中的氧等发生反应生成含碳气体逸出
第三节 其他类型热处理
钢的表面热处理
化学热处理
形变热处理
(2)渗碳后的组织 常用于渗碳的钢为低碳钢和低碳合金钢,如20、20Cr、20CrMnTi、12CrNi3等。渗碳后缓冷组织自表面至心部依次为:过共析组织(珠光体+碳化物)、共析组织(珠光体)、亚共析组织(珠光体+铁素体)的过渡区,直至心部的原始组织。
(3)渗碳后的热处理 渗碳后的热处理方法有:直接淬火法、一次淬火法和二次淬火法。
从经济性原则考虑,正火的生产周期短,操作简单,工艺成本低,在满足使用和工艺性能的前提下,应尽可能用正火代替退火。
第二节 钢的淬火与回火
一、淬火 将钢加热到Ac1或Ac3以上,保温一定时间,然后快速(大于临界冷却速度)冷却以获得马氏体(下贝氏体)组织的热处理工艺称为淬火。
1.淬火应力
与渗碳相比,渗氮温度低且渗氮后不再进行热处理,所以工件变形小。 为了提高渗碳工件的心部强韧性,需要在渗氮前对工件进行调质处理。
钢的热处理工艺方式
![钢的热处理工艺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01e9cf4c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2a.png)
钢的热处理工艺方式
钢的热处理工艺方式有多种,通常根据钢材的用途和要求来选择合适的热处理工艺。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钢的热处理工艺方式:
1. 淬火(Quenching):将高温加热后的钢材迅速冷却,使其组织转变为马氏体或贝氏体,从而增加钢材的硬度和强度。
2. 回火(Tempering):在淬火后,将钢材重新加热至一定温度,然后冷却至室温,通过调整回火温度和时间,可以使钢材的硬度和强度适度下降,同时还能提高钢材的韧性。
3. 规定化处理(Normalizing):将高温加热后的钢材在空气中冷却,使其组织均匀化,消除内部应力,提高钢材的韧性和延展性。
4. 淬火与回火组合(Quenching and Tempering):首先进行淬火使钢材达到一定的硬度和强度,然后进行回火处理以提高钢材的韧性,同时保持较高的强度。
5. 固溶处理(Solution Treatment):将钢材加热至足够高的温度后快速冷却,使固溶体内的溶质均匀溶解,从而改善钢材的塑性和加工性能。
6. 淬火回火组合与固溶处理相结合:根据具体需求,可以将淬火回火组合和固溶处理相结合,以综合提高钢材的硬度、韧性和耐蚀性等性能。
上述的热处理工艺方式只是钢材热处理中的一部分,不同钢材和具体要求还可以采用其他的热处理工艺方式,如时效处理、退火处理等。
热处理的选择和控制对于钢材的性能和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常用钢热处理工艺
![常用钢热处理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3d7a42c5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f2.png)
常用钢热处理工艺热处理是一种通过改变金属结构来改善其力学性能的方法。
常用钢热处理工艺包括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和表面淬火等。
下面对这几种常用钢热处理工艺进行详细介绍。
1. 退火退火是指将钢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缓慢冷却。
退火工艺分为完全退火和等温退火两种。
完全退火是将钢材加热至超过临界温度,然后慢慢降温。
等温退火是将钢材加热至超过临界温度,然后在等温时间内,使钢材的温度均匀,从而使钢材的组织变得均匀,于是提高了钢材的韧性。
2. 正火正火是将钢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快速冷却。
正火一般分为低温正火,中温正火和高温正火三种。
低温正火使钢材的硬度提高,但是韧性降低。
高温正火使钢材的韧性提高,但是硬度降低。
中温正火平衡了钢材的硬度和韧性。
3. 淬火淬火是指将钢加热到超过临界温度,然后快速冷却。
淬火一般分为油淬、水淬和气淬三种。
油淬适用于要求较低的钢材,水淬适用于要求较高的钢材,气淬适用于要求最高的钢材。
淬火后钢材的硬度很高,但是韧性降低,此时需要回火来消除内部应力,提高钢材的韧性。
4. 回火回火是将淬火后的钢在一定温度下加热一段时间,然后由于自然冷却所形成的工艺。
回火分为低温回火和高温回火两种。
低温回火提高了钢材的韧性,但是硬度降低。
高温回火提高了钢材的韧性,但是硬度降低。
5. 表面淬火表面淬火是一种特殊的热处理工艺,用于提高钢材的表面硬度和耐磨性。
表面淬火和淬火不同的是,只在钢材表面进行加热和快速冷却。
这种技术对钢材表面的耐磨性提高很大,但是对钢材硬度的提高不大。
总之,钢材热处理是提高钢材力学性能的重要方法,常用的钢热处理工艺包括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和表面淬火等。
选择适当的热处理工艺可以使钢材达到最佳的机械性能。
钢的普通热处理工艺主要有
![钢的普通热处理工艺主要有](https://img.taocdn.com/s3/m/de08a3dd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32.png)
钢的普通热处理工艺主要有钢的普通热处理工艺是指对钢材进行加热和冷却的一系列工艺,以改变其组织和性能。
主要包括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等几种工艺。
一、退火退火是将钢材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缓慢冷却,使其组织达到均匀化和软化的目的。
退火分为完全退火和球化退火两种。
完全退火:将钢材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50~100℃,保温时间根据钢种和厚度不同而有所差异,然后缓慢冷却至室温。
该工艺可使钢材组织达到均匀化,提高塑性和韧性。
球化退火:将钢材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20~30℃,保温时间根据钢种和厚度不同而有所差异,然后缓慢冷却至室温。
该工艺可使球形碳化物分布均匀,提高韧性和抗拉强度。
二、正火正火是将钢材加热到一定温度,在空气中自然冷却或用水或油冷却,使其组织达到均匀化和硬化的目的。
正火分为低温正火和高温正火两种。
低温正火:将钢材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30~50℃,保温时间根据钢种和厚度不同而有所差异,然后在空气中自然冷却。
该工艺可使钢材组织达到均匀化,提高硬度、强度和耐磨性。
高温正火:将钢材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100~200℃,保温时间根据钢种和厚度不同而有所差异,然后在空气中自然冷却。
该工艺可使钢材组织达到均匀化,提高韧性和抗拉强度。
三、淬火淬火是将钢材加热到一定温度,在水或油中急速冷却,使其组织达到均匀化和硬化的目的。
淬火分为水淬和油淬两种。
水淬:将钢材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30~50℃,保温时间根据钢种和厚度不同而有所差异,然后在水中急速冷却。
该工艺可使钢材硬度、强度和耐磨性大幅提高,但韧性降低。
油淬:将钢材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50~80℃,保温时间根据钢种和厚度不同而有所差异,然后在油中急速冷却。
该工艺可使钢材硬度、强度和耐磨性提高,但韧性相对水淬有所提高。
四、回火回火是将淬火后的钢材加热到一定温度,在空气中自然冷却,使其组织达到均匀化和调质的目的。
回火分为低温回火和高温回火两种。
低温回火:将淬火后的钢材加热到200~300℃,保温时间根据钢种和厚度不同而有所差异,然后在空气中自然冷却。
钢的热处理工艺技术
![钢的热处理工艺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c0c87e3c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7f.png)
钢的热处理工艺技术钢的热处理工艺技术是一种通过改变钢材的组织结构和性能来达到预期目标的方法。
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可以改善钢材的硬度、韧性、强度、耐磨性等性能,从而满足不同用途的要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钢的热处理工艺技术。
1. 退火:退火是将钢材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缓慢冷却到室温。
退火能改善钢材的塑性和韧性,减少内部应力,使其易于加工和变形。
2. 淬火:淬火是将钢材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然后迅速冷却到室温。
淬火能提高钢材的硬度和强度,但会降低其韧性。
常见的淬火方法包括水淬、油淬和气体淬火等。
3. 回火:回火是将已经淬火的钢材重新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通过不同的冷却速率进行冷却。
回火能减少淬火时产生的脆性,提高钢材的韧性和抗疲劳性能。
4. 正火:正火是将钢材加热到过冷状态下的温度,然后冷却到室温。
正火能改善钢材的强度和韧性,减少内部应力。
5. 淬火和回火:淬火和回火是一种常用的复合热处理工艺。
先将钢材淬火,然后进行回火,能够在保持一定硬度的同时提高韧性。
6. 软化退火:软化退火是用于消除冷加工或焊接后的钢材内部应力和硬度的一种热处理方法。
通过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进行适当速率的冷却,使钢材恢复到一定的韧性和塑性。
7. 预应力退火:预应力退火是一种用于提高钢材的强度和韧性的热处理方法。
通过在加热阶段施加机械应力,然后进行退火处理,能够在保持较高强度的同时提高韧性和耐疲劳性能。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钢的热处理工艺技术,每种方法在实践中都有其适用范围和特定工艺参数。
合理选择和控制热处理工艺,能够使钢材达到所需的性能要求,并满足具体工程应用的需要。
钢的热处理工艺技术是钢材加工和制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能够改善钢材的性能,增加其应用价值。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钢材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对于不同类型的钢材,需要采用适当的热处理工艺来实现所需的性能要求。
首先,退火是最常见的钢材热处理工艺之一。
退火过程中钢材被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缓慢冷却到室温。
钢的热处理工艺知识大全
![钢的热处理工艺知识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56e7d508caaedd3383c4d3c9.png)
钢的热处理工艺知识大全热处理是将固态金属或合金采用适当的方式加热、保温和冷却以获得所需要的组织结构与性能的工艺。
热处理工艺它能提高零件的使用性能,充分发挥钢材的潜力,延长零件的使用寿命,此外,热处理还可改善工件的工艺性能﹑提高加工质量﹑减小刀具磨损。
钢的热处理方法可分为: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及表面热处理等五种。
热处理方法虽然很多,但任何一种热处理工艺都是由加热、保温和冷却三个阶段所组成的,因此,热处理工艺过程可用在温度一时间坐标系中的曲线图表示,如下图所示,这种曲线称为热处理工艺曲线。
退火与正火一、退火将钢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持一定时间,然后缓慢冷却(一般随炉冷却)的热处理工艺称为退火。
退火的主要目的是:(1)降低钢的硬度,提高塑性,以利于切削加工及冷变形加工。
(2)细化晶粒,均匀钢的组织及成分,改善钢的性能或为以后的热处理作准备。
(3)消除钢中的残余内应力,以防止变形和开裂。
常用的退火方法有完全退火、球化退火、去应力退火等几种。
(1)完全退火完全退火是将钢加热到完全奥氏体化(AC3以上30~50℃),随之缓慢冷却,以获得接近平衡状态组织的工艺方法。
在完全退火加热过程中,钢的组织全部转变为奥氏体,在冷却过程中,奥氏体变为细小而均匀的平衡组织(铁素体+珠光体),从而达到降低钢的硬度、细化晶粒、充分消除内应力的目的。
完全退火主要用于中碳钢及低、中碳合金结构钢的铸件、锻件、热轧型材等,有时也用于焊接结构件,过共析钢不宜采用完全退火,因过共析钢完全退火需加热到AC CM以上,在缓慢冷却时,钢中将析出网状渗碳体,使钢的力学性能变坏。
(2)球化退火是将钢加热到AC1以上20~30℃,保温一定时间,以不大于50℃/H的冷却速度随炉冷却下来,使钢中碳化物呈球状的工艺方法。
球化退火适用于共析钢及过共析钢,如碳素工具钢、合金工具钢、轴承钢等。
这些钢在锻造加工后进行球化退火,一方面有利于切削加工,同时为最后的淬火处理作好组织准备。
钢的热处理工艺
![钢的热处理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e7862b50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45.png)
钢的热处理工艺钢的热处理工艺,是指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等工艺步骤,改变钢材的结构和性能。
热处理工艺可以使钢材具有更高的强度、硬度、耐磨性和耐蚀性,提高其使用性能。
常见的钢的热处理工艺包括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等。
退火是钢材的一种常见热处理工艺。
通过加热钢材至适当温度后,进行保温一段时间,然后缓慢冷却至室温。
退火可以消除钢材的内应力,改善钢材的塑性和韧性,减少脆性,同时提高钢的延展性和可加工性。
正火是指将钢材加热至高于临界温度后,进行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将钢材风冷或水冷至室温。
正火可以提高钢材的强度和硬度,改善其耐磨性能。
正火过程中的冷却速度较缓慢,使得钢材晶粒长大,同时降低了内应力。
淬火是将加热至临界温度的钢材迅速冷却,使其组织转变为马氏体。
马氏体是一种具有高强度和硬度的组织。
淬火工艺中的冷却速度非常快,可以制造出高强度的硬质钢。
回火是将淬火后的钢材加热至一定温度,并保持一定时间后,再进行冷却。
回火工艺可以降低淬火后钢材的脆性,提高其韧性,增加塑性和抗热应力能力。
回火也可用于调整钢材的硬度和强度。
除了上述常见的热处理工艺外,还有调质、表面硬化、固溶处理等多种热处理方法可用于钢材加工。
总之,钢的热处理工艺通过改变钢材的结构和性能,使其具备更好的力学性能和耐磨性能。
热处理工艺的选择需要根据钢材的成分、用途和要求来确定,以确保最佳的性能结果。
钢材在现代工业中被广泛应用,其性能可以通过热处理工艺得到显著提升。
这些热处理工艺能够改变钢材的组织结构,并调整其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
一种常见的钢材热处理工艺是退火。
退火是将钢材加热至高温,然后经过保温一段时间,最后缓慢冷却至室温。
退火过程中,钢材的晶粒会得到细化,内应力被消除,从而提高了材料的塑性和韧性。
退火也可以减少脆性,并改善加工性能和可塑性。
另一种常见的热处理工艺是正火。
正火是将钢材加热至高于临界温度,然后经过保温一段时间,最后通过风冷或水冷来快速冷却。
正火可以增加钢材的强度和硬度,改善其耐磨性能。
钢的热处理工艺及原理
![钢的热处理工艺及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71e5bf79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c7.png)
钢的热处理工艺及原理引言钢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在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中应用广泛。
然而,钢的性能和用途往往需要通过热处理来进行调整和优化。
钢的热处理是指通过控制钢材的加热、保温和冷却过程,使其在固态组织上发生相变或晶粒细化,从而改变钢的组织和性能。
本文将介绍钢的热处理工艺及原理。
钢的热处理工艺1. 加热钢材在进行热处理之前需要先进行加热。
加热的目的是使钢材达到适当的温度,以便进行后续处理。
加热温度通常根据钢材的成分和要求的性能来确定。
常用的加热方法包括火炉加热、电阻加热和电磁感应加热等。
在加热过程中,需要控制加热速率和均匀性,以避免钢材出现过热或局部过热现象。
2. 保温保温是指在加热完成后,将钢材保持在一定的温度下一段时间,使其内部结构逐渐均匀化。
保温时间的长短取决于钢材的尺寸和要求的性能。
保温时可以采用浸渍、覆盖或包覆等方式,以防止钢材的过热和氧化。
3. 冷却冷却是钢材热处理中的重要步骤,其目的是使钢材的组织在固态下发生相变或晶粒细化。
常用的冷却方法包括自然冷却、快速冷却(如水淬、油淬)和等温淬火等。
不同的冷却速率和方法可以得到不同的组织和性能。
钢的热处理原理钢的热处理原理主要涉及钢材的组织变化和相变规律。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热处理原理:1. 相变规律钢的相变规律是钢材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发生的组织相变现象。
钢的相变分为凝固相变和回火相变两种。
凝固相变是指钢材从液相转变为固相的过程,常见的有固溶态转变和渗碳体转变等。
回火相变是指钢材在加热过程中的变硬、减脆和改变组织的现象,常见的有马氏体回火、余热回火和时效等。
2. 组织变化钢材在热处理过程中会发生组织的变化,主要包括相的改变、晶粒的细化和析出物的形成等。
不同的组织结构具有不同的性能,通过控制钢材的热处理工艺可以改变钢材的组织,从而调整和优化钢的性能。
3. 调质和强化钢的热处理不仅可以改变钢材的组织,还可以调整钢的性能。
通过热处理,可以使钢材的硬度、强度、韧性和耐磨性等性能得到提高。
钢的热处理工艺
![钢的热处理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11c711df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27.png)
二、回火的分类和应用
根据回火温度和对淬火钢力学性能的要求,一般 将回火分为三类 :
定义:是将钢加热到略低于固相线的温度,长时间 保温(10~20 h),以消除成分偏析的热处理工 艺。
加热温度;略低于固相线温度。 亚共析钢:T=Ac3 + (150℃~300℃) 过共析钢:T=Accm+(150℃~300℃) 目的:为了消除晶内偏析,使成分均匀化 实质:使合金元素的原子充分扩散。 适用于:合金钢铸件和铸锭。 后续处理:保温10~20小时退火后晶粒较粗大,一
热处理分类
普通热处理:退火、正火、 淬火与回火
表面热处理:表面淬火 化学热处理
形变热处理:控制轧制
§10-1 钢的退火与正火
一、钢的退火
钢的退火:将(组织偏离平衡状态的)钢加热到Ac1 以上或以下温度,保温一定的时间,然后缓慢冷却 (一般为炉冷至550℃后空冷),以获得接近平衡状态 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4、 淬火冷却介质
理想冷却速度: 1)在Ac1~650℃之
间慢冷,以↓热应力 2)在650℃~400 ℃
之间快冷,以避开“鼻 尖;防发生非M相变 3)在400 ℃以下慢冷 ,以↓组织应力。
图5 理想冷却速度
常用淬火介质介绍
1.自来水(30℃以下)
冷却特性:在650-400 ℃冷却能力较小、在Ms附近点 冷速极快,淬硬能力较强。
淬透性与淬透层 深度关系:
钢的热处理工艺
![钢的热处理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4652ff04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d0.png)
工艺参数
加热温度:一般碳钢和低合金钢600-700℃;温度太高,晶粒
粗化,温度太低,再结晶不充分。
保温时间: 1-3h。
冷却速度:随炉冷至500℃,出炉空冷。
1. 退火分类与常用工艺
去应力退火
冷变形后的金属在低于再结晶温度加热,以去除由于形
变加工、锻造、焊接等所引起的应力,但仍保留冷作硬
2.3. 正火工艺
双(多)重正火:对工件进行两次或两次以上的正火。
AC3+(150-200)℃
AC3+(30-50)℃
温度/℃
Ac3
时间
工艺说明
@ 含有粗大组织或魏氏组织的锻件和铸件,如20Mn、
20CrMoV、15Cr等低合金钢铸件。
@ 第一次正火消除组大组织。
然 后 冷 至 A r1- ( 2 0 - 3 0 ) ℃ , 并 在 此 温 度 等 温 较 长 时 间 , 随 后 炉 冷 至
550℃后空冷的工艺。
温度/℃
AC1+(10-30)℃
.
Ac3
Ac1
Ar1-(20-30)℃ 550℃
随炉缓冷
时间
空冷
与普通球化退火相比,退火周期短,球化组织均匀,
适用于大件。
冷却速度:缓冷至500℃以下出
炉空冷, 大件、易畸变件冷至
200-300℃再出炉空冷 。
小结
01
退火得到接近平衡的组织, 是生产中常用的热处理方法,
退火种类繁多, 目的各不相同, 工艺差别较大; 大部分
退火工艺有3个基本特点, 一是加热温度在Ac1以上, 二
是慢冷, 三是得到珠光体型转变产物。
- 2 0 8 H B W , 球 化 级 别 2 - 3 级 。 加 工 路 线 : 备 料 - 锻 造 - 球化退火-车削
钢的热处理原理及工艺
![钢的热处理原理及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5041f75e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3d.png)
钢的热处理原理及工艺钢热处理是指通过加热和冷却工艺来改变钢的组织结构和性能的方法。
钢的热处理可以使钢的硬度、强度、韧性、耐磨性和耐腐蚀性等性能得到提高,从而满足不同工程需求。
下面将详细介绍钢的热处理原理及工艺。
1. 钢的热处理原理钢的热处理是基于钢的相变规律和固溶体的形成原理进行的。
钢的相变主要包括相变温度、相变点和相变组织的变化。
根据钢材的成分和热处理工艺的不同,钢的相变主要包括铁素体转变为奥氏体、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回火和淬火等。
2. 钢的热处理工艺(1)退火:退火是将钢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缓慢冷却到室温的热处理方法。
退火可以消除钢内部的应力,恢复钢材的塑性和韧性,并改善钢的加工性能。
常见的退火工艺有全退火、球化退火和正火等。
(2)淬火:淬火是将钢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迅速冷却的热处理方法。
淬火可以使钢的组织变为马氏体,从而提高钢的硬度和强度。
淬火的冷却介质可以选择水、油或空气等。
(3)回火:回火是将淬火后的钢再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冷却的热处理方法。
回火可以消除淬火的残余应力,减轻和改变马氏体的形成,从而提高钢的韧性和耐脆性。
常见的回火温度通常在300-700之间。
(4)正火:正火是将钢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在空气中冷却的热处理方法。
正火可以消除钢的残余应力,改善钢的韧性和塑性,并提高钢的强度。
正火的温度通常在700-900之间。
(5)调质:调质是将已经淬火或正火的钢加热到低于共析线或乳状奥氏体线的温度,然后冷却的热处理方法。
调质可以使钢的硬度和强度得到进一步提高,并保持一定的韧性和塑性。
(6)固溶处理:固溶处理是将含有合金元素的钢材加热到一定温度,使合金元素溶解在钢基体中,然后快速冷却的热处理方法。
固溶处理可以提高钢的硬度和强度,并改善钢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总之,钢的热处理通过控制钢材的加热和冷却过程,使钢的组织结构得到改善,从而达到提高钢的性能的目的。
钢的热处理工艺选择应根据钢材的组成、要求和使用条件等因素进行合理的确定。
钢的热处理工艺PPT培训课件
![钢的热处理工艺PPT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2199392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04.png)
目录
• 钢的热处理工艺简介 • 钢的热处理工艺原理 • 钢的热处理工艺流程 • 钢的热处理工艺应用 • 钢的热处理工艺发展趋势 • 钢的热处理工艺安全与防护
01
钢的热处理工艺简介
热处理工艺的定义
热处理工艺
通过对金属材料进行加热、保温和冷 却,改变其内部组织结构,以达到改 善材料性能的一种工艺方法。
保持工作场所整洁
保持工作场所整洁,避免杂物 堆放,确保通道畅通,防止人
员跌倒或绊倒。
热处理工艺的劳动保护措施
佩戴防护用品 定期检查身体 合理安排工作时间 提供安全培训
在进行热处理操作时,应佩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如手套、防护 眼镜、口罩等,以防止烫伤、烟尘和有害气体对人体的伤害。
长期从事热处理工作的人员应定期进行身体检查,确保身体健 康。
防腐与装饰用钢
在建筑行业中,钢材需要进行防腐和装饰处理, 热处理工艺可以提高其耐腐蚀性和美观度。
05
钢的热处理工艺发展趋 势
新型热处理工艺的发展
真空热处理
真空环境下进行热处理,能够减少氧化和脱碳, 提高表面质量。
激光热处理
利用高能激光束对材料表面进行快速加热和冷却, 实现高精度、高效率的热处理。
去除钢材表面的污垢、锈 迹和其他杂质,确保热处 理前的表面质量。
矫直
通过机械或火焰矫直方法, 消除钢材的弯曲和扭曲, 保证热处理过程的均匀性。
切割和备料
根据热处理需求,将钢材 切割成适当的大小和形状, 确保热处理操作的有效进 行。
热处理工艺流程
加热
将钢材加热到预定的温度,通常 使用燃气、电或盐浴等加热方式。
远程监控
03
通过网络技术对热处理设备进行远程监控和管理,方便对设备
钢的热处理工艺精讲课件
![钢的热处理工艺精讲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0d9c493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02.png)
目 录
• 钢的热处理工艺概述 • 钢的热处理工艺原理 • 钢的热处理工艺流程 • 钢的热处理工艺应用 • 钢的热处理工艺优化与改进 • 钢的热处理工艺案例分析
01
钢的热处理工艺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热处理是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 的方式改变金属材料的内部组织 结构,以达到改善其机械性能和 物理性能的过程。
03
钢的热处理工艺流程
预处理
清理
去除钢材表面的油污、锈迹和其他杂质 ,确保热处理过程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VS
矫直
对钢材进行矫直处理,消除其弯曲、扭曲 等变形,保证热处理后钢材的平直度和尺 寸精度。
加热
温度控制
将钢材加热至预定的温度范围,通常为700-900℃,以实现所需的组织转变和性能改善。
均匀加热
热处理工艺的发展历程
01
02
03
古代热处理
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 ,通过将金属材料加热、 锤打、淬火等方式,发现 了热处理技术。
近代热处理
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人 们对金属材料的性能要求 越来越高,热处理技术得 到了快速发展。
现代热处理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热 处理技术不断创新和完善 ,出现了许多新型的热处 理工艺和设备。
钢的硬化与回火
硬化
通过快速冷却,使钢在奥氏体相变温度范围内停留,形成马氏体组织,从而使钢 硬化。
回火
将硬化后的钢加热至低于转变温度,使马氏体转变为更稳定的组织,以降低内应 力和提高韧性。
钢的表面处理
表面淬火
通过快速加热和快速冷却,使钢的表 面层硬化,而内部保持韧性。
渗碳处理
将碳原子渗入钢的表面层,以提高表 面硬度和耐磨性。
钢的热处理考试知识点
![钢的热处理考试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946c7025ef7ba0d4b733bc7.png)
钢的热处理1、钢的热处理工艺主要有几种退火、淬火、正火、回火、外表热处理2、什么是同素异构转变、多形性转变同素异构转变:纯金属在温度和压力变化时,由某一种晶体结构转变为另一种晶体结构的过程称为同素异构转变。
多形性转变:在固溶体中发生的由一种晶体结构转变为另一种晶体结构的过程称为多形性转变。
3、奥氏体及其结构特点奥氏体是碳在γ-Fe中的间隙固溶体,具有面心立方结构。
奥氏体的面心立方结构使其具有高的塑性和低的屈服强度,在相变过程中容易发生塑性变形,产生大量位错或出现孪晶,从而造成相变硬化和随后的再结晶、高温下经历的反常细化以及低温下马氏体相变的一系列特点。
4、共析碳钢在加热转变时,奥氏体优先形核位置及原因奥氏体的形核1〕球状珠光体中:优先在F/Fe3C界面形核2〕片状珠光体中:优先在珠光体团的界面形核,也在F/Fe3C片层界面形核奥氏体在F/Fe3C界面形核原因:(1) 易获得形成A所需浓度起伏,结构起伏和能量起伏.(2) 在相界面形核使界面能和应变能的增加减少。
△G = -△Gv + △Gs + △Ge△Gv—体积自由能差,△Gs —外表能,△Ge —弹性应变能5、珠光体向奥氏体转变的三阶段,并说明为什么铁素体完全转变为奥氏体后仍然有一局部碳化物没有溶解?〔1〕奥氏体的形核;〔2〕奥氏体的长大;〔3〕剩余碳化物的溶解和奥氏体成分的均匀化;奥氏体长大的是通过γ/α界面和γ/Fe3C界面分别向铁素体和渗碳体迁移来实现的。
由于γ/α界面向铁素体的迁移远比γ/Fe3C界面向Fe3C的迁移来的快,因此当铁素体已完全转变为奥氏体后仍然有一局部渗碳体没有溶解。
6、晶粒度概念奥氏体本质晶粒度:根据标准试验方法,在930±10°C保温足够时间后测得的奥氏体晶粒大小。
奥氏体起始晶粒度:在临界温度以上,奥氏体形成刚刚完成,其晶粒边界刚刚相互接触时的晶粒大小奥氏体实际晶粒度:在某一加热条件下所得的实际奥氏体晶粒大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钢的普通热处理
五、钢的普通热处理
3.热处理工艺的目的:
退火:降低硬度,改善加工性能,消除内应力。 正火:低中碳钢代替退火,性能要求不高的零件作 为最终热处理。 淬火:提高钢的硬度和耐磨性。
回火:降低马氏体硬度,消除内应力,获得良好的 最终组织性能。
五、钢的普通热处理
小结: 通过学习,了解钢的金相组织的结构和性 能,以及碳与合金对钢的影响作用,了解钢的普 通热处理工艺方法对钢的最终性能的影响。
三、碳元素对钢的影响作用
2. 铁碳合金相图 铁与碳的合金在缓慢加热和缓慢冷却时不同温度 下的组织结构总结成一幅图,称为铁碳合金相图 ,也称为铁碳合金平衡相图,是用来研究钢铁材 料的组织转变的基本工具。
三、碳元素对钢的影响作用
亚共析钢 含碳量 <0.77% 共析钢 含碳量 =0.77% 过共析钢 含碳量 0.77% ~2.11%
三、碳元素对钢的影响作用
1. 相变强化: 不含杂质的纯铁强度很低,金相组织为铁素体。 在铁基中加入碳元素可形成含碳的组织,如铁素 体、渗碳体、珠光体,即可提高铁的原始强度。 具有一定含碳量的铁就称为钢。钢再经过组织转 变成强度硬度更高的马氏体组织,即可将钢的强 度提得更高,此方法称为相变强化。
均匀A
温 度
A1
A
退火
P+F
(炉冷)
正火
(空冷)
淬火
MS
P+F Mf
(水冷)
M
细P+F
P+F
时间
五、钢的普通热处理
(4)回火:将淬火马氏体加热+保温后空冷或油冷 低温回火(150~250C) 中温回火(350~500C) 高温回火(>500C) 调质 = 淬火 + 高温回火 回火马氏体,硬度降低1~3HRC 回火屈氏体,硬度降低至35~45HRC 回火索氏体,硬度降低至23~35HRC
二、钢的金相组织
钢铁材料通过热处理的工艺方法能改变其性能,或 使其强度提高,或使其硬度降低,以达到使用目的 。但是并不改变其外部形状,而是通过改变其内部 的组织结构来达到目的。 这些组织结构肉眼难以看见,必须制成金相试样通 过金相显微镜放大后才能看见,钢的这些组织叫金 相组织。 钢的金相组织有许多种类,不同的 金相组织因其结构、形态和化学成 分的不同具有不同的性能,类似于 人的各种器官组织,如心肌细胞、 肝细胞、表皮细胞等。
三、碳元素对钢的影响作用
四、合金元素对钢的影响作用
碳素钢在不锈耐酸、耐热、耐磨、高强度等性能 方面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时,必须在钢中加入一定 量的一种或几种合金元素,这种合金化的钢称为 合金钢。 如不锈耐酸钢1Cr13、耐热钢1Cr17Ni7、耐磨钢 NM550、高强度钢4Cr5MoSiV等。 钢中常用的合金元素有:硅、锰、铬、镍、钼、 钨、钒、钛、铌、硼、铝、铜、稀土等。
热处理工艺过程如下:
a) 加热至相变温度: 奥氏体转变开始 b)保温: 奥氏体化 c)冷却 按所需转变的组织控制冷却速度。
五、钢的普通热处理
1. 钢的热处理过程
五、钢的普通热处理
2.
钢的普通热处理工艺
钢的普通热处理工艺有四种:退火、正火、淬火 、回火 以45钢(含碳0.45%)为例说明热处理工艺方法 。 45钢原始组织:珠光体+铁素体
•
一、热处理的作用
• 3.冲压模的模具、军事上穿甲弹的弹头、高铁的轮 轨、坦克和挖掘机的履带、切削刀具等均为特殊钢 材制造,均需要经过热处理强化提高耐磨、耐冲击 性能后才能使用。 4.某些钢材材料太硬,难以进行切削加工,必须通 过热处理降低硬度以便于加工。
•
一、热处理的作用
在机械制造行业,包括汽车、 航空航天等行业,大多数机 械零件需要通过热处理加工 才能满足使用性能和要求。 热处理在机械制造中是不可 或缺的一环,是一种重要的 特殊工 艺方法 ,具有 极为重 要的作 用。
γ-Fe 面心立方晶格
二、钢的金相组织
5. 马氏体: 代号 M,是碳在α-Fe中的过饱和固溶体,由高 温奥氏体快速冷却至室温转变形成,硬度很高, 35 ~65HRC ,金相显微镜下呈板条状、叶片状、 细针状,硬度随含碳量增加而升高,脆性增加, 含碳量达 0.6%时硬度为最高,脆性大,应力大, 易脆裂,需及时回火。是强化钢的重要手段。
三、碳元素对钢的影响作用
3. 钢与铸铁: 含碳量小于 2.11% 的铁合金称为钢,含碳量 大于 2.11% 的铁合金称为铸铁,仅含铁碳两种元 素的钢称为碳素钢。 (1)钢按金相组织状态分类: 亚共析钢 含碳量<0.77% 铁素体+珠光体 共析钢 含碳量=0.77%,珠光体 过共析钢 含碳量0.77%~2.11% 珠光体+渗碳体 (2)钢按含碳量分为 低碳钢 含碳量<0.25% Q235A 、20 中碳钢 0.25%<含碳量<0.65% 35、45、65 高碳钢 0.65%<含碳量<2.11% T7、T8
钢的普通热处理工艺知识
• • • • • • 学习内容: 1.热处理的作用 2.钢的金相组织 3.碳元素对钢的影响作用 4.合金元素对钢的影响作用 5.钢的普通热处理工艺
一、热处理的作用
• 1.在日常生活中钢铁制成的菜刀、裁剪用的剪刀、 砍骨头的砍刀,如不进行热处理就容易卷口不能使 用,刀口都必须要经过热处理提高刀口的硬度,并 保持一定的韧性,使其既耐用又不易崩口和卷口。 2.汽车变速箱内钢制齿轮,如不经过热处理强化, 使用后会快速磨损失效,使用寿命大为降低,齿轮 经过热处理强化后,使齿轮表面的硬度提高,心部 保持一定的韧性,齿轮的耐磨性和疲劳强度大为提 高。
α-Fe 体心立方晶格
二、钢的金相组织
2. 渗碳体: 代号 C ,含碳量为 6.67% ,是铁与碳的化合物( Fe3C),金相显微镜下呈白亮色的片状、粒状等 ,硬度高,硬度70 ~75HRC ,脆性大,而塑性及 冲击韧性几乎为零,不单独使用。
二、钢的金相组织
3. 珠光体: 代号P,是铁素体与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其中 铁素体与渗碳体之比为 88:12, 含碳量 0.77% ,金 相显微镜下呈层片状,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硬 度 200 ~ 280HB ,抗拉强度 750 ~ 900MPa 。常温下 存在于经正火、退火、高温回火处理的钢铁材料 中。
二、钢的金相组织
8. 回火索氏体: 是在 450℃~ 650℃对马氏体进行高温回火所形 成的组织,碳在α-Fe 中析出,硬度降低至 23 ~ 35HRC ,硬度和强度降低,韧性提高,综合机械 性能较好。金相显微镜下组织为铁素体和粒状渗 碳体。钢调质处理获得的组织。
二、钢的金相组织
小结: 金相组织按硬度大小排列: 渗碳体>马氏体>回火马氏体>回火屈氏体>回火索 氏体>珠光体>奥氏体>铁素体
二、钢的金相组织
4. 奥氏体: 代号 A ,是碳溶于γ-Fe 的间隙固溶体,(γFe是铁的另一种晶格形式),最大含碳量为4.3% ,金相显微镜下呈明亮的多边形,硬度低,塑性 好,硬度 170 ~ 220HB ,没有磁性。通常存在于 727℃~ 1495℃的温度区间,是一种高温相,常 温下也存在于高铬、高猛钢及奥氏体不锈钢中。
二、钢的金相组织
金相组织有: 铁素体、渗碳体、珠光体、奥氏体、马氏体、回火 马氏体、回火屈氏体、回火索氏体、莱氏体、下贝 氏体、上贝氏体、魏氏体、磷共晶、碳化物等。 前8种组织在钢材使用中比较常见,下面对这几种 组织进行简要介绍。
二、钢的金相组织
1. 铁素体: 代号 F,是碳溶于α-Fe的间隙固溶体,(α-Fe 是铁的一种晶格形式),最大含碳量为 0.0218% ,金相显微镜下呈明亮的多边形,硬度低,塑性 好,硬度80~120HB,抗拉强度180~250MPa。常 温下存在于经正火或退火处理的中低碳钢中。
五、钢的普通热处理
(1)退火:加热+保温+ 缓慢冷却(随炉冷,冷速慢) 珠光体+铁素体 硬度≤197HBS
(2)正火:加热+保温+空冷(出炉,冷速一般) 细珠光体+细铁素体 硬度197~ 220 HBS (3)淬火:加热+保温+盐水冷却(冷速极快) 马氏体 硬度 50~55HRC
• 亚共析钢不同冷却条件下的转变产物
二、钢的金相组织
6. 回火马氏体: 是在 150℃~ 250℃对马氏体进行低温回火所形 成的组织,碳在α-Fe中少量析出,硬度降低1~ 3HRC,脆性和应力略有降低,仍具有较高的硬度 和耐磨性,金相显微镜下组织颜色较原马氏体深 。
二、钢的金相组织
7. 回火屈氏体: 是在 250℃~ 450℃对马氏体进行中温回火所成 的组织,碳在α-Fe 中析出较多,硬度降低至 35 ~ 48HRC,具有较高的硬度和韧性,金相显微镜 下组织颜色较原马氏体更深。
四、合金元素对钢的影响作用
四、合金元素对钢的影响作用
合金元素通过与铁和碳元素的相互作用来影响钢 的性能。 合金钢分为 低合金钢 中合金钢 高合金钢 合金含量<5% 5%<合金含量<10% 合金含量>10%
五、钢的普通热处理
1.
热、保温和冷却三个过程 ,以改变其内部组织结构,获得所需的组织性能。 钢从室温加热到相变温度(亚共析钢Ac3或过共析钢Ac1)以 上并转变成奥氏体组织,此过程称为钢的奥氏体化。达不 到相变温度,钢的组织不能转变。(变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