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语文三年级下教案语文活动1

合集下载

新湘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篇

新湘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篇

新湘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篇新湘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学习目标:1、会认6个生宇,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名堂、浪费、镜片、看守、定时、清闲、放大镜、细微、阅读、随意、调节、简单、显微镜、挤来挤去、微生物、拜访、玩具”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镜的过程中,是怎样发明显微镜和发现微生物的,从而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增强创造意识。

4、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列文虎克是怎样从玩中发明了显微镜和发现了微生物的,并交流从中受到的启发;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

课前准备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在玩中获得的乐趣或收获。

2、了解显微镜的知识,收集有关微生物的资料。

3、词语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请同学们说说自己在游戏和在玩中会到了哪些乐趣。

2、同学们在自己的玩中体会到了乐趣,甚至有人在玩中出了名堂,同学们想知道是谁玩出了什么名堂吗?请听故事《玩出了名堂》。

(教师生动地讲故事)二、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学生采用自主识字的方式进行。

)会认的字:阅、固、调、皇、俄、拜会写的字:堂、镜、闲、待、阅、腿、随、调、简、拜、访、具1、其中“调”“待”是多音字,在课文中分别读tiao、dai;还可以读diao。

(调动)dai(等待)。

2、注意引导学生区分形近字和同音字,比如,“堂”与“常”、“镜”与“境”、“访”与“坊”;3、注意“拜”起笔是撇不是横,右边是四横不是三横,“具”的里面是三横,不要少写一横。

4、比较“闲”与“阅”、“闭”,“腿”与“随”,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他们分清楚。

5、同学们在玩中的发现能够谈谈吗?从玩中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三、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列文虎克是什么人?(职业是什么?)2、他玩的是什么?3、他玩出了什么名堂?四、作业:生字组词第二课时一、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理解课文的内容。

1、课文有几个自然段?(五个自然段)2、哪几自然段讲了列文虎克玩并且出了名堂?3、“列文虎克是怎么玩的,玩出了哪些名堂?”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三、四自然段)4、分组讨论从哪几个方面写列文虎克是怎样玩出了名堂的?从三个方面:(1)一边看门,一边磨镜片,玩放大镜;(2)玩放大镜,把两片放大镜放在一起,发明了显微镜;(3)接下去写的是在玩显微镜的过程中发现了微生物。

湘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6篇)

湘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6篇)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湘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6篇)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湘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湘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教学目标1.明确日记在选择材料和格式方面的要求。

2.能写出一篇符合要求的日记。

3.培养写日记的兴趣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1.选择合适的材料写日记,格式正确。

2.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准备1.日记本。

2.课件。

教学安排2 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请来了一位好朋友,你们猜猜它是谁呢?(日记本)2.你们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吗?3.(学生传看、交流)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体会?4.好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写日记。

(板书题目:我来写日记)二、阅读例文,感知写法1.怎样写日记呢?让我们先来回顾第16课《护士长日记》。

2.通过《护士长日记》这篇课文,你了解到了什么?3.师小结写日记的格式、内容及选材要求。

(1)日记的格式:第一行正中要写清年、月、日、星期几和天气情况,第二开头空两格写正文。

(2)日记的内容:不仅可以写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事,还可以写做过的事。

(3)写日记并不是把每天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记下来,而是应该选择印象最深的、有意义的,能使自己感动的内容。

三、分组讨论,明确写法1.学生阅读“习作提示”,思考:它告诉了我们什么。

2.四人小组讨论,明确写好日记的方法。

3.检查学生讨论情况,生谈体会,师相机指导。

(1)日记内容不限。

(2)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3)注意格式正确。

四、组织欣赏,引导选材1.明确本次习作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出示课件)主要内容:写一篇日记。

要求:(1)选择生活中一件使自己动情的事。

(2)注意表达真情实感。

(3)注意日记格式。

2.展示教师的几篇教学日记,课件出示其中的两三篇日记,看看分别写了哪些事。

新湘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

新湘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

新湘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新湘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1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认识、会写“皮、巧、根、陡、踩、刺、搭、磨、斧、坡、渐、栏”12个生字。

2、默读课文;能正确、流利、有感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人们为什么把后来修建的桥仍称做“皮巧根桥”。

过程与方法以DVD辅助教学,在品读感悟中理解课文内弄,在讨论中交流中明白做人的道理。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皮巧根不怕吃苦,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质。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的音、形、义;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领悟人们为什么把后来修建的桥仍称作“皮巧根桥”,并从中受到感染。

教学准备:课文插图、DV.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指导书写12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初步理解课文的内容。

教学过程:一、激趣谈话,导入新课。

1、说说你见过什么样的桥?(指名回答)2、今天我们学习《皮巧根桥》,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学生自由读文,做好标注。

2、听DV朗读课文,听清生字、难字的读音。

3、DV出示生字,同桌之间相互检查生字的读音。

4、指导听读词语。

5、完成DV中拓展与链接中的连字组词和比一比再组词。

6、读准多音字字音。

干:ɡān ɡàn便:biànpián7、指导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学生自由读文,将意义相同的自然段合并成一段。

(1-3)(4-6)(7-8)2、合作交流,完成练习。

小河上的桥修了三次,第一次是用一棵_____,后来,木桥烂了,村民们造了______,不多久,因新修公路,这儿___________。

但是这座桥一直叫做________课文赞扬了皮巧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1、选择喜欢的方式自由识记生字。

(读、书空、描写等)2、学生质疑问难,教师范写。

3、学生在作业本上书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三年级语文下册 语文活动教案1 湘教版

三年级语文下册 语文活动教案1 湘教版

第(1)课时课题:书法---写字基本知识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书写的姿势,了解钢笔书写的特点。

2、了解我国书法发展的历史。

3、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特点。

重点:基本笔画的书写。

难点:运笔的技法。

教学过程:一、了解书法的发展史及字体的分类:1、介绍我国书法的发展的历史。

2、介绍基本书体:颜、柳、赵、欧体,分类出示范本,边欣赏边讲解。

二、讲解书写的基本知识和要求:1、书写姿势:做到“三个一”:一拳、一尺、一寸(师及时指正)2、了解钢笔的性能:笔头富有弹性;选择出水顺畅的钢笔;及时地清洗钢笔;选择易溶解的钢笔墨水,一般要固定使用,不能参合使用。

换用墨水时,要清洗干净;不能将钢笔摔到地上,以免笔头折断。

三、基本笔画书写1、基本笔画包括:横、撇、竖、捺、点等。

2、教师边书写边讲解。

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姿势正确)4、运笔的技法:起笔按,后稍提笔,在运笔的过程中要求做到平稳、流畅,末尾处回锋收笔或轻轻提笔,一个笔画的书写要求一气呵成。

在运笔中靠指力的轻重达到笔画粗细变化的效果,以求字的美观、大气。

5、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发现问题及时指正)四、作业:完成一张基本笔画的练习。

板书设计:写字基本知识、一拳、一尺、一寸我的思考:通过导入让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这是书写的起步,让学生了解书写工具及保养的基本常识。

基本笔画书写是整个字书写的基础,必须认真书写。

课后反思:学生书写的姿势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要加强训练,基本笔画也要加强训练。

总第(2)课时课题:书写练习1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教会学生正确书写“杏花春雨江南”6个字。

2、使学生理解“杏花春雨江南”的意思,并用钢笔写出符合要求的的字。

重点:正确书写6个字。

难点:注意字的结构和笔画的书写。

教学过程:一、小结课堂内容,评价上次作业。

二、讲解新课:1、检查学生书写姿势和执笔动作(要求做到“三个一”)。

2、书写方法是:写一个字看一眼黑板。

湘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8篇

湘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8篇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湘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8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湘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湘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一、谈话导入1.出示课件(芦苇)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生答)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呢?指名读旁注2.师:我们生活在北方,很难见到芦苇。

但在长江口外,东海之滨,却生长着许许多多朴实无华,绿如轻纺的芦苇,给作家樊发稼留下了甜蜜的回忆。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去看看——故乡的芦苇。

(师板书课题,生齐读。

)二、初读感知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84页,用喜欢的方式读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2.看看这些词语,你会读吗?芦苇蛛网一畦畦熠熠耀目飘拂飘逸缤纷恬静纯真纺织娘魂牵梦绕触须羽翼裹着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边听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指名回答)三、细读深究,品读悟情(一)故乡风景图师:同学们,看书回答老师的问题。

作者的故乡在哪里呢?生:汇报。

师:由于工作原因,作者离开故乡已经二十多年了,但依然对故乡非常的怀念,他曾这样感慨:生:接读(生我养我的故乡啊……….)。

师:作者缤纷记忆中,梦幻般的故乡什么样呢?生:汇报师:这些缤纷绚丽的景物都打动了老师的心,那你喜欢那种呢?生:自由发言师:四种景物各有各的特点,四种景物都那样缤纷绚丽,你们想不想走进作者的故乡亲眼去看一看呢?(读课文)师:同学们,作者的故乡美吗?你们谁想像老师一样美美的读一读?生:读文。

(找两个学生读——齐读)师:评价(你读得很美;听了你的朗读,老师仿佛置身于作者的故乡;你读得太美了,老师也看了缤纷的色彩)师:这几种景物在南方是很常见的,为什么到作得的笔下就变得如此生动呢?作者在写作技巧上运用了哪此修辞方法?生:比喻;排比。

师:同学们,这一组排比句作者写的多美啊!让我们以小组赛读的形式朗读看一看那一组能读书这么美得景色!学生小组赛读(二)芦苇飘逸图师:作者在这里精选了四中景物进行描写,向我们倾诉着对故乡的思念,然而,令作者魂牵梦绕,难以忘怀的,却是那不起眼的,朴实无华的芦苇。

三年级语文下册 语文活动教案3 湘教版(1)

三年级语文下册 语文活动教案3 湘教版(1)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湘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湘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同桌之间互读生字,相互正音。
3.检查学生认读生字情况。
4.指名读词语:
源头苔藓光滑绿莹莹
杜鹃浮雕发烫咳嗽
5.指名分段读文,师生评议
三、再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轻声读课文,边听边想;这篇课文写了些什么
2.在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
3.全班交流。
这篇课文写了些什么?质疑问难。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语文课时教案
课题
1 春的消息
第1课时
课型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总序第_1___课时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




1.知识与能力:
正确认写12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理解诗歌内容,学习诗歌充满生趣的语言。
2.过程与方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注意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在读中感悟课文所表达的情感,在读中陶冶性情、学习语言。
个性见解: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语文课时教案
课题
2、爱唱歌的小溪
第2课时
课型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总序第__4__课时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




1.知识与技能:
认识、学会12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溪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抓住关键词句,从而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告诉我们的知识。
(4)学习第四节
请同学上台表演“欣喜又雀跃”是怎样的神态?
(5)学习第五节
议一议,你观察过树木吐出新苞吗?把你观察的说一说。溪流为什么沉睡,沉睡的原因是什么。

湘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湘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湘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湘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作为一名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湘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湘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教学目标: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步、全”这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读课文,让学生懂得爱家人,学会付出爱,感受亲人的爱。

教学重难点:1、识字和写字。

2、朗读课文,感受亲情,学会付出爱。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许多词语朋友,还记得吗?”①课件出示“和面、暖和”两个词。

学生抽读、齐读,师指出“和”多音字。

②出示“擀皮儿、美滋滋、丁零零”学生自由读、抽读、齐读。

二、学习课文1、“通过读课文,我们知道,今天是星期天,乐乐给兰兰打了个电话,他们说了什么呢?我们来听一听”播放录音“星期天兰兰会忙什么呀?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5课,一起读课题!”“咱们一起去看看兰兰早上忙些什么?”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谁来说说,早上兰兰忙些什么?”学生回答:“散步、叠被子”2、指名读第1句“早上,我自己叠被子。

”“还有谁来试试这句?”指名、齐读接着读:“第一次叠,……。

”“多认真的孩子呀!什么事都想做好!咱们一起来读一读!”“奶奶要来帮忙,兰兰怎么说的?”读句子“让我自己来,行吗?”“叠好被子,兰兰还做了什么?”一起接着读。

3、师生合作表演“你心理为什么美滋滋的?”“你有过美滋滋的体验吗?”4、“让我们和奶奶一起渡过一个美滋滋的早上吧!”师生齐读第二自然段5、“时间过得很快,中午到了,中午兰兰又在忙什么呢?”指名读第三自然段生回答出示句子“爸爸和面,妈妈……”学生抽读“想去兰兰家看看吗?”出示课件画面。

兰兰一家包饺子“读读你的感受!” “饺子刚上桌……”指名读、齐读6、课件出示“晚上,兰兰还在忙吗?”自由读指名读“晚上……被子已经铺好了。

湘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湘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湘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湘教版三班级语文下册教案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条理地讲述这个故事。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懂得骆驼的驼峰、脚掌、眼毛在沙漠里的特殊用处,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重点难点:通过文章的学_确立正确的审美观教学准备:挂图、小黑板、投影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谈话导入2、板书课题,齐读二、自学课文1、出示自学要求:(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同句子,想一想课文讲里一件什么事情?(2)读读下面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想想它们的意思,注意带点字的读音。

疙瘩自豪骆驼委屈足够沙漠小溪陷进养料风沙茫茫贮存俯下身子铺天盖地2、学生自学,老师注意辅导后进生的学_。

三、检查自学1、指名读课文,集体纠正字音和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引导学生把课文读通顺。

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说一说课文哪一部分是讲小骆驼跟着妈妈到沙漠旅行的(3、4自然段)4、指名读词语,注意3个加点字应该读轻声。

5、说一说部分词语的意思。

6、小结自学情况。

四、学_生字1、自由识记生字,注意字形。

2、沟通记忆方法。

3、用钢笔描红。

4、反馈,表扬写得好的同学,进行表扬。

第二课时一、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_--生齐读课题。

二、听说训练:1、骆驼的脚掌又大又厚,眼皮上长着两层眼毛,背上还有两个肉疙瘩。

2、驼峰、脚掌和眼毛在沙漠里有那么大的用处,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1)师述(2)指名说(3)出示句子齐读。

三、讲读课文:(一)、第1、2小节:1、是什么事让小骆驼感到自己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呢?课文的一、二小节交代了事情的起因。

齐读一、二小节。

2、课件展示:出现小骆驼来到小溪边,小红马也来到小溪边,小红马看到小骆驼就开口了-(1)指名读(2)评读,读出喷着响鼻。

(3)再指名读。

板书:脚掌(又大又厚) 眼毛(两层) 肉疙瘩难看(4)齐读小红马说的话。

3、小骆驼听了觉得很--生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洪水把我家门前的公路冲垮了。(改为“被”字句)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风,摇()了树的枝条,水,()白了鸭的羽毛,盼望了()一个冬天,你看,春天()来到。
2、迎着()细雨,我转过身来,透过玻璃窗,向屋子里()去:啊!书声()的教室里,不()在下着一场融融春雨吗?那辛勤的藏族女老师,正在( )着科学文化的雨露;孩子们红扑扑的脸蛋儿,()过拿雨雾中的桃花,清脆的读书声,()过那云雀的歌声。
3.指名读诗,注意读准字音。4.齐读古诗。
5.自由朗读,对学生质疑的问题,老师适当给予指导,诗句的意思不要求理解。
6.熟读成诵。
三、完成“大舞台”部分
1.总结式导入:我们学了春天的课文,读了春天的小诗,还去找寻了春天的足迹,欣赏了春天明媚的风光。在这春光明媚的时节,我们就一起来放飞自己的新年愿望吧!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比一比,再组词。
漂()换()新()滴()
飘()唤()欣()摘()
苔()爬()杜()戴()
台()把()社()带()
二、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眺望——()仔细——()辛勤——()
欢乐——()盼望——()急速——()
三、按要求做题。
1、这次登山比赛的冠军被三甲班夺走了。(改为“把”字句)
教学过程:
一、学习“万花筒”
1.认识形近字,了解汉字的多样性。(投影出示:摸模幕辨辫瓣)
(1)引导观察这些字的特点。字形相近,有的十分相似,书写时稍不注意就会弄错。
(2)指导书写。展示学生写的字,进行评议。
2.学习“我能写”。
(1)投影出示“绿莹莹”“湿漉漉”“亮晶晶”
(2)自读词语,理解词语特点:这种类型的词属于叠词,前一个字不同,后两个字相同,这样的叠词叫ABB式叠词。
2.展示学生的作品,学生评论。
3.建议学生用多种形式表达自己的愿望,布置一间“放飞你的心愿”的教室。
4.举办一次“放飞你的心愿”的活动。
教学后记:
批注
课题语文活动1第2课时总序第课时
课型新授课编写时间执行时间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巩固本单元所学知识。
教学重点:形近字辨析组词
教学难点:形近字辨析组词
教学方法:练习法
课题语文活动1第1课时总序第课时课型新授来自编写时间执行时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认识形近字,了解汉字的多样性。
(二)过程与方法:积累词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用多种形式表达自己的愿望。
教学重点:积累ABB式叠词,积累古诗。
教学难点:积累ABB式叠词。
教学方法:合作交流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3)仿例写词。
红彤彤绿油油黑糊糊黑沉沉金灿灿
甜蜜蜜酸溜溜静悄悄闹哄哄凉丝丝
3.学习“我能连”。
(1)学生试连词语,然后读一读。(2)指名汇报所连词语。
(3)师生共同纠正。(4)连完后试着写成诗歌形式。(5)背诵句子。
二、学习“百宝箱”中的“读读背背”
1.黑板出示古诗《春夜喜雨》。2.简介作者杜甫。
五、用下列词语写句子。
1、仿佛:
2、争先恐后:
教学后记:
批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