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认知其翻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隐喻的认知及其翻译

(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苏州 215000)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9-0000-02

一、引言

隐喻,又称暗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也是最生动形象的表现手法。早在公元378年古希腊的哲学大师亚里士多德就在他的poetics中写到“隐喻是用一个陌生的名词替换,或者以属代种,或者以种代属,或者以种代种,或者通过类推,即比较。”中国早期没有隐喻的概念,只有比喻的词语。如“辟也者,举他物而以明之也”(《墨子·小取》)中的“辟”等。公元前3世纪荀子有关于比喻的陈述:譬称以喻之,分别以明之。(《荀子·非相》)。自1980年美国学者g lakoff和m johnson出版了认知语言学名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以来,语言学界对隐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二、隐喻的认知

1.隐喻的定义

《辞海》云:隐喻,即比喻的一种。本体与喻体的关系比之明喻更为密切。明喻在形式上只是相类的关系,隐喻在形式上却是相合的关系。

robert harris 指出了隐喻与明喻或类推的区别:“隐喻是一种

比较,极具想象力地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不相似的事物认同,将后者的某些特性传送或归属于前者。与明喻或类推不同,隐喻肯定一事物就是一事物,不是仅仅相似而已。”(robert harris,2001)。该定义把隐喻的词语层面提升到事物的意象层面,以事物与另一事物的认同需要想象力。美国语言学家matthews曾把隐喻定义为:“隐喻是一种修辞格,通过它,一个通常被用于某种物体、动作的单词或表达被扩展到另一个物体或动作上。”(matthews,r.j,1971:413-425)。

国内的许多语言学者在研究西方隐喻理论的基础上也提出了自己的隐喻观点。从语言的阐释和修辞功能上说,隐喻“是以一个异质而同值的鱼刺置换在常规词序中应该的语词。”(耿占春,1993:169)。“是根据联想,抓住不同事物的相似点,用另一事物来描绘所要表现的事物。”(王希杰,1983:282)。“隐喻的作用是在人们用语言思考所感知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时,能从原先互不相关的不同事物、概念和语言表达中发现相似点,建立想象极其丰富的联系。这不是一个量的变化,而是认识上质的飞跃。”(胡壮麟,2004:13)

2.隐喻的本质和特征

隐喻是我们认知世界的过程中把感知转化为概念的重要手段。它能使语言简练生动,新奇委婉;它能填补词汇空缺;它具有组织人类概念系统和人类经验的认知功能。

隐喻具有以下两个主要特征:1、本体、喻体和喻义是构成隐喻的基本要素,本体是喻体所依附的对象,喻体是我们熟悉并可以用来说明本体的部分,而喻义则是本体和喻体之间所共有的相似之处,使我们理解和解析的基础。如:knowledge is power.本体为知识,喻体为力量,把“力量”的特征反射到“知识”上,就能深刻理解“知识”的本质,两者之间的相似点是理解本体的基础。2、隐喻含有与字面意义不相符的概念,如,she is a snake.(她很恶毒)。“snake”的字面含义是“蛇”,而在本句中的暗含意义为“恶毒”。所以“snake”替代“vicious”作为喻体,构成了隐喻。

3.隐喻的分类

由于各学派考虑问题的不同,认识问题的深度不同,研究问题的方法不同,所以隐喻研究的分类差异较大。

束定芳把隐喻分为显性隐喻和隐性隐喻、根隐喻和派生隐喻、以相似性为基础的隐喻和创造性相似的隐喻等几种不同的类别。著名翻译理论家new mark从翻译学的角度将隐喻分为五大类:死喻,古喻,常用隐喻,新生隐喻和标新立异隐喻。

george lakoff根据隐喻的语义与结构特点把隐喻分为三类:结构隐喻、本体隐喻、方位隐喻。美国语言学家michael reddy 针对概念隐喻理论又补充提出了管道隐喻理论。他分析了大量语言现象后认为,人类的思维过程是隐喻的,谈论语言交际问题的表达方式70%源于隐喻。这两种观点把隐喻与思维相联系,把隐喻当做人们

认知事物的方式,对我们创造与使用隐喻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三、隐喻的翻译方法

1.直译法

能使译文的形式与内容都与原文一致的翻译方法就叫直译。翻译家许崇信从句子结构和词汇使用的层面上规范过“直译”(“以句为单位,即:原文是一句,译文一般也应译为一句,不把一个大句分为几个小句,也不把句与句之间的界限打通。”(许崇信,1981(6):30-34)。外国翻译理论家对直译的阐述有所不同。英国著名语言学家和翻译理论家卡特福德(j.c.catford)提出,直译是介于意译和逐字翻译之间的一种译法。它可能始于逐字翻译,但为恪守译文的语法规则而有所变化,并过渡到以意群或句子成分发为单位进行翻译。

当两种语言存在一种理想的隐喻自然对等现象时,可采用隐喻直译。newmark提出了翻译隐喻的七种方式,位居第一位的就是隐喻直译法,也就是在目的语中重现相同的喻体。如:

例句1.children are flowers.儿童是祖国的花朵。

例句2.experience is the mother of wisdom.经验是智慧之母。

例句1中,将儿童比作花朵,因为人们无一例外地认为孩子如花儿一样娇艳美好,会为祖国增光添彩,充满活力和希望。例句2中,同样把原句的隐喻特征保留了下来,经验(experience)作为本体,在人们的共同认知体系中,它比智慧(wisdom)优先存在,

因为过人的智慧来自于丰富的经验。若汉语母语者和英语母语者面对同一隐喻概念能通过思维建立基本一致的喻体形象,则可以采用直译的方法进行翻译。

隐喻也存在于很多新兴的汉语词汇和短语中。如:黑哨、铁饭碗、铁腕人物、台柱子等,这些大多数都可以采用隐喻的直译法。如:黑哨可以译为black whistle;铁饭碗译为iron rice bowl;铁腕人物译为ironhanded person;台柱子译为pillar。

人类的活动、认知和思维的共性决定了跨文化交际具有更实际可能性。不同的文化及语言之间存在着共性的东西,这为语际传输提供了方便,因而使英汉隐喻的直译成为可能,达到了文化传播的目的。

2.意译法

人类具有相似的认知能力、思维过程和一些共享的世界知识和社会经验。然而,受个人文化价值观念、信仰、历史传统等因素影响,不同民族对隐喻的认知过程中,在获得的经验相似性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由此导致各种语言在隐喻方面的差异。如果说直译法体现的是人类语言的共同性,那么意译法体现的则为人类语言的差异性。

意译并不是译者可以自由发挥的翻译方法,而是保持原文与译文的内容一致,而形式可以不同。意译本质上与奈达提出的“动态对等”相似,他认为翻译“是要做到译文完全自然地表达”,“接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