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边塞诗鉴赏ppt(共25张)
高考语文:边塞军旅诗鉴赏课件
![高考语文:边塞军旅诗鉴赏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fed3efd6c85ec3a86c2c5c8.png)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
(王昌龄)
❖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白)
❖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
(高适)
❖ 表达效果:使诗歌内容凝练、含义深刻。
4、赏析边塞诗的一般方法 ❖(1)关注诗歌的作者,了解诗
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2)关注诗歌的意象,弄清景 物描写与所抒之情的关系。
少妇城南欲断肠, 征人蓟北空回首。 胡笳:古代流行于塞北和西域的一种类似笛子的乐器,其声悲凉。
大漠、长城、黄沙、烽火、长云、雪山、 烽火:古代边防告急的烟火。 ②景物: (王翰) 孤城、雁飞、鹰扬、箭飞、马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③乐器: 羌笛、笛、琵琶、号角、胡琴、鼓、芦管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塞下曲六首(选一) 盛唐具有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
④曲子:《关山月》、《折杨柳》、《梅花落》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故一发端,颇具顿挫之力,使“行子”轻捷如飞、意气昂扬的气势与英姿如在眼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4、赏析边塞诗的一般方法
⑤战具: 干、戈、战车、旗 唐朝时期,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 《征人怨》柳中庸
(4)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从军行(其二)》王昌龄
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逢入京使》岑参
①李侍御,名不详。“侍御”,专管纠察非法,有时也出使州郡执 行任务。安西:安西都护府,治所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 ②飞蓬:被风吹荡的蓬草,古时常以此喻游子。 ③骢(cōng):指黑色的骏马。 ④虏(lǔ)障:指防御工事。燕支:山名,这里代指安西。 ⑤太白东:具体指秦岭太白峰以东的长安。 ⑥离魂:指离别时的心情。惆怅:失意、难过。 ⑦宝刀雄:指在边地作战建立军功的雄心壮志。 [1]
高中语文边塞诗鉴赏课件(41张PPT)
![高中语文边塞诗鉴赏课件(4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59ca6e8580216fc700afdf5.png)
❖ (3)后两句,由___虚__写____转入__实__写__,既含蓄
委婉地讽刺了____统__治__者__的__无__能__________,又侧 面烘托了_英__雄__不_能__建__功__立__业__的__无__奈_,抒发了 __对__良__将__及__早__出__现__的__渴__望_ ,对边疆和平的向往 。
❖上
❖ 第二句写塞上“孤城”及环境。从表现“孤城” 的角度看,这一句运用了__________手法。
❖ 衬托
19
出塞二首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 (1) 诗的第一句以__白__描___的手法,勾勒出一
幅千古边关月夜图,暗写_古__战__场__上__战。斗之激烈
14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 前两句以工整的对仗的形式来写景,用了两 个色彩鲜明的比喻。先从俯视的角度来写莽莽大 漠上的黄沙,在月色的辉映下如同白雪,再从仰 望的角度来写浩瀚空中的月色,那皎皎寒月犹如 严霜。上下交映,只见整个大漠一片白茫茫,令 人顿觉冷嗖嗖。诗人从地点、景物、气候三个方 面着意刻画,反复渲染,营造出一个悲凉的氛围, 为后两句抒发戍边将士思乡之情蓄势。
“高岑诗派”。
4
意 境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风 格
: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
雄
雄
奇
从军北征 李益
壮
、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豪
边塞诗鉴赏优质课件(24张ppt)
![边塞诗鉴赏优质课件(2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5a0c20d0975f46526d3e112.png)
渲染出了内心的愁惨悲凉,也使诗人格外强烈 地感受到置身边塞绝域的孤独,而为后文生发 出思乡的情愫作了铺垫。
• 三、四句写声,视听结合,“一夜”、“ 尽望”又道出了征人望乡之情的深重和急切。
精编优质 课PPT边 塞诗鉴 赏 课 件(24 张ppt) (获奖 课件推 荐下载)
讨论课后作业第一大题
• (3)“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一句中“梅花何处落”是将“梅花落”三字拆 用,这样写除隐含曲名外,还有什么作用?此 句诗包含了哪种修手法?
• 梅花落拆用,构成一种虚景,仿佛风吹的不 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它们四处飞散,一夜 之中色香洒满关山。构成了美妙阔远的意境。
• “梅花落”同时也是通感,战士由听曲而想 到“梅花落”的场景。胡地是没有梅花的,那 是中原故乡的场 景。句中也含有思乡的情调。
• • 前两句的的孤寂壮阔之景,奠定基调、烘
托氛围,更衬托了戍边将士伟大悲壮的精 神。
精编优质 课PPT边 塞诗鉴 赏 课 件(24 张ppt) (获奖 课件推 荐下载)
精编优质 课PPT边 塞诗鉴 赏 课 件(24 张ppt) (获奖 课件推 荐下载)
《夜上受降城闻笛》
•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 •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 讨论:请你任选角度为同桌鉴赏这首诗?(写什
• 边塞诗:以描写边疆风光和将士人民生活为题 材的诗歌。
• 初唐:杨炯: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建 功立业)
• 盛唐:王翰: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 回。王昌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回 。(虽死不悔)
• 晚唐:陈绹:可怜永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 人。(哀怨)
边塞征战诗鉴赏-完整PPT课件
![边塞征战诗鉴赏-完整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5a2b0db52ea551811a68797.png)
《塞上听吹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月 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 夜满关山。”描写了边塞和平宁静开朗壮 阔的景象 。
• 5、对和平安宁的边疆生活、和睦友好的 民族往来的喜悦和赞颂之情。
总体归纳如下:
➢边塞风光——奇丽壮阔 ➢统治者——穷兵黩武 ➢家乡——思乡念亲 ➢将士——艰苦私生活、报国豪情 ➢友人——惜别感伤、壮别感奋
• 三、边塞诗的主要标志:
(一)、标题:
标题有“行”“军”“征 人”“塞”“戍”等与军旅有关的 字词。
(二)、常见意象(常用词语) ➢ 从用品看:金鼓、旌旗、烽火、刁斗、 羌笛、胡笳、琵琶、战马、羽书、戈、矛、 剑、戟、斧、钺、弓、箭、刀、铩等 ➢ 从地名和民族名看:碛、西、轮台、龟 兹、夜郎;胡、羌、羯、夷、楼兰、安西、 单于等 ➢ 从自然景物看:大漠、烽烟、长城、黄 沙、长云、白云、秋月、雪山、冰川、孤城、 边关、雨雪、风沙、雁飞、鹰扬、箭飞、马 走等
六、常用手法 比喻、夸张、用典、对比、渲染、
虚实结合、侧面烘托、细节描写、动作 肖像描写等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9分) 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岑参
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 知君惯度祁连城,岂能愁见轮台月。 脱鞍暂入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 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歌开篇即点明时令,以“火山”“赤亭”起笔,暗含一路珍重 的送别之意。
答案▶ ①李副使出塞旅程艰苦。以李副使行程中必经的火山、
赤亭写旅程的艰苦,以此烘托李副使不畏艰辛、毅然前行的豪迈 气概。②李副使经历非凡。他经常出入边地,长期驰骋沙场,早已 置乡愁于脑后。③李副使志向远大。他远赴万里击胡,希望在边 塞立功扬名。
高考语文:边塞军旅诗鉴赏ppt完美课件
![高考语文:边塞军旅诗鉴赏ppt完美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c248df3ccbff121dc36835f.png)
高考语文:边塞军旅诗鉴赏ppt完美课 件(精 品系列 PPT)
高考语文:边塞军旅诗鉴赏pp课 t完件美课 件(精 品系列 PPT) 高考语文:边塞军旅诗鉴赏pp课 t完件美课 件(精 品系列 PPT)
高考语文:边塞军旅诗鉴赏pp课 t完件美课 件(精 品系列 PPT)
(3)描写艰苦激烈的戍边生活。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李白《塞下曲》
高考语文:边塞军旅诗鉴赏ppt完美课 件(精 品系列 PPT)
关于边塞诗
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 题材的诗。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 六朝时代,隋唐时开始兴盛,到唐代,一批诗 人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 “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 反映边塞征战生活的诗作逐渐蔚为大观。当然, 我们今天所指的边塞诗,范围要大一些,凡是 表现军旅生活的诗作都归为这一类。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凉州词二首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少年行 王维【其二】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高考语文:边塞军旅诗鉴赏ppt完美课 件(精 品系列 PPT)
高考语文:边塞军旅诗鉴赏pp课 t完件美课 件(精 品系列 PPT)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烽火:古代边防告急的烟火。西京:长安。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边塞诗鉴赏课件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边塞诗鉴赏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3e4edd4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50.png)
塞诗诗歌的鉴赏
1.了解唐代边塞诗歌的常见意象
用品:金鼓、旌旗、烽火、羽书、戈、矛、剑、戟、斧、钺、刀、铩等 地名:安西、楼兰、轮台、龟兹、夜郎等 名族名:胡、羌、羯、夷、匈奴等
塞诗诗歌的鉴赏
1.了解唐代边塞诗歌的常见意象
景物:大漠、烽烟、长城、黄沙、长云、秋月、雪山、孤城、雁飞、鹰扬、 箭飞、马走等 地理区域:塞外、雁门、漠北、玉关、黄河等 乐器:羌笛、胡笳jiā、琵琶等
解读边塞诗歌与其他题材的诗歌是一脉相成的,如果 积累了大量的诗歌,有很好的古诗基础,再加上对边塞诗 歌常见意象、常见情感的了解,高考做好边塞诗是没有大 问题的。
完成:高考真题实践演练
唐代边塞诗人及其代表作品
盛唐时期边塞诗派名噪一时的还有
王之涣 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
王翰 崔颢
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 雁黄门鹤胡楼人歌
唐代边塞诗人及其代表作品
山水田园诗派的领导人物王维,同样是一个杰出的边塞诗作者。
李白杜甫是唐代最负盛名的诗人,他们的边塞作品也都是量大质优。
《塞下曲》 (五月天山雪)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纭,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军。
塞诗诗歌的鉴赏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塞诗诗歌的鉴赏
2.了解唐代边塞诗歌的常见情感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唐·岑参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生活奇苦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古诗鉴赏之边塞诗+课件22张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古诗鉴赏之边塞诗+课件22张](https://img.taocdn.com/s3/m/4fd12d4b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2e.png)
导入旧知
使至塞上 【唐】王 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
宋:外侮不断,国难当头。尽管仍洋溢着一股爱 国热情,但更多是报国无门的愤懑,归家无望的 哀痛。
与盛唐时相比不免更多一些凄厉和惆怅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
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
六、浓郁的汉代情节:匈奴、金、辽
唐代边塞诗有一种典型的文化现象:以汉代唐,出征的军队称为汉兵,将 领称为汉将,边塞称为汉塞,就连天上的月亮也称为汉月。不仅如此,一般 的边塞诗在提及周边少数民族时,也往往沿袭汉代的称谓,把交战对方称为 匈奴,把其首领称为单于、左贤。在称领战地英雄时,常常提到的也是汉代 的霍去病、李广、卫青、班超等,以呼唤英雄精神的回归。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高适)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陆游) 壮志饥餐胡房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岳飞)
边塞诗诗句
代表:高适、岑参、王昌龄等。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高适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岑参
5分钟小组讨论
边塞风光
意境营造:景物烘托、虚实结合等 虚实: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四、边塞诗特点
边塞诗意境高远,格调悲壮,像 雄浑的军号,一声声吹的历史都热血 沸腾。
高考复习古代诗歌——边塞军旅诗鉴赏 PPT精品课件(共29张)
![高考复习古代诗歌——边塞军旅诗鉴赏 PPT精品课件(共29张)](https://img.taocdn.com/s3/m/97293bf97f1922791688e856.png)
借—个饥、寒、疲、病、伤的退伍军人形象控诉了 扩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表达反战主题。
情感归纳: 1)抒写将士奋勇杀敌,保家卫国、建功 立业的雄心和豪情。 2)表现与亲人的离情别绪,表现思乡思 亲的主题。 3)描绘戍守战斗的场面,揭露官兵之间 的矛盾,表达反战主题。
5、鉴赏方法: (1)把握意象
3、时代特点
盛世唐朝时期的边塞诗,豪迈奔放,一往 无前是其主调; 而宋代的边塞诗更多地表现出报国无门的 愤懑、压抑以及归家无望的哀伤。
4、边塞诗常见思想主题
说说下列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借孤寂艰苦悲壮的战争生活的描写表现戍 边将土的壮志豪情,抒写将士杀敌卫国建 功立业的豪情
怀古诗的结构一般是临古地,思古人,忆 其事,抒己志。
4、常见主题归纳: A 怀古伤己:作者追念古人一般是古人的 身世与际遇和作者有了某种相连,触发点 在古人,落脚点在自己。
说说下列诗歌的内容与情感 蜀 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金陵图 韦庄 物是人非型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诗的首句写金陵雨景,渲染氛围;二句写 六朝往事如梦,台城早已破败;三、四句 写风景依旧,人世沧桑。触景生情,借景 寄慨,暗寓伤今。
江城子 五代•欧阳炯 借古讽 晚日金陵异草平,落霞明,水无情。六代繁 今型 华,暗逐逝波声。空有姑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 江城。 [注] 姑苏台:吴王夫差与宠妃西施长夜作乐之地, 原址在苏州市西南姑苏山上。 “水无情”明写落日余辉中金陵城外长江浩荡东 去的景色,暗指六朝帝王被历史无情地淘汰,他 们荒淫豪奢的生活一去不复返。 “空有”明写六 朝繁华已去,只剩月亮高挂,不但喻指六朝和吴王,
边塞诗鉴赏边塞征战边塞战争诗课堂PPT
![边塞诗鉴赏边塞征战边塞战争诗课堂PPT](https://img.taocdn.com/s3/m/d3dc6958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25.png)
1.以诗歌来反映边塞的山川景物和风土人情; 2.讴歌边塞将士从军边塞、杀敌报国、保卫边陲 的意志和战斗精神;(奋勇杀敌、忠勇敢战、) 3.抒发将士渴望建功立业愿望和安边定远的思想; 4.描写将士和亲人相互思念的深沉情感; 5.讽刺并劝谏拓土开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对 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的不满、无奈、愤慨。
把立功塞外也视为求取功名的新途径。而塞外
的风光迥异,黄沙、孤城、衰草、胡尘、羌笛、
边月,种种新的生活经验与不同的视野,刺激
了写诗的灵感。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
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
1
边塞诗派指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形成的一个以反映唐
朝边界战争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歌流派。代表作家有高 适、岑参,还有王昌龄、李颀(qí)、崔颢(hào)、王
11
四、边塞诗常见意境特点
残破荒凉,沧桑 悲怆, 肃杀凄凉、苍凉
塞上风光二
塞上风光一
雄浑寥廓,雄奇壮丽,
寂寥落寞、奇丽、奇
寒、辽阔、壮阔、广
阔、辽阔、壮阔
12
五、边塞的内容与情感
(一)戍边将士生活作战的艰辛:环境的恶劣、塞外生活的 艰辛、连年征战的痛苦 ,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边塞环境恶劣、生活艰苦。以此反 衬将士们英勇无畏的爱国主义精神。
➢慷慨从戎和久戍思乡的矛盾 ➢卫国激情和艰苦生活的矛盾 ➢痛恨庸将和献身精神的矛盾 ……
主旋律:爱国主义。
22
Hale Waihona Puke 六、边塞诗常见的语言风格豪迈旷达, 王翰“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 战几人回;
雄奇壮美,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雄浑苍凉,李颀“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 傍交河” 。
豪壮悲慨,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高考复习诗歌鉴赏(边塞诗)ppt
![高考复习诗歌鉴赏(边塞诗)ppt](https://img.taocdn.com/s3/m/9557340f6edb6f1aff001f87.png)
二、思乡闺怨:
《出塞》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离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二、思乡闺怨:
《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春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 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 不得到辽西。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
边 塞 诗
边塞诗
一、壮志激昂: 忠君爱国、投笔从戎、杀敌建功、 蔑视困难,充满民族自豪感。 二、思乡闺怨: 战士思乡;闺中妻子思念从军在外 的丈夫。 三、同情反战: 同情战士疾苦,充满厌战、反战情 绪。
一、壮志激昂: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并且毫不畏惧地,过着我理想中的生活 成功,会在不期然间忽然降临!
1、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2、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 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3、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4、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 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边塞诗中的主要乐器
羌笛——羌笛何须怨杨柳 笛——笛中闻析柳 角——吹角当城汉月孤 芦管——不知何处吹芦管 笳——几处吹笳明月夜 琵琶——琵琶一曲肠堪断 胡琴——胡琴琵琶与羌笛 鼓——晓战随金鼓
前出塞 杜甫 挽弓当挽强, 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 列:即青海湖,在今青海 省东北部,在唐代,这里是经常与吐蕃作 战的地方。 2、长云:满天的阴云。 3、楼兰:汉代西域的一个国家,这 里代指骚扰边疆的敌国。
一、壮志激昂: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高考语文:边塞军旅诗鉴赏精品课件
![高考语文:边塞军旅诗鉴赏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ec9f2ac168884868662d6a3.png)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前句从人的视觉出
发:大雪弥漫,遮天蔽日,使军旗上的彩画都显得黯然 失色;后句从人的听觉出发:狂风呼啸,与雄壮的进军 鼓声交织在一起。两句诗,有声有色,各臻其妙。诗人 别具机抒,以象征军队的“旗”和“鼓”,表现出征将 士冒雪同敌人搏斗的坚强无畏精神和在战鼓声激励下奋 勇杀敌的悲壮激烈场面。
高考语文:边塞军旅诗鉴赏 课件
边塞诗的意象
楼兰、阴山、天山、凉州、玉门关、பைடு நூலகம்道、 ①地名: 荒城、辕门、阳关 ②景物:大漠、长城、黄沙、烽火、长云、雪山、
孤城、雁飞、鹰扬、箭飞、马走 ③乐器: 羌笛、笛、琵琶、号角、胡琴、鼓、芦管 ④曲子:《关山月》、《折杨柳》、《梅花落》
⑤战具: 干、戈、战车、旗
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从军行(其二)》王昌龄
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逢入京使》岑参
高考语文:边塞军旅诗鉴赏 课件
高考语文:边塞军旅诗鉴赏 课件
(5)厌恶连年战事,批评边将无能,反 对统治者的穷兵黩武。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⑥时间: 秋天、黄昏
⑦人物:
霍去病、李广、吐谷浑、单于、征人、行人、 将军、都护
高考语文:边塞军旅诗鉴赏 课件
高考语文:边塞军旅诗鉴赏 课件 高考语文:边塞军旅诗鉴赏 课件
高考语文:边塞军旅诗鉴赏 课件
矿产
![矿产](https://img.taocdn.com/s3/m/829bb502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9b.png)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矿产
![矿产](https://img.taocdn.com/s3/m/829bb502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9b.png)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 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 高适
边塞诗常用的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
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王昌龄) 野云万里无城郭, 雨雪纷纷连大漠。(李颀)
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二、描写艰苦激烈的戍边生活。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塞下曲》 李 白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塞 下 曲》 卢 纶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征 人 怨
柳中庸
》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从 军 行
昌龄
》王
铁衣远戍辛勤久, 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 征人蓟北空回首。(高适)
表达效果:运用想像,拓展诗歌内容,形
成时空的对比。
4.用典故: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王维)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白) 闻道玉门犹被遮, 应将性命逐轻车。(李颀)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高适) 表达效果:使诗歌内容凝练、含义深刻。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南园》李贺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 军 行》 王昌龄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塞下曲》李 白
五、厌恶连年战事,批评边将无能, 反对统治者的穷兵黩武。
凭君莫话封侯事, 一将功成万骨枯。曹 松
山、阳关、凉州、楼兰。
边塞诗中常见的乐器:羌笛、琵琶、胡笳、芦管、角、
鼓。
边塞诗表现的思想感情分类
一、 描绘边塞雄奇壮丽的独特景观。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
上受降城闻笛》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的《马诗》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一)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唐)曹松《己亥岁感事》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唐)王维《少年行四首》(其二)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唐)陈陶《陇西行》
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唐)李益《塞下曲》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唐)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唐)李贺《雁门太守行》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宋)陆游《书愤》 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宋)范仲淹《渔家傲》
三、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李 益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离别情。王昌龄
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
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
四、愿意戍守边关、渴望建功立业, 不惜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2.对比:
秦中花鸟已应阑,塞外风沙犹自寒。(王翰)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李白)
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
表达效果:突出和强调。如用内地和边塞 的景物对比,突出边塞环境的艰苦。
3.虚实结合: 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岑参)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
归京》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其四)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 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唐)高适《燕歌行》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唐)李颀《古从军行》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凉州词》
边塞诗鉴赏
教学目的
1.了解边塞诗的审美特点 ; 2.提高学生诗歌鉴赏能力 。
你知道的边塞诗有哪些?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唐)杨炯《从军行》
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唐)陈子昂《送魏大从军》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唐)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
边塞诗的风格
或奇丽峻峭,雄浑挺拔;
或清新幽雅,缠绵悱恻;
或慷慨高歌,响遏云天, 或低徊浅唱,感慨万端; 或令人热血沸腾,欲跃马横戈, 或使人愁肠寸断,想折戟断刀……
同为边塞诗,为什么会呈现出不同的主题思 想、迥异的艺术风格?
1.与时代特征密切相关 边塞诗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唐代国力强盛,投笔从戎的知识 分子大多精神昂扬,情感豪迈,在他们的诗,尤其是边塞诗,虽 有塞外环境的恶劣,也有对故乡、亲人的深切的思念,但更多的 是同仇敌忾的愤慨,保家卫国的决心,格调高亢,情绪激昂。而 宋代积贫积弱、国力衰颓,面临北方少数民族的强势入侵,统治 者却纸醉金迷,不思进取,这样在知识分子的笔下,多用来表现 报国无门的愤懑,归家无望的哀痛,豪迈之气少了,悲凉之气多 了,雄伟气魄少了,家国之愁多了。
大漠穷秋塞草腓, 孤城落日斗兵稀。(高适)
大漠风尘日色昏, 红旗半卷出辕门。(王昌龄)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岑参)
表达效果: 渲染气氛、烘托情感 正衬:凄清单调的景——思乡、幽怨的情, 奇异壮阔的景——豪壮、昂扬的情; 反衬:艰苦恶劣的环境——对英勇威猛将士的赞美之情
即使同为唐诗,但也有较大不同。盛唐时期,即使是艰苦战 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 牲,也死而无悔。但到了中晚唐时期,诗人们虽然仍保持昂扬向 上的基调,但其中已不免多少悲壮,多少感伤。
边塞诗中的自然意象
黄河、长云、雨雪、风沙; 边塞诗中常见的战事意象:金鼓、旌旗、烽火、长云、 戈矛剑戟、 斧钺刀铩、雁飞鹰扬 、箭飞马走 ;
边塞诗中常见的景物:秋月、雪山、大漠、孤城、边关、
边塞诗中常见的地名:(胡 羌 羯 夷指少数民族) 碛
西 轮台 龟兹 夜郎;天山、阴山、受降城、玉门关、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