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普修课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排球》普修课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502318
课程名称:排球
英文名称:volleyball
课程类型:必修课
总学时:64 内堂理论学时:6 外堂实践学时:58
学分:3
适用对象:在校全日制体育教学专业学生、社会体育专业学生
先修课程:
执笔人:李军陈雪梅李洪磊审定人:谢国栋
一、课程性质、教学目的和任务
通过排球教学使学生具有合格中等学校体育教师所必备的排球教学能力和组织竞赛能力,并具有运用排球技术手段在全民健身中进行终身体育锻炼的能力,使之适应21世纪排球运动发展的需要。

1、通过排球教学使学生掌握排球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

初步掌握排球的教学规律,能胜任中等学校排球教学工作。

2、通过排球教学,使学生较好的掌握教材的重点内容,了解或初步掌握教材的介绍内容,并初步掌握开展学校排球群体活动与竞赛的方法和手段。

3、通过排球教学,使学生学会运用排球知识科学地锻炼身体,达到健身的目的。

4、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

二、课程教学和教改基本要求
(1)教师要熟悉大纲各部分内容,悉心钻研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实践中有针对性地施教。

(2)教学中要注意加强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体能。

(3)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排球的技术和战术,具有一定的比赛能力,特别应注意培养和保护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养成课外锻炼的习惯,以排球为一技之长,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4)开学第一堂课对学生进行学前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学好排球课的重要意义,强调师生共同配合、发挥主导、主体作用,完成排课教学任务。

(5)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勤学巧练,掌握重点,触类旁通,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强调教学中抓学生技术动作规范,培养学生教学能力、组织工作能力、裁判能力。

(7)加强课外辅导,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水平的提高。

(8)加强组织纪律性教育,爱护公物,避免伤害事故发生,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

(9)加强集体备课,总结交流经验,进行教改实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水平提高。

三、课程各章重点与难点、教学要求与教学内容
(一)理论部分
1、排球运动简介
(1)排球运动的比赛方法与特点
(2)排球运动的起源、传播与繁衍
(3)排球运动发展概况与趋势
教学重点:排球运动的比赛方法与特点、其他形式排球运动。

教学难点:排球运动发展概况与趋势
2、排球技、战术分析
(1)准备姿势与移动技术分析(半蹲准备姿势、并步移动、交叉步移动、跨步移动)。

(2)发球技术分析(下手发球、正面上手发球、正面上手发飘球)。

(3)垫球技术分析(正面双手垫球、接发球垫球)
(4)传球技术分析(正面传球、正面一般二传)。

(5)扣球技术分析(正面扣球)。

(6)拦网技术分析(单人拦网、双人拦网)。

(7)阵容配置(“四二”配备、“五一”配备)。

(8)位置交换(前排交换位置)。

(9)集体进攻战术(“中二传”进攻阵形)。

(10)集体防守战术(5人接发球阵形、单人拦网时的防守阵形、双人拦网心跟进防守阵形)。

教学重点:阵容配置、位置交换、集体进攻战术、集体防守战术。

教学难点:位置交换、集体防守战术。

3、排球竞赛与裁判工作
(1)竞赛工作(竞赛的组织工作、贝格尔编排法、成绩计算方法)
(2)裁判工作(场地器材设备、主要规则及裁判方法)
教学重点:竞赛的组织工作、主要规则及裁判方法
教学难点:贝格尔编排法、主要规则及裁判方法
(二)技术、战术部分
1、排球技术
(1)准备姿势与移动。

准备姿势的特点与作用:准备姿势和移动的关系密切,不可分开,准备姿势主要是为了移动, 反过来, 要移动迅速就必须做好正确的准备姿势。

移动:移动技术是由起动、移动步法、制动三个环节所组成。

排球的移动特点是:移动的距离短、原地起动多、身体重心低。

起动、移动步法、制动三个环节之间衔接紧密准备姿势。

一般准备姿势:在接发球、二传,防对方推球以及准备接应时采用、后排防守准备姿势在对方大力发球和扣球时采用、近网保护准备姿势在保护本方队员扣球或防守靠近球网的球时采用、一般准备姿势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移动,其次是为了便于起跳,倒地和击球,也就是说,没有成死球前随时都应做好这种准备姿势。

后排防守准备姿势:主要是为了短距离移动防较低的球,也为了垫球和倒地。

保护的球多在前场,而且是低球,因而,这种准备姿势主要不是为了便于迅速移动,而是为了有利于击低处的球和倒地。

移动的种类:跨步、交叉步、并步与滑步、跑步、综合步。

(2)发球:下手发球、正面上手发球。

发球技术的特点
发球是比赛的开始,也是发动进攻的开始。

发球是排球比赛三项主要的得分技术之一,(扣球、拦网、发球)因此,是先发制人的进攻性技术。

攻击性的发球不仅可以直接得分,还可以破坏对方的进攻战术,迫使对方组成调整进攻,减少本方的防守压力,力争防反的主动权。

一个队如果掌握了多种性能的攻击性发球技术,在训练中必然带动本队接发球技术的提高。

一个队掌握了多种攻击性发球,可以挫伤对方锐气,造成对方心理上的压力,还可以起到扭转本方被动局面转败为胜。

甚至夺取全面胜利的效果。

发球技术的分类:从动作上分有八种,正面下手发球、侧面下手发球、正面上手发旋转球、侧面勾手大力发球、正面上手发飘球、侧面勾手飘球、跳发飘球、跳发大力球。

(3)垫球:正面双手垫球、移动垫球。

垫球:用身体任何坚硬部位击球的动作称谓垫球(除手指弹击动作外)。

常用小臂垫击。

垫球技术的特点:比赛中主要用于接发球、接扣球、接拦回球以及防守和处理各种困难球。

动作简单易学;便于接离身体远、速度快、弧度平的球;击球的准确性不如传球高;垫球技术多样。

垫球技术的分类:垫球:正面双手垫球、体侧双手垫球、背向双手垫球、跨步垫球、低姿垫球、单手垫球、侧倒垫球、滚翻垫球、前扑垫球、鱼跃垫球、单臂滑行鱼跃垫球、挡球、其他部位垫球。

(4)传球:正面传球。

传球的特点:准确性高,传球是以手指成半球状击球的,所以手指对球的控制面积大,容易把握住球的方向;变化灵活,传球的击球点在距头20-25厘米左右的前上方;由于击球点比较高,在传球出手的瞬间用手指手腕动作来改变传球方向比较方便。

传球的作用:传球主要用于二传。

传球技术的分类:正面双手上手传球、背传球、跳传球、侧传球、调整二传球。

(5)扣球:四、二号位正面扣球、半高球。

扣球技术在比赛中的作用:扣球是排球比赛中最积极最有效的进攻手段之一,是得分的主要手段,是完成战术配合的最后一击时决定胜负的关键技术。

扣球技术的特点:扣球是身体在空中完成的击球动作,难度大(精确、选择好时间和人球关系)要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弹跳,腰腹,腰背力量;扣球的效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二传的密切配合,体现了集体项目的特点;扣球与对方拦网是短兵相接,对扣球手个人技术的运用能力和水平的要求较高,
从扣球的技术运用来分,有强攻和快攻、近网攻和远网攻、前排攻和后排攻、平网攻和调整攻,但动作结构是相同的,只是在时间和空间上有所区别。

(6)拦网:单人拦网、双人拦网。

拦网的作用:拦网是防反的第一道防线;拦网时得分的重要手段;拦网时后排布防的依据;拦网是被动与主动相结合技术;拦网是单调与复杂相结合的技术;拦网技术动作学会容易,要提高拦网实效难。

拦网的分类:单人拦网、集体拦网。

(两人以上组成的拦网为集体拦网)
2、排球战术
(1)“中一二”、“边一二”、“插上战术”攻防战术的组成。

“中一二”进攻战术的基本配合方法是由前排3号位队员担任二传,其他五名队员都将来球垫(传)二传队员,这种进攻配合方法称为“中一二”进攻战术,它是进攻战术中最基础、最简单的一种进攻战术形式。

“边一二”进攻战术也是一种比较简单的进攻战术形式。

"边一二"进攻战术也是一种比较简单的进攻战术形式。

它与“中一二”进攻战术相同之处,都是前排只有两名进攻队员,其不同之点是二传队员不是站在3号位,而是站在2、3号位之间,将球传给3号位或4号位队员进攻。

这种进攻战术称为“边一二”进攻战术。

“后排插上”进攻战术是现代排球先进战术的主要战术形式。

其方法是,由站在后排的二传队员在对方发球击球后,或由本队员将对方进攻的球防起之后;迅速插到网前担任二传,将球传给前排三个进攻队员中任何一个队员扣球进攻,其它两个队员佯作进攻掩护,这种进攻战术称为“后排插上”进攻。

根据后排队员插上时起动的位置不同,可以分为1号位插上、6号位插上和5号位插上。

(2)单人拦网防守战术,双人拦网心跟进防守战术。

单人拦网的防守战术;在对方进攻威力不大,路线变化不多时,一般多采用单人拦网防守战术。

单人拦网防守战术,是最基础的接扣球防守战术。

双人拦网的防守战术当对方进攻的威力较大,路线变化较多,单人拦网不足以阻拦对方进攻时,应采用双人拦网防守战术。

双人拦网“心跟进”防守战术固定由6号位队员跟进保护、防吊球的防守形式,称为“心跟进”防守。

双人拦网“边跟进”防守战术就是由1或5号位队员跟进作保护的防守形式。

前排不拦网的队员要后撤参加防守,与后排三名队员要形成面对进攻点的弧形防守区。

3、素质教材
(1)耐力类:1000米、1500米、800米、12分钟跑、越野跑。

(2)力量、速度类:50米、100米、短距离重复跑、变速跑、连续五级蛙跳、引体向上、双臂屈伸、仰卧起坐、器械力量练习、跳远力量练习、对墙扣排球。

(3)柔韧、灵敏、协调性类:压肩、拉肩、转肩等上肢柔韧性练习,压腿、劈叉等下肢柔韧性练习,前屈、搭桥绕环等腰、腹柔韧性练习,闪、躲、模仿、变向抢夺等反应快动作准确的灵敏性、协调性练习。

四、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五、成绩评定
(一)考核内容
1.理论、统一闭卷考,占总分的40%
2.实践:占总分的60%,
(二)实践课考核方法
1、正面上手发球:(15分)
(1)方法:直线5只球,斜线5只球,有效球每球1分,共10分。

2、双手垫球:(15分)
(1)方法:受试者站在6号位,教师隔网抛球。

学生用正确的垫球动作将球垫向进攻线内2号位与3位号之间。

连续垫球10只,计有效数,每个球为1分,共10分。

3、双手传球:(15分)
(1)方法:受试者站在2号位和3 号位之间的进攻线上,接老师从3号位的抛球,传5个球,有效球每球1分,要求学生传出的球为四号位的近网高球。

4、正面扣球:(15分)
(1)方法:直线3个球,斜线2个球,有效球每球1分,满分5分。

7、参考书目
(1)体育系通用教材.排球运动. 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2)丰田博等. 日本排球技术和战术. 人民体育出版社,1989
(3)高等师范院校试用教材(排球)编写组. 排球,199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