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地质图ppt课件
合集下载
3.3地质图PPT课件

▪ 一般按如下步骤进行: ▪ 1)将剖面线与各地层界线和断层线的交点,按水平比
例尺垂直投影到水平轴上,再将各界线投影点铅直定 位在地形剖面图的剖面线上。如有覆盖层,下伏基岩 的地层界线也应按比例标在地形剖面图上的相应位置。
-
33
-
34
▪ 3)绘制地层界线和断层线。按视倾角的角度,并综合考 虑地质构造形态,延伸地形剖面线上各地层界线和断层 线,并在下方标明其原始产状和视倾角。一般先画断层 线,后画地层界线。
*地形图:指的是地表起伏形态和地物位置、形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图。具体来
讲,将地面上的地物和地貌按水平投影的方法(沿铅垂线方向投影到水平面上),
并按一定的比例尺缩绘到图纸上.
-
1
-
2
地质图的种类
▪ 由于工作目的不同,绘制的地质图也不同,常见的地质图有以下 六种。
▪ 一、普通地质图 ▪ 主要表示地区地层分布、岩性和地质构造等基本地质内容的图件。
并在它们前面写上“图例”两字。
▪ 图例都画成大小适当的长方形的格子排成整
齐的行列。在长方格的左边注明地层时代,
右边注明主要岩性,方格内着上和注明与地
质图上同层位的相同颜色和符号。已确定时
代的喷出岩、变质岩要按其时代排列在地层
图例相应位置上。岩浆岩体图例放在地层图
例之后,己确定时代的岩体可按新老排列,
▪ 剖面图与地质图所用的地层符号、色谱应该一致。如剖 面图与地质图在一幅图上,则地层图例可以省去。剖面 图内一般不要留有空白。地下的地层分布、构造形态应 该根据该处地层厚度、层序、构造特征推断绘出。剖面 图的放置一般南端在右边,北端在左边,东右西左,南 西和北西在左边,北东和南东端在右边。
-
15
例尺垂直投影到水平轴上,再将各界线投影点铅直定 位在地形剖面图的剖面线上。如有覆盖层,下伏基岩 的地层界线也应按比例标在地形剖面图上的相应位置。
-
33
-
34
▪ 3)绘制地层界线和断层线。按视倾角的角度,并综合考 虑地质构造形态,延伸地形剖面线上各地层界线和断层 线,并在下方标明其原始产状和视倾角。一般先画断层 线,后画地层界线。
*地形图:指的是地表起伏形态和地物位置、形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图。具体来
讲,将地面上的地物和地貌按水平投影的方法(沿铅垂线方向投影到水平面上),
并按一定的比例尺缩绘到图纸上.
-
1
-
2
地质图的种类
▪ 由于工作目的不同,绘制的地质图也不同,常见的地质图有以下 六种。
▪ 一、普通地质图 ▪ 主要表示地区地层分布、岩性和地质构造等基本地质内容的图件。
并在它们前面写上“图例”两字。
▪ 图例都画成大小适当的长方形的格子排成整
齐的行列。在长方格的左边注明地层时代,
右边注明主要岩性,方格内着上和注明与地
质图上同层位的相同颜色和符号。已确定时
代的喷出岩、变质岩要按其时代排列在地层
图例相应位置上。岩浆岩体图例放在地层图
例之后,己确定时代的岩体可按新老排列,
▪ 剖面图与地质图所用的地层符号、色谱应该一致。如剖 面图与地质图在一幅图上,则地层图例可以省去。剖面 图内一般不要留有空白。地下的地层分布、构造形态应 该根据该处地层厚度、层序、构造特征推断绘出。剖面 图的放置一般南端在右边,北端在左边,东右西左,南 西和北西在左边,北东和南东端在右边。
-
15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阅读地质图PPT课件

如图2-26中的三叠纪向斜 岩层,被覆盖于早第三纪的 水平地层之下,缺失侏罗纪 和白垩纪岩层,形成了角度
第26页/共40页
四、阅读地质图
(-)读图步骤及注意事项
1.读地质图,先看图名和比例尺,了解图的位置及精度。
2.阅读图例。图例自上而下,按从新到老的年代顺序,列出了图中出露的所有 地层符号和地质构造符号,通过图例,可以概括了解图中出现的地质情况。在看图例 时,要注意地层之间的地质年代是否连续,中间是否存在地层缺失现象。
如果岩层倾角愈平缓, 所形成的“V”字形就愈与 地形等高线接近平行。岩 层倾角愈陡,“V”字形则 愈较地形等高线形状第开11页阔/共40页
2. 倾向同,倾角大,反弯曲。
当岩层倾向与地面 坡向相同,且岩层 倾角大于地面坡角 时,则露头线与地 形等高线呈相反方 向的弯曲。即在山 谷处露头线为一尖 端指向下游的“V”字 形,在山脊处为一 尖端指向山上方向的“V”字形
第12页/共40页
3. 倾向同,倾角小,同弯曲但曲率大。
当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 相同,且岩层倾角小于 地面坡角时,则露头线 与地形等高线呈相同方 向的弯曲,但露头线的 弯曲程度大于地形等高 线的弯曲程度。即在山 谷处露头线为一尖端指 向上游的“V”字形,在山 脊处为一尖端指向山下 方向的“V”字形 第13页/共40页
水平岩层和倾斜岩层地质图
第14页/共40页
说明
• 在地形地质图上,岩层露头线的弯曲除受上述因素影响外,还受比例尺大小的影响。 • 图件的比例尺越大其受地形等高线的影响越明显;图件比例尺越小,岩层露头线受地
形等高线的影响就越不明显。 • 一般在十万分之一或更小比例尺的地形地质图上,地层界线(地层露头线)与地形等
3.正式读图时先分析地形,通过地形等高线或河流水系的分布特点,了解地区 的山川形势和地形高低起伏情况。
第26页/共40页
四、阅读地质图
(-)读图步骤及注意事项
1.读地质图,先看图名和比例尺,了解图的位置及精度。
2.阅读图例。图例自上而下,按从新到老的年代顺序,列出了图中出露的所有 地层符号和地质构造符号,通过图例,可以概括了解图中出现的地质情况。在看图例 时,要注意地层之间的地质年代是否连续,中间是否存在地层缺失现象。
如果岩层倾角愈平缓, 所形成的“V”字形就愈与 地形等高线接近平行。岩 层倾角愈陡,“V”字形则 愈较地形等高线形状第开11页阔/共40页
2. 倾向同,倾角大,反弯曲。
当岩层倾向与地面 坡向相同,且岩层 倾角大于地面坡角 时,则露头线与地 形等高线呈相反方 向的弯曲。即在山 谷处露头线为一尖 端指向下游的“V”字 形,在山脊处为一 尖端指向山上方向的“V”字形
第12页/共40页
3. 倾向同,倾角小,同弯曲但曲率大。
当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 相同,且岩层倾角小于 地面坡角时,则露头线 与地形等高线呈相同方 向的弯曲,但露头线的 弯曲程度大于地形等高 线的弯曲程度。即在山 谷处露头线为一尖端指 向上游的“V”字形,在山 脊处为一尖端指向山下 方向的“V”字形 第13页/共40页
水平岩层和倾斜岩层地质图
第14页/共40页
说明
• 在地形地质图上,岩层露头线的弯曲除受上述因素影响外,还受比例尺大小的影响。 • 图件的比例尺越大其受地形等高线的影响越明显;图件比例尺越小,岩层露头线受地
形等高线的影响就越不明显。 • 一般在十万分之一或更小比例尺的地形地质图上,地层界线(地层露头线)与地形等
3.正式读图时先分析地形,通过地形等高线或河流水系的分布特点,了解地区 的山川形势和地形高低起伏情况。
阅读地质图PPT课件

3.按断层面走向与褶曲轴走向的关系分类
• 纵断层、横断层、斜断层
• 4.按断层力学性质分类
• 压性断层、张性断层、扭性断层
2021/3/12 22
2021/3/12 23
(三)断层存在的判别
1.构造线标志 2.岩层分布标志 3.断层的伴生现象
• 擦痕、阶步和摩擦镜面;构造岩;牵引现象
4.地貌标志:断层崖、断层三角面、串珠状泉、低洼地形等
2021/3/12 25
走向断层造成的地层重复与缺失
2021/3/12 26
走向断层造成的地层重复与缺失
2021/3/12 27
地质年代
一、绝对年代法
二、相对年代法
• (一)地层层序法
正常、倒转、标准地层剖面
鉴定地层新老关系的方法:标准地层剖面、层面构造(泥裂、波痕等)
• (二)生物演化律:简单复杂、低级高级、化石
(四)断层运动方向的判别
• 地层时代 • 地层界线 • 断层伴生现象
2021/3/12 24
岩层重复或缺失
• 断倾岩倾向同,断角大于岩角,正断岩层缺失,逆断 岩层重复,下降盘新地层。
• 断倾岩倾向同,断角小于岩角,正断岩层重复,逆断 岩层缺失,上升盘新地层。
• 断倾岩倾向反,断角岩角不论,正断岩层重复,逆断 岩层缺失,下降盘新地层。
一、地质图的种类
(1)普通地质图 (2)构造地质图 (3)第四纪地质图 (4)基岩地质图 (5)水文地质图 (6)工程地质图:桥梁工程地质平面图,纵剖面图
2021/3/12 33
中国地质图
2021/3/12 34
中国水文地质图
2021/3/12 35
中国新构造图
2021/3/12 36
• 纵断层、横断层、斜断层
• 4.按断层力学性质分类
• 压性断层、张性断层、扭性断层
2021/3/12 22
2021/3/12 23
(三)断层存在的判别
1.构造线标志 2.岩层分布标志 3.断层的伴生现象
• 擦痕、阶步和摩擦镜面;构造岩;牵引现象
4.地貌标志:断层崖、断层三角面、串珠状泉、低洼地形等
2021/3/12 25
走向断层造成的地层重复与缺失
2021/3/12 26
走向断层造成的地层重复与缺失
2021/3/12 27
地质年代
一、绝对年代法
二、相对年代法
• (一)地层层序法
正常、倒转、标准地层剖面
鉴定地层新老关系的方法:标准地层剖面、层面构造(泥裂、波痕等)
• (二)生物演化律:简单复杂、低级高级、化石
(四)断层运动方向的判别
• 地层时代 • 地层界线 • 断层伴生现象
2021/3/12 24
岩层重复或缺失
• 断倾岩倾向同,断角大于岩角,正断岩层缺失,逆断 岩层重复,下降盘新地层。
• 断倾岩倾向同,断角小于岩角,正断岩层重复,逆断 岩层缺失,上升盘新地层。
• 断倾岩倾向反,断角岩角不论,正断岩层重复,逆断 岩层缺失,下降盘新地层。
一、地质图的种类
(1)普通地质图 (2)构造地质图 (3)第四纪地质图 (4)基岩地质图 (5)水文地质图 (6)工程地质图:桥梁工程地质平面图,纵剖面图
2021/3/12 33
中国地质图
2021/3/12 34
中国水文地质图
2021/3/12 35
中国新构造图
2021/3/12 36
工程地质 地质图 PPT课件

地形地貌 总体西北高(最高550米在图区的西北角),东南低(最 低100米在图区的东南角),有2条NNW走向的山沟在图区 的东西两半。
地层岩性
古生代地层泥盆系D为石灰岩、页岩和石英砂岩,石炭系C 为页岩和石灰岩。古生代地层分布在图区东南部地势较低 处。条带状分布,总体走向NEE方向,中间有两处被断层 切断,成为3部分,每一部分都明显表现出地层的对称重 复,从而判断为褶皱。东部古生代地层中有一个花岗岩体 侵入。
沉积接触 -- 冷接触
5
3
4
3
1
2
1
地层接触关系
5.地质图的阅读分析
方法和步骤: 图名、 比例尺和图例, 地形地貌, 地层的分布及产状, 地质构造分析。
黑山寨地区地质图的阅读分析
比例尺 图上1cm=实际100m。这个11cm×8.5cm印刷图幅的地质图 相当于实际1100m×850m。
图例 主要看地层图例。最古老地层为下泥盆系D1,最年轻地层 为第三系R。中间地层存在不连续,缺失二叠系P和侏罗系 J。这两个时段可能存在地层不整合。
4.常见地质现象在地形地质图上的表现
水平岩层,倾斜岩层,岩墙和直立岩层,褶皱,断层, 深成岩浆岩体,第四系沉积物,各种地层接触关系。
1)水平岩层
地层分界线与地形等高线平 行或者重合。
2)倾斜岩层 地层分界线的形态随地形等高线有规律地变化。
2)倾斜岩层 地层分界线的形态随地形等高线有规律地变化 。
2)倾斜岩层 地层分界线的形态随地形等高线有规律地变化
3) 褶皱 不同时代的地层对称地重复分布: 向斜,中间地层新,两侧地层老; 背斜,中间地层老,两侧地层新。
5 43 2 1 2 3 4
5
43 2
1
地层岩性
古生代地层泥盆系D为石灰岩、页岩和石英砂岩,石炭系C 为页岩和石灰岩。古生代地层分布在图区东南部地势较低 处。条带状分布,总体走向NEE方向,中间有两处被断层 切断,成为3部分,每一部分都明显表现出地层的对称重 复,从而判断为褶皱。东部古生代地层中有一个花岗岩体 侵入。
沉积接触 -- 冷接触
5
3
4
3
1
2
1
地层接触关系
5.地质图的阅读分析
方法和步骤: 图名、 比例尺和图例, 地形地貌, 地层的分布及产状, 地质构造分析。
黑山寨地区地质图的阅读分析
比例尺 图上1cm=实际100m。这个11cm×8.5cm印刷图幅的地质图 相当于实际1100m×850m。
图例 主要看地层图例。最古老地层为下泥盆系D1,最年轻地层 为第三系R。中间地层存在不连续,缺失二叠系P和侏罗系 J。这两个时段可能存在地层不整合。
4.常见地质现象在地形地质图上的表现
水平岩层,倾斜岩层,岩墙和直立岩层,褶皱,断层, 深成岩浆岩体,第四系沉积物,各种地层接触关系。
1)水平岩层
地层分界线与地形等高线平 行或者重合。
2)倾斜岩层 地层分界线的形态随地形等高线有规律地变化。
2)倾斜岩层 地层分界线的形态随地形等高线有规律地变化 。
2)倾斜岩层 地层分界线的形态随地形等高线有规律地变化
3) 褶皱 不同时代的地层对称地重复分布: 向斜,中间地层新,两侧地层老; 背斜,中间地层老,两侧地层新。
5 43 2 1 2 3 4
5
43 2
1
地质构造—地质图阅读(工程地质课件)

小结
• 1.理解根据平面地质图切绘剖 面图的制图方法,正确运用剖 面地质图;
• 2.了解地层综合柱状图。
• 分析地质图 • 选择剖面方位 • 确定比例尺 • 作地形剖面 • 作地质剖面图
(倾角换算、岩性符号、修饰)
2.地层综合柱状图
• 地层综合柱状图是据地质勘察资料,把地区出露 的所有地层、岩性、厚度接触关系,按地层时 代由新到老的顺序综合编制而成;
• 包括:地层时代及符号、岩性花纹、地层接触类 型、地层厚度和岩性描述等。
地质构造的认识
阅读地质图
2.阅读地质图
➢ ①图名、比 例尺、方位
➢ ②图例 ➢ ③地形、水
系 ➢ ④地质内容
: ➢ 地层岩性分
布与接触关 系; ➢ 褶皱构造; ➢ 断层构造; ➢ 地质历史。
2.阅读地质图
➢ ①图名、比例尺 、方位
➢ ②图例 ➢ ③地形、水系 ➢ ④地质内容: ➢ 地层岩性分布与
接触关系; ➢ 褶皱构造; ➢ 断层构造; ➢ 地质历史。
小结
• 1.了解地质图的概念、组成和常见 的地质图类型;
• 2.掌握阅读地质图的方法和步骤, 能正确读出地质图上的信息。
地质构造的认识
地质图绘制
地质图绘制
• 1.制作地质剖面图 • 2.地层综合柱状图
1.制作剖面地质图
➢ 将剖面线与各地层界线和断层线的交点,按 水平比例尺垂直投影到水平轴上,再将各界 线投影点铅直定位在地形剖面图的剖面上。 如有覆盖层和下伏基岩也应标在图上;
➢ 按平面图示产状换算各地层界线和断层线在 剖面图上的视倾角,当横纵比例尺不一致时 应注意换算;
➢ 绘制地层界线和断层线; ➢ 在各地层分界线内,按各套地层出露和岩性
读褶皱地区地质图并作地质剖面图概要.pptx

P3 页岩
P2
P2 砂岩
海拔(m)
E
B 200
150
100 P3 P2 50
0
150 100 50
150 100 50
3、 确定剖面基线
基线海拔一般
比剖面切过的最低
T3
T2
点再低2~3个间距, K T1
10
50
以 基 线 海 拔 为 起 点 ,A
在基线两端建立海
尖峰地区地形地质图
1∶10000
T2
T1
P3
第18页/共P228页
P3
尖峰
T2 T1
图例 K 砾岩
T3 泥岩 P3
T2 泥灰岩
B
T1 灰岩
P3 页岩
P2
P2 砂岩
海拔(m)
E
B 200
150
100 P3 P2 50
0
5、绘出褶皱形态 (2)剖面线切过断层时,先画断层,然后再画断层两侧的
地层和构造。 (3)剖面线与地层走向斜交时,应将岩层倾角换算成视倾
总之,本褶皱为一转折端圆滑的直立背斜。背斜的西北和 南东翼与相邻的向斜连接。背斜形成于中石炭世之后,中侏罗 世之前。
第13页/共28页
(五)褶皱横剖面的编制 褶皱剖面有横剖面(铅直剖面)和正交剖面(横截面)两
种。横剖面图适用于在各种比例尺地质图上反映褶皱在与图面 (水平面)垂直面上的褶皱特征;横截面图对于构造变形强烈、 枢纽倾伏角较大的褶皱复杂的地区(如变质岩区)能比较真实 地反映褶皱在剖面上的形态。以下说明横剖面的编制方法。
尖峰地区地形地质图
1∶10000
图例
T3
T2
T2
T3
T2
暮云岭地形地质图读图报告PPT资料16页

120
——————————整合接触——————————————
C2
中石炭统
厚层石灰岩、白云质灰岩
50
——————————整合接触——————————————
C1
下石炭统
中厚层状生物碎屑灰岩
45
---------平行不整合接触-------------
O2
中奥陶统
厚层-中厚层白云质灰岩
未见底
二、构造 1褶皱构造:
二、 实验内容 1. 分析四明山地区出露的地层及地层接触关
系。 2. 分析四明山地区断裂构造和褶皱构造类型、
产状特征。 3. 求F2断层的地层断距。 4. 分析四明山地区地质发展简史。 三、 实验设备与材料 1. 必要的图件和相关的资料 2. 直尺、三角板、量角器、铅笔、计算器。
四、作业方法
1. 在地形地质图上确定断层面和岩层面产状
1):褶皱描述 组成地层:核部地层,翼部地层, 褶皱的规模:沿走向延伸的长度和沿倾向的宽度。 褶皱的类型:(背斜、向斜) 两翼产状,轴面产状,轴的延伸方向
2):褶皱的形成时代分析。 2断裂构造
断裂的沿伸(方向,起止点,长度) 断层面的产状 断层性质及两盘运动方向 断距 断层形成的时代
三、构造发展史
二、构造 1褶皱构造:
1)幕云岭背斜: 组成地层:核部地层,翼部地层, 褶皱的规模:沿走向延伸的长度和沿倾向的宽度。 褶皱的类型:(背斜、向斜) 两翼产状,轴面产状,轴的延伸方向 2) 青岩顶向斜:描述内容同上 3)褶皱的形成时代分析。
三、构造发展史 本区出露的最老地层,各地层的岩性 不同时代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 整合代表地壳缓慢下降接受沉积 平行不整合代表抬升 角度不整合代表褶皱造山 褶皱与断裂构造的类型、产状 褶皱与断裂构造及不整合形成的时间关系
工程地质阅读地质图ppt课件

相反-相同
单斜岩层在地质图上的表现特征
相同-相反 α>β
相同-相同 α<β
阅读凌河地形地质图:
1.指出水平岩层和倾斜岩层在图内 所处的位置;
2.根据“V”字形法则判定倾斜岩层 的产状与坡向的关系;
3.确定图内重要的不整合接触界线。
五、用走向线法求岩层的产状
此法适用于大比例尺地形地质图上,而且在测定范围内, 岩层产状稳定,无小褶皱或断层干扰,如下图:
1.整合与假整合
首先从图例和地 质图上看地层层序是 否缺失,若缺失,上 下两套地层界线基本 平行(产状基本一 致),则为平行不整 合;若不缺失地层, 且上下两套地层产状 一致,则为整合接触。
整合与平行不整合在地质图 和剖面图上的表现(A)
2.角度不整合
若上下两套地层 产状不平行,呈角度 相交,则为角度不整 合。
一般正规的地质图包括图名,比例尺, 图幅编号,经纬度,剖面图,图例,责任表等。
图名及图幅编号
表明图幅所 在地区和图
的类型
图例:地质图上各种地质 现象的符号和标记。 (1)图例要按序排列: 地层→岩石→构造→其它 内容; (2)地层图例:由上而 下,由新到老;若横排则 从左到右,由新到老; (3)岩浆岩图例:已确 定时代的按由新到老排列, 同时代岩类按酸性到基性 顺序排列。 (4)构造图例:地层线 和断层应区分实测和推测。
图例:地质图上各种地质 现象的符号和标记。 (1)图例要按序排列: 地层→岩石→构造→其它 内容; (2)地层图例:由上而 下,由新到老;若横排则 从左到右,由新到老; (3)岩浆岩图例:已确 定时代的按由新到老排列, 同时代岩类按酸性到基性 顺序排列。 (4)构造图例:地层线 和断层应区分实测和推测。
(二)倾斜岩层地质剖面图的绘制方法与步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月山~云山剖面图
剖面图两端的同一高度上注明剖面方向(用方位角表示)。 剖面所经过的山岭、河流、城镇等地名应注明在剖面的上面 所在位置。为醒目美观,最好把方向、地名排在同一水平位 置上。
剖面图的放置一般南端在右边,北端在左边,东右西左, 南西和北西在左边,北东和南东端在右边。
剖面图与地质图所用的地层符号、色谱应该一致。如剖面 图与地质图在一幅图上,地层图例可以省去。
地质图阅读
地质图的基本知识及读水平岩层地质图
目的要求
1、明确地质图的概念,了解地质图的图式规格;
2、了解阅读地质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3、掌握水平岩层在地质图上的表现特征;
4、掌握倾斜岩层在地质图上的特征,学会用走向线法 求岩层产状的方法;
5、掌握地层接触关系在地质图上的表现特征;学会绘 制倾斜岩层地质剖面图的方法。
剖面图内一般不要留有空白。地下的地层分布、序、构造 特征推断绘出。
3.地层柱状图
正式的地质图或地质报告中常附有工作区的地层综合柱状 图。
地层柱状图可以附在地质图的左边,也可以绘成单独一幅 图。比例尺可根据反映地层详细程度的要求和地层总厚度而 定。图名书写于图的上方,一般标为“x x地区综合地层柱状 图”。
☆
比例尺又称缩尺,用以表明图幅反映实际地质情况的详 细程度。地质图的比例尺与地形图或地图的比例尺一样,有 数字比例尺和线条比例尺。比例尺一般注于图框外上方图名 之下或下方正中位置。如:
1:20000和
图例是一张地质图不可缺少的部分。不同类型的地质图 各有所表示的地质现象的图例。普通地质图的图例是用各种 规定的颜色和符号来表明地层、岩体时代和性质。图例通常 是放在图框外的右边或下边,也可放在图框内足够安排图例 的空白处。图例要按一定顺序排列,一般按地层、岩石和构 造这样的顺序排列,并在它们前面写上“图例”二字。 ·
从图名和图幅代号、经纬度,了解图幅的地理位置和图 的类型,从比例尺可以了解图上线段长度、面积大小和地 质体大小及反映详略程度,图幅编绘出版年月和资料来源, 便于查明工作区研究史。
熟悉图例是读图的基础。首先要熟悉图幅所使用的各种地 质符号,从图例可以了解图区出露的地层及其时代、顺序, 地层间有无间断,以及岩石类型,时代等。读图例时,最好 与图幅地区的综合地层柱状图结合起来读,了解地层时代顺 序和它们之间的接触关系(整合或不整合)。
图名表明图幅所在地区和图的类型。一般采用图区内主要城 镇、居民点或主要山岭,河流等命名。如果比例尺较大、图幅面 积小,地名小不为众人所知或同名多,则在地名上要写上所属的 省(区)、市或县名。如《北京市门头沟区地质图பைடு நூலகம்、《四川省江 油县马角坝地质图}。图名用端正美观的字体书写于图幅上端正中 或图内适当位置。
地层图例的安排是从上到下由新到老,如放在图的下方, 一般是由左向右从新到老排列。图例都画成大小适当的长方 形的格子排成整齐的行列。在长方格的左边注明地层时代, 右边注明主要岩性,方格内着上和注明与地质图上同层位的 相同颜色和符号。已确定时代的喷出岩、变质岩要按其时代 排列在地层图例相应位置上。岩浆岩体图例放在地层图例之 后,已确定时代的岩体可按新老排列,时代未定的岩体按酸 性到基性顺序排列。
综合地层柱状图是按工作区所有出露地层的新老叠置关系
恢复成水平状态切出的一个具代表性的柱子。在柱子中表示
出各地层单位或层位的厚度、时代及地层系统和接触关系等。
一般只绘地层(包括喷出岩),不绘侵入体。也有将侵入岩体
按其时代与围岩接触关系绘在柱状图里。用岩石花纹表示的
地层岩性柱子的宽度,可根据所绘柱状图的长度而定,使之
一、地质图的概念及图式 规格
1、地质图
地质图是用一定的符号、色谱和花纹将地壳某部分各种地 质体和地质现象(如各种岩层、岩体、地质构造、矿床等的时代、 产状、分布和相互关系),按一定比例概括、投影、缩绘在平面 图(地形图)上一种图件。
一幅正规的地质图应该有图名,比例尺、图例和责任表(包
括编图单位或人员、编图日期及资料来源等)。
2.地质剖面图
正规地质图常附有一幅或几幅切过图区主要构造的剖面图。 剖面图也有一定的规定格式。
剖面图如单独绘一幅时,则要标明剖面图图名,通常是以剖 面所在地区地名及所经过的主要地名(如山峰、河流、城镇和 居民点)作为图名,如周口店(指图幅所在地区)太平山-升平山 地质剖面图。如为图切剖面并附在地质图下面,则只以剖面 标号表示,地质剖面图或A—A′剖面图。
宽窄适度,美观大方,一般以2-4厘米为宜。
地层柱状图格式 如右图。图内各栏 可根据工作区地质 情况和工作任务而 调整。如“化石” 一栏有时可并入 “岩性简述”;有 时“地貌” 和 “水文”并为一栏 或略去。
二、阅读地质图的步骤和方法
读地质图首先要看图式和各种规格,即先看图名、比 例尺和图例。还应具备地形图和地图有关知识。
构造符号的图例放在地层、岩石图例之后,一般排列顺序 是:地质界线、褶皱轴迹 (构造图中才有)、断层,除断层 线用红色线外,其余都用黑色线,对于地层界线和断层界 线,其实测与推断的应有区别。
凡图幅内存在的和表示出的地层、岩石,构造及其他地质 现象就应无遗漏地有图例,图内没有的就不能列上图例。 地形图的图例一般不标注在地质图上。
图框外左上侧注明编图单位,右上侧写明编图日期,下 方左侧注明编图单位,技术负责人及编图人,右侧注上引 用的资料(如图件)单位、编制者及编制日期。或者将上述内 容列绘成“责任表”放在图框外右下方。
在小比例尺图上要画上经纬度以表明其地理位置。如果地 质图是地形图国际地图分幅中的一幅,则应按该地形图一 样用其图名和分幅图号。
剖面在地质图上的位置用一细线标出,两端注上剖面代号, 如I—I′,Ⅱ一Ⅱ′,或 A—A′,等。在相应剖面图的两端也相 应注上同一代号。
剖面图的比例尺应与地质图的比例尺一致,如剖面图附在 地质图的下方,可不再注明水平比例尺。垂直比例尺表示在 剖面两端竖立的直线上,下边先选定比本区最低点更低的某 一标高(可选至0以下)一条水平线作基线,然后以基线为起点 在竖直线上注明各高程数。如剖面图垂直比例尺放大,则应 注明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