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学必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Austin, J. L. 1962. 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M]. Oxford: Clarendon Press.
2. Brown, G. & G. Yule. 1983. Discourse Analysis[M]. Cambridge: CUP.
3. Grice, H. P. 1975[1991]. Logic and conversation[A]. In P. Cole & J. Morgan (eds). Syntax and Semantics,Vol. 3: Speech Acts[C]. NY: Academic Press:43-58. reprinted in S. Davis (ed). Pragmatics: a Reader[C]. NY & Oxford: OUP:305-315.
4. Halliday, M. A. K. 1994/2000.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 London: Edward Arnold;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5. Leech, G. 1974/1981. Semantics: the Study of Meaning[M]. Harmondsworth, Middlesex, UK: Penguin.
6. Leech, G. 1983.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 London: Longman.
7. Leech, G. 2005. Politeness: is there an east-west divide?[J]. 外国语(6):3-31.
8. Levinson, S. C. 1983. Pragmatics[M]. Cambridge: CUP.
9. Lyons, J. 1977[2000]. Semantics[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CUP.
10. Mey, J. 1993. Pragmatics: an Introduction[M].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11. Peccei, J. S. 2000. Pragmatics[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Routledge.
12. Saeed, J. L. 1997. Semantics[M]. Oxford: Blackwell.
13. Searle, J. 1969[2001]. Speech Acts: An Essay in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M]. Cambridge: CUP;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CUP.
14. Searle, J. 1979[1981]. Expression and Meaning: Studies in the Theory of Speech Acts[M]. Cambridge: CUP.
15. Sperber, D. & D. Wilson. J. 1986/1995/2001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 Oxford: Basil Blackwell;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16. Thomas, J. 1995. Meaning in Interaction: an Introduction to Pragmatics[M]. London and NY: Longman.
17. Ungerer, F. & J. Schmid. 2001.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8. Verschueren. J. 2000.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Edward Arnold (Publishers) Ltd.
19. Wilson, D. 2000. Relevance and understanding[A]. In G. Brown et al. (eds). Language and Understanding[C].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35-58.
20. Yule, G. 2000. Pragmatics[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1. 何兆熊. 2003. 语用学文献选读[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2. 何兆熊等. 2000. 新编语用学概要[M] .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3. 何自然. 1988. 语用学概论[M]. 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
24. 何自然. 1997. 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5. 何自然. 2003. 语用学讲稿[M]. 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6. 何自然、陈新仁. 2004. 当代语用学[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7. 侯国金. 2005b. 语用标记价值论的微观探索[M]. 成都: 四川大学出版社.
28. 侯国金. 2005e. 语
用标记等效值[J]. 中国翻译(5).
29. 侯国金. 2005i. 语用习语标记论——间接式推理模式[J]. 外语研究(1):12-18.
30. 侯国金. 2007a. 语用象似乎论[J]. 语言教学与研究(3).
31. 侯国金. 2007b. 非字词。。。 [J]. 外语学刊(1).
32. 黄衍. 2001. Reflections on theoretical pragmatics[J]. 外国语(1):2-14.
33. 姜望琪. 2000. 语用学——理论及应用[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34. 姜望琪. 2003b. 当代语用学[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35. 钱冠连. 1997b. 汉语文化语用学[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36. 钱冠连. 2000a. 向世界贡献出原本没有的东西——外语研究创新略论[J]. 外语与外语教学
37. (1):10-14.
38. 钱冠连. 2001. 语用学: 中国的位置在哪里?——国内外语用学选题对比研究[J]. 外语学刊
39. (4):7-16.
40. 钱冠连. 2002. 语言全息论[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41. 钱冠连. 2005. 语言: 人类最后的家园——人类基本生存状态的哲学与语用学研究[M]. 北京:商务印书馆.
42. 沈家煊. 1996. 我国的语用学研究[J]. 外语教学与研究(1):1-5.
43. 沈家煊. 1997c. 语用·认知·言外义[J]. 外语与外语教学(4):10-12.
44. 沈家煊. 1998. 语用法的语法化[J]. 福建外语(2): 1-8+14.
45. 沈家煊. 2004. 语用原则、语用推理和语义演变[J]. 外语教学与研究(4):243-251.
46. 束定芳. 2000a. 现代语义学[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47. 束定芳. 2000b. 隐喻学研究[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48. 束定芳. 2001. 中国语用学研究论文精选[C].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49. 索振宇. 2000. 语用学教程[M] . 北京大学出版社.
50. 王建华. 1998. 礼貌的相对性[J]. 外国语(3):10-16.
51. 王建华. 2001b. 礼貌的语用学研究[M]. 长春: 吉林人民出版社.
52. 王寅. 2001. 语义理论与语言教学[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53. 王寅. 2006. 认知语义学。。。
54. 王占馥. 2000. 境况语义学[M]. 福州: 福建人民出版社.
55. 文旭. 1999. 中国语用学二十年[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4):.
56. 伍铁平. 1999[2000]. 模糊语言学[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57. 熊学亮. 1999. 认知语用学概论[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58. 徐盛桓. 1993a. 新格赖斯会话含意理论与语用推理[J]. 外国语(1).
59. 徐盛桓. 1993b. 会话含意理论的新发展[J]. 现代外语(2):7-15.
60. 徐盛桓. 1994. 新格赖斯会话含意理论和含意否定[J]. 外语教学与研究(4).
61. 徐盛桓. 1996. 含意本体论研究[J]. 外语教学与研究(3).
62. 徐盛桓. 1997a. 含意本体论论纲[J]. 外语与外语教学(1):5-9.
63. 徐盛桓. 1997b. 话语
含意化过程[J]. 外国语(1).
64. 徐盛桓. 1997c. 论含意思维[J]. 外语学刊(2):1-6.
65. 徐盛桓. 1998. 含意研究的逻辑学思考[J]. 外国语(2):34-41.
66. 徐盛桓. 2002a. 关联原则与优化思维——关于关联理论的阐释与献疑[J]. 外国语(3):2-10.
67. 张乔. 1998a[2004]. 模糊语义学[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68. 赵彦春. 2004. 语言学的哲学批判[M]. 重庆: 重庆出版社.
69. 赵彦春. 2005. 翻译学归结论[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70. 赵艳芳. 2001. 认知语言学概论[M] .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语用学方向可读之物
(说明:格式等方面有不完善处请谅解。)
Brown, P. & S. Levinson. 1978[1987].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 Politeness: Strategies in Social Interaction[M]. Cambridge: CUP.
Gu, Yueguo/顾曰国. 1990. Politeness phenomenon in modern Chinese[J]. Journal of Pragmatics 14:237-257.
Halliday, M. A. K. & R. Hasan. 1985[1989]. Language, Context and Text: Aspects of Language in a Social-semiotic Perspective[M]. Geelong, Vic.: Deakin University Press (republished by OUP).
Levinson, S. C. 1989. A review of relevance[J]. Journal of Linguistics 25:455-472.
Searle, J. 1975. Indirect speech acts[J]. In P Cole & J. L. Morgan (eds). Syntax and Semantics (3): Speech Acts[C]. N.Y.: Academic Press:59-82.
Searle, J. 1976. A classification of illocutionary acts[J]. Language in Society 5:1-24.
Searle, J. 1965[1991]. What is a speech act?[A] In S. Davis (ed). Pragmatics — a Reader[C]. Oxford: OUP.
Wilson, D. 2004. Relevance, word mea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of lexical pragmatics[J]. 现代外语:1-13.
Zhang, Q/张乔. 1998. Fuzziness ― vagueness ― generality ― ambiguity[J]. Journal of Pragmatics 29:13-31.
顾曰国. 1989. 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 诠释与批判[J]. 外语教学与研究(1):30-39.
顾曰国. 1992. 礼貌、语用和文化[J]. 外语教学与研究(4):10-17.
顾曰国. 1999. 使用者话语的语言学地位综述[J]. 当代语言学(3):3-14.
何刚. 1997a. 语用方式——语用的语法化[J]. 外国语(3):37-42.
何刚. 1997b. 论语用的文化语境制约[J]. 山东外语教学(2):16-20.
何文忠. 2003. 论话语交际中的幽默原则[J]. 外语教学(4):11-16.
何兆熊. 1988. 英语中间接请求及其分类[J]. 外国语(4):22-26.
何兆熊. 1989. 语用学概要[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何兆熊. 1995. Study of Politenes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Cultures[J]. 外国语(5):2-8.
何兆熊. 1999. 语用学概要[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何兆熊、蒋艳梅. 1997. 语境的动态研究[J]. 外国语(6).
何自然. 1990. 浅论语用含糊[J]. 外国语(3):28-41.
何自然. 2000. 再论语用含糊[J]. 外国语(1):7-13.
何自然. 2002. 非关联和无关联对话
中的关联问题[J]. 外国语(3):11-17.
何自然、冉永平. 2001. 语用与认知——关联理论研究[C].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何自然、张淑玲. 2004. 非真实话语作为语用策略的顺应性研究[J]. 外国语(6):25-31.
何自然. 1990. 浅论语用含糊[J]. 外国语(3):28-41.
何自然. 2000. 再论语用含糊[J]. 外国语(1):7-13.
何自然. 2005. 语言中的模因[J]. 语言科学(6):54-64.
何自然、张淑玲. 2004. 非真实性话语行为作为语用策略的顺应性研究[J]. 外国语(6):25-31.
何自然、吴亚欣. 2004. 因错而对的理论么??????
侯国金. 2004. 关联的是非和交际中的意义虚实[J]. 外语学刊(2):39-43.
侯国金. 2005a. 语用标记等效原则: 翻译评估的新方法[M]. 成都: 四川大学出版社.
侯国金. 2005c. 语用含糊的标记等级和元语用意识[J].外国语(1):41-47.
侯国金. 2005d. 调控转类-串类语用含糊的策略[J]. 修辞学习(5):40-44.
胡壮麟. 2002. 语境研究多元化[J]. 外语教学与研究(3):161-166.
胡壮麟等. 2002[2003]. 语言学高级教程[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姜望琪. 2001a. 语言学的前沿领域——语用学[J]. 福建外语(4):9-15+21.
姜望琪. 2001b. 关联理论质疑[J]. 外语研究(4):26-31.
姜望琪. 2002. 再评关联理论——从“后叙”看Sperber和Wilson对关联理论的修改[J]. 外语教学与研究(5):301-308.
姜望琪. 2003a 当代语用学发展的趋势[J]. 外国语言文学(3):12-18.
蒋严. 2002. 论语用推理的逻辑属性——形式语用学初探[J]. 外国语(3).
廖巧云、侯国金. 2005. 多级二步明示推理及其泛式[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5):7-11.
刘润清. 1995[1999]. 西方语言学流派[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刘润清. 1987. 关于Leech的“礼貌原则”[J]. 外语教学与研究(2):42-46.
刘森林. 2000. 认知语境因素结构化[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4):54-59.
刘绍忠. 1997. 语境与语用能力[J]. 外国语(3):24-31.
刘英凯. 1991. 合作原则及文化差异的英汉对比试析[J]. 深圳大学学报(3):1-13.
吕公礼. 2000. 语用形式化与话语信息量研究[J]. 外国语(6).
吕公礼. 2003. 形式语用学浅论[J]. 外国语(4).
吕叔湘. 1984. 歧义类型[J]. 中国语文(5):???????
裴文. 2000. 现代英语语境学[M]. 合肥: 安徽大学出版社.
钱冠连. 1989. 不合作现象[J]. 现代外语(1).
钱冠连. 1995. 新格赖斯语用机制新在哪里?[J]. 外国语(1):17-24.
钱冠连. 1997a. 翻译的语用观——以《红楼梦》英译本为案例[J]. 现代外语(1):32-37.
钱冠连. 2000b. 语用学: 统一连贯的理论框架——J. Verschueren《如何理解语用学》述评[J]. 外语教学与研究(3):230-232.
钱冠连. 2003a. 语用学的大格局[J]. 外语语言文学(1):1-2+32。
钱冠连. 2003b. 语言哲
学翻译论——兼论工具性语言扩展式[J]. 中国翻译(5):31-35.
冉永平. 2002. 论关联理论的社会维度[ J]. 外国语(3):30-36.
冉永平. 2004. 言语交际的顺应-关联性[ J]. 外语学刊(2):28-33.
邵敬敏. 1987. 关于歧义结构的研讨[A]. 朱一之、王正刚(选编).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现状和回顾[C]. 北京: 语文出版社.
沈家煊. 1985. 英语中的歧义类型[J]. 现代外语(1):26-35.
沈家煊. 1997a. 形容词句法功能的标记模式[J]. 中国语文(4).
沈家煊. 1997b. 类型学中的标记模式[J]. 外语教学与研究(1).
沈家煊. 1999. 不对称和标记论[M]. 南昌: 江西教育出版社.
石安石. 1988. 模糊语义及其模糊度[J]. 中国语文(1):.
石安石. 1994. 语义研究[M]. 北京: 语文出版社.
石毓智. 2004. 认知语言学的“功”与“过”[J]. 外国语(2):21-33.
谭晓晨. 2002. 语境的动态研究——维索尔伦的语境适应论评介[J]. 外语与外语教学(6):50-52.
王爱华. 2001. 英汉拒绝言语行为表达模式调查[J]. 外语教学与研究(5):178-185.
王萃田. 1990. 语境、语体与语域[J]. 现代外语(1):30-33+63.
王冬竹. 2004. 语境与话语[M]. 哈尔滨: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王建华. 2001a. 话语礼貌与语用距离[J]. 外国语(5):25-31.
王强. 2006乔姆斯基语言学的哲学基础及科学性——兼与石毓智商榷[J]. 外国语, 第5期????.
王寅. 1999. 论语言符号象似性——对索绪尔任意说的挑战与补充[M]. 北京:新华出版社.
王寅. 2002. 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体验哲学[J]. 外语教学与研究(2).
王寅. 2003. 象似性原则的语用分析[J]. 现代外语(1):2-12.
王玉鼎. 1988. 模糊语言琐谈[J]. 语言教学与研究(1):102-108.
吴静. 2007. 语用失误的博弈论初探[D]. 四川外语学院的硕士学位论文(暂未发表).
伍铁平. 1979. 模糊语言初探[J]. 外国语(4):.
伍铁平. 1980. 模糊语言再探[J]. 外国语(5):.
伍铁平. 1984. 语言的模糊性和词典编纂[J]. 辞书研究(3):.
伍铁平. 1988. 上肢的哪一部分叫做“手”——从“手“的模糊性看若干语义问题[J]. 现代外语(4):.
伍铁平. 1992. 谈谈模糊语言[J]. 语文学习(12):.
吴亚欣. 2002. “含糊”现象在广告语中的利弊[J]. 修辞学习(1):28-29.
吴亚欣、于国栋. 2003. 话语标记语的元语用分析[J]. 外语教学(4):16-19.
吴友富. 1998[1999]. 国俗语义研究[C].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西槙光正. 1990. 语境与语言教学[J]. 语言教学与研究(4):137-150.
西槙光正. 1992. 语境研究论文集[C]. 北京: 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谢朝群、林大津. 2006. 语言礼貌的哲学维度[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5):96-100.
项成东. 2004. 英汉歧义的动态研究[M]. 哈尔滨: 黑龙江人民教育出版社.
熊学亮. 1996. 语用
学和认知语境[J]. 外语学刊(3):1-7.
熊学亮. 1997. 含义分类标准评析[J]. 外语教学与研究(2).
熊学亮、刘国辉. 2002. 也谈礼貌原则[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3):60-62.
徐盛桓. 1992. 礼貌原则新拟[J]. 外语学刊(2):1-7.
徐盛桓. 2002b. 语用和规范——哈贝马斯的“规范语用学”论析[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3):1-6.
徐盛桓. 2003. 常规关系与语句解读研究——语用推理形式化的初步探索[J]. 现代外语(2).
杨平. 2001. 关联-顺应模式[J]. 外国语(6):21-28.
俞东明. 1993. 语义学定义与研究范畴新探[J]. 浙江大学学报(4).
俞东明. 1997. 语法歧义和语用模糊对比研究[J]. 外国语(3):29-35.
于国栋、吴亚欣. 2003. 话语标记语的顺应性解释[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11-15.
张乔. 1983. 模糊语义的功劳[J]. 语文学习(6):.
张乔. 1986. 关于Fuzzy语义隶属度制定的两个问题[J]. 语言研究(1):.
张乔. 1998b. 广义量词理论及其对模糊量词的应用[J]. 当代语言学(2):.
张淑玲、何自然. 2006. 非真实性话语研究述评[J]. 现代外语(1):37-43.
周志远. 1990. 也谈语义模糊度[J]. 中国语文(2):.
赵彦春. 1999. 关联理论对翻译的解释力[J]. 现代外语(3):.
赵彦春. 2003. 关联理论与翻译的本质[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3):273-295.
钟百超. 1996. 新格赖斯含义研究在我国的进展[J]. 外语学刊(3):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