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的发展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科技的发展史
摘要:对于一个国家来讲:科技能强国;对于个人来讲:科技能让人生活得更加
充实,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通过对国家发展史的了解,我们国家的科技已经
达到一定的高度,科技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的进程,使人类有这崭新而又美好的生活。

关键词:历史发展科研技术政策措施
一、古代的中国科技走在世界的顶端
从古至今随着人类的不断发展,中国的科技有了很大的进步,它象征着中国
的强大。

科学技术的发展史是人类对自然的一种改变,对生活的一种态度,也是
人类发展的一部分。

古代的中国科技,可以说是走在了世界的顶端,中华民族的科技发展有着悠久的
历史,为人类的今天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并且在16世纪中期一直处在世
界科技舞台的前列。

早在距今约3000多年的甲骨文中就有关于日食的记载,春
秋战国时期冶金业的问世。

公元一世纪西汉时期中国发明了造纸术,并在后期由
蔡伦进行改造和提升,从而让造纸技术传遍世界各地,让全世界对中国的科技有
了认识。

公元三世纪,中国发明了瓷器,并通过丝绸之路经阿拉伯传遍整个欧洲。

到唐代,我们发明了火药,随后用于日常生活及战争中。

在宋朝时期,通过中国
科学家们不断的努力,发明了指南针和印刷技术,改变了整个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

15世纪中期,中国著名医学家李时珍通过自己一生的积累写出了《本草纲目》,成为中国古代医学发展的集大成者。

至此,古代中国科技发展达到了顶峰,四大发明登上历史的舞台,为世界的文明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

但是,到了清朝,在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过程中,中国由于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对内
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压制新的生产关系的发展,导致中国社会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方,社会整体转型的迟滞,同时导致科技思想转型也没有跟上世界科技思想的发展潮流,与此同时西方国家成为现代科学的发源地。

但总的来说,古代的中国科技还
是领先于世界2000多年的历史。

二、近代的中国科技发展历经千辛万苦
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到辛亥革命时期,中国的科技遭受打击,止步不前,并进行大量不合理的赔款,从此中国退出世界
科技的舞台,逐渐变的落后、贫困。

19世纪,一些西方留学回国人士,主张“师
夷长技以制夷”的方式,提倡科学救国,学习西方国家的长处治理国家,清政府先后派出120名青年学习,涌现出詹天佑等一大批优秀人才,这些归国留学生学习
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为中国的发展起了一定作用。

1911年10月10日由孙中山领导武昌起义象征辛亥革命的开始,中国从此走向共和。

1928年国民政府成立中国首
个学术研究机构——国立中央研究院,由蔡元培任院长,1929年又组建国立北平
研究院。

到1935年,全国已经超过70个研究院,国民政府形成以轻工业为主,
结合教育的发展模式。

这时的中国科技已经不在与外界隔绝,随之交流也逐渐增加,一大批优秀科学人才的涌现,其中包括地质学家李四光,土木学家茅以升,
物理学家周培源等人出国深造,对现在中国科技发展打下基础。

随着科技的发展
美籍华人李政道和杨振宁,一起获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新中国的成立是科技发展新的转折点,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激发了许多海外学子的归来,并在随后的几年里陆续成立了中国科协、中国气象局、国家地址部门等科学研究机构。

中国的科学技术进入了崭新的历史阶段。

1956年是中国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史的重要里程碑,这一年,中国提出“向科学进军”的口号。

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进入一个有计划的发展时期。

1964年,首次提出的“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现代化”,在此期间,科技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1959年,地质学家李四光等人提出了“陆相生油”的理论;1964年中国的第一个原子弹的爆破成功和1965年科学家们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胰岛素;印证了中国科技新的春天到来。

但是不幸的是文化大革命的到来不管是科技还是经济上都给中国的发展带来巨大的灾难,尽管如此,中国科学家们还是在如此困难的环境下刻苦钻研,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破成功;1970年,“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1976年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中国近代科技不断发展,中国又迎来新的春天。

三、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科技重回顶峰
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国迎来了新的篇章,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口号。

中国政府先后制定了“星火计划”、“863计划”、“火炬计划”等一系列重要计划,并建立中国科学基金制度,形成新时期的大格局。

1995年正式提出“科教兴国”战略,这也是中国在科学事业进展中第三个重要的里程碑。

现在我们国家正在以政府为主导的中央计划体系转变,一种以“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向经济建设”为原则,政府机构明确分工,民营企业迅速发展,到目前为止,中国的科学家袁隆平研究发明了杂交水稻,不但解决了中国人的粮食问题,而且为解决世界性粮食短缺问题作出了重大贡献;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长江三峡水库工程的许多指标都突破了世界水平。

从19世纪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和“自强求富”,到20世纪的“科学救国”、“实业救国”的思潮,从50年代的“向科学进军”,到20世纪末的“科教兴国”战略,中国人对科学技术给予了多少希望、梦想和憧憬!150年来,中国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显著的,但在全人类共同创建的现代化科学技术大厦里,中国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还没有完成。

站在新世纪的门槛上,中国应该如何发展科学技术,追赶国际先进水平,实现“科教兴国”的历史重任?面对这样的难题我们不仅要深入了解和借鉴科学技术发达国家的经验,还必须深入研究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历程及其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力求准确把握科学技术的特性和发展机制,总结中国近代科学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因此,在面临重任和挑战的今天,系统的研究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不但是学术研究的一项紧迫任务,也是现实赋予我们的重大课题。

中国科技不断的日益提高,也象征着我们祖国的强大,现在的中国在各个领域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在进入21世纪以来,科技发展已经深入到日常生活中来,我们所乘坐的交通工具,使用手机、电脑,都是科学技术发展的证明。

历史的今天,我们祖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从领先到落后,再到现在的日益突破逐渐走向世界前列,我们国家科技的发展是每个领导人关注的问题。

落后就要挨打,这个问题留给我们深刻的教训,“人创造历史,却对自己正在创造的历史茫然不知”西方科学家的这段名言陈述的好像正是我们面对的现实。

100多年来,我们这个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文明古国,在近代化的大浪潮中颠簸沉浮,进退失据,至今仍然处在追赶的路途中,既有机遇也有挑战,因此,我们应该不断努力学习,为中国的科学技术尽一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