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 必修三 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科技(共38张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k.baidu.com
确立正 统地位
董仲舒
1.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设太学,以
儒家经典教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授学生
宋明
新发展并 形成儒教
1.二程:天理,仁着境界
2.朱熹:理气论:先理后气、心性论:存 天理,道通轮:三纲五常,理学集大成者 3.王阳明:心即理也、致良知、知行合一
明末 清初
批判 与继 承
1 李 贽:儒学异端、主张“革故鼎新”,反对思想禁锢; 否定孔子权威;用童心说(真实的思想感情) 2 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 ;公其非是于学校;工商皆本 3 顾炎武:批判君主专制,“众治”,主张经世致用注重实学 4 王夫之:循天下之公、帝王独尊是君臣之道丧失的根源
世 ②《梦溪笔谈》磁石钢 传入阿
界 针制作指南针
阿拉伯,
面
后传入
貌 的 指 南 针
▲南宋:《事林广记》 介绍木刻的指南鱼和 指南龟。
欧洲.推 动地理 大发现
哥伦 布发 现美 洲
▲实践经验:①炼丹制
——
药;②冶金实践。
13C中
▲知识积累:东晋葛洪 期传入
推 动 历 史 进 程 的 火
已提到“火药”
阿拉伯,
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大放异彩:
• 儒家的“仁政”——“以德治国” • 法家的法治思想——“依法治国” • 孔子的教育思想——全民教育、素质
教育、职业教育等 • 墨家的兼爱、非攻——平等博爱、热
爱和平、反对战争 ……
你最欣赏哪位思想家的哪个观点?你在当时会投 入谁的门下?为什么?
三. 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
定程朱理学的统治地位 ▪ 明清:批判性继承 ▪ 维新变法时期利用(康有为) ▪ 新文化运动时期抨击(尊孔复古,打倒孔家店)
2. 儒家思想发展的知识结构
春秋 战国
西汉
产生并初 步发展、 百家之一
1.孔子:仁、礼、忠恕、中庸、为政以德 2.孟子:仁政、民贵君轻、性本善
3.荀子:仁义、君舟民水、礼治、性本恶 制天命而用之
5. 对墨家思想的认识
战国初鲁国人墨翟创立墨家学派。主张“兼 爱”、“非攻”和“尚贤”,提倡节俭,反对浪费, 讲求功利。反映了小生产者渴望安定生活的愿望。 墨家思想符合平民利益是进步的,但在当时历史条 件下是不能实现的。在主流层面消失而在民间流传。
深化整6.合中国古代三种治国思想
1、儒家推崇“人治”,即治国时偏重人的作用,实 行“仁政”是一种民本思想。
1.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
文
传到朝鲜、
明 ▲秦汉时期:竹木 日本;8
发 简牍和丝织品
展 史 中
▲西汉:可能发明 书写用纸
世纪传到 中亚,后 传到非洲、
的 造 纸 术
▲东汉:蔡伦改进造 欧洲.最
纸术,发明新书写材 悠久,最
料——蔡侯纸
显著发明
——
▲战国: “司南” 12世纪
改 变
▲北宋:
末至13
①《武经总要》指南鱼 世纪初
由的社会环境。 D、私学兴盛造就了一批有知识、身分自由的士人。 E、各国君主称霸争雄,竟相礼贤下士、廷揽人才。
2、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
春秋 战国 春秋 战国
儒家
道家:崇尚自然,主 张“无为”
法家:奖励耕战,严刑峻法
墨家:提倡实践精神
3. 对道家思想的认识
春秋晚期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在政治上, 主张“无为”,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原始社会状 态;《道德经》包含有辩证的思想,认为对立的 双方可以互相转化。庄子继承老子的学说,成为 战国道家的代表人物。道为最高原则,发展了老 子的唯心哲学,认为世界就是“我”的主观产物。 逍遥和齐物;庄子鄙视富贵利禄,痛恨不公平的 社会现象。
5、文化:儒家思想渗透到文学、艺术、科学等各个 方面,对文明的进步、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6、精神:“舍生取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修己安人”、“见利思义”、“见得思 义”等道德原则对于人格健全和精神文明有着现实意义, 对于规范商业活动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有现实价值。
古为今用
后传入
▲火药的应用:
欧洲,
①唐末至宋初:火药箭、 战胜封
道家思想崇尚自然,超越功利;是一种消极 思想,是对社会现实的回避。但客观上有一定积 极作用。所包含的辩证思想是值得肯定的。汉代 成为道教的源源之一。
4. 对法家思想的认识
战国时最受统治者推崇,其代表人物是韩非 子。法家认为历史是发展的,主张社会变革;主 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主张“法治”。 法术势合一,法家是新兴地主阶级代表,为建立 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奠定思想基础,维护专制 工具。西汉后外儒内法融入儒学。
3. 儒家思想的积极作用
1、政治:“大一统”思想,对巩固中央集权、维护 民族统一有积极作用。
2、社会:“仁”、“仁政” 等民本观点,有利于关注 民生,保证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
3、伦理道德:“仁义”、“孝道”等观点,逐渐成为 中华民族的道德伦理观,有利于和谐人际关系。
4、教育:儒家教育思想,如“温故而知新”、“因材 施教”等,对人才培养有积极作用。
2、法家主张“法治”主张用法令来统一人们的思想 和行为,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秦始皇继承 和实践。
3、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即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 加给社会,顺应时势和民心。
4、古代统治者实际是把三者加以融合互补,以儒家 思想为基础,法家思想为辅助,兼采道家思想。
7. 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
(1)奠定中国文化基础,形成传统的文化体系。其中, 儒家思想:孕育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仁)和道
2015届二轮复习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的思想、科技和文化
中华文明代有才人 传统文化各领风骚
必修Ⅲ专题一: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百家争鸣
1.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背景
A、经济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繁荣提供物质条件。 B、社会动荡、更替变革为争鸣提供了历史舞台。 C、各国纷争没有一统力量钳制思想,促成了思想自
德准则(礼); 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无
为); 法家思想:变革成为历代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2)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 (3)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推动历史发展。
(4)是中国学术、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
二、 儒家思想
1. 儒家思想的变迁
▪ 战国时期受冷落(推崇法家) ▪ 秦朝遭受压制(焚书坑儒) ▪ 西汉时期独尊(董仲舒;汉武帝) ▪ 魏晋南北朝:削弱;危机 ▪ 宋明时期:三教合一;理学是儒学主流,明初确
确立正 统地位
董仲舒
1.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设太学,以
儒家经典教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授学生
宋明
新发展并 形成儒教
1.二程:天理,仁着境界
2.朱熹:理气论:先理后气、心性论:存 天理,道通轮:三纲五常,理学集大成者 3.王阳明:心即理也、致良知、知行合一
明末 清初
批判 与继 承
1 李 贽:儒学异端、主张“革故鼎新”,反对思想禁锢; 否定孔子权威;用童心说(真实的思想感情) 2 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 ;公其非是于学校;工商皆本 3 顾炎武:批判君主专制,“众治”,主张经世致用注重实学 4 王夫之:循天下之公、帝王独尊是君臣之道丧失的根源
世 ②《梦溪笔谈》磁石钢 传入阿
界 针制作指南针
阿拉伯,
面
后传入
貌 的 指 南 针
▲南宋:《事林广记》 介绍木刻的指南鱼和 指南龟。
欧洲.推 动地理 大发现
哥伦 布发 现美 洲
▲实践经验:①炼丹制
——
药;②冶金实践。
13C中
▲知识积累:东晋葛洪 期传入
推 动 历 史 进 程 的 火
已提到“火药”
阿拉伯,
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大放异彩:
• 儒家的“仁政”——“以德治国” • 法家的法治思想——“依法治国” • 孔子的教育思想——全民教育、素质
教育、职业教育等 • 墨家的兼爱、非攻——平等博爱、热
爱和平、反对战争 ……
你最欣赏哪位思想家的哪个观点?你在当时会投 入谁的门下?为什么?
三. 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
定程朱理学的统治地位 ▪ 明清:批判性继承 ▪ 维新变法时期利用(康有为) ▪ 新文化运动时期抨击(尊孔复古,打倒孔家店)
2. 儒家思想发展的知识结构
春秋 战国
西汉
产生并初 步发展、 百家之一
1.孔子:仁、礼、忠恕、中庸、为政以德 2.孟子:仁政、民贵君轻、性本善
3.荀子:仁义、君舟民水、礼治、性本恶 制天命而用之
5. 对墨家思想的认识
战国初鲁国人墨翟创立墨家学派。主张“兼 爱”、“非攻”和“尚贤”,提倡节俭,反对浪费, 讲求功利。反映了小生产者渴望安定生活的愿望。 墨家思想符合平民利益是进步的,但在当时历史条 件下是不能实现的。在主流层面消失而在民间流传。
深化整6.合中国古代三种治国思想
1、儒家推崇“人治”,即治国时偏重人的作用,实 行“仁政”是一种民本思想。
1.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
文
传到朝鲜、
明 ▲秦汉时期:竹木 日本;8
发 简牍和丝织品
展 史 中
▲西汉:可能发明 书写用纸
世纪传到 中亚,后 传到非洲、
的 造 纸 术
▲东汉:蔡伦改进造 欧洲.最
纸术,发明新书写材 悠久,最
料——蔡侯纸
显著发明
——
▲战国: “司南” 12世纪
改 变
▲北宋:
末至13
①《武经总要》指南鱼 世纪初
由的社会环境。 D、私学兴盛造就了一批有知识、身分自由的士人。 E、各国君主称霸争雄,竟相礼贤下士、廷揽人才。
2、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
春秋 战国 春秋 战国
儒家
道家:崇尚自然,主 张“无为”
法家:奖励耕战,严刑峻法
墨家:提倡实践精神
3. 对道家思想的认识
春秋晚期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在政治上, 主张“无为”,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原始社会状 态;《道德经》包含有辩证的思想,认为对立的 双方可以互相转化。庄子继承老子的学说,成为 战国道家的代表人物。道为最高原则,发展了老 子的唯心哲学,认为世界就是“我”的主观产物。 逍遥和齐物;庄子鄙视富贵利禄,痛恨不公平的 社会现象。
5、文化:儒家思想渗透到文学、艺术、科学等各个 方面,对文明的进步、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6、精神:“舍生取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修己安人”、“见利思义”、“见得思 义”等道德原则对于人格健全和精神文明有着现实意义, 对于规范商业活动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有现实价值。
古为今用
后传入
▲火药的应用:
欧洲,
①唐末至宋初:火药箭、 战胜封
道家思想崇尚自然,超越功利;是一种消极 思想,是对社会现实的回避。但客观上有一定积 极作用。所包含的辩证思想是值得肯定的。汉代 成为道教的源源之一。
4. 对法家思想的认识
战国时最受统治者推崇,其代表人物是韩非 子。法家认为历史是发展的,主张社会变革;主 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主张“法治”。 法术势合一,法家是新兴地主阶级代表,为建立 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奠定思想基础,维护专制 工具。西汉后外儒内法融入儒学。
3. 儒家思想的积极作用
1、政治:“大一统”思想,对巩固中央集权、维护 民族统一有积极作用。
2、社会:“仁”、“仁政” 等民本观点,有利于关注 民生,保证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
3、伦理道德:“仁义”、“孝道”等观点,逐渐成为 中华民族的道德伦理观,有利于和谐人际关系。
4、教育:儒家教育思想,如“温故而知新”、“因材 施教”等,对人才培养有积极作用。
2、法家主张“法治”主张用法令来统一人们的思想 和行为,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秦始皇继承 和实践。
3、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即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 加给社会,顺应时势和民心。
4、古代统治者实际是把三者加以融合互补,以儒家 思想为基础,法家思想为辅助,兼采道家思想。
7. 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
(1)奠定中国文化基础,形成传统的文化体系。其中, 儒家思想:孕育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仁)和道
2015届二轮复习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的思想、科技和文化
中华文明代有才人 传统文化各领风骚
必修Ⅲ专题一: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百家争鸣
1.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背景
A、经济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繁荣提供物质条件。 B、社会动荡、更替变革为争鸣提供了历史舞台。 C、各国纷争没有一统力量钳制思想,促成了思想自
德准则(礼); 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无
为); 法家思想:变革成为历代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2)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 (3)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推动历史发展。
(4)是中国学术、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
二、 儒家思想
1. 儒家思想的变迁
▪ 战国时期受冷落(推崇法家) ▪ 秦朝遭受压制(焚书坑儒) ▪ 西汉时期独尊(董仲舒;汉武帝) ▪ 魏晋南北朝:削弱;危机 ▪ 宋明时期:三教合一;理学是儒学主流,明初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