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论文 (转)
课题研究论文: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浅析
![课题研究论文: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3bbc90169e314332386893ab.png)
109086 社会其它论文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浅析一、农民工社会保障风险分析社会保障是一种强制性的国民收入转移支付制度,它是通过经济资源的个体风险损失的安全保护,属于经济安全的范畴。
与传统农业社会相比,现代工业社会的雇佣工人更容易由激烈的社会竞争,并且遭受了各种各样的经济和社会风险造成的损失。
原因是:尽管农民有土地保护,但人均占有土地不能提供完整的保证,非农业就业市场存在风险。
因此,农民工社会保障更为重要。
在这里,乡-城迁移的过程中所面临的经济和社会风险进行了农民工收入风险的分析。
农民工收入的风险主要有两层含义:第一,农民工的人力资本存量不高限制收入水平的提高,第二,缺乏正常的工资收入增长机制。
农民工收入的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1)整体人力资本水平低的农民工,农民工大部分从业人员从事技术含量很低,甚至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
农民工主要都是小学初中文化,由于文化程度低,从事体力劳动和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工作为主,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工资收入增加。
专业结构的低水平有一定限制农民的工资收入的增长。
(2)农民工劳动合同关系中处于弱势。
从农民工的角度维护劳工权益,农民工与企业之间工作状态的差异,这使得农民工没有力量增加农村收入水平。
从农民工劳动权益的角度维护、高机动性的特点使得农民工农民工组织程度低,很难形成一个工资集体谈判制度,缺乏有效的劳动力平衡机制。
因此,在集体工作模式中,农民工工资的影响更小。
(3)造成的非均衡发展路径选择缺乏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使农民工群体的收入水平没有显著增长。
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家克拉克奖章获得者Acemoglu增强劳动和资本增强技术进步的研究发现:从长远来看,标准化的经济平衡增长模式基于劳动增强技术进步为先导,劳动收入占相对稳定。
在转型的路线将产生资本增强了技术进步,元素会发生变化的。
(4)劳动力市场制度的部门,工业部门的重要原因是农民工收入增长相对缓慢。
我国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和严格的城乡户籍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具有明显的特征。
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论文doc
![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论文doc](https://img.taocdn.com/s3/m/b637760e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13.png)
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论文doc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论文1.引言本章将介绍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背景和重要性。
首先分析农民工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接着探讨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对他们的影响,最后阐述本论文的目的和结构。
2.农民工的定义和特点本章将详细介绍农民工的定义、身份特点以及他们在城市工作中所面临的挑战。
将讨论他们的就业形式、收入状况、生活条件等,帮助读者充分了解农民工群体。
3.现行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本章将对国家现行的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进行详细阐述。
将介绍包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等在内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并分析其在保障农民工利益方面存在的问题。
4.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原因分析本章将探讨导致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主要原因。
将分析政策实施的不足、制度缺陷、行政管理问题以及公众意识等方面的因素,探究这些因素对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影响。
5.国际经验与借鉴本章将对国际上一些国家和地区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经验进行介绍和借鉴。
将分析其他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特别是针对农民工的政策,以及其在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方面所取得的成效。
6.对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建议本章将提出一些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具体建议。
这些建议包括政策完善、制度改革、行政管理改进、公众意识提高等方面的措施,旨在为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7.结论本章对全文进行总结,并强调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还将提及潜在的研究方向和解决问题的可行性。
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相关政策文件、统计数据、调研问卷等。
法律名词及注释:1.医疗保险:指由国家提供给农民工的医疗费用报销或补助的制度。
2.养老保险:指为农民工提供退休后的基本生活保障的制度。
3.工伤保险:指为农民工在工作过程中发生的工伤提供医疗、伤残赔偿等相关保障的制度。
4.失业保险:指为农民工提供失业时的生活补贴和职业培训等服务的制度。
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3f20761783e0912a2162ae5.png)
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内容摘要:伴随农民工数量的快递增长,关注农民工,加强对其城市适应状况研究,有助于加强对农民工的了解,提升他们融入城市的能力。
金融危机严重影响实体经济的当下,我们更要关注返乡潮中农民工的生存状况。
本文以社会学的研究视角,审视农民工的城市适应问题,以经济生活适应、社会生活适应和心理适应三个唯独考量农民工城市适应的现状与障碍,并以此为基点,通过对厘析其深层的社会排斥与社会融合问题。
从制度建设、组织建设、素质提升的方面,提出对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城市化进程农民工社会保障一、问题的提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深入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社会结构日趋开放,城乡交流日益频繁,“民工潮”浪打浪地从农村这一大海绵中涌出来,拍打着城市的门户。
这是一个跨世纪的壮举,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进步,是中国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和农村现代化过程的必然趋势,这种劳动力的自发调节和平衡,即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农村的脱贫步伐,也极大地支援了发达地区的经济建设。
据国家统计局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数量逐年增加,2003年为1.1亿,2004年为1.2亿,2006年全国农民工数量已经达到1.4亿,到2亿 1 。
从广阔农村转移出的劳动力,逐渐取代城市居民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主角。
来自农业部的统计数字表明,到目前为止,已经有近1亿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就业。
连同他们的家属,在近30年的时间内,城镇已接纳了大约1.3亿的农村人口。
与农民工数量增长相伴的是城市农民工进入了代际转换的重要时期,农民工群体基于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初次流动时间、就业类型、社会资本等因素的不同而发生的二次社会分化在不断扩大,群体差异性日益增强,相应地使农民工问题也增加了许多新的变数。
他们从乡村进入城市,进入一个迥异于传统乡土社会的新空间形态,面临着一个集体遭遇的新社会问题,特别是在金融危机严重拖累实体经济的当下,关注农民工现象,加强对其城市适应状况研究,对于加深农民工的了解,探索农民工适应规律,增强农民工城市社会适应能力,避免融入冲突,提升生活质量,促进城乡和谐发展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论文 (转)
![《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论文 (转)](https://img.taocdn.com/s3/m/b4f9f7906bec0975f465e2c4.png)
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摘要:我国二元的社会结构导致了城乡分隔的二元社会保障体系,农民工作为新的社会群体,却被排斥在这个保障体系之外,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却一直无人问津。
农民工的权益保障形成了制度性的缺失,正视问题存在并积极求索化解之道势在必行。
本文对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和介绍,并对研究状况作了简要评析,根据农民工的实际状况,主要从制度和制度操作两个方面分析了现行制度存在的问题, 加强该领域研究,最后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索,并提出了可行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民工社会保障保障机制社会结构目录1前言................................................. - 4 -1.1研究背景........................................ - 4 -2、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现状及其滞后的隐患和原因............ - 5 -2.1农民工社会保障机制和体系发育滞后 ................ - 5 -2.2、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和措施....................... - 6 -2.3农民工社会保障隐患及问题 ........................ - 6 -3.农民工社会保障建设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 7 -3.1.农民工建设社会保障的原因....................... - 7 -3.3,农民工社会保障建设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 - 8 -3.4.农民工社会保障建设可以产生一定的经济意义........ - 8 -3.4农民工社会保障建设对发展社会保障事业具有积极意义.- 9 -3.5.社会保障建设对农民工自身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 9 -3.5.1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弊端 .................. - 10 -3.5.2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有利条件 .............. - 10 -4.1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的障碍因素 ...................... - 11 -4.2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体制方面的因素: ............. - 11 -4.3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客观方面的因素: ........... - 12 -5.1、农民工社会保障建设的框架体系与基本思路........... - 12 -5.1.1,社会保障体系将农民工纳入城镇人口......... - 13 -5.1.2农民工实行相对独立的社会保障制度。
关于构建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的研究论文
![关于构建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的研究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5716e779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d4.png)
构建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的研究论文关于构建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的研究论文任何一个崇尚公平与正义的社会都会关注弱势群体的民生问题,农民工作为弱势群体广泛分布在我国的各个行业之中,他们是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的城市发展及现代化建设做出了不可估量的奉献。
但由于市场经济的自发性、盲目性以及滞后性等弊端,导致了社会分配不均,不能有效保证他们的基本权益。
所以,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迫在眉捷,它不仅可以缓解社会的矛盾,而且能提升农民工的幸福感。
1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1.1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取得的成绩现阶段,我国政府加大了对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的问题的支持力度,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这此措施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2006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的若十意见》着重强调要解决农民工工伤保险及大病医疗保险的问题。
2003年国务院颁布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主要是为了帮助失业或遭遇重大变故的农民。
2003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通知》为农民工谋求了更大的福利。
1.2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即使目前我国在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起步晚,社会保障体系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是农民工社会保障的两个主要方面,但现阶段,我国的农民工不享有失业保险的保障权,在失业期间他们很难得到当地政府或社会组织的帮助,最后不得不选择回农村。
农民工因其亦农亦工的双重身份很难在城镇与农村的医疗保险中达到平衡,同时农民工也不享有工伤保险保障权。
2构建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性2.1构建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的民生问题,构建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保障农民工同样享有平等的社会保障权利,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维持社会的和谐稳定。
构建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有益于增强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温暖,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b77fa45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99.png)
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研究社会保障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方面,而农民工作为我国劳动力市场中的重要群体,其社会保障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进行研究,分析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农民工社会保障现状农民工作为城市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社会保障现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农民工在社会医疗保险方面存在不完全覆盖的情况。
由于农民工流动性强、工作时间不稳定,他们往往无法连续缴纳社会医疗保险,导致在医疗费用方面存在较大的风险。
其次,在养老保险方面,农民工往往没有稳定的工作单位,无法缴纳养老保险,长期来看,这将影响农民工晚年的生活保障。
再次,农民工在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很多农民工在遭受工伤或者失业后,由于流动性强无法及时获得相关保障。
二、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分析1.制度设计不完善针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在设计上存在不完善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以户籍为基础,对于流动人口,特别是农民工来说,由于无法落户城市,实施相应的社会保障难度较大。
同时,目前的社会保障制度还存在覆盖范围窄、缴费标准不一等问题,导致农民工无法完全享受到应有的社会保障待遇。
2.缴费能力有限农民工普遍缴费能力不强,很多农民工的工资较低,难以承担较高的社会保障缴费。
尤其是对于一些临时工、短期工来说,工资收入不稳定,无法长期缴纳社会保障费用。
这导致农民工无法连续享受社会保障待遇,增加了后期的风险。
3.信息不对称农民工在社会保障方面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很多农民工并不了解自身的社保权益,也不了解如何办理相关手续,导致无法及时享受到应有的社保待遇。
同时,有些雇主也存在隐瞒或者拖延缴纳社保费用的情况,进一步加剧了农民工的风险。
三、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解决策略1.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政府应该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以农民工为重点群体,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解决农民工社保覆盖不全的问题。
这包括扩大社会医疗保险覆盖范围,推进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并鼓励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
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与对策研究
![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与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2baaac9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e4.png)
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与对策研究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与对策研究[摘要]解决好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是工会工作者的重大责任。
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调查研究、系统研究等方法,在分析研究和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重大意义的基础上,现实生活中存在什么样的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重要性,如何解决社会保障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探讨,提出了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首先,概括了农民工的现状,对农民工进行了社会学分析,分析了农民工社会保障具有外部经济性、社会和谐性和经济社会引擎作用的价值,详细介绍了农民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互助方面的诸多问题;从政治、经济、社会、行政管理和农民工自身系统分析了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成因。
其次,分析了发达国家工业化初期的“农民工”现象及存在的诸多农民工问题,总结和阐述了一些值得我国借鉴的经验、措施。
最后,从系统论思想出发,进行了农民工社会保障目的分析、层次分析、责任分析和运行分析;从解决好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出发提出了构建有利于农民工社会保障工作的宏观政治、法律、管理和思想文化环境;提出了作者关于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指导思想、社会保障架构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方案。
关键词: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农民工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日益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向城镇转移就业,从而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农民工。
农民工的大量涌现,为社会创造了财富,为农村增加了收入,为发展注入了活力,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一支举足轻重的重要力量。
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称农民工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一支新型劳动大军,是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体制、政策、社会地位、经济地位、自身素质、社会认识等方面的原因,农民工进城务工面临着许多问题,主要有工资待遇低,劳动环境差,社会保障待遇普遍缺失,基本享受不到城镇公共产品和服务,身份转换困难,维权工作困难重重,受歧视的现象依然存在等等。
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论文
![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6c9af92a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ed.png)
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论文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论文摘要: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问题逐渐浮出水面。
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亟待解决。
本文通过调研,分析了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困难,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希望能够为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提供一些参考和思路。
第一章引言1.1 研究背景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3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第二章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现状分析2.1 农民工身份认定问题2.2 农民工医疗保障问题2.3 农民工养老保障问题2.4 农民工工伤保障问题2.5 农民工就业保障问题第三章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主要困难分析3.1 系统性障碍3.2 城乡差异问题3.3 资金缺乏问题3.4 监管不力问题3.5 文化认知问题第四章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对策建议4.1 加强政府部门的协调4.2 完善法律法规和制度机制4.3 提高农民工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4.4 增加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经费投入4.5 加强农民工培训和技能提升第五章结论5.1 主要研究结论5.2 存在的不足和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主要包括:1. 政府相关文件和政策法规2. 农民工社会保障相关的调研数据和统计表格3. 其他相关研究论文和文献资料法律名词及注释:1. 农民工身份认定:指确定一个人是否具备农民工身份的过程。
2. 医疗保障:指为农民工提供医疗费用报销、住院待遇等保障的制度。
3. 养老保障:指为农民工提供退休金、养老院服务等保障的制度。
4. 工伤保障:指为农民工提供因工作产生的伤残和丧失劳动能力的补偿和救济的制度。
5. 就业保障:指为农民工提供就业机会、职业培训等保障的制度。
全文结束\。
论文关于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探讨
![论文关于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0d0bd9352f60ddccda38a074.png)
关键词:探讨问题社会保障农民工关于建立制度社会城镇关于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探讨内容摘要:本文对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现状与原因、必要性及现实意义、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有利条件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基本思路和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农民工,一个不同于而又介于农民和市民之间的群体,具有农民身份的产业工人。
他们为城市的繁荣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由于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及其固有的经济社会制度,就使得农民工游离于城市和农村之间。
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因此,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成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一个急需破解的难题。
一、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现状与其原因(一)现状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人员大约有1.2亿人,进城农民工约为1亿,长期以来他们的权益得不到保障,其社会保障程度较低。
一项调查结果表明,到20xx年底,中国农民工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女职工生育保险的参保率分别只有33.7、10.3、21.6、31.8和5.5。
而农民工的企业补充保险、职工互助合作保险、商业保险的参保率就更低,分别只有2.9、3.1和5.6[i]。
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一份最新调研显示,在“五大社会保险”中,已有相当数量的农民工参加了工伤保险,但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的总体参保率仅为15左右,医疗保险的平均参保率为10左右,此外,绝大多数农民工未参加失业保险,而生育保险农民工也基本未参加[ii]。
除社会保险外,农民工的社会福利也很差,最突出的表现在住房和子女的教育福利等方面;在社会救助方面,现行城镇社会救助体系只覆盖城镇户籍人口,诸如最低生活保障的社会救助等社会保障权益,农民工根本享受不到。
许多地方政府也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台一些有关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政策法规。
如20xx年,广东省出台了《广东省社会养老保险实施细则》和《广东省社会工伤保险条例实施细则》,明确规定农民工应参加社会养老和工伤保险;20xx年北京市颁布了《农民工养老保险暂行办法》,要求用人单位必须与农民工签订用工合同,并为其办理养老保险;20xx年上海市推出了《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暂行办法》,规定凡符合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办理综合保险;20xx 年成都市下发了《成都市非城镇从业人员综合社会保险暂行办法》,明确规定农民工可以享受工伤补偿或意外补偿、住院医疗费报销、老年补贴等几项综合社会保险。
农民工社 会保障问题研究
![农民工社 会保障问题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a494248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e6.png)
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农民工群体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们辛勤劳作,为城市的繁荣和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然而,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却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且亟待解决的社会难题。
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现状令人担忧。
首先,在养老保险方面,由于农民工工作的流动性大,往往难以在一个地方连续缴纳足够年限的养老保险,导致在退休后无法享受稳定的养老金待遇。
许多农民工在年老时不得不面临生活的困境,缺乏基本的经济保障。
其次,医疗保险的覆盖也存在漏洞。
农民工在工作中可能面临各种职业风险和疾病,但由于医保制度的不完善,他们在就医时常常面临高额的医疗费用负担,部分人甚至因担心费用而不敢及时就医,延误了病情。
再者,工伤保险对于从事高风险行业的农民工来说至关重要,但实际情况是,很多农民工在受伤后难以获得应有的工伤赔偿和救助,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失业保险方面,由于农民工就业的不稳定性,他们很难享受到失业保险带来的帮助。
造成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从制度层面来看,现有的社会保障制度在设计上存在缺陷,未能充分考虑到农民工群体的特殊性。
比如,社保关系转移接续困难,使得农民工在跨地区流动就业时,社保权益难以得到有效衔接和延续。
其次,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往往逃避为农民工缴纳社会保险的责任。
一些企业故意隐瞒社保政策,或者以各种方式诱导农民工放弃参保。
再者,农民工自身的社会保障意识淡薄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由于文化水平和法律知识的限制,许多农民工对社会保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主动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和能力。
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存在,带来了一系列不良影响。
对于农民工个人而言,缺乏社会保障使得他们在面临年老、疾病、工伤等风险时,生活陷入困境,增加了贫困和返贫的风险。
从社会层面来看,这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农民工在城市中无法享受到公平的待遇,容易产生不满和抵触情绪,甚至可能引发社会矛盾和冲突。
关于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报告
![关于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e6e4fb7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ec.png)
关于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报告一、引言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出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他们为城市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农民工在社会保障方面却面临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也制约了社会的公平与和谐。
因此,深入研究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对于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现状(一)参保率低目前,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的比例仍然较低。
在养老保险方面,由于农民工的工作流动性大,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困难,导致许多农民工不愿意参保。
在医疗保险方面,虽然部分地区推出了针对农民工的医疗保险政策,但由于报销范围有限、报销比例不高,实际保障效果并不理想。
在工伤保险方面,一些用人单位为了降低成本,不为农民工缴纳工伤保险,导致农民工在工作中受伤后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和赔偿。
(二)保障水平低即使农民工参加了社会保险,其保障水平也普遍较低。
以养老保险为例,由于农民工缴费基数低、缴费年限短,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往往难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
在医疗保险方面,农民工所能享受的医疗服务和报销待遇与城镇职工存在较大差距。
(三)制度不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在设计上没有充分考虑农民工的特点和需求,存在制度性障碍。
例如,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机制,使得农民工在城乡之间流动时社会保障权益难以得到保障。
此外,不同地区的社会保障政策也存在差异,给农民工跨地区就业带来了诸多不便。
三、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原因分析(一)农民工自身原因1、文化程度低大部分农民工文化程度不高,对社会保障政策缺乏了解,不知道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就业不稳定农民工的工作具有临时性和季节性特点,就业不稳定导致他们难以持续缴纳社会保险费用。
3、传统观念影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农民工认为参加社会保险不如多拿现金实惠,缺乏参保的积极性。
(二)用人单位原因1、追求利润最大化一些用人单位为了降低成本,故意逃避为农民工缴纳社会保险的责任,或者采取各种手段减少缴费金额。
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3003a5c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7d.png)
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08经济学(1)班张嘉琳0810070169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镇)和乡镇企业就业。
农民工作为社会建设的新型生力军,对我国社会有着深远影响,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也受到学术界的关注。
将对近年来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情况进行简单综述。
关键词:农民工;社会保障;城乡分割1 研究背景和意义近年来,农民工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话题。
在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也越来越多角度、多方面。
其中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尤为引人关注。
1.1 研究背景(1)农民工队伍逐渐壮大,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据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调查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农民工总数大约为2亿人。
这一庞大的社会群体为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功勋卓著的巨大贡献.有专家测算,农民工每年给城里留下的增加值有一两万亿,同时。
农民进城务工。
每年可为农村增加5000-6000亿元收入。
(2)农民工对尊重、平等和社会承认的企盼与现实中不公平的社会待遇产生矛盾。
进入21世纪,尽管追求经济改善仍然是农民工流动的最大动因,但新一代的农民工进城务工开始向往现代化的生活方式。
他们对尊重、平等和社会承认有更多的企盼。
农民工对尊重和平等需求的增长与现实中不公平的社会待遇之间的矛盾日益显现.(3)农民工保障问题引起经济界和政治界的关注。
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不仅是个重大的经济问题,还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在2009年的两会上,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等权益问题的解决是代表和委员们关注和讨论的重要议题,而且被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
农民工就业、社会保障等问题事关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解决农民工问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任务.1。
2 研究意义基于上述背景。
当前认真研究我国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理论意义。
正确认识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依据何种原则、理论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可以充实我国社会保障理论体系。
关于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问题的研究 毕业论文
![关于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问题的研究 毕业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944e20285ef7ba0d4b733ba0.png)
《关于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问题的研究》【摘要】当前,拖欠农民工工资以及各种侵害农民工合法劳动权益的问题已经十分突出,成为社会稳定的重大隐患。
如何依法维护农民工的合法劳动权益,是值得思考并研究的问题。
农民工是80年代以来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特殊产物,由于其自身和社会的原因导致其权益经常遭到侵害他们是中国社会的有意以弱势群体,他们肩负着建设城市和繁荣农村的双重任务,对我国工业化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作出了重大贡献。
由于我国城市社会中的二元劳动力市场是基于身份所建立,从而在这种劳动力市场中就形成了对农民工就业歧视,拖欠农民工的工资,不为农民工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等。
这些歧视不仅极大地损害了农民工的权益,而且还严重违背了现代社会的公正原则,阻碍了农民工与城市的融合,不利于社会的稳定、持续发展。
解决农民工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
因此,切实加强对农民工权益的法律保护,既是广大农民工的迫切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
在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关注农民工这个庞大的弱势群体的利益,赋予其应有的社会地位,依法保障其合法权益,不仅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更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实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
【关键词】农民工劳动权益弱势群体法律保障中共中央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即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恩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当前,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不充分的问题仍然是突出的不和谐现象,也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
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强对农民工劳动权益的保护。
国家要完善农民工权益保护的法律制度,依法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促进整个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随着《劳动合同法》及《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的颁布,对于农民工劳动权益的保护又多了一道法律屏障。
但是,仅凭《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及《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等法律规范本身,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权益受侵犯的现实。
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94d0ee755270722182ef73c.png)
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也进一步加快。
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使得许多农民逐渐从农村涌向城市,为我国的城市化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然而农民的社会保障不公平现象却与其做出的贡献形成了巨大的反差,由于户籍制度等原因,使得农民工始终游离于社会社会保障体系之外,导致农民工社会保障不公平现象的产生.在我国提倡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解决农民工群体社会保障不公平性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本课题就此展开了研究,通过对农民工社会保障现状的研究分析,并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给出了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农民工;社会保障;不公平性目录引言 (1)1 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概述 (1)1。
1 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内涵 (1)1。
2 农民工社会保障的重要性 (1)2 农民工社会保障现存问题 (2)2。
1 参保难且保障水平低 (2)2.2 农民工养老保险缴费难 (2)2.3 参保率低与退保率高并存 (3)2。
4 农民工社会保障关系转移难 (3)3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原因分析 (4)3。
1 相关制度和法律法规体系不够完善 (4)3.2 企业对农民工参保缺乏重视 (4)3.3 公众对农民工所面对的社保问题缺乏关注 (5)3.4 农民工经济文化水平较低,且缺乏维权意识 (5)4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对策建议 (5)4。
1 明确政府在农民工社会保障中的责任 (5)4.2 完善农民工相关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6)4.3 建立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相关的法律法规 (7)4。
4 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应当符合我国具体国情 (7)结论 (7)参考文献 (8)引言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它不仅能够弥补市场分配存在的不足,维护社会收入分配的相对公平,而且对缓解社会矛盾,协调社会关系,维护社会安定,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发展的繁荣期,因此,研究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农民工社会保障研究论文
![农民工社会保障研究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73de61a2cf84b9d529ea7ab5.png)
农民工社会保障研究论文摘要:近年来,社会保障问题已经受到社会普遍关注。
然而,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却一直无人问津。
这不仅严重地阻碍了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而且也给社会的不稳定埋下了诸多隐患。
因此,建立面向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已势在必行。
关键词:农民工;社会保障;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一、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的缺失及其原因(一)、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缺失的现状农民工是指具有农村户口身份却在城镇务工的劳动者。
他们虽然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长期以来却无情地被社会保障制度拒之于门外。
首先,从社会保障最核心的失业保险方面看:城市居民在失业期间有失业补助,但农民工却没有,在失业期间,他们多数是靠自己过去的积蓄生活,或靠向亲友、老乡借钱生活,也有一小部分人不得不离开城市回家去。
据学者调查,前者占77.2%,后者仅占14.6甲。
并且无一例得到劳动单位或地方组织的帮助。
其次,从医疗保险方面看:农民工尽管是以青壮年为主的群体,但生病也是在所难免的。
据前述调查显示:有36.4%的农民工生过病,甚至多次生病。
他们生病以后有59.3%的人没有花钱看病,而是仗着年轻,体质好,硬挺过来的。
当然另有40.7%的人不得不花钱看病,但看病支出绝大部分是自费,用人单位为他们支付的不足实际看病费提供补贴情况下购买商品房的。
他们解决住房的途径是:或租房,或借住用人单位的住房,或利用废旧材料搭建简易住所。
最后,从劳动时间上看:农民工的劳动也谈不上什么劳动保障体制。
农民工一旦有工作,他们的劳动往往是大大超时的。
据前述调查:符合劳动法一天工作8小时的仅占1/4,有3/4的农民工都属超时劳动。
另外,像养老保险,工伤保险等就更不要说了。
(二)、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缺失的原因1、体制上的原因我国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是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缺失的根本原因。
由于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使城乡严重分离。
“农民”二字便长期被作为一种身份标记成为身份卑微、社会地位低下的代名词。
农民工社会保险论文
![农民工社会保险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d0de77fb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4f.png)
农民工社会保险论文农民工社会保险论文报告一、农民工社会保险的现状及问题当前农民工数量众多,但由于农民工城乡差别大、流动性大、缺乏稳定的职业和住房、薪资相对较低等原因,导致其社会保险权益得不到保障的问题日渐突出。
二、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的构建针对农民工社会保险的问题,应该加强政府引导,推出相关政策和制度,包括增加农民工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完善社会保险法规等措施,从而为未来建立更加完善的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奠定基础。
三、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与收入分配的关系社会保险制度对于劳动者收入分配的影响日益凸显。
所以在构建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的过程中,也需要注重收入分配的合理性,致力于实现农民工的合理收入。
四、农民工社会保险养老金的问题及对策由于农民工在城市工作的时间往往比较短,因此其养老保险收益不如城镇职工。
因此需要对农民工社会保险养老金进行更好的规划和处理,让其享受到应有的退休保障。
五、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的国际比较国外发达国家社会保险制度比较成熟和完善,其中包括以欧盟为代表的公共社会保险制度、以美国为代表的私人保险制度,这些制度可以为中国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的建设提供借鉴参考。
与此同时,以下是五个关于农民工社会保险的案例及详细分析:案例1:小宋是一名农民工,由于工作环境恶劣,不慎身患职业病,但没有参加任何社保,因此没有得到得当的保障。
这是一个典型的农民工社会保险权益得不到保障的案例,也印证了目前农民工社会保险建设亟待完善。
案例2:王某是一名在城市工作两年的农民工,当他想申请社会保险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已经错过了申请的时限。
这也提示我们,应该开展相应的社会保险政策宣传和倡导,让更多的农民工知晓自己的权益。
案例3:张某是一名农民工,也是一名家庭主妇,在单位工作的这几年,她并没有缴纳社会保险费,因此她的养老金十分微薄。
这个案例表明,我们需要加强对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的规划和处理,让其享受到更好的保障。
案例4:李某是一名农民工,他的工资比较低,因此他往往没有足够的钱进行社会保险的缴纳。
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83816f5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9b.png)
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一.问题背景1.1 农民工的定义1.2 农民工在社会保障方面的问题1.3 问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二.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影响因素分析2.1 城乡差异2.1.1 城乡居民户口制度差异2.1.2 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差异2.2 经济发展水平2.3 政策法规和制度设计2.3.1 关于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相关法律法规2.3.2 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设计和实施三.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现状分析3.1 社会保险覆盖率3.1.1 养老保险覆盖情况分析3.1.2 医疗保险覆盖情况分析3.1.3 失业保险覆盖情况分析3.1.4 工伤保险覆盖情况分析3.2 社会救助情况3.2.1 低保政策的适用性分析3.2.2 对农民工的特殊救助政策分析四.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对策和建议4.1 修改完善法律法规4.1.1 建议修改现有法律法规4.1.2 提出新的法律法规建议4.2 加强制度和政策设计4.2.1 修改社会保障制度4.2.2 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4.3 加强监督和执法4.3.1 加强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监督 4.3.2 打击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4.4 提高农民工权益保护意识4.4.1 加强农民工法律知识宣传教育工作4.4.2 增加维权渠道和方式五.结论5.1 总结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影响因素5.2 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附件:1. 相关法律法规文本2. 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设计方案3. 维权渠道和方式介绍法律名词及注释:1. 社会保险制度:指国家对劳动者在社会保障方面的权益进行保障和补偿的制度。
2. 养老保险:是一种社会保险制度,旨在为劳动者提供老年养老金和相关待遇。
3. 医疗保险:是指通过社会保险制度对劳动者在医疗方面的费用进行保障和补偿的制度。
4. 失业保险:是一种社会保险制度,旨在为劳动者提供失业保险金和相关救助。
5. 工伤保险:是一种社会保险制度,旨在为劳动者在工作中受伤或患病时提供相关保障和补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