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痰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述
• 将吸痰管插入气道连接负压吸出气道分泌 物的同时,也对气管黏膜形成刺激引起咳 嗽、气道痉挛或损伤,可导致肺出血、颅 内压增高、血压增高或降低;吸痰同时也 抽出一部分的氧气,影响患者的气体交换, 出现低血氧、肺不张等并发症。
概述
• 因此,气管内吸痰前必须正确评估患者吸 痰指征,做到按需吸痰,以尽量减少吸痰 对患者造成的刺激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护理重点步骤
• 14、预防感染: • (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原则。 • (2)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 • (3)吸痰管及其他用物应符合无菌标准,
吸痰管应一用一灭菌或一用一更换。 • (4)口鼻腔吸痰后,更换吸痰管,再进行
人工气道深部或气管内吸痰。
护理重点步骤
• (5)患者吸痰操作前后,均应认真洗手或卫生手消毒, 防止致病菌在患者间交叉传播。
护理重点步骤
• ⑤气道压力增高,或气道内可见痰液。⑥ 呼吸机流量或压力曲线呈锯齿状震荡(排 除了呼吸机管路积水)。⑦怀疑误吸。⑧ 明显的呼吸费力。⑨血氧饱和度下降。⑩ 胸片改变与分泌物蓄积一致,需要留取痰 标本检验。
护理重点步骤
• (2)翻身、拍背、雾化等促进痰液引流措 施后,应立即吸痰,以获得最佳效果。
护理重点步骤
• 16、监测吸痰危险。吸痰前后,出现吸痰 管置入困难或阻力很大;吸出痰液带有痰 块、血块;呼吸机气管高压报警、分钟通 气量过低报警或窒息报警;患者呼吸时出 现明显困难、呼吸活动度大、呼吸时有很 强的声音、氧饱和度急剧降低、大汗、心 律失常、猝死,均应立即怀疑痰栓形成乃 至窒息,可迅速导致患者意外死亡,应需 要迅速证实并采取措施。如经验不足应同 时大声呼喊救援。
护理重点步骤
• 掌握吸痰指征和时机,遵循最小吸痰频次原则, 按需吸痰:
• (1)需要吸痰的情况:①有气道不顺畅或通气功 能低下或障碍;患者咳嗽有痰,听诊痰鸣音。② 直接听见痰鸣音,听诊呼吸音粗糙或肺部有湿啰 音。③机械通气患者采用容量控制式时气道峰压 增加或采用压力控制式时潮气量减少。④患者不 能进行完整有效的自主咳嗽(如痰液连续刺激呛 咳)。
护理重点步骤
• 采用密闭式或半开放式(通过打开呼吸螺 旋接头三通帽)吸痰。吸痰时保持患者与 呼吸机的连接,以维持患者连续机械通气 和给氧。呼吸机将在吸痰期间为维持预设 的压力或容量而进行漏气补偿,可以降低 肺萎陷的发生。
护理重点步骤
• 正确选用吸痰工具。选择粗细合适(小于气管套 管内径的1/2),长短合适(经口鼻吸痰、气管切 开的吸痰长管约30cm,经气管插管吸痰管长约 55cm),柔韧度适宜的吸痰管。密闭切开的吸痰 管选用有两个注水孔(一孔为气道内注水口,另 一孔为冲洗吸痰管用),当FIO2>50﹪、PEEP >5cmH2O,建议使用密闭式吸痰管,以减轻因开 放吸痰引起氧气和PEEP泄漏。建议对建立人工气 道患者使用密闭式吸痰管(详见相关链接)。人 工气道吸痰管和口鼻腔吸痰管应分开使用,即避 免交叉使用。
护理重点步骤
• (5)当气管切开的皮肤切口有大量分泌物 溢出时,先吸切口外分泌物,接着按以上 顺序和方wenku.baidu.com吸痰。
护理重点步骤
• 9、控制吸引压力。选择能吸出痰液的最小 压力,临床常用吸痰压力成年人为-400~300mmHg。
护理重点步骤
• 10、控制气管内吸痰的持续时间。吸痰持 续时间取决于分泌物的清除情况及患者对 吸痰的反应和患者对缺氧耐受能力。一般 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s,间歇3~5min。当 评估患者呼吸支持力度大、缺氧耐受能力 差时,在有效吸引情况下,吸痰的持续时 间尽量缩短,吸痰间歇时间延长,以减轻 因吸痰引起低血氧等并发症。
护理重点步骤
• (3)有声门下吸引者,人工气道吸引前后 均应先清理声门下分泌物。
• (4)当外露人工气道或呼吸机螺纹管有分 泌物时,应分3步:先使吸痰管带负压由浅 入深进行吸痰,直至吸痰管送至气管插管 30~35cm或送至气管切开套管10~15cm; 然后松开负压,送吸痰管到深部,遇到阻 力向外提1cm,再加负压吸引;最后吸口鼻 腔分泌物。
气管内吸痰
外一科 刘意玲
概述
• 气管内吸痰( endotracheal suction)是将 吸痰管插入患者气管内加以负压吸出气道 分泌物的过程,其目的是清除呼吸道分泌 物,保持气道通畅。
概述
• 气管内吸痰是肺部治疗和护理的必需组成 部分,对预防肺部感染,以及已知肺部感 染的控制与治疗具有重要作用。气管内吸 痰是侵入性操作,对于患者来说不仅是一 种痛苦的经历,也充满风险。
• 3、口鼻腔黏膜情况,气管插管位置和固定 情况
• 4、心理状态、合作能力 • 视痰液的多少决定吸痰的时间和次数
告知
• 1、吸痰的目的和步骤 • 2、操作中可能出现的不适合风险,取得合
作 • 患者痰多危急时应立即实施操作,然后再
向患者及家属解释
准备
• 1、操作者:洗手,戴口罩。 • 2、环境:清洁、舒适。
练习题
• 4、用吸痰管进行气管内吸痰的方法应()。 • A、自上而下抽吸 B、自下而上抽吸 • C、左右旋转向上提吸 D、上下移动导管
进行抽吸 E、固定于一处抽吸 • 5、吸痰托盆应多久更换一次()。 • A、2小时 B、4小时 C、6小时 • D、8小时 E、12小时
• 4、肺部听诊:湿啰音有无减少或消失。 • 5、整理:患者体位舒适、清洁,用物按规
定分类处理。
实施
• 1、注意无菌操作原则。 • 2、痰液黏稠者可雾化或拍背3~5min后再抽吸。 • 3、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s,间歇3~5min,及时
吸净圆碗内剩余的生理盐水。 • 4、若有气管或气管切开,应先抽吸气管插管或气
管切开出,再抽吸口鼻处 • 5、吸痰管一用一换。 • 6、吸痰托盆4h更换一次。 • 7、用物按消毒隔离规范处理。
观察与记录
• 1、观察呼吸是否改善,痰液吸引情况,有 心电监护者,严密观察生命体征、SpO2情 况。
• 2、记录痰量、性质,颜色。
练习题
• 1、为小儿吸痰时,负压不宜超过()。 • A、13.3kPa B、20.0kPa C、40.0kPa • D、53.3kPa E、60.0kPa • 2、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 • A、5秒 B、10秒 C、15秒 • D、20秒 E、25秒 • 3、吸引器吸痰的原理是利用()。 • A、正压作用 B、负压作用 C、空吸作用 • D、虹吸作用 E、静压作用
护理结局
• 1、有效地促进痰液排出,保持呼吸通畅。 • 2、及早发现并发症,及时处理。
气管内吸痰操作流程及要点说明
观察 与记录
实施
核对
操作 流程
评估 告知
准备
核对
• 医嘱、患者的床号、姓名
评估
• 1、病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痰液的量 和黏稠情况
• 2、呼吸状况:有无呼吸困难和发绀,SpO2 是否下降,有无痰鸣音
准备
• 3、用物:负压吸引装置、吸痰管、听诊器 等。连接并检查吸痰装置,调节负压。
• 4、患者:头转向一侧,检查口腔黏膜,取 下活动性义齿,颌下铺治疗巾。
准备
• 1、调节压力(负压) • 成人
300~400mmHg(40~53.3k Pa) • 小儿 250~300mmHg(33~40kPa) • 2、机械通气患者吸痰前后 给予高浓度氧气吸入。
护理重点步骤
• 11、掌握非人工气道内的吸痰方法。经口 鼻腔吸痰时,当吸痰管插入至咽部,嘱患 者深吸气或咳嗽,以便吸痰管进入气管内, 刺激患者咳嗽,以便痰液排出,必要时插 入鼻通气管及调整吸痰管插入角度,以利 于吸干净痰液。
护理重点步骤
• 12、必要时配合医生进行纤维支气管镜吸 痰。
• 13、做好人员防护。对呼吸道传染性疾病 的患者,必须使用密闭式吸痰法。操作者 须佩戴N95口罩、护目镜、面罩、防护服等 相应防护措施。
护理重点步骤
• 17、吸痰危象的紧急处理。如患者处于频 死状态,立即放松气囊,通过高流量面罩 经口给氧;应立即准备手控呼吸球囊经口 加压给氧。呼叫医生,由医生决定是否立 即拔除人工气道。准备抢救车并准备随时 再次建立人工气道。
护理重点步骤
• 18、必要时留取痰标本物送检验科做培养 和药敏试验。
• 19、必要时教导有需要的患者及家属吸痰 方法,为回家做准备。
护理目标
• 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 • 无并发症发生。
护理重点步骤
• 评估患者是否需要经口腔和(或)气管吸 痰,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口腔情况, 自主排痰能力,spo2,痰液的部位,量和 性状,听诊湿啰音的部位和程度,以及正 确评估吸痰指征。
• 评估生命体征及呼吸机支持力度及缺氧耐 受能力。
• (6)条件许可时,采用密闭式吸痰法。密闭式吸痰管目 前最佳的更换时间尚未确定,一般建议24~48h更换。
护理重点步骤
• ( 7)声门下吸引管的接口及其连接的负压 引流管,应置放于颈部或锁骨下深静脉穿 刺部位的对侧。定时更换负压引流管,痰 液黏稠者每日换。
护理重点步骤
• 15、监测吸痰效果。监测患者呼吸音、氧 合状况、皮肤颜色、脉搏、氧饱和度、呼 吸频率和呼吸活动度、血流动力学参数 (心率、血压、心律)、痰液性状(颜色、 量、黏稠度、气味)、呛咳能力、颅内压 (必需时)、呼吸机监测参数(峰压和平 台压、潮气量、压力、流量曲线)、血气 分析。
• (3)吸痰后听诊肺部,判断是否吸净痰液, 若有痰,间隔3~5min,待血氧饱和度回升 再吸。
护理重点步骤
• (4)观察痰液的量和性状,根据痰液黏稠 度的判断,选择相应湿化措施并绝定吸痰 频次。
• (5)监测外周血氧饱和度和血流动力学情 况(评均动脉压值和心律)。吸痰前、中、 后,如果患者出现心动过速、室性异位心 律増多和(或)氧饱和度下降,应立即停 止吸痰,并给予氧气或连接呼吸机辅助呼 吸。
实施
• 1、连接吸痰管,试吸力,湿润导管 • 2、插管:进管时阻断负压 • 经口插管深度14~16cm • 经鼻腔深度22~25cm • 气管套管10~20cm • 气管导管10~25cm,原则上超过气管插管长度,插管至合
适深度,遇阻力向外退出1cm后吸引。
实施
• 3、吸痰:左、右旋转,向外退出,吸净痰 液。
护理重点步骤
• 8、掌握气管内吸痰的顺序和部位: • (1)一般情况下,先吸人工气道内的痰液。
先将吸痰管不带负压直接进到气管深部, 遇到助力时向外提1cm(避免吸到并损伤气 道粘膜),再加负压吸引。 • (2)当口鼻腔分泌物明显増多时,先吸口 鼻腔分泌物,再吸人工气道内分泌物。两 次吸痰应用不同的吸痰管。
• 吸痰前告知患者及家属吸痰的目的、配合 方法,如插入吸痰管时患者做深慢呼吸。
护理重点步骤
• 吸痰前后给予足够的氧气。吸痰患者增加 氧流量至6~8L/min ,机械通气患者给予 100%纯氧2~3min或智能吸痰,以増加患者 氧储备,减少吸痰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低氧 血症损害;不建议采用短暂增加潮气量、 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呼吸频率,或 手控呼吸方式增加氧储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