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朴甲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2016年6月13日
25
王某某强奸案
2001年初,50岁的王某某在市场卖菜,偶遇在外流浪患 有精神分裂症的40多岁的丁某。王某某见其以垃圾充饥, 衣着破烂,便生出恻隐之心,将其带回家中,为其提供
食宿,照料有加。王某某还到村治保那里说:“我就把
她当老伴吧!”于是,二人就开始了持续一年的同居生 活,期间,王承认多次与丁发生性关系。经鉴定,被害 人丁某患有精神分裂症,在受到侵害时,没有性自我防 卫能力。据此,检察机关以强奸罪对王某某提起公诉。
1871年《德国刑法典》第1条
“(一)重罪,指处死刑、重惩役、或超过五年城堡 监禁的行为。 (二)轻罪,指处五年以下城堡监禁、轻惩役、超过 一百五十马克罚金的行为。 (三)违警罪,指“处拘留或一百五十马克以下罚金 的行为。”
2016年6月13日
8
犯罪概念的形式化
1903年《俄国刑法典》第1条 犯罪是“在现行法上,以刑罚威吓所禁止的行为” 1937年《瑞士刑法典》第9条 犯罪是法律所禁止的、并以刑罚来制裁人行为”;等等。
2016年6月13日
23
卜某重婚案
1993年5月3日,夏某(女)与卜某(男)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婚后双
方性格难以协调,感情逐渐恶化,2000年6月19日,二人到镇法律服务
所协议离婚,签订了离婚调解协议。当日镇民政办的有关人员不在,卜 某交了20元离婚证工本费后,二人离开,未领离婚证。此后,双方不再
2016年6月13日
34
第二节犯罪构成
一、犯罪构成的历史沿革 二、我国犯罪构成的概念 三、犯罪构成的分类 四、犯罪构成要件
2016年6月13日
35
一、犯罪构成的历史沿革
大陆法系最早提出犯罪构成论。 19世纪初,德国著名刑法学家费尔巴哈把犯罪构 成作为刑法学上的概念来使用: “犯罪构成就是违法行为中所包含的各个行为的或事实
(2)思想原因。
启蒙思想家一致认为只有行为才能构成犯罪,犯罪是
违反法律的行为。霍布斯指出:“罪行是一种恶行, 在于以言行犯法律之所禁,或不为法律之所令。”
2016年6月13日
11
资产阶级形式化的犯罪概念的原因:
(3)立法原因。
资产阶级法学家们之所以提出犯罪概念形式定义是受
大陆法系罪刑法定思想制约—严格限定只能以法定的 要件形式去判断行为,“无法无罪、无法无刑”。
2016年6月13日
12
(二)我国刑法中的犯罪定义
1997年刑法第13条
2016年6月13日
13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 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 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 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
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
重的社会危害性的行为无法受到法律制裁,但这是为维护法 律的尊严、实现一般公正所付出的必要的代价。
2016年6月13日
33
三、确立刑法中犯罪概念的意义
犯罪概念是划分罪与非罪的总标准。 一个行为究竟是犯罪或者不是犯罪,是犯罪 还是其他违法行为、不道德行为、错误,从 总体上说,就是看这个行为是否具有一定的 社会危害性,并且是否达到触犯刑律、应受 刑罚处罚的程度。
王某某的行为是否应当按照强奸罪定罪处罚?
2016年6月13日
26
谭某致人死亡案
谭某,长期生病,向一算命先生求教。算命先生告
知谭某做一个和其身高相仿的稻草人,将谭某的旧 衣服给稻草人穿上,再将谭某自己的生辰八字写在 纸上,放入稻草人穿的衣服里,然后将穿衣服的稻 草人放在公路上,来往的汽车从稻草人身上轧过去, 谭某的霉运即可消除。谭某如法炮制。司机李某正 常行驶中,突然发现前方一“人”躺在路上,遂紧 急刹车,但由于雨天路滑,车侧翻于稻田,将正在 插秧的甲、乙两人撞死。谭某构成犯罪否?
第一性的,行为不是因为违法才具有危害性,而是
因为具有危害性才违法。
2016年6月13日
20
形事违法性的认定的问题: 当主客观不符合时,是以行为本身的违法性来认定还是结果的违 法性来认定? 行为无价值论(德国威尔采尔)和结果无价值论的对立。 行为无价值论认为,行为本身恶是违法性的根据;
结果无价值论则认为,结果恶才是违法性的根据。
30
该规定中就同时存在“社会危害性”标准 和“刑事违法性”标准。一个定义中同时 使用互相冲突、排斥的两个标准来界定犯 罪,势必影响罪刑法定原则在犯罪定义中 完全彻底体现,使犯罪这个基本定义乃至 整个刑法典的科学性大打折扣。
2016年6月13日
31
其次,形式与实质相统一的选择不符合罪刑法定原
则的基本要求。 形式与实质相统一选择的是实质合理性,而罪刑法 定原则要求的则是形式合理性,因此,两者必然存 在着矛盾。
名义刻在卜某祖父的墓碑上。
2016年6月13日
24
朴甲盗窃案
朴甲(19岁)家中人多房少,借宿其叔朴乙家。1993年9月28日,朴甲在
叔朴乙家闲着无事,想找本杂志翻阅,就随手拉朴乙忘了上锁的书桌抽屉, 发现内有一叠崭新的人民币,顿起贪心,偷偷从中抽走50元。朴乙大意, 没有发现。朴甲得逞后,胆子越来越大,又分别于同年10月、1994年3月 两次窃取其人民币600余元。当朴甲又于1994年6月10日趁朴乙家无人之 机,打开抽屉欲寻找现金时,不料被躲在家里逃学的朴乙之子朴丙发现, 遂案发,朴甲家属代其偿还了朴乙的损失。朴乙曾到公安机关要求不要 处理朴甲。
2016年6月13日
27
河南4名耍猴艺人黑龙江卖艺被判罪 视频
• 2014年7月9号,河南新野县的耍猴艺术属于“国家级非物 质文化遗产”,四名耍猴艺人携带自家繁殖饲养的6只猕猴 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街头表演猴戏时,被当地森林公安抓 获并刑事拘留。在查清四人所带的6只猴都有合法饲养证的 情况下,以没有“野生动物运输证”为由向当地检察院审 请批捕。9月4日,黑龙江东京城林区检察院就此案提起公 诉。9月23日,东京城林区基层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认定4 人犯非法运输珍贵野生动物罪。 • 行为人构成犯罪么?
2016年6月13日
28
形式特征与实质特征相统一的犯罪概念与罪刑法 定原则相冲突。 首先,两者的相统一使得刑法第13条和第3条不 协调。 刑法第3条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 依照法律定罪处罚;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 为的,不得定罪处罚。” 刑法第13条规定的犯罪定义中使用了“危害社会” 和“危害不大”的字样,强调了社会危害程度大 小对罪与非罪的决定意义。
2016年6月13日
29
我国形式特征与实质特征相统一的犯罪概念的反思 形式特征与实质特征相统一的犯罪概念与罪刑法定原则
相冲突。
首先,两者的相统一使得刑法第13条和第3条不协调。
刑法第3条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
法律定罪处罚;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 定罪处罚。” 刑法第13条规定的犯罪定义中使用了“危害社会”和 “危害不大”的字样,强调了社会危害程度大小对罪与 非罪的决定意义。 2016年6月13日
2016年6月13日
4
(一)犯罪的定义
1、形式定义
从犯罪的法律特征上给犯罪下定义,而不涉及犯罪的本质特征。
2、实质定义
从犯罪的本质特征定义,而不涉及犯罪的法律特征。
3、实质与形式相统一的定义
从犯罪的实质和法律两方面的特征给犯罪下定义。
2016年6月13日
5
理论探讨
犯罪概念的形式化,是随着资产阶级近代刑事立 法活动而提出的,主张刑法典中的犯罪概念仅限 于从形式方面界定犯罪。
2016年6月13日
9
资产阶级形式化的犯罪概念的原因:
(1)历史原因。
法国大革命前夕,罪刑擅断主义盛行,法官自由裁量
权极大,刑罚极其残酷,整个司法体制极其黑暗腐朽。 因此,新兴资产阶级提出“罪刑法定主义”、“严格 规则主义”、“刑罚人道主义”等原则。
2016年6月13日
10
资产阶级形式化的犯罪概念的原因:
终止治疗或让医生注射能立即致其死亡的药物。王某找到
主治医师蒲某,请求为母亲注射能立即致其死亡的药物, 使母亲摆脱癌症的折磨。蒲某按照王某的要求,为刘某注 射了一支药物,致其死亡。
2016年6月13日
3
见死不救是犯罪么?
黄某在江上捕鱼,一条用于摆渡的小船倾翻,船上的 人落水,其中有人不会游泳,生命处于极度危险状态。 岸上的人要求黄某驾船营救,黄某迷信,认为抢救落 水的人会给自己带来灾难,拒绝参加营救。最终,四 人因抢救不及时溺水身亡。群众强烈要求严惩黄某。
2016年6月13日
15
答案:C。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少男与幼女在恋爱过程中 偶尔发生性关系,没有严重情节或造成严重后果的, 行为不构成犯罪,不追究刑事责任。
2016年6月13日
16
二、犯罪的基本特征
(一)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犯罪的本质特征 (二)刑事违法性 ——犯罪的法律属性 (三)应受刑罚处罚性(刑罚当罚性) ——犯罪的必然法律后果
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 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 是犯罪。”
2016年6月13日
14
张某(男,1998年12月6日出生)与李某(女,1999年10月5日
出生)系同学,二人从2011年7月开始谈恋爱。2013年7至8月
间,张某与李某在李某家先后3次发生性关系。对张某的行为, 处理正确的是() A构成强奸幼女罪 B构成强奸罪 C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犯罪 D张某的行为构成犯罪,但情节显著轻微, 危害不大,免予刑事处罚
2016年6月13日
6
犯罪概念的形式化
1810年《法国刑法典》第1条规定: “法律以违警刑所处罚之犯罪,称违警罪。 法律以惩治刑处罚之犯罪,称轻罪。
法律以身体刑或名誉刑处罚之犯罪,称重罪。”
这是最早出现在刑法典中的形式化的犯罪概念。 随后大陆法系国家刑法典纷纷采纳此种模式。
2016年6月13日
7
犯罪概念的形式化
2016年6月13日
21
例:刑事诉讼的证人,故意作与其记忆相反 的陈述,但是其陈述的内容,偶然地与客观 事实相符合,是否构成犯罪?
2016年6月13日
22
3、应受刑罚惩罚性。 应受惩罚性是将社会危害性与刑事违法性联系起来 的中间环节,是对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的评价。 注意:《刑法》13条的但书部分规定:同时具备 “情节显著轻微”和“危害不大”两个条件的,不 认为是犯罪(排除了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
第四章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
什么是犯罪,下面的说法你同意吗? 丙诱骗5岁的孤儿离开福利院,将其作为养 子,使之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丙的行 为没有造成危害后果。丙的行为不是犯罪。
2016年6月13日
2
安乐死是否构成犯罪?
王某的母亲刘某患有癌症,花费了巨额医疗费,未见好转。 主治医师蒲某告知王某,其母亲的病情已无法控制,生命 只可能维持半年左右。刘某因癌症的折磨,多次要求其子
2016年6月13日
17
1、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所谓社会危害性,是指行为对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 系所造成的这样或那样损害的特性。
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最本质最基本的特征;
是一切违法行为包括犯罪行为的共有的特征;决定 了该行为是否是犯罪,是否适用刑罚。
2016年6月13日
18
决定危害性大小的因素:
1、侵犯的客体。 2、行为的手段、后果、时间、地点。 3、行为人的情况及其主观因素。
社会危害性的分类
1、现实性危害与可能性危害。 2、物质性危害与非物质性危害。
2016年6月13日
19
2、刑事违法性
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基本法律特征。体现罪刑法定 原则。
只有当行为不仅具有社会危害性质,而且违反了刑
法时,才能被认定为犯罪。 某种行为虽然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如果该行为 没有触犯刑法,就不能把它作为犯罪处理。 刑事违法性是由社会危害性决定的,社会危害性是
一起生活,双方亲戚互不来往。2001年3月,派出所在办理户口登记时,
工作人员认为卜某与夏某已经离婚,未将夏某的姓名登记在卜某为户主
的户口簿上。2000年底,卜某与张某相识,两人共同开了“老六餐馆”, 卜某告诉张某其已离异,并向张某出示了离婚协议,两人以夫妻名义共 同生活,并于2001年11月共同购置了商品房。张某的名字被以孙儿媳的
在法治社Hale Waihona Puke Baidu,罪刑法定主义处于主导地位,因而法
律成为区分罪与非罪的唯一标准,只有法律才能设
置犯罪,只有根据法律才能认定犯罪。
2016年6月13日
32
第三,形式与实质相统一难以处理好法 的一般公正与个别公正的关系。
刑事违法性易于体现一般公正
社会危害性更易于追求个别公正
以是否具有刑事违法性为根据,尽管可能使个别具有较为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