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的概念与特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犯罪论
第四章 犯罪的概念与特征 第五章 犯罪构成 第六章 犯罪的预备、未遂和中止 第七章 排除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第八章 共同犯罪 第九章 罪数形态 第六——第九章 修正的犯罪构成
第四章 犯罪的概念与特征
第一节 犯罪的概念 第二节 犯罪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犯罪的分类 第四节 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
实质内涵之限制——但书
一切……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 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前提:实质上有危害,形式上违反刑法 条件: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 结论:不认为是犯罪 例如:家长教育子女的打骂、伤害。 目的:刑法谦抑
犯罪定义的第二困惑:
具备实质危害性与形式 违法性的行为与刑法谦
第一节 犯罪的概念
一、犯罪的本质属性 二、犯罪的定义
一、犯罪的本质属性 (思考、理解)
1.犯罪的阶级性。 2.犯罪的社会性。 3.犯罪的阶级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犯罪学历史上的不同学说: 违背正义;(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违背理性;(康德、黑格尔、贝卡利亚) 违背神意; 遗传因素;(龙勃罗梭)
(二)实质定义
从犯罪的阶级性和社会性特征上给犯罪下 定义,而不涉及到犯罪法律特征。
如1922年《苏俄刑法典》:“威胁苏维埃 制度基础及工农政权向共产主义过渡时期 所建立的法律秩序的一切危害社会的作为 和不作为,都认为是犯罪。”
以……受到威胁、受到危害为标准。
(三)实质与形式相统一的定义
第十三条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 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 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 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 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 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 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 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 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侵害性:杀人。 主体评价:报复杀人——犯罪;见义勇为杀人—
—正当防卫;战争中的杀敌——英雄。 严重的社会危害性需考虑情节、后果、数额。
二、刑事违法性
刑事违法性是指犯罪行为违反刑法规范的 特征。刑事违法性不仅表现为行为人违反 了外在的刑法规范,同时也表现为行为人 对于人们内在的刑法观和刑法意识的背离
据介绍,由于盗号木马入侵计算机系统后,是以获取用户 所使用相关程序的用户账号和密码并发送到指定接收地址 为目的,对用户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改变和破坏是“隐形” 的,表面上不会造成用户无法正常使用和操作自己的计算 机,而这与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条规定的“对计算机信息系 统功能进行删除、修改、增加、干扰,造成计算机信息系 统不能正常运行”的情形难以对应。
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 (2)社会秩序; (3)经济秩序、财产权利; (4)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

形式内涵
一切……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 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
依照法律=犯罪 对比:社会危害=犯罪(实质内涵) ?依照法律 = 社会危害? ?法律滞后性;法律稳定性;
实质内涵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 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 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 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 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 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 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
实质内涵
强调的是社会危害。社会危害=犯罪 列举了保护的利益: (1)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人民民
第二节 犯罪的基本特征 (记忆内容,理解含义)
一、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二、刑事违法性 三、应受惩罚性
一、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社会危害性是指犯罪行为对于某一社会形态中各 种利益以及整体利益的危害的特性
这一特性可以分解为行为的侵害性与社会主体意 志(统治意志)的不相容性。即客观上的侵害和 主观上的评价相结合。
二、犯罪的定义
(一)形式定义 (二)实质定义 (三)实质与形式相统一的定义
(一)形式定义
从法律特征上给犯罪 具体规定上可以分为三种形式:A、犯罪是
违反刑法的行为;B、犯罪是依法应受刑罚 处罚的行为;C、犯罪是违反刑法,应受刑 罚处罚的行为。 立法决定犯罪,依法定罪。
抑之间如何选择?
未遂的犯罪是不是都可罚?
抢劫少量钱财是不是都是抢 劫罪?
致人轻伤都定伤害罪吗? 盗窃1000元都定盗窃罪吗? 贪污、受贿5000元?
小结:
犯罪定义并没有提供一个界限清晰 的犯罪模式。但是,它反映了一种 定罪的思维模式。不同的思维模式 决定了不同的理论体系。
我国的犯罪定义模式是:以社会危 害性为基础,以法律规定为界限, 综合考虑定罪处罚的必要。
如何理解:
违反外在的刑法规范是形式违法; 违反内在的刑法观和刑法意识如何理解? 违反了内在的刑法观和刑法意识,没有违
反外在刑法规范,如何处理?
二、刑事违法性
P33(倒数3行):刑事违法性与严重的社会危害 性具有内在的联系。凡是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的行为,也必然具有刑事违法性。
如何理解?
刑事违法性≠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凡是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也必然具
有刑事违法性”的表述在有类推制度的情况下成 立。 刑事违法性应当从两个方面理解:
犯罪定义的第一困惑:
在实质危害性与形式违 法性之间如何选择?
名人代言广告
盗号木马
警方发现,诸晓明、周俊财、邹京川、郭丽里等人负责制 作、编写“伯乐”、“战神”、“下载者”等木马有害程 序,由夏冰等人在扬州通过QQ群、网站、论坛及通讯工 具,以平均每款游戏1万元的价格将木马有害程序销售给 “下家”,“下家”又将木马程序交由“流量商(指掌握 有大量网络游戏玩家号码的团伙)”进行“洗信(清查盗取的 信,将值钱的游戏装备、靓号从中挑选出来)”,入侵、破 坏游戏玩家的计算机系统,窃取游戏账号内的虚拟财产, 最后通过变卖非法获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