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利他行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2.1 个体差异:利他人格

利他人格:在各种情况下使个体帮助他人的 品质。

人格不是唯一决定行为的因素,还必须好率 其他关键因素,如性别,成长的文化,甚至 当时的心境。
10
2.2 利他行为中的性别差异

男性:更倾向表现骑士精神和英雄主义行为。 女性:在长期的/照顾的关系中表现出更多的 助人行为。
13
3.利他行为的情景决定因素

环境:乡村与城市 旁观者数目:旁观者效应
14
3.1 环境:乡村与城市

小镇居民比城市居民更倾向于帮助他人。 城市过载假设:住在城市中的人经常被刺激 作轰炸,使得他们独善其身以避免被信息所 淹没。
15
3.2 旁观者效应

旁观者效应:目击一件紧急事件的旁观者越 多,他们中的任何人帮助受害者的可能性越 小。
人中无知:因为没有其他人看上去关心这件事,
旁观者在紧急事件中假设一切正常。
责任分散:当目击者的数目增加,每个帮观者助
人的责任感减少的现象。
16
4. 怎样增加助人行为

增加旁观者干预的可能性 积极心理学与利他行为
来自百度文库
17
THE END!
18
第 十 二 章 利他行为
2007-11-9
1
本章内容概述
利他行为的基本动机:人们为什么助人? 个人品质与利他行为:为什么有些人更乐意 助人? 利他行为的情景决定因素:为什么人们会助 人? 怎样增加助人行为?

2
利他行为的定义

利他行为:对别人有好处,没有明显自私动 机的自觉自愿的行为。
助人是一种本能的反应,以促进那些与我们 基因近似者的福利。(进化心理学)

助人的报酬常常超过成本,所以助人在我们 的利己之内。(社会交换理论) 在某些条件下,对受害者有力的移情感觉和 怜悯促使无私的奉献。(移情-利他主义假说)
8

2. 个人品质与利他行为

个体差异:利他人格 利他行为中的性别差异 利他行为中的文化差异 心境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亲社会行为:任何以利于他人为目标所采取 的行动。 利他主义:即使需要助人者付出代价,仍愿 意帮助他人。
3

1.利他行为的基本动机

进化心理学:本能与基因 社会交换:助人的成本与报酬 移情与利他主义:助人的纯粹动机
4
1.1 进化心理学:本能与基因

亲属选择:自然选择偏好那些帮助亲属的行 为。

互利规范:期望帮助他人后,能够增加他们 将来帮助我们的可能性。
学习社会规范:人们通过自然选择,在基因 上设置了学习社会规范的程序,其中之一就 是利他主义。
5

1.2 社会交换

社会交换理论:我们所做的许多事源于最大化报酬 和最消化成本的期望。

社会交换理论假设:就像人们在经济市场上试图最 大化金钱的获利/损失比率一样,人们在和其他人的 关系中试图最大化社交付出/收获的比率。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真正的利他主义,即当人们做 的事对自身来说代价很高时仍然助人,是不存在的。
11
2.3 利他行为中的文化差异

在所有文化中的人,更可能帮助他们认为是 内团体成员的人,而较少帮助他人认为是外 团体成员的人。 内团体:个体认同为其成员的群体。

外团体:任何个体不认同的群体。
12
2.4 心境对利他行为的影响

积极心境的影响:“心情好,做好事”效应 消极状态减轻:“心情糟,做好事”效应
6

1.3 移情与利他主义

移情:把我们自己置于他人的位置,并以那 个人的方式体验事件和情绪的能力。

移情-利他主义假设:当我们对另一个人产生 移情,会试图处于纯粹的利他主义理由来帮 助这个人,无论我们会得到什么。 实验结果表明,当人们对他人的痛苦体验移 情是,真正的利他主义是存在的。
7

小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