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工程 第3章 发酵工业原料及其处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 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防止菌体过早衰老; ② 利于产物的合成。
(2)成分种类:
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水; 前体、促进剂、抑制剂。
1.碳源:
发酵培养基中的含量远大于其在种子培养基中的含量。
(1)作用
I. 提供合成细胞物质所需碳素; II. 提供目的产物中的碳; III. 合成产物的能源。
4.生长因子:
为发酵培养基必不可少的组分 对量的控制要适当,如生物素亚适量法的谷氨酸发酵。
5.前体:
概念:有些化合物被加入培养基后,能够直接在生物合成过 程中结合到产物分子中去,而自身的结构并未发生太大变化, 却能提高产物的产量,这类小分子物质被称为前体。 前体使用浓度要适当,浓度过高对菌体有毒害作用,一般采 用流加方式,减少一次加入量。
第一篇 工业微生物和发酵工业原料
第三章 发酵工业原料及其处理
第一节 发酵工业原料的种类和成分 第二节 淀粉水解糖的制备 第三节 发酵培养基灭菌
第1节 发酵工业原料的种类和成分
一、发酵培养基中各种成分的定量
1 概念: 发酵培养基是供微生物生长繁殖和合成大量产物 的培养基,用于发酵生产特定产物。 (1)要求:
淀粉质原料是发酵工业最常用的原料之一。 葡萄糖是碳源中最容易利用的单糖, 淀粉水解后可获得葡萄糖。
在工业生产上将淀粉水解为葡萄糖的过程称为 淀粉的糖化,所制得的糖液为淀粉水解糖。
凡是淀粉质原料都可用于制备淀粉水解糖。 水解方法有:酸水解法、酶水解法、酸酶结合水解法。
二、淀粉水解制糖
1、酸解法
以酸(无机酸或有机酸)为催化剂,在高温高 压下将淀粉水解转化为葡萄糖的方法。
1,4糖苷键和α -1,6糖苷键,产生β-葡萄糖。
3、酸酶结合法
酸酶法 酶酸法
(1)酸酶法:

淀粉
酸解
糊精或低聚糖
糖化酶
酶解
葡萄糖
有些淀粉,如玉米、小麦等谷类淀粉,淀粉颗粒坚 实,如用-淀粉酶液化,在短时间内,液化反应往 往不彻底; 可采用酸将淀粉水解至葡萄糖值10-15,然后将水解 液降温、中和,加入糖化酶进行糖化。
(2)酶酸法:
-淀粉酶
淀粉
糊精或低聚糖
酶解液化

酸解糖化
葡萄糖
有些淀粉原料颗粒大小不一(如碎米淀粉),如果 用酸法水解,常致使水解不均匀,出糖率低; 可先采用-淀粉酶液化,过滤除杂后,再用酸法水 解制葡萄糖。
酶酸法特点: 可采用粗原料淀粉,淀粉浓度也较酸法高,糖液色浅。
不同工艺所得糖化液质量比较
四、发酵培养基中的无机盐和生长因子
1.磷酸盐是某些蛋白质和核酸的组成部分; 磷酸盐有缓冲作用。
2.硫酸镁 镁是许多酶的激活剂,硫为含硫蛋白提供硫源。
3.钾盐、钠盐一般以磷酸盐的形式供给 4.微量元素以有机碳氮源时可不单独添加 5.生长因子发酵工业一般以农副产品原料提供
常用的有玉米浆、麸皮水解液、糖蜜、酵母水 解液等。
五、发酵生产的前体物质和促进剂、抑制 剂
1.前体多在氨基酸、抗生素、核苷酸发酵中添加使用
AB
C
E D
2. 促进剂
作用改善细胞环境:增加渗透性、增强氧的传递速度等。如表面活性剂甲醇、EDTA。3.抑制剂
作用是抑制某些途径而使代谢向所需要产物的途径转化。
第2节 淀粉水解糖的制备
一、淀粉水解糖的制备方法
2、酶解法
分两步:液化和糖化,又称为双酶水解法。 相对于化学法的酸水解法,采用专一性的酶制剂作催 化剂,反应条件温和,副反应较少,可提高原料的转 化率和糖液浓度,改善糖液质量。 缺点是反应周期长。 (1)液化酶又称为α-淀粉酶,是内切型淀粉酶,任意
切开α -1,4糖苷键。 (2)糖化酶,是外切型淀粉酶,从末端依次水解α -
二、工业上常用作碳源的淀粉质原料
淀粉质原料含淀粉量高,而且来源广泛、价格便宜。 淀粉质原料及其水解液是发酵工业常用的碳源;
使用最广泛的淀粉质原料是工业淀粉、谷类、薯类; 工业淀粉有玉米淀粉、小麦淀粉、甘薯淀粉、马铃薯 淀粉、木薯淀粉等。
三、工业上常用作氮源的蛋白质类原料
发酵工业上常用的蛋白质原料主要有豆粉、花生
(2)种类
淀粉、淀粉水解糖、糖蜜、有机酸、低碳醇、脂 质、烃类。
2.氮源:
在发酵培养基中的含量因发酵目的产物不同而不同。 目的产物是否含有氮元素。
(1)分类:
I. 有机氮源: 豆粉、花生饼粉、棉子粉、玉米浆、蛋白胨、酵母粉、 鱼粉等 II. 无机氮源 氨水(液氨)、硝酸盐、铵盐。
3.无机盐:
发酵培养基的必需成分之一 主要有磷、硫、铁、Mg、Zn、Co、Cu、Mn等。
饼粉、棉子粉、玉米浆、蛋白胨、酵母粉、鱼粉等。 黄豆粉分为:全脂黄豆粉、低脂黄豆粉和脱脂黄豆粉。 玉米浆:玉米淀粉生产的副产品,是用亚硫酸浸泡玉米 所得的浸泡液的浓缩物(固形物含量在50%以上) 蛋白胨由各种动物组织和植物水解制备;有血胨、肉 胨、鱼胨、骨胨等。 酵母粉由水解啤酒酵母和面包酵母制得。 以上各种蛋白质原料均是由天然原料加工而成,成分 复杂;因原料产地、加工方法、原料品种等不同,营 养物质的含量也随之变化,因此对发酵有较大影响。
1、酸解法
优点: 生产简易,由淀粉逐步水解为葡萄糖的整个化学反应 过程,仅在一个高压容器内进行,水解时间短,设备 生产能力大。
缺点: 1)由于水解作用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的,要求设 备耐腐蚀、耐高温、高压; 2)在酸水解过程中,除了淀粉的水解反应外,尚有副 反应的发生,将造成淀粉的利用率降低; 3)酸水解法对淀粉原料要求严格,淀粉浓度不宜过高
DE值(Dextrose Equivalent)
指葡萄糖值,即糖化液中还原性糖全部当 作葡萄糖计算,占干物质的百分比。
DE=
还原糖 干物质
×100%
还原糖采用斐林试剂法测定; 干物质用阿贝折光仪测定。
酸酶法特点:
① 液化速度快; ② 糖化是由酶来进行的,对液化液要求不高,
可采用较高的淀粉乳浓度,提高生产效率; ③ 用酸较少,产品颜色浅,糖液质量较高。
项目
酸解法
葡萄糖值(%)
91
葡萄糖含量(%)
86
灰分(%)
1.6
蛋白质(%)
0.08
羟甲基糠醛(%) 0.30
颜色 (单位2°Be` ) 10.0
葡萄糖收率(%)
酸酶法
95 93 0.4 0.08 0.008 0.3 较酸法高5%
双酶法
98 97 0.1 0.1 0.003 0.2 较酸法高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