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相和沉积微相研究
卫城油田沙四段沉积相与沉积模式研究
滨浅湖的泥岩之间无绝对识别标志 , 统称滨浅湖泥 。在测井相分 析中均用 M表示 主。 2 ) 浅水 三角洲砂体微相 2 . 2 . 2 层 理 水下分流河道 砂岩沉积物 中可 以见有牵引流特征的波状一斜波状层理 、 爬升层 水下分流河道砂 体是卫城沙 四段 三角洲前缘亚 相中最发育 的砂 理、 小型槽状 、 板状交错层理 、 平行层理以及砂泥岩互层处 的透镜状层 岩相 , 也是储层研 究的重 点。 理 与重力流有关 的层理类型有粒序递变层理 、 块状层理 以及滑 动变 根据测井曲线韵律特征的差异 , 结合取芯井岩性 、 构造组合 , 而将 形层理 。牵引流特征 的构造 明显多于重力流特征的构造。 水下分流河道分为侧积型 、 前积 型和加积型三种 。 2 . 2 - 3 粒度特征 侧积 型 ( S H) : 岩性 明显 为下 粗上 细 , 底 部为粉 砂 岩或含砾 粉砂 1 ) 粒度 累积概率 曲线 岩. 向上与泥岩渐变接触 。 该类 型一般 出现在水道上 、 中游 的主流线 附
3 . 2 . 2 沉 积 微 相 特 征 1 ) 滨浅湖相
滨湖是指洪水期湖岸线与枯水期湖岸线之间的地带 浅湖沉积与 滨湖沉积的主要 区别在颜 色和粒度上 . 颜 色较深 . 多 以灰 色到灰黑色 为主 , 偶 尔夹杂 色或褐 色。 粒度更细 , 出现大段的泥岩 、 页岩和油 页岩 ,
2 . 2 牵引流为主 . 兼 有 重 力 流沉 积 的 特 征
沙 四 4砂 组 : ( 2 8 6 7 — 2 8 8 9 I n ) 该 段为三角洲平原亚相 . 主要储 层为 河 道 微 相
2 . 2 . 1 成熟度较高 通过对七 口取芯井共 5 0 0 余块 薄片的鉴 定结果表明 . 以粉砂岩 为 主 .属石英砂 岩或长石质石 英砂岩类 。陆源组分 中石 英含量平均 为 7 1 . 3 %、 长石 1 6 . 3 %、 岩屑 1 2 . 4 %, 成 分成 熟度 指数 Q / ( F + R ) 在 2  ̄ 4 之 间, 说明成分成熟度很高 。 粘 土杂基含量不均 , 分选 中等 , 磨 圆为次棱一 次圆 , 说明结构成熟度 中等 。 高成分成熟度及 中等的结构成熟度 . 说明水流状态仍 以牵 引流为
单井沉积相划分、单井相
沉积相研究的目的是分析油藏范围内储集体所属的沉积环境、沉积相和微相类型及其时空演化,进而揭露储集砂体的几何形态、大小、展布及其纵、横向连通性的非均质特征,建立沉积模式,并深入探讨沉积微相对油气的控制关系。
正确识别沉积相和微相类型及其相互关系,是进行油田勘探和开发研究的重要内容。
沉积相的概念沉积相是指沉积环境及其在该环境中所形成的沉积物(岩)特征的总和。
相和环境的含义是有区别的。
沉积相是特定沉积环境的产物,是沉积环境的物质表现。
沉积相研究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根据某沉积物的空间分布情况判断其上下左右存在的沉积物类型及其储渗特征。
沉积物空间变化的这种规律性,称为“相序递变规律”。
沉积相的分类沉积相按其规模大小一般分为以下四级:一级相——相组:如海相、陆相、海陆交互相。
二级相——大相:如陆相中的河流相、湖泊相、三角洲相等。
三级相——亚相:如三角洲相中的三角洲平原亚相、三角洲前缘亚相、前三角洲亚相等。
四级相——微相:如三角洲前缘亚相中的分支河道微相、河口砂坝微相等。
沉积相分为碎屑岩沉积相和碳酸盐沉积相。
由于碎屑岩储集层比较常见,因此,重点介绍碎屑岩沉积相的分类。
表1是冯增昭等(1993)的分类方案。
由于亚相和微相的划分方案比较复杂,在此不在一一介绍。
表1 碎屑岩沉积相的分类相分析的方法、流程相分析就是根据“将今论古”的现实主义原则,运用比较岩石学的方法,根据沉积岩的各种特征即相标志来分析形成时的各种环境条件,从而最终达到恢复古地理的目的。
相分析的过程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单井剖面相分析、剖面对比相分析和平面相分析。
由于相分析在地质研究中的重要性及复杂性,本期主要讨论单井剖面分析,剖面对比相分析和平面相分析将在后续的文章中进行讨论。
单井剖面相分析1.相标志的研究能够反映古代沉积条件和环境特征的标志,通常称为相标志或环境成因的标志。
沉积体系分析是从详细观察和描述相标志开始的。
确定沉积体系的标志主要包括:岩石学、沉积构造、剖面结构、古生物学、自生矿物、颗粒结构和测井相等标志作为沉积相划分的主要依据,地震相仅作为沉积相判别的辅助标志。
沉积微相研究方法
一、沉积微相研究方法沉积微相研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1.基础地质资料当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对某一地层单位进行沉积相或沉积微相或沉积环境分析时:1.1.1应从最基础的地质工作入手,研究岩层本身的性质,诸如成分、颜色、结构、沉积构造、分选性、组成颗粒的特征(圆度、球度、表面微观特征)、层序特征(如向上变细或向上变粗,交互层等),分析其岩相特征。
1.1.2应仔细研究岩层中所含的各种生物化石的特征,尤其是生态特征,它可以更多地反映古生物的生存环境。
这里所讲的生物化石也包括各种遗迹化石,在许多情况下,生物遗迹化石更为常见,其重要性已为大家所共识。
这些工作主要依靠大量的野外露头观察和钻井岩芯描述来进行。
1.1.3 如果条件允许,在进行相分析时应将其与地球物理方法相结合。
1.2利用地球物理测井资料目前,利用地球物理测井资料进行相分析,已成为研究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之一。
1979年,法国地质学家O.Serra首先提出“电相”(即测井相),他定义“电相”是:表征地层特征,并可使该地层与其它地层区分开来的一组测井响应特征。
“电相”分析就是利用各测井响应的定性特征和定量参数来描述地层的沉积相。
能用于沉积相分析的测井资料,如视电阻率、自然伽马、声波时差、感应等近十种测井信息,其中以自然电位、电阻率和自然伽马曲线在相分析中的效果最为理想。
在研究中主要利用曲线的幅度、形态、组合形态,适当参照接触关系和次级关系等参数,并密切与岩芯和岩屑录井资料相结合。
1.3 综合分析的方法除此之外,利用地震资料、地球化学分析资料等也可以对沉积相进行研究。
当然,地质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学,对于古代沉积相和沉积体系的研究,需要利用各种手段,也就是综合的方法,而不是单纯依赖某一种方法。
事实上,由于自然环境的复杂性和各种地质作用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对地层记录的认识很不容易,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决不能失之于片面、主观。
研究工作要结合研究区目的层的特征,大量搜集野外及室内资料,通过取芯井详细的岩芯描述和室内测井沉积相的划分,并结合岩芯分析测试资料对研究区目的层先建立单井沉积微相柱状剖面,然后通过连井剖面分析,最后作出平面沉积微相展布图。
油藏描述过程中沉积微相研究的方法及应用
油藏描述过程中沉积微相研究的方法及应用 洪秀娥,郭建宇李建荣,李桂霞 (中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河南濮阳457001) 张天增 (中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采油三厂,河南濮阳457001)[摘要]结合东濮凹陷卫城油田E s 下3亚段沉积微相的研究,总结了油藏描述过程中沉积微相研究的方法及应用,包括宏观沉积相及沉积环境研究、沉积微相类型及其沉积特征研究以及沉积微相的平面展布特征等方法。
这些方法对地质条件复杂、开发难度大的断块油田的高效开发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油藏描述;沉积相;沉积微相;沉积环境;卫城油田[中图分类号]T E 3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752(2001)增刊0022031 宏观沉积相与沉积环境研究 从岩心观察过程可见,东濮凹陷卫城油田整个E s 下3砂层组自上而下是一个大的反旋回,上部(E s 下3亚段1~7砂组)砂体发育,以含砾砂岩、含砾细砂岩及砂岩为主;而下部(E s 下3亚段8~10砂组)砂体不发育,主要以粉砂岩、泥页岩为主;同时,还可看到具反韵律的巨厚纯净砂体,这是河口坝的可靠标志。
此外,物性较好、厚度不大(一般小于3m )、在电测曲线上呈指状形态的砂体的出现,可以认为是前缘席状砂。
岩心观察可见砂层中发育平行层理、小型交错层理、块状层理,以及包卷层理、重荷构造、火焰构造。
根据对沉积特征的分析,结合构造及其他方面的地质研究,可将卫城油田E s 下3亚段地层定为水退式三角洲沉积。
E s 下3亚段期,东濮凹陷处于深陷期,东界的兰聊断裂、西界的长垣断层及次级断层均处于剧烈的活动期,两凹一隆的构造格局完全确立,并形成了高山深盆的古地理景观。
因此,湖盆地势较陡,这就有利于沉积物入盆供应,而较长时间地使供应速度大于湖底下降速度,湖水后退,三角洲位置前进,形成了E s 下3亚段的水退式三角洲层序,在垂向剖面上表现为反旋回式。
2 砂体微相特征根据取心井段的岩心观察、室内分析及测井资料研究,对卫城油田E s 下3亚段的沉积微相进行了分类,并对其砂体微相进行了特征分析。
沉积相和沉积微相研究
见习论文单位:中原油田采油一厂题目:浅谈文25块沉积相和沉积微相研究姓名:高静完成时间:2010年8月1日摘要文25块断块区处于文东大断层的下降盘。
文25东块位于由文56和文66断层所夹持的断阶带内,断块中部构造简单,南北两端构造比较复杂。
油藏受断层控制,油水关系十分复杂。
文25西位于由大致北北东走向的文55、文66断层区形成的断阶带内,构造非常复杂。
经过30多年的高速开采及多次综合调整治理,文25块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目前已进入特高含水后期开发阶段,进一步挖潜的难度越来越大。
在开发中也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从沉积相和沉积微相的角度出发,分析微构造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为下一步油藏的调整挖潜提供依据。
关键词:沉积相沉积微相文25块目录摘要 (1)目录 (2)前言 (3)1 沉积相研究 (3)1.1文25东块沙二下沉积环境 (3)1.2沉积特征 (4)2 文25块沙二下沉积微相研究 (6)2.1沉积微相类型及其特征 (6)2.2沉积模式 (10)2.3沉积序列 (11)2.4剖面相分析 (14)3主要认识与结论 (15)致谢 (17)参考文献 (18)前言文25东块属于文留构造北部东翼的一个主要断块。
文25断块区处于文东大断层的下降盘。
文25东块位于文25断块区内由北北东走向,断层西倾的文56和文66断层所夹持的断阶带内,断块中部构造简单,南北两端构造比较复杂。
地层产状为单斜,倾向东南,倾角25°左右。
文25东块油藏含油层位为沙二下1-8和沙三上1砂组,油藏埋深-2130~-2600m,含油面积2.64Km2,探明石油地质储量748×104t。
表1-1 文25东块基本地质参数表不同的沉积相,砂体特征不同,正确认识沉积相、沉积微相类型及其在三维空间的展布规律,对于正确认识砂体时空演变规律、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流体流动规律,指导油田二次采油和三次采油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本文对文25东块沙二下沉积环境、沉积相和微相进行了研究,并对砂体演变规律进行了一定的分析。
吴起油田周长油区10-25井区沉积微相精细研究
167周长油区在伊陕斜坡的中南部位置,沉积环境为晚三叠世,整体来看是延长组沉积坳陷的中心部位,盆地的东北和西南双重控制其物源来向,其中主要是东北物源,西南物源次之。
周长油区经历了湖盆的形成、发展、全盛、稳定、萎缩、消亡的全过程。
其中延9、延10油藏形成了良好的生储盖层,处于河流相沉积。
1 储层地质背景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的延9、延10油藏,主要是岩性-构造油藏,由于沉积相带以及成岩后生作用的影响,其对油藏的分布上起主导性的控制。
因此,开展储层展布和沉积特征的研究,对于认识该区油气富集规律、油藏综合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1]2 存在问题储层展布研究较为复杂,该区主力层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砂泥岩变化快,延10油层属块状油层,纵向上岩性变化大,再加上层内夹层影响,使得整个储层研究变得较为复杂;3 沉积微相精细研究3.1 沉积相类型及其划分标志3.1.1 沉积岩构造特征沉积物的形成过程中,其水动力条件的强弱,最主要由沉积构造进行反映,在成岩阶段沉积物一般受到的影响较小,因此,成为分析和判断沉积环境的一个重要标志——沉积物。
研究区的主要沉积构造如下:(1)层理构造①块状层理在细砂岩、砂砾岩中大量地发育,形成过程:未经分选的沉积物在其中进行快速的堆积,亦或在安静环境中,单一的沉积物也可以利用快速的堆积作用以形成。
工区内的块状层理,多在砂岩、泥岩中会大量发育。
它的形成机理是由垂向加积作用引起,说明了在水动力较强的沉积环境中能有相对充足的沉积物供给,同时沉积的速率较快,在分流河道的环境中大量形成。
②水平纹理一般见于粉砂岩和泥岩中,纹理的特点是细薄清晰、彼此平行,表明在低能环境下的低流态中,逐渐地形成悬浮物质的沉积。
水平纹理在湖泊、三角洲的前缘以及水下的分流间湾等,相对低能的沉积环境中会比较容易形成。
③平行层理只有在细砂岩粒级以上的砂岩中才会形成,一般期细层厚度超过1mm,研究区的分流河道砂岩中比较多见。
其形成因素为强水动力条件,组成的层理特点是粗粒层呈现相互平行的、水平或近水平的。
1-4储层沉积微相与构造特征
1--2储层沉积微相与构造特征
(3)沉积微相分析的基本方法
相分析一般首先解释产生相的沉积过程, 然后再解释发生这些过程的环境。这个方 法的实质是通过沉积过程的分析把相和环 境联系起来,沉积微相分析也应遵循这一 方法。具体步骤是:1--2储层沉积微相 Nhomakorabea构造特征
① 岩心和露头观察:通过观察综合分析储 集层的沉积特征
⑤剖面相分析:在单井剖面相分析的基础上,建 立各单井的剖面相之间的联系,通过对比确定沉 积相在剖面二维空间的展布特征,据此建立全区 沉积微相的剖面分布,绘制出剖面相分析图。
1--2储层沉积微相与构造特征
⑥平面相分析:通过绘制一系列剖面图和 平面图等基础图件,综合分析全区沉积相 类型和展布,并绘制出反映区域沉积相类 型及其展布的平面相分析图。
凹陷内的断层一般划分为四级:①一级断 层:断距可达数公里,延伸数十公里。② 二级断层:断距可达数百米,延伸10公里 以上。③三级断层:断距可达100米以上, 延伸数公里。④四级断层:断距20~50米, 延伸1~2公里。
1--2储层沉积微相与构造特征
(2)断层在油藏形成和开发中的作用
①在油藏形成中的作用:作为油气运移的 良好通道;作为圈闭形成和油气藏保存的 必要条件。
1--2储层沉积微相与构造特征
3、沉积微相的概念
所谓沉积微相:是指沉积亚相带内,具有 独特岩性、岩石结构、构造、厚度、韵律 性及一定平面分布规律的最小沉积组合。
1--2储层沉积微相与构造特征
因此,与区域性沉积相研究相比,沉积微 相分析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细”上。这个“细” 包括纵向划分沉积相的地层单元要细,即细分 到小层或单层。横向上对沉积环境要逐级划分 到微环境,并识别出微相。所谓“微环境”, 是指控制成因单元砂体-----具有独特储层性质 的最小一级砂体的环境。
沉积相研究
沉积相研究(单井划相)沉积相研究的目的是分析油藏范围内储集体所属的沉积环境、沉积相和微相类型及其时空演化,进而揭露储集砂体的几何形态、大小、展布及其纵、横向连通性的非均质特征,建立沉积模式,并深入探讨沉积微相对油气的控制关系。
正确识别沉积相和微相类型及其相互关系,是进行油田勘探和开发研究的重要内容。
沉积相的概念沉积相是指沉积环境及其在该环境中所形成的沉积物(岩)特征的总和。
相和环境的含义是有区别的。
沉积相是特定沉积环境的产物,是沉积环境的物质表现。
沉积相研究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根据某沉积物的空间分布情况判断其上下左右存在的沉积物类型及其储渗特征。
沉积物空间变化的这种规律性,称为“相序递变规律”。
沉积相的分类沉积相按其规模大小一般分为以下四级:一级相——相组:如海相、陆相、海陆交互相。
二级相——大相:如陆相中的河流相、湖泊相、三角洲相等。
三级相——亚相:如三角洲相中的三角洲平原亚相、三角洲前缘亚相、前三角洲亚相等。
四级相——微相:如三角洲前缘亚相中的分支河道微相、河口砂坝微相等。
沉积相分为碎屑岩沉积相和碳酸盐沉积相。
由于碎屑岩储集层比较常见,因此,重点介绍碎屑岩沉积相的分类。
表1是冯增昭等(1993)的分类方案。
由于亚相和微相的划分方案比较复杂,在此不在一一介绍。
表1 碎屑岩沉积相的分类相分析就是根据“将今论古”的现实主义原则,运用比较岩石学的方法,根据沉积岩的各种特征即相标志来分析形成时的各种环境条件,从而最终达到恢复古地理的目的。
相分析的过程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单井剖面相分析、剖面对比相分析和平面相分析。
由于相分析在地质研究中的重要性及复杂性,本期主要讨论单井剖面分析,剖面对比相分析和平面相分析将在后续的文章中进行讨论。
单井剖面相分析1.相标志的研究能够反映古代沉积条件和环境特征的标志,通常称为相标志或环境成因的标志。
沉积体系分析是从详细观察和描述相标志开始的。
确定沉积体系的标志主要包括:岩石学、沉积构造、剖面结构、古生物学、自生矿物、颗粒结构和测井相等标志作为沉积相划分的主要依据,地震相仅作为沉积相判别的辅助标志。
沉积微相研究
沉积微相研究
郭敬民 尤英 李俊杞 徐加林 施淳元
沉积微相研究的意义
沉积相和沉积徽相研究是油藏描述技术中的
基础工作,其目的在于阐明储集体的沉积环境、沉
积相和微相类型及其时空演化,进而揭示砂体成因
类型、几何表态、大小、展布及其纵横向连通性 的非均质特征,并深入探讨沉积相与油气的关系。
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基础资料的介绍
4、测井资料
垂向上分辨率好,我们常根据不同沉 积相带垂向上的岩性演变规律,编制 电测曲线图版,来指导相的划分。
5、地震资料
平面上连续性好,根据地震相划分沉 积相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6、油田生产的动静态资料等(主要来
源于滚动勘探开发阶段、开发阶段)
第二部分:研究方法和步骤
可化为五个阶段:
确定各级地层单 元沉积相类型
确定各种相类型纵向 上共生组合关系 绘出各单井的 综合柱状图
剖面对比分析
平面相分析
D、剖面对比分析
以单井剖面为基础,做井间联系,根据各种 资料对比,根据各种资料对比,得到沉积相的二 维空间展布特征
1、绘制各类图件,如剖面对比相分析图、 地层等厚图、砂层厚度等值线图、砂层孔 隙度等值线图等等
相分析基本步骤
1、详细观察,岩性、粒度、沉积构造和古生物等岩石特
征
2、分析沉积过程、讨论形成条件,水流强度、水
流向、沉积速度,与沉积物联系
3、建立垂向层序,了解岩石纵横向关系及地层接触关系 4、比较,与现代沉积、相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得到环境解
释,得到初步认识
单井相分析
一般分析步骤
单井相分析
岩心观察
2、分析各类图件,确定各 沉积相划分标准
3、编制沉积相 平面分 布图
沉积微相及微相组合研究内容和方法
沉积微相及微相组合研究内容和方法摘要:微相及微相组合分析是沉积学研究的重要的方法和手段。
笔者从微相概念演化的角度入手,介绍了微相及微相组合的研究内容及研究现状。
讨论了沉积微相及微相组合研究在岩相古地理研究中的意义。
最后展望了它在沉积学研究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微相微相组合碳酸盐岩岩相古地理“微相”一词原来仅仅是在岩石薄片鉴定中,用来描述岩类学和古生物学特征的一个术语(Brown,1943;Cuvillier,1952)[1]。
现在,微相一词已经是一个综合性术语,在岩石薄片、岩石揭片、抛光片以及岩石学研究中,均可用来描述岩石的沉积学特征和古生物学特征,并可用于对岩石进行分类(Flugel,1982)[1]。
“微相”首先在碳酸盐岩岩石学的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人们对碳酸盐岩的认识发生巨大进步,根本原因在于在世界范围内发现了大型的碳酸盐岩油气藏,引发了人们对碳酸盐岩研究的热潮,人们对碳酸盐岩的沉积环境、成岩作用和模式进行全面深入研究,由于白云岩石灰岩可以作为储层,其研究意义与日俱增;从根本上促进了碳酸盐岩微相研究。
“微相”研究为碳酸盐岩岩相古地理分析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微观信息。
随后“微相”术语又扩展到了碎屑岩领域。
我国学者结合沉积体的层次性,将相分为亚相、“微相”,在“微相”之下,甚至划分出微微相或相素。
不同类型的沉积微相在剖面中出现的频率和分布的层位有明显差异。
因此,分析微相在剖面中的组合关系及其分布规律是研究沉积环境及其变化过程的重要环节。
目前看来沉积微相组合是指由微相组成的整体。
1 研究内容及现状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的微相研究大多以模式为准进行对比套用,实践证明,不同地区、不同时代岩石结构、生物种属及其特征以及所代表的环境类型是相当复杂的,既有可比性,又有各自的时代和地区的不同特色[2]。
因此某种碳酸盐岩微相类型划分方案很难作为一个全球性的统一标准,而只能作为一个参考性的指导方案或鉴别的总体框架,因而在微相的具体研究中应根据研究对象和目的的不同进行有针对性的划分。
沉积相及微相划分课件
目录
Contents
• 微相划分 • 沉积环境与沉积相的关系 • 微相在沉积相研究中的应用
01 沉积相概念
沉积相定义
沉积相是指沉积环境和沉积特征的综 合体,是沉积岩形成时所处环境的直 接反映。
它包括陆相、海相、过渡相、湖泊相、 河流相等,每种沉积相都有其独特的 岩石、构造、古生物和地球化学特征。
反向层序
由下往上粒度逐渐变粗的层序。
进积层序
由侧向迁移和进积作用形成的层序,通常表现为向上变粗的层序。
退积层序
由侧向迁移和退积作用形成的层序,通常表现为向上变细的层序。
03 微相划分
微相定 义
微相是指沉积岩中,根据其内部结构和构造特征划分的最小 岩石单位,是沉积相研究中的基本单元。
微相的划分主要依据岩性、颜色、结构、构造、化石和地球 化学等特征进行。
生物遗迹
包括生物钻孔、生物扰动等,是生物活动对沉积 物的影响和改造。
沉积颜色
01
02
03
原始沉积颜色
指沉积物刚刚沉积时的颜 色。
氧化还原色
指沉积物在沉积过程中由 于环境变化而发生的颜色 变化。
暴露色
指沉积物被暴露在地表或 近地表时受到氧化、风化 等作用而形成的颜色。
沉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序
正向层序
由下往上粒度逐渐变细的层序。
河流的分类:山地河 流、平原河流、河口 三角洲等
河流沉积相的特征: 河床沉积、河岸沉积、 河漫滩沉积等
河流沉积物的形成与 搬运:水流作用、泥 石流作用等
海底环境与沉积相的关系
海底的分类
01
大陆架、大陆坡、深海平原等
海底沉积物的形成与搬运
沉积相及微相划分
2. 相模式( Sedimenary facies model) ——以相序递变规律为基础 ,以现代沉积环境和沉积物特 征的研究为依据,从大量的研 究实例中,对沉积相的发育的 演化加以高度的概括,归纳出 带有普遍意义的沉积相的空间 组合形式 。是某种沉积环境 中 各种沉积特征的全面概括 。
边滩下部一般为粗、中砂为主,形成于 洪水退去时期,位于河水较深处,水流 为缓流,出现槽状或板状交错层理; 边滩中部或上部,有时在低处或较高处 ,水体变浅,水流变急,Fr(弗劳德系数 )=1,可出现平行层理。平行层理与大 型(或小型)槽状交错层理交替出现是 边滩层理的组合特征。 边滩上部为细砂和粉砂沉积,以小型交 错层理和爬升层理为特征,有时有平行 层理 边滩顶部为泥和粉砂沉积,是洪水期的 路漫漫其侧修远向兮,加积产物,属于河漫滩沉积
辫状河沉积模式图
河流相
河流相沉积的一般特征
1、岩石组合 1)河流沉积由砾、砂、粉砂和粘土等各类碎屑沉积物组成。 2)上游偏粗,下游偏细。砾石成分复杂,有比较多的陆源砾石。 3)底部冲刷面、之上的泥砾,是河流相的重要鉴定标志之一。
2、结构 1)河流沉积的分选差到中等,分选系数一般大于1.2,粒度频率 曲线常为双峰,正偏态; 2)粒度概率图上、常表现明显两段性,且以跃移总体为特征。
沉积岩特征包括:岩性特征(岩石的颜色、物质成分、结构、构造、岩 石类型及组合)、古生物特征(生物的种属和生态)以及地球化学特征 。
此处涉及另外一个概念,岩相(lithofacies),一定沉积环境中形成的 岩石或岩相组合,因此,岩相是构成沉积相的主要组成部分。
沉积微相分析技术方法及典型微相特征
高 精 度 标 准 化 石 带 建 立
5.50
花港组上段
花港组下段
断 桥 1 井 常 量 元 素 纵 向 变 化
) % ( e F ( ) % l A ( ) % i S
4.50
Fe(%)
3.50
2.50
1.50 2000 10.00 2250 2500 2750 3000 3250 3500 3750
硫化铁(Iron sulfides)指示还原或缺氧环境。
粘土矿物(Clay mineral) 可以指示水介质:高岭石 ( Kaolinite)多形成于酸性水介质中; 伊利石( Illite)则 发育在碱性水介质中。 鲕绿泥石(Chamosite):在现代沉积物中,鲕绿泥石 多出现在热带浅海中,水深不超过60米。
沉积相(Sedimentary Facies):某一地层单位所
有原生沉积特征的总和,包括物理、化学及生物特征等。 波状层理砂岩相:岩性组成与构造 浊积岩相: 沉积成因 河流相:沉积环境 磨拉石相:构造成因 研究尺度不同:相组合、亚相、微相
沉积环境(Sedimentary Environments):沉积
二、沉积物颗粒( Sediment grains)
当流体流动所产生的上举力与牵引力超过沉积物颗粒 的重力和吸附力时,颗粒开始移动。在细粒沉积物中,颗 粒主要受吸附力的作用;在粗粒沉积物中,颗粒主要受重 力的作用。细粒沉积物中颗粒的启动速度比粗粒沉积物中 颗粒的启动速度大;但细粒颗粒的沉降速度比粗颗粒的沉 降速度小。
§1.3 化学作用(Chemical Processes)
化学作用主要涉及到一些成岩现象,如溶解、沉淀 等,其中大部分与沉积环境无关,但有些溶解、沉淀现象 与特定的环境有关。另外,一些典型矿物也可指示沉积环 境的气候及水介质性质。 1、溶解、沉淀现象(Dissolution and Precipitation) 膏盐矿物溶解及碳酸盐岩矿物溶解形成孔洞; 矿物晶体溶解后被其他物质充填,形成假晶; 上述现象多与干旱气候条件有关。 2、标型矿物(Index Minerals) 赤铁矿(Hematite)指示氧化环境。
1--2储层沉积微相与构造特征
1--2储层沉积微相与构造特征
⑥平面相分析:通过绘制一系列剖面图和 平面图等基础图件,综合分析全区沉积相 类型和展布,并绘制出反映区域沉积相类 型及其展布的平面相分析图。
1--2储层沉积微相与构造特征
(3)沉积微相分析的基本方法
相分析一般首先解释产生相的沉积过程, 然后再解释发生这些过程的环境。这个方 法的实质是通过沉积过程的分析把相和环 境联系起来,沉积微相分析也应遵循这一 方法。具体步骤是:
1--2储层沉积微相与构造特征
① 岩心和露头观察:通过观察综合分析储 集层的沉积特征
1--2储层沉积微相与构造特征
3、沉积微相的概念
所谓沉积微相:是指沉积亚相带内,具有 独特岩性、岩石结构、构造、厚度、韵律 性及一定平面分布规律的最小沉积组合。
1--2储层沉积微相与构造特征
因此,与区域性沉积相研究相比,沉积微 相分析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细”上。这个“细” 包括纵向划分沉积相的地层单元要细,即细分 到小层或单层。横向上对沉积环境要逐级划分 到微环境,并识别出微相。所谓“微环境”, 是指控制成因单元砂体-----具有独特储层性质 的最小一级砂体的环境。
②在油藏开发中的作用:封闭的断层主要 起遮断油层、截断油层连通性的作用;开 启的断层则大量导致油层之间的窜通、注 水窜进、甚至出现断层活动,油水井大面 积出砂和套管大量损坏的复杂情况。
1--2储层沉积微相与构造特征
3、微构造研究 (1)油层微构造的概念;所谓油层微构造,是指由
于油层顶面的局部起伏变化所形成的微小构造。 (2)微构造的类型:正向微构造:小高点、小鼻状
构型单元的描述与沉积相(微相)研究的关系
构型单元的描述与沉积相(微相)研究的关系构型研究是沉积相和沉积环境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
它能够在三维空间上详细解剖沉积体或储层( 体) 的基本构型单元,从而解决沉积体和储集层(体)的几何形态、大小和展布、内部结构以及储集层(体)的不均匀性。
构型单元的描述与沉积相(微相)研究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构型体的选择:在选择构型体时, 首先要明确被模拟的具体油气田的沉积体和储集层(体)的类型或大体的类型。
在此基础上, 首先在盆地的边缘,选择类似的露头,在构造单元上,沉积相(微相)类型上、时代层位上尽可能一致或相似,这样才能保证对盆地内部搜盖区的勘探与开发起指导作用。
在选择类似沉积体时, 最重要的是要注意沉积作用的类似,才能确保选择的构型体的成因是一致的。
2.构型单元的研究:划分构型单元界面和构建构型级次单元是构型研究最主要的两个方面,沉积相(微相)的研究能够明确储集体内部沉积特征,从而将地层划分为具有成因联系的地层块体,限定不同的沉积单元,加深对储集体研究的认识。
首先通过野外露头资料、现代沉积资料、测井资料、地震资料、分析测试资料、岩心观察描述资料等建立地层的精细划分与对比,建立精细的小层对比与划分数据库。
其次,进行储层构型划分体系的建立,主要是在精细等时地层格架内进行岩石相分析和沉积学分析,建立构型划分体系;再其次,进行构型配置样式( 模式) 的总结,主要包括 2 个大的方面:一方面是通过小层划分界限发育规律分析和储层隔夹层发育特点刻画来实现储层构型界面表征;另一方面是综合沉积、成岩作用、孔隙结构等储层宏观和微观特征,实现不同成因和级次储层单砂体构型单元自身发育规律研究;最后,在之前研究基础上总结储层构型配置样式,分析剩余油分布规律,最终总结一套储层建筑结构表征技术,为储层有效开发和剩余油挖潜提供指导。
志丹油田正22井区长4+5沉积微相研究
志丹油田正22井区长4+5沉积微相研究摘要:为解决志丹油田沉积微相类型不明而限制油田开发效果的问题,本文利用区域地质资料,利用小层对比分析、粒度特征、岩心相标志分析,结合测井相特征,对志丹油田正22井区长4+5沉积微相进行精细刻画。
研究结果表明:本区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 发育的沉积微相有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间湾、水下天然堤微相,其中水下分流河道微相为本区主力砂体,是下步开发的优势区。
关键词:沉积微相;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志丹油田0引言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气资源非常丰富, 是我国致密油气的重要生产基地。
近年来,随着油气需求的增加,急需加大勘探力度。
志丹油田作为延长油田内勘探成效显著地区,沉积微相方面的研究较薄弱,影响后续对油藏分布的深入认识。
为满足延长油田生产开发需求,本文以志丹油田正22井区长4+5地层为例,对沉积微相进行系统研究。
1区域地质概况志丹油田正22井区位于志丹县旦八镇南部的义正乡境内,地处陕北黄土高原[1-2],其位于西区采油厂最南边区块(图1-1),西邻甘肃省,东邻永宁采油厂区块,北邻西区采油厂樊川区块,为一整装开发区块单位,该区1995年投入开发,资源面积约142km2,动用面积127km2,动用储量1779×104t。
工区共有油水井数616口,目前处于勘探开发初期。
研究目的层长4+5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内上三叠统延长组,其是我国陆相三叠系地层中出露最好、研究最早、发育比较齐全的层型剖面,发育边缘相(河流相和冲积扇相)、过渡相(湖成三角洲和滨浅湖相)和盆地相(半深湖~深湖相和浊积扇相)沉积。
地层发育一套浅灰色、灰绿色中厚层中细粒砂岩、粉细粒砂岩和深灰色、灰黑色泥岩、粉砂质泥岩互层夹黑色碳质泥岩、页岩及油页岩所组成的含煤、含油岩系,偶夹较薄凝灰质泥岩、煤线或薄煤层。
延长组沉积旋回性很强,原自下而上划分5个段,各段之间均为连续性沉积。
为了适应油田勘探开发需要,按岩性组合、沉积构造、生物组合和电性特征,特别是根据10个标志层(K0~K9)将延长组自上而下细分为10个油层组(图1-2)。
沉积微相
岩性相变 岩性相变
新文88 新文
岩性相变
文75
预测扇体 面积12km2 预测石油 资源量 605×104t
3、文东沙三2扇体 、
文18 新文16
沙 三2 盐 岩 横 向 分 布 特 征
排除调谐影响,把握真实的地质内涵和沉积规律, 排除调谐影响,把握真实的地质内涵和沉积规律, 才能正确地进行沉积相的划分。 才能正确地进行沉积相的划分。
具体步骤: 具体步骤:
1、分层 2、提取特征参数 3、地震特征参数与岩心相对比——建立联系 地震特征参数与岩心相对比——建立联系 4、求取各测线上CDP的特征参数值,然后与岩 求取各测线上CDP的特征参数值 的特征参数值, 相库比较, 相库比较,确定沉积微相 5、 将各测线CDP上相同的微相连接起来,进 将各测线CDP上相同的微相连接起来 上相同的微相连接起来, 行平面划相。 行平面划相。
各类扇体发育特征
名 称 平原 (扇)三角洲 前缘 前扇 扇根 冲积扇 扇中 扇端 扇根 近岸水下扇 扇中 扇端 内扇 深水浊积扇 中扇 外扇 内扇 前缘滑浊积扇 中扇 外扇 楔状透镜状 波状或杂乱结构 丘形、 丘形、楔形 波状或杂乱结构 扇形、 扇形、楔形 楔形、 楔形、锥形 几何形状 平面: 平面:扇形 剖面:楔形、 剖面:楔形、 “S”形 形 反射结构 波状、 波状、杂乱 斜交或发散前积 亚平行 短波状、 短波状、杂乱结构 斜交前积 亚平行 杂乱反射 可见斜交反射 短波状乱杂结构 振幅、 振幅、频率 中 中 中-高 高 中 中 中-高 高 中-高 高 低 中-低 低 中-高 高 低 中 中 低 中 连续性 较差 较好 较好 较差 较好 较好 较好 中等 较好 较好 差 差 较好 差 较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