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性策略模型

合集下载

基于MLS策略的机密性和完整性动态统一模型

基于MLS策略的机密性和完整性动态统一模型
维普资讯
C m u rE gnei n p l aos计算 机工程 与应用 o p t n i r g ad A pi t n e e n ci
2 0 ,4 1 ) 0 84 (2
1 9
基于 ML S策略 的机 密性 和完整性 动态统一模型
模 型 和 Bb 模 型 就 产 生 矛 盾 。提 出 了机 密性 和 完整 性 的 动 态统 一 模 型 , 出 了一 系列 安 全 规 则 , ia 给 引入 访 问历 史标 记 , 态调 整 主 动
体的安全标记 , B P和 Bb 将 L i a真正结合起 来, 实现 了机 密性和 完整性的统一, 系统具有较好的可用性。并给 出了实例 对模 型进 使
1C l g f Elcrc l a d I f r t n E gn e n , a a ie s y o n i e rn , u a 3 0 3, h n . o l e o e t a n n omai n ie r g N v l Un v ri f E g n e g W h n 4 0 3 C i a e i o i t i 2 I si t f Elcr n c T c n lg P A no ai n n i e rn n v ri Z e g h u 4 0 0 Ch n . t u e o e t i e h oo y。 L If r t E g n e g U ie t h n z o 5 0 2, i a n t o m o i s y,
Ke r s B P; i a s c r y mo e ; e st i a e y wo d : L B b : e u t d l s n i vt lb l i i y

要 :L B P模型是最 经典的机 密性模型 , ia Bb 模型则是最经典的完整性模型 。绝 大多数主客体机 密性和 完整性具有一致性 , L BP

CISM题库(250题含答案)

CISM题库(250题含答案)

考过的题:188、192、193、194、195、203、215、216、223、230、238、2411.信息安全保障要素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技术B.工程C.组织D.管理2.以下对信息安全问题产生的根源描述最准确的是:A.信息安全问题是由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造成的B.信息安全问题是由于黑客组织和犯罪集团追求名和利造成的C.信息安全问题是由于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开发过程中的疏忽造成的D.信息安全问题产生的内因是信息系统的复杂性,外因是对手的威胁与破坏3.完整性机制可以防范以下哪种攻击?A.假冒源地址或用户的地址的欺骗攻击B.抵赖做过信息的递交行为C.数据传输中被窃听获取D.数据传输中被篡改或破坏4.PPDR 模型不包括:A.策略B.检测C.响应D.加密5.关于信息安全策略的说法中,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信息安全策略的制定是以信息系统的规模为基础B.信息安全策略的制定是以信息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为基础C.信息安全策略是以信息系统风险管理为基础D.在信息系统尚未建设完成之前,无法确定信息安全策略6.“进不来”“拿不走”“看不懂”“改不了”“走不脱”是网络信息安全建设的目的。

其中,“看不懂”是指下面哪种安全服务:A.数据加密B.身份认证C.数据完整性D.访问控制7.下面对 ISO27001 的说法最准确的是:A.该标准的题目是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实施指南B.该标准为度量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开发和实施过程提供的一套标准C.该标准提供了一组信息安全管理相关的控制措施和最佳实践D.该标准为建立、实施、运行、监控、审核、维护和改进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提供了一个模型8.拒绝服务攻击损害了信息系统的哪一项性能?A.完整性B.可用性C.保密性D.可靠性,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由哪两个定级要素决定?9.根据《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A.威胁、脆弱性B.系统价值、风险C.信息安全、系统服务安全D.受侵害的客体、对客体造成侵害的程度业务10.IAFE 深度防御战略的三个层面不包括:A.人员B.法律C.技术D.运行11.“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第二章规定了国家秘密的范围和密级,国家秘密的密级分为:“商密”两个级别B.“低级”和“高级”两个级别、A.“普密”“秘密”三个级别D.“一密”、“二密”“四密”四个级别、、“三密”、“机密”C.“绝密”、12.触犯新刑法 285 条规定的非法侵入计算机系统罪可判处A.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B.1000 元罚款C.三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D.10000 元罚款13.以下关于我国信息安全政策和法律法规的说法错误的是:A.中办发【2003】27 号文提出“加快信息安全人员培养,增强全民信息安全意识”B.2008 年 4 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强政府信息系统安全和保密管理工作的通知》C.2007 年我国四部委联合发布了《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D.2006 年 5 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中国人民共和国信息安全法》14.目前,我国信息安全管理格局是一个多方“齐抓共管”的体制,多头管理现状决定法出多门,《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是由下列哪个部门所制定的规章制度?A.公安部B.国家保密局C.信息产业部D.国家密码管理委员会办公室15.VPN 系统主要用来A.进行用户身份的鉴别B.进行用户行为的审计C.建立安全的网络通信D.对网络边界进行访问控制16.VPN 技术无法实现以下哪个服务?A.身份验证B.传输加密C.完整性校验D.可用性校验17.组成 IPSec 的主要安全协议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ESP B.DSS C.IKE D.AH18.SSL 协议比 IPSEC 协议的优势在于:A.实现简单、易于配置B.能有效的工作在网络层C.能支撑更多的应用层协议D.能实现更高强度的加密19.下面对于“电子邮件炸弹”的解释最准确的是:A.邮件正文中包含的恶意网站链接B.邮件附件中具有破坏性的病毒C.社会工程的一种方式,具有恐吓内容的邮件D.在短时间内发送大量邮件的软件,可以造成目标邮箱爆满20.电子邮件客户端通常需要用协议来发送邮件。

CISP官方信息安全技术章节练习四

CISP官方信息安全技术章节练习四

CISP信息安全技术章节练习四一、单选题。

(共50题,共100分,每题2分)1. 下列哪种恶意代码不具备“不感染、依附性”的特点?a、后门b、陷门c、木马d、蠕虫最佳答案是:d2. 下列哪个是蠕虫的特性?a、不感染、依附性b、不感染、独立性c、可感染、依附性d、可感染、独立性最佳答案是:d3. 以下哪一项是伪装成有用程序的恶意软件?a、计算机病毒b、特洛伊木马c、逻辑炸弹d、蠕虫程序最佳答案是:b4. 在应用层协议中,_______可使用传输层的TCP协议,又可用UDP协议。

a、SMTPb、DNSc、HTTPd、FTP最佳答案是:b5. 下面对于“电子邮件炸弹”的解释最准确的是:a、邮件正文中包含的恶意网站链接b、邮件附件中具有强破坏性的病毒c、社会工程的一种方式,具有恐吓内容的邮件d、在短时间内发送大量邮件的软件,可以造成目标邮箱爆满最佳答案是:d6. 在linux系统中拥有最高级别权限的用户是:a、rootb、administratorc、maild、nobody最佳答案是:a7. 视窗操作系统(Windows)从哪个版本开始引入安全中心的概念?a、WinNTSP6b、Win2000SP4c、WinXPSP2d、Win2003SP1最佳答案是:c8. Windows操作系统的注册表运行命令是:a、Regsvr32b、Regeditc、Regedit.mscd、Regedit.mmc最佳答案是:b9. SSL协议比IPSEC协议的优势在于:a、实现简单、易于配置b、能有效的工作在网络层c、能支撑更多的应用层协议d、能实现更高强度的加密最佳答案是:a10. VPN技术无法实现以下哪个服务?a、身份验证b、传输加密c、完整性校验d、可用性校验最佳答案是:d11. 下列哪些描述同SSL相关?a、公钥使用户可以交换会话密钥、解密会话密钥并验证数字签名的真实性b、公钥使用户可以交换会话密钥、验证数字签名的真实性以及加密数据c、私钥使用户可以创建数字签名、验证数字签名的真实性并交换会话密钥d、私钥使用户可以创建数字签名、加密数据和解密会话密钥最佳答案是:b12. VPN系统主要用于_______。

blp的强制安全策略基本原则

blp的强制安全策略基本原则

blp的强制安全策略基本原则
BLP(Bell-LaPadula)是一种强制性访问控制(MAC)模型,用于确
保计算机系统中的信息安全。

BLP模型的基本原则是防止信息流动从高安
全级别到低安全级别。

BLP模型的强制安全策略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几点:
1. 完整性原则(Integrity Principle):BLP模型要求确保信息的
完整性,禁止低安全级别的主体修改或访问高安全级别的对象。

这意味着
低安全级别的主体不能将信息写入高安全级别的对象,以防止信息的篡改
和损坏。

2. 保密性原则(Confidentiality Principle):BLP模型要求确保
信息的保密性,禁止高安全级别的主体读取或访问低安全级别的对象。


意味着高安全级别的主体只能读取或访问与其安全级别相同或更高的对象,以防止信息的泄露和不当访问。

3. 不可写入(No Write Down)原则:BLP模型遵循“不可写入”原则,即高安全级别的主体不能向低安全级别的对象写入信息。

这是为了防
止高安全级别的信息被低安全级别的主体篡改或泄露。

4. 不可读取(No Read Up)原则:BLP模型遵循“不可读取”原则,即低安全级别的主体不能读取高安全级别的对象的信息。

这是为了防止低
安全级别的主体获取高安全级别的信息,从而避免信息泄露。

5. 严格安全级别(Strict Security Level):BLP模型中,对象和
主体都被分配了严格的安全级别。

一种改进的Clark-Wilson完整性策略模型

一种改进的Clark-Wilson完整性策略模型

一种改进的Clark-Wilson完整性策略模型
罗琴;王小明;付争方
【期刊名称】《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年(卷),期】2007(24)7
【摘要】Clark-Wilson完整性策模型在商业安全领域可以有效满足企业信息系统所追求的完整性安全需求。

但是直接将用户和权限关联,给权限的管理带来不便;对权限不加以时间约束,会带来安全隐患;在用户同谋的情况下,模型还会失效。

基于上述缺陷,在用户和权限之间引入角色的概念,用户可以在受约束的情况下激活自己拥有的角色从而获得相应的权限,使Clark-Wilson完整性策略模型更具有安全特性。

【总页数】4页(P128-131)
【关键词】Clark—Wilson完整性策略模型;角色;时间束;职责分离;条件约束
【作者】罗琴;王小明;付争方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93.08
【相关文献】
1.一种Clark-Wilson完整性策略的关系模式 [J], 刘文清;韩乃平;温红子
2.一种可确保完整性策略有效性的可信恢复模型 [J], 袁春阳;许俊峰;朱春鸽
3.基于Biba和Clark-Wilson策略的混合强制完整性模型 [J], 周洲仪;贺也平;梁洪亮
4.基于Clark-Wilson完整性策略的安全监视模型 [J], 卿斯汉;温红子;雷浩;王建
5.一种改进的深度学习模型自适应学习率策略 [J], 刘帆;刘鹏远;张峻宁;徐彬彬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Biba安全模型

Biba安全模型

Biba安全模型一.Biba模型的提出Biba模型是涉及计算机系统完整性的第一个模型,1977年发布。

二.Biba模型的组成Biba模型的元素有:1.主体组合(积极的,信息处理)2.客体组合(被动的,信息库)三.Biba模型的完整性策略Biba模型基于层次化的完整性级别。

Biba模型将完整性威胁分为来源于子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威胁。

如果子系统的一个组件是恶意或不正确,则产生内部威胁;如果一个子系统企图通过错误数据或不正确调用函数来修改另一个子系统,则产生外部威胁。

Biba认为内部威胁可以通过程序测试或检验来解决。

所以模型主要针对外部威胁,解决了完整性的第一个目标:防止非授权用户的篡改。

Biba模型被用于解决应用程序数据的完整性问题。

Biba模型不关心信息保密性的安全级别,因此它的访问控制不是建立在安全级别上,而是建立在完整性级别上。

Biba模型能够防止数据从低完整性级别流向高完整性级别,Biba模型有三条规则提供这种保护,如下图所示:1.当完整性级别为“中完整性”的主体访问完整性级别为“高完整性”的客体时,主体对客体可读不可写(no write up),也不能调用主体的任何程序和服务;2.当完整性级别为“中完整性”的主体访问完整性级别为“中完整性”的客体时,主体对客体可写可读;3.当完整性级别为“中完整性”的主体访问完整性级别为“低完整性”的客体时,主体对客体可写不可读(no read down)。

四.Biba模型的评价Biba模型定义的完整性只是一个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度量。

依据该定义,一个子系统拥有完整性属性的条件是它可被信任并附着一个定义明确的行为代码。

没有一个关于这个行为属性的描述语句来决定子系统是否拥有完整性,所以需要子系统附着行为代码。

对于这个模型而言,计算机系统的完整性的目的是确保子系统完成设计者预期的目标。

但现实的情况是,设计者是否采用了可以达到完整性的设计方法。

Biba模型是用一个结构化网格来表示授权用户和提供用户类型级别的划分。

无线网络安全第1章

无线网络安全第1章


无中心、自组织网络


10
Wireless Networks
Ad-Hoc Networks
Infrastructure-based Networks 2G/3G WiMAX
Single-Hop
Multi-Hop
Bluetooth
802.11 IBSS
Static
Dynamic
Wireless Mesh Networks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其他
Vehicular Ad Hoc Mobile Ad Hoc Networks (VANET) Networks (MANET)
基于网络拓扑结构的无线网络分类
11
无线网络概述

网络终端设备按功能分为

智能手机 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 具有通信能力的传感器节点 RFID标签和读卡器 可穿戴计算机
22
无线网络安全概述

信息系统的安全需求
当前在已有信息系统安全需求的基础上增加了真 实性(Authenticity)、实用性(Utility)、占有性 (Possession)等。 真实性:是指信息的可信度,主要是指信息的完整性、 准确性和对信息所有者或发送者身份的确认。 实用性 :是指信息加密密钥不可丢失(不是泄密),丢 失了密钥的信息也就丢失了信息的实用性,成为垃圾。
32
无线网络安全概述

信息系统安全的发展

早期信息保密阶段

安全性评价准则 1985年美国开发了可信信息系统评估准则(TCSEC) 把信息系统安全划分为7个等级: D,C1,C2,B1,B2,B3,A1 为信息系统的安全性评价提供了概念、方法与思路, 是开创性的。为后来的通用评估准则(CC标准)打下基础

关系模型的完整性规则

关系模型的完整性规则

关系模型的完整性规则一、实体完整性实体完整性要求关系模型中的每一个实体都必须具有一个唯一的标识符,并且不能有重复的记录。

它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具体的规则:1.主键约束:每个实体都必须有一个主键,主键的值必须是唯一的,且不能为空。

2.唯一约束:主键以外的属性也可以用唯一约束来保证其值的唯一性,但允许为空。

3.非空约束:要求一些属性的值不能为空。

二、参照完整性参照完整性规则用于保证关系模型中外键的有效性。

外键是关系模型中一个表中的字段,它引用了另一个表的主键。

参照完整性规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外键约束:一个表中的外键必须引用另一个表中的一个存在的主键值,或者为空(如果允许为空)。

2.级联操作:级联操作是指当一个表中的记录被删除或更新时,与之相关联的其他表中的记录也会被删除或更新。

3.级联约束:级联约束用于定义级联操作的行为,包括级联删除和级联更新。

三、用户定义完整性用户定义完整性规则允许用户根据具体的业务需求定义自己的完整性规则。

用户定义完整性规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检查约束:检查约束用于定义一些属性的取值范围或取值约束。

2.默认值约束:默认值约束用于在未明确指定一些属性值时,为其设置一个默认值。

3.触发器:触发器用于定义在特定事件发生时自动执行的动作,可以用于实现更复杂的完整性规则。

需要注意的是,完整性规则不仅可以在数据库的模式中定义,也可以通过触发器、存储过程等方式在应用程序中进行定义和实现。

完整性规则的作用是保证数据库中的数据的一致性和有效性,通过强制执行这些规则,可以避免无效、冗余或不一致的数据被插入到数据库中,保证了数据库的数据质量。

同时,完整性规则也有助于提高数据库的性能和可维护性,减少了数据处理的错误和冗余工作。

因此,在设计和维护数据库时,应该充分考虑并合理应用完整性规则。

第三章 操作系统安全模型

第三章   操作系统安全模型

严格完整性策略
是BLP模型的对偶 规则:
1. 完整性*-属性: 主体S可以对客体O进行写操作,当 且仅当S的完整性等级支配客体O的完整性等级 2. 援引规则: 主体S1可以执行另一个主体S2(与S2通 信),当且仅当S1的完整性等级支配S2的完整性等 级 3. 简单完整性条件: 主体S可以对客体O进行读取操 作,当且仅当O的完整性等级支配S的完整性等级
第三章 操作系统安全模型
3.1 安全模型的概念及特点
安全策略:有关管理,保护和发布敏感信息的 法律,规定和实施细则 已授权的,安全的状态集合 未授权的,不安全的状态集合 如图,安全状态集合S={s1,s2,s3},不安全状态集 合US={s4}
S1 S2 S3 S4
3.1 安全模型的概念及特点
安全模型:是对安全策略所表达的安全需 求的简单、抽象和无歧义的描述。 安全模型的特点: 1、简单的、清晰的,只描述安全策略,对具 体实现的细节不作要求 2、抽象的、本质的 3、精确的、没有歧义的 现有的安全模型大多采用状态机模拟系统
BLP模型分析
BLP模型的安全策略包括MAC和DAC。 MAC由简单安全特性和*特性组成,DAC由存 取控制矩阵组成。 BLP中使用了可信主体,表示实际系统中不 受*特性约束的主体 BLP模型存在的问题
1、可信主体不受*特性约束,权限太大,不符合最 小特权原则 2、 BLP模型主要注重保密控制,不能控制向上写, 而向上写不能限制隐蔽通道
中国墙模型的*-属性
*-属性 主体S可以对客体O进行写操作,当 且仅当以下两个条件同时满足 1. 中国墙简单安全条件允许S读取O 2. S不能读取属于不同数据集的需要保护的 客体
简单安全条件
S可以读O,当且仅当S支配O且S对O具有自主型读 访问权限 *-属性: S可以写O,当且仅当O支配S且S对O具有自 主写权限 基本安全定理:设系统的初始安全状态为σ 0,T是状 态转换的集合。如果T中的每个元素都遵守简单安 全条件和*-属性,那么对于每个i≧0,状态σ i都是 安全的 只要该模型的初始状态是安全的,并且所有的转移函 数也是安全的,系统只要从某个安全状态启动,无论 按何种顺序调用系统功能,系统将总保持在安全状态.

信息安全模型

信息安全模型

机密性
完整性
Clark-Wilson
系统安全保障模型:PDR、PPDR、OSI
1、基本模型-Lampson
Lampson模型的结构被抽象为状态三元组( S, O, M ),
—— S 访问主体集,
—— O 为访问客体集(可包含S的子集),
—— M 为访问矩阵,矩阵单元记为M[s,o],表示
主体s对客体o的访问权限。所有的访问权限构成一有限集A。
其中,T为转移函数,是指由初始状态v0通过执行一系列有限的系统请求 R到达可达状态v。
MAC多级安全模型-BLP(5)
“读安全”禁止低级别的用户获得高级别文件的读权限。 “写安全”防止高级别的特洛伊木马程序把高级别文件内容拷贝到低级别用户有 读访问权限的文件。
缺点

未说明主体之间的访问,不能适用于网络
变迁函数T:V×R→V。 R请求集合,在系统请求执行时,系统实现状态变迁;D 是请求结果的集合。 类似于HRU模型,BLP模型的组成元素包括访问主体、访问客体、访问权限和访 问控制矩阵。但BLP在集合S和O中不改变状态 与HRU相比,多了安全级别、包含请求集合的变迁函数。

MAC多级安全模型-BLP(3)
全体客体的集合(O)
顶层:兴趣冲突组
A
B
C
中层:公司数据集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底层:客体 (独立数据项)
Chinese wall安全属性
访问客体的控制:
• •
与主体曾经访问过的信息属于同一公司数据集合的信息,即墙内信息 可以访问。 属于一个完全不同的兴趣冲突组的可以访问。
主体能够对一个客体进行写的前提,是主体未对任何属于其他公 司数据集的访问。 定理1:一个主体一旦访问过一个客体,则该主体只能访问位于同 一公司数据集的客体或在不同兴趣组的客体 定理2:在一个兴趣冲突组中,一个主体最多只能访问一个公司数 据集

osi八种安全机制

osi八种安全机制

osi八种安全机制OSI八种安全机制是指在计算机网络中,为了保障信息安全而采取的八种措施。

这些措施覆盖了网络传输、数据存储和访问控制等多个方面。

下面将逐一介绍这八种安全机制。

1. 访问控制访问控制是指限制用户访问计算机系统和网络资源的机制。

通过访问控制,可以防止未经授权的用户对系统和数据的访问。

访问控制包括身份认证、授权和审计等环节。

身份认证是验证用户身份的过程,授权是根据用户的身份和权限来授予其访问系统和数据的权限,审计则是对用户行为进行监督和记录,以便于追溯和审计。

2. 数据加密数据加密是指将明文数据通过一定的加密算法转换成密文数据,以保障数据的机密性。

只有拥有相应解密密钥的用户才能解密密文数据,获得明文数据。

数据加密可以分为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两种方式。

对称加密是指加密和解密使用相同的密钥,非对称加密则是使用一对公钥和私钥进行加密和解密。

3. 数据完整性数据完整性是指保障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不被篡改、损坏或丢失的机制。

数据完整性可以通过使用消息摘要或数字签名等技术来实现。

消息摘要是将数据通过算法转换成固定长度的摘要值,用于校验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是否被篡改。

数字签名则是将摘要值和私钥一起加密,以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4. 防火墙防火墙是一种用于保护网络安全的设备,可以过滤网络流量,屏蔽未经授权的访问,防止网络攻击和恶意软件入侵。

防火墙可以实现网络边界的保护,通过规则和策略来限制网络流量,从而保障网络的安全性。

5. 信任模型信任模型是一种用于建立安全信任关系的机制。

通过信任模型,可以确定用户和资源之间的信任关系,从而实现安全访问控制。

信任模型包括基于角色、基于策略和基于属性等多种形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和应用。

6. 安全策略安全策略是指为了保障网络安全而制定的各种政策和措施。

安全策略可以包括网络安全管理、安全培训、安全审计、安全风险评估等多个方面。

安全策略的制定需要考虑到实际业务需求和安全威胁等因素,以确保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访问控制技术及其应用 PPT课件

访问控制技术及其应用 PPT课件
库服务器、文件服务器);
在网络安全中,任何提供服务的网络实体(例如万维 网服务器、文件服务器、域名服务器以及邮件服务器);
在网络安全中,某个网络区域也可作为访问控制的客
体;
5
1、访问控制基本概念
▪ 托管监控器
被信息系统委托管理整个系统内访问控制权限的一个 部件,它负责执行系统中的安全策略。
满足三点要求:完备性、孤立性和可验证性 完备性:要求系统中所有主体对客体的访问都必须通 过托管监视器才能实现,不存在其他路径可以绕过。 孤立性:要求托管监视器不受其他系统的干扰,具有 自己独立的一套安全控制机制。 可验证性:要求托管监视器的设计和实现都需要通过 安全验证,它的软件实现代码必须通过严格的安全检验,不 能出现任何软件漏洞。
▪ 完整性星状特征规则:如果主体的完整等级不小于客体
的完整等级,则主体可以“写”访问客体
11
6、商用安全策略与Clark-Wilson模型
▪ 商用安全策略是指保证信息完整性的安全策略
▪ 传统商用领域控制欺诈和错误的两条基本原则:
采用严格的步骤、可以事后监督的“正规交易”原则 一个交易须有多人参与、可相互监督约束的“职责分离”原则
Bell-LaPadula模型(实现MAC策略) Biba模型(实现完整性控制策略) Brewer-Nash模型(实现中国城墙策略) RBAC模型(实现中国城墙策略和MAC策略)
▪ 访问控制机制包括:
基于客体的访问控制列表(ACL)控制机制 基于主体的能力列表控制机制
3
1、访问控制基本概念
▪ 访问控制策略、机制与模型
▪ 访问控制策略:表示了访问控制的总体要求,描述了如何进 行访问控制,明确了哪些用户、在何种环境下、可以访问哪 些信息。

关系模型的完整性规则

关系模型的完整性规则

关系模型的完整性规则关系模型的完整性规则是一组用于确保关系数据库中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的规则。

这些规则定义了在关系数据库中应该如何存储、更新和查询数据,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在关系模型中,完整性规则包括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完整性。

实体完整性是确保每个关系表中的每一行都具有唯一标识符的规则。

这意味着表中的每一行都必须具有唯一的主键值,以便能够准确定位和查询数据。

实体完整性还包括唯一索引和非空规则,确保表中的每个属性的值都是唯一的和非空的。

用户定义完整性是由用户自定义的各种规则和约束条件,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用户可以定义各种条件和约束,如数据类型的约束,取值范围的约束,关系表之间的约束等等。

用户定义完整性可以通过各种触发器、约束和存储过程来实现,以确保数据满足特定的业务逻辑和需求。

除了上述三种完整性规则外,还有其他一些重要的完整性规则,如域完整性、用户定义的检查约束和触发器。

域完整性是指关系表中每个属性的取值必须属于定义域的规则。

例如,一个年龄属性的定义域可能是0到150岁之间。

域完整性可以通过定义数据类型和约束来实现。

用户定义的检查约束是一些用户自定义的规则,用于限制属性的取值范围和条件。

例如,一个检查约束可以用于确保一个日期属性只能包含未来的日期。

用户定义的检查约束可以通过约束和触发器来实现。

触发器是一种特殊的程序,可以在数据库中定义并与表相关联。

触发器可以在特定的数据库事件发生时自动触发,并执行相关的操作。

触发器可以用于实现各种完整性规则,如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完整性。

通过触发器,可以在数据插入、更新或删除时执行相关的操作,例如验证数据的完整性、修改数据或在需要时拒绝操作。

总而言之,关系模型的完整性规则是确保关系数据库中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的一组规则,包括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用户定义完整性、域完整性、用户定义的检查约束和触发器等。

这些规则可以帮助数据库开发人员定义、维护和查询数据,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从而提高数据库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操作系统安全笔记3---安全模型

操作系统安全笔记3---安全模型

操作系统安全笔记3---安全模型⼀.安全模型分类
1.⾮形式化安全模型:模拟系统安全功能
2.形式化安全模型:使⽤数学模型精确描述安全性记其在系统中使⽤的情况
⼆.安全模型与安全策略的关系
安全模型是安全策略的清晰表达
三.安全策略类型
机密性策略
完整性策略
混合型/中⽴型策略
四.安全模型分类:
blp模型/bell-lapadula模型(机密性模型)
biba模型(完整性模型)
clark-wilson模型/c-w模型(完整性模型)
中国墙模型/bn模型(混合型/中⽴型模型)
访问控制模型
安全信息流模型
⽆⼲扰安全模型
五.blp模型/bell-lapadula模型(机密性模型)
⽤于军事领域。

基于主体,客体,以及级别概念。

安全策略
强制访问控制
⾃主访问控制
公理
简单安全性
*特性
⾃主安全性
兼容性公理
优点
缺点
六.biba模型(完整性模型)
基于主体,客体,以及级别概念,与blp相似
安全策略
强制安全策略
⾃主安全策略
七.clark-wilson模型/c-w模型(完整性模型)核⼼:
良构事物(well-formal transaction)和任务分离机制
⼋.中国墙模型/bn模型(混合型/中⽴型模型)⽤于商业领域
友情连接:。

第一章 网络安全概述

第一章 网络安全概述
– Detection
• 当攻击者穿透防护系统时,检测功能就发挥作用,与 互补。检测是动态响应的依据。
– Response
• 系统一旦检测到入侵,响应系统就开始工作,进行事 包括紧急响应和恢复处理,恢复处理又包括系统恢复
➢1P.25DR信2模息型安全的主要内容
– 在P2DR模型的基础上,将恢复(Restore)系 统中分离出来。
亿美元。
网络安全影响到经济信息的安全
➢据统计,几乎每20秒全球就有一起黑客事件 国每年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超过100亿美元。 网络安全因素造成的损失达170亿美元。
➢中国的银行过去两年损失1.6亿人民币。
网络安全影响到国家的安全和主权
➢WANK蠕虫
– 1989年10月 – WANK (Worms Against Nuclear Killers)蠕
1.4 网络安全的目标☆
➢保密性(Confidentiality) ➢完整性(Integrity) ➢可用性(Availability) ➢抗否认性(Non-repudiation) ➢可控性(Controllability)
1.4 网络安全的目标☆
➢保密性(Confidentiality)
– 信息不泄漏给非授权的用户、实体和过程,不被 特性(防泄密)
——中国工程院沈昌详院士
1.3 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
➢计算机安全
为数据处理系统建立和采用的技术上和管理上的安 全保护,保护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不因偶然和恶 意的原因遭到破坏、更改和泄露。
➢网络安全
从本质上讲,网络安全就是网络上的信息安全,是 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和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 不因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 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

本体化可信完整性度量策略匹配模型

本体化可信完整性度量策略匹配模型

在T NC体 系 架 构 [1 】 , 终端 的 完 整性 度 量 是 从 硬 35下 对 1
件 和软件 及 当前运 行状 态三方 面综 合度 量 , 因此评 估策 略也 应 从 这三个 方面 综合 分析 , 使其 最大 程度 满足 各个方 面 的需求 。
21 . 本体的概念建模
在 本文提 出策 略 匹配模 型 中 , 以策 略 匹配的 本体描 述为 前
pe e t in em d l a rv e e a h gi a o u oi t n f oc s n t r. r n t t o e h spo i dan w r c i e r t r ai l y nt t e k s ao o h f d e n d f a h z o o p i i r wo u
bs d n m u i T e nl i sl hw at gr mc n f i t o t i l a h g f e n gi m a u m n p r e r T e a e m n . h a z g eu o sh t e l i c ny p mz p i m t i t r e sr e t a m t s h oi y t a yn r t s t a o t a e e l i e oc h h i y c n ot ie t h y e a e.
面 。在 目前 的研 究 中, 多 的将 关注 点 放在 可 信 的认 证 及认 更
证协 议 的设 计 方面 。虽 然 文献 [ 和 [ 3 】 4 T 4在 NC组织 提 出 的 】 完整 性 度量 模 型架 构 【】 5 的完 整 性度 量 方 面进 行 了一 定 的研
提 , 过将 完 整性 度 量及 策 略库 中 的策 略本 体化 为 最小 粒 度 , 通 根 据 一 定 的 匹配 算 法进 行 策 略 的选 择 。在 T NC可信 完 整 性 度 量模 型 中, 结合 可 信完 整性 度 量特 定 完整 性参 数 进行本 体化 建模 , 对象 关联规 则 . 过基 于免疫 的本 体 匹配算 法 实现 了完整 性度量 策略 的 自 确定 通 适应 选择 分发 。分 析结 果表 明 , 算 法能够 有效 地 对完 整性 度量参 数进 行 策略 的优 化 匹配 。该模 型 的提 出 为可信 网络 下完 整性 该

第八章访问控制

第八章访问控制

18
基于角色访问控制(RBAC)

用户、角色、许可的关系

一个用户可经授权而拥有多个角色 一个角色可由多个用户构成 每个角色可拥有多种许可 每个许可也可授权给多个不同的角色 每个操作可施加于多个客体(受控对象) 每个客体也可以接受多个操作。
许可
用户
角色
操作
客体
19
基于角色访问控制(RBAC)
21
基于角色访问控制(RBAC)

角色激活


用户是一个静态的概念,会话则是一个动态的 概念 一次会话是用户的一个活跃进程,它代表用户 与系统交互。用户与会话是一对多关系,一个 用户可同时打开多个会话。一个会话构成一个 用户到多个角色的映射,即会话激活了用户授 权角色集的某个子集,这个子集称为活跃角色 集。活跃角色集决定了本次会话的许可集。

角色继承:角色有自己的属性,但可能还 继承其他角色的许可。角色继承可以用祖 先关系来表示。角色2是角色1的“父亲”, 它包含角色1的许可
心脏病专家 风湿病专家
2
1
专家 医生 护士
20
基于角色访问控制(RBAC)

角色分配与授权:系统管理员通过为用户 分配角色、取消用户的某个角色等操作管 理角色分配。

If user is in group, has rights over file ‘*’ is wildcard for user, group

(holly, *, r): holly can read file regardless of her group (*, gleep, w): anyone in group gleep can write fil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lark-Wilson 完整性模型

完整性: 数据的一些列约束

Data in a consistent or valid state when it satisfies these D 今日的存款, W 今日的取款, YB 昨天的余额, TB 今日 的余额 完整性约束: D + YB –W=TB
实施规则 1 、 2
ER1 系统必须保持所有的证明关系,且必须保证只 有证明可运行于一个CDI的TP才能操作该CDI ER2 系统必须将用户与每个TP及一组相关的CDI关 联起来:(UserID, TP,(CDIa, CDIb,…))。TP作 为这些用户的代表访问这些 CDI. 如果一个用 户没有关联 某个TP 和 CDI,则这个TP不能代 表该用户访问该CDI.

Biba 基于完整性的分级 Clark-Wilson 重点在于责权分离和事务处理
混合策略 Hybrid Policies



Overview 中国墙 模型 医疗信息系统安全策略 创建者控制的访问控制ORCON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
中国墙 模型
问题:
来自商业的需要 投资公司

公开信息没有利益冲突 读过公开信息不应影响其读权利 公开信息在发布前将敏感数据删除 (消毒) O 是无毒客体

在CW-简单安全条件中加入第三个条件 :
3.



假设Anthony, Susan 在同一交易所工作 Anthony 能读 Bank 1 的 CD, Gas 的 CD Susan 能读 Bank 2 的CD, Gas 的 CD 如果Anthony 能写 Gas 的 CD, 则Susan能读 到。

Written CD(O)
( Conflict of interest class COI): 有利益冲突的公司的 CD集合 中国墙模型假设 每个客体只属于一个 COI


Bank COI Class Bank of America Citibank Bank of the West Gasoline Company Class Shell Oil Standard Oil ARCO

C-W history lets Anna know if she can No way for Bell-LaPadula to capture this

访问限制随时间变化


初始时, 新主体可访问任意CD。随着访问的CD的增加,限制也增 加。 Bell-LaPadula 限制了主体访问的客体集合

系统必须保持, 强制维护保证关系 系统必须根据用户ID限制访问 (被允许关系)
用户
CR3 E2中定义“被允许”关系列表必须满足分散 权力原则. ER3 系统必须对每一个试图执行TP的用户进行认 证


认证方法由具体系统决定 未认证的用户只能操纵UDI Authentication not required before use of the system, but is required before manipulation of CDIs (requires using TPs)
利益冲突不是关键问题 病人信息的保密性, 对记录的认证、对在记录中登记信 息的人的认证、记录的完整性! 病人、病人监护人: 医疗记录的主体 个人健康信息: 关于病人健康和治疗的信息,能用于鉴 别病人 医生: 医疗专业人员,工作中有权访问个人健康信息

实体:

假设和原则
环策略
环策略忽略间接修改的问题,只强调直接修改,这可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Biba模型 (严格完整性策略)
和low-water-mark策略一样,这种策略不允许在没有授权的 情况下对实体进行直接的或间接的修改。以“完整性类别等 级”的概念来替代“完整性等级”,同时增加自主控制的概 念,就可以获得Bell-I,aPad模型的完全对偶。

因此, Susan 能间接读Bank 1的 CD, 导致了利益 冲突。
CW-*-属性

主体 s 能够写客体 o 当且仅当以两个条件同 时为真:
1. 2.
CW-简单安全条件允许 s 读 o; 对于未消毒客体 o, 如果 s 能读 o, 那么 CD(o) = CD(o)

s 能写一个客体, 如果它能读的全部未消 毒的客体与该客体在一个CD数据集中 有毒害信息被限制在它的CD中,而无毒数 据可在系统中自由流动。
从属于完整性约束的的数据 不从属于完整性约束的的数据
UDIs: unconstrained data items,非约束型数据项


IVPs: integrity verification procedures,完整性验证 过程

检查 CDI 是否满足完整性约束 将一个一致状态转换为另一个一致状态的操作过程
Union ’76
Temporal Element

如果 Anthony 能够读某个COI中的 CD, 他永 远不能读这个 COI中的其他CD。

在一个COI中只能访问一个CD

设 PR(S) 为S 曾经读过的客体集合
CW-简单安全条件

S 可读取 O,当且仅当以下任一条件为真:
1.

存在一个 O ,它是 s 曾经访问过的客体,并且 CD(O) = CD(O) 对于所有客体 O , O PR(S) COI(O) ≠ COI(O)

在银行,由键盘输入的数字是 UDI, 因此不能输入 给 TP. 在使用输入数字前,TP 必须先验证数字转 的一致性 ( CDI); 如果检查失败, TP 拒绝该 UDI
分散权力原则
ER4 只有TP的证明者可以改变与该TP相关的 实体列表。TP的证明者,没有对该TP的 执行许可。

强制实施了”证明”、“被允许”的职责 分摊


商业系统强调的是可恢复性和责任可追究性。审计是一种分析 系统的处理过程,用以确定发生了什么操作,以及这些操作的 执行者。因此,商业系统必须进行大量的审计。
Biba完整性模型

1977年,Biba首先对系统的完整性进行了研 究,提出了完整性策略。
low-water-mark策略
第一条规则防止从低等级向高等级写入,它禁止一个主体向更高等级的可信任客体 进行写入。直观上,如果一个主体想要改变一个具有更高可信度的客体时,它就可能 会导入不正确的或者是伪造的信息(因为主体的可信度比客体低)。在某种意义上,客 体的可信度将会降低为主体的可信度。因此,这种写入是不允许的。 第二条规则说明当一个主体读取一个完整性等级较低的客体时,主体的完整性等级 会降低。这种思想在于主体使用的数据的可信度比它自己的可信性还要低。因此,主 体的可信度要下降到较低的可信度等级。这样就可以防止数据“污染”主体或主体的 操作。 第三条规则允许一个主体执行另外一个主体,只要第二个主体的完整性等级不比第 一个主体的完整性等级高。否则,可信度低的调用者能够控制并破坏被调用的主体, 即使被调用主体的可信度更高。
low-water-mark策略
这种策略禁止降低完整性标签的直接修改。它也禁止间接修改,要求主体在读取完整性 等级较低的客体后降低其完整性等级。这意味着它很快就不能访问完整等级较高的客体。 另外一种策略是降低客体的完整性等级而不是主体的完整性等级, 但是这种策略又存在将客体完整性等级降到最低的特性。
与Bell-LaPadula比较

本质区别


CW 没有安全标签, B-LP 有 CW 用了访问的历史, B-LP 没有用

Bell-LaPadula 能描述任意时刻CW模型的状态 Bell-LaPadula 不能跟踪CW模型的状态变化

Susan becomes ill, Anna needs to take over
例: 银行


Well-formed 事务处理 将一个一致状态转换为另一个 一致状态 Issue: who examines, certifies transactions done correctly?
模型定义

CDIs: constrained data items,约束型数据项


S 读过 O’ 所属的CD中的客体
2.
s 没有读过 o’ 的COI中的其他客体

一个主体读了一个COI的任意客体,则在这个 CDI中它只能读该主体所属的CD。 主体数量与至少比一个CDI中的CD数目多 最初, PR(s) = , 最初的一个读总是允许 忽略了无害数据
无毒数据

一个CD中包含可公开信息
Lipner完整性矩阵模型


Lipner的研究回归到Bell-LaPadula模型,并 将Bell-LaPadula模型与Biba模型结合,创建 了一种新的模型,它更准确地符合商业性 策略的需求。 他定义了5种安全类别
Lipner完整性矩阵模型
他定义了两种安全等级:
系统用户等级和安全类分配:
Lipner完整性矩阵模型


实施规则

系统
证明规则 1、 2
CR1 当任意一个 IVP 在运行时, 它必须保证所有的 CDI 都是一致的 CR2 对于某些关联的 CDI 集合, TP 必须将 CDI 从 一个一致状态转换到另一个有效状态

定义TP与一组CDI的证明关系 certified 例: (TP: balance, CDIs: accounts),

Bell-LaPadula不能精确模拟C-W

CW能模拟Bell-LaPadula
与 Clark-Wilson比较


Clark-Wilson 模型处理完整性、可检验性、 访问控制。CW只考虑访问控制 Clark-Wilson 与中国墙在访问控制方面是 一致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