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播学视角看网络新闻的跟帖功能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姜葵 网络新闻结构类型新探[期刊论文]-考试周刊 2007(51)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dncb200701028.aspx 授权使用:河海大学图书馆(南京校区)(hhdxtsg),授权号:f6e1db91-9d31-4335-91b3-9e63012045f1
网络的新闻跟帖这~种方式为广大的受众提供了一个 表达自己对新闻理解和感受的舞台,它既可以满足广大网 民的需求,同时网站也可以利用这一功能,通过对网民的 留言判断出网民对某类新闻的关注程度,从而不断地优化
就叫人际传播。所以说基于这一点,网络媒体的新闻跟帖 自己的新闻结构,这样,传者和受者便可各得其所。
对新闻的理解和感受利用新闻后面的跟帖功能表达出 的作用,突出受众的地位,强调受众使用媒介都是基于自
警苹台卜晴疆鬟=。~
来,然后网络的管理员经过筛选将其中符合刊登的一 己的需求,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愿望。
部分受众跟帖刊登出来,再次呈现给广大受众。虽然表
虽然上面我们谈到网络新闻的跟帖功能属于大众媒介,
面看起来网络新闻的跟帖是个体的行为,但是在这个 媒介组织处于核心地位,但相比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由于
(二)从其表现形式上看。网络的新闻跟帖表现出一 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因为网络作为一个信息的发布平台,一
定的人际传播色彩
般的普通网民只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有一台电脑接入互
“大众传播”~词的英文名字是mass communication。 在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的《传播理论一起源、 方法与应用》一书中,大众传播是用三项特征来确定的: “1、它是针对较大数量的、异质的和匿名的受众。2、消息
王兆华 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东南传播 SOUTHEAST COMMUNICATION 2007,""(1) 1次
参考文献(3条) 1.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郭镇之 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 2001 2.李彬 传播学引论 2003 3.杜骏飞 中国网络新闻事业管理 2004
引证文献(1条)
又具有一定的人际传播色彩。 网络新闻跟帖属于大众传播又具有一定的人际传播色
彩这一属性,赋予其独特的优势。对于跟帖的作者来说,他 们不仅可以将自己的帖子展现给其他网络受众,以此获得 一定的心理满足,而且还可以与自己不同观点的发帖者展 开一场论辩。这样就给辩论双方营造出一种身临新闻现场, 好似新闻当事人的一种拟态真实环境。对于阅读新闻跟帖 的受众来说,他们在读完新闻后,阅读一下别人的帖子,既 可以了解一下别人的看法,又可以从别人的帖子中得到一 定的启发,丰富自己知识和思维。因而,从这方面说它受到 了广大网络受众的欢迎。
2007年第一期l求南如糖 64
而不断地加强传播效果和赢得更多的点击率。所以从一定 程度上说,为了赢得新闻的高点击率,各个网站尤其是商 业网站往往愿意设置新闻跟帖这一功能来收集网民的兴趣 点和反馈信息。
(三)从把关人的角度看,网络媒体的把关人相对于 传统媒体给了网络受众更大的自由表达权
长期以来,关于网络媒体中是否存在着把关人一直存在 着争议,这是由于网络传播的特性,使得其对把关人的概念
学术平台一网络传播
从传播学视角看
各置 异了
,
1嗣
பைடு நூலகம்
新新前
浪闻像
其实质都一样 叫跟新 一一|帖浪
发。…、
表这搜
评样狐 论一等
L项很 ,功多
搜能网
狐,站 叫各的
一个网
我不络
来同新 说的闻
两网后
句站面
。…叫都
,法设
@
文
、、
网络新闻的跟帖功能
王 兆 垡
万方数据
【内窨提要】目前像新浪、搜狐等很多网站的网络新 闻后面都设置了“新闻跟帖”这样一项功能,各个不同的 网站叫法各异,新浪叫“发表评论”,搜狐叫“我来说两句”, 其实质都一样。从新闻的跟帖量的情况看,有的新闻跟帖 能达到几万条之多。那么网络的传播者为什么会积极采用 这一功能,而大多数网络受众又为什么愿意在看完新闻后 利用这一功能呢?本文从传播学的反馈理论、把关人、使 用与满足、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这五个维度来加以解析。
鬻蘸l蒺“:豢l蒸寨蒸蒸薰蒸豢i誊蓦誊誊i囊;ll}||}i…Iiii蠹篡誊誊i篓誊攀篱囊
i i j iii:、i!|}ii;::;譬磐海蘩鞲i瓣骥纂挚糍鞫。簿籀攀麟》
隶匆钴挫2007年第一期(总第二十九期)
万方数据
65
从传播学视角看网络新闻的跟帖功能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
【关键词】网络新闻跟帖把关人大众传播人 际传播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跟帖”这种传播方式开始流 行。“跟帖”通常跟在新闻、评论和博客等文章之后,每个 人看完文章后都有机会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其字数长短 不拘一格,多则几百几千字形成一篇文章,少则三言两语 形成一两句话,深受广大网络受众的喜爱。
一、网络新闻跟帖 所谓的网络新闻跟帖是指依附于网络新闻而存在的一 种短小精悍的网络跟帖形式,是受众看完新闻后所感所想 的自然流露,是受众接受新闻后心理反应的外在表现或情 感的宣泄,它不能脱离网络新闻而独立存在。如果脱离了 网络新闻,那就是一般的网络跟帖,而不能叫做“网络新 闻跟帖”。从新闻体裁方面来说,它属于网络新闻评论的一 种,网络的传播者为什么会采用这一功能,而大多数网络 受众又为什么愿意在看完新闻后利用这一功能呢7下面从 传播学的角度来分析这一问题。 二、网络新闻跟帖的传播学分析 (一)从反馈理论看,网络的新闻跟帖可促使网络媒 体调整自己的新闻 控制论中一个重要的概念便是反馈,它主要是指控制系 统把信息输出后,信息作用的结果又返回控制系统,而信息 在往返不断的循环过程中,不断修改自己的内容,实现自己 的控制。运用在大众传播领域,就是媒介组织把信息发布出 去,再把该信息在受众中引起的反应等情况收集起来,以供 参考。 从传播学反馈理论的角度来看网络新闻的跟帖,就是 网站作为传播者,以一定的形式,比如文字、图片视频等, 将新闻呈现给受众,受众在接受新闻消息后再将自己对新 闻的感受外在化的表现出来,以跟帖的形式展现给广大的 网络受众,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反馈给传播者。我们知道,某 条新闻点击率的高低可以说明其受欢迎的程度,但是,它 远不如网络新闻跟帖这种形式。因为点击率高只能说明受 众点击过这条新闻,并不能代表受众完整详细地看过这条 新闻,受众有可能是随意地点击了一下根本就没看或者是 因为他上了标题的当,打开新闻页面后扫上两眼感觉没意 思后迅速离开;而网络跟帖就不一样,它不仅能说明受众 读了新闻而且能够反映出受众深读了新闻。这样,网站的 传播者就可以根据受众的跟帖多少,清楚地了解到受众对 某条甚至某类新闻的阅读程度,经认真分析研究后,不断 地对新闻作出相应的调整,使之更符合受传者的需要,从
传播过程中真正处于核心地位的仍然是网络媒体,因 具有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特性,给了受众更大的自由表达
为网络媒体能决定受众的留言能否刊登出来。在这个 空间。受众在看完新闻后会有一定的感想,相对于传统媒
过程中有媒介组织(网站)、受众和新闻跟帖所表达的 体,网络媒体能在受众读完新闻后给受众一个倾吐心声的
信息,根据李彬对大众传播所下的概念这当然属于大 机会,使受众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自己的表达欲望。所以
众传播范畴。 为什么说网络媒体的新闻跟帖又具有一定的人际传播
色彩呢?这是因为由于受众的观点和立场各异,留言有时 会遭到别人的质疑,进而引发一定的争论。传播学集大成 者施拉姆曾用一句话来这样概括人际传播:“两个(或两个 以上的人)由于一些他们共同感趣的信息符号聚集在一起”
从这个角度来说,网络的受众一般愿意在看完新闻后表达 一下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从而从内心得到满足。
传递大批量的信息的过程,如果说人际传播属于点对点的 传播,那么大众传播就属于点对面的传播。”②
《传播理论一起源、方法与应用》一书中用三个特征 来限定大众传播的概念,我认为是不确切的,如果按照这 个理论来限定大众传播的概念,那么报纸和网络媒体就不
人人的言论都可刊登,实际上把关人是存在的。受众的言论 是经过网络管理员的审查才刊登出去的,如果管理员认为不 合适刊登,就不会刊登出来。之所以人们感觉网络不存在把 关人的存在,是因为相对于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给了受众更 大的自由表达权。正是网络给了受众更大的自由权,使得受
在大众传播之列,因为报纸和网络媒体的消息不是稍纵即 逝的。所以我更倾向于李彬的定义。
众可以在新闻后面相对自由的跟帖得以实现。 (四)从“使用——满足理论”看,网络新闻的跟帖满
说网络媒体的新闻跟帖属于大众传播,是因为当网 络媒体把新闻消息传给受众后,一部分受众将自己的
足了受众内心情感的宣泄 所谓“使用——满足理论”,基本的意思就是强调受众
络把关人的“隐形化”这~提法是杜骏飞在他的《中国网络 新闻事业管理》一书中提出来的。他认为:“在网络媒介中, 把关人是存在的,只是换了一种形式。由于网络为受众自我
大的开支。”①著名传播学者李彬对大众传播的定义是这样 释放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才造成了一般人对网络把关人存在
概括的:“大众传播就是大规模的媒介组织向大范围的受众 与否的忽视与误解”。⑨网络新闻跟帖也是这样表面看起来是
—睁溪鞠■
j
j
i¨;l
i
j|i¨i i
、(
④耄鬟囊、纂辋蔓舞馥黪i二三尊i鹰糍麟篝骧嚣德!誊!蠡豫糍臻罐鬻
毒摹;鎏溪;鋈;i鞠豢簿镍蒌等攀黍夔垂篝攀蠹蛰氆9;k雾餮藕 ②夺嘲曩嚣穰精麓熬鞲嚣蹲萋£暖鹾‘瓣簪褥漩勰≯2鞫鹅滞
l隧舞誊ii iii i i i i jii i:i i
④瓣疆鬻蠢蘸蘸蠲暖赣赫麓、鬃攀攀蠢》瓣蠢囊≤藏纛攀簿藏滋!;l
联网,一般都能在网络上发布自己的观点和言论,而这在传 统媒体上是几乎做不到的。这就给人一种感觉:网络是个自 由驰骋的空间。实际上,网络是存在把关人的,只不过由于 技术和网络传播的特性使得网络的把关人“隐形化”了。网
是公开传播的,安排消息传播的时间,通常是以同时到达 大多数受众为目的,而且其特征是稍纵即逝的。3、传播者 是复杂的组织,或在复杂的机构中运作,因而可能需要庞
下载时间:2011年1月6日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dncb200701028.aspx 授权使用:河海大学图书馆(南京校区)(hhdxtsg),授权号:f6e1db91-9d31-4335-91b3-9e63012045f1
网络的新闻跟帖这~种方式为广大的受众提供了一个 表达自己对新闻理解和感受的舞台,它既可以满足广大网 民的需求,同时网站也可以利用这一功能,通过对网民的 留言判断出网民对某类新闻的关注程度,从而不断地优化
就叫人际传播。所以说基于这一点,网络媒体的新闻跟帖 自己的新闻结构,这样,传者和受者便可各得其所。
对新闻的理解和感受利用新闻后面的跟帖功能表达出 的作用,突出受众的地位,强调受众使用媒介都是基于自
警苹台卜晴疆鬟=。~
来,然后网络的管理员经过筛选将其中符合刊登的一 己的需求,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愿望。
部分受众跟帖刊登出来,再次呈现给广大受众。虽然表
虽然上面我们谈到网络新闻的跟帖功能属于大众媒介,
面看起来网络新闻的跟帖是个体的行为,但是在这个 媒介组织处于核心地位,但相比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由于
(二)从其表现形式上看。网络的新闻跟帖表现出一 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因为网络作为一个信息的发布平台,一
定的人际传播色彩
般的普通网民只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有一台电脑接入互
“大众传播”~词的英文名字是mass communication。 在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的《传播理论一起源、 方法与应用》一书中,大众传播是用三项特征来确定的: “1、它是针对较大数量的、异质的和匿名的受众。2、消息
王兆华 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东南传播 SOUTHEAST COMMUNICATION 2007,""(1) 1次
参考文献(3条) 1.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郭镇之 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 2001 2.李彬 传播学引论 2003 3.杜骏飞 中国网络新闻事业管理 2004
引证文献(1条)
又具有一定的人际传播色彩。 网络新闻跟帖属于大众传播又具有一定的人际传播色
彩这一属性,赋予其独特的优势。对于跟帖的作者来说,他 们不仅可以将自己的帖子展现给其他网络受众,以此获得 一定的心理满足,而且还可以与自己不同观点的发帖者展 开一场论辩。这样就给辩论双方营造出一种身临新闻现场, 好似新闻当事人的一种拟态真实环境。对于阅读新闻跟帖 的受众来说,他们在读完新闻后,阅读一下别人的帖子,既 可以了解一下别人的看法,又可以从别人的帖子中得到一 定的启发,丰富自己知识和思维。因而,从这方面说它受到 了广大网络受众的欢迎。
2007年第一期l求南如糖 64
而不断地加强传播效果和赢得更多的点击率。所以从一定 程度上说,为了赢得新闻的高点击率,各个网站尤其是商 业网站往往愿意设置新闻跟帖这一功能来收集网民的兴趣 点和反馈信息。
(三)从把关人的角度看,网络媒体的把关人相对于 传统媒体给了网络受众更大的自由表达权
长期以来,关于网络媒体中是否存在着把关人一直存在 着争议,这是由于网络传播的特性,使得其对把关人的概念
学术平台一网络传播
从传播学视角看
各置 异了
,
1嗣
பைடு நூலகம்
新新前
浪闻像
其实质都一样 叫跟新 一一|帖浪
发。…、
表这搜
评样狐 论一等
L项很 ,功多
搜能网
狐,站 叫各的
一个网
我不络
来同新 说的闻
两网后
句站面
。…叫都
,法设
@
文
、、
网络新闻的跟帖功能
王 兆 垡
万方数据
【内窨提要】目前像新浪、搜狐等很多网站的网络新 闻后面都设置了“新闻跟帖”这样一项功能,各个不同的 网站叫法各异,新浪叫“发表评论”,搜狐叫“我来说两句”, 其实质都一样。从新闻的跟帖量的情况看,有的新闻跟帖 能达到几万条之多。那么网络的传播者为什么会积极采用 这一功能,而大多数网络受众又为什么愿意在看完新闻后 利用这一功能呢?本文从传播学的反馈理论、把关人、使 用与满足、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这五个维度来加以解析。
鬻蘸l蒺“:豢l蒸寨蒸蒸薰蒸豢i誊蓦誊誊i囊;ll}||}i…Iiii蠹篡誊誊i篓誊攀篱囊
i i j iii:、i!|}ii;::;譬磐海蘩鞲i瓣骥纂挚糍鞫。簿籀攀麟》
隶匆钴挫2007年第一期(总第二十九期)
万方数据
65
从传播学视角看网络新闻的跟帖功能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
【关键词】网络新闻跟帖把关人大众传播人 际传播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跟帖”这种传播方式开始流 行。“跟帖”通常跟在新闻、评论和博客等文章之后,每个 人看完文章后都有机会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其字数长短 不拘一格,多则几百几千字形成一篇文章,少则三言两语 形成一两句话,深受广大网络受众的喜爱。
一、网络新闻跟帖 所谓的网络新闻跟帖是指依附于网络新闻而存在的一 种短小精悍的网络跟帖形式,是受众看完新闻后所感所想 的自然流露,是受众接受新闻后心理反应的外在表现或情 感的宣泄,它不能脱离网络新闻而独立存在。如果脱离了 网络新闻,那就是一般的网络跟帖,而不能叫做“网络新 闻跟帖”。从新闻体裁方面来说,它属于网络新闻评论的一 种,网络的传播者为什么会采用这一功能,而大多数网络 受众又为什么愿意在看完新闻后利用这一功能呢7下面从 传播学的角度来分析这一问题。 二、网络新闻跟帖的传播学分析 (一)从反馈理论看,网络的新闻跟帖可促使网络媒 体调整自己的新闻 控制论中一个重要的概念便是反馈,它主要是指控制系 统把信息输出后,信息作用的结果又返回控制系统,而信息 在往返不断的循环过程中,不断修改自己的内容,实现自己 的控制。运用在大众传播领域,就是媒介组织把信息发布出 去,再把该信息在受众中引起的反应等情况收集起来,以供 参考。 从传播学反馈理论的角度来看网络新闻的跟帖,就是 网站作为传播者,以一定的形式,比如文字、图片视频等, 将新闻呈现给受众,受众在接受新闻消息后再将自己对新 闻的感受外在化的表现出来,以跟帖的形式展现给广大的 网络受众,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反馈给传播者。我们知道,某 条新闻点击率的高低可以说明其受欢迎的程度,但是,它 远不如网络新闻跟帖这种形式。因为点击率高只能说明受 众点击过这条新闻,并不能代表受众完整详细地看过这条 新闻,受众有可能是随意地点击了一下根本就没看或者是 因为他上了标题的当,打开新闻页面后扫上两眼感觉没意 思后迅速离开;而网络跟帖就不一样,它不仅能说明受众 读了新闻而且能够反映出受众深读了新闻。这样,网站的 传播者就可以根据受众的跟帖多少,清楚地了解到受众对 某条甚至某类新闻的阅读程度,经认真分析研究后,不断 地对新闻作出相应的调整,使之更符合受传者的需要,从
传播过程中真正处于核心地位的仍然是网络媒体,因 具有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特性,给了受众更大的自由表达
为网络媒体能决定受众的留言能否刊登出来。在这个 空间。受众在看完新闻后会有一定的感想,相对于传统媒
过程中有媒介组织(网站)、受众和新闻跟帖所表达的 体,网络媒体能在受众读完新闻后给受众一个倾吐心声的
信息,根据李彬对大众传播所下的概念这当然属于大 机会,使受众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自己的表达欲望。所以
众传播范畴。 为什么说网络媒体的新闻跟帖又具有一定的人际传播
色彩呢?这是因为由于受众的观点和立场各异,留言有时 会遭到别人的质疑,进而引发一定的争论。传播学集大成 者施拉姆曾用一句话来这样概括人际传播:“两个(或两个 以上的人)由于一些他们共同感趣的信息符号聚集在一起”
从这个角度来说,网络的受众一般愿意在看完新闻后表达 一下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从而从内心得到满足。
传递大批量的信息的过程,如果说人际传播属于点对点的 传播,那么大众传播就属于点对面的传播。”②
《传播理论一起源、方法与应用》一书中用三个特征 来限定大众传播的概念,我认为是不确切的,如果按照这 个理论来限定大众传播的概念,那么报纸和网络媒体就不
人人的言论都可刊登,实际上把关人是存在的。受众的言论 是经过网络管理员的审查才刊登出去的,如果管理员认为不 合适刊登,就不会刊登出来。之所以人们感觉网络不存在把 关人的存在,是因为相对于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给了受众更 大的自由表达权。正是网络给了受众更大的自由权,使得受
在大众传播之列,因为报纸和网络媒体的消息不是稍纵即 逝的。所以我更倾向于李彬的定义。
众可以在新闻后面相对自由的跟帖得以实现。 (四)从“使用——满足理论”看,网络新闻的跟帖满
说网络媒体的新闻跟帖属于大众传播,是因为当网 络媒体把新闻消息传给受众后,一部分受众将自己的
足了受众内心情感的宣泄 所谓“使用——满足理论”,基本的意思就是强调受众
络把关人的“隐形化”这~提法是杜骏飞在他的《中国网络 新闻事业管理》一书中提出来的。他认为:“在网络媒介中, 把关人是存在的,只是换了一种形式。由于网络为受众自我
大的开支。”①著名传播学者李彬对大众传播的定义是这样 释放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才造成了一般人对网络把关人存在
概括的:“大众传播就是大规模的媒介组织向大范围的受众 与否的忽视与误解”。⑨网络新闻跟帖也是这样表面看起来是
—睁溪鞠■
j
j
i¨;l
i
j|i¨i i
、(
④耄鬟囊、纂辋蔓舞馥黪i二三尊i鹰糍麟篝骧嚣德!誊!蠡豫糍臻罐鬻
毒摹;鎏溪;鋈;i鞠豢簿镍蒌等攀黍夔垂篝攀蠹蛰氆9;k雾餮藕 ②夺嘲曩嚣穰精麓熬鞲嚣蹲萋£暖鹾‘瓣簪褥漩勰≯2鞫鹅滞
l隧舞誊ii iii i i i i jii i:i i
④瓣疆鬻蠢蘸蘸蠲暖赣赫麓、鬃攀攀蠢》瓣蠢囊≤藏纛攀簿藏滋!;l
联网,一般都能在网络上发布自己的观点和言论,而这在传 统媒体上是几乎做不到的。这就给人一种感觉:网络是个自 由驰骋的空间。实际上,网络是存在把关人的,只不过由于 技术和网络传播的特性使得网络的把关人“隐形化”了。网
是公开传播的,安排消息传播的时间,通常是以同时到达 大多数受众为目的,而且其特征是稍纵即逝的。3、传播者 是复杂的组织,或在复杂的机构中运作,因而可能需要庞
下载时间:2011年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