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水回用的技术研究
废水处理中水回用技术方案
![废水处理中水回用技术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decfa31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df.png)
废水处理中水回用技术方案随着人口增长和工业化的推进,废水排放量不断增加,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压力。
废水处理中水回用技术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淡水资源的依赖,并降低废水对环境的污染。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废水处理中水回用技术方案。
1.生物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将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的方法。
常见的生物处理技术包括活性污泥法、固定床生物反应器、蓄水池培养等。
这些技术可以有效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元素,并将水体中的污染物浓度降低到可以回用的程度。
2.物理化学处理技术物理化学处理技术包括沉淀、过滤、吸附、膜分离等方法,可以将废水中的颗粒物、胶体物质、溶解性有机物等去除。
其中,膜分离技术是一种高效的废水处理技术,可以通过逆渗透膜、超滤膜等将废水中的溶解性物质和微生物完全去除,产生清澈的水质。
3.化学调节技术化学调节技术包括调节废水的PH值、添加化学药剂等方法,可以有选择性地去除废水中的一些特定污染物。
例如,通过调节废水的PH值,可以使废水中的重金属形成沉淀,从而实现重金属的去除。
添加化学药剂,如聚合氯化铝、聚合硫酸铁等,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的颗粒物和有机物。
4.紫外线消毒技术紫外线消毒技术利用紫外线的强氧化作用和微生物的DNA破坏作用,可以高效杀灭废水中的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
紫外线消毒技术操作简单,无需添加任何化学药剂,也不会产生任何副产物。
5.反渗透技术反渗透技术是一种逆向渗透的膜分离过程,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的离子、溶解性物质和微生物,产生高品质的中水。
应用反渗透技术处理后的中水可以直接用于工业生产、农田灌溉以及城市绿化等用途。
同时,反渗透技术可以减少废水排放和淡水资源的消耗,具有很高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总之,废水处理中水回用技术方案多种多样,可根据废水的特性和用途选择合适的技术方案。
通过综合运用生物处理技术、物理化学处理技术、化学调节技术、紫外线消毒技术和反渗透技术等技术手段,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废水的回用和资源化利用,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中水回用技术可行性研究方案
![中水回用技术可行性研究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b95ec3d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3b.png)
中水回用技术可行性研究方案中水回用技术是指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经过适当的处理后,再次利用于工业生产、灌溉农田、市政设施的技术。
中水回用技术具有节约水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提高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优点,因此在当前全球水资源短缺和环境保护的背景下,中水回用技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探讨中水回用技术的可行性,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研究方案:1.目标确定:首先,我们需要确定研究的具体目标。
例如,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具体的城市或社区作为研究对象,目标可以是评估该地区中水回用的潜力,以及中水回用技术在该地区的可行性和效益。
2.中水回用资源评估:通过调查和分析该地区的水资源状况,包括水供需情况、水污染状况、水价和政策等因素,评估中水回用技术的实际应用潜力。
这可以通过收集相关数据和文献资料、实地考察和专家访谈等方法来完成。
3.中水回用技术选取:根据资源评估结果,在中水回用技术中选择适合该地区的技术。
中水回用技术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等,可以根据水质要求、处理效果和经济性等因素进行选择。
可以参考其他地区的成功案例,并结合当地的经济、技术和环境条件进行选择。
4.中水回用系统设计:针对选取的中水回用技术,进行系统设计。
包括中水处理设施的规模、处理工艺流程、能耗和投资成本等方面的考虑。
此外,还需要考虑中水的运输和分配问题,包括管道设计、水源补给等。
通过计算和模拟等方法,优化系统设计,并进行经济性分析。
5.中水回用效益评估:在中水回用系统建成后,对其效益进行评估。
可以通过监测中水回用的水质、供水量、水资源利用效率等指标,评估中水回用技术的实际效果。
此外,还可以考虑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评估。
6.政策和管理建议: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中水回用技术在该地区的推广和应用建议。
包括政策支持、管理机制和技术培训等方面的建议,以促进中水回用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中水回用技术研究的可行性研究方案可以通过资源评估、技术选取、系统设计、效益评估和政策建议等步骤来完成。
《2024年中水回用技术分析与研究》范文
![《2024年中水回用技术分析与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b65cc713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06.png)
《中水回用技术分析与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
中水回用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水资源利用方式,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重要的研究价值。
本文旨在分析中水回用技术的原理、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中水回用技术概述中水回用技术是指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经过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用于非饮用的各种用途,如农业灌溉、景观环境用水、工业冷却水等。
中水回用技术的主要原理是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去除废水中的有害物质,使其达到回用标准。
三、中水回用技术的应用现状1. 国内外应用情况中水回用技术在国内外均有广泛应用。
在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等,中水回用技术已经成为城市水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中水回用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特别是在水资源短缺的地区,如华北、西北等地。
2. 典型案例分析以某大型住宅区为例,该住宅区采用了中水回用技术,将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用于景观环境用水和冲厕用水。
经过几年的运行,该住宅区的中水回用率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有效缓解了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四、中水回用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关键技术1. 工作原理中水回用技术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
物理处理主要是通过沉淀、过滤等方法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化学处理则是通过投加药剂,使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沉淀物或气体;生物处理则是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2. 关键技术中水回用的关键技术包括预处理技术、深度处理技术和消毒技术等。
预处理技术主要用于去除废水中的大颗粒物质和悬浮物;深度处理技术则用于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有害物质;消毒技术则是为了杀灭废水中的病原微生物,保证回用水的水质安全。
五、中水回用技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1. 存在的问题目前,中水回用技术存在一些问题,如处理成本较高、公众接受度不高、政策支持不足等。
这些问题限制了中水回用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城市绿化中的中水回用探析
![城市绿化中的中水回用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0d775890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05.png)
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面积的不断扩张,城市绿化显得尤为重要。
不仅可以美化城市形象,还可以为市民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缓解城市中心区的环境压力。
但是,城市绿化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比如水资源的紧缺问题。
所以,中水回用成为了一种必须考虑的城市绿化方式。
本文将探讨城市绿化中的中水回用问题。
什么是中水回用?中水指的是城市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去除了固体、油脂和微生物等有机物和部分无机盐离子,达到了环保排放标准的水。
而中水回用就是将中水回收利用,保证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中水回用的意义1.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城市水资源受到限制,而中水是再生水的主要来源之一。
中水回用有助于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减轻城市用水压力。
2.缓解环境压力城市生活污水直接排放会造成地下水和河流等水体污染,进而影响生态和人类健康。
而中水回用可以减轻这些环境压力。
3.降低运营成本中水回用可以用于城市绿化、消防用水、景观水和一些非饮用用途等,不仅可以减少饮用水的使用,从而节约资金,还可以节约能源消耗。
中水回用的技术1.反渗透技术反渗透技术是一种通过半透膜将水分离出来的技术,它能够除去细菌、病毒、氯气、有机物质、放射性物质和微量金属等有害物质。
2.离子交换技术离子交换技术是一种利用树脂或其他吸附材料,通过离子间作用力将水中有害离子去除的技术。
离子交换法可以去除镉、铬、铜、镍等一些重金属以及硝酸盐等物质。
3.活性炭吸附技术活性炭吸附技术是一种通过活性炭对有机物质进行吸附的技术,可以去除水中有机物成分、染料、PH值。
中水回用的应用1.城市绿化中水用于城市绿化,既可以减少用水量,又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可以在中水中加入营养成分、微量元素等物质,提高植物生长,改善植被覆盖率,减少城市空气污染。
2.消防用水中水也可以用于消防,不仅可以保证消防安全,而且可以起到防火的作用。
中水的使用还可以减少饮用水的使用量,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3.景观用水城市中有很多喷泉、水池等景观,这些景观的水可以采用中水,既可以保证水的透明度和水质,还可以节约用水。
中水回用技术研究
![中水回用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31470f9102de2bd96058833.png)
中水回用技术研究焦健宁皓天津中水有限公司,天津 300221摘要:中国的城市化速度不断的加快,城市的规模也在迅速扩大,与此同时水资源匮乏的矛盾日益突出,水污染、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制约因素。
针对水资源紧缺的现状,有必要对中水回用技术做重要阐述。
关键词:中水回用;现状;处理技术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780(2015)22-0293-021 导言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全国有很大一部分城市是缺水的,但传统的开源节流方式已难于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根本问题。
中水回用作为一种新技术、新趋势,成为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的重要且有效的途径。
本文通过引入中水的概念,介绍了中水回用的国内外现状和中水处理工艺及技术,阐述了中水回用目前存在的问题,使其难以普及和推广。
因此,必须不断地寻找切实可行的对策,使其得到广泛应用。
2 中水回用的概述所谓“中水”,亦为再生水,通常人们把自来水叫做“上水”,把污水叫做“下水”,而再生水的水质介于上水和下水之间,故名“中水”。
建设部颁发的《城市中水设施管理暂行办法》中将中水定义为:指部分生活优质杂排水经处理净化后,达到《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水。
中水虽不能饮用,但它可以用于一些水质要求不高的场合,如冲洗厕所、冲洗汽车、喷洒道路、绿化等。
中水回用是解决城市水资源危机的重要途径,也是协调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的根本出路。
中水的利用在我国仅有20来年的历史,1985年北京的一座中水试验工程建成才标志着我国中水利用的开始。
从目前国内中水设施建设的情况看,中水大多应用于宾馆饭店等场所的冲厕和景观用水。
3 中水回用现状3.1 国外中水回用现状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德克萨斯州等缺水地区[2]的污水回用技术发展的比较早,仅在加利福尼亚州就建有200套以上的污水回用工程。
在这些中水回用普及的国家里,最具特色的国家是以色列。
中水回用工艺
![中水回用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90cec572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76.png)
中水回用工艺中水回用工艺是指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经过处理后再次利用于生产过程中的技术。
这种工艺不仅可以节约水源资源,减少废水排放,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下面将从中水回用工艺的原理、技术和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中水回用工艺的原理是通过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去除有害物质和杂质,使废水达到符合生产要求的标准,并将其再次利用于生产过程中,从而减少对新鲜水的需求。
中水回用工艺主要包括前处理、生物处理和深度处理等环节。
前处理环节是指对废水进行初步处理,去除大颗粒物、悬浮物、沉淀物等杂质。
生物处理环节是指将废水通过生物反应器等生物处理设备,进行有机物的降解和去除。
深度处理环节是指对经过生物处理的水进行进一步的过滤和消毒,以达到再次利用的要求。
二、中水回用工艺的技术中水回用工艺的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处理和化学处理两种方式。
物理处理是指对废水进行初步的过滤和分离,通过沉淀、过滤、吸附等方式去除颗粒物、悬浮物等杂质,使废水达到生物处理的标准。
物理处理的优点是处理效果好,能够去除大部分废水中的杂质。
缺点是处理成本较高,需要大量的设备和能源。
化学处理是指采用化学方法对废水进行处理,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
化学处理的优点是处理效果好,可以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等污染物。
缺点是处理成本较高,需要大量的化学药剂和设备。
三、中水回用工艺的应用中水回用工艺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生产领域,如纺织、造纸、化工、电子、制药等行业。
通过中水回用工艺,可以节约水源资源,减少废水排放,降低环境污染,提高经济效益。
以污水处理厂为例,中水回用工艺可以将处理过的废水再次利用于冲洗、冷却等生产过程中,减少对新鲜水的需求。
同时,中水回用工艺还可以将处理过的废水直接排放到自然环境中,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四、中水回用工艺的发展趋势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中水回用工艺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未来,中水回用工艺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实现更高效、更节能、更环保的处理方式。
火力发电厂中水回用技术分析
![火力发电厂中水回用技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c6a5b06844769eae009edc1.png)
孙 心 利
河 北 省 电 力 研 究 院 , 北 石 家庄 河 0 02 50 1
[ 摘
要 ] 中水在 火力发 电厂主要 用作循 环 水的补 充水 。对 目前 火 力发 电厂 中水 回用 中存 在 有 机 物、 、 、 氨 氮 油类物 、 、 等含 量均 较 高的 问题 进行 了研 究 分析 , 为循 环 水补 充 水石 灰 磷 盐 认 处理 + 复合 水质 稳 定剂 处理 的工 艺 比较适 合 中水 回 用 电厂 ; 加 强循 环 水 杀 菌 处理 , 应 保
中 循 氨 腐 结 杀 词 ] 火 电 厂 ; 水 ; 环 水 ; 氮 硝 化 ; 蚀 ; 垢 ; 菌
TM 6 . 21 8
[ 中图分 类号 ]
[ 文献标 识码 ] A
3 (0 00 [ 章 编 号] 1 0 文 0 2—3 64 2 1 ) 7
— — —
0 3 —04 08 —
l tn t r a i g wa e .Die tn g i tt o e se stn n e i hei e me i t t ri he ma ow— r c i g a a ns he pr blm xiii g i r usng t nt r d a ewa e n t r lp e a t s h a i e on e t o r a c ma t r a rpl n s. uc s h gh r c t n f o g ni t e s, mm o a, t og n, is, ho p r a d s ls e c ni nir e o l p s he , n a t t ., s u nd a l s sha e b e a re ut I s be iv d t t t r a m e r e s o ke~ u t dy a na y i v e n c r id o . t i le e ha he t e t nt p oc s f ma p wat r e
中水回用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水回用可行性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a597242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41.png)
中水回用可行性研究报告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中水回用的可行性,以解决日益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通过对中水回用的处理技术、风险与效益、法规政策等方面的研究,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得出结论:中水回用在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显著的可行性和促进作用。
一、引言随着全球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淡水资源日益紧张。
中水(指经过初步处理后的污水)回用成为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本研究通过分析中水回用的技术和风险,评估其对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影响,旨在为中水回用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二、中水回用处理技术中水回用的处理技术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等方法。
物理处理主要包括沉淀、过滤和消毒等过程;化学处理涉及调节pH值和添加化学药剂以去除重金属和有机物;生物处理则利用微生物降解污染物。
各种技术的选择应综合考虑成本、处理效果和环境影响等因素。
三、中水回用的风险与效益中水回用涉及水质污染、传染病传播、农田灌溉和地下水补给等风险。
因此,高效的中水处理技术和严格的监管措施是确保中水回用安全的关键。
在效益方面,中水回用可以节约淡水资源、减少污水排放、降低污水处理厂的负荷,并创造经济效益。
四、中水回用的案例分析以新加坡、美国和澳大利亚为例,介绍了这些国家/地区在中水回用方面的成功经验和教训。
新加坡通过严格的中水回用政策和先进的处理技术,成功将中水应用于工业用途和一些特定的城市用水。
美国和澳大利亚则通过规范中水回用标准和加强社会宣传,促进了中水回用的发展。
五、中水回用的法规政策制定和完善中水回用的法规政策是推动中水回用发展的重要手段。
本部分分析了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提出了进一步加强中水回用法规制度建设的建议,包括加强监测与评估、完善技术标准以及推动中水回用的经济和财政激励政策。
六、结论与展望通过对中水回用的可行性研究,我们得出结论:中水回用在解决水资源短缺、保护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具有显著的可行性和促进作用。
中水回用技术方案
![中水回用技术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98bb562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a4.png)
中水回用技术方案中水回用技术方案是指通过对污水进行处理,使得其能够达到再次利用的要求,从而实现水资源的有效循环利用。
中水回用技术方案在当前水资源紧缺的情况下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减少对自然水资源的需求,降低水处理成本,减少废水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中水回用技术方案主要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等多种技术手段,通过不同的处理工艺,可以将污水去除悬浮物、有机物等污染物质,最终得到符合再生水标准的中水。
其中,常用的处理工艺包括混凝沉淀、过滤、生物处理、反渗透等。
下面就几种主要的中水回用技术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一、生物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是中水回用中常用的一种技术手段,主要是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有机物降解为简单物质。
生物处理过程一般包括生物膜反应器、生物接触氧化池、生物过滤器等不同形式。
其中,生物膜反应器利用生物膜将有机物质和微生物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固定化的生物块,可以提高有机物的去除效率。
生物接触氧化池则是利用流动的中水与生物膜接触,通过氧化降解有机物质。
生物过滤器则是将中水通过生物填料,让微生物在填料表面生长,并进行有机物质的去除。
生物处理技术在中水回用中具有较好的效果和应用前景。
二、混凝沉淀技术混凝沉淀技术是通过给予适当的混凝剂,将水中的悬浮颗粒物和胶体物质凝聚成较大的团块,然后通过沉淀的方式将其去除的技术。
这种技术能够有效去除中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降低水中的浊度,提高水质。
混凝沉淀技术主要包括化学混凝、物理混凝和电混凝等。
其中,电混凝是将两极电解效应应用于混凝沉淀技术中,通过电解产生的气泡将悬浮颗粒和胶体物质带出水体,实现高效净化水质的目的。
三、反渗透技术反渗透技术是一种高效的膜分离技术,通过半透膜将水中的有机物质、盐分等质量较大的杂质截留在膜外,从而获得高纯度的水。
反渗透技术可以有效去除中水中的离子和微生物,产水质量较高,能够满足人体饮用水的要求。
此外,反渗透技术还可以应用在工业废水处理中,可以有效回收废水中的水资源。
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e3f9c4e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59.png)
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引言随着全球水资源的日益紧张,水回用逐渐成为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有效途径。
在污水处理厂中,中水回用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对于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旨在评估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工程的可行性,并提出建议以促进该工程的实施。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实地调查、数据分析和文献综述相结合的方法,对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工程进行深入研究。
三、研究结果1.污水处理厂中水的特点2.中水回用的技术及应用中水回用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等,适用于工农业用水、景观绿化和生活用水等领域。
该技术可以有效补充地下水资源,降低用水成本,减少水环境污染。
3.可行性评估(1)技术可行性:中水回用技术已经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基于现有技术,中水回用工程在污水处理厂中是可行的。
(2)经济可行性:中水回用工程可能带来一定的投资成本,包括设备购置、运维费用等。
但从中长期来看,中水回用可以降低用水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3)环境可行性:中水回用工程可以有效减少对地下水或其他水资源的抽取,减轻对水资源的压力,降低水环境污染。
同时,通过中水回用可以实现循环利用,减少对自然水环境的负荷。
四、建议1.加强政策支持:制定相关政策法规,鼓励污水处理厂进行中水回用工程,包括经济激励、补贴和优惠政策等。
2.完善技术监管:加强对中水回用技术的研发和监管,推广应用成熟的中水回用技术,确保水质安全和运行效果。
3.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中水回用工程的认知和接受度,加强对污水资源价值的认识。
4.建立监测评估体系:建立中水回用工程的运行监测和评估体系,定期评估工程的效果和安全性,为工程改进和优化提供依据。
五、结论中水回用工程在污水处理厂中是可行的,并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然而,为了推广和应用该工程,需要加强政策支持、完善技术监管、加强宣传教育和建立监测评估体系等措施的支持。
中水回用技术方案
![中水回用技术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8fd4f98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ec.png)
中水回用技术方案随着水资源的日益短缺和环境污染的加剧,中水回用技术成为解决水资源和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
中水回用技术是指通过对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水再次利用于农业灌溉、工业生产、环境绿化等用途的一种技术。
下面是一个1200字以上的中水回用技术方案。
一、中水回用技术的原理和分类:中水回用技术主要是通过对污水进行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去除其中的悬浮物、有机物、营养盐和微生物等,使得水质符合再利用的要求。
根据处理的方法和工艺的不同,中水回用技术可以分为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和综合处理四类。
1.物理处理:主要包括沉淀、过滤和吸附等工艺。
沉淀是利用重力作用对悬浮物进行沉淀分离的技术,过滤是通过过滤介质对水进行过滤除杂的技术,吸附是利用吸附剂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吸附分离的技术。
2.化学处理:主要通过添加化学药剂对污水进行处理,包括混凝、胶凝和氧化等工艺。
混凝是指添加混凝剂使悬浮物和胶体物质聚集成大颗粒,便于沉降和过滤;胶凝是指添加胶凝剂使分散的颗粒物质聚集成团,便于沉淀和过滤;氧化是指通过氧化剂将有机物氧化成无机物,使其易于去除。
3.生物处理:主要是利用生物微生物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分解的技术,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和人工湿地等工艺。
活性污泥法是将含有污水和活性污泥的系统进行接触、降解和分离的技术;生物膜法是利用生物膜对废水进行降解分解的技术;人工湿地则是利用植物和微生物的生态作用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的技术。
4.综合处理:综合处理是将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工艺综合起来进行处理,以提高处理效果和水质的稳定性。
二、中水回用技术方案:1.前期处理:包括污水收集、初级过滤和加药调节。
污水收集主要是通过下水管网将居民生活污水收集起来;初级过滤主要是通过物理处理方法,如格栅过滤和砂滤器等,去除大颗粒的悬浮物;加药调节主要是针对污水中的磷、氮等营养盐进行调节,以控制后期处理的效果。
2.混凝沉淀:通过添加混凝剂使污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聚集成大颗粒,便于沉降分离。
中水回用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水回用可行性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30c0c39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a7.png)
中水回用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引言随着全球水资源的日益紧张和环保意识的提高,中水回用作为一种可持续利用水资源的方法受到了广泛关注。
中水回用是指将经过初级处理的废水通过进一步的处理和净化,使其达到可以再次用于工业、农业或城市供水等目的的要求。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水回用的可行性,并分析其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挑战。
二、中水回用的优势1.节约水资源:中水回用可以充分利用废水资源,避免浪费,并减轻对地下水和淡水资源的压力。
2.降低排放量:通过中水回用,可以减少废水的排放量,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程度。
3.减少能源消耗:相比于从头开始处理新鲜水,中水回用只需进行二次处理,节约了能源和成本。
4.提高水资源供给的可靠性:中水回用可以增加水资源供给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特别是在干旱地区或人口密集地区。
三、中水回用的技术与方法1.物理处理:包括沉淀、过滤和吸附等方法,可用于去除悬浮物、颗粒物和有机物等。
2.化学处理:主要通过添加化学试剂来进行沉淀、中和和氧化等反应,以去除废水中的溶解物质和有机物。
3.生物处理:通过利用微生物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达到净化的目的。
4.高级氧化技术:如紫外线辐射、臭氧氧化和电化学氧化等,可以有效去除难降解的有机物和微量污染物。
四、中水回用的应用领域1.工业用水:中水回用可以满足一些工业生产过程中的非饮用用水需求,如冷却水、洗涤水和灌溉水等。
2.农业灌溉:利用中水进行农田灌溉可以减少对地下水和淡水资源的开采,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并减少土壤的盐碱化。
3.城市绿化:中水回用可以用于城市公园、花坛和绿化带的灌溉,提升城市绿化水平,改善城市环境。
4.景观水体补给:将中水用于人工湖泊、溪流和水景等景观水体的补给,可以保持水体的水位和水质稳定。
五、中水回用的挑战与对策1.技术挑战:中水回用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仍面临一些难题,如微量污染物的去除、膜污染和能源消耗等。
对策是加大科研力度,不断提升中水回用技术的效率和可靠性。
中水回用方案膜处理技术
![中水回用方案膜处理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bf0a141b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46.png)
中水回用方案膜处理技术中水回用是指将废水或污水处理后再次利用的过程,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冶金等领域。
为了实现中水回用,膜处理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中水回用中。
本文将探讨膜处理技术在中水回用方面的应用。
一、膜处理技术的概述膜技术是一种物理分离技术,常见的包括微滤(MF)、超滤(UF)、纳滤(NF)和反渗透(RO)等,这些技术可以高效地去除水中的悬浮物、溶解物和微生物等。
膜处理技术优点众多,如高度可控性、高效性、易操作、不需添加化学药剂、减少浪费等,因此在中水回用中被广泛应用。
二、膜处理技术在中水回用中的应用1. 膜预处理技术膜预处理技术是指先使用微滤或超滤进行初步预处理,然后使用更高级别的纳滤和反渗透进行更深层次的处理。
此方法可以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和大分子物质等,提高后续纳滤和反渗透的处理效果。
2. 低压膜处理技术低压膜处理技术是指在低压下使用纳滤或反渗透进行膜分离,以避免高压操作对膜的损伤。
此方法可以减少设备成本和能耗,并提高膜寿命。
低压膜处理技术在中水回用中应用较多,可以高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和溶解物,得到理想的中水回用水。
3. 纳滤反渗透耦合技术纳滤反渗透耦合技术是指将纳滤和反渗透结合使用,以提高水处理效果。
此技术在中水回用中被广泛应用,尤其在深度净化中使用。
使用该技术可以使水处理效果更好,达到更高的回用标准。
4. 膜生物反应器技术膜生物反应器技术是将膜技术与生物反应器技术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技术,该技术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氮、磷等有机物和微生物等。
使用该技术,可以得到更加纯净的中水回用水。
三、总结膜处理技术在中水回用中应用十分广泛,可以高效地去除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和微生物等,是中水回用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膜处理技术的应用会增加成本,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最后,我们相信在未来,膜处理技术将会更加成熟和先进,为中水回用领域带来更为可行和优质的潜力。
化工污水的处理及中水回用研究
![化工污水的处理及中水回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81e4feb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e5.png)
化工污水的处理及中水回用研究摘要:化工行业作为重要的经济支柱,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随着化工生产的不断增加,相应的污水排放也日益增多,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问题。
因此,化工污水的处理及中水回用成为了当今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之一。
化工污水处理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手段将化工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去除或转化,使其达到排放标准或可再利用的水质要求。
而中水回用则是指将经过处理后的化工废水再次利用,用于农业灌溉、工业用水或市政供水等领域,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化工污水;处理;中水回用一、化工污水处理技术(一)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是一种先进的化工污水处理技术,通过半透膜将污水中的溶解物、微生物和有机物质与水分离。
常见的膜分离技术包括超滤、微滤、纳滤和反渗透等。
超滤是利用孔径较小的膜将污水中的微生物、胶体和大分子有机物质截留下来,使水通过膜而得到净化。
微滤则是利用孔径更小的膜将污水中的微生物和悬浮物截留下来,使水得到净化。
纳滤则是利用孔径更小的膜将污水中的溶解物和有机物质截留下来,从而实现水的净化。
反渗透则是利用半透膜的选择性通透性,将污水中的溶解物、微生物和有机物质截留下来,得到净化的水。
这些膜分离技术具有高效、节能和灵活性强的特点,可以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和微生物,提高水的质量。
(二)高级氧化技术高级氧化技术是一种先进的化工污水处理技术,通过氧化剂和光催化剂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质氧化成无害物质。
常见的高级氧化技术包括臭氧氧化、紫外光氧化和光催化氧化等。
臭氧氧化是利用臭氧与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发生氧化反应,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
紫外光氧化则是利用紫外光照射污水中的有机物质,产生活性氧自由基,进而氧化有机物质。
光催化氧化则是利用光催化剂吸收光能,产生活性氧自由基,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质氧化成无害物质。
这些高级氧化技术具有高效、无二次污染和可控性强的特点,可以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质,提高水的净化效果。
中水回用技术详细分析
![中水回用技术详细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bee9b7048d7c1c708a145a5.png)
各类污水、废水经过处理后可以再循环利用的水被成为中水。
中水在经过先进的技术以及设备的有效处理后,使得处理后的废水符合国家规定的中水回用标准,这些废水可以作为非饮用水应用到绿地灌溉、冷却用水以及建筑等各个行业。
中水回用技术分析1、生物接触氧化-过滤法反渗透中水处理设备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与过滤同时处理生活污水或杂排水是《建筑中水设计规范》和《城市污水回用设计规范》推荐的工艺流程,可以获得良好的水质并满足中水水质标准的要求。
该工艺路线具有成熟可靠的优点,但是需要较长的生化反应时间,而且处理单元和设备较多、运行维护费用较高、占地面积较大,对于应变高峰来水以及高峰用水需求的能力较差,是早期使用的传统工艺。
2、微生物-人工湿地法人工湿地是由人工构筑而形成的一种联合物理吸附、沉降拦截。
生物讲解以及植物吸收为一体的生态处理系统。
该系统的特点是能耗低、处理效果好、脱氮除磷效率高。
但是其缺点是占地面积较大容易受季节的影响,因此该设备多适用于南方比较开阔的地域。
3、曝气生物滤池处理法曝气生物滤池在设计过程中省去了二沉池。
反应器内存在着不同的好氧、缺氧区域。
该设备最大的特点就是可同步实现硝化和反硝化反应,在取出有机物的同时也可以很好地达到脱氮的目的。
4、膜生物反应器及其变型处理MBR主要由膜组件以及生物反应器两个部分组成。
膜组件通过机械筛选成分。
截留等作用对废水以及活性污泥混合液进行固液分离。
这样一来,活性污泥就被截留在生物反应器内,从而避免了微生物成分的流失。
生物处理系统和膜分离组件的有机结合,不仅能有效提高系统的出水水质和运行的稳定程度,而且还延长了难降解大分子物质在生物反应器中的水力停留时间,加强了系统对难降解物质的去除效果。
淡水资源紧缺是我国甚至世界都面临的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而以现有的技术来看,解决方法只有海水淡化处理和中水回用处理两种,但是中水回用处理与海水淡化方法相比更具经济性,因此中水处理设备应用的更加广泛。
中水回用研究报告
![中水回用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cf67b62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3b.png)
中水回用研究报告引言: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的短缺问题日益凸显。
目前,全球有许多地区正面临水资源短缺的挑战,其中中水回用正成为一种解决方案。
中水回用是指将经过初次使用后的废水进行处理,然后再次利用于工农业生产或市政用水等方面。
本次报告旨在对中水回用进行研究,探讨其意义、技术和应用前景。
一、中水回用的意义:1.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中水回用可以降低对淡水资源的需求,并减少地下水和河流的开采,以应对日益严重的水资源短缺。
2.推动可持续发展:中水回用有利于减少污水排放,有助于改善水环境质量。
同时,中水回用也可以节约能源并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实现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
3.促进经济发展:中水回用可以降低水资源的成本,并为工农业提供可靠的水源,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稳定。
二、中水回用的技术:1.中水处理技术:中水需要进行适当的处理,包括除去悬浮物、沉淀物、异味和杂质等。
常见的中水处理技术包括物理方法(如过滤、沉淀)和化学方法(如絮凝、氧化)等。
2.中水净化技术:经过初步处理后的中水需要进一步净化,以满足特定的水质要求。
常用的中水净化技术包括反渗透、超滤和紫外线消毒等。
3.中水利用技术:净化后的中水可以用于工农业生产、市政用水和景观水等方面。
中水利用技术包括喷灌、滴灌、景观水体补给等。
三、中水回用的应用前景:1.农田灌溉:中水回用可以为农田提供可靠的灌溉水源,减少对地下水和河流的开采,从而保护水资源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2.工业用水:中水回用可以为工业企业提供可靠的用水源,降低用水成本,并减少对淡水的需求,促进工业持续发展。
3.市政用水:中水回用可以为城市提供可靠的用水源,减少对地下水和河流的开采,改善水环境质量,并降低用水成本。
结论:中水回用作为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一种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通过中水回用,不仅可以减少对淡水资源的需求,降低用水成本,还可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
污水处理中的中水回用技术
![污水处理中的中水回用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76d9839f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58.png)
工业用水
扩大中水回用于工业冷却、锅炉补给等领域,降低工业用水成本 。
生态补水
将处理后的中水用于河道、湖泊等生态补水,改善水环境质量。
农业灌溉
推广中水回用于农业灌溉,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农业可持续 发展。
政策支持与推动
制定鼓励中水回用的政策法规,明确相关责任和 义务。
加强中水回用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提供资金和技 术支持。
过滤法
通过砂滤、活性炭过滤等手段去除水中的悬 浮物、胶体和部分溶解性物质。
浮选法
通过向水中添加气泡使悬浮物附着在气泡上 ,然后上浮去除。
化学处理法
混凝法
通过向水中投加混凝剂,使水中的胶 体和悬浮物脱稳并聚集,形成易于沉 降的大颗粒絮凝体。
氧化还原法
利用化学氧化剂或还原剂将水中的有 害物质转化为无害或低毒性的物质。
功能描述
中水回用设施的功能是对废水进行收 集、处理和供给,实现废水资源化利 用,满足用户对水质、水量、水温等 要求,同时降低对环境的负担。
设备种类与选型
设备种类
中水回用设备主要包括预处理设 备、主处理设备、后处理设备等 ,每种设备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 用途。
设备选型
在选择中水回用设备时,需要考 虑处理规模、处理要求、设备性 能、运行成本等因素,选择适合 的设备以满足处理工艺的需求。
中水又称再生水、回用水,它可用于 冲洗厕所、浇灌绿地、车辆清洗、工 业冷却、建筑施工等场合。
中水回用的意义
1 2
节约水资源
中水回用可以减少对新鲜水源的开采和利用,缓 解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减少污染
中水回用可以减少废水的排放,减轻对环境的污 染。
3
经济效益
中水回用可以降低用水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水回用的技术研究以下是给大家带来的关于中水回用相关内容,以供参考。
中水可替代自来水用于农业灌溉、工业生产、城市景观、市政绿化、生活杂用、地下水回灌和补充地表水等,已成为解决当今水资源缺乏的重要途径。
结合国内外中水回用现状,并根据中水系统的特点,就中水水源、水质要求和处理技术分别进行了归纳总结,最后对中水回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1、绪论1.1、研究的背景我国是一个缺水国家,特别是北方地区水资源缺乏现象更为严重。
目前,由于水资源不足,已使得许多工业建设项目无法安排。
2000年全国总需水量6.00×1011m3,相应的供水能力为5.22×1011m3,总缺水量7.88×1010m3。
进入21世纪,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
据预测,2015年全国总供水量为6.20×1011~6.50×1011m3,总需水量将达7.30×1011m3,供需缺口近1.00×1011m3,2030年全国总需水量将达1.00×1012m3,全国将缺水4.00×1011~4.50×1011m3。
因此,节约有限的水资源、开发和利用新水源已是当务之急。
与水资源危机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全国每年排污水高达3.60×1010m3,大量污水未经处理就排入江河湖泊、海域,流经42个大、中城市的44条河流中的90%以上被污染,全国饮用水源仅30%符合卫生标准,有的城市水源遭严重污染,影响日常生活。
一方面城市缺水十分严重,另一方面大量的城市污水白白流失,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
和城市供水几乎相等的城市污水,只有0.1%的污染物质,比海水3.5%少得多,其余绝大部分是可再用的清水。
水在自然界中是唯一不可取代的,也是唯一可以重复利用而不变质的资源。
城市污水就近而得易于收集,再生处理比海水淡化成本低,处理技术也比较成熟,基建投资比远距离引水经济得多,当今世界各国解决缺水问题时,城市污水被选为可靠的第二水源。
因此,城市污水再利用——中水回用工程,为解决水资源不足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具有广阔的应用推广前景[1]。
2、中水回用概述中水是指各种排水经处理后,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可在生活、市政、环境等范围内杂用的非饮用水。
因为它的水质指标低于生活饮用水的水质标准,但又高于允许排放的污水的水质标准,处于二者之间,所以叫做“中水”。
水既是地球上一切生命赖以生存、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又是不可替代的重要自然资源。
早从六十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相继出现“水资源危机”。
据有关专家预测,本世纪末,尤其是下世纪初,水资源危机将位居世界各类资源危机之首。
由于“水危机”的困扰,许多国家和地区积极着手巩固和加强节水意识以及研究城市废水再生与回用工作。
城市污水回用就是将城市居民生活及生产中使用过的水经过处理后回用。
有两种不同程度的回用:一种是将污水处理到可饮用的程度,而另一种则是将污水处理到非饮用的程度。
对于前一种,因其投资较高、工艺复杂,非特缺水地区一般不常采用。
多数国家则是将污水处理到非饮用的程度,在此引出了中水概念。
中水也就是将人们在生活和生产中用过的优质杂排水(不含粪便和厨房排水)、杂排水(不含粪便污水)以及生活污(废)水经集流再生处理后回用,充当地面清洁、浇花、洗车、空调冷却、冲洗便器、消防等不与人体直接接触的杂用水。
因其水质指标低于城市给水中饮用水水质标准,但又高于污水允许排入地面水体排放标准,亦即其水质居于生活饮用水水质和允许排放污水水质标准之间,故取名为“中水”[2]。
3、城市中水回用的应用概况3.1、国外以色列是在中回用方面最具特色的国家。
它地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476m2。
其主要对策是农业节水和城市中水回用。
占全国污水处理总量46%的出水直接回用于灌溉,其余33.3%和约20%分别回灌于地下或排入河道,其中水回用程度之高堪称世界第一。
他们采取的中水回用处理过程为:城市污水的收集→传输到处理中处理→季节性储存→输到用户→使用及安全处置。
在回用方式上,包括小型社区的就地回用,中等规模城镇和大城市的区域级回用[3]。
美国水资源总量较多.城市中水回用工程主要分布于水资源短缺、地下水严重超采的加利福尼亚,亚利桑那、德克萨斯和佛罗里达等州.其中以南加州成绩最为显著。
中水回用以农业灌溉居多.也有少量中水用于工业用水和作高层建筑生活用水。
日本以有较多的“中水道”(即中水系统)供生活杂用而著称[4].约占中水回用量的40%。
早在20世纪60年代.日本沿海和西南一些缺水城市,如东京、名古屋、川崎、福冈等地即开始考虑将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出水经进一步处理后回用于工业,生活或生活杂用(以冲洗卫生设备为主)。
截至1986年,日本直接回用水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已达3×108m3/a.虽不及总取水量的1%.但已成为城市一种稳定、可靠的水源,并制定了相应的水质标准。
其中,以生活杂用水所占的比重最大。
3.2、国内我国城市污水多数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建设部有关部门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城市2003年污水处理率达到42%,不足污水排放量的一半。
即使经过处理后的污水也极少回用,结果导致一方面水体受到污染,另一方面城市水资源短缺。
近年来,城市污水回用已经逐渐提到日程上来,北京、天津、沈阳、鞍山、抚顺、大连、青岛、石家庄、太原、大同、西安、深圳等地已经建成或拟建一批污水处理或回用工程项目,同时将改造旧有的污水灌溉系统。
我国城市小区建设中水系统的条件已基本具备,并日趋完善。
首先,具有利于中水系统设计和平稳运行的水量大特点(排水量大,杂用水需求也大,水量容易平衡);其次,城镇居民小区的不断规模化,以及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将使中水系统的初始投资和运行费用大幅度降低。
再次,住房的商品化,小区管理的兴起和完善,为中水系统的投资回报奠定的基础。
4、中水和途径4.1、中水中水广泛.主要有雨水、冷却水、盥洗水、淋浴水、游泳池排污水、洗衣排水、厨房排水、冲厕排水等。
在实际情况下,这些水往往混合排放,形成综合生活污水。
而污染较严重的综合生活污水。
从经济性和技术性角度考虑,一般不适合当作中水。
所以应该对这些水用单独的管网做分流收集,经过处理后再回用。
根据CECS30:91《建筑中水设计规范》选择中水水源时,一般可按下列顺序取舍:①冷却水;②淋浴排水;③盥洗排水;④洗衣排水;⑤厨房排水;⑥厕所排水。
具体情况下,可以是几种水的组合,形成优质杂排水。
比如冷却水、淋浴排水和盥洗排水的组合。
污染的程度相对较小,便于回用,是优质杂排水。
中水经过处理后,可以在很多地方使用。
美国、以色列、日本等国。
厕所冲洗、园林灌溉、道路保洁、城市喷泉等都大量使用中水。
但是处理过的中水一般都不作为饮用水和与人体皮肤直接接触的水[5]。
4.2、中水回用的途径城市污水的再生回用已开展五十多年,就其回用途径而言,大致有农业灌溉、工业回用、城市杂用、地下回灌和生活饮用等。
4.2.1、农业灌溉农业灌溉主要包括农作物,牧草,苗木,农副产品洗涤及冷冻等用水。
其工作内容包括将污水施于土地以便得到处理与满足植物生长两个方面。
城市污水回用用于农业灌溉,历史悠久,范围也最广泛。
农业灌溉为污水回用的首选对象,理由有3条1)、农业灌溉用水量大。
2)、既可利用污水的肥效,还可以利用土壤-植物系统的自然净化功能减轻污染。
3)、灌溉用水的水质要求较低,一般不需要对污水进行深度处理,制水成本相对较低。
4.2.2、工业回用在城市用水中,工业用水所占比例很大。
城市污水再生后回用于工业的主要用途3项[6]。
1)、冷却用水:冷却水在工业用水中一般占70%~80%或更多,且水质要求相对较低,因而是城市污水工业回用的大户和主要对象。
2)、锅炉补充水:对一般锅炉水,尚需软化、脱盐的处理后,方可使用,由于水质要求高,近期内还不能普遍利用。
3)、工艺用水:由于不同的工业工艺对水质要求差别很大,因此根据工艺对水质的要求而定。
4.2.3、城市杂用1)、生活杂用水:生活杂用水范围主要包括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和工业企业非生产区内用于冲洗卫生用具、浇花草、空调、冲洗车辆、浇洒道路等。
2)、环境、娱乐和景观用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浇洒城镇公园或其他公共场所;②浇灌树木、苗圃;③供钓鱼和划船的娱乐湖;④供游泳和划水的娱乐湖;⑤人工瀑布、喷泉用水等。
4.2.4、地下回灌地下回灌,是借助于工程设施,将经适当处理后的污水直接或用人工诱导的方法引入地下含水层,其主要有以下几个:1)、补充地下水量,稳定或抬高地下水位,提高含水层的供水能力;2)、控制地面沉降或塌陷3)、滨海和岛屿地区,可使地下咸水淡化和防止海水入侵;4)、污水间接回用的缓冲途径。
4.2.5、生活饮水城市污水处理后回用于生活饮用有两种类型,即直接回用与间接回用。
5、中水回用处理技术与标准处理水水质不同,回用用途不同,选用的处理方法和工艺也不同。
中水处理技术按处理机理不同可分为物理化学处理法、生物处理法、膜处理法三大类[7]。
5.1、物理化学处理法物理化学处理法是以混凝沉淀(气浮)技术和过滤吸附技术相结合的基本方式,主要用于处理优质杂排水。
该处理法适用于处理规模较小的中水工程,主要特点是处理工艺流程短,运行管理简单、方便,占地相对较小;但相对生物处理来讲,运行费用较大,并且出水水质受混凝剂种类和数量的影响,有一定的波动性。
工艺流程为:原水→格栅→调节池→絮凝沉淀池→超滤膜→消毒→出水5.2、生物处理法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污水的常规生物处理主要是去除污水中可降解的有机物质,利用好氧微生物的吸附、氧化作用,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质。
生物处理法包括好氧生物法、厌氧生物法和兼性生物氧化法,中水回用一般多采用好氧生物膜微生物处理技术,主要包括活性污泥法、接触氧化法等。
生物处理法的特点是适用于较大规模的处理工程,但近年来随着水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也开发出了一些小型的生物处理设施,适用于较小水量的工程,可同样获得较好的经济效果;生物处理法的出水水质较为稳定,运行费用相对较少,尤其对于大型污水处理工程,生物处理法显得尤为突出。
工艺流程为:原水→格栅→调节池→接触氧化池→沉淀池→过滤→消毒→出水生物处理法可分为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两大类。
5.3膜处理法膜处理法属于物理处理或物理化学处理方法,是指利用膜技术来处理水,使之符合一定的水质标准。
当前膜处理方法主要有两种,即连续微滤和膜生物反应器。
连续微滤系统是以微滤膜为中心处理单元,配以特殊设计的管路、阀门、自清洗单元、加药单元和自控单元等,形成一闭路连续操作系统。
当污水在一定压力下通过微滤膜时,就达到了物理分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