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标下语文教学中出现的误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新课标下语文教学中出现的误区安徽省泗县屏山镇老山小学邵桂荣邮编:234300
语文新课标是对传统语文教学的一大挑战,是对教学观念的一次更新。

但由于有的教师习惯了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加上对新课标缺乏足够的认识,没有全面深刻地理解和把握新课标,从而出现一些误区。

一、阅读跟着兴趣走,忽视对教学必要的限制。

课改课堂,教师教学发生了可喜的转变,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但也存在一些误区。

常听一些老师说喜欢哪段就读哪段,想怎么读就怎么读。

尤其是小学生,一是所喜内容肤浅。

二是往往随心所欲。

三是学生还没有形成一定的阅读能力。

教师一味地由着学生去读,表面上看好像是尊重学生的个性,而实际上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

对照《语文课程标准》的阅读要求,就朗读来说,第一、二、三学段都提出“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不指导学生就能用普通话吗?就能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吗?这不是一个喜欢就能达到的问题。

没有限制的课堂就是一盘散沙,是表面的热热闹闹,时间无谓流失,教学任务无法完成,最终靠补课加班加点增加学生的负担来弥补,实质上是费时低效。

一、“延伸教学”喧宾夺主。

新课标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

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的总量不少于260万字”。

新课程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以字词、结构、特色为“三部曲”的死板、机械的教学模式。

对课外阅读提出更具体的要求,因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优秀的文化遗产“浩如烟海”,仅仅学习课本的知识远远是不够的,唯有博览群
书,才能真正提高语文的素养。

为此,大部分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拓展延伸,渗透一些课外知识,但延伸教学要注意的是不能“喧宾夺主”。

有的老师过于注重拓展延伸,导致对课本知识的讲解如蜻蜓点水,不求甚解。

比如有位老师上女作家萧红的《火烧云》一课时对字词、结构、写作顺序、特点等一笔带过,利用将尽一堂课的时间让学生说说早晨刚出来时云的变化;中午云的变化;每年七、八月份天空云彩的形态,搜集云彩为什么七、八月份千姿百态的原因等。

学生阅历有限,许多学生则从未考虑这些问题,因此泛泛而谈无病呻吟。

延伸教学固然必要,但应该在完成课文教学的基础上顺其自然,水到渠成,不可一味地借题发挥或刻意追求,以免喧宾夺主。

二、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忽视合作的有效性。

有些课堂教学,教师一厢情愿,想什么时候合作就什么时候合作,为合作而合作。

合作学习有优势但也不可滥用,动不动就分组合作,学生下位、跑动、搬桌椅,忙得不亦乐乎。

但刚坐下讨论两分钟,教师就宣布合作结束。

有的合作学习是把课文分解成一个个小问题,一个小问题一个小问题地讨论,有的问题学生只要把课文读一、两遍就能找到答案。

这种合作学习毫无价值。

另外在合作学习中,有些教师就是旁观者。

有一位教师教学《荷花》,让学生讨论以下几个问题:(1)我忽然觉得自己就是荷花时,眼前出现了哪些景物?(2)图上的内容与哪些段落的描写一致?(3)作者是按照怎样的观察顺序来写的?(4)作者对荷花的描写用词生动、准确、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针对以上的四个问题,学生只要先仔细观察图,尔后再边读边思考,把课文默读两遍就完全能回答出来。

而这位教师非要让大家分组进行合作学习。

我在听课时则发现学生从头至尾谈的都是与讨论问题无关的话题—一位女生对她同位的女同学说:“你的爸爸、妈妈都出去打工一整年了,你可想念他们?”“想得心理难受,有时不知不觉就流泪了,每当这时候,听不进去课,想痛快地玩一会来打消这个念头。

那你呢?”“我也是,不过我想爸、妈时,不想说话,不想看电视,更不想与小伙伴们一块儿玩……”合作学习是一种新的
学习方式,要使它具有有效性,必须注意:(1)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合作学习任务,并且这个任务还要适合学生合作学习。

(2)教师要把握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这个时机从学生学习实际出发,视教学内容而定。

它是视教师教学机智和学生灵感的捕捉。

(3)教师要加强合作学习指导和监控。

在合作学习的背景下,教师的角色也是合作者,教师应多参与到不同小组的学习中,与学生平等对话,适时点拨,相机指导,并及时进行激励性评价。

s(“left_c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