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阅读情况调查及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阅读情况调查及分析
浙大附中高三(2)班课题研究小组:王艳沈曼麟沈琪
指导老师:张国英
摘要:本课题选取“阅读”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资料查阅等研究方法的运用,对高中生的阅读情况进行分析,进一步理解阅读在语文学习中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如何更快、更有效地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掌握好阅读方法是本次调查研究的重点。
前言:被水泡得涨涨的网络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又腥又辣的刘墉作品《不可不知的人性》,老少皆宜的《哈利波特》等相继问世,我们的读物越来越丰富,走进书店时,已经不能光用琳琅满目来形容了。我们的阅读世界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读物选择变得越来越多。面对书的海洋,同学们是如何对待的呢?他们乐意在书海中遨游吗?对课外阅读重视吗?带着诸如此类的问题,我们利用寒假前的时间对本校部分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一、研究方法:问卷调查和文献研究法
1.调查:调查时间:2003年1月。本次调查采取问卷调查形式,共收回有效问卷65张。(调查表见附件二)调查结果见图表1、2。
2.文献研究:采用了查阅报刊杂志等有关资料和上网查询等方法。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提出合理阅读的建议。
二、调查结果
通过对65张有效问卷的数据统计后,我们对高中生阅读情况有了基本了解,并将它们归纳和处理成以下几张表。
图表一(为单选题图表)
图表二(为多选题图表)
我们在对上述内容进行分析后,归纳出目前高中生阅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现象分析:
现象一:从单选1的情况中我们不难发现:虽然大部分同学喜欢阅读,但还有一类同学对于阅读只是持一般或不喜欢的态度,根本就无阅读的积极性,而单选5、6,多选1也可以发现这个问题。
现象二:从单选2、3、4的选择情况可以看出:目前同学们能够自由分配的时间并不多,每天阅读的时间也少之又少,绝大多数同学对于现在的阅读时间并不满意。怎样能在这么少的时间里进行高效阅读呢?我们将提出有效的建议。
现象三:从单选7、8、9、10、11的选择情况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认为阅读有助于他们的学习,但还有部分同学认为阅读对学习无助。是否是阅读方法不对才导致这样的想法呢?从“0”这个数字又可以看出他们不仅没有好的阅读方法,也没有好的阅读习惯,只是读过算过过没有留下什么痕迹。
现象四:从单选12得知:同学们不会充分利用时间,既然认为阅读时间不够,何不充分利用假期多读几本书呢?
现象五:从多选2、3、4、5得出:大部分同学有很好地有选择地阅读的习惯,阅读的文化层次较高,而另一些同学却恰恰相反,这当然不能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
对于上述现象,我们把我们的建议归纳为五点:
第一、提高自己的阅读积极性;
第二、合理地调整阅读时间;
第三、改进自己的阅读方法;
第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第五、有选择性地进行阅读。
我们将对第三、第四点进行具体地分析:
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地解释字义、记诵文句,并研究文法修辞的法则,最紧要的还在于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一字一语都不轻轻放过,务必发现它的特性。
阅读方法又因阅读材料的差异而不同。就分量说,单篇与整部的书应当有异。单篇宜作精细的分析,整部的书却在得其大概。就文体说,记叙文与论说文也不一样,记叙文在看它的支配描绘的手段,论说文却在阐明推理的途径。同是记叙文,一篇属于文艺的小说与一篇普通的记叙文又该用不同的眼光,小说常常需要辨认那文字以外的意味的。
阅读习惯只是能够按照读物的性质,作适当的处理而已。需要翻查的,能够翻查;需要参考的,能够参考;应当条分缕析的,能够条分缕析;应当综观大意的,能够综观大意;意在言外的,能够辨得出他的言外之意;义有疏漏的,能够指得出他的疏漏之处。到此地步,阅读书籍的习惯也就差不多了。一个人有了这样的习惯,一辈子读书,一辈子受用。
“不求甚解”或“懒求甚解”,对于语文学习是要不得的。读一篇文章如有认不得的字或不懂的词,就要动手查字典、词典。知道字词的意义,就可以进一步辨析它在修辞上的好处,进一步精读文中的句子。有的文章句句都精练,有的文章是间有佳句,但凡是阐明文章主题或中心思想的,含义深刻一时不易领会的,蕴蓄涵泳、意在言外的句子,或在准确、鲜明、生动上具有创造性的句子,就都值得精读,需要钻研、需要揣摩的功夫。
读整本的书,宜于略读,但略读并不是“粗读”或“忽略”地读,而是能够提纲挈领地读。必须翻查工具书的地方,仍应翻查,必须检阅参考书的地方,仍应检阅。
读整本书最好能作读书笔记。可以写成内容提要,也可以摘录重要段落或佳句,倘能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或评论意见就更好。这样的读书笔记实际上也是一种切实有效的写作练习。对积累文学素养来说,这也是很好的办法。另外,我们认真地练习写作,也对提高阅读能力有帮助。
后记:
通过对“高中生阅读情况”这一课题的分析研究,我们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给出了建议。希望我们的课题研究能有助于同学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水平。
附件一:
上网查阅的有关资料(略作整理):
*列宁批注读书法
列宁酷爱读书,在紧张的革命斗争生活中,甚至在被捕、流放中仍然手不释卷。他读书时很喜欢在书页的空白处随手写下内容丰富的评论、注释和心得体会。有时还在书的封面上标出最值得注意的观点或材料。一旦读到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著作,他还在书的扉页上或封面上写下书目索引,特别注明书中的好见解、好素材及具有代表性的错误论断的所在页码。列宁把做批注视为一种创造性劳动,非常认真地加以对待,从不马虎草率。他一般使用铅笔批注,很少用钢笔。他写批注的过程,可以说是与书的作者探讨甚至激烈争论的过程。每当读到精辟处,他就批上“非常重要”、“机智灵活”、“妙不可言”等,读到谬误处,就批上“废话!”、“莫名其妙!”等等,有的地方则干脆写上“哦,哦!”、“嗯,是吗?!”、“哈哈!”、“原来如此!”等等。更有价值的是,列宁的重要著作《哲学笔记》就是在读哲学书籍时写的批注和笔记汇编而成的。它被公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著作之一。认真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