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2009上海城市化发展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99-2009年上海城市化发展研究报告
学生李然081208
指导老师惠英
日期2010-10-11
1.绪论
1.1城市化的概念
城市化是一个地区的人口在城镇和城市相对集中的过程,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

城市化也意味着城镇用地扩展,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农村地域的扩散过程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1.2城市化的三种方式
城市化的三种基本形式有:集中型城市化、分散型城市化、旧地型城市化。

在中国不同时期的不同地区,各种形式的城市化发挥着它们各自的作用。

1)集中型城市化
集中型城市化就是农村人口和非农经济活动不断向城市集中。

在这种城市化的过程中,暴露出原有的很多影响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因素,同样也给人们带来了很多新的问题。

2)分散型城市化
分散型城市化是指城市经济活动、人口向外扩散。

它意味着大城市城郊及其周围非城市地域的迅速发展。

分散型城市化在空间形态上又可分为两种形式:(1)外延型(或连续型)城市化。

即城市从地域上逐渐延伸,形成规模不等的“城市带”或“城市群”。

(2)飞地型(或跳跃型)城市化。

即大城市为了长远发展的需要,在距自己一定距离处新建一个城市或使原有居民点发展为城市。

分散型城市化在城市的中级乃至高级阶段占主导地位。

而在当今中国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也日益暴露出许多分散城市化的问题。

3)旧地型城市化
旧地型城市化是指原来的农村地区,在并无城市直接作用和影响的情况下;由于某种资源的发现和开发或者由于对外交通地位的建立,或者由于生产结构的变化,使得农民脱离土地从事非农业生产、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的过程,也就是农村城镇化的过程。

由于中国农村人口多、城乡劳动力严重过剩;中国农村的繁荣,必然要通过发展农村非农产业来实现,现有的大城市无力吸收数以亿级的农村人口,只能以投资少、设施简单的小城镇、小城市起步。

通过对我国现实的分析,就可以暴露出农村地区城镇化中的一些问题。

很多问题产生于农村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同时又阻碍着本地区城镇化的进行。

1.3城市化的考查方面
就目前来说,国内外学者对城市化的概念分别从人口学、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角度予以了阐述。

1)人口学
人口学把城市化定义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

他们所说的城市化就是人口的城市化,指的是“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或农业人口变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

中国的人口中大头是农民,目前我国城镇人口在36%左右,因此加快我国人口城市化的步伐对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实现农村经济的增长有着很重要的战略意义。

2)地理学
地理学所研究的城市化是一个地区的人口在城镇和城市相对集中的过程。

城市化也意味着城镇用地扩展,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农村地域的扩散过程。

3)社会学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城市化就是农村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生活方式的过程。

发展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人的技能和素质的提高,提高人类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使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达到和谐发展。

从社会发展学角度认识:城市化是城市先进社会经济要素在乡村的普及程度。

4)经济学
经济学上从工业化的角度来定义城市化,既认为城市化就是农村经济转化为城市化大生产的过程。

在现在看来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

一方面,工业化会加快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生产率,同时工业扩张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另一方面,农村的落后也会不利于城市地区的发展,从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而加快农村地区工业化大生产,对于农村区域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是有着很积极意义的。

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对城市化的含义做出了解释。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对城市化的规定其内涵是一致的:城市化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农村地区逐步演变成城市地区、城市人口不断增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断提高,同时城市文化和城市价值观念成为主体,并不断向农村扩散,此外农村中城市特质的增加也属于城市化。

城市化就是生产力进步所引起的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的转变的过程。

因此,本报告也将按照该几个方面对上海市2000-2009十年年的城市化发展进程进行考察。

2.1999-2009年间上海城市化发展研究
2.1 2000-2009上海人口城市化比率
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
*计算公式
本年增长率=(本年城市化率-前年城市化率)/ 前年城市化率
0.010.02
0.030.040.050.0620
00
20
02
20
04
20
0620
08
65
707580859020
00
20
02
20
04
20
06
20
08
城市化比率
2.2上海城区、县房屋建筑发展情况
2.2. 1上海城区、县概况
2000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黄浦区和南市区撤二建一,设立新的黄浦区。

2001年8月24日,撤销南汇县,设立南汇区;撤销奉贤县,设立奉贤区。

2005年5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原宝山区管辖的长兴乡、横沙乡划归崇明县管辖。

2008年底,上海市辖有浦东新区、徐汇、长宁、普陀、闸北、虹口、杨浦、黄浦、卢湾、静安、宝山、闵行、嘉定、金山、松江、青浦、南汇、奉贤18个区,崇明1个县。

2008年,崇明县新设立新海镇、东平镇2个镇。

至年底全市共辖有101个街道、109个镇(比上年增加2个)、3个乡;3590个居委会(比上年增加65个)、1781个村委会(比上年减少49个)。

行政区划表
2.2. 2上海房产情况
由此表可以看出
1)住宅投资占社会固定资产的比重在2002年与2005年间出现一个较为明显的峰值,而此期间城市化率则有一个较为显著的提高,说明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正相关关系;
2)虽然住宅竣工建筑面积同投资额有明显峰值,但市区人均住房面积在稳步提高。

2.2.3 上海房价变化
由上表可以绘制上海近十年来的商品房的平均售价如下所示(单位:元/平米)
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由此表同样可以发现,在人口城市化较为迅速的2003—2006年间,上海的平均房价也有较为明显的增长,而2009年出现的高峰则可能是由于其他因素引起。

2.2. 4上海各城区、县房屋建筑分布情况
为了进一步分析上海房屋建筑的分布情况,现已2009年,2004年,2000年为例,采集具体数据如下:
经过观察可知,新增面积较多的主要为浦东新区,闵行区,宝山区,嘉定区,松江区等距市区较为遥远的区,然而也应该指出,虽然该区的新城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分担住市区人口居住的作用,但是其居住与非居住用地的比例却较市区低,例如在2009年居住房屋面积与非居住房屋面积比约为10:7,而嘉定区比例却约为3:5。

由此可见,距市中心较远的一些区目前的主要职能仍为非居民居住地。

2.3经济发展情况 2.
3.1上海市生产总值
由此表可以分析得出,在2000-2009年间,上海市生产总值增长三倍多,其中主要以第三,二产业为主。

第二产业占总产值的40%左右,其中工业与建筑业的比例始终保持在10:1 左右。

为了进一步研究第三产业在生产总值的比重变化,先将其在总产值中的比例变化绘制成表如下。

第三产业在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变化
0.460.480.5
0.520.540.56
0.580.6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
上表可以明显体现上海的第三产业的比重有了较为明显的增长,为了进进一步分析其组成,先将其具体产业内容分类统计如下(以2001,2004,2008,2009年为例):
单位:亿元
显然,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占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并保持较快的增长。

此外,信息计算机与软件产业和教育产业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相比之下,文化,体育和娱乐产业则保持相对稳定,在2009年,只占第三产业总产值的百分之一。

2.3.2 消费支出与消费水平
消费水平指居民在一定时期平均享用的生活消费的产品(与劳务)的数量与质量,或全体消费者按人均达到的物质与文化需要获得满足的程度。

因此,一个城市的消费水平也是衡量其城市化的一个较为重要的指标。

一下将由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其一,是最终消费构成中城镇与农村之间的比重变化;其二,是居民消费水平农村与城镇的差距。

2.4 居民生活
2.4.1居民家庭生活基本情况城市居民家庭生活基本情况
2.4.2消费支出与消费价格指数
面是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娱乐服务,从侧面体现出了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居住在消费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并不稳定,由此可以猜测城市居民买房易受到如房价,行情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度量一组代表性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价格水平随着时间而变动的相对数,反映居民家庭购买的消费品及服务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

它是宏观经济分析和决策、价格总水平监测和调控以及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指标。

其按年度计算的变动率通常被用来作为反映通货膨胀或紧缩程度的指标。

现行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按用途分为八个大类,包括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

现将十年间的消费价格指数列举如下: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2000~2009,以1990年价格为100)
2.4.3 其他方面(交通、教育、社会保障)
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
3结语
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所引起的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改变的过程,是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和地域条件演绎发展的过程,也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和重要标志。

其具体意义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加快城市化进程,有利于城乡协调发展。

人们把由传统的乡村社会转变为现代先进的城市社会的历史过程称为城市化。

对于中国来说,城市化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农民问题。

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必须统筹考虑解决“三农”问题。

城市化进程其实也就是产业、资本、人口、市场的集聚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为产业集聚、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载体,而且改善了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空间,促进了城市的基础设施、居住环境、生活条件的改善以及教育、文化、卫生、餐饮、娱乐、信息、保险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2)加快城市化进程,有利于提升城市活力。

根据发达国家城市化的发展经验,城市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它既是现代化的集中体现,又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城市化是要素集聚的载体,也是需求汇集的载体,是实现经济从工业化拉动转变为城市化拉动的途径。

据有关资料统计,人均GDP7000-10000美元,城市化程度在70%;人均GDP在3000美元以上,城市化程度在50%,人均GDP在1000美元以上,城市化程度在30%;人均GDP在1000美元以下,城市化程度在30%以下。

从而可以看出城市化与工业化及经济发展水平呈现着一种互进共促的关系,增强了区域经济的辐射力和吸引力,提升了城市的活力。

3)加快城市化进程,有利于增强城市后劲。

城市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许多领域,其进程必然是工业化与化相结合的过程,必然是人口增长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过程。

发展是加快城市化进程基本前提。

在城市化过程中,既要照应历史,又要谋划未来;既要寻求城市发展的增长点,又要注重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

如果说农业、传统的第三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初始动力源,工业化是城市发展的根本动力,现代的第三产业则是城市发展的“后发力”。

然而,我们也必须清醒的意识到,在城市化的脚步不断加快的今天,各种各样由于城市化而引发的各种问题正在严重的影响着城市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由于工业污染和汽车尾气排放,上海今年来的空气质量并不乐观。

由于人口过于密集,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也已经成为上海等大中型城市较为尖锐的矛盾,过多的将时间与金钱花费在交通和住房方面将严重影响市民的生活质量。

城市化过程中还会带来其他的社会问题,如贫困问题、内城衰落问题、人口老龄化问题、社会治安问题等。

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共同努力解决。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城市能够像2010世博会上展示的那样,成为人类居住生活的伊甸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