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农业大学申报2014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公示名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农业大学申报2014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公示名单
附公示内容如下:
1. 杰出贡献奖公示
朱有勇院士申报杰出贡献奖
朱有勇博士,男,1955年11月生,现任云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导。1982年毕业于云南农业大学植保专业获农学学士学位,1987年毕业于云南农业大学植物病理专业获农学硕士学位,2000年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专业获博士学位。2006至今为国家973计划项目的首席科学家;2008年至今为教育部生命科学学部委员; 2009年至今为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副理事长;201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朱有勇院士三十余年来系统进行了生物多样性控制作物病害的研究。他的研究对现代生态农业和农田环境生态保护有着重要意义。主要成绩是对生物多样性控制病害的现象和规律进行了开创性研究;从基因互作、稀释病菌、阻隔病害、改善微环境气象条件、寄主与病菌的协同作用等方面解析了生物多样性控制病害的机理,研究结果在Nature、Bioscience、Phytopathology、Plosone等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5部。在理论创新的基础上,建立了生物多样性控制作物病害的技术体系,获发明专利授权18件,建立技术规程和技术标准16项,创新技术在国内外推广应用2亿余亩,取得显著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获国内外科技奖18项,其中国际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高度评价和认可,被认为是国际生物多样性促进粮食安全的成功范例。
2. 2014年度科技进步奖推荐项目公示
项目名称:科技人员服务边疆民族地区农业的模式和机制
主要完成人:张海翔,杨林楠,李德轩,彭尔瑞,谢世清,杨金江,戴波,李文峰,武尔维,李国治,彭琳,郜鲁涛,储东霞,吕霞
主要完成单位:云南农业大学
推荐单位:云南省教育厅
本成果源于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重大项目,课题名称为“科技人员服务边疆民族地区农业的模式和机制研究”, 2013年12月经验收专家组评审,顺利通过验收。项
目围绕科技人员服务边疆民族地区农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云南省为例,系统调研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科技服务体系、农业科技推广形式、现行农业科技服务模式等,认为边疆民族地区农业科技服务存在缺乏长效性、系统性、积极性,及主观性较强四方面问题。研究针对科技人员服务边疆民族地区农业的模式,提出了科学系统的分类方法,即:依据服务主体和运营机制,分为政府主导的公益型、市场驱动的效益型、多元合作的协同创新型三类。研究总结了当前边疆民族地区存在的多种服务形式,进而设计并实践了2种行之有效的模式,即:“基层干部+创业人才”集中培训服务模式、“3+3”校县合作科技服务模式,并在实践应用中取得成功。
项目设计的“基层干部+创业人才”集中培训模式,自2009年应用于云南农村干部学院,面向县(市、区)、乡(镇)、村干部、大学生村官、农村实用人才等,开展系统培训,切实提高了农村基层干部的素质和能力,提升了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的科技水平。项目设计的“3+3”校县合作服务模式自2009年开始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曲靖市会泽县、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县等11个州(市)或县应用,直接培训科技人员近17000人次,指导农户近80000人次,服务果蔬、生猪、中药材等产业,近三年取得效益累计7.2亿以上,年均2.4亿,极大促进了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
研究形成研究报告1个,专题报告2个,发表学术论文16篇,在《中国教育报》和《云南日报》发表相关理论文章2篇,提交咨询报告14个。研究应用成果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半月谈》、《中国教育报》、《云南日报》、云南电视台等权威媒体报道70余次,在云南省乃至全国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影响力。
3. 2014年度科技进步奖推荐项目公示
项目名称:云南肉羊肉牛产业化关键技术创建与集成示范
主要完成人:葛长荣、毛华明、黄必志、洪琼花、赵国荣、陆晓屏、陈继红、王友文、冷静、潘永清、彭学坤、黄琦、廖国周、胡钟仁、袁希平、毕玉芬、欧积能、赵刚、鲁绍雄、杨国荣、王如彬、黄启超、程志斌、李泽明、文亦芾、罗富成、余选富、叶瑞卿、杨云刚、杨庆然
主要完成单位: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草地动物科学研究院、云南省畜牧兽医科学院、龙陵县畜牧兽医局、巍山县畜牧兽医局、云南泰华食品有限公司、永胜县畜牧兽
医局、腾冲县畜牧兽医局、马龙县畜牧兽医局、师宗县畜牧兽医局、曲靖市畜牧兽医局
推荐单位:云南省教育厅
本成果来源于云南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云南肉羊肉牛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2004NG04)。项目取得的成果如下:
1.建设了龙陵黄山羊和云岭黑山羊高效繁育体系。
进行了龙陵黄山羊与云岭山羊的整群鉴定,建立了山羊系列生长模型。组建了龙陵黄山羊和云岭山羊核心种羊场,推动扩繁场建设,促进了养殖大户、合作社和规模化养殖场的发展,通过系列技术研发,建立了山羊良种繁育体系,研究制定“龙陵黄山羊养殖综合标准”地方标准。
2. 构建了山羊高效繁育的主要支撑技术与标准化生产技术。
研究建立了山羊开放核心群育种技术及育种数据管理与分析系统;建立了云岭山羊BMPR-IB基因克隆与分子标记;通过山羊体况(BCS)评定建立了奴比亚母羊体况与繁殖性能的关系;建立云岭山羊、努比羊泌乳曲线,构建羔羊补饲与断奶模式。构建了干热河谷区退化山地灌草复合型草地建植管理利用模式和退化山地草地建植管理利用模式。开展山羊主要常见饲料的营养价值评定,开发系列饲料产品。提出山羊舍饲、半舍饲和放牧山羊畜舍设计方案以及配套饲养管理措施,筛选出商品羊生产的品种组合,制定了山羊疾病防治技术,大幅提高山羊的生产性能。
3. 建立了适合热带、亚热带与温带优质肉牛生产配套技术。
在巍山和腾冲县筛选出生产性能较佳的4个杂交组合,筛选出高产青贮品种5个,优良牧草品种8个,示范推广肉牛优质饲草6万亩。研究建立了肉牛主要疾病防治技术,提出了适合巍山和腾冲县饲养条件的适宜补饲方案和标准,开发高效安全肉牛饲料产品2个,年示范推广1万多吨。
4. 研究制定了优质牛羊肉产品加工关键技术与标准。
开展了云南主要山羊和肉牛品种调查、屠宰性能、肉质特性和加工特性研究,制定了“云南地方山羊及羊肉质量分级”和“云南地方肉牛及牛肉质量分级”两个地方标准,建立了肉羊、肉牛品质成套检测评定技术和采用低压电刺激、快速冷却、添加外源酶嫩化原料肉技术。
5. 显著提高示范基地肉羊肉牛生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