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仪器总体设计-长春光机所研究生教材

合集下载

线阵CCD遥感器单轴转台的设计

线阵CCD遥感器单轴转台的设计
采取 一些先进 的伺 服控制算法 ,对影 响精度 的某 些
故 可将速度 回路近似 为比例 环节 ,位 置 回路 的传 递
函数为 :
() () 1・ v s= s ‘ K (5 1)
因素进行补偿 。
41 速 度 回 路设 计 .
速度 回路 由校正放 大器 、功率放 大器 、直 流伺
2 转 台 的 工 作原 理
如图 1 所示 ,地 面成 像转 台承 载遥感 器成 像 。
A = 像 ) L( 一 t
() I
其 中 , V 为垂 直景物照 相时像 面上的像速 度 ; 像 为转过一定角度时像 面上 的像速度 ;t 为曝光 时间。 由三角公式可知 :
转 台扫描成像 时 ,相 当于飞机 向前 推扫成像 。扫描 方 向即飞行方 向 .T I C D D列积分方 向即前 向像移 C
第2卷 8
第 1期 0
Vo . 8 No 1 1 2 .0
文 章 编 号 :07 18 ( 1)o 0 3 — 4 10 — 102 11一 0 5 0 0
线阵 C C D遥感器单轴转台的设计
陈 黎 ,刘 志 明 ,修 吉宏
( 中国科学院 长春光 学精 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吉林 -- 3 0 3 tg 10 3 ) , :
p icp e o i e CD r moe s n o n a ilt r tb e a aye ma ig erro una l i 1t n f ig a d r il f l r C e t e s r u ix a u n a l n lssi gn ro ftrtbe s n n muai yn n o l


3 7
第 2 卷 第 1期 8 0

色度学及应用- 长春光机所

色度学及应用- 长春光机所

第4章 颜色测量和测色仪器
色度标准
2019/8/4
第4章 颜色测量和测色仪器
色度标准
2019/8/4
第4章 颜色测量和测色仪器
色度标准
2019/8/4
第4章 颜色测量和测色仪器
色度标准
2019/8/4
第4章 颜色测量和测色仪器
荧光材料的色度测量
2019/8/4
第4章 颜色测量和测色仪器
2019/8/4
第4章 颜色测量和测色仪器
目视色度仪
2019/8/4
第4章 颜色测量和测色仪器
色度标准
2019/8/4
第4章 颜色测量和测色仪器
色度标准
2019/8/4
第4章 颜色测量和测色仪器
色度标准
2019/8/4
第4章 颜色测量和测色仪器
色度标准
2019/8/4
第4章 颜色测量和测色仪器
目视色度仪
2019/8/4
第4章 颜色测量和测色仪器
目视色度仪
2019/8/4
第4章 颜色测量和测色仪器
目视色度仪
2019/8/4
第4章 颜色测量和测色仪器
目视色度仪
2019/8/4
第4章 颜色量和测色仪器
目视色度仪
2019/8/4
第4章 颜色测量和测色仪器
目视色度仪
颜色的同色异谱概念
2019/8/4
第5章 同色异谱颜色
颜色的同色异谱概念
2019/8/4
第5章 同色异谱颜色
颜色的同色异谱概念
2019/8/4
第5章 同色异谱颜色
颜色的同色异谱概念
2019/8/4

中科院长春光机所研究生课程学习及学分要求规定

中科院长春光机所研究生课程学习及学分要求规定

中科院长春光机所研究生课程学习及学分要求规定研究生课程学习是研究生培养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为规范长春光机所研究生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根据《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课程学习及学分要求暂行规定》(校发教字【2015】45号)和《中国科学院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校发学位字【2013】22号)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规定。

一、总则1.本规定旨在规范长春光机所在学研究生有关学分要求、选课、考核等课程学习过程中的相关事项。

此处“研究生”指的是在中国科学院大学正式注册的研究生,即按照国家招生计划录取的、在长春光机所攻读硕士(以下简称“硕士生”)和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包括硕博连读研究生(“硕博生”)、直博生和普通招考博士研究生(“普博生”)。

2.长春光机所研究生培养过程分为教学阶段和科研实践阶段。

教学阶段分为秋季、春季两个学期。

二、学分要求3.长春光机所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学分制,学分由课程学习学分和必修环节学分两部分组成,二者不能互相替代。

必修环节包括: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学术报告和社会实践组成。

4.硕士生申请硕士学位前,总学分应不低于35学分,包括课程学习30学分和必修环节5学分。

课程学习包括学位和非学位课的学习。

学位课学分不低于19学分,其中,公共学位课7学分,专业学位课不低于12学分。

非学位课中公共选修课不低于2学分。

工程硕士研究生在上述规定前提下,参照国科大相关培养方案,工程硕士必修修读《知识产权》、《信息检索》、《专业英语》、《工程伦理》四门公共课,共计5学分。

5.硕博生与直博生在申请博士学位前,总学分应不低于43学分,包括课程学习38学分和必修环节5学分。

课程学习包括学位和非学位课的学习。

学位课学分不低于27学分,其中,公共学位课11学分,专业学位课不低于16学分。

非学位课中公共选修课不低于2学分。

6.普通博士生在申请博士学位前,总学分应不低于14学分,包括课程学习8学分和必修环节5学分。

课程学习学分包括公共学位课5学分,专业学位课大于2门且大于4学分。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简介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长春光机所”)始建于年,是以知识创新和高技术创新为主线,从事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工程技术研究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多学科基地型研究所,主要从事发光学、应用光学、光学工程和精密机械与仪器等领域的研究工作。

作为中国科学院规模最大的研究所,本所在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在以王大珩院士、徐叙瑢院士等为代表的一批科学家带领下,研制出中国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第一台大型电影经纬仪等多种先进设备仪器,创造了十几项“中国第一”;先后参与了包括“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工程”等多项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先后组建和援建了西安光机所、上海光机所、成都光电所、长春光机学院等余家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和企业单位,并为其输送了多名各类专业人才。

共有位在本所工作过的优秀科学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并涌现出“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蒋筑英等众多英模人物;近年来,本所先后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连续两次)、“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单位”、“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等荣誉称号和奖项,为我国国防建设、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一系列突出贡献,被誉为“中国光学事业的摇篮”。

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几代领导人都曾到本所视察和指导工作。

本所不断凝练和提升创新目标,在国家科技创新战略、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等的推动下,近些年来本所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创新文化、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本所的核心竞争能力得到不断提升,持续发展能力继续增强。

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工作稳步发展,并在各自领域中的学术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取得了若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

高技术研究领域不断开拓,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完成了一批国家重大任务,取得了以“神舟五号”、“神舟六号”有效载荷等为代表的一批重大科研成果,已成为我国航天光学遥感与测绘设备、机载光电平台及新一代航空遥感设备和靶场大型光测装备的主要研究、生产基地,进一步巩固与增强了本所作为我国大型光测装备主要研制基地的地位,并且在光电对抗、地基空间探测等领域的影响力显著增强。

长春光机所专业简介

长春光机所专业简介

长春光机所硕士招生专业介绍『来源:人事教育处』『时间: 2009-09-21 』『字体: 大中小』『打印』一、凝聚态物理专业(本专业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以超快速、高分辩激光光谱技术和先进材料制备技术为主要研究领域,以发光学凝聚态物质中的激发态过程为主要研究方向。

重点研究光和物质的相互作用、激发态的性质、新型光电功能材料和显示器件中的发光及相关过程。

主要研究方向:1.宽禁带半导体光电子材料器件与物理研究宽禁带Ⅱ—Ⅵ族半导体薄膜和纳米材料的制备、物理及其在发光二极管,激光器,探测器,太阳能电池等光电子器件上的应用。

2.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及其应用技术研究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的优化设计理论、关键工艺技术、激光及其应用物理。

3.先进稀土发光材料物理器件研究以稀土、过渡族离子为代表的分立中心的发光性质和相互间的能量传递规律,设计制备以新型照明、显示、光存储等为应用目标的各种先进稀土发光材料与器件。

4.半导体探测材料与器件研究AIGaN深紫外光电探测器、InGaAs短波红外光电探测器、新型太阳能电池等光电转换材料、物理与器件。

5.发光及平板显示器件研究高亮度白色发光二极管、液晶微显示及场发射平板显示器件及物理。

6.有机光电子材料及器件研究新型多功能有机过渡金属光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在有机光电子器件中的应用;有机电致发光、有机电泵激光、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与器件;有机电致发光显示与照明技术。

7.功能发光纳米材料、物理及应用研究研究生物功能化发光纳米载体构建技术、物理及应用;发光纳米生物示踪技术和光纤生物传感器;发光纳米材料制备和新一代发光显示器件。

本专业招收物理系、电子科学与工程系、化学系以及相关专业的大学本科毕业生。

二、光学专业(本专业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主要从事应用光学领域的研究工作。

以应用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光学技术中心为依托开展研究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1.短波光学主要研究:极紫外和软X射线多层膜技术、光源技术、同步辐射光束线技术、辐射计量技术、极紫外投影光刻技术、紫外光学遥感仪器成像探测技术、空间极紫外太阳望远镜、月基极紫外成像仪及“日盲”紫外成像探测技术等。

库德光路的五棱镜安装方法

库德光路的五棱镜安装方法

库德光路的五棱镜安装方法李庆波;王惠【摘要】为实现库德光路的快速高精度装调,提供了一种基于自准直原理的五棱镜安装方法,给出了库德光路的原理和安装方法,并对组装后的库德光路进行误差分析。

得出应用此方法安装库德光路的光学静态误差在15″以内,满足一般库德光路的技术要求。

因此,此方法不仅可以适用于库德光路,对反射镜的安装也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fast and high accuracy alignment of Coude optical system,a pentaprism alignment method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self-collimation is presented. The principle and assembly method of Coude optical system are given. By errors analysis in the Coude optical system,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errors of Coude optical sys-tem aligned is within 15″,which meets accuracy requirements of Coude optical system. This method can be used in the Coude optical system,and also has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installation of reflective mirrors.【期刊名称】《激光与红外》【年(卷),期】2014(000)007【总页数】4页(P792-795)【关键词】库德光路;快速高精度装调;自准直原理;五棱镜【作者】李庆波;王惠【作者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理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哈尔滨工程大学理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H741;TN2061 引言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激光器的体积越来越大,功率越来越高,同时增加了激光发射系统的复杂性[1]。

太阳极紫外成像光谱仪光学系统设计

太阳极紫外成像光谱仪光学系统设计

太 阳极 紫外 成像 光 谱 仪光 学 系统 设计
刘 壮 ,巩 岩
1 .中国科 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应用光学 国家重点实验室 ,吉林 长春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 院,北京 1 0 4 009 1 0 3 303


在极紫外波段对太 阳进行超光谱成像观测是研究 太 阳上层 大气 ,日冕 中等离子物 理特性 的重要手
pxl ie ,系统 总长度 约为 28t。 - . n
关键词
光学设计 ; 成像 光谱仪 ; 极紫外 ;离轴抛物 面反 射镜 ;超环面光栅
文献标识码 : A D : 0 3 6 /.sn 10 —53 2 1 )30 3—5 OI 1 . 9 4jis. 0 00 9 (0 2 0—8 40
低。
14 光 栅 选 择 .
光栅所 对应的线分辨率公式为
d d of A csx X c s( )o( ) l
() 2
探 测器 可分辨的最小波长差为
d 一 8 一 Q£ e
dcs()o ( ) ofA c sx l
7 7
() 3
狭缝像 的几 何宽度对应的光谱带宽为
一a
根据所设 的像元空 间分辨 率与象元 尺寸 可得系 统焦距 :
F=25 8 3 7 . 1mm。系统焦距与望远镜焦距 的关 系
F : f('r r/ ) () 5
其 中: ,为望远镜 焦距 , r 光栅放 大率 。为 确定 望远 镜 r/ 为
焦距与光栅 的参数 ,先将 r确定为 12 0in,入射孔径直径 0 l Y2 设为 151n, 0 I 偏心量设 为 10rl , T2 0 T 分别取 l 组 不同的 // nl 8 r

长春光电所

长春光电所
空间相机热设计、热分析、地面热试验
刘巨
15
月基光学遥感器研究
李朝辉
16
光电平台视轴稳定技术研究
郎小龙
17
航空相机研究
田海英
18
光学仪器设计及光学系统仿真
冯树龙
19
医用激光技术
武晓东
20
激光ISR技术
王挺峰
21
大型望远镜设计与检测
卓仁善
22
光学遥感成像技术、光谱辐射测量技术
郑玉权
23
生物医学光谱技术
唐玉国*
王希军*
9
眼底液晶自适应光学成像,高精度波前探测研究
宣丽*
10
光学检测
王成*
11
微光机电系统及光通信
梁静秋*
12
薄膜光学技术
高劲松*
13
光学设计与微小象差光学系统
黄玮*
14
新型成像与非成像光学系统设计与制造
张新*
15
现代光学及分光器件
巴音*
16
薄膜光学
缪同群*
17
固体激光与非线性光学频率变换
檀慧明*
郭劲*
8
小卫星总体技术
金光*
9
生物医学光谱技术
唐玉国*
10
空间遥感相机稳定成像技术研究
丁亚林*
11
航空光电成像与测量技术研究
张葆*
12
光电位移测量
艾华*
13
大口径深焦比轻质非球面反射镜制造技术
谢京江*
14
光学系统检测及精密标定技术研究
任建岳*
15
空间紫外光学遥感及辐射定标研究
王淑荣*
16
太阳光谱辐射计量及标定

陀螺仪在导弹瞄准上的应用前景展望

陀螺仪在导弹瞄准上的应用前景展望

陀螺仪在导弹瞄准上的应用前景展望作者:林为才来源:《硅谷》2014年第16期摘要从20世纪40年代初V2火箭问世至今,导弹武器有了无语伦比的发展演变,作为导弹武器配套的瞄准设备和瞄准技术也随之发展进步,陀螺仪作为导弹瞄准的核心技术目前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文章从陀螺仪技术的发展现状开始详细介绍了陀螺仪的基本原理及发展趋势,导弹瞄准的方式及设备,并对陀螺仪在导弹瞄准上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陀螺仪;导弹瞄准;光纤陀螺中图分类号:TJ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16-0089-02所有的导弹在发射的时候,要求弹体和相应的控制系统的各个传感器都要有精确的垂直定位和方向定位,目的是能够使弹道式导弹的弹道顺利通过目标,在导弹的发射准备期间,能够确保弹体和控制系统传感器的各轴线在空间处于应有指向的工作称为导弹的瞄准过程。

方位瞄准系统是弹道导弹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直接影响导弹的横向命中精度。

在方位瞄准中,陀螺定向经纬仪能自主自动寻找北并测出与射向的方位角,作为陀螺定向经纬仪的核心部件,高精度的陀螺仪对导弹的发射精度起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 陀螺仪的发展概况及应用陀螺仪作为一种仪器,是用来测定姿态用的,传统的陀螺仪具有刚体转子,刚体转子可以高速旋转,这样陀螺仪就能够测出运载体的姿态,而现在已经有了没有刚体转子的陀螺仪,它的功能和传统的陀螺仪功能一样。

1.1 发展概况第一套能显示地球转动的仪器是由法国科学家傅科在1852年制作的,叫陀螺仪。

1914年,在飞机的电动稳定装置上还始使用陀螺仪作为基准,1920年,在各种运载体上都能够见到陀螺仪的身影,陀螺仪作成重要元件用来测定运载体的姿态、角速度、角加速度、方位等。

从1940年,在导弹上开始使用陀螺仪。

但直到1950年,在构造和原理上来说,陀螺仪没有什么较大的改进,还是沿用博科在1914年制作的陀螺仪,所以它的精度也不是很高。

但是1950年以后,随着转子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液浮、磁浮、动压、静电等转子技术,使得陀螺仪的结构有了很大的改变,精度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光学机械设计PPT课件

光学机械设计PPT课件

• 各类人才招聘信息也常会出现需要Optomechanics engineer;
精选ppt课件2021
3
Optomechanics与Optical Engineering 之间的关系
other
Optical design
OptomeLeabharlann hanicaldesign
other
Optical design
精选ppt课件2021
17
传统光机设计
光学设计提出变形控制要求给结构设计, 结构设计又提出温度范围和温度梯度限制给热 设计,结构设计和热设计都盲目的遵从光学设 计的要求,以满足系统的光学性能要求,这种 设计方法不可避免地导致设计要求过高和性能 的浪费,采用这种设计方法不可能完成高精度、 高性能光机系统的设计。
运用各学科的分析软件解决相应问题,并在 各种软件间进行自动的数据传送,使一个学科分 析处理的数据与结果成为另一个分析过程源数据 。
精选ppt课件2021
18
集成设计分析方法
精选ppt课件2021
19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20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光学机械设计
OPTOMECHANICAL DESIGN
主讲:朱健强
中国科学院 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二零零四年五月
精选ppt课件2021
1
目录
• Optomechanics的研究价值及地位
• 光机设计的基本原理
• 光学元件的安装设计及工艺
• 光机设计中的调整机构
• 系统分析
• 热分析

长春光机所研究生学分要求及课程设置

长春光机所研究生学分要求及课程设置

长春光机所研究生学分要求及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共分四大类:凝聚态物理、光学工程(光学专业、光学工程专业)、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电子工程(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电路与系统专业)。

四大类各有一门至三门核心课程为硕博连读生必修学位课,凝聚态物理为《半导体物理与器件》;光学工程类为《应用光学》《物理光学》《光学检测及测量仪器》;机械工程类为《精密仪器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分析与建模》;电子工程类为《光电成像技术与器件应用》《现代控制概论》。

专业型硕士的必修实验课要求:机械工程(偏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方向)学生必修《精密机械设计及检测实验》、机械工程(偏机械电子工程方向)学生必修《动态目标跟踪实验》、光学工程专业必修《光电成像实验》。

一、凝聚态物理专业(2019级在国科选课)此类包括:凝聚态物理(070205)一个二级学科方向学生(2019级研一在国科大管理)。

(一)硕士及硕博连读课程设置1、公共必修学位课序号科目学时学分授课单位1 硕士英语(英语A) 723 中国科学院大学2 自然辩证法概论36 1 中国科学院大学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36 2 中国科学院大学4 学术道德与学术写作规范20 1 中国科学院大学5 博士英语(英语B)(硕博连读) 72 2 国科大、长春光机所6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硕博连读)36 2 国科大、长春光机所2、公共必修环节序号科目学分学期授课单位1 社会实践 1 1、2 长春光机所2 科学前沿(I) 1 1、2 中国科学院大学3 科学前沿(II) 1 3 长春光机所4 开题报告 1 3 长春光机所5 中期考核 1 4/5 长春光机所3、专业课(1)核心课(必选不少于两门作为学位课)序号科目学时学分授课单位1 凝聚态物理导论50 3 中国科学院大学2 固体理论503 中国科学院大学3 半导体物理50 3 中国科学院大学4 群论60 4 中国科学院大学5 激光光谱学60 4 中国科学院大学6 高等量子力学(凝聚态物理)60 4 中国科学院大学7 固体物理基础(基础班)50 3 中国科学院大学8 固体物理基础(专业班)50 3 中国科学院大学9 光学电磁理论及应用50 3 中国科学院大学10 半导体材料60 3 中国科学院大学11 光学电磁理论及应用50 3 中国科学院大学12 半导体器件物理学80 5 中国科学院大学13 发光学60 3 长春光机所(2)普及课(至少选学10学分)序号科目学时学分授课单位1 材料结构分析60 3 中国科学院大学2 激光光谱学专题研讨课20 1 中国科学院大学3 半导体光学50 3 中国科学院大学4 半导体激光器50 3 中国科学院大学5 先进功能高分子材料30 2 中国科学院大学6 凝聚态中的光物理48 3 中国科学院大学7 材料的气相沉积制备技术20 1 中国科学院大学8 半导体光子学60 4 中国科学院大学9 分子材料与器件50 3 中国科学院大学10 半导体功能材料设计60 4 中国科学院大学11 半导体材料测试与分析50 3 中国科学院大学12 新型III族半导体光电材料及器件50 3 中国科学院大学13 宽禁带半导体光电子材料与器件40 2 中国科学院大学14 宽禁带半导体发光材料42 2 中国科学院大学15 半导体光电材料与器件40 2 中国科学院大学16 半导体材料与光电子学40 2 长春光机所17 结构分析与光谱实验技术(必选)40 2 长春光机所18 工程光学60 3 国科大19 工程光学导论40 2 长春光机所(二)博士课程设置1、公共必修学位课序号科目学时学分授课单位1 博士英语(英语B)72 2 长春光机所2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36 2 长春光机所3 学术道德与学术论文写作20 1 长春光机所2、公共必修环节序号科目学分学期授课单位1 Seminar 1 1、2 长春光机所2 科学前沿(II) 13 长春光机所3 社会实践 1 3 长春光机所4 开题报告 1 3 长春光机所5 中期考核 1 4/5 长春光机所3、专业课序号科目学分学期授课单位1 半导体物理与器件60 3 长春光机所2 发光学603 长春光机所3 半导体材料与光电子学60 3 长春光机所4 结构分析与光谱实验技术40 2 长春光机所二、光学工程此类包括:光学(070207)、光学工程(080300)两个二级学科方向学生。

Zemax软件设计教学教程3(长春光机所)

Zemax软件设计教学教程3(长春光机所)
进行优化使三个组态下RMS光斑最佳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Ciomp.CAS
通常扫描镜并不是完全以它的顶点旋转,例如扫描镜为一个多面 体时,扫描镜为绕在其表面后某位置的一点旋转。 我们需要将旋转中心点设置到整个扫描镜的中心位置
polygon.ZMX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Ciomp.CAS
ZEMAX光学软件培训课程 (第三讲)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CIOMP.CAS
主要内容
一、分光棱镜 二、扫描光学系统 三、主动光学望远镜 四、衍射元件设计 五、变焦距系统设计 六、如何建立自己的评价函数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Ciomp.CAS
一、分光棱镜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练习以下内容: 在序列模式下用多重结构建立分束棱镜 在光路图及分析窗口中同时追迹透射/反射光线 计算透射光束及反射光束的光功率
三、主动光学望远镜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学习设计一个 拼接的反射式主动望远镜
拼接的反射式望远镜可以通过调 整每个组件的位置来使像面处的像差 达到最小
对于天文望远镜,使用主动光学 能够减小一部分由大气引入的像差
主动光学可以在序列、非序列及混合模式中设计,这里作为初探使用序 列模式中多重结构的方式来实现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Ciomp.CAS
在Surface选项卡中 可以选择 HEXAGON.UDA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Ciomp.CAS
在LDE中输入以下表面
将第6面反射镜表面设置为Irregular surface 并将semi-diameter 修改为 150mm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Ciomp.CAS

2015年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考研院校介绍、专业目录、参考书目、历年真题、复试安排

2015年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考研院校介绍、专业目录、参考书目、历年真题、复试安排

专注中科院考研辅导
23 低维材料光电特性研究
范翊
24 多晶硅薄膜晶体管
付国柱
25 宽禁带半导体光电子器件与 物理
张振中
26 液晶器件物理
彭增辉
27 半导体激光封装技术,半导 体激光点火技术,半导体激光耦 合技术
单肖楠
28 医用荧光标记材料及器件研 究
刘晓敏
29 纳米材料的合成与表面修 饰,纳米材料的生物标记、示踪 与免疫检测
李文昊
35 微光机电系统、光谱仪器及 光学材料
梁中翥
36 自适应光学系统设计
穆全全
37 超微细加工
谭鑫
38 先进光学系统设计与检测技 术
薛栋林
39 衍射光栅设计及制作
张善文
40 光学薄膜技术
张立超
41 光学设计
魏秀东
42 液晶激光器
刘永刚
43 精密光机系统装调,检测
张巍
44 全固态激光技术
付喜宏
080201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39 稀土离子发光和激光的研究 许武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40 宽禁带半导体材料与器件, 刘益春
同上
专注中科院考研辅导
与国内 高校联 合培养
同上
纳米材料与器件
41 液晶物理与液晶器件物理
张志东
42 新型半导体光电材料,稀土 发光材料,高密度磁存储材料
19 数字图像处理
刘伟宁
20 数字图像处理及 FPGA 应用 刘艳滢
21 自动控制,高精度稳定跟踪 张淑梅
22 电子技术及控制工程

测绘相机坐标系与立方镜转换矩阵的标定

测绘相机坐标系与立方镜转换矩阵的标定

第!"卷!第!!期#$$%年!!月!!!!!!!!!!光学精密工程!&’()*+,-./01*)+)2-3-4)-110)-4!!!!!!!5267!"!827!!!!8297#$$%!!收稿日期!#$$%:$%:!;"修订日期!#$$%:$;:#$7!!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27=$"%"$#""文章编号!!$$>:<#>?!#$$%"!!:!%#%:$>测绘相机坐标系与立方镜转换矩阵的标定吴国栋!!宋!丹!!#"!7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吉林长春!@$$@@##7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摘要!介绍了一种测绘相机坐标系与立方镜之间关系的标定方法#对两坐标系的转换矩阵$标定方法和标定精度进行研究#推导了两坐标系的关系%建立了坐标系间的转换矩阵#利用高精度二维转台$$7"c 经纬仪和平行光管完成了测绘相机与相机立方镜坐标系之间的角度测量#最后%对标定精度进行了分析#误差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标定精度优于#c !!("%可以满足测绘相机坐标系与立方镜转换关系的标定要求%具有实用价值#关!键!词!测绘相机!立方镜!转换矩阵!标定中图分类号!5>>%7@"E \%$@!!文献标识码!LR *5$71*/$’&’(-*00$&%3*-"1**&+3.7$301$#-3’’1+$&*/"#6#/"-PS K U 2:.2-4!%J &8K I ,-!%#!!!C -&25/-9212;*0*9*#(+<=*0/;%E 02#:#/-&20/;&28,-$;0/;%C -02#;#D /&8#3$(+6/0#2/#;%C -&25/-92!@$$@@%C -02&’#!K )&89&*#6/-((.(+*-#C -02#;#D /&8#3$(+6/0#2/#;%J #0B 025!$$$@<%C -02&"87#/1*3/&L B 1(N 2.Y 20*,6)X 0,()-4B ,’’)-4*,B 10,,-.*U X )*’0)+B *220.)-,(1+V+(1B W ,+)-(02:.U *1.7E N 1(0,-+Y 20B ,()2-B ,(0)Z %*,6)X 0,()2-B 1(N 2.,-.’01*)+)2-2Y (N 1*220.)-,(1+V +(1B W 101)-:91+()4,(1.7E N 1016,()2-2Y *220.)-,(1+V+(1B W ,+*,6*U 6,(1.%,-.(N 1(0,-+Y 20B ,()2-B ,(0)Z Y 20*220:.)-,(1+V +(1B W ,+1+(,X 6)+N 1.7E N 1-%(N 1,-461+X 1(W 11-(N 1B ,’’)-4*,B 10,,-.(N 1*U X )*’0)+B*2:20.)-,(1+V +(1B W 101(1+(1.X V *2B X )-)-42Y N )4N :,**U 0,*V #I (U 0-(,X 61%$7"c (N 12.26)(1,-.,U (2*266):B ,()2-(161+*2’17F )-,66V %(N 1*,6)X 0,()2-’01*)+)2-W ,+,-,6V [1.7E N 110020,-,6V +)+)-.)*,(1+(N ,((N 1’01*)+)2-)++B ,6610(N ,-#c !!("%W N )*N +N 2W +(N ,((N 1B 1(N 2.*,-B 11((N 101R U )01B 1-(+2Y *,6)X 0,()-4B ,’’)-4*,B 10,,-.*U X )*’0)+B*220.)-,(1+V +(1B,-.)+9,6U ,X 61Y 20’0,*()*,6,’’6)*,()2-79"6:’1+#&B ,’’)-4*,B 10,’*U X )*’0)+B ’(0,-+Y 20B ,()2-B ,(0)Z ’*,6)X 0,()2-;!引!言!!航天摄影测量是伴随空间技术$摄影技术$图像数字传输$图像处理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技术#它是以人造地球卫星$宇宙飞船和航天飞机等飞行器作为运载工具%用各种传感器在轨道空间对地球表面进行遥感%根据获取的信息进行判读和信息处理%以测制或修测地图%在军事方面则用于对地面目标点位的确定和动态地图的编制(!)#传输型摄影测量业务卫星利用测绘相机进行摄影测量时!需要知道测绘相机在惯性坐标系中的姿态"#:>#$该姿态的确定!首先要通过星敏感器测量得到星敏测量坐标系在惯性坐标系中的姿态!然后通过星敏测量坐标系与自身立方镜的关系转换矩阵%星敏立方镜与测绘相机立方镜的安装矩阵以及测绘相机立方镜与测绘相机坐标系的转换矩阵!最后求得测绘相机坐标系在惯性坐标系中的姿态$其中测绘相机立方镜与测绘相机坐标系的转换矩阵的标定是测绘相机研制任务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本文主要论述测绘相机立方镜与测绘相机测量坐标系的转换矩阵的标定方法$<!坐标系的定义<’;!测绘相机测量坐标系!(3*-"1*)3*-"1**3*-"1*"坐标原点在测绘相机H H I阵的中心!三轴与卫星坐标系三轴平行$测绘相机坐标系如图!所示$-./)!(!)+^($)F *2+$$H+)-$ $!$ +)-$$!*2+-./$!(#)+O(/)F !*2+/+)-/$ H+)-/*2+/$-./$$!!(@)按照@I!I#(O\^)顺序旋转得到立方镜坐标系相对于测绘相机坐标系的转换矩阵+&!+F+^+\+O F *2+$*2+/H+)-$+)-)+)-/*2+$+)-/S+)-)+)-$*2+/H*2+)+)-$ H*2+)+)-/*2+)*2+/+)-) +)-$*2+/S+)-)*2+$+)-/+)-)+)-/H+)-)*2+$*2+/*2+)*2+-./$!(>);#%!!!!!!光学!精密工程!!!!!第!"卷!>!测试方案!!标定相机立方镜与测绘相机测量坐标系关系利用大口径平行光管!$7"c 经纬仪与精密二维转台组合测量来实现"整个测试系统安放在气浮平台上#>7;!标定过程将转台与光管调整好"使光管水平"转台竖直轴垂直"水平轴水平并垂直于光管光轴"使相机测量坐标系与转台光管转台构成的直角坐标系一致#标定过程如图@$"所示$第一步"将$7"c 经纬仪与立方镜j ^面自准"测得/%第二步"高低转动二维转台使光管与立方镜j O 面高低方向自准"测得$%第三步"方位转动二维转台使光管与立方镜j O 面方位方向自准"测得)#-./0*B 10,F +H !\^^^O -./0^!&"’>!<!标定方法的误差分析误差分析方法有很多(%)"下面利用微分法对标定误差进行分析#主要的误差源如下#测试过程中"/角的测量误差主要由二维转台的调平误差!经纬仪的调平误差!相机的安装误差和经纬仪自准直测量误差组成%$!)角的测量误差主要由二维转台的调平误差!光管的调平误差!相机的安装误差!转台的测角误差和光管自准直测量误差组成#&,’/角的测量误差&!’二维转台的调平误差(/!F $!"c &#’经纬仪的调平误差(/#F $!%c &@’相机的安装误差(/@F !c &>’经纬仪自准直测量误差(/>F !c (/F (#/!S (#/#S (#/@S (#/%>F !!="c &X ’$!)角的测量误差&!’二维转台的调平误差(!F $!"c &#’光管的调平误差(#F !c &@’相机的安装误差(@F !c &>’二维转台的测角误差(>F $!"c &"’光管自准直测量误差("F$!"c ($)F (#!S (##S (#@S (#>S (%#"F !!==c 另外"在标定中要对温度!湿度!振动和气流等环境因素进行控制"可采取建立恒温室!气浮隔振平台等措施#温度应控制在&!;h !7"’i ">N<#%!第!!期!!!!吴国栋"等$测绘相机坐标系与立方镜转换矩阵的标定温度变化#$7"i !湿度在>$A $="A !气浮平台系统台座顶面在#$!$$\[频段内任一频率点的振动速度幅值X 0B +)$7$!B B "+!洁净度!$万级!避免环境影响#此方案的角度标定精度优于#c $!(%#F !结!论!!测绘相机测量坐标系与相机立方镜之间的转换矩阵的标定是获得测绘相机在惯性坐标系中姿态必不可缺少的环节&该转换矩阵的标定需要在相机研制完成后使用前在地面完成&本论文提出的标定方案可以在实验室完成&标定精度优于#c $!(%#该方案同样可以应用在星敏感器研制中对星敏感器和星敏立方镜关系的标定&还可以用于测量坐标系与立方镜之间的稳定性标定#参考文献!!!"!陈元枝7基于星敏感器的卫星三轴姿态测量方法研究!I "7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7H \38‘Q \7:#*-(8+()*#;*025;&*#..0*0/&P #;&**0*98#’&;#8(2;*&)*)&/?#)’I (7H N ,-4*N U -_-+()(U (12Y&’()*+&F )-1D 1*N ,-)*+,-./N V +)*+&H N )-1+1L *,.1B V 2Y J *)1-*1+&#$$$7$)-H N )-1+1%’#(!王涛#冯展军#尤太华#等7基于星敏感器的飞行器姿态确定方法’^(7导航与控制##$$"#>$!%&!":!=7PL 8KE #F 38KQ \^#‘&S E \##*&.77L (()(U .1.1(10B )-,()2-2Y ,)0*0)Y (X ,+1.2-+(,0+1-+20!^"7>&A 05&*0(2&28C (2*)&.##$$"#>$!%&!"I !=!$)-H N )-1+1%!@"!邓红#陈浩明#刘光斌7基于星敏感器的导弹姿态矩阵线性化解算方法’^(7战术导弹控制技术##$$=#""$>%&;@:;>7I 38K \#H \38\D #G _S K b 7J 26U ()2-2Y 6)-1,0)[)-4B )++)61,(()(U .1B ,(0)ZX ,+1.2-+(,0(0,*d 10+!^"74&/*0/:0;;0.#C (2*)(.4#/-2(.(5$##$$=#""$>%&;@I ;>!$)-H N )-1+1%!>"!陈东祥#王多#王金敏7利用)球面三角*建立三维图形旋转变换参数间的关系’^(7工程图学学报##$$!#>$>%&<%:<<7H \38I?#PL 8KI #PL 8K^D7L ’’6V )-4+’N 10)*,6(0)42-2B 1(0V B 1(N 2.(21+(,X 6)+N(N 1)-(10*2-910+)2-X 1:(W 11-@I02(,()2-(0,-+Y 20B ,()2-’,0,B 1(10+!^"7N (9)2&.(+72502##)025K )&=-0/;##$$!#>$>%&<%I <<!$)-H N ):-1+1%!""!DL G H &_D I7L+U 091V 2Y ,(()(U .101’01+1-(,()2-!^"7N (9)2&.(+D ;*)(2&9*0/&.6/0#2;##!<<@#>!$>%&><@I "!%!!="!朱长征7基于星敏感器的星模式识别算法及空间飞行器姿态确定技术研究!I "7国防科学技术大学&#$$>7Q \S H \Q \7V #;#&)/-(+;*&)=&**#)2)#/(520*0(2&.5()0*-3;’&;#8(2;*&)*)&/?#);&28&**0*98#8#*#)302&*0(2(+&0)/)0+*’I (7K 0,.U ,(1S -)910+)(V 2Y8,()2-,6S -)910+)(V 2YI 1Y 1-+1E 1*N -2624V &#$$>7$)-H N )-1+1%’%(!王家骐7光学仪器总体设计!D "7长春+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7PL 8K^T74(*&.L #;052(+<=*0/12;*)93#2*’D (7H N ,-4*N U -+H N ,-4*N U -_-+()(U (12Y&’()*&F )-1D 1*N ,-)*+,-./N V+)*+&#$$@7$)-H N )-1+1%作者简介!吴国栋$!<="M %&男&辽宁阜新人&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光学遥感器像质评价及测绘相机的几何标定技术研究#3:B ,)6+W U 4U 2.2-4";=#!=@7*2B $@%!!!!!!光学!精密工程!!!!!第!"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概述1.1 课程的目的与要求1)通过《光学仪器总体设计》课程学习,掌握光、机、电、算技术结合的仪器总体设计的有关主要基础理论知识。

2)初步掌握仪器总体设计和系统设计的方法。

3)初步具有正确地估算和分析仪器精度的能力。

1.2 仪器在机械过程中的位置机械工程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能量、信息和材料三大技术领域。

按系统工程的观点,可以认为这三大技术领域又对应着以下三大技术系统:1)仪器—以信息流、信息变换为主的技术系统。

如:测量仪器、控制仪器、电影机和照相机、计算仪器、天文仪器、导航仪器等。

2)机械—以能量、能量变换为主的技术系统。

如:液压机械、发动机、运输工具、农业机械、纺织机械、包装机械、制冷机械、建筑机械等。

3)器械—以材料流、材料变换为主的技术系统。

如:锅炉、冷凝器、热交换器、冷却器、过滤器、离心机等。

这三大技术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由图1.1来说明。

图 1.1机械工程三大技术系统1.3 仪器的分类1)按产品分类(产品管理部门用):工业自动化仪表与装置、电工仪器仪表、分析仪器仪表、光学仪器、材料试验机、气象海洋仪器、照相机械、电影机械、生物医疗仪器、无线电电子测量仪器、航空仪表、船用导航仪表、地震仪器、汽车仪表、拖拉机仪表、轴承测试仪表。

2)从计量测试功能分:a)计量仪器,如:长度计量仪器、时间频率计量仪器、力学计量仪器、电磁计量仪器、标准物质计量仪器(各种气体分析、有机分析、无机分析)、以及各种导出量仪器(速度、加速度等)。

b)非计量仪器,如:观察仪器、测绘仪器、跟踪测量仪器、定位定向仪器、监示仪器、记录仪器、计算仪器、调节仪器(控制仪)、各种调节器和自动调节装置。

1.4 本课程主要内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仪器向着综合化方向发展,光机电算技术的综合、计量与非计量的综合。

特别是原来只是机械制造或物理(光学)学科中的二、三级学科的光学仪器发展成了目前一级学科的光学工程。

本课程试图以笔者多年从事研究和研制的以下三种属于光学工程的典型的光学仪器讲解光学仪器总体设计。

为了帮助读者学习,同时也概括地介绍了四个方面有关的工程基础知识。

本课程主要内容可以概括如下:1)光电跟踪测量系统。

2)弹道导弹光电瞄准系统。

3)航空航天相机。

4)以及有关的工程基础知识:a)误差和误差分析方法;b)传递函数和摄影分辨力;c)光学仪器中的坐标变换;d)可靠性。

1.5 一般仪器的基本组成1)基准部件基准部件是仪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决定仪器精度的主要环节。

如:量块、精密测量丝杠、线纹尺和度盘、多面棱体、多齿分度盘、光栅尺(盘)、磁栅尺(盘)、感应同步器等,以及测量复杂参数的基准部件,如:渐开线样板、表面粗糙度样板、标准齿轮、标准硬度块、标准频率计、标准照度、标准流量、标准色度、标准温度、标准测力计、标准重量、标准激光参数、标准波长等等。

2)传感和转换部分,用来感受被测量量值和拾取原始信号,如:接触式—各种机械式测头;非接触式—非接触测头、光学探头和传感器、涡流探头,以及各种拾音器等。

3)转换放大部件。

4)记录、存贮与压缩。

5)瞄准部件。

6)信号处理与数据计算装置。

7)显示部件。

8)驱动控制器。

9)机械结构部分。

10)热控。

11)操作和运行管理。

12)软件等。

1.6 设计指导思想仪器设计应根据用户的需要,全面地权衡以下几个主要要求。

1)精度要求,对于测量仪器,首要是满足精度指标。

2)经济性要求,不应盲目地追求复杂、高级的方案,不能一概而论,应综合匹配。

3)效率要求,自动化程度(智能化程度)和实用性。

4)可靠性要求,不但要考虑任务可靠性,同时还要考虑基本可靠性,并要使仪器具有最低的全寿命管理成本。

5)造型要求,要使仪器造型优美、色泽柔和、美观大方、外廓整齐、细部精致。

1.7 设计原则为了减少仪器误差,保证精度,在设计时应考虑以下原则。

1)从原理上提高精度的原则。

a)误差平均原理,例采用多次重复测量,取平均误差;采用密排滚珠导轨、多齿分度盘、静压导轨等均化误差;b)位移量同步比较原则,例采用时统、同步采样等减小不同步而引起的误差;c)误差补偿原理,例采用校正环节、补偿环节等减少或消除系统误差。

2)阿贝原则。

3)运动学设计原理原则,合理的设置和设计空间自由度的约束数和约束。

4)变形最小原则。

5)表面合一原则,使设计基准、加工基准、检验基准和装配基准尽量一致的原则。

6)最短传动原则。

7)精度匹配原则。

8)仪器零部件的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原则。

9)仪器可靠性、安全性、可维性、可操作性原则。

10)结构工艺性好原则。

11)造型与装饰宜人原则。

12)价值系数最优原则(价格/性能比最佳原则)。

1.8 设计程序1)确定仪器任务,根据用户要求、国家发展要求和国内外市场需求来确定。

2)调查研究国内外同类产品的性能、特点和技术指标。

3)对设计任务进行分析,制定设计任务书。

4)总体方案设计,包括:a)实现功能分析;b)确定信号转换原理和流程;c)确定有关光、机、电系统合理匹配,并建立数学模型;d)确定主要参数;e)技术经济评价。

分析时要画出示意草图、关键部件结构草图、初步的精度计算和精度分配;进行方案论证和必要的模拟试验。

5)技术设计,包括:a)总体,包括结构设计、光路设计、电控(电路)设计、可靠性设计、热设计、软件设计等;b)部件设计;c)零件设计;d)精度计算;e)技术经济评价;f)编写包括分析和计算的设计说明书;g)检测试验设计。

6)制造样机,进行产品试验;样机鉴定,编写设计说明书、使用说明书,检定规程;设计定型,生产定型。

7)批量生产。

§2 误差和误差分析方法2.1 误差的概念2.1.1 误差与不确定度测量误差: 真实值与测量值之间的差异,分为: 随机误差、系统误差、粗大误差。

不确定度:凡是用区间给出的误差指标皆称为不确定度。

不确定度 = 准确度 + 精密度(系统误差)(随机误差)2.1.2 误差的分类按误差性质可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

按被测参数的时间特性可分为:静态参数误差、动态参数误差。

2.1.3 误差源原理误差(或称设计误差):建立数学模型时的简化,例:三维简化为二维;二维简化为一维;非正交简化为正交;忽略高阶项;非线性简化为线性等都会引起误差。

加工、制造误差:元器件的制造和标定中的波动;材料的各向异性、不均匀性、内应力的不均匀性;加工零部件和整机的加工、装配、标定测试中的波动等都会成为误差来源。

运行误差:由于运行中的环境干扰,有力波动(例变载荷、振动、冲击)、热波动、电源波动、电磁环境波动(高频、低频)、静电、幅照、尘埃、化学反应、杂光和噪声等等;仪器的磨损以及操作人员人为的波动(心理、生理、熟练程度)等等因素引起的误差统称为运行误差。

2.1.4 误差分析的目的误差分析的目的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对于仪器的使用人员关心的问题,如何应用好各类计量和测量仪器,分析造成仪器测量不确定度的各种误差因素,在测量中对测量方法、操作过程、测量环境和测量结果的处理进行严格的控制,达到避免或减小各误差因素的影响,减小仪器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或者是提高仪器测量结果的可信度。

第二类是对于仪器的设计、制造人员关心的问题,如何在设计过程中全面分析可能造成仪器测量不确定度的各种误差因素,在满足用户使用要求的前提下,根据研制、生产单位的技术基础、研制或生产成本,严格而合理地控制设计、材料和元器件的选用、制造、装配、检验的各个环节,达到研制或生产的各种计量和测量仪器性能优良、操作使用方便、可靠性高、全寿命运用费用低的目的。

2.2 测量稳定度与测量结果的精密度在相同条件下,用同一仪器对被测量值a(真值)进行n次、独立、无系统误差的测量,得到数的序列x1,x2, (x)n,设其算术平均值为X,单个测得值一般都落在B和B′两条水平线的区间B-B′范围,该区间称误差带如图2.1所示。

X+Δx+σx-σx-Δ图2.1 误差带示意图其中: Δ—称为误差界限或极限误差或随机不确定度,用Δ描述仪器的精密度、重复性、或分散性。

Δ=C σ (2.1) 其中: C —称为置信因子;σ—单个测得值的标准偏差,一般取C=2~3。

2.2.1 算术平均值的无偏性(以下讨论都是n 次有限测量)无偏性是指未知参数的估计值的数学期望等于未知参数本身。

设: 未知参数的真值为a ,估计量为X 、期望为)(x M , a x M =)(。

])[][(1)(1n x M x M nx M ++= a a a n =++=)(1 (2.2) 2.2.2 算术平均值的方差测量时真值a 是稳定不变的,作为真值a 的无偏估计值为X 。

它具有方差为: n x V ar /)(2σ= 即: n x /σσ= (2.3) 式中: σ为单一测得值标准偏差, 是表征测量仪器的精密度的量值,一个确定的仪器对应着一个确定的σ值。

(2.3)式表明这是减小实验结果的随机误差的一个途径,也是仪器设计中提高仪器精密度的一个途径。

通过多次测量可以减小实验结果的不确定度,仪器设计中采用多元测量或多次采样平均可以提高仪器的精密度。

不同性质的被测对象和仪器的σ值表征的物理意义见表2.1。

只有当被测对象是稳定不变的时候,多次测量才有意义,X 估计值的平均偏差为:n x /σσ= ,否则没有意义。

2.2.3 方差估计—贝塞尔(Bessel)公式在真值a 未知的情况下,只能获得X 和残余误差:v i =X i -X , i=1, ……n这时可以利用贝塞尔公式,求出方差σ的估计值:=2ˆσ122221-++n v v v n (2.4) 而2ˆσ的期望为: ⎥⎦⎤⎢⎣⎡-=∑=n i i v n E M 12211]ˆ[σ =σ2 在a 真值已知时:=2ˆσnv v v n 22221 ++ (2.5) 其中:a x v i i -=2.2.4 标准偏差估计值的标准偏差)1(2ˆ)1(2)(ˆ2-=-=n n ss σσ (2.6)其中: )1/()(2212-++=n v v s n。

只要n 足够大,)(ˆs σ不会很大,只是σˆ(标准偏差的估计值)的很小的一部分。

2.3 随机变量误差分析的数学基础是概率论和统计分析,以下将介绍概率和统计中的基本概念。

2.3.1 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将常用的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归纳在表2.2中。

2.3.2 常用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函数将常用的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函数归纳在表 2.3中。

其。

对应的函数曲线示于图2.2。

f正态 二维正态 均匀 辛普生图2.2 常用的概率密度函数的曲线2.4 仪器的随机不确定度的估计(置信水平)即用x 代替m x 、σˆ代替x D 后的残余误差的估计,其中m x 为x 的期望值,D x 为x 的散度。

2.4.1 用t 分布来估计随机不确定度由公式(2.1)可知,随机不确定度Δ为C 倍标准偏差,在n 为有限次情况下,由贝塞尔公式(2.4)来估计方差σˆ,这时,随机不确定度为:σˆ)(k tg a =∆ (2.7) 以置信水平p 或显著性水平α(p+α=1),确定随机误差的界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