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略异域风情 品味别样文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领略异域风情品味别样文化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说课设计

黄石市团城山实验学校黄丽琴

一立足文本,说教材内容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语言精美隽永,意境淡雅悠远。篇幅不长,却包容了一个广阔的世界。走进文本,就仿佛走入一个崭新的世界:这是一个花的世界,一个美的世界,一个充满温情的世界,一个意蕴深远、耐人寻味的世界。

文章先点明德国是一个爱花的国度,然后回忆了自己两次到德国的所见所想,用生动的语言介绍了德国家家户户窗口都开满鲜花的情景。作者像拉家常似的娓娓讲述着德国的风景民俗,又像在品一杯清茶似的回味着一个通俗易懂、意味深长的哲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二分析学情,说三维目标

五年级学生已经有了较为丰富的课外阅读,他们对五彩斑斓的世界有初步的了解,但对德国风情、德国文化了解不多。他们乐于探寻未知的世界,已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和审美情趣。我将本课的三维目标确定为:1 知识、能力目标:认识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积累课文中描写

花美的句子。

2 过程、方法目标:联系生活实际和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与文本对话,了解德国风情民俗。

3情感、态度目标:热爱中华文化,尊重理解并主动吸纳外国优秀文化,潜移默化地受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教育。

本课教学重点定位是从词句入手引领学生去揣摩含义深刻的词句,积累优美语言;难点是从看似平淡的语句中体会蕴含的情感,在与文本对话中让学生受到启发与教育。

三以读为本,说教学策略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在教学中,我采用了配乐范读法、感情朗读法、创设情景法、图文结合法、引用资料法等学习方法,并采用现代教育手段,结合板书设计,让学生趣读、乐读,在读中品、读中悟,读有所得。使教师学生文本之间达到心灵的同步共振,情感的和谐共鸣,让灵动的智慧和人文光辉盈溢语文课堂。

四一线串珠,说教学过程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能力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我以审美为引导,以感情为主线,串起了读背,品悟、想象、迁移

的心智活动,通过朗读,让学生体会德国的奇丽与奇特,了解德国的民俗风情,同时积累优美的语言,培养语文能力。

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发展水平,我将本课设计为两课时。第一课时是读通课文,学习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着重说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

(一)欣赏风光,导入新课。

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感兴趣。上课伊始,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一组德国风光图片,在舒缓的轻音乐声中,迷人的蓝色多瑙河,梦幻般的莱茵河,神秘的黑森林……,古老的城堡,华丽的建筑,将学生带入遥远秀美的德国。在愉快的感官享受中,引导学生交流:请你来谈谈德国,好吗?激起学生探寻德国风情民俗的兴趣。

(二)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培养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能力。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我安排了两个步骤:1读书思考。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边读边想:季羡林先生笔下的德国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 交流感受。学生畅所欲言,用个性化的语言交流德国留给自己的印象。再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的中心句“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

族!”来概括自己的感受。为学生深入学习,理解课文打下基础。

(三)细究文本,品味感悟。

领略异域风情,品味别样文化是是这节课教学的重点。我主要采用“感悟”和“诵读”的方法,以中心句统领全文,抓住关键词句,并由词句引发,形成灵动的教学板块,让学生沉入语言,一遍一遍地与言语“直接接触”“亲密接触”。激活学生言语活动的主动性,使得整个教学过程有情有趣。学生的思维、想象、情感活动始终在文本语言的内部快乐行进

1 领略德国风情

(1)发现美——我让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作者在德国看到了一种怎样的奇丽的景色?引导学生圈画批注,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

(2)感悟美——首先组织学生赏析最能体现德国风情的重点句子:“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引导学生抓住“任何、家家户户、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花的海洋”等词语体会德国窗子前鲜花怒放,花儿千姿百态,争奇斗艳的情景。课件展示“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画面,让丰富的表象充实学生的理解。再让学生将自己的

体会送入课文中,读出自己的韵味。

(3)想象美——都说语言文字背后是藏着画面的。教师配乐朗诵,学生闭目想象:听着听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后,课件又呈现真实的德国家家户户窗前开满鲜花,形成花的海洋的情景。想象与真实互为印证,让学生对德国奇丽的景色有类似于身临其境的感受。

(4)吟诵美——让学生通过吟咏诵读把这如诗如画的美景定格在心间,让优美的文字积淀在学生心间,天长日久,必将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文字。

2品味德国文化

在玩味赏析之余,抛给学生一个问题:为什么在德国能看到这样奇丽的景色?引导学生追根溯源,再次在文本中走个来回,去探寻德国民族的奇特。为突破这一难点问题,安排了三个教学环节,层层深入。

(1)感悟奇特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你从课文的哪些地方感受到了民族的奇特?引导学生抓住关键

句子: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谈自己的体会。抓住“脊梁”一词,让学生反复读。体会德国人将最美的鲜花给别人欣

赏,把自己的花给别人看。抓住女房东的话,体会德国人将自己的花给别人看是心甘情愿的。

(2)延伸阅读这时,教师适时补充一段能够体现德国民族特性的资料:“德国人之爱清洁,闻名天下。女主人每天一个上午都在忙忙叨叨,擦这擦那,自己屋子里面不必说了,连外面的楼道,都天天打蜡;楼外的人行道,不但打扫,而且打上肥皂来洗刷。室内室外,楼内楼外,任何地方,都是洁无纤尘。街道洁净得邪性,你躺在马路上打滚,决不会沾上任何一点尘土。家家的老太婆用肥皂刷洗人行道,已成为家常便饭。苍蝇、蚊子成了稀有动物。跳蚤、臭虫更是闻所未闻。”引导学生从更深的层面上认识德国唯美、利他的奇特的民族文化。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用生动简洁的语言概括德国人的民族特性。引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这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说这种境界耐人寻味。在生活中有没有感受过类似的境界。让学生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去回味“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境界。让学生的心在感人的回忆中变得更柔软、更纯洁。

(3)回味美丽学习第四自然段。今天,季羡林先生又到了德国,这次故地重游,他感受到了什么?我创设情景,让学生跟随季羡林先生走进德国,畅谈感受:四五十年过去了,德国发生了哪些变化?“美丽并没有改变”,包括哪些内容?引导学生感受德国这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