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解剖学--腹部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胃
胃 的 毗 邻 关 系
2、胃
胃壁的构造:胃壁 黏膜柔软,空虚时 形成许多皱襞。胃 小弯出皱襞纵向行 走,约4-5条。幽门 处,黏膜形成环形 皱襞突向胃腔内, 称为幽门瓣。此处 有幽门括约肌,有 防止食物反流作用。
3、小肠
小肠位于腹中,上接幽门与胃相通,下接 盲肠,成人全长约5-7米,分为十二指肠、 空肠和回肠三部分,是食物消化吸收的主 要场所。小肠内消化是至关重要的,因为 食物经过小肠内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化 学性消化及小肠运动的机械性消化后,基 本上完成了消化过程,同时营养物质被小 肠粘膜吸收了。
3、小肠
小肠,一般根据形态 和结构变化分为三段, 分别为十二指肠、空肠、 回肠。
3、小 肠
Cole分组法分为十二指肠、左 上腹的空肠上段、左中腹的空 肠下段、右中腹的回肠上段、 右中下腹的回肠中段和盆腔的 回肠下段6段。 第一组为十二指肠;第二、 三组为空肠;第四、五、六组 为回肠。空、回肠逐渐移行, 其间无明显分界,全长约6- 7m ,迂回盘曲在腹腔内,肠腔 宽约1-3cm。空肠主要位于左 上中腹部,回肠多位于右腹及 盒腔。回肠末段自盆腔向上至 回盲瓣连接大肠。
2、胃的X线解剖
2、胃的X线解剖
2、胃的X线解剖
2、胃的X线解剖
2、胃的X线解剖
胃的形态、大小、位置因人而异,主要由肌张力和体型决 定。在钡餐检查中,胃可分为四型: 1、角型胃,位置较高,胃底和胃体几乎成横位,胃角钝, 呈牛角型,多见于超力型体质矮胖者。 钩型胃:胃底和胃体斜向右下或垂直,形似钩,角切迹明 显。多见于正力型体质者。 瀑布型胃:胃底呈囊袋状,向后倾倒,胃泡大,亦多见 于正常人。 长型胃:胃呈垂直位,全胃几乎位于腹腔左侧,只有幽门 位于右侧,胃下缘可在髂嵴连线水平以下,甚至进入盆腔。 多见于无力型体质瘦长及衰弱者。
4、大肠
大肠,分为盲肠、阑尾、结肠和直肠,功能是将 食物残渣中的水液进行吸收,而食物残渣自身形 成粪便并排出体外。位于消化道的下段,成人大 肠全长约1.5m,起自回肠。全程形似方框,围绕 在空肠、回肠的周围。大肠在外形上与小肠有明 显的不同,一般大肠口径较粗,肠壁较薄,盲肠 和结肠还具有三种特征性结构:1、在肠表面,沿 着肠的综轴有结肠带,由肠壁纵行肌增厚形成;2、 由肠壁上的横沟隔成囊状的结肠袋;3在结肠带附 近由于浆膜下脂肪聚集,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脂 肪突起称肠脂垂。
4、大肠 直肠
5、 肛管
肛管是消化道的末端,上与直肠相连,下与肛门 相接。肛管上段的粘膜形成6~10条纵行的黏膜 皱襞,叫肛柱。各柱的下端有半月形的小皱襞相 连,称为肛瓣。在肛瓣与相邻二柱下端之间有小 凹陷,称为肛窦。各肛瓣与肛柱下端,共同连成 锯齿状的环形线,称为齿状线,为皮肤和黏膜相 互移行的分界线。齿状线以下光滑而略有光泽的 环形区域,称为肛梳或痔环。痔环和肛柱的深面 有丰富的静脉丛,此丛如淤血扩张则易形成痔, 在齿状线以上者称为内痔,以下者称为外痔。
阑尾 形如蚯蚓,又称蚓突。上端连通盲肠的后 内壁,下端游离,一般长约2~20cm,直径约 0.5厘米。阑尾全长都附有阑尾系膜,其活动性 较大。 阑尾根部在体表的投影位置,通常以脐和右髂前 上棘连线的外、中1/3交界处作标志,临床上称 麦克勃尼(McBurney)点;或以左、右髂前上 棘连线的中、右1/3交界处作为标志,临床上称 兰氏(Lanz)点,急性阑尾炎时该处可有压痛。
4、大肠 直肠
直肠为大肠的末段,长约15-16cm,位于小 骨盆内。上端平第3骶椎处接续乙状结肠, 沿骶骨和尾骨的前面下行,穿过盆膈,下 端以肛门而终。直肠与小骨盆腔脏器的毗 邻关系男女不同,男性直肠的前面有膀胱、 前列腺和精囊腺;女性则有子宫和阴道。 因此,临床指诊时,经肛门可触查前列腺 和精囊腺或子宫和阴道等。
3、小肠
空肠与回肠均由肠系膜连于腹后壁,其活动度较大。空肠 与回肠的粘膜形成许多环状襞,襞上又有大量小肠绒毛, 因而极大地增加了小肠的吸收面积。环状壁在空肠上1/3段, 密密最高,向下逐渐减少变小,到回肠下部几乎消失。小 肠粘膜层内含有淋巴滤泡,分孤立淋巴滤泡与集合淋巴滤 泡两类,肠伤寒的病变发生在集合淋巴滤泡,可并发肠穿 孔或肠出血。 在外观上,空肠管径较租,管壁较厚,血管较多,颜色较 红;而回肠管径较细,管壁较薄,血管较少,颜色较浅。 此外,肠系膜的厚度从上到下逐渐变厚,脂肪含量越来越 多。肠系膜内血管的分布也有区别,空肠的直血管较回肠 长,回肠的动脉弓的级数多,而空肠的动脉弓级数少。 距回肠末端0.3—1m范围的肠壁上,约2%的成人有长2— 5cm的羹状突起,自肠壁向外突出,口径略细于回肠,称 Meckel憩室。此憩室可发炎或合并溃疡穿孔,因其位置靠 近阑尾,故症状与阑尾炎相似。
食管的狭窄: 食管的第一处狭窄位于食 管的起始处,距离中切牙 约15CM。 食管的第二处狭窄位于食 管与左主支气管交点处, 距离中切牙约25CM。 食管的第三处狭窄位于食 管穿过膈的食管裂孔处, 距离中切牙约40CM。 了解食管的三处狭窄及距 离中切牙的距离对临床实 施食管插管有重要的指导 意义。
3、小肠 十二指肠
十二指肠降部是十二指肠的第2部,长约7—8cm。降部左侧紧贴胰头, 其后内侧壁有胆总管沿其外面下行,致使粘膜呈略凸向肠腔的纵行隆 起,称十二指肠纵襞。纵襞的下端为圆形隆起,称十二指肠大乳头, 是胆总管和胰管的共同开口。胆总管和胰管在此处,组成肝胰壶腹。 十二指肠大乳头附近有一壶瓣,可以关闭胆总管或胰管,引起相应疾 病。大乳头稍上方,有时可见十二指肠小乳头,这是副胰管的开口之 处。 十二指肠水平部又称下部,长约10cm,自十二指肠下曲起始,向左 横行至第3腰椎左侧续于升部。肠系膜上动脉与肠系膜上静脉紧贴此 部前面下行。肠系膜上动脉夹持的部分的胰腺组织,称钩突。肠系膜 上动脉可以压迫水平部,引起肠梗阻。 十二指肠升部长约2—3cm,自第3腰椎左侧向上,到达第2腰椎左侧 急转向前下方,形成十二指肠空肠曲,移行为空肠。十二指肠空肠曲 由十二指肠悬肌连于膈右脚。此肌上部连于膈脚的部分为横纹肌,下 部附着于十二指肠空肠曲的部分为平滑肌,并有结缔组织介入。十二 指肠悬肌(又称Treitz 韧带)是一个重要标志,手术时用以确定空肠 的起点。
第一节 食管和胃肠道 第二节 肝胆胰脾 第三节 泌尿系统与肾上腺
第一节 食管与胃肠道
1、食管 2、胃 3、小肠 4、大肠 5、肛管
1、食管
食管是咽和胃之间的消化管。 食管可分为颈段、胸段和腹段。食管的颈 段位于气管背后和脊柱前端,胸段位于左、 右肺之间的纵膈内,胸段通过膈孔与腹腔 内腹相连,腹段很短与胃相连。
5、 肛管
医学影像解剖学 腹部
二、X线解剖
1、食管的X线解剖
1、食管的X线解剖
1、食管的X线解剖
食道钡餐检查时,食道轮廓光滑,黏膜清晰。食 道全段分为胸段和腹段。 食道钡餐像上可看到三处压迹,分别为主动脉弓 压迹、左主支气管压迹和左心房压迹。 食团吞咽后由咽腔进入食管上端,食管肌肉即发 生波形蠕动,使食团沿食管下行至胃。食管的蠕 动波约长2~4厘米,其速度为每秒2~5厘米。
4、大肠 结肠
结肠为介于盲肠和 直肠之间的部分, 按其所在位置和形 态,又分为升结肠、 横结肠、降结肠和 乙状结肠四部分。
4、大肠 结肠
(1)升结肠 长约15cm,是盲肠向上延续部分,自右髂窝沿 腹后壁的右侧上升,至肝下方向左弯形成结肠右曲,移行 于横结肠。升结肠后面借结缔组织附贴于腹后壁,故活动 性较小。 (2)横结肠 长约50cm,起自结肠右曲,向左横行至脾处再 向下弯成结肠左曲 ,移行于降结肠。横结肠全部被腹膜 包被,并借横结肠系膜连于腹后壁,其中部下垂,活动性 较大。 (3)降结肠 长约20cm,从结肠左曲开始,沿腹后壁的左侧 下降,至左髂嵴处移行于乙状结肠。降结肠后面借结缔组 织附贴于腹后壁,所以活动性也小。 (4)乙状结肠 长约40-45cm,平左髂嵴处接续降结肠,呈 “乙”字形弯曲,至第3骶椎前面移行为于直肠。空虚时, 其前面常被小肠 遮盖,当充盈扩张时,在左髂窝可触及。 乙状结肠全部被腹膜包被,并借乙状结肠系膜连于左髂窝 和小骨盆后壁,其活动性也大。
3、十二指肠的x线解剖
十二指肠的检查顺序通常为球部、球后、 降部、水平部和升部。既要看充盈相,又 要观察球部的形态、轮廓、蠕动和收缩功 能,注意有无激惹征象、变形和龛影,同 时还要注意十二指肠环的位置以及大小, 必要时可用压迫器适当加压观察。
2、胃
通常将胃分为4部:贲门附近 的部分称贲门部;贲门平面 以上,向左上方膨出的部分 为胃底,临床有时称胃穹窿, X线胃片可见此气泡,放射学 中称胃泡;自胃底向下至角 切迹处的中间大部分,称胃 体;胃体下界与幽门之间的 部分,称幽门部 。幽门窦通 常位于胃的最低部,幽门管 长约2~3㎝。胃溃疡和胃癌 多发生于胃的幽门窦近胃小 弯处。
1、食管
胃是消化管的扩大部分,位于膈下,上接食道,下通 小肠,成人容量约1500ml。 胃能容纳、消化食物,还具有内分泌功能。 胃分前、后壁,大、小弯,入、出口。胃前壁朝 向前上方,后壁朝向后下方。胃的近端与食管连 接处是胃的入口,称贲门。贲门的左侧,食管末 端左缘与胃底所形成的锐角,称贲门切迹。胃的 远端接续十二指肠处,是胃的出口,称幽门。
医学影像解剖学 腹部
黄石市爱康医院 姜进
医学影像解剖学 腹部
一、应用解剖
腹部的构成
腹部上侧界是胸廓下口,由剑突、肋弓、 11及12肋骨、第12胸椎围成。下侧界由耻 骨联合上缘、耻骨棘、耻骨结节腹股沟韧 带、髂嵴至L5椎体下缘连线。 腹部上方借膈与胸部相隔,下方经骨盆上 口与骨盆相通。
医学影像解剖学 腹部
2、胃的X线解剖
胃的形态、位置、大小不仅因人而异,而 且随全体位和胃的充盈程度而变化。卧位 时,较高;站立时,位置较低;在胃过度充盈 时,可达脐平面以下。
3、十二指肠的x线解剖
3、十二指肠的x线解剖
3、十二指肠的x线解剖
十二指肠大乳 头,是胆总管 和胰管的共同 开口。胆总管 和胰管在此处, 组成肝胰壶腹。
2、胃
在中等充盈时 胃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区 小部分位于 腹上区 。 贲门和幽门的位置较固定。贲门位于第11胸椎左 侧,距正中线约2.5厘米处。幽门在第一腰椎右侧, 距正中线2厘米处。胃大弯的位置随胃充盈的情况 而异,其下缘最低点可降至脐或脐以下平面。 胃前壁右侧部为肝左叶下面所遮盖。胃底部紧邻 膈和脾。前壁左下方在剑突下方左、右肋弓之间 下直接与腹前壁接触,是胃的触诊部位。胃后壁 隔网膜囊与众多器官相邻接,由下向上依次是横 结肠、胰、左肾和肾上腺、脾等。这些器官构成 胃床。
3、小肠 十二指肠
十二指肠位于腹腔的后 上部,全长25厘米。它 的上部(又称球部)连 接胃幽门,是溃疡的好 发部位。肝脏分泌的胆 汁和胰腺分泌的胰液, 通过胆总管和胰腺管在 十二指肠上的开口,排 泄到十二指肠内以消化 食物。
3、小肠十二指肠
十二指肠: 十二指肠球部(Superior part)长约5cm,起自 胃的幽门,至胆囊颈的后下方,急转成为降部, 转折处为十二指肠上曲。十二指肠球部近幽门约 2.5cm一段肠管,壁较薄,粘膜面较光滑,没有 或甚少环状襞,此段称十二指肠球Duodenal bulb, 是十二指肠溃疡的好发部位,但是十二指肠溃疡, 在临床统计学上,不会转变为癌症。
4、大肠
4、大肠 盲肠
盲肠 为大肠起始的膨大盲端, 长约6~8cm,位于右髂窝内, 向上通升结肠,向左连回肠。 回、盲肠的连通口称为回盲口。 口处的粘膜折成上、下两个半 月形的皱襞,称为回盲瓣,此 瓣具有括约肌的作用,可防止 大肠内容物逆流入小肠。在回 盲瓣的下方约2cm处,有阑尾 的开口。
4、大肠 阑尾
3、小肠 空肠
空肠连接十二指 肠,占小肠全长 的2/5,位于腹腔 的左上部。回肠 位于右下腹,占 小肠全长的3/5。 空肠和回肠之间 没有明显的分界 线。
3、小肠 回肠
Baidu Nhomakorabea
回肠,指连接空肠和 盲肠的一段小肠,形 状弯曲。回肠约占空、 回肠的下3/5,主要 位于脐区和右髂区, 和空肠都属于腹膜内 位器官,借肠系膜悬 附于腹后壁,总称系 膜小肠。